李佃贵:从浊毒理论看中医未来
“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着。”创新性提出“浊毒理论”的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与您探讨中医如何认清当前的形势以及中医的未来将如何发展。
中医现在面临的主要形势是西盛中衰。从20世纪早期开始,中医逐渐从主体医学成为辅助医学,中医人才减少,名医减少。中医文化是中医发展的土壤,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中医复兴的重要途径,中医文化失落主要是长期以来西方文化中心论、现代科学霸权主义思想造成的后果。在这种文化观念的指导下,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摧残,中医学也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于是在医疗制度上、在教育教学上、在科研设计上、在医疗思路上,都出现了西化的倾向,使中医文化日渐的萎缩。
中医和西医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医学将人体看成是一个完整统一、和谐发展、有规律可循、可认识的整体,是一种活的、动态的“气化结构”。组成人体这个形态的“物质”离不开“神”,人的形成进化是天地自然作用的结果,天地人对人体的影响作用大多通过无形的“气”,“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气的运动变化决定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平衡协调与否,决定着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西医认为人的形成进化以一定的物质形态结构为基础,以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细胞甚至分子这些有形物质的有机组合为载体。每个人体甚至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它自己的地位、功能和独特性,通过解剖和动物试验可发现这些结构组成及其功能基础。
李佃贵教授从医60余年,痴迷中医,俯身临床,精研临床,升华临床,在脾胃病领域不断凿深掘进,以中医病因学的理论为基础,探究总结浊毒发病机理,最终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中独立的浊毒学说。以浊毒论指导临床,不仅打破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等“胃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定论”,而且在肝病、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为人们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提供了新思维。
李佃贵教授在2017年获评国医大师称号,他还是全国首届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第六、七、八、十届政协委员,第九届人大代表。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现任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河北省医养结合促进会会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李时珍研究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
在李佃贵教授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浊毒理论从提出到成熟完善,历经长期临证、病例积累和系统总结。如今李佃贵带领的科研团队进一步拓展应用浊毒理论,“化浊解毒”疗法增加到17种,学术价值日益凸显。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曾经为中国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前些年有人叫嚣要取消中医,消灭中医。这是对中国历史的无知,对中国文化的无知,对中医的无知。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中医学正逐渐为全世界所重视,古老的文明又将要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是我们新一代中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因此我们首先要充满自信,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治病救人,延年益寿,我们在某些方面要比西医做得更好,因此一定要自信,没有谁能打败自己,只有自己打败自己。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应该自强不息,奋勇拼搏,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医文化负责,更是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