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 ^* w3 J5 z9 {$ d4 _; |! b( }7 o# O# J* l8 ~. D) D4 w& f
作者简介
孙光荣,第二届国医大师,中央保健专家组成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我国著名中医药文献学家、中医临床家,中医药文化学者,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创始人之一。首倡中和思想、中和辨证、中和组方,擅长治疗肿瘤、脾胃病、妇科病、情志病,对中医养生亦有精深研究。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第一任继续教育分会主任委员;“国医大师孙光荣工作室”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药老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受聘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顾问兼中医学院名誉院长,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终身教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名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顾问;长春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教授等。
习近平发展中医药思想基本内涵9 \; ?/ V9 O% y; b( o% {
5 p" J' x4 ~% T) X& n6 ?2 I党的十九大报告向全国、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鲜明标示了新时代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大方向。我们中医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也认识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中医人必须有新理想、新作为、新贡献。
1 A7 @, t4 G$ {0 d9 k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人民的健康需求与客观存在的医药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包括中医药的医药卫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中医药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 C2 G3 y8 J5 [! p6 O
试问:中医药大发展路在何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向!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学习、探讨其发展中医药思想的基本内涵就是明方向,这是当前及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课题和重大任务。
, X! A3 a# T, o" }5 b- r1 B" e
一、定位: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4 ?, }$ C" [9 {# Q
中医药学是当今世界唯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优势凸显、完整保存、代有传承、不断发展的医药学。长期以来,如何准确界定中医药学的地位与作用,始终是行业内外乃至国内外共同关注的大课题。2010年6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澳大利亚出席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5 S# ^6 o3 r7 h) Y6 r) ?
“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学的准确定位,真是一语定乾坤!
' x+ q0 c+ l5 p h4 c% Y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原创的、自成体系的医学科学,其理顶天立地、其术济世活人、其声闳中肆外。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诚乃国之瑰宝!
) f5 c) n! B* U- z( f/ X中华文明开启于上古炎黄,世世代代继承发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整体观、统一变易的世界观、义利相济的人生观、仁者爱人的处世观、贵中尚和的价值观等六大核心理念,持续传承至今已越五千年,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但近百年以来,中国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中华文化也随之受西方文化直接、巨大的冲击,致使中华文明宝库蒙尘积垢。进入21世纪,“东方之狮”已经觉醒,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文化亦随之洗尘涤垢而生辉,世界各国和地区正在重新认识、积极探索、日益认同、热忱交流曾被他们曲解、贬低、排斥的中华文化,世界正在寻求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U3 R }& K. R# d( n
虽然,蕴含中华文明特色的瑰宝数不胜数,但能担当“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唯有中医药学。因为只有中医药学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只有中医药学在基本观念、实质内容、思路方法、表述方式等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华文明的基因;只有中医药学在凝聚中国古代哲学智慧、健康养生理念、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药等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国古代科学的成果。所以,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就是这一把:中医药学。
9 ^: a# Q/ w2 F5 R3 t* H2 l
定位与责任,必然相匹配。既然中医药学的定位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就必须担当中华文化复兴的开路先锋!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军号响彻高天大地之际,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迈上中华复兴的伟大新征程之时,中医药界就必须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掘好这个瑰宝、掌握好这把钥匙,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迈出新步伐!
+ S; C3 I6 ?: H+ f
二、性质: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 V* K I( `) A M ?要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和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在明确定位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认知中医药学的性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就是对中医药学性质的最根本的认定。
$ T3 p& ]* F" O* W5 U
一是“祖先留我们的”,不是舶来品,也不是仿制品,而是地地道道的原生始创的“中国制造”,是几千年来历代中医人探索、认知、积累、沉淀、集成的医药学结晶。在历史长河中,在中华文化的孕育下,始终继承发展、兼容并蓄、跌宕起伏、迤逦向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科学是如此历史悠久、如此多灾多难、如此顽强拼搏、如此砥砺前行、如此源远流长。
, K. r9 @& {2 J! {9 t- m. v8 {二是“宝贵财富”。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医药学既是物质财富,又是精神财富。刘延东副总理将中医药概括为国家的五大优势资源:“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因此,中医药不仅仅是能够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独特的优势,也不仅仅是在扶贫、养生、养老、旅游等产业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而且,由于中医药学具有“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传统,可以在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8 q; P; h6 S! D- Y- k! ?9 S8 o
我认为,中医药学这一“祖先留我们的宝贵财富”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至今,应该感谢三个方面:一是感谢老祖宗留下了这一宝贵财富;二是感谢党和政府始终如一地保护、扶持、促进、传承、发展中医药这一“祖先留我们的宝贵财富”;三是感谢一代又一代中医人和亿万老百姓对中医药这一“祖先留我们的宝贵财富”的喜爱、信任、应用。
0 x) X v8 q1 H! v! ~中医药学这一“祖先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独有的“国医”,深深打下了中华文明的印记,值得中国人珍惜,值得中国人自信,值得中国人骄傲,值得中国人传承,值得中国人发扬光大,值得中国人以此惠泽万邦,走向世界,造福国家中医药局解读“备案制”|新老诊所分类管理自主选择争鸣 | 试图证明中医“科学”,是走错了路!国医大师孙光荣:职场人士应这样养生!重磅 | 中国中医药报:对立统一规律不能涵盖阴阳思想关庆维【荐读】| 中医“开方”兵法之妙,远甚于西医“开药”北大楼宇烈 | 中国文化复兴有赖于中医复兴同仁堂贾泽涛 | 投资中医药,要有格局智慧和情怀国医大师刘敏如:中医现代化绝不是“中医西化”中科院院士韩济生 | 针灸科学性不容否定全人类。
- V" N' c% ]0 s- ^9 P* x三、时期: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期
5 D4 L0 z1 I! X6 F. e
历史已经和必将继续证明:中华兴,中医兴;中医兴,中华兴。
* U1 ]+ F; L, F2 t: Z. q近百年来,中医药学处于披荆斩棘、求活图存的式微状态。直到中国人“站起来”,中医药才萌发生机,开始“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再到中国人“富起来”,中医药才开始探索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的道路;中国人正在“强起来”,中医药才能大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大发展。近年来中医药界开创了医疗、保健、教育、科技、文化、产业“六位一体”和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新局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的辉煌成效;在此基础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作出了发展中医药的战略部署;颁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发表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建立了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部署,由此将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了传承中华文明和建设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所以,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这是对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形势全面、客观、正确的评估,给了中医人勇往直前的、充实的底气。
, [( L4 [, L3 X7 Y1 D天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从国计民生的大局出发,把发展中医药事业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之中。
$ d) R& W& e6 M% t, }1 f" e
地利: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医药已经成为183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流的重要选项,并正在作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沿着一带一路进一步走向世界。
# L: @6 {/ H( F% |4 N; E* O
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理解、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各省市党委和政府积极、主动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社会力量正在积极投入,实现中医药的跨界融合发展,呈现生机勃勃的气象。
& Z& N0 J# h' D- L
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是史无前例的,这正是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在政策机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服务提质、合作交流和理论、技术、方药的继承创新等各方面拿出新方案,采取新措施,取得新进展、新成果、新突破。
3 S- S, w" ~5 h7 b6 `' k. ]7 S7 _3 D四、方向: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 t1 `: U8 j* K/ l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中医药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 }% v m2 q; S0 G( b) Y这就是要求中医人:一是在信念上要“增强民族自信”,不要崇洋媚外,不要数典忘祖,任何民族虚无主义都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二是在意志上要“勇攀医学高峰”,不要徘徊观望,不要畏忌不前。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有的理论甚至是超前的、领先的,对医学高峰要有勇气攀登;三是在方法上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要重在继承,从中医药经典、老中医经验中吸取精华;重在发挥优势,不要西化、虚化、玄化、庸俗化,不要把具有特色优势的养生治未病、诊断、治疗、护理的理论和技术等老祖先的“传家宝”丢掉了;四是在方向上,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墨守成规。总之,要对得起祖先,要做到“三好”:“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 l8 h$ f7 u- A" w" v& I% t5 |* y继承好:中医药经典理论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必须原原本本继承,这是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常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应当切忌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谓现代理论诠释、曲解、装饰中医药学,应当极力避免中医药理论的碎片化、空心化、边缘化。
" G, w2 M" d `4 x: y( q* P发展好:自觉、自信、自主、自强,才能发展好。习近平总书记提示我们,“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看病侧重于功能、动态、整体、宏观,西医看病侧重于结构、静态、局部、微观,各有各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如果模仿、套用西医的学术规范和标准,就势必弱化自身的特色优势,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治疗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在康复治疗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必须自主研发和制定中医的学术规范和标准,才能发展好,才能在新时代有所新作为、新贡献。
3 O& v$ l! w6 d利用好:中医药学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学,更是包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宝库,可以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地加以利用,既可用以救死扶伤,又可用以养生防病;既可用以美容健身,又可用以养老长寿;既可用以健康旅游,又可用以扶贫脱困;既可用以传道授业解惑,又可用以科研开发;既可用以新兴产业,又可用以生态建设;既可用以文化传播,又可用以国际交流等等。关键是各项工作如何抓住“四主”:主攻方向、主体团队、主要项目、主导平台。
8 J9 h% |8 D. Y6 W5 T" K1 M4 N9 E4 J" l五、方针: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4 H a9 D, D+ Z3 w- u$ M/ `3 z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突出建设健康中国的方针的重点是:“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6 L9 J9 X4 V0 ?$ \* _+ Z
前面一句是针对现状而言。因为,“中西医并重”虽然提出多年了,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实际现状是并没有达到“并重”,无论在体系建设、机构规模、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服务范围、服务层级等各个方面,都是西医为主、中医为辅。所以,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要求必须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而且要求“坚持”,也就是不能一时“并重”、一时又不“并重”;在这方面“并重”,在另一方面又不“并重”,而是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我们再回头看,进一步分析,就清晰地看到对中医的历史欠账太久、太多。正因如此,现阶段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等方面就需要给予中医药必要的倾斜,这也就是《中医药法》颁布实施和国务院连续发布相关发展中医药若干重要文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 C' K( |1 M5 b后面一句是针对未来而言。因为,中医药是国产的,无论从保有中华文化基因、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构建简验便廉医疗保健体系、保障人民健康等各方面而言,国家都需要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所以,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中医馆详细了解情况之后深情地说:“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很多患者都喜欢看中医,像我自己也很喜欢看中医”。一句很接地气的话把中医药副作用小、疗效好、相对便宜、大家喜欢的四个主要优势概括出来了,实际上把为什么要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初心讲明白了。
3 |# F, A7 W: S; {; W9 w& [& u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要尊重、学习、借鉴西医,在认识上做到“中西医并重”,更要自重、自信、自立、自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用行动和效果证明“中西医并重”。
8 G) a( `& {! o$ s
六、目标: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
" j- Y3 C+ w8 a3 |$ S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郑重发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在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2017年1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前总干事、共同出席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为针灸铜人揭幕时的致辞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中国期待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传统医学振兴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
( R4 e% e' |+ m! f: ~1 }9 V- {综合上述讲话内容,就昭示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目标是: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
: X. g; x6 T! ?2 f, q中医药学以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为基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优势的医药学,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燮理调平的“中和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因时因人因地制定治疗方案的“制宜观”等中医观,既可用于临床,以“中国式办法”利于救死扶伤;亦可用于治国理政,以“中国式办法”利于民富国强,也可供国际借鉴。
, ^* a6 l6 |- U" ]' w
因此,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目标,对内是为建设健康中国、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作出贡献;对外是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样本。
. l; ^6 h' W r4 t$ x) e7 ~七、原则: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j! w$ W$ Y/ u1 p任何学术体系都不可能停滞不前、一成不变,都必须也必然在实践中不断继承、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能服务新环境、服务新生活、服务新时代,才能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中医药应如何发展才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医药学?在已经形成的“六位一体”和国际合作交流的大格局中,应坚持什么原则才能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确立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这已列为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基本原则,简称“两创”。
2 r/ M: q |" t6 i# k' i; g% }6 n
创造性转化:动力是“创造”,目的是“转化”,以期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的主要范畴:一是服务精神的转化,实现“大医精诚”传统精神对现代医疗服务行为的灌注,建立中医的《医师规》,以强化中医执业人员的自律和人民群众对恢复中医人文关怀传统的需求;二是服务理念的转化,实现“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以适应新医改“战略前移”、“重心下移”的需求;三是服务模式的转化,由医院单向服务模式向共建共享服务模式转变,以适应“生长壮老已”全周期、广覆盖的养生防病、治病康复的全民健康需求;四是服务措施的转化,实现以内服汤剂为主向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口服、针推、药浴、导引等综合治疗转变,以适应对中医优势病种防治的需求,减少创伤、降低毒副作用,彰显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3 A* _7 w; B5 ]: K: `
创新性发展:动力是“创新”,目的是“发展”,以符合新时代的新目标。中医药的创新性发展的主要范畴:一是中医药理论创新,在继承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社会状况、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病种演变等,基于“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原理创新中医药辨证论治理论和规范辨治程式;二是中医药技术创新,在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断技术和汤膏丹丸散酒的传统治疗手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诊断方式和治疗手段;三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尊重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建立中医人才评价标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针对“准入”后的执业人员创新以师承+研修为主、不同层级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四是中医药科学研究模式创新,尊重中医以理论指导和临床实践积累为基础的科研传统,建立中医药科研成果评价标准,联合各界专业力量,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医药科学研究模式;五是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在成功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的基础上,培训专业队伍,搭建专门平台,加强基地建设,联合传统和新兴媒体,以基层、农村、社区、单位和一带一路沿线为主要阵地,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模式,不断增强中医药在中华文化传承领域和在全球传统医药领域的引领地位。
. I( C. f/ o$ z3 ?- e; ?/ W
以上,从当代与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定位、性质、时期、方向、方针、目标、原则七个方面虔诚学习和初步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中医药思想的基本内涵。深深感到我们中医人欣逢盛世,重任在肩!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中医药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方法自信、技术自信,同心协力、奋勇前行,共同谱写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篇章,才能无负于伟大的新时代,才能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
4 \% F/ f6 k2 w% l* [
3 p; N3 l, v$ R/ J1 u& D* ~. b( r& W2 h( z! i0 C- u
//
3 v% e- c9 M S; L# g$ R
往期回顾
//
+ p% V0 {8 _. H9 ?$ k; L5 p/ \. M* `0 c/ d9 j/ N6 u/ X% o
/ e/ a9 h/ j1 P9 m) j
【免责声明】
本平台转载内容仅作分享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或非授权发布之嫌,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 ]! ]- z4 n, n6 f: y[color=rgba(0, 0, 0, 0.298039)]阅读[color=rgba(0, 0, 0, 0.29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