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佃贵 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李佃贵在协会第四届年会上做报告 燕赵中医文化灿烂辉煌
6 H4 t( i: C x+ M5 S7 S" p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普遍认为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中医文化,也就是指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中医文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的发展: 战国时期,河北著名医家扁鹊,中医四诊的奠基人,经络藏象的首创者,辨证论治和综合疗法的实践先驱。到了金元时期,河北医家的理论创新更是将祖国医学推上了一个高峰。沧州河间的刘完素是寒凉派的创始者,提出“六气化火”、“五志化火”等学术思想,为明清时代研究与治疗温病开辟了新途径。易县的张元素为易水学派创始人,完善了中医的脏腑辨证,在遣方用药上,发明了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的理论,并承古方之法而化裁新方,拟定了五行生克制方大法,这些理论对当代中医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河北真定人李东垣被后世誉为“补土派”的鼻祖。他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创立的甘温除热治法及相应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对后世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河北赵县的王好古曾与李东垣同师于张元素,提出了一系列对于伤寒阴证的见解,可谓独树一帜。清代医学家河北玉田的王清任大胆画出13幅解剖图以改错,其所创制的通窍活血汤等逐瘀汤,分治多种瘀证。梁启超称他“诚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者”。十九世纪晚期,河北盐山医家张锡纯提出了“衷中参西”的汇通观,开创了中西医结合的先河,对现代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学术创新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温病学家郭可明治疗烈性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成绩卓著,并因此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国医大师路志正以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及慢性疑难病症;国医大师李士懋创立“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思辨体系;吴以岭院士创立了络病理论及系列新药的研发;李佃贵创立的浊毒理论,指导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所谓癌前病变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省中医局升格,省中医学院独立设置,安国中药都的建设,省中医院的快速发展,燕山及太行山脉中药种植基地的建设等,河北的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随着对浊毒理论认识的逐渐加深,近年来国内各地也认识到该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相继开展了从概念、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面的尝试,发表的学术文章万余篇,对中医临床、科研、教学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以浊毒理论为指导的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现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脾胃病重点专科、浊毒证重点研究室依托单位,河北省浊毒证重点实验室、慢性肝病浊毒证重点研究室、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证重点研究室。组织和参与制定行业标准9项。 浊毒理论不仅是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创新,而且是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范围广泛,内涵丰富,是中医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浊毒理论的提出及发展、应用中过程中,充分彰显了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文化特征。 以中医文化凝聚燕赵中医 中医文化是中医赖以生存发展的空气和土壤,是不可或缺的中医生态系统,优秀的中医文化是凝聚、激励燕赵中医人才的强大力量,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中医文化对凝聚燕赵中医的主导作用。 认清中医文化的源头和本质 中医文化既是充满了科学、又是充满了哲学的人体科学。中医学不但充满了科学和哲学,还涵盖有社会学、人文学、艺术、心理学等,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科学的范围来解释中医,或简单地用科学的标准衡量中医。 中医文化的源头是《易经》,它是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始,是中华文化总源头。《内经》是从《易经》演变而来的,而后成为中医药学。因此中华文化的精髓,就是四句话:“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 从天道论人道,道是宇宙自然的规律,是世界观问题;德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做,是方法论问题。一个是形而上学的问题,即是哲学问题,它包括天道、地道和人道;一个是形而下的问题,即是德。是科学的东西,行为的范畴。德包括上、中、下德,有好的,有不好的。故“天道酬勤”、“天道酬诚”,故医者要“精诚厚德至善”。 社会要加大对中医文化基本观点的宣传 天人相应的生态观,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适时调整个体的养生保健内容和方法,以期实现养生保健效果最大化的理论和方法;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形指形体,包括脏腑、经络、精血、津液、皮肉、筋骨等有形器官组织,神泛指人的生命机能,包括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形为神之基宅,神为形之功用,两者不可分离;五脏为枢的整体观,组织结构不可分割、生理功能相互联系、病理变化相互影响、诊断依据以外测内治疗手段,注重整体;浊毒内蕴、邪正相争的发病观,浊毒内蕴是发病的根本,浊毒不除,百病自生。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就是正和邪互相斗争的过程。其中,邪是引起疾病的原因,而人体的正气对于发病和病机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化浊解毒、以平为期的诊疗观,浊毒是疾病的根源,化浊解毒而致阴阳平衡;未病先防的养生观,中医提倡“上工治未病”,认为未病先防是医生的首要任务,而且也是衡量医术是否高明的重要标志,对于当今研究预防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等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用实际行动助助力健康中国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新时期中医药改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中医药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这是摆在全省中医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发掘整合,弘扬中医药文化 一、中医院建设要做到八个突出,既突出中医文化特色、突出中医学术特色、突出特色专科建设、突出特色专家队伍建设、突出特色专技、突出特色专药、突出特色专病、突出中医特色诊疗设备。 二、发掘燕赵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化燕赵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推动实施燕赵中医药健康文化大众传播工程,创新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构建新技术背景下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现代传播体系。 三、深入推进中医药知识普及基层大众,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时节,开展差别化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播,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迎合需求,推进基层健康服务 发展基层健康服务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的呼应。国务院先后出台政策对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做出了具体规划和部署。燕赵中医要在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激发河北经济发展活力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 应该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以及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要深入推进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推动中医医疗服务资源规划布局调整,健全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改进办医模式。 贴近百姓,加快研发健康产品 我们应该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服务项目的设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与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有机结合,推动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健身产品、中药、保健食品研发。促进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强化质量优先意识,完善中药材标准体系,确保中药材质量。 创造探索,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 发展中医,要树立大健康理念,探索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融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重点要以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为突破口,优化传统诊疗模式,体现多种方法并用的综合治疗模式以及中医药文化和大医精诚理念的服务模式。 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历史大好时机,我们燕赵中医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以中医文化凝心聚力,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唱出最美丽的的中医之歌,跳出最美丽的中医之舞!
8 M6 x4 G f6 R( R- ^; j$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