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彭坚教授:深切怀念慈父般的恩师益友朱良春
曹东义 发表于:2017-12-10 12:12:4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7710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12-10 17:17 编辑 & _' q# y" u1 ^% r! B+ Q

& j# [& |( j3 B6 ?$ P# Y深切怀念慈父般的恩师益友朱良春2017-12-10  曹东义  转自 369蓝田书院
. F0 o" ~) h8 O/ ~# b9 r- U: J  o8 ?
[url=]微信[/url]
分享:" i$ H& P! p2 |  J, G+ K/ f1 L  A0 }! i
1 `8 v3 X# T6 R, m6 p% d

- [7 F/ b# b, `- S0 J6 Z
: ^, v, c* M! h  ^5 i

( l( u4 ^, I" g; `( ~. W  \( g# h3 J# G( [+ ^* Z# y5 U2 p$ D8 S$ K
2 B! b- u$ j0 q8 U/ \9 e; h0 o* |% Y! q  W
湖南中医药大学  彭  6 R8 y7 u6 l& W, Y, u

( M$ E  ~; h, ?' ?$ L2017年8月18日是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诞生100周年华诞,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当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理论家。他是当代中医史上的一座耸立的丰碑,一面光辉的旗帜,令后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朱老对我而言,不仅是恩师,更象慈父、象朋友,他始终关怀我、鼓舞我,使我在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征途上,充满信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 K; _4 W- y; `- ?# \. ?: W我对朱老早就充满了仰慕之情,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年在给学生作“学好中医的几点诀窍”讲座时,我总是介绍说:“朱良春先生是至今仍然健在的、德高望重的、著名中医临床家。我私底下认为他是继张锡纯之后,当代最不保守、最有创意的临床医家。他创造性地使用大量动物药,使用某些毒性很大的药,在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用动物药治疗疾病源于张仲景,古代用得最多的是叶天士,朱良春先生不但继承了他们的成果,而且有自己的心得和创新。医生固然是高风险的职业,但一个敬业的中医不能害怕担当风险而放弃对疑难病症的钻研和治疗,或者用一些平淡无效的药应付病人,这种医生治疗水平不可能体现和发挥出中医的优势。从这个艺高胆大的中医前辈的著作中,我学到了一种精神,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治疗经验,特别是他反复强调他的老师章次公提出的‘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我一直引以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之所以敬重朱老,不仅因为他对中医事业的贡献卓越,更因为自己在临床中,长期学习运用朱老的经验,取得很好的疗效,我对朱老的评价,是出自切身的体会,是发自肺腑的声音。( N# ?  z& j% l7 ^0 f
我与朱老的第一次书信来往,是在2007年。那年的11月中旬,拙著《我是铁杆中医》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我陆续赠送给一些同行好友。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何弈婷博士收到赠书后,立即打电话给我说:广州正在召开老中医传承拜师大会,全国名医汇集羊城。让我赶快寄给她30本书,由她代赠给与会的名老中医。
' ~; ?& {! z1 u: z( i6 G我收到的第一封“读者来信”,竟然是朱良春老寄的。一看来信日期,更令我吃惊不小:写于12月4日。说明朱老在广州开会期间得到我的书后,连读书到写信、寄信,不到三天时间。这是一封不短的信函 ,全文如下:“彭坚教授:承蒙赐赠良著,由何主任转来,谢谢!看了书名,精神一振,展读导论,新意扑面,深得吾心,佳作也,可喜可贺!当今中医书籍如雨后春笋,但多为文献堆砌,东抄西录,杂凑成章,污人眼目,可叹也!书是传递知识的媒体,多讲真话、实话,谈感悟、心得,让人读了有启迪,有收获,才是好书。您已经做到这一点。可谓读之如沐春风,尊文既给人以文化自信,又催人责无旁贷地勇敢承担。我认为这是近年来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希望今后多多联系交流,共勉共进!您的文风很正,很纯,对客观的好的经验,吸取应用,加以发挥,均注明出处,这是应该赞赏的。目前有不少人窃取了他人的经验,稍微加减一二味,就变成自己的东西,还有不予加减,换个方名,就是他的成果,这是剽窃,令人不齿。中医学是从临床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发展的,既要读书,更要临床,脱离临床,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医。我不喜欢好讲空话,不做实事的人,我乐意与务实的人交朋友,您也算是一位吧,您以为如何!?”这一反问,让我受宠若惊,老人家对后辈关爱、鼓励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朱老还和邓铁涛老一起,嘱托河北中医药研究院曹东义教授,特地为拙著写一篇书评,曹教授三易其稿,最后以“大道不孤,德必有邻”为题,发表在2008年2月22日的《中国中医药报》上,在中医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K( w) V& _& e; y+ Y
我第一次见到朱老是在2010年8月25,当时,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在南通拍摄纪录片《国医大师》,朱老特地吩咐摄制组,接我到南通参加他那一集的拍摄。朱老设家宴款待,促膝交谈,他亲自领我参观研究所、医院,最后邀集全家三代人一起同我合影留念,使我倍感家庭般的温暖。# L- d2 M5 T0 U9 @2 P2 O- I
从那以后,朱老与我的书信、电话来往不断,我们时而研究学术问题,时而探讨疑难病的治疗方法,几乎无话不谈。逢年过节,都要收到他精心制作、亲自题写的贺卡。
7 W- J7 v5 M: Z  I( Y! o# r9 s每当我有成文的心得体会,总是不忘寄给朱老看看,有的重要文章,在发表前,先请朱老把关。2008年,针对国内一些人反对中医的潮流,我在《科学》杂志连续发表了三篇重要文章,其中,《当代中医的反思》一文,揭示了当代中医事业衰落的原因,由于观点十分尖锐,内容相当敏感,可能会触动体制内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为慎重起见,我事先请邓老、朱老审阅初稿。朱老读后回信说:“说得很好,没有什么不妥,可以全文发表。”“中医是实践中出的真知,是永远不会被消灭的,但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反思,不能得过且过混日子,麻木、昏庸,是有可能灭亡的。”朱老刚好读完了贾谦先生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撰写的《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发挥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决策研究报告》,认为写得很好,很全面,很务实,敢于说真话。他把报告的前言及目录复印给我,并说:“我给贾谦同志的复信中,曾强调地说‘贾谦精神万岁’!我很佩服他的不畏权贵、不计毁誉的求是精神!您也是贾谦的同志,值得赞扬!”
4 q* a- B; B( p2 g, f每当我遭遇挫折和打击,情绪低落时,总是愿意找朱老倾诉。而朱老则或写信,或题词,或写成条幅,极力开导我:不必计较个人得失,要看到中医的光明前途:“我们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医生,一定要求真务实,追求实效,为人民健康多作一点贡献,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点痕迹,则不枉此生!” “看透人生,不必为此虚名而不悦,泰然处之,笑傲人生,自得其乐!您的大作,就是一座丰碑,胜过博导多多矣!”不久,他寄来自己亲手撰写的条幅,愿与我和其他同仁共勉:“岁月易逝,人生倥偬,修身养性,克己奉公,勤研岐黄,力求上工;尽心竭力,服务民众。顺应自然,切忌骄纵;恪尽厥责,善始善终。知足常乐,其乐无穷;和谐相处,心胸宽松。与人为善,互尊意融;善待他人,不求己功。恬淡虚无,真气必从;颐养天年,咸臻寿翁。此愚治学为人之道也。”这是老人家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我的劝勉与教诲,我时刻牢记在心。) d4 `( t4 w/ l7 X1 `
朱老知道我生性恬淡,与中医界同仁交流不多,鼓励我走出去:“您多参加一些学术活动,这对中医学术的推进有贡献!需要像您这样有理论、有经验、有创造力的人再多一些,中医事业就有希望了”。我多次听到周围的同事们讲到:他们在出席各种会议时,经常颇感意外地从朱老口中听到彭坚的名字。无论是在深圳李可老中医学术经验国际会议上,还是在北京风湿病年会上,或是在同济大学讨论中医的学术会议上等等,朱老总是利用自己讲话的机会推荐我和我的著作。他多次自己掏钱买拙著送给人,购书的总数量不下五十本。我听说后,忐忑不安,要朱老开一个赠书名单给我,由我来送,因为长沙有一个书店专卖我的书,便宜很多。朱老在电话中呵呵一笑,说:“那好呀!以后就在那个书店买你的书,要他们打最低的折扣给我。但我不要你送,我是买来送给自己的门人、弟子和朋友的,每人一本,让他们读读你的书”。听到吴仪副总理“裸退”之后想学中医,要读《黄帝内经》,他马上打电话给我,让我寄一本由我签名的《我是铁杆中医》给他,他连同刘明武写的《换个方法读内经》一起,以他的名义,用挂号信寄给吴仪副总理。并致函说 :“估计书送达后,可能会有回信的”。% k  E) E7 E5 ~! e
   听闻2014年拙著《我是铁杆中医》将再版,由60万字增订到82万字。他特意用大红烫金的纸,撰写了一首藏头诗“彭坚教授颂”相贺:“彭铁杆医,坚不可摧,教诲育才,授人以渔,济世仁怀,世人齐欢。九五叟朱良春壬辰春月”。 他嘱咐我要印成彩页放在增订本的前面。我愧不敢受,他只好将标题改为“寄语彭坚教授”,内容不变,用白纸书写。并建议我把两份条幅都寄给人卫出版社的编辑,如果他们选择白纸写的,就把红的留下来裱好,留作纪念。我的法国学生余博通节译了《我是铁杆中医》,美国学生石亨瑞翻译了全书,准备出版,他都欣然作序、题字。这一切都令我既感动,又忐忑不安,老人家给予我这个后生晚辈的关爱,实在是太多了。后来我得知,朱老为人极为谦虚、厚道,他不光对我如此,凡是有人登门拜访,他都亲自接待,有人写信请教,他都亲自回复,详细作答,老人还要坚持门诊,查房,写作,每天辛苦繁忙,子女心疼,劝说无效,让我也做做工作。2015年,朱老问我:“你还有什么写作计划没有?如果有,早一点把提纲告诉我,乘我还在,也好给你写个序,留几个字。”其时我正在酝酿撰写一部新书,当然求之不得,但知道他已重病缠身,并在为《朱良春全集》的出版忙碌,年将百岁,事必躬亲,不顾老之已至,仍然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焚膏继晷,兀兀以求。我不忍心开口,总是想:还等等,等一等,等他忙完了自己的大事,我再去叨扰。未曾料到,老人家突然发病,驾鹤西去,天人永隔,令我锥心疾首,抱憾终生!
/ k6 v" b: y: p" W% y) T9 S5 g  痛失了老人家的题词、赐序,在2016年9月出版的《彭坚汤方实战录》扉页上,我只能印上与朱老的合影,并致辞:“谨以此书祭奠这位当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以感恩他对我犹如慈父般的鼓励与关爱! ”朱老高尚的品格,奋发的精神,对中医事业的历史使命感,对后学的爱护与提携,对患者的同情与关怀,治学之严谨,为人之厚道,都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O! t* e  L& F
" Z* }; q* Q7 O+ w3 C6 a( r( g
  C8 O6 R  L" i
6 {/ a; V! y. D. m  E

. C- X1 ~. y3 f, M, n1 Z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2-10 18:02:02 | 阅读全部
聊城梁燕明:
; t" w3 a. O; }4 L% {怀念朱老( _4 w% r" w9 d6 U2 N4 O+ d
聊城梁燕明:
/ f) b  D1 V% A+ i3 Y$ o苍生大医,章朱流派永远流传
3 `4 K! _/ J1 ^彭坚教授:0 U: G$ j; c: \  c* Z. h7 u0 m; ^
谢谢曹教授!12月13日是朱老逝世两周年纪念日,我将此文稍作修改后,寄给了《中国中医药报》,接到编辑部短信通知,说已经在12月7号刊登,但是我还没有看到文章。如果明天周一上班您看到了,请告诉,我的学生准备把这篇文章做一个视频,附上朱老的几份信函,我同朱老及其家人的照片。
; O& O4 b4 i1 Z徐俊伟→双燕向南飞:
7 o5 O0 ^$ f: A
4 e9 N- z8 l: T: U我:
' M; q& B4 R7 v' |2 E8 ~4 T@彭坚 ,12月8日的《中国中医药报》第八版刊登的文章
, ?1 Z+ p; O$ i6 k我:
+ R* Y2 O* a. h- m$ \  A! K只是他们网上的文章把2017年,“2017年8月18日是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诞生100周年华诞”这一句误为2018年,我转载的时候改过来了。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2-10 18:13:22 | 阅读全部
彭坚教授这篇文章,情深意切,感动了很多人,我转发之后,很快点击的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这将是一篇,可以留给历史的文章。彭教授学问渊博,朱老善于发现人才,二人的友谊,与朱老培育三枝花,帮助何绍奇、朱步先等人的故事,可以并列。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2-10 17:19:13 | 阅读全部
《我是铁杆中医》书评之《大道不孤,德必有邻》 (2008-03-18 18:34:03)转载▼& z7 Q3 [$ |  N  H
标签: 我是铁杆中医 曹东义 书评          ]% a* I8 X! |
                           曹东义先生评《我是铁杆中医》
  H  H/ h5 u' ?# L" o         大道不孤   德必有邻
# t  B% K4 l; M9 _5 p1 P  h0 j
. T" h7 }. T& C0 ^6 L) i/ Y4 \    “铁杆中医”是邓铁涛先生“创造”的新名词,也是他“别有用心”的一种期盼。几年前,他认为中医界“自我从属”于西医的人不少。人们在思想观念、方法论和评价标准方面,以西医的观念为标准,中医成了失去自我主体意识,表面繁荣而核心内涵不断萎缩的“泡沫中医”。! V" q) m4 P6 L% C- }- W
  ]* G1 y# U$ P1 H( S5 u& c2 a% R
    2006年邓铁涛先生对“铁杆中医”的具体内涵,进行了详细阐释。他说:“立足于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之上,既善继承又勇于创新的人才。他们是有深厚的中医理论,熟练掌握辨证论治,能运用中医各种治疗方法为病人解除疾苦的医生。他们有科学的头脑,有广博的知识,能与21世纪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创新发展中医药的优秀人才,乃铁杆中医也。”为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卫生事业,邓铁涛先生呼吁,要培养“百万铁杆中医”。7 i# C& c+ F8 z0 h/ S4 n( ?+ C

/ l0 E" f" f  t) K    近日读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我是铁杆中医》一书,湖南中医药大学彭坚教授被邓老维护中医事业的拳拳之心强烈感染,在邓老的感召下,以他个人的具体经历、学术主张、临床心得,勇敢地站了出来,大声疾呼:“我是铁杆中医!”这种敢为天下先的作风,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也让人觉得“大道不孤,德必有邻”。
3 X, W" {5 P1 ?$ D; g
1 K9 |6 b7 L- s    彭坚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学医之路从经典起步,把张仲景《伤寒论》当作第一个阶梯,先难后易学中医,走的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一条“险路”。彭坚竟然靠着顽强的毅力,在“不许看注家解释,只许读白文”的严格要求下,硬是“啃”下来了。靠什么?靠的是对于中医药坚定的信念。这坚定的信念,来源于他曾祖父学医的神奇经历,来源于其伯祖父、大二伯父治病救人的精神熏陶,年深日久,耳濡目染,逐渐积累,植根心田。$ S" f7 k9 x: p! _# ~* L+ |- g

  T5 e1 ~  F, F" O9 X) Q3 L& E4 e    年轻的中医学子彭坚,在诵读《伤寒论》的同时,也是利用一切机会,广搜博采,勤学诸家,既学古人组织方剂的原则技巧,也学当今临床大家如朱良春先生等人的用药经验;一边抄方,一边思索,并把伯父传授给他的经验,牢记在心,细心体悟;把间接的知识,不断转化为自己的体会,逐渐把自己修炼成了一个意志坚定、疗效上乘的中医。在5年跟师学习的最后阶段,他经历了难以忘记的“最后一课”:病危的二伯,让他把手伸到自己的背上,让他体会一下什么叫做“绝汗”。这样的言传身教,怎能培养不出“铁杆中医”?! Y# o1 N+ I3 s

; E  z  x- O' [    彭坚在没有读过大学的背景之下,以“同等学历”的身份,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当起了医学史的教授。也许正是医学史专业的要求,使其对于中国医学的历史,以及西方医学的历史,有了很深的研究。邓铁涛先生曾经提倡过“临床史观”,他说搞医学史的人,应该利用机会上临床,不要做“空头理论家”;搞临床的人,应该利用时间了解医学史,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学识。邓老的“临床史观”,就是唯物史观在中医领域的创造性运用。彭坚先生正好符合“临床史观”,他在论述各种病证诊治经验的时候,总是强调要充分借鉴古人的经验,先吸纳古人成方,然后才是自己的发挥。7 B' f5 z/ M0 v) G1 S$ X; S$ t$ q

( o- R7 C" `0 x$ e# j# h9 c    彭坚教授认为,中医的优势首先体现在科学方法上,《伤寒论》使用的就是信息论的方法,《黄帝内经》里有许多模型研究法,有阴阳二分模型、五行星圆模型、天地人三才模型、藏象模型、经络网络模型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复杂性科学可以借鉴的方法。中医的治疗优势,除了有内服与外用的许多治疗方法之外,主要是在治疗思想上,中医不限于对抗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扶正祛邪、重视调整机体功能状态。中医的方药整体配合优势,是西药单一化学成分药物所难于比拟的。, w. C8 h/ m; E# Z6 E1 \! m% h

1 T) m% @# J1 }5 Z  O1 J    彭坚教授认为,中医学近代以来的困境,主要是由于近代科学“对中医的误读”引起的。他说:“问题出在我们始终没有认识到中医的本质,没有认识到中医是一门古代科学,与近代科学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律。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沿用‘近代科学’的方法即西医的方法进行中医的科研、教学、临床,违背了中医自身的规律。”“甚至直到前几年,还没有认识到失误的根源,还在继续这种失误,还无法得到根本扭转,怎能不导致中医事业出现乏人、乏术、乏成果的严重危机呢?”
' B( s$ L! u, Z$ K- Z" V- s
5 F4 t& B7 Z$ v/ }    彭教授认为,用宏观的、动态的、联系的、直观的、形象的、领悟的中医研究方法,研究人体这个复杂体系,在模糊中得到清晰,在动态中把握静止,在整体中掌握局部,重在信息的把握,重视经验的积累,注重个人体验,以实用、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是发展中医的方法,而不要拘泥于所谓“本质研究”。! A4 P" |, ]! Q, k
# m+ ^1 \; o( D0 j9 S) P
    彭坚教授的《我是铁杆中医》一书,共约60万字,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学术篇,就当前中医的各种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下卷为临床篇,系统记载了自己治疗七大类30多种疾病的治疗心得、用方心得、用药心得,此书将作者大半生心血熔于一炉,将东西方文化、哲学、历史、科学、医学反复比较,细心琢磨,纵横联系,畅想古今,遥望未来,既是一部深厚的学术大著,也是一座丰盛的文化大餐。他示范了一个“铁杆中医”的模板,朝着“回归中医”、发展中医、创新中医的目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是一个当之无愧的“铁杆中医”。
2 q; g) l$ j6 ^, [% e' X/ Y# V/ N6 L" B/ c. ]( n# c6 R
3 W, f6 I/ l- }: O0 r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2月22日) f+ \+ |2 G$ T8 N( x* r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2-10 17:16:22 | 阅读全部
《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是一本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临床实用价值的中医学术著作。撰写人是湖南著名的医史文化学者.中医临床名家。作者出生于名中医世家,当过中医学徒,具有研究生学历,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学术研究30余年,将其大半生心血熔铸一炉,撰成《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学术篇,主要从东西方文化、哲学、历史、科学史、医学史的角度,对中医的科学道理,中医的优势所在、学好中医的诀窍.中医问题的症结,中医改革的方向、中西医结合的前景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探讨。下卷为临床篇,对中医具有治疗优势的各种慢性疼痛,慢性炎症、病毒性疾病、增生陛疾病、恶性肿瘤,妇科内分泌失调与功能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等7大类30多种病症,系统介绍了自己的诊疗经验和用方心得、治疗心得、用药心得。病案真实,体会独特,有画龙点睛之妙。, b( U5 Z1 i! m  @" q* u

) H' A+ e1 y% d-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2 A$ X8 j* v) T5 n7 H9 M; i5 P; h# V/ Q  F/ n
彭坚,湖南省长沙市人,祖籍湖南岳阳县。出生于中医世家,1971~1976年跟随伯父彭崇让先生(1902~1978,原湘雅医学院中医顾问,教授,1959级西医学习中医班导师)学徒,1979年考取医学史硕士研究生,师从周贻谋教授。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委员,政协湖南省第九届常委。
9 ^" [7 h2 M9 k$ `  C' B& w$ t( F
& P9 N2 O* k' T8 M7 K. i+ r( M折叠编辑本段作品目录
% Z$ o9 n! [) W1 e# M
2 M) P6 o- o: D, Z上卷 学术篇 导论第一篇 一个铁杆中医的心路历程 一、我的学徒生涯 1.家学渊源 2.入门之阶 3.最后一课 二、史峰回眸 1.人类 文明的轴心时代 2.中西医学的分道扬镳 三、中医的科学方法 1.叩问中医 2.方法之谜 3.《伤寒论》与信息方法 4.辨证论治的本质 5.复杂科学 6.《黄帝内经》与模型方法 四、中医的优势领域 1.治疗方法的优势 2.文献资源的优势 3.医学模式的优势 4.养生保健的优势 5.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五、学好中医的几点诀窍 1.成才的诀窍 2.读书的诀窍 3.临证的诀窍 六、东西方文化冲撞激荡下的中医 1.百年风云 2.症结何在 3.凤凰涅檗第二篇 中医发展的一种新思维新模式 一、和谐文化与中医学 二、中医应当由中国人说了算 三、中医要有自己的金标准 四、中医医院发展改革的方向第三篇 面对传染病的猖獗,我们应当有所准备 一、历史与现状 二、思路与方法 三、结语第四篇 抗击流感第一人 一、张仲景其人 二、《伤寒论》其书 三、伤寒是何病 四、走向世界的《伤寒论》第五篇 中医属于世界文化遗产--驳《告别中医中药》 一、不对等的比较和有意的欺瞒 二、中西医学发展的历史真相 三、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学优势 四、中医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下卷 临床篇 第一类 慢性疼痛 一、头痛 二、颈肩疼痛 三、肩臂手指疼痛 四、心胸疼痛 五、胸胁疼痛 六、腹痛 七、腰腿疼痛 八、肢体疼痛 九、痛经第二类 慢性炎症 一、慢性鼻炎 二、慢性咽喉炎 三、慢性扁桃体炎 四、慢性支气管炎 五、慢性口腔炎 六、慢性胆囊炎与胆石证 七、慢性胃炎 八、慢性结肠炎 九、慢性妇科炎症第三类 病毒性疾病 一、感冒与流感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第四类 增生性疾病 一、子宫肌瘤与卵巢囊肿 二、乳腺增生 三、前列腺增生第五类 恶性肿瘤 一、克服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二、升高血象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三、缩小肿块与防止癌症复发扩散 四、减轻癌性疼痛第六类 妇科内分泌失调及功能性疾病 一、不规则出血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 (二)排卵期出血 二、月经周期紊乱 三、闭经 四、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五、更年期综合征 六、不孕症第七类 老年性疾病 一、古代延年益寿之法 二、冠心病 三、中风 四、中老年糖尿病 五、老年脑病 六、其他老年性疾病 (一)皮肤瘙痒 (二)手足麻木 (三)腿脚无力 (四)夜尿频数 (五)大便秘结参考文献后记7 N" l+ x& y3 X, [* p

/ W# S4 `; J) g9 k# ~[1]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2-13 17:19:42 | 阅读全部
                        良师春暖. G' Y/ w# N) z6 I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200020)杨悦娅
& m  h4 ?9 b3 V1999年正值我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期间,我拜师上海名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研修班导师张云鹏主任受业。张师与朱老交往甚密,师兄情笃。由张师引见,我第一次有幸拜会朱老并喜得朱老馈赠《医学微言》一书。之后借着沪苏之便捷以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平台,我有机会多次前往南通跟师学习,领略了朱老于临床的大将风范。. u: ~! s& S7 E/ B/ V: k0 ~0 k
先生于临床功力深厚,内外妇儿所涉甚广。疑难杂证,著手可瘥。起沉疴,救急证,挽生命于垂危,镇病邪于肆虐。疆域内外,求医者纷至沓来,那些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狼疮等及那些肾病、肝病、血液病等等医学界的绝证难证病人,在朱师这里有了生的希望,病家枯木逢春。朱师的业绩与建树为同道所称颂,为后学之楷模;彰显杏林,世人所仰,非我拙笔所能全,仅就良师对吾在学业诊务中之诸多启迪,受益感悟,略陈一二,以见良师如春之暖。
1 c3 j1 V/ x$ @( I& t& m' }一、指点迷津  触类而长2 C& C' k( @* h& {0 T7 u
朱师对《伤寒论》多有探究,对仲景理论结合他自己临床体会或加发微,或予释难,或以质疑,独抒已见。在《医学微言》中,朱老谈到《伤寒论》从小便利与不利作为蓄血与蓄水的辨别。畜水者,病在气分,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而蓄血则病在血分,营血瘀阻,无碍气分的气化功能,故小便能自利。而朱老认为,血分、气分互不影响,仅是言常而未尽其变,假使瘀血阻滞,影响气化,不仅可见小便不利,而且可见肿满诸症。如临床常见肝硬化腹水、心脏病水肿等,均有小便不利这些见症,也程度不同的都有瘀血存在,而单从小便不利辨为气分之证,唯从气分论治,则难达预期疗效。朱老这番厚积薄发之灼见,若没有长期临床观察和临证丰富的经验,是难对先贤理论如此辨证地分析,作出切合实际的理解和诠释。这种结合临床学经典的思维方法,对我颇多启发。如我曾治疗一例更年期妇女,每午后下肢浮肿,小便不利、量少,自觉身体困重腹胀,西医B超及生化检查均无肝肾异常提示,血压、血糖正常,血脂稍偏高。心功能也无异常。望其舌质淡,苔薄白滑润,我予温肾健脾,化湿利水立法处方。药后一周,小便仍然欠通利,午后仍有下肢压痕可见。观我处方:桂枝、附子、白术、茯苓、泽泻、防已、大腹皮等,气药有余而血药不足。朱老明示,气分小便不利,也可有不同程度血分之瘀,不可单从小便利与不利而将气血截然分开。于是在上方中加益母草、泽兰 、当归以调冲任、化瘀血,并可加强利水、消肿之功。一周后再来复诊,疗效果显,小便得利而肢肿消退,腹胀身重也除。法师致用,如今我在临证总会记得气血生理相依,病理也相及,治气病不忘和血活血,疗血证不忘理气调气,如治便秘常加桃仁活血润肠,治失眠中加当归、丹参活血养心;而诸如子宫肌瘤等血分癥积之病,用活血化瘀,破血消癥之血药外,还必配伍莪术、香附、枳实、青皮等,行气破气消坚除结之品。气血生理相依,病理也相及是其理也。
+ j- _, {" N- q) ]) k由此可悟,经典授人于医之大道,是原则,是纲领,而具体的领会、应用,就要象朱老那样,验于临床,感悟临床,圆机活法;大道是法,小道是巧,两者结合,才能在更高层面上知常达变。
, ]' p! R9 }* i8 a- ]' ^: W二、学验俱丰 昭示后学7 k. A7 k' `& ]/ s
朱师学验俱丰,著作等身,而著书立说,必出已验;言病必究其由来,及药必详其之用。昭示来学,与人规矩也示人以巧。如附子,人称霸王之药,辛热燥烈,用之得当沉疴迅起,用之失当,则祸不旋踵。朱老集多年临案经验,提示用附子可掌握的标准:舌淡润嫩胖,口渴不欲饮或但饮热汤;面色苍白汗出,四肢欠温;小便色清。即便同时兼见高热、神昏、烦躁、脉数也可用附子以振衰颓之阳气(《朱良春用药经验集》)。朱师还明确指出,附子也可用于炎症,不能因为“炎”字就误认为均是火毒而不敢用附子。这是先生对中医辨证论治精髓的应用和提炼。原本我临床用附子,多用于冬季而畏用于夏季,多施于重症个案而少用于常疾众病。得益于朱老用附心法,则也留心观察可用附子的病例,尤对那些久治不愈,辗转来诊的病人,四诊合参,凡有符合用附子征象者,大胆用之,往往颇有显效。如在妇科中,慢性盆腔炎发病日趋增多,而且往往抗菌素用之失效,反复发作,久难彻愈。临床表现多属正虚湿阻,夹瘀夹滞。以往我用仲景薏苡附子败酱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但方中附子常以黄芪所取代,没有明显阴寒阳虚之象,不敢轻用附子。在朱老用附心法标准的启迪下,我观察到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多有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舌苔白腻或白浊不化。由是我将附子作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常用药,无论寒暑春秋,只要辨证可用,则视证用6克至12克不等,即是有些病人舌质稍红,但只要苔白滑、白浊,腹痛喜温按,带下清稀者,也照用附子不虞,不但疗效显著,而且大大缩短了盆腔炎治愈的疗程。我体会,附子鼓动正气,温化寒湿,开启被遏阻之阳气,从而提高机体抗病之能力,增强了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而促进了炎症之吸收及病灶的修复。% Y: l. [1 n3 K/ M4 p& C
三、凡药奇用 顽疾奇效
0 G6 K, w2 {1 J/ N; b; a朱师的醇学厚功还体现在用药平常确有奇功。一味苦参,治疗顽固性失眠,女科用药益母草治疗心衰,益肾良药治阴虚肠痢,对黄疸长期难退,久黄入络,朱老用豨莶草90-100克煎汤口服有助化瘀退黄。等等用药看似简单,却源于朱老他对医书、医案的精读研析,心悟变通,理论指导实践。为此,我在临床中领会他的思维范式,实践他的经验,深感朱师授学,深入浅出而实用。如我常将朱师所授降压足浴方(桑叶、桑枝、茺蔚子)施用于来诊病人,可谓效如捊鼓。一般高血压病人在原用药基础上加用足浴方后,疗效均有增加,有些还撤掉了西药。如一张姓男子,晨起至中午血压居高不降,甚可达170/110mmHg,换服过多种西药不能控制,后来我处服中药,血压有所下降,但仍在150/100mmHg上下。于是我给他加用朱老降压足浴方,嘱其大汤烧开,临睡与晨起各泡洗双脚30分钟左右。一周后来诊,病人欣喜相告,足浴几天后,晨起头目清爽,测血压居然是能在正常范围,这是他近几年来所没有过的。还有一位更年期女性,一年多血压上下波动,西药难控制,我用内服中药加外用足浴方,现血压已完全正常,西药已停服,更年期伴随的失眠,潮热、头痛也基本消失。+ b3 P* v4 \/ |$ G4 ~7 X* M, Z
朱师曾传授蜂房一药,对肾阳虚导致的多种疾病,如男子阳痿,房事不起,弱精少精、小儿夜寐遗尿、老年慢性支气管喘咳等,均可用之。我试用于老年前列腺肥大肾虚尿频甚效。/ ~3 I* h; ], R7 L. M
益母草活血养血利水强心,根据朱师之授,我对更年期女性之下肢浮肿予益母草30克每日煎汤代茶嘬饮有效。4 P' G3 n" ]4 G4 r, `
象这样简便验的经验用方或用药,在朱老临床积累中不胜枚举,垂手可拾,足为吾侪所师。1 u( Q4 X* g6 }1 }3 Y# E
四、雕虫造奇   填补医道
: o( X) y% g# V' L7 s8 h, R跟师学习,还令我仰止的是朱老对虫类药运用的出神入化,可谓是开系统实践运用之先河。先生对虫类药积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勤实践,善总结,归其类,明其理,广其用。并汇以成册,付之以梓,充实与推进了中医虫类药的理论体系,填补了虫药研究之空白。
: Z" D& F, w& \4 A* w" F# z) i1983年,一个偶然机会,我购得了朱老在1978年出版的《虫类药的应用》一书。起初是对虫类的好奇而去翻阅此书,而当我逐行细读时,那些平时令人生厌,令人生畏的虫子在我眼中竟然变得那么可爱,它们在大师手中已演绎为功力迅捷,救人危难的功臣。自那以后,朱良春教授的名字就镌刻在我的脑海中,敬仰之余,立志中医,追求中医的信念深植于我心中,而且自勉要立足于临床,为一名苍生之医。我曾几度调转工作,也曾几度搬迁,而朱老这本为我开启人生之路的书却一直随我不离。无论在为学生讲课,还是在临床实践,我都会引用《虫类药应用》一书中的内容,充实教学或辨用于临证。如方中常参用地鳖虫、水蛭以治疗子宫肌瘤;守宫用以治疗甲状腺腺瘤、结节;地龙治疗心脑梗塞;全蝎治疗偏头痛等等。这在早些年代,作为一名学资尚浅、初出茅庐的无名之辈,能如此引证活用来丰富教学,能如此大胆泼辣用虫药于处方中,着实为同辈们所刮目。思往抚今,我能坚守着中医这块古老而又绚烂的阵地并不断进取,人至中年能体验收获的喜悦,实是受益于朱老的启蒙引航。
( I9 D, j0 ?# V" r8 y6 i五、蜡炬燃己  光照他人/ k5 G0 N" T* T) f6 M3 m! U. z! P
朱师居所临于濠河,古朴典雅,书香浓郁。最为突出的是,在居室三楼,整个层面,被设计为集阅览、静习、讲课、研讨为一体的多功能厅。桌椅、写板、陈书一应俱全。这是朱老专为来自各方有志之士拜师求学、医林贤达论医讲习、同道引玉切磋等提供所用,俨然一所中医讲习所,这在现今居家私宅中,恐也难得有之,先生对中医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由此可见一斑。他对海内外慕名前来的求学者,无一例外的悉心传授,循循善诱,答疑解惑,指点后学。将自己多年所得,倾囊相传,毫无保留。2 V+ u6 V( ~+ I( C4 @. s% H
笔者几度求学于先生之门,每次总是短短数天不得不返,但每次都被朱师那敬业的精神,无私的胸襟,深深地感动着、激励着。
5 L- ?% N5 C% |记得那是丙戌仲春,正是百花争艳醉人的季节,在南通美丽的濠河之滨,一位情笃于岐黄,耕耘于杏林70载的九旬老人、国内外著名中医学家,中医临床大师朱良春教授以其对后学的殷切期望,传道授业的无私胸怀,提掖后起的博爱之心接纳了我们上海的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员一行四人的拜师求学之请。, Z. k8 P9 P4 E, s8 Y1 s2 d9 }
时年已九旬的他,得知我们将去求学,早早就做了精细的计划安排,从食宿到日程内容,考虑得入微周全,朱老的几位子女——可亲可近的师哥师姐们,忙前忙后执行着朱老的指令,关照着我们的到来。一周的学习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朱老不顾年事已高,临床为我们带教,诊余为我们讲课。我们到南通第二天,正是朱老出诊日,我们随诊学习,一整个半天,朱老一边细心为来自各地的患者辨证处方,耐心应答病人的问题,一边不断地给我们讲解临症心法,用药之由,不厌其烦为我们解惑。全然不顾诊务的辛劳。亲身置于朱老诊事之中,真切感受到朱老秉承章次公先生的为医启导:“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
7 l0 U, j/ X6 N4 D3 X诊事之余,朱师给我们传道讲学,从入道学医的经历,到拜师随诊的感悟;从对经典的探微钩玄,到融汇诸家的发微 ;从辨证立法的心得,到用药积累的经验;从中医发展大业的思考,到为医济世的行操,无所不及,无所不囊。有时一天下来,老人家腰背酸困,足趾浮肿,但他还是把时间尽可能多地用在我们对知识的汲取上,而他自己却往往放弃休息,为我们挥毫泼墨,题词作勉。临离南通前一天,朱老嘱咐我们中午休息一下再去听他讲课。当我们午休后踏进朱老家,只见他利用这段午休时间已为我们每人挥毫写就“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相赠相勉。浓浓的墨香,传递着朱老对弟子门人的激励与厚望。深深的师情,温2 ?- S8 b( T* V! {; p9 k; i
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窝。感师恩如春,叹此生无求,唯岐黄业也!
$ X' O3 d+ w  |7 z& {4 H! p/ W六、扬帆引航 训导劝学& d# q6 j$ @3 K. J8 A0 g  J
朱老的先师章次公先生有句著名训言“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发皇古义”就是要在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继承前人的学术精髓,在对“古义”进行深入的学习、领会的基础上,同时在实践中加以研究探索,才能对“古义”有感而发,并能发其义而不离其宗。光有“发皇”还不够,次公先生还同时要求“融会新知”,跟进时代,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主张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前人的论说,以临床实践检验是非,结合实际加以甄别、取舍、阐明、光大,使得传统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推进,代代传承。这是章次公先生与时俱进治学思想的体现。
( V" }  d: a! ~  m2 d2 D$ e: t* x) }& b0 _. [
    朱良春老秉承章公的学风精神,践行“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并劝学来者:读书要勤于思考,学以致用, “学问”就是在有学有问之中获得的,有思考才会有提问,有思考才会有心悟。这是朱老的教导,也是我所乘的学海之舟。我将努力实践着朱师的训导,融汇众学,不断学习,不断继承,心悟感知,不断创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2-13 19:44:55 | 阅读全部
良春中医 大师百年 ——纪念国医大师朱良春逝世两周年+ {+ b4 `1 N4 B" @
0 b  B, G& g' x# {
2017-12-13 南通良春中医医院
9 u6 w4 B. M$ l我们一直在努力
* k) o7 ^( F- _
1 Q3 g0 M* q3 C& ?5 ^% m良春中医   大师百年
1 S0 h* j' J7 J5 t/ w纪念国医大师朱良春逝世两周年/ c* E* M7 T2 k7 N9 P
' r4 U; t; O/ s( k5 d
2017年,是国医大师朱良春诞辰一百周年。他先后师从御医传人马惠卿,沪上名医章次公,精研岐黄之术。他曾因治愈大量的登革热和霍乱患者而享誉一方;他使一位上海化疗后生命垂危的淋巴癌患者,康复至今已 22 年;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秘方献给国家,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他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获国家科技进步发明三等奖。他学识纵贯古今、浩荡之胸怀、仁善之心肠,不以位高职显,而是真正以德服人,以术服人。他求真务实,绝不做表面功夫。他认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如今,他的医术技艺被后人继续传承,他治疗痛风的“浊瘀痹”的学术思想正在与高科技结合,不断发扬光大。他著作等身,学验俱丰。他的高尚医德至今被业界同道和社会各界人士所缅怀。8 月 19日-20 日,为了纪念国医大师朱良春,“良春中医大师百年——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 e, c" b  x8 C- Z
# Y: t% Z: W; u* b& u$ u9 K' `

9 x! D) a: P$ k) N# B3 pundefined% Y7 l  O7 V$ i- c! f% p; n  q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1917.8.20~2015.12.13)7 s* t$ ]4 Y: Q& L3 C* ^- n

# S" ~& B& J9 Cundefined     2017年8月19日—20日,来自海内外共350人相聚南京,举行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百岁诞辰纪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讲话,对国医大师朱良春给予高度评价。  
6 A; i7 r/ N4 M群贤毕至  缅怀良春
* p& [# c4 v: Q* D( t
8 [5 E9 B9 s, G: [* W& r! T        “今天,我很荣幸,无论多忙,一定要来参加今天的会议。”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在大会上动情地说。$ k9 ?: v* z3 F' C0 z% [
         当天下午,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室吴坚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潘峰,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贾立群,苏州市中医医院院长葛惠男,江苏省中医院首席科学家孙伟、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曹东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救科主任方邦江等 15 位专家弟子,分别结合各自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践行朱老学术经验的体会以及取得的成果和实效先后发言。来自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海内外 350余名业界同仁共同隆重纪念中国著名中医学家、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百年诞辰,深切缅怀和追思朱良春先生为中国中医药事业做出的贡献,对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0 f- p" b! @, e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原会长诸国本发表了主题演讲,题目是“铁肩有情担古义,妙手无时不回春——纪念朱良春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国医大师孙光荣发言的题目是“神仙手眼济万众,云水胸怀汇百家——朱良春国医大师百年华诞有感”。
+ T7 o5 A; [& F5 h, _! r( U2 I$ y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朱良春先生行医 80 余年,以赤子的情怀,博大的胸襟,执着的追求,超常的努力,在医德医风、学术造诣等方面独树一帜,其学术水平和个人影响在国内外享有声誉,受到后人的憧憬。他精研岐黄、医术高超,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锐意创新,慧眼识珠,从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他甘为人梯,提携后学。他常说,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他一生倾囊相授,授业传道,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传授给后人,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其学术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药人。王国强说:“朱良春先生的名字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丰碑上,他的医术、学术和医德、医风得到了人民的肯定。”- J2 g; b% u/ J  a: e3 ?# ^
% Y- V. L! m/ c; q% o& V; t4 \5 Z

1 A. a3 ~$ P' ~+ Qundefined         2017年8月20日上午,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新加坡中华医院副主任医师赵景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唐旭东、中日友好医院首席专家史载祥、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吕爱平、厦门市中医医院原院长陈进春、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高想(从左向右)深情回忆国医大师朱良春对他们成长的影响,江苏省中医院原院长刘沈林主持。) ?8 o4 Q& m9 V1 [. z: g4 L
9 p; r- C8 f. z3 |) r

- J/ V3 W) ^7 ]2 [4 A$ K  大师眼中的大师' o/ k6 V9 J+ ^- ^0 `' G% f! O

: P( {8 @' n1 q         学术会现场,不少国医大师、业界名流深刻怀念朱良春先生生前感人故事。在国医大师孙光荣的眼中,朱良春是贵人。孙光荣说,在他还是青年的时候,多次在会议中与朱良春相遇,每次都就痹症等疑难病症的组方用药、中医药人才培养、虫类药的应用等等进行探讨和交流,“更多的时候是我向他请教,他每次都是无私地竭诚相待。”( h6 n2 [& Q6 ^5 Z1 C9 B, Y- ~* w+ k6 G
          孙光荣说:“从2003年起,我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负责主持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的教学工作,在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全国优才的中医药经典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教学中,多次邀请朱老亲自主讲。那时,他已近90岁的高龄,我实在不忍心惊动他的大驾,而且按照当时的规定,讲课费又很少,实在不忍一再邀请他。但是,朱老治疗疑难杂症的神仙手眼是有口皆碑的,每次讲课后的学生群评平均分数都在 96 分以上,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每批学员都会多次提出请他讲课,怎么办呢?我只好打电话征求他本人的意见。每次朱老总是诚恳、直爽地对我说,中医振兴说到底靠的就是真正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一代的名医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您不必考虑太多,我能动就一定去!至于报酬是多少,您就更不必介怀了!” ' q! l; L7 v8 Q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的眼中,朱良春先生凭借着过硬的智慧,博大的胸怀,执着的追求,超常的努力,在学术造诣方面独树一帜,学术水平和各类影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他的高徒中日友好医院首席专家史载祥誉为“朱良春现象”。/ i" r! N. V4 D  a
        在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会长陈亦江的眼中,朱良春是睿智的政治家、精湛技艺的医学家、敏锐的思想家。“朱良春先生生前对我十分厚爱,关系甚好,我有求,他必应。朱老为人谦和,学识渊博、工作认真、智慧超人,他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医学大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一位思想敏锐,很睿智的政治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朱良春先生就是一位杰出代表。他对人民健康的无限忠诚,把他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医事业。纪念朱良春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的精神,总结他的经验,发扬他的学术,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江苏中医药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 |: [7 X4 j. u  k% w3 v7 x- ?% uundefined' u  g3 E+ A2 o# ~, w0 K& m
《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作一等奖,“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推广应用”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3 @% y9 e1 m3 M# H: G$ \1 _

5 \8 [/ _8 g( O$ W  I
" i+ ~  Z  B: s0 M2 |                              擅用虫药有特色
$ y' h9 F! B- \, `5 V
( \, s1 {2 h" @+ e1 v        会议现场,朱良春先生的生平又一次浮现在众人眼中。
& W5 Y5 w, ~) v4 N' K4 x0 O. e         朱良春,1917 年 8 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他自幼立志医学事业,钻研岐黄之术,刚过弱冠之年,便因治愈大量的登革热和霍乱患者,享誉一方,声名鹊起。解放初朱良春先生创办了南通中医专科学校,1956年,朱良春与合伙人无偿捐出自办的联合中医院,成立了国营南通市中医院,担任院长。1992年支持子女创办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和南通良春中医医院。
' {7 j+ K/ V3 N$ c; ~  I         他使众多晚期肿瘤患者起死回生,带瘤生存。他使几近残疾的风湿病患者重获新生。他 90 岁高龄还四处看病讲学,促中医薪火相传。他常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他一生有着骄人的精力和体力,气度儒雅,“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学识纵贯古今、浩荡之胸怀、仁善之心肠,不以位高职显,而是真正以德服人,以术服人。2 Y" M1 }- R9 T7 N* K
        他从临床干起,多年来,求真务实,绝不做表面功夫。对于虫类药的应用,朱良春不是妄用峻猛毒烈之品以邀功,而是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经验。朱良春认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事实上大部分病症还是可辨可治的,关键是找到“证”的本质。如果说不能治,那是我们尚未认识许多确有疗效的“未知方药”的缘故,但总会找到。这不仅反映出一个医生治病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根本观念。朱良春对中医充满了信心,并敢于去攻克疑难重症,这种信念产生出巨大的力量。1 A+ P  c# e) R6 \- D
         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对后学也颇多启迪:20 世纪 60 年代,朱良春首创的“复肝丸”,以扶正化瘀立法,用红参、紫河车配山甲、鸡内金、地鳖虫、三七等,开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先河。2003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内容之一就有“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纤维化的作用”;1963 年朱良春在杂志上连载《虫类药的临床应用》文章,在水蛭条下曾明确提及,治胸痹心痛,配全蝎、蝉衣、地龙、地鳖虫等虫类药,收到常规药难以达到的效果。这对后来以虫类药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思路和方药,深有启迪。/ f& X1 `% G6 i* x8 f( R
  朱良春善治风湿骨病,“益肾蠲痹丸”是最能体现朱良春多年经验的代表方剂。“益肾蠲痹丸”是目前唯一能修复骨膜破坏的中成药。治疗肝癌的中成药“金龙胶囊”也是他的代表方剂。很多癌症患者在朱良春这里绝处逢生。在 20 世纪中叶,朱良春还有一个“五毒医生”的雅号,原因是他善用有毒的虫类药。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生物活性强,但作用峻猛、具有一定的毒性,能搜剔深入精髓骨骱之病邪,没有功底的医生不敢乱用。当年,药店老药工得知开方子的朱良春只有 20 多岁时,赞叹道:“这个年轻大夫,胆识真大,前程无量啊!”# w$ c) X: E; y& T- i4 @, \! i9 |
   
1 l: @$ ?5 _5 M2 Z5 p: \6 }; uundefined
, w% U# v: Y* v: d8 ?) j" p5 l0 K1 B" a. d
                        办好中医院造福一方百姓
! z9 L% q( ~/ f6 v: L: z0 d7 k
- _" B; [  P5 M, m. Z4 Z3 y        我们在缅怀朱良春先生的同时,将朱良春先生的学术思想传承下来,发扬光大,更是当前的头等要事。这个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朱良春女儿朱婉华的肩上。走进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东路 68 号的南通良春中医医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几株挂满金色花蕊的桂花树暗香袭人,沁人心脾。
7 Z! W5 _' M. l0 {# c7 G5 ?5 [       南通良春中医医院是江苏省第一所地市级风湿病专科医院,同时,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风湿病科)暨全国痛风协作组组长单位。时光荏苒,作为医院的掌门人,朱婉华教授始终不忘初心,勤勉而为。( w) S/ v9 z& M8 z5 ]$ a
       11年时光,该院已发展成占地40亩、核定床位 100 张、拥有 2800 平方米制剂室、生产21种自主知识产权医院制剂的二级中医医院。该院科研实力雄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风湿病中医重点专科暨全国痛风协作组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工作室(站),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临床实习基地、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鲜药研究中心临床基地,中国风湿免疫病首批医联体单位。0 ]4 |% d0 l, [5 g: X$ K
       该院以风湿病科、肿瘤科、康复养生科为特色。其风湿病科“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为 2005 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15 年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x. P6 y4 q' t* Z3 K
      在治疗肿瘤方面,该院选用鲜动物药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扶正消癥”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康复养生科将药物治疗与心理疗法、饮食疗法、音乐疗法、针灸疗法、香薰疗法等有机结合,为亚健康人群提供全面、系统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0 k8 z$ _! c$ |
       来到良春中医医院的患者,大多是异地治疗,这样一来,临床疗效就显得尤为关键。数十年,朱婉华与她带领的良春团队的临床水平也与日俱增。这里以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肿瘤、内科疑难杂病为主攻方向,强调中医中药的特色优势。一项不完全统计表明,建院以来,至少有 30 多万名患者在这里得到诊治,恢复了健康。; c& v( H6 A  X$ ]1 l
      “全国风湿患者、肿瘤患者很多,外地患者占 50%以上,坦率地说,良春中医医院诊疗人数有限。”朱婉华表示,虽然医院规模在逐年扩大。朱婉华毫不保守,她始终重视民营医院的社会效益,立足“南通人家门口最好的民营中医院”这一目标,展示出中医名门的大家风范。
# i3 U. o: @/ b      “医院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中医中药为治疗特色,中药使用率达 95%以上,患者的治愈奇迹很多,都有病历和照片等资料记载。”朱婉华自豪地说。
$ _$ A2 I- m' f- r. n, e5 p8 b
3 K& a; L9 {1 J: a: ?( nundefined      国医大师朱良春培养了7个子女,5个从事中医工作,均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会上,他们将父亲的 400 万积蓄捐赠给南通慈善总会、增资南京中医药大学朱良春奖学基金,并向母校捐赠父亲的遗物。: r$ H0 v$ B/ {2 `
把父辈经验传承光大
: P" ~: a  _" Q8 d6 _. N& j. _9 x$ E2 n3 z) D1 g8 r
时代在变,朱婉华大胆而坚定地迈出了与时俱进、接纳高新科技和现代管理理念的脚步。在花甲之年,她进入北大医学部 EMBA 课堂,取得了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决心把良春中医药带入新的历史时代。
( o& H: s: H; a0 `% K. ?4 ]$ z3 I从创业之初的研究所发展到二级中医院,“良春人”成功打造了一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风湿病科和一个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肿瘤科。回顾往昔,朱婉华毫不讳言自己从父辈那里学到很多宝贵经验,尤其是治疗风湿、肿瘤的成熟治疗方法。2016 年 4 月,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医学院王琛琛教授在听了朱婉华的分享后,称赞道“这一个一个的医案都是奇迹,很震撼!”
  b- _( o1 F  R' b9 E9 L0 \+ B“如果我当年留在南通市中医院,第二年(1993 年)就可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但我放弃了,选择辞去公职,走民营中医发展传承之路。”谈起当年辞职创办研究所的初心,朱婉华坦言:“|可能是上辈子和父亲的缘分。总有一种力量促使我一定要把他的社会价值、医术价值、人格魅力发扬光大。”9 [( @$ J. R. Y! A$ m
“我们站在老一辈的肩膀上才成就了今天的事业。我是在继承父亲学术思想的前提下有所发展的,先学西医,后学中医,看病时是双向思维,即中西医诊断,中药治疗。”如今,朱婉华在临床学术上已形成自己的风格,看病处方自成特色。朱婉华是共和国同龄人,不怕吃苦。她常说:“对‘老三届’来说,苦累根本不算什么。每天从早干到晚,满满当当,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9 {+ ^( Q& {$ I4 z* i5 O) I8 y只要有梦,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所有的梦想都会悄然开花。0 ~% h! s$ P- g. h
在朱婉华看来,实现自己心中梦想的过程,就是一个享受幸福的历程。当她看到父亲呕心沥血形成的学术经验,通过自己带领的团队年复一年的临床实践,给无数天南海北的患者解除了痛苦,朱婉华更无悔于当初的人生选择。2 {1 H9 X! n5 F6 z/ I5 ]* N+ L
“良春人”经过四代人不懈的努力,已完成“十五”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 2 项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 划 课 题 2 项 ,获 国 家 发 明 专 利 7项,部、省、市科技进步奖 10 项,将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的思想传承发扬光大。
; [* ]! t* R9 M2 ]9 \/ A7 j8 [0 o8 f. k$ _# _+ B& @4 Z, Z
undefined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国医大师孙光荣、国医大师邹燕勤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南通市领导共同启动国医大师朱良春浊瘀痹(痛风)智能辅助诊疗系统。8 F. x/ X& n. t" r2 \
                               首创痛风诊疗机器人7 B; D, O" `2 T( e  ~

  m8 y$ i6 D5 p* u         为了将朱良春先生的思想深入传承下去,朱婉华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开始和前沿学科、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将中医的边界向外扩展。
2 w# L0 L# N0 @0 `; s  C# C         “良春中医院已打造成为国家风湿病重点专科,储存了来自全国的患者案例。如何发挥这些数据的作用?这也是让我困惑的问题。如果有了智能云和中医辅助机器人矩阵的帮助,在这个行业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实践,那良春中医医院的真功夫就会更好地集中起来、传承下去。”3 p' x( Y! T8 T! |" J7 {/ _
          为此,朱婉华积极与多方合作。终于在 8 月 19 日,“朱良春浊瘀痹(痛风)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正式启动。该系统从中医病机的角度将朱老提出浊、瘀、痰内邪互为因果的致痹论点和“泄浊化瘀、调益脾肾”的治则治法,从理论到实验再到临床实践,是痛风病研究的一个创新突破成果。系统将运用中医思维学习“浊瘀痹(痛风)”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大数据进行闭环验证。( O1 t( U6 x  M" }1 j
         国医大师朱良春浊瘀痹(痛风)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研发成功后,将实现个人智慧向群体智能的转变,为实现中医资源“双下沉”和“分级诊疗”提供装备基础。未来,该系统将配备到临床、教学、科研等相关医疗机构,中医师和西学中医师可以在异地随时得到该系统的指导,基层中医生的痛风诊疗水平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p+ \' c* P9 d' r, t5 O' t
5 V! j, ~8 s- |4 n4 q& r4 p, ^/ t$ a

, u- r0 ^5 L# F6 C) d" T( |: i5 T* l" W+ q& g

+ o% J2 L: T# i) T3 n5 C* ]联系我们
& Y' ^1 E! }0 }4 `
7 [+ l  N! W9 e. U, o* g1 m+ R- c2 d" g8 `2 K

  t7 x& g$ B/ W% F8 j1 W  E5 w电话:0513-85966258
. G2 u0 d! D4 X; q  w2 B微信:  ntlczyyy# p; C6 N$ m3 o  N. A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东路68号( h7 A' t$ g8 ]0 G  y7 l* V
官网:www.jszlc.com& C) D0 |# u! d( M- A0 g- @
邮箱:ntlczyyy@163.com
# L& }  R- v+ n# u&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