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曹老师的《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中的《<难经>着重继承扁鹊脉学》这一节的内容。在开始之前,我们先说一段流传在中国大地上的一个美丽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盘古传说最早记载于西周时期的《六韬·大明》:“盘古之宗不可动,动者必凶”。完整的记述则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古代典籍之中。 《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这个神话首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宇宙初期的情况,这个时候天和地是在一起的,没有天地之分,“混沌如鸡子”的状态是宇宙的最初形态,而人就孕育在这种混混沌沌的天地之间。到了春秋时期,老子阐明大道之学,探求万物之源,将这种状态称为“道”。“杳杳冥冥,昏昏默默”的“道”没有任何事物而其中又包含万物,老子把他描述为“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东汉末年的王充以及北宋张载又把这宇宙的最初形态称之为“元气”。正是这种“混混沌沌”的状态才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才是人的真正的起源,盘古只是人的代表而已,所以说“盘古生其中”。 人类的起源历来是科学界的一个谜团,我国的先民们以其高度的智慧提出了中国式的人类起源,即人类是自然生成的,天地万物也是自然生成的。人的起源说到底来源于那个单细胞的卵子。这个单细胞的卵子分化成人形,从母体之中分娩出来,发出第一个声音,第一次呼吸,人的生命正是开始了。这种人的起源与宇宙的起源何其相似?所以说人类的起源与万物的起源是同源而异流的。中医药学正是在这种从无到有的思想指导下派生出来的完整的医学体系,曹东义先生说:“中医是从无到有的‘生成论’”,正是对这种方式的高度概括。 我们姑且借用老子“道”的概念来称呼宇宙万有的本源。人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生成的,那么人的归宿又在哪里呢?盘古去世之后,他的身体变化成了世界万物。 盘古并没有真正的死亡,他的身体只是变成了宇宙中的万物,所以中国人又认为是人创造出了宇宙万物,而不是神。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分之为万物,合之为“道”。人是由宇宙万有的“道”所生,人死亡之后又会回归于宇宙万有的“道”,这就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宇宙万物包括人在内的任何事物都是宇宙的一部分。盘古神话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人由天地之气生”,最终又归之于天地,汉代的董仲舒总结为“天人合一”。“人由天地之气生”,不可能脱离天地而生存,所以天地间任何的环境变化都必然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状态。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体的气机也会随之变化,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脉象的变化,《难经·七难》正是向我们叙述了这种变化。 《难经·七难》说 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少阴之至,紧大而长;太阴之至,紧细而长;厥阴之至,沉短而紧。此六者,是平脉那?将病脉耶? 然:皆王脉也。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 然:冬至之后,初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古人用的是天干地支计时法,每年的冬至这一天开始往后推算,第一个甲子日这一天一阳初生,每年的冬至这一天的天干地支是不同的,所以冬至后甲子这一天也是不固定的,这就是流年气候的变化。从这一天开始气候开始变暖,人体的气机也开始发生变化。比较明显的变化是脉象的变化,由于是一阳初生的少阳之气,少阳是弱阳、小阳,容易郁滞也容易受伤,所以表现出脉乍大乍小、乍短乍长的脉象。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古人把一年分为少阳、阳明、太阳、少阴、太阴、厥阴,六个阶段。又把每一天用铜壶滴漏法计算漏水下一百刻的时间为一天。那么一年中每一个阶段是六十天另八十三又三分之一刻。从冬至后的甲子日开始往后推算六十天的第二个甲子日,这一天是阳明之气主令的时间,阳明是阳气上升的中级阶段,犹有阴气存在,所以阳明脉象是浮大而短的。再往后推算六十天的第三个甲子日太阳之气主令,太阳是阳气的盛极阶段,所以说脉象洪大而长,这是三阳主令的阶段,天地之间的阳气由小到大,气候由寒到暖,由暖到热。阳气盛大而生阴,再往后推算六十天的第四个甲子日是少阴之气主令的时段,是夏至后一阴初生的时候,阴气微小,阳气依旧盛大,而脉象由于受到阴气的影响而出现了收紧的现象,所以少阴脉象是紧大而长的脉象。再往后推六十天的第五个甲子日是太阴之气主令的阶段,阴气逐渐的盛壮,人体气机也随之变化,脉象也随之更加的收紧,所以脉象是紧细而长的脉象。再往后推到第六个甲子是厥阴之气主令的阶段,厥阴是阴气的尽头,阴气盛极,所以脉象沉短而紧,这是三阴之气主令的情况,这个阶段天地之间阴气逐渐增长,由热到凉,由凉到寒。阴气盛极而一阳生,又开始了下一年的三阳三阴的轮回。这里所说的脉象的变化是受到天地之间阴阳消长而发生的人体气机变化在脉象的显现,与脏腑脉象的表现不是一回事,这是我们要区分的地方。另外,我们还需要说明的是古文中说的脉象的在现实中我们是看不到这么明显的变化的,出现了这么明显的受到天地之气影响的脉象变化绝对是病脉。脉象的变化无疑会受到天地之气的影响,同时也是人体脏腑功能的外在变现,每一个脏腑功能的发挥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体现,所以说脉象即受到天地之气的影响,也是脏腑功能的外在体现,不会出现如古文中所说的那样明显的脉象变化,一旦出现了这样的变化也提示人体不是处于健康状态的。 尽管《难经》提倡“独取寸口”,但是对其他诊脉方法未必全部废弃、排斥。上面这一段论述六经脉象,是从“独取寸口”而来?还是非“独取寸口”?结合原文引用“经言”来看,应该是不属于“独取寸口”的方法。 《难经·十六难》说:“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一脉变为四时,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文中说“离圣久远”,可见作者距离扁鹊的时代有相当时间了。 扁鹊开创的脉学,在临床实践之中也不断发展,诊脉的方法也演化出来不同的流派,甚至有些让人难以取舍的意味。
9 T. y) \6 U: G*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