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2008|回复: 0

当代中医教育有什么优势?怎样培养更多合格的中医?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7
发表于 2018-3-14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代中医教育有什么优势?怎样培养更多合格的中医?原创 2018-03-14 朱左鹊 纪录中医
1 e5 j0 c$ M. i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纪录中医”
3 x3 d* S9 U) K" y" M
众所周知,现代中医药教育最为世人诟病的就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人不会看病,或者说现代教育培养的中医就是中医药学的掘墓人。而被很多人诟病的“学院派”往往会跟治病无能挂上关系,事实上确实有这种嫌疑。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必须从这些教育中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或者说需要知根知底,这样才能知道问题所在,才能发挥长处,才能变废为宝。
" x- r( K- n4 z$ B( z$ w
现代社会,教育模式主要分三种,一种是德国式的专才教育,早就了他们的“工匠精神”;一种是美国式的精英教育,造就了他们的精英治国之路,走的是高层路线;还有一种则是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制度和现代教育制度的合体,虽然被世人所诟病,但是却又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制度。
; |- z8 _& d1 G2 s- u
. F$ G1 l0 b: ^7 F" _: F
三种教育模式

6 P$ W8 c# M! x+ E9 e
德国的教育制度是典型的“工匠精神”教育,除了启蒙的几年教育,初中开始就门别类,有所谓的“职业学校”“实科中学”“文理中学”等,为进一步的深造进行分科教育,到了进阶阶段,又分“文理中学”和“职业学校”,有点类似于我们的高中。再然后就是所谓的大学,是高等教育,这个时候才会有各种学士之类的文凭。
* ]. w5 f+ [( \: D
, x1 a  ?7 s* v
美国的教育制度,按照美国人自己的讲法叫做通识教育,高中以前都是义务教育,也是通才教育,而到了高中之后进入高等教育,才成为真正的职业教育。并且在职业教育之后,才是研究生,专门研究型的教育,现代的各种科研大多数是研究型教育做的,也就是说这个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是美国教育的成功所在。
7 m1 s  ]9 r8 j5 y8 Y. z: J

, }+ j8 l" L$ |" E9 C
如果说德国式教育是务实的“工匠”教育,那么美国的教育就是“精英”的务虚教育。而在世界的另外端,就是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平等,让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平等的机会通过选拔,能够成为这个社会的规则制定者,而且这个是走向成功的唯一的捷径。
9 b' X9 p1 B) |; ^0 b) p  T1 p3 h+ H
中国现代的教育就是德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结合,外加上了中国元素。在大学改革以前,我们的教育其实更像德国式的工匠教育,但是教育改革之后,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像美国的务虚教育,这也跟我们时代的风气有关,但是不管如何,中国教育始终没有放弃自古以来总结的教育经验——考试。
2 ?6 f9 x# q. j# p3 w# L# K! O
02年以前,中国的教育其实是主要以职业教育为主,初中之后便分中专、中师、高中,这跟德国的教育制度很像;但是02年以后,我们的教育变的更加务虚,更加与美国接轨,也就是初中以前是义务教育,而高中则属于通识教育,到了大学才开始职业教育,研究生才开始所谓的研究型学习,研究型教育。
: F2 {% |( K% K) D( H9 g

; N' }5 _2 e. T/ P" F% ]
三种教育制度下的思考模式
0 O4 V% `3 {) v3 w( _
德国的教育,形成的就是专业型的人才,所以德国出来的都是世界领先的人物,比如思想家中思想最为深邃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几乎被德国包揽了,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创造与领先,德国也是走在最前列,前段时间的一直在炒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德国教育的成果,他们的理念中,所有事情都必须做专,做到最好,产品为王;
6 S1 `3 M, P/ R/ A
5 |* M# _9 C# m1 \6 a+ c& J
而美国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所以进入高等学校是用个人选择的方式,只要基础成绩够,面试之后得到老师的认可,就可以被入取。在这种时候,标新立异就能吸引眼球,所以这种教育最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这也是现代中国教育被批评地最多的地方,毕竟中国的教育并不是以创新见长。

" o; g: e' E: Y) U9 Z1 G" H7 |+ l! x' k
中国教育,2002年以前,基本上就是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就是德国式的工匠精神,从苏联学来的教育制度,而苏联则是从德国学来的。这跟中国在2003年左右开始起步,成为这个世界的工厂是非常合拍的,正是因为以前的教育给予了我们的国民这样的素质,所以才能担当这样的工作。

- H2 r1 S3 b9 r4 W
但是,从2002年左右开始,中国教育改革之后,中国慢慢跟美国教育接轨,我们所要求的变成了“创新”,所以10年代,出国留学、学英语成为时尚。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必定是“惟美国马首是瞻”,也只有认识到这点,我们的教育才有出路。
9 {0 @$ c" e% m( T2 s$ N+ q
6 `- ?5 z( S. U8 |
中医教育从何处突围?

# S( I: q( B' Y: ]
如果纯用美国的精英教育,那么创新优势将非常明显,但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将会改变整个民族历来的优秀传统,使得阶层固化;所以现代中医药教育在创新上没有优势,很多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高考这种折磨,很多智慧都无用武之地,或者说很多人被大学拒之门外;
% p6 }; a0 q  g" [8 |4 a. x
- `& _3 |/ R5 T/ W+ r" {+ y
如果纯用德国的“工匠精神”教育制度,则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中医师,但是中国的中医药教育又不允许,我们的教育分工到了大学才实施,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所以这种职业化的教育也是我们所不能达到的。
/ Z2 x* {9 Z2 H! @! X. |9 R5 R
中国教育存在的唯一优势就是:一是绝对的平等,每个人考试都只能通过高考这个独木桥,不管家庭条件如何,不管智商高低,只要高考分数没有通过,一律没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也就是基本跟高端的知识绝缘了。二是绝对的基数大,绝对平等,使得很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被迫在第一次入门考试就刷下来了。但是,在众多的通过者之中,我们可以继续选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再经过教育,产生专业化的队伍。
1 m- H" t6 A9 ?. B
* B9 d$ h4 e* o# j& ~0 L! P$ E( l
大学其实就是职业教育
# q+ V7 c& ^: e
中国的大学其实就是职业教育,所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几乎都成了非常出色的医生,但是很少出现理论创新和发明的大家,这也是现代人对中医界的批评之一。
/ V% X+ z4 Y# J3 {* W

  {8 R" ]/ Z: K
现代的大学教育,其实就相当于德国的实科中学,我们学习的很多知识只是初步的认识,并没有深入,但是我们的学生的平均年龄都已经20多岁了,这跟精英教育的规律之间产生了摩擦。一般情况下,精英教育要求20岁左右就能证明一些学界难以解决的难题,而30岁左右就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到了40岁就有一大批的人追随。但是,中国的现代教育显然是做不到的,这也是现代中医药教育的悲哀所在。

! y5 ^) P' n# h
中医教育的突破口在研究生
$ O5 k" C# @3 }( |, P
现代中医药大学教育的核心其实已经从本科转移到了研究生,研究生有的时候比本科生还多。本科生读研者也越来越多,这是趋势使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9 d# U% K3 F) n4 r
3 F8 c* q9 \, T
当代中医教育,优势就是人多,通过平等考试出现的人多,所以要从中选拔一些创新能力强的人进行科学研究,或者学术研究。而一些掌握了技术的人,则直接进入临床,成为临床高手。

* P* \3 ?) R) {
研究生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创新,发挥精英教育的优势,体现在教育上的后发优势。论创新,30岁的人肯定不如20岁的人,但是中医是一门社会科学为主的实践医学,三十岁的人生阅历要比二十岁的人丰富很多,对于人性的把握要更加准确,这也是对我们现代中医药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 L! s  u: G( b

( y1 S& C( }! d) Y) l: A
研究生,要基于临床实践做科研,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我们教育的优势。
  r& i0 Y+ H4 s* o5 e2 z
充分发挥中医药教育的优势,
在转化率上做文章

# _) {2 j8 v7 G
现代西方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最常见的一个方式就是“seminar”,就是无权威的开放式研讨,这种模式开始是起源于德国19世纪的历史研究教育,后来才成为现代研究型大学教育的核心部分。其实研讨班的作用,就是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研讨班的作用下,19世纪的德国是历史的世纪,欧洲历史学取得的重大进步几乎都在德国。8 F4 Y/ _  C0 \# w% h

1 k6 K5 N" M! d0 ~
创新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转化率低,因为新鲜事物的产生需要符合很多方面的要求,在鼓励创新的要求下,很多创新都会出来,但是并不一定能够转化。
4 Z6 K4 {9 c# V9 w+ K" Q' x( V
医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转化率的高低是一个衡量医学是否进步的金标准。中医药学的教育,其实是一种以传承为主的教育,因此,现代中医药教育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采用“seminar”教学的,我们的创新不如美国,但是我们的“普适教育”可以在转化率上做文章,并在此成就应有的事业。% ~! d8 S* s; |+ C: g: c* e

, E/ @2 N" v1 y5 K1 X* R! {( B8 f

, Y& j% C% `3 ^' A( i
% V) n* P( j5 Y: [; j7 Z$ _# U

+ ]1 A" A! Z# V

7 _0 e5 N* |2 L- C, v( E6 C+ {1 V2 d9 L" X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