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曹老师的《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我们今天走进《难经》,难经这本著作中着重继承了扁鹊秦越人的脉学思想,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难经》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学习中医必须要研究的著作,《难经》继承了秦汉之前的中医理论,尤其是扁鹊秦越人的脉学思想,并且有自己独特的学术特色。《难经》的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为《难经》创造性学说,确立了以手腕部桡动脉为诊脉部位的方法,将手腕部桡动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再将三部分为浮取,中取、沉取三种不同按压力量感觉脉气、脉象的诊断方法,这样手腕部桡动脉的搏动被分为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种不同按压力量的诊脉方法,这种诊断方法称为“三部九侯”脉诊法。《难经》在论述正常脉象及各类疾病所反映出的病脉在疾病诊断方面的意义、各类脉象的鉴别等方面,均有丰富而深刻的医理内涵,是学习中医者必读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一。 《难经》全书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六大部分:1~22难论脉诊,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证,62~68难论腧穴,69~81难论针法。 《难经》除了论脉最有特色之外,书中对命门、三焦有新的学术见解,以及七冲门和八会穴等理论的阐发,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 七冲门是指消化道的七个冲要部位。即飞门、户门、吸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难经·四十四难》:“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七冲门主要具有协调饮食物的传导、控制糟粕的排泄以及防止内容物反流等作用。其中任何一门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到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飞门指的是口唇,飞与门扉的“扉”字相通,形容口唇的张合如同门扉一样开合,饮食水谷由此而入。户门指的是牙齿,饮食水谷首先要通过牙齿的咀嚼,如同门户一样。吸门指的是会厌,包括声带、会厌等部位。会厌是掩盖气管的器官,也是呼吸纳气的枢纽。会厌位于舌部舌骨之后,形如一树叶,柄在下。能张能收,呼吸发音时会厌开启,饮食吞咽或呕吐时会厌关闭,以防误入气道,为声音之门户。《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会厌者,音声之户也”。贲(ben)门指的是胃上口,上与食管相连,贲门的“贲”与奔跑的“奔”相通,饮食水谷由贲门奔向胃中。幽门指的是胃下口,下与小肠相连,如曲径通幽,被胃初步消化的饮食水谷由幽门“偷偷地”溜进小肠。阑门指的是大肠和小肠的交界处,也是大小肠相连合的部位,形容这个部位像门栅栏一样,被消化的饮食水谷循序渐进的有序进入大肠,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魄门指的是**。《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门的“魄”与糟粕的“粕”是通假字,魄门即粕门。饮食糟粕由此排出体外,故称。魄门的开合由心神支配,又与前阴同为肾之开窍,饮食糟粕的排出与脾的运化、肺的肃降、以至肝的疏泄作用均有密切关系,而魄门把浊物糟粕排出体外,亦有利于五脏的正常气化活动。 八会穴指的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他们分别是藏会章门,章门穴是肝经的穴位,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腑会中脘,中脘穴是任脉的穴位,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气会膻(dan)中,膻中穴也是任脉的穴位,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的中间部位取穴。血会膈腧,膈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肩胛下角正好平第七肋间,可以作为计数的标志。筋会阳陵泉,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脉会太渊,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骨会大杼(zhu),大杼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髓会绝骨,绝骨穴是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八会穴是《难经》的首创,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这八个穴位除了能治疗所在经脉的疾病以外,还具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如章门是脏的会穴,五脏皆禀气于脾,为脾的募穴。中脘是腑的会穴,六腑皆禀气于胃,是胃的募穴。膻(dan)中穴是气的会穴,是宗气所聚的穴位,是心包的募穴。在临床方面凡是与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有关的病症,都可以选用八会穴进行治疗。例如脏病取章门穴治疗。腑病取中脘穴治疗,血病取膈俞穴,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一些热病。八会穴在《千金要方》中指的是经外奇穴,与《难经》中的八会穴不是一回事。顺便说一下。《千金要方》:“狂走易骂,灸八会随年壮,穴在阳明下五分。”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本穴定于手背侧,鼻烟窝中点(阳溪)下0.5寸处。治癫狂,白内障,近视,高血压,中风,卵巢疾患等。八会穴还可以指八脉交会穴,《标幽赋》:“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这又是另一回事,咱们有机会在探讨八脉交会穴。 《难经》中论及病因、病症、以及治法,历来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例如《难经》中明确的提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为后世的伤寒与温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使《素问》《灵枢》讨论的热病,逐渐转变为广义伤寒。 《难经·一难》说: 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这是师徒二人的一段讨论。中医学认为人有十二条经脉,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这十二条正经都有各自的动脉搏动。如手太阴肺经在中府穴、云门穴、天府穴、侠白穴。手少阴心经在极泉穴、神门穴。手厥阴心包经在劳宫穴。足太阴脾经在箕门穴、冲门穴。足少阴肾经在太溪穴、阴谷穴。足厥阴肝经在太冲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手太阳小肠经在天窗穴部位。手阳明大肠经在合谷穴、阳溪穴部位。手少阳三焦经的禾髎穴部位。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部位。足阳明胃经的大迎穴、人迎穴、气冲穴、冲阳穴部位。足少阳胆经的听会穴、颔厌穴部位,在这些经脉循行的部位可以触摸到动脉的搏动。单独的触摸寸口脉的脉象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以及全身疾病的轻重和预后情况,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说,寸口脉是十二经经脉之气的会聚之处,手太阴肺经动脉的搏动之处。在平常人一次呼气气血在经脉中运行三寸,一吸气气血在经脉中运行三寸,人一次呼气加一次吸气称为一息,一次呼吸气血在经脉中运行六寸。平常人一昼夜呼吸次数是壹万叁仟伍佰息,气血在经脉中围绕人身运行五十周。铜壶滴漏法计算一昼夜要滴下水一百刻。营卫之气围绕人身白天运行二十五周,夜间运行二十五周,然后汇合于手太阴肺经的寸口部位,所以寸口部位是气血循行五脏六腑的起止点,所以我们诊察寸口部位的脉象可以知道五脏六腑的变化。 “独取寸口”是《难经》对扁鹊古脉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脉学的突出贡献。并且逐渐取代了《内经》的“三部九侯”的遍诊法。“独取寸口”诊法盛行之后,寸口又被称为“脉口”。在寸口脉中,《难经》把一寸长的诊脉部位,分为寸关尺,以之与人体脏腑相对应。这种切脉分部法促进了中医诊断技术的发展。西晋·王叔和在《脉经》中全面地继承,并系统整理晋代以前的脉学精华,对于“独取寸口”的脉学理论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如对于寸口脉寸关尺三部的定位方法,提出以手腕后拇指侧高骨(桡rao骨茎突)部位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这是王叔和对“独取寸口”脉学的重大改进。在有关寸口三部脏腑的分候上王叔和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难经》中右尺部位候心包与三焦,而《脉经》以右尺部位候肾与膀胱,隐然有右尺候右肾命门的意思,这也是对“独取寸口”脉学的改进。总而言之,后世的寸口脉学都是在扁鹊秦越人古脉学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而来的。在《难经》之前的关于脉诊的论述,比较多的是“遍身诊脉”法,或者叫“分经诊脉”, 需要诊察不同部位的脉象,这在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条件下,尤其显得不方便,“独取寸口”弥补了这一缺憾,临证时方便好用。因此,这种“独取寸口”单纯以寸口脉(桡动脉近腕处)作为切脉部位的作法一直沿用至今。但是“遍身诊脉”法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例如在一些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趺阳脉以及太溪脉的诊察来明确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并且可以通过趺阳脉、太溪脉等部位的诊察来预测病情的趋势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当然,重视寸口脉的医学著作不只《难经》一家,《素问·五脏别论》说:“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岐伯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属于手太阴肺经的气口,由于只有一寸长,所以又被称为“寸口”,其中尽管没有提到“独取寸口”,但是已经暗含着这层意蕴。 8 f5 d$ L, j0 b# ^1 ?# b/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