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反思中医国际化
e8 T2 v; V$ Y: S网上看到一篇反思中医国际化的文章,转帖过来供大家参考: " C& |5 v+ m p6 p% M3 r
现代中国,一说到身体被掏空,大家就立马想到肾虚,怀疑自己肾虚。一说到肾虚,大家二话不说就要上某宝或者六味地黄丸。这样完全不思考自己是否适合、是否对证的行为,是典型的使用西医思维来使用中药。
# Y# |& _+ S# ?0 @( b2 i3 |/ b `6 X$ N2 d$ B3 k
在中国本土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到了国际上外国人怎么看待中药。中医已经在国际化道路上走了些时候,然而真正的中医文化和理念却尚未被接受。其后患不可不提防。中医药到底以何种姿态走进国际医疗圈?横在中医药国际化道路上的拦路虎到底是什么?
) ?' E: J& x8 [4 T3 z* A6 _7 r4 S, W4 n8 R+ z7 ?3 C* y
现有模式存在误解后患现代的中医药走向世界之路,大的方向可以分为两个,一是以现代研究,以学术成果的形式输出,然而,这种输出法读者少、受众范围狭隘,很难在国外形成影响,即使形成了影响,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依然存在着对中医药严重误解的可能,作为中医人必须清楚地看到这点。 - b. d: m) n3 l
譬如,某个方或者某个药可以治疗某个病,很有可能国际上就会有“执方治病”的现象出现,就好比90年代日本出现的小柴胡颗粒的泛滥造成肝损伤事件,这些误解的发生是有其学理基础的,因为西方医学的治疗模式逻辑就是如此,此种道路传播必然会“此路不通”,撞南墙而归。小柴胡事件上个世纪70年代,有学者发表了小柴胡汤用于难治的慢性肝炎有效的报告,人们普遍认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有关小柴胡汤的‘证’消失了,还要继续长期服用小柴胡汤”、“汉方药非常安全,长期服用也没有问题”,再加上厂家通过杂志、学术会议等宣传,小柴胡汤还能治各种急性热性病、感冒、肺炎、慢性胃肠障碍等等,于是不论有无小柴胡汤方证,仅仅依据这些西医诊断病名就纷纷争服小柴胡汤。结果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滥用小柴胡颗粒造成“间质性肺炎”致死的报道屡见不鲜。小柴胡汤造成死亡的原因,被扣给了中药的副作用。另外一种传播就是19世纪中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这种思路也是治标不治本的隔鞋搔痒,甚至在商业模式的运作下出现大规模的繁殖、繁荣,就好比清末的洋务运动,一遇见大病、重病、危病则冥顽不灵了。没有文化与体制的保障,技术的移植可以存活一段时间,但是要想生根发芽,根深叶茂,就是“不明心见性,觅无上菩提,了无可得”。 " M& M' M4 O3 Q! \
“误解”悬在中医药国际化道路的达摩斯之剑中医药要走向世界,横在眼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医药思想的正确传播——变革要从一个文明嫁接到另外一个文明。好比我们中医药中的五脏概念,不能直接简单的翻译成西方医学的“lung”“liver”一样,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解释。又好比“阴阳”的翻译,怎么翻译都不能完全表达中医阴阳要表达的思想,这就是中医药走向世界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如何避免误解。 何为正道中医如何走向国际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中医药的国际化之路上,还有一群传道者,身体力行,举家迁移到国外进行中医活动,开中医诊所,然而这种现象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好比15、16世纪就有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授基督教的教义,但是基督教真正在中国形成影响还是几百年之后随着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才开始显现。再者,中国不可能为全世界培养那么多的中医师,中国本土的中医资源尚且供给不足。
# [& f+ G% P& j6 Z所以中医药国际化之路,需要的是全方位的输出,而不是局部的技术或者诊所的输出。不仅需要技术的输出,还需要资本的输出,更需要文化价值的输出,特别是生活方式的输出。如果没有文化的输出,中医药技术的输出就会重蹈“洋务运动”的覆辙;如果没有资本输出,中国的文化不可能自行成为外国人的思维模式;如果没有技术的输出,文化根本没有行走的双腿。
0 C. e0 m- t- }8 D+ K
* Q) s: G. g5 t5 K, U0 q: ]3 Z& o0 k& b0 g1 K
: |4 D5 \- ~& S7 H4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