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k5 A' [, p6 y d摘 要
& e5 ~; i+ k& o, k6 c提出“肿瘤是机体在特定条件下主动的暂放弃控制行为”说,认为:肿瘤本于六经之三阴,阳虚寒凝是肿瘤形成的基本病理机制;非外感性发热是机体自主抗癌的表现,也是病症转佳的契机;对瘤体的不当刺激是引起恶性肿瘤增大与扩散的重要原因;过度放化疗尤其化疗是影响肿瘤患者康复的首要因素;对肿瘤错误的社会心理认知是导致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扶正固本与无伤害抗癌是肿瘤治疗的正确途径;三级靶位诊断与针药结合靶向治疗是提高中医肿瘤疗效的有效方法。
: F4 U- ~9 q. H8 Z' z& Y0 _0 ]8 i) ~1 x+ [
刘医生正在给患者做治疗
) r. e8 @: m+ Y- d1、肿瘤是机体在特定条件下“主动的暂放弃控制行为”
4 k; c- V7 F; f. |( @
受西医学“肿瘤因于基因突变引起癌细胞无限制增殖”理论的影响,肿瘤往往被认为是癌毒炽盛,炼津成痰成瘀,聚积成岩。又受现代实验中药学关于多种清热解毒中药如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等具有明显抗癌效应的影响,清热解毒中药在中医肿瘤治疗中被广泛使用。顺应西医治癌以放疗化疗杀灭癌细胞的毒杀理念,中医治疗亦多以解毒、软坚、化瘀、攻邪为原则。无视中医整体论特征,一味追随西医对肿瘤的认知,只见其标,未见其本,只治其标,未治其本,是数十年来中医肿瘤临床未见突破的真正原因。
' G5 x/ j5 E/ q
回归中医对疾病认识的本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每一个机体内都存在着自组织抗病与修复系统,正气的盛衰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主要因素。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基于机体整体或局部气的不足,使病邪有机可乘,或舍于肌表经络,或长驱直入,客于脏腑,从而引发正邪交争,正胜邪退则病愈,邪胜正衰则病进,正邪相持则病绵。
0 s0 d, u0 u+ w" `4 k癌毒在体内形成、蓄积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正气无时无刻不在辛勤工作,势必驱邪外出,以图自我修复。无奈癌毒并非常毒,正始终难以完胜,为限制其在机体内的肆掠,机体在此特定条件下,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主动退让一块地盘,该地盘应该是机体局部正气最弱之处,以供癌毒留居,同时机体正气积集四周,将此处围得水泄不通,癌毒只能在局部肆掠,逐渐增长而成为肿瘤,双方暂时休战,但整体战局被机体牢牢控制。然后厉兵殊马,候机再战,或令对方不战而降,或全歼其于无形。我称自己的这一假论为“肿瘤是机体在特定条件下主动的暂放弃控制行为说”。
" C2 X1 G1 t- ]# P' G, W1 y& \# i8 h
从该假说的角度来认识肿瘤,能更清楚地理解肿瘤本虚标实的病理机制,从而在肿瘤治疗上牢牢把握和始终坚持“扶正”这一基本原则,避免一味地攻癌杀毒,或在治疗过程中因病情的反复而失去定性。我们多年来的肿瘤临床实践,尤其在加拿大这十多年来的纯中医肿瘤诊治经历,支撑了这一学说的临床意义。该假说也提醒我们,在临床治疗肿瘤时,要顺应机体的需求,医生永远都只是机体自组织抗病与修复系统的助手,而不是人类生命的主宰。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帮助我们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少走弯路,避免因诊断与治疗本身的不当给肿瘤患者带来的伤害。“肿瘤是机体主动的暂放弃控制行为说”是对传统肿瘤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的革命性的挑战,在人类征服肿瘤的艰辛历程中必然留下重重的一笔。
% m; h, n/ I, O, T0 b! _
2、肿瘤本于三阴,阳虚寒凝是肿瘤形成的基本病理机制
1 Z* v! p! E* j5 ?2 Y6 [
从中医肿瘤临床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肿瘤在本质上均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乃正虚邪恋、缠绵日久之慢性疾病,其表现为三阴证或阴阳并病之证,无单纯三阳之证。临证若见三阳证候,在急则治标之后,务必调补三阴以培元固本,方不致失治。寒邪是导致肿瘤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外感寒邪初入三阳层次,正气奋起抗邪,寒热交争,此时不会产生肿瘤;若邪盛正衰,因阳虚火弱,无力抗邪,则寒陷三阴,或外感寒邪直中三阴,或因饮食劳逸、七情内伤,寒邪内生,久居三阴,则水湿凝聚,成痰成瘀,痰瘀互结,聚积于局部气虚不足的脏腑组织器官,而成肿瘤。因此,肿瘤本于三阴,阳虚寒凝是肿瘤形成的基本病理机制。
. m* S; m) H0 L( H5 G1 O- f
3 、非外感性发热是机体自主抗癌的表现,也是病症转佳的契机
) d! [: d1 u5 X* { D+ u" |8 b
肿瘤形成后,在其发展过程中,若出现三阳证候,尤其出现发热,或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应仔细分析,因复感寒邪而致者,当迅速驱除外邪,避免寒邪再次内陷三阴,使病情加重,甚至急剧恶化;非外感而致者,往往是正气渐复,奋起抗邪,驱邪从阴出阳,乃机体自主抗癌的表现,也是病症转佳的契机,此时当扶佐正气,振奋三阴,使邪失踞留之所,外出三阳而解,此实乃肿瘤有望康复之佳兆,临床却常常被忽视而延误战机。正胜则热退体安、瘤消减,邪胜则热退体衰、瘤长增。如果临床能识得此关键战机,助机体自组织抗癌与修复系统一臂之力,使正胜邪退,则控瘤消瘤有望,且热退瘤稳或瘤消后仍需继续扶正,以防复发转移。如战机延误,或过用清热攻下,热退瘤长,则需要扶正与祛邪并重,辅佐阳气,再创战机,重燃战火,使正邪交争、寒热交战,以图正气完胜。因此,肿瘤因于寒甚,消于热争。
* }5 z2 f) i: Y% [( L+ \$ D. N/ s4 、对瘤体的不当刺激是引起恶性肿瘤增大与扩散的重要原因
x! m, l! \& W8 D* p4 k J
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提示针刺瘤体会引起癌肿的增大与扩散转移,我们也因此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时始终避免用毫针直接刺激瘤体,但是我们却难以避免患者为获得确诊而接受biopsy(病理取样),这一用比毫针大得多的针具刺破肿瘤壁以获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分析的诊断学操作。临床时时见到有患者在接受这种操作后,瘤体迅速增大,接受过该操作患者的癌细胞扩散转移的概率也会增大。因这一操作方法在肿瘤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对瘤体的不当刺激已成为恶性肿瘤增大与扩散的重要因素。如何改进恶性肿瘤的确诊方法,避免因对瘤体的不当刺激而引发医源性病进,干扰和破坏机体自组织抗癌与修复系统,进而影响肿瘤的整体康复疗效,是当今肿瘤诊断学的迫切任务。
7 z$ E. }, Y: v2 J8 r
5、过度放化疗尤其化疗是影响肿瘤患者康复的首要因素
/ N, b5 o9 Z3 i1 K8 J+ v无视机体自组织抗癌与修复系统的存在,视癌细胞如细菌、病毒样强敌,一味攻杀是西医学对待肿瘤的治疗大法,其中尤以放疗、化疗为剧,乃极热、极寒之毒。从阳虚寒凝这一肿瘤的基本病理机制理解,放疗尚有些道理,因肿瘤性寒,热可杀之,但该法伤正太过,灭敌一千,自损十万,得不偿失,终非良法。化疗则毫无道理,剧寒之毒,于肿瘤无损而毁正气于顷刻,偶见一二瘤缩者,实非剧毒之效,乃因正气大伤瘤无所养故尔,无得而失大,虽至蠢者亦所不为,世人愚昧,趋之若鹜,终有醒时(对不起!写到此处,脑中自动转成了文言文)。过度放化疗尤其是化疗,导致机体正气大伤,元气难复,自组织抗癌与修复系统瘫痪,成为影响肿瘤患者康复的首要因素。
8 v) t6 I! Q* F$ Z4 V' Z( T
6 、对肿瘤错误的社会心理认知是导致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 e+ N! n" \8 b& A8 O) s- y6 X% M如果我们将肿瘤的产生理解为机体在特定条件下主动的暂放弃控制行为,就很容易明白机体自组织抗癌与修复系统功能的强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肿瘤患者会不治而愈的原因。所以肿瘤并没有我们现时社会所认知的那么可怕,视之为绝症,谈之色变,一拿到确诊报告绝大多数病人的心理已然崩溃。当一个人绝望、沮丧,自认必死无疑而在焦虑与恐惧中等待余生时,一方面心脾肾阳气耗散,另一方面肝胆疏泄失常,正气虚亏,经络阻滞,机体既不荣又不通,自组织抗癌与修复系统如何还能工作。错误的社会心理认知还表现在大众无视现实的疗效,普遍认为手术放化疗是肿瘤治疗必然和正规的途径,甚至有些晚期转移的患者仍在接受此类治疗,致正气大伤,机体对肿瘤的控制力减弱或消失,自组织抗癌与修复系统功能丧失,肿瘤患者因此失去康复机会,最终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
3 i3 Z% [; Y' m1 z# e4 D
1 P- V9 y/ c3 j' c7 p
7、 扶正固本与无伤害抗癌是肿瘤治疗的正确途径
6 ^& ]& y6 }. {0 D; a* E; @
我们将肿瘤理解为机体在病理状态下自组织抗癌的一种控制形式,治疗上顺应机体这种控癌形式的需要,始终坚持以扶正固本为主原则,维护和巩固、支持和增强机体自组织抗癌与修复系统的功能,避免该系统功能受到任何伤害。临床上采用任何手段做抗癌治疗时,无论是针灸、按摩,还是汤剂内服、中药外敷等,“无伤害”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慎用放血、免用重手法,慎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泻下利水药等。多年来的肿瘤临床诊治深深体会到,较少接受放化疗等伤害性治疗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体质状态,对针灸、中药等治疗的反应较好,康复效果较佳, 甚至一些癌症晚期全身转移的患者,经过针药结合扶正固本与无伤害抗癌治疗,而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 Z- {( k5 m' p3 j( B
8 、三级靶位诊断与针药结合靶向治疗是提高中医肿瘤疗效的有效方法
/ e: L2 ~2 [3 T; d1 j. s! R2 c& T( n
基于以上对肿瘤的认识,多年来我们潜心于肿瘤的中医精确诊断与精准治疗的研究,以期有的放矢地实现扶正固本与无伤害抗癌治疗,逐渐形成了三级靶位诊断与针药结合靶向治疗的特色临床诊疗法。经反复实践验证并不断完善,而成为了一种简洁易行、疗效确著的中医肿瘤诊治方法。
, U$ T! S% _( Q, |0 M肿瘤中医靶向诊断方法根据中医诊断学知识和现代临床影像学诊断资料确定靶目标,为针对靶目标进行中医靶向治疗提供依据。靶目标的确定并非单纯的找准肿瘤所在的组织器官这一平面的表靶位,而是在复杂的多维立体空间中寻找并确定引起表靶位病变的终极靶位(里靶位,通常是一病变的脏),以及联系表里靶位的中间靶通道(通常是一病变的经络)。所以这一诊断方法我们也称之为“肿瘤的三级靶位诊断法”,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在肿瘤中医临床诊断中的综合应用。
/ n2 y( T3 `! o: F C5 q由笔者主持完成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医药靶向治疗的研究》(课题编号30472230)提示:针刺是促进药物靶向作用的有效方法。针以导引、疏通脏腑经络之气,除本身“气至病所”的靶向治疗作用,因病变部位气血循环的改善,当针药结合时又同时促进了药物在该部位的吸收,使药物在病变部位的生物利用度增高,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并实现针以导药的靶向治疗目的。通过临床不断的探索与总结,逐渐形成了以针灸疏导经络、运行气血、引药趋病和以中药方剂荡涤群邪、培元固本、增进针感的针药结合靶向治疗方法。针灸主要针对中间靶通道以疏经导气,中药方剂外用主要针对表靶位以驱邪,中药方剂内服主要针对里靶位以扶正,针以引药,药以强针,针药相佐,穴少药精,效专力宏,直达靶位,实本虚,通塞道,虚标实,控癌毒于休止,消肿瘤于无形。 针灸的靶向及引导作用与中药方剂的归经归脏(腑)靶向作用相结合,取两者各自所长,又相需为用,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中医靶向治疗之精妙,临床针药结合靶向治疗肿瘤的疗效逐年提高。
' v2 ]0 E3 Q% o! o5 U# [ d6 B- r三级靶位诊断与针药结合靶向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建立,为探索中医特色的肿瘤靶向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具有极高的理论与临床应用价值。
. C! d; c# a9 u8 i* R4 ]/ A2017年10月8日
( Y2 r6 w; M: b9 |完成于南京仙林南大国际会议中心
3 J$ l. H; F Q* x, g$ }0 R. _
" S6 W) F: ~: s4 o. a
% ~& H. }! Y* T- M' X$ k* c刘金洪---针灸学硕士、中医内科(肿瘤)学博士,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中医师、针灸师,约翰•珍妮中医学院院长、教授,约翰•珍妮中医院院长,中医肿瘤中心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海外博士生导师,靶向中医学与经方针灸学创始人。先后求学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自1988年始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以独具特色的针药结合靶向治疗方法医治各类肿瘤、痛症及内妇科疾病疗效显著,在患者中享有盛誉。主持完成《中医药靶向治疗研究》项目,先后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医药卫生优秀人才基金资助。主编《约翰•珍妮针药结合临证精要》两部,参与编写专业著作10多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六十多篇。
专栏作者简介
0 d! M2 Q" h. B0 ]
本文为中医家特约专栏作者原创文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各位中医同道投稿至中医家编辑部,我们将择优发表,打造您的个人学术专栏。
8 n% p' R& [1 i; A) l7 c% X7 ?
: x' ~7 [, \& S$ s8 u
编辑:朱丽莉
' o6 f8 q: [% t+ g1 `6 m g我是一位中医
●我有一个梦想
% A9 I1 z7 l+ h( o4 q! D2 b
; Y4 d m5 j0 H" \4 f0 x' i, y9 M. `/ x! b# I2 Y) p
7 [. G* s1 E2 U/ k
我梦想有一天,全世界的中医人,
可以在我们自己的社区里自由地飞翔、交流。
* l% C; r) b4 @6 x
我梦想有一天,
每日精彩纷呈的社区、新鲜医案,
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品读互动。
3 ]! E1 Y" B# | g/ Q/ i我梦想有一天,
无论身在何时何地,
我都可以轻松管理我的患者和他们的健康。
1 y$ H/ X2 {5 t* X, H" d
中医家会承载您的梦想
起航,为您圆梦
' N4 f9 C$ ~- J5 F! P; n$ L
1 ]* n" {% e! ^( K; Z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