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引少腹,入阴筋者,往往死症。( x/ V5 e5 F, w' G$ K* t8 a2 @$ l
肚脐以下叫小腹,两侧叫少腹,肝经络阴器抵少腹,这个疼除了小肚子还到外阴,阴部也痛,这病叫藏结,没有热症,属于阴,是死症。我们见到这样的病就不治疗吗,时代变了,张仲景也不可能袖手旁观,不管,会交代病人这病不好治,不是邪气拥塞中焦,心下痞满,腹泻呕吐,时间短,这人是素有痞,藏结,往往是一个死症。主要可以治疗的话用活血化瘀,经常攻补兼施,不用攻下治,孟老的用虎狼之药造成病人预后差,出现医患纠纷。
4 N" _0 Q( `: F$ p9 ~' E( o" z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9 B0 S) z2 L- R0 W7 v2 g6 }! |
用了吐法,下法,七八天好不了,这病是热解在里,是表里具热,表没有寒气了。表里具热,一个口渴,舌上干燥烦。表热,一摸表热,不恶寒。体表有热里面也有热。时时恶风,这个人表气有虚正气不足,背恶寒,全身一阵阵怕凉,恶寒和头身疼痛不一样,有风则恶,无风则不恶,这叫恶风,欲饮水数升者,这样是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四大症,大热大渴,脉洪大,大汗,白虎汤是石膏粳米知母甘草四味药,加人参五味药。
0 J& k3 h7 \& \- |1 l2 Z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6 r* W# i% m
如果没有背恶寒,单纯用白虎汤就行了,没有时时恶风,不用加人参,有背微恶寒加人参,用白虎汤即是大热大渴,脉洪大心烦。 5 j* v' G, z2 k t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 y5 ]; U5 T" s1 U 表不解不能用白虎汤,表不解代表太阳病,发热恶寒恶风头身疼痛脉浮,这里也脉浮,发热无汗,表不解不与白虎,表解以后渴欲饮水,无表症可以用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白虎配秋天配西方属于金。按照辅行诀里,大白虎汤小白虎汤,大白虎就是白虎加人参汤。秋风一起,万木凋零。白虎一叫,让人毛骨悚然,所以白虎汤清热力量强。临床不用白虎汤,用天然的白虎汤是西瓜,解渴清热,不过真治疗急性病,如重病脑炎,五十年代郭可铭先生治疗乙脑,就以白虎汤为主,治疗很多当时世界上病死率很高的乙脑,病死率达到百分之三四十,郭老用白虎汤,石膏为主,配合安宫牛黄丸,取得了90%以上治愈,这个经验卫生部三次派专家组到石家庄调查核实,在全国推广,1955年中医院成立时候,作为第一次表彰中医四项成果第一项,给了奖金一万。今年郭老儿子郭纪生,河北首届名中医,今天还在邯郸讲中医,我在底下听,也挺感动,白虎汤在郭老先生手里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而且给中医是不是科学打下很深烙印,因为当时政策是取效中医限制中医,毛泽东为此很生气,撤了两个卫生部部长,让西医学习中医,让中医进医院,办中医学院和研究院,一系列救中医的政策是不是正确,当时人们心里有疑问,郭老治疗好乙脑,而且苏联专家的乙脑在北京治疗不好,郭老去了以后治疗好了,当时卫生部部长听了汇报以后非常震惊,让郭老参加全国政协会,在中南海毛泽东接见代表的时候,部长领着郭可铭老先生,给毛主席介绍,这就是治好苏联专家的郭可铭老先生。当时毛主席说了一堆湖南话,郭老不明白,毛泽东说的最后两句话,表扬他的听明白了,说“了不起了不起”。白虎汤就有这么好的作用。03年,郭纪生作为64岁专家,到石家庄传染病医院治疗23例非典,也以白虎汤和麻杏石甘汤为主,这些非典没有一个死亡,没有一个有后遗症的,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给他发了一个奖牌,“复制乙脑立大德,自战非典济苍生”,郭老代表河北中医,再现辉煌,经方今用,值得我们学习。- n2 {9 }7 w" Q( C8 @3 g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C- q7 @6 d* F6 D) O H
前面说过太阳少阳并病,合病同时发病,并病是先有一经发病,后来这一经没有好就传到另一经。太阳与少阳并病,心下硬,胃脘下硬,而且颈项强,三阳经过脖子要上去,手三阳手到头,足三阳头到足,都通过脖子,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时候,影响颈部阳气气血通过,因此颈项强,而且足太阳膀胱经在后面走。眩冒,不能发汗,慎勿下之,这大椎,肺腧和肝腧,针刺的意义,大椎在督脉,总督主一身阳气,肺主皮毛,通于肺,在膀胱经上,因此能泻肺的邪气,肝腧也在膀胱经,也能泻肝胆邪气,这时候不要用下法,前面说不要发汗,可以和解法,针刺方法。
) @9 ?5 Z$ m, v' d4 g$ }/ C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 @. i3 u6 I, n' v, |
这没有说发热恶寒浑身痛,光是一个自下利,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应该用理中汤,不能用黄芩汤,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加黄芩加半夏汤主之,这地方提到太阳与少阳合病,有点表证。前面葛根芩连汤也是这个意思。1 | }, \3 U1 {! }6 O- p
黄芩汤 黄芩三两(味苦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芍药二两(味酸平)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N% i4 K; o. R1 o2 u0 T
这个方子是桂枝汤变法。桂枝汤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这里用黄芩,可见里热重,太阳经虽然合病,但表现并不重,这人一下子离开表,表邪少,里热重,因此用黄芩汤,以泻下为主,芍药甘草能缓急,大枣健脾,黄芩清里热,解表力量不强。% f' G0 ]* A' Q& q, M4 G- f" \
煎服法,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D9 Z# D K3 U9 V
这里一斗200ml,煮取三升就是600ml,一斤二两。去滓,温服一升,去三升。日再夜一服。再是二的意思,白天喝两次,夜间喝一次,服三次。
4 O! z( t4 }7 L4 R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1 w7 ^4 d( F: g1 R2 j
太阳与少阳合病,邪气不往下走,黄芩加半夏温胃散寒,和胃止呕,加生姜温胃散寒,和胃止呕,温肺化饮,生姜有解表的作用。* a4 [* N p% E; A' y$ `( ? H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这和前面的半夏泻心汤有相似地方,黄连黄芩七味药,这里没有黄芩,把桂枝加上。和半夏泻心汤不同的,都是七味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寒邪用干姜,有热气用黄连,正气不足用人参补气,甘草大枣甘缓和中,既有去寒热之邪攻邪的力量,又有扶助正气散寒的力量,桂枝解表。
# S7 r' F/ o7 j! x4 b1 a 黄连汤方 黄连(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干姜(味辛热) 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两 人参二两(味甘温)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 f+ h' d5 Y) w& ]) C2 d 喝五次,取六升以后,白天喝三付,晚上喝两付,五升。至于张仲景怎么算的还是不很清楚。
9 _# H$ q2 W* f& X( i5 b"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F1 V( G0 I( M4 i$ i
这和前面的痉湿暍不太一样,因为我看的风湿病比较多,中医说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里不是关节痛,是身体痛而且心烦,没有提到寒,风湿为主,这里有寒气,寒气还很重。因为我以方测症,别的地方附子一枚,这里桂枝四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生姜三两(切,辛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温)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 _3 w- `+ m) k5 O: U这五味药力量比较强。桂枝汤有相似吗,桂枝汤在辅行诀里说桂枝汤就是阳旦汤,桂枝为主,升阳之剂,应该用桂枝芍药,这里把芍药去了,加附子三枚。桂枝附子汤,芍药味道酸,是收敛,缓急止痛的,用附子温热散寒,散的力量猛,这里都是头身疼烦,不能自转侧严重程度,自己翻不了身,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这里和桂枝汤症需要鉴别,只是加减了一味药,风湿相搏,湿气除了湿要么肿,要么重。伤于湿首如裹。人老是觉得没有力气,头昏沉,翻不了身,有湿气,舌头往往白腻苔,水滑舌,脉浮虚而涩,浮涩是濡脉,脉一摸没多大劲,是浮脉。临床上细心体会,就会不断提高认识。, p5 h$ a3 H) m$ s8 Q# p
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提到是小便无力,这是小便自利,大便硬,去桂枝加白术,脾虚大便秘结加生白术30g,效果挺好。接着上边条,有风湿不能转侧,用的桂枝附子,里面去桂枝加白术,解表的劲儿减轻,而且主要温脾阳肾阳,是冷秘,热气不重,大便秘结,去桂加白术,因为大便硬,小便通畅。
: r; B! N: ?- K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 M& ~' N% n/ _6 J; ^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 白术二两(味甘温)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 r+ w' m& Q. z# G. j! z& O( O风湿相搏,骨节烦疼,西医说是晨僵,关节疼痛三个以上,晨僵一个小时以上,诊断类风湿有几个主症。不是桂枝附子汤是甘草附子汤,它和前面的方子有连带关系,上头是桂枝附子汤,有桂枝有附子,这里附子两枚上面三枚,上面没有白术,这里桂枝四两。不一样去了生姜,加了白术,四味药。去了两味没有用姜枣,加了白术,用意还是治疗风湿,差别在于阳虚的没有那么重,因此附子用两枚,不是三枚。再一个说脾虚比较重,因此加了健脾白术。这个病人,浑身痛,不得屈伸,一摸浑身痛,什么病近之则痛。有个病叫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叫双风热,一开始发烧,发烧以后再发烧,小孩疼的厉害,不让摸,疼的厉害,因为脊髓脱髓鞘,叫脊髓灰质炎,不能动,是不是能治,我想有个症候不妨可以试试。还有怕风,身上或有微肿,张仲景用甘草附子汤,和上面方子有相似地方,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3 F8 m; a. i, [* w* O4 D% g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 B! A' K2 d9 _; \2 |5 L. [8 w本来想着,一般的人温服一升,一天三次。如果能吃饭,服药以后微微有汗出,湿和寒气都走了。服药以后微微有汗出,有缓解,要是服了以后汗出而烦,要减少用量,影响脾胃,尚书里面说,吃药吃的人晕乎乎,脚丫子凉,关节痛,这病才能好,这里是附子中毒表现,大家要小心。有人吃附子几百克,量很大,远远超过张仲景用量,比方火神派,要么煎服不得法,有人耐受量小,有的人心烦意乱,这个往往是心率失常,会造成中毒。这里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少量服用,不要太多。网上有些火神派信徒,非常推崇附子,把附子用量炒的挺高,有个不好的说法叫去病反应,喝大量附子以后,晕的心里烦躁,说这是排病反应,这是正常现象。我想咱们要是谁服了附子出现心烦眩晕,一定要停一停,有时候喝多了要出人命的。李可先生用附子很多,他自己没有中过毒,但他抢救过三例附子中毒的病人,说明并不是喝附子安全,一喝就没问题,开会的时候,广州问过李可先生,李可先生说,只要是辩证对了,用是没问题。所以大家不要因为害怕不敢用,也不要乱用,遵循张仲景用药法则。我们查文献里面,用附子比较好的是张仲景。有时候三枚有时候两枚。这里煎服法值得重视。 ' A2 y: h7 O4 R- \3 r; X+ b/ m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u4 q9 K6 l2 N/ K |+ z# n* M* a& _; p这里表有热,里有寒,历来注家觉得这里有寒有问题,应该里有邪,里有寒不能用白虎汤,里寒的人。白虎汤四大症,大热大渴脉洪大大汗出,使用白虎汤。而且秋天凉了以后白虎汤慎用。我们介绍郭老的白虎汤用的很好,脉浮滑,浮是表有,滑是热里有热,用白虎汤是对的。 ; f% T G0 F: z$ b7 t# ]: T
白虎汤组成 知母六两(味苦寒) 古人一两15g 六两是90g,石膏一斤200g(碎,味甘寒)甘草二两(甘温)30g 粳米六合(味甘平)
0 {+ }5 i) w2 m2 G3 T$ {/ b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0 k7 W$ Y- |, y3 S0 H6 V; [
以水一斗,米熟了,药汤就熬好了,渣滓去掉,温服一升日三服,有人说,这石膏吸收差,米汤带更多石膏进去,也有的说用石膏面,石膏熬不出东西,熬成面,冲下去服用。咱们还是按照张仲景说的喝汤吧,尽量不冲。知母清热,清下焦肝肾热,石膏清表里大热,十二经的热,甘草粳米固护胃气,结合起来清热而不伤胃。
( ]2 I) t2 S1 F9 n 下周见。 , T0 @1 P0 T. m8 b/ k' T7 S9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