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三年地记》
& T6 y. ?) `! o ^ 《文士传》$ }/ L7 E: l; i8 L6 U5 ^# E
1 O- F6 Q4 T7 P O% q1 i# v# E& C (注:《曹休传》注中说是张隐所撰,《荀彧传》注中说是张衡所撰,《王粲传》注中说是张骘所撰,待考)& m" T p/ x0 I$ b4 o
3 h* Q6 ?# q+ H* ^: i 《文章志》(挚虞撰)《文章叙录》(荀勖撰)
6 U5 E# f' I# g 《孔氏谱》 《孔融集》
I% w+ ?* k, ]) D3 { 《王氏谱》 《王朗家传》
* i$ v5 I* |7 P# B7 p! t 《王朗集》 《王弼传》(何劭撰)6 [7 q6 W0 Z5 W, X
* v1 C8 O/ M% G0 {" w- s 五画* m" a+ w* D/ t1 R4 t
9 \4 s) i/ ` t) M1 w4 k
《世语》=《魏晋世语》(郭颁撰): R+ j5 k/ E. a' g& C" }
《四体书势》(卫恒撰)
8 P( u( @3 g. k& `' W5 n3 w; Q, N, s
六画% ?7 G9 @$ e# r) a: ]
! N, K T0 C6 I9 m( ?8 |' N 《江表传》(虞溥撰)《交广记》(王隐撰)
' J) j1 ]$ n1 C. D6 r+ ~& V* g# } 《交广二州春秋》(王范撰) 《先贤行状》
$ b6 |9 D; _) s$ R5 B4 B 《汝南先贤传》 《任嘏别传》
" t4 h! ?6 B" h6 ^1 r: ` 《列书》 《列异传》
: j3 o! E, y) U. }8 [6 f! w: I+ K 《决疑要注》(挚虞撰) 《百官志》6 _8 s. m7 S5 x' N4 |% u/ x" A/ M
《百官名》# a# b7 R M3 y
. W4 ]! }) s: D7 _5 Q3 o+ A
七画. v- n2 Z& H: t9 S9 p
0 F$ d* m. X+ W: C% ]
《吴书》(韦曜撰。注:韦曜本名昭,晋朝史官避司马昭讳改)
, t4 T$ j# n% p% S7 e7 L( _ 《吴历》(胡冲撰) 《吴录》(张勃撰)
! p0 a/ B$ C# O2 U, T 《吴纪》(环某撰) 《吴质别传》, z/ V d8 x/ f) G
《序传》(司马彪撰) 《阮氏谱》- {7 E0 i P7 {; ^5 @( a# q
《志林》(虞喜撰) 《杜氏新书》3 Q. o. u* ^( B, \& ^
$ _! o/ A5 y: J) T: Q! N
八画
3 Y2 k M# z/ A# Y
7 A, S4 O( i1 M# }3 d! h2 [ 《辛宪英传》(夏侯湛撰)《典略》(鱼豢撰)
- b% @$ C& i7 d/ b% A3 d 《邴原别传》 《明堂论》(蔡邕撰)
3 |! A4 Y& l Q, [- {+ x1 k+ S 《抱朴子》(葛洪撰) 《东阿王辩道论》
8 f- Q) B: p% @% H" K) G% F: o- s/ `* M
九画( f. z, p! c& v/ s( R( L0 g
5 J7 V6 Y. U6 B$ q/ V1 N 《后汉书》(谢承撰) 《英雄记》. Q' E# m6 G6 M1 B" x0 ~
《兖州记》(注:即《九州岛记》其中一篇)# b* q7 l# f- @% t( Q, o& W
《风俗通》(应劭撰) 《胡氏谱》
' F2 c& w$ K7 F j, _5 \" P r3 o 《姚信集》
J* G4 I+ F* x8 L7 Q8 A$ H6 P+ P& f/ I
十画$ r K6 |+ J, U* ^# ^( G
4 I2 w4 X9 r0 K4 i) ^7 ~( ] 《晋纪》(干宝撰) 《晋书》(王隐撰)& P! R) |5 [; ]3 j/ \4 P" D* {
《晋书》(干宝撰) 《晋书》(虞预撰)( Z) O5 X5 w7 ^9 _
《晋诸公赞》(傅畅撰)《晋阳秋》(孙盛撰)
. w# u+ [0 `5 }" K: B) Z 《晋泰始起居注》《晋惠帝起居注》(陆机撰)9 ^, [5 P1 Y9 P. l g( x
《益州耆旧传》 《益部耆旧传》(陈寿撰)# D. \" ] J- S7 m' L: X
《益部耆旧杂记》(陈寿撰。注:此书应为《耆旧传》之附录)
9 l0 J" Q, s+ n) X 《高贵乡公集》 《高士传》(皇甫谧撰)' O3 n, _7 {( |: E4 i
《烈女传》(皇甫谧撰) 《荀氏家传》. L) ~% |1 M, F" ]) s
《荀彧别传》 《袁氏世纪》( U9 F0 c6 g1 Q8 @) o5 Q% G+ |
《孙氏谱》 《孙资别传》" I; \4 u/ k3 J! V6 C
《孙惠别传》 《马先生序》(傅玄撰)- B, a* _1 _# L% \3 a2 U
《书林》(应璩撰) 《神仙传》(葛洪撰)
, a! T9 O7 D) y9 \( C, k6 M/ V: M0 n7 H- y3 h$ a
十一画2 q; M' A0 l, o4 G4 a
7 Z& m1 \; P( L; B- }) | Q 《陈留耆旧传》 《陈氏谱》( z; \$ f9 h: p$ m- e! m4 ?+ J6 v
《曹瞒传》(吴人所撰) 《曹公集》
/ u! `$ X" t9 ?- f6 J. |) F3 I# W 《曹志别传》 《庾氏谱》
) D3 @4 y& w7 V+ ? 《郭氏谱》 《崔氏谱》% l& @, b' ~4 c
《陆氏世颂》 《陆氏祠堂像赞》& {5 u+ X) l$ x
《陆逊铭》(陆机撰)《启蒙注》(顾恺之撰)( L" V8 b9 @4 d4 W; X
《通语》(殷基撰)《异同杂语》(孙盛撰)& e% `' p& ~3 R5 ^8 j X# b3 A
《异同评》(孙盛撰) 《异物志》1 _) y; y& D# D' Y0 m
《异林》(陆某撰)
3 X' m) v: J) v& N( Q: l; ^, W' {# \ }
十二画
( V+ i) n* l$ D5 b1 N9 L6 G7 \/ | S" V6 T$ _
《华阳国志》(常璩撰) 《华佗别传》* m% Z- R2 [/ U, j( ^" C4 q
《博物志》(张华撰) 《博物记》
+ h$ i* y' e. v' ^ 《嵇氏谱》 《嵇康传》
* I+ Y/ |' B8 f6 a3 R0 F0 j 《嵇康集》 《程晓别传》
8 c2 v7 S9 |2 u2 Y9 B$ ^ 《费祎别传》 《傅子》(傅玄撰)
) Y/ P3 a; B+ a7 C) t8 t 《傅咸集》 《张超集》
Y) S$ G0 J1 z4 K 《逸士传》(皇甫谧撰)《搜神记》(干宝撰)
% y& f6 e4 b' E* l
! O) z2 a$ q) P6 B/ X9 ] 十三画7 [7 y( F2 ?5 u9 J/ l8 o8 E7 t
2 S3 ]6 p1 b3 N0 x6 d
《蜀记》(王隐撰) 《蜀本纪》
5 u2 F# V% B {, N8 A4 u 《蜀世谱》(孙盛撰) 《楚国先贤传》
7 K O% \1 p/ x6 I2 y 《零陵先贤传》 《会稽典录》
1 G0 p7 ` D+ S6 Q/ C 《会稽邵氏家传》 《虞翻别传》8 E& o6 e$ q* D3 U
《杨都赋注》(庾阐撰)《万机论》(蒋济撰)" G% T& V# \3 \2 o! E
$ k8 m: |) x" }% Z2 i2 w4 @
十四画
5 [! F$ v, ]0 W! a' y( w9 k5 L
4 w- w! J! g: w5 w1 }; J 《汉纪》(张璠撰) 《汉纪》(袁宏撰); Z* ^ F6 e5 H. Z
《汉书》(华峤撰)《汉魏春秋》(孔衍撰)0 m6 j! a) D& C' R5 }* a, u# D
《汉晋春秋》(习凿齿撰) 《汉末名士传》
- p7 o( X9 O! n. C0 f, O% z3 L% w 《管辂别传》 《赵云别传》
' Z, ^% |1 ]) D: F/ T- m$ ` 《裴氏家纪》(傅畅撰)
) i7 ^# `( m, }3 v i! h" [
5 T" o* X1 `' J2 ]# t6 S8 ` 十五画
8 k8 S# q* H4 C9 s. j0 X! y, m+ B* N$ v
《郑玄别传》 《潘尼别传》5 Q/ h4 e, T0 v- [
《潘岳别传》 《潘岳集》3 o. T3 g9 @" ?1 E9 |. {! k
《刘氏谱》 《刘廙别传》+ ?0 ~7 Q/ C' E5 E+ Y7 L
" \2 ^" o3 A7 d% p' x
十六画
3 b4 x! A- G9 x; y
& K: C7 v* [( @7 M& q3 A6 z1 e 《冀州记》(注:即《九州岛记》其中一篇)
- ^* t" _3 v" ^% O, z6 |9 V 《战略》(司马彪撰) 《卢谌别传》
; o1 o1 R p) T 《诸葛氏谱》 《诸葛亮集》(陈寿次定)
( g) ]5 I2 Q7 R* m+ } m( X 《诸葛恪别传》 《机云别传》
: E1 d* i( n0 X' f- v) J 《默记》(张俨撰) 《褒赏令》
0 n L6 q; _7 x9 u
0 C8 |2 b$ Q$ i/ H# X R 十七画4 t ?! C9 ^. Z1 r/ }3 E9 K% u' I7 ]
& o8 p* S8 \# F3 h( V
《襄阳记》(习凿齿撰) 《锺会母传》9 T$ q+ V/ `$ t; h+ o" X/ h
5 B1 `( ?- P/ i- V 十八画
: _8 a8 N/ I. e$ g" @
7 M% S5 [. _" z6 |6 X! Y 《魏书》(王沈撰) 《魏略》(鱼豢撰)
, _- g! \$ F6 n- n8 w2 {& N 《魏纪》(殷澹撰)《魏氏春秋》(孙盛撰)( t* S8 E# d: W4 C6 c1 F* A: W
《魏末传》 《魏武故事》# Q5 ?4 X2 ]) b, }
《魏名臣奏》 《魏世籍》(孙盛撰)
n" T) P Q4 i8 k7 N( I 《魏世谱》 《魏都赋》1 D1 b& S% T/ f8 N8 H K
《杂记》(孙盛撰) 《礼论》4 a' D/ {; a7 C' q: e
4 B7 Y# g' z+ y" t- O; p- S6 S! H! K G. P 十九画
. }' k2 i) p1 w7 V3 u/ ^) q. n3 N$ E0 b+ u5 P( V- f/ o
《庐江何氏家传》
$ r. i' [+ v \. V: D$ e3 _3 ~5 }% ^* {$ \% N) g
二十画
9 k% h3 ~7 I3 @
. P. p8 E6 g- u+ [6 w# G 《献帝传》 《献帝记》$ w$ E; r& `+ ]. H
《献帝春秋》(袁暐撰) 《献帝起居注》5 K0 B3 A3 r9 x* l7 ~" x1 ^: p, Q
《谱叙》(华峤撰)
5 }$ }5 B+ ?* p) s
5 u1 |' L; |" q' |2 i% _9 ^ 二十一画
- E% S$ Q8 m5 D8 P$ x0 h% o5 N, E R7 F
# T: `8 w& Y1 g: O" v 《续汉书》(司马彪撰) 《顾谭传》
' [( Z. h& F8 i8 n$ M- L$ j5 C. U0 H# k( I! D [& W& \, ~5 h
二十四画; s. l! |2 ?' e4 F
4 p0 d( n0 {$ j# ^9 r8 |+ k% \# y 《灵帝纪》(刘艾撰)3 S7 H' L7 b+ M t
5 z$ e1 }' Y4 s( g P3 K4 z1 E 上所引书一百五十六种,不包括引用古书以为注释者。
5 @" n. ]* h, p' ~( T" Q! _- W2 L# Z' B, h
- ]& @& G5 @- N
附录: |6 A5 b4 X! D3 }9 u! u
D7 K! X# _% b: a 1. 撰人著一书以上者! ~ y# d1 I; S3 g5 W0 }( r
1 x2 T& R+ b# b K" O( M1 n4 x
荀绰:《九州岛记》(《兖州记》、《冀州记》等)0 s- H2 u8 J$ E) c
鱼豢:《典略》、《魏略》7 b* H# q B2 l
习凿齿:《汉晋春秋》、《襄阳记》7 B' U! G D+ |0 H+ \) N( G
傅畅:《晋诸公赞》、《裴氏家纪》+ m- r- _" Q% R. y# q+ ~& e; n
傅玄:《马先生序》、《傅子》
( t6 X! f5 {( o/ S, l8 ? 华峤:《汉书》、《谱叙》3 H9 {+ _' j6 J$ O# M- S
挚虞:《文章志》、《决疑要注》
: P3 O1 q; n" [* I' ~8 u 葛宏:《抱朴子》、《神仙传》* R$ f6 ^* S B. C% m i
何劭:《王弼传》、《荀粲传》) c8 Q9 L' a, y' K: }
陆机:《晋惠帝起居注》、《陆逊铭》; p6 b0 }( ^3 a5 y" u( t5 ~: m
王隐:《交广记》、《晋书》、《蜀记》# e# j- v/ f/ l$ P- x
皇甫谧:《高士传》、《烈女传》、《逸士传》
9 s4 q/ D; R R2 Q' W. g 干宝:《晋纪》、《晋书》、《搜神记》, [- e% s% ^# G
陈寿:《益部耆旧传》、《益部耆旧杂记》、《诸葛亮集》
0 S( r6 p8 Z# b. @, v; E 司马彪:《九州岛春秋》、《序传》、《战略》、《续汉书》
# |& ]) v+ y) u+ I( j5 X, r* V+ n 孙盛:《晋阳秋》、《异同杂语》、《异同评》、《蜀世谱》、《魏氏春秋》、《魏世籍》、《杂记》
2 y' g" R- m8 h* G* ]0 ~6 {
- s! B- i; u9 d8 I! o6 F& d 2. 同名著述) V( y7 G* u J
; E1 R( d9 A$ ?: E- r 张璠《汉纪》、袁宏《汉纪》
Y, |7 ]$ d! Y/ l( y 干宝《晋书》、王隐《晋书》、虞预《晋书》8 Y' [, v' Y2 |" o
1 ^$ d4 o2 R/ \" e5 w
0 _" }/ D6 d6 z 分析与评价/ Z" [ Z! O& P. f, g' k
6 d7 w- H+ j4 B$ M' l7 {+ C
作《后汉书》的范晔和裴松之同时,以年龄论,裴比范长二十岁,范死在宋文帝元嘉二二年(公元445年),裴死更比范后六年。两人虽然生在同一时期,同样搜集史料,但他们运用史料的方法不同,范晔组织所得的史料编或后汉书,裴松之则用来注陈寿的三国志。试取陈寿、范晔两书中篇目相同的十六篇列传比较,范书比陈书篇幅增多约一倍,那些多出来的材料,大多是和裴注相同的。
+ B8 E+ o/ I. ^5 m
" `0 V5 f: e9 S- b. ^: A; v- J# ^2 P9 B 裴注出现后,引来了许多评议,其中有褒有贬。刘知几说:“少期集注《三国志》,以广承祚所遗,而喜聚异同,不加刊定,恣其击难,坐长繁芜。观其书成表献,自比蜜蜂兼采,但甘苦不分,难以味同萍实者矣”。与刘知几不同,赞誉裴松之者多从保存史料方面对裴注给予肯定。侯康说:“陈承祚《三国志》世称良史,裴注尤博赡可观。” 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裴松之注《三国志》的评价:“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诏为注,所注杂引诸书,亦时下己意。综其大致约有六端: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其中往往嗜奇爱博,颇伤芜杂。()然网罗繁富,凡六朝旧籍今所不传者,尚一一见其厓略。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皆翦裁割裂之文。故考证之家,取材不竭,转相引据者,反多於陈寿本书焉。”这个归纳是准确的。但又说:“其初意似亦欲如应劭之注汉书,考究训诂,引证故实。……欲为之而未竟,又惜所已成,不欲删弃,故或详或略,或有或无。”这话毫无证据,只能认为撰提要者的臆测之辞罢了。关于以往史家对裴注的评价,杨翼骧先生在前引《裴松之》一文中有详细介绍,可以参看。
0 Y- |1 S! N2 X+ C
' J. j/ Q- X" c6 q5 a 以上对于裴注的评价反映了传统史学批评的特点。评论者大多不能摆脱是与非、优与劣的思维框架。从史学史的角度来看待裴注,更应关注的是,历来对史书的注释都是从名物训诂的角度着眼的,为什么裴松之却要发明出一种新的注释方式?刘知几说裴松之“才短力微,不能自达”,章学诚也说:“裴松之依光于陈寿,非缘附骥,其力不足自存也。”刘知几、章学诚虽然都是传统史学批评的大家,但这些分析却有失水准,带有很强的好恶色彩。所谓“不能自达”、“不足自存”,都是要从注释家才智缺乏一端求得解释。; {2 B# y" X6 t! N, R' t
- k, X2 U6 G: j
不带偏见阐释裴注出现原因的当首推陈寅恪先生。陈氏认为,裴注是受到佛教典籍“合本子注”的影响所致。他在《支愍度学说考》一文中说:“中土佛典译出既多,往往同本而异译,于是有编纂‘合本’以资对比者焉。”《比丘大戒二百六十事》(原注:“三部合异二卷。”)云:说戒者乃曰:僧和集会,未受大戒者出!僧何等作为?众僧和聚会,悉受无戒!于僧有何事?答:说戒。僧答言:布萨。不来者嘱授清净说!诸人者,当说当来之净!答言:说净。陈氏解释说:“据此,可知本子即母子。上列《比丘大戒二百六十事》中,其大字正文,母也。其夹注小字,子也。盖取别本之义同文异者,列入小注中。与大字正文互相配拟。即所谓‘以子从母’,‘事类相对’者也。” 在《读〈洛阳伽蓝记〉书后》一文中,他又进一步发挥说:“裴松之《三国志注》人所习读,但皆不知其为合本子注之体。” 周一良先生对陈说持怀疑态度。他在《魏晋南北朝史学著作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裴松之、刘孝标、郦道元的注,多为补遗订误,而非字句出入,往往连篇累牍,达千百言。这与同本异译简单明了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恐怕未必与佛家合本子注传统有何渊源吧?”。陈寅恪先生的解释是从史书编撰的的技术性角度入手的,既怎样编撰更便于读者阅读。对此,周一良先生的质疑是有力的。“补遗订误”才是裴注的本质所在,这与合本子注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 v* X+ q- B7 `/ x6 O
1 ?6 ~; q* O8 ^* L6 f6 M }& Y 对陈氏观点也不乏赞成者。逯耀东先生就接受了合本子注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又试图通过经学与史学的区别来解释裴注的产生。他的基本思想是,传统注释方法与裴注的不同在于一是经注、一是史注。这主要是受到了钱大昭的启发。钱大昭说:“注史与注经不同,注经以明理为宗。理寓于训诂,训诂明而理自见。注史以达事为主,事不明,训诂虽精无益也。” 逯耀东就此说道:“因此,明理与达事是经注与史注的基本区分。‘达事’是更进一步叙述历史的真相。” 他又说:“由经注的义理阐释,转向历史事实的探讨,是经史分途过程中重要转变的关键。”众所周知,魏晋以后,史学逐渐脱离经学而独立。以此为背景来解释经注演变为史注是不错的,本文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但是,仅至于此的泛泛之论还是不够的,因为裴注以后占据主流地位的史注还是经学式的。我们当然不能因此说史学与经学又合流了。
) v+ }& f+ G6 X8 G$ D7 j! t
! @- }" }+ ]& d3 G# | 围绕《三国志》及其裴注,实际上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三国志》写得如此简略?第二,为什么裴松之要不避繁琐征引那样多的史籍?, Z' l: |7 K! h; g5 T
+ D) M$ t' m, M; z8 H+ @( }6 O 有一种意见认为,陈寿所见到的材料有限,所以《三国志》写得简略。这种意见有一定道理,因为裴注中所征引的许多书在陈寿写《三国志》时确实还没有问世。但这样解释也有问题,因为毕竟还有些书是陈寿有可能见到的。陈寿撰写《三国志》在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平吴之后。据杨翼骧先生《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所列,在此之前,专记三国历史的史书如王沈《魏书》、韦昭《吴书》,鱼豢《魏略》、《典略》已经问世。此外,如赵岐的《三辅决录》、谢承的《后汉书》、王粲的《汉末英雄记》、司马彪的《九州春秋》等也早已完成。《三国志》的成书年代,史无明文,杨翼骧先生书编于太康六年(285年)下。案语说明道:“考《三国志》卷48《孙皓传》云‘皓举家西迁,以太康元年三月集于京邑。五年,皓死于洛阳。’此为《三国志》中记事最晚之一条,则陈寿着成全书必在太康五年孙皓死后,故编于本年。”据同书,着有《帝王世纪》、《高士传》的皇甫谧卒于太康三年(282年)。陈寿写《三国志》时见到皇甫谧书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以上这些书裴注中都征引了。据《三国志人名索引》附录《三国志裴注引书索引》,裴注引用《魏书》一百九十条、《魏略》一百七十九条、《典略》四十九条、《吴书》一百一十九条、《三辅决录》九条、《后汉书》十二条、《英雄记》六十九条、《九州春秋》二十六条、《帝王世纪》一条、《高士传》六条。这些材料陈寿应能见到,但他并没有以此来充实《三国志》,倒是南朝的裴松之完成了这个工作。《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吴质传》载文帝与吴质书,近二百字,而裴注详引《魏略》所载此书,竟多达八百余字。裴松之就此解释说:“臣松之以本传虽略载太子此书,美辞多被删落,今故悉取《魏略》所述以备其文。”关于曹魏屯田,据杨翼骧先生统计,《武帝纪》中仅用了“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十三个字来叙述。在《任峻传》中又用了“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四十一字。而裴松之在《武帝纪》中引用王沈《魏书》的记载,补充了一百四十七字。由此看来,对《三国志》的简略不能只从陈寿所见材料的多寡这个角度来加以解释,还必须另想办法。: d$ {: j# |* u: I8 S% G
# _/ T, F5 N; Q9 k( x/ W
裴松之嫌《三国志》写得简略,而这样的意见在他以前是未曾见过的。《三国志》刚问世时,获得了一片赞誉声。《晋书》卷82《陈寿传》称:“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着《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本传又称:“元康七年,病卒,时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表曰:‘……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戒,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东晋时,习凿齿从正统论的角度对陈寿书以魏为正统的写法提出异议,在其所着《汉晋春秋》中坚持以以蜀汉为正统。正统问题是政治问题,从学术的角度仍然不见对《三国志》的批评。看来,简略在晋人眼里是不成问题的,只是到南朝裴松之才将其视之为缺点。这就提示我们应当从时代学术风气变化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H+ c3 T* @5 w' M; P+ k" A& \
. y, n# v8 V0 }5 a) d' e# U( }3 T; w6 b+ i
4 R% p B2 q4 E-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