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谈”反中医思潮“(20)朱良春先生因病得救传承中医
曹东义 发表于:2016-7-28 19:14:2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652
朱良春因病得救传承中医
当代许多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朱良春、路志正、焦树德、任继学、周仲瑛等,都是在中医处境日趋艰难的时候,学习了中医,传承了中医学术的。恰如2006年这些老先生们《告全国青年中医书》所说:“青年中医们、莘莘学子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这些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中医们,聚首冬暖如春的美丽羊城,一起参加‘全国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术传承高层论坛’盛会,心情格外高兴。中医药学术传承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十几年之前,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拜师大会上,我们就提出了‘学我者,必须超过我’的号召。近年来,看到中医药学后继有人,我们深感欣慰的同时,对全国青年中医与在校的同学怀有殷切的期望。我们青少年时期,是在旧中国度过的。我们在亲身经历了旧社会的灾难之外,还饱受排斥中医、取消中医给我们带来精神和事业上的创伤。但我们仍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中医,传承了中医。我们深切体会到今天的中医事业来之不易,也深切感受到中医事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老中医们尊尊告诫说,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她与中华民族一起走过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学以她独特的学术体系,五千年来安全有效地解决了中华民族防病治病的问题,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今天她依然优秀地与西医一起,构成我国卫生体制的“一体两翼”,是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卫生力量。中医药学优秀的学术体系,历经SARS之战洗礼,不仅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也使世人重新正确认识中医。中医药学首先由针灸技术的推广,已经走向世界100多个国家,成了向世界传递中华优秀文化的先行者。
老中医们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方针,充分体现了党的决策英明,我们坚决拥护,并将责无旁贷地将中医的科学体系发扬光大,传递下去。中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要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中药防治疾病,是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击她,与一些人打着中医的旗号行骗的行为一样,都是伤害中医事业,危害中国人民的健康福祉的行为,我们坚决不答应。
“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是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她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技术、内容丰富的治疗经验。她的基本理论,既古老又新颖,21世纪与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相结合,必将突飞猛进,造福于全人类。青年中医们,你们理应知道祖国和世界人民对于你们的期待,期望你们成为优秀的中医人才。因此,必须打好中医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成不了优秀中医人才,也不会成为中医大家、名家,所以我们倡导你们要学好经典著作。经典是中医的‘根’,历代各家学说是中医的‘本’,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线,‘仁心仁术’是中医之魂,德才兼备是对苍生大医的严格要求。中医理论得益于丰厚的中华文化,你们有良好的现代科技基础,更要努力学好传统文化,才能在未来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我们希望你们:读经典及历代名著,勤临床,跟名师,创新论,成名家。我们要说的话还有很多,我们希望传授给你们的亲身感受也很多。虽然已经出版了不少著作与文集,但是,我们对于你们的殷切期望,祖国和世界人民对于你们的期待,是难于用语言表达的。历史正在关注着你们。道路就在脚下,努力吧,青年同志们,未来的苍生大医们!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辜负13亿人民对你们的期待![1]
这是2006年12月20日,在广州出席“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会议的“全体老中医”的尊尊告诫。沿着他们所走过的道路,看看他们成长的坎坷过程,对于今天的中医们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现在我们就以朱良春先生为例,看一个中医大家是如何“炼成”的。
朱良春先生1917年8月20日(农历七月初三)出生于江苏镇江,一个叫做丹徒县儒里镇殷家村的地方。
现年92岁的朱良春先生,是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后代,是朱熹公的第29代裔孙。朱良春先生不仅青年时代个人经历不同一般,而且在75岁的时候开始创业,带领子女办中医临床研究所,开风气之先;在90岁的时候办风湿病医院,成就辉煌业绩,被当今的中医界誉为“朱良春现象”。让我们沿着他的足迹,看一看中医在近代的发展情况。
镇江位于长江南岸,又紧靠大运河,属于鱼米之乡,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丹徒县是秦朝设的郡县之一,镇江在秦朝的时候还是很荒凉的地方。据说,当年这里到处都是水塘和芦苇,又紧靠长江,刑徒们是很难私下逃走的,是一个理想的“自然流放”场所,所以县名叫“丹徒”。
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一带逐渐繁荣起来。丹徒的繁荣,不但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知识阶层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里。理学大师朱熹的后裔,有一个目光敏锐的学人,把家族迁到了这里,因此,这里又成了读书人的家园,“儒里镇”自然少不了读书人,而“殷家村”也不会是贫困村。
据说,儒里镇当年人丁兴旺,朱家祠堂盖得也富丽堂皇。富丽堂皇的祠堂,竟然装不下列祖列宗的荣耀,因此又在不远的地方新建了一座祠堂。由于新建的祠堂更高大,也由于建得太晚,因此,在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的时候,新祠堂改成了小学校。至今保存完好的老祠堂,上面一块横匾,写着四个大字“闽婺同源”,揭示了朱家祠堂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朱家后人不敢忘记祖先,不能辜负朱熹的教诲。
不曾想到的是,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快了鸦片烟的“普及”。鸦片的香雾也飘荡到了书香浓烈的“儒里镇”,繁华的街市上游荡着神迷意乱的瘾君子。朱良春先生的祖父,由于仪表堂皇,精明能干,很受当铺老板的赏识。无论是家珍宝玉,还是字画细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价值;略一盘算,就能贱买贵卖。没有过人的眼力,没有精明的头脑,是干不了当铺的营生的。为了嘉奖他,老板把自己吸食的鸦片枪交给了前途无量的青年。
青年人的好奇,追求新潮的求知欲害了他,在吞云吐雾的鸦片香气里,他不但葬送了自己的前程、身体,也断送了年幼儿女的前途,更不曾想到他美丽而善良的妻子,将会因为他的误入歧途而受尽困苦。
朱良春的祖父因为鸦片之害,三十几岁就飘然西去,他留下的不仅是债务,还有生活的无情磨难。13岁的朱昶昇(朱良春先生的父亲)被母亲带到老乡家里,请求乡亲带着他出去做学徒。在大清朝被历史废除之前,就废除了自己的读书生涯,坐着遥遥晃晃的小船,去南通学徒去了。
朱昶昇先生22岁结婚,25岁时朱良春出生,成了朱熹公的第29代裔孙。祖母当初为孙子取名“朱亮春”的本意,是说“有了孙子了,朱家的天就要亮了!春天来了,朱家的希望到了!”
在朱良春先生该上小学时候,要到一里地之外的镇上读书,没有大路可走,只通田间小路,而这条小路仅有一尺多宽。晴天还好说,雨天泥泞难行,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河里,或者掉到水塘里。而南方的雨,说来就来,或者在梅雨季节里,天天下个不停。爱孙如命的奶奶,怎么会让孙子冒险呢,因此,朱良春在六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村里的私塾里,由一个老先生启蒙。
私塾是一处单独为村里的孩子们准备的房子,先生住一间小房间,大房间是教室,课桌是大家置办的,而凳子要学生自己带,教书先生是外聘的,大约60来岁。小学生们因为怕老师,都在私下里把老师叫“老猫”。老猫一来,大家鸦雀无声,当然背书的时候,又必须一起高声朗诵。事情的发展有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经过“老猫”启蒙的却是一群“现代老鼠”。
尽管学生们把老先生称为“老猫”,有失恭敬,但是,对于老师的爱心却一点也不含糊。当时,老先生单身一人住在学校里,不生火,不做饭,而是由学生们轮流供饭。每一家都是一日三餐,轮流值日。学生家里,都是把最好的食物送给老师吃。早晨,由母亲做的一叠菜,一碗米饭,一碗粥或菜汤,放在一个竹制的食盒里,提到学校门口,敲几声,放下;老先生里边应一声,出来取。“男女授受不亲”的戒律,老先生记得准确,执行得也丝毫不差。空篮子,由学生带回去。也许,送饭的任务孩子也能做,但是,对于老师的尊敬或许不够分量,因此,谁家也是母亲送,儿子拿回去空盒子。这一日三餐的轮流,对于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节日一样的隆重。
在外经商的父亲回到家里,发现朱良春虽然文化学了不少,然而,加减乘除一点也没有学,这怎么行?将来在社会上如何立足?镇江一带早就是闻名天下的善于经商的现代城市,甚至有“无江不成镇”的雅称。善于经营的商人,怎能不接受现代教育呢?
因此,朱良春被转到儒里镇上去读小学。他当时虽然十二岁,却已经发育成了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后生,再也不必担心泥泞的小路上会掉到河里的事情了。一年多下来,朱良春已经成了小同学里的“博士”,儒里镇小学给予他的东西,已经满足不了他强烈的好奇心了。父亲决定,朱良春,不,这个时候他还叫朱亮春,去南通上学。
13岁的朱良春,眼望着波涛滚滚的长江,身系一叶苇如的小船,两天两夜里想了些什么?在夜色深沉的长江上,耳听哗哗流淌的的江水,眼望一闪一闪的波光粼粼,偶尔传来岸上的鸡鸣犬吠,第一次出远门到南通求学的朱良春思绪如潮,充满好奇与憧憬。他后来被安排到南通一中学习,这是一个出了多位院士的著名中学。
朱良春来于乡下,基础知识薄弱,但是他的努力是非常突出的。大付出带来大进步,朱良春以优异的成绩在中考的时候,获得第17名。为了尽快就业,他又转学到南通商业中专学习。连续刻苦学习,使朱良春积劳成疾病倒了。
1934年,鲁迅先生在上海患结核病而痛苦的时候,朱良春在南通也因为同样的疾病而苦恼着,由于没有抗击结核的特效药物,因此,结核病被人们称为白色恐怖。朱良春虽然休学一年,但是完全依靠中医药治疗,终于获得痊愈,良好的疗效不仅改变了他身体的健康状况,而且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他要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中医,要济世活人。
1934年这一年,对于一个勤学上进的17岁青年朱良春来说,实在太长了。然而,他并没有被疾病所吓倒,也没有仅仅停留在医治疾病的事情上,而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最后决定放弃商业中学的学习,转而学习中医,要“济世活人”。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也是中医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久病知医”、“久病成医”历史佳话的又一次再现。
鲁迅骂中医,是因为不满意中医对于他父亲疾病的治疗后果。其实,鲁迅把一切怨恨都加在中医身上是不公平的,他家的贫困业主要不是因为看病;他的祖父因为贿赂考官,几乎被判死刑,家中不断地送礼,说情,请求赦免,要感动慈禧太后,几乎断送了全部家产;精神创伤,愤怒郁闷,再加上身体疾病,鲁迅父亲的死期也就不远了,再好的医生也难以挽救这样的患者。当然,1936年鲁迅自己死于结核病,与中医治疗无关。
假如,朱良春不是遇到一个好的中医,他会相信中医吗?他会自己要求去学习中医吗?由此,我们不难想见,朱良春日后的主张与他切身体会有关。
他说:“当前加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工作,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医事业存亡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当然,中医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科研、教学、临床、管理等缺一不可,但它的着眼点,毫无疑问,都是以临床为中心的。所以,抓住了临床医技人才的培养,就是抓住了根本,抓住了要害。唯此,才能保证中医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2]
1936年初,朱良春先生在孟河御医传人马惠卿家抄方一年,登的是大雅之堂,见证了太医家传。按说在那个时代,完全可以靠着这种不平凡的经历“悬壶济世”,“两个效益”一起抓了。但是,他不满足于抄方之后就说“医道已了”,尽管抄的是太医留下来的“验方”。他进一步转学苏州,到章太炎任校长的国医专科学校,去接受中医现代专门教育,进行系统知识的学习。他赢得了这样一次机会,也为日后成为中医大家奠立了基础。
抗战爆发,日机轰炸,苏州的国医学校散伙,很多同学失学,或者自己开业谋出路。而朱良春先生想的是继续求学,在1937年11月凇沪抗战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他只身来到上海,千难万苦,找到章次公,成为章先生的得意门生。
靠勤奋,也靠虔诚,朱良春先生不仅深得章次公器重,而且还结交了曾国藩的外甥聂云台先生。聂先生留学德国,学的是工程学。但是,他很不幸患有糖尿病,又因为糖尿病足而两下肢截肢。聂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病人,他不甘心做一个地地道道的患者、残疾人,而是矢志研究中医学,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通过对于医学的追求,聂先生经过反复验证,总结出来两个治疗传染病很有效的方子:表里和解丹、温病三黄丸。他这个没有腿的研究者,把自己的创造传给了朱良春先生。
1939年,朱良春先生在南通开业之后,赶上了登革热流行,他就用聂先生给他的两个方子,或单行,或配以汤药,表里双解,解救了大批患者,也验证了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的良好效果。
治登革热使朱良春名声大震。当然,此前他用从章次公先生那里学来的真知灼见,也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当时“瑞成国药”的老药公就时常赞扬他用药独到。很多年轻人希望前来拜师学习。
1945年,抗战胜利前,朱良春先生经过反复商讨,与许多同道沟通,筹划已久的“南通国医专修学校”开学了,校舍是借用的一座神庙,叫做齁神殿。经过艰难的四年办学,终于培养出20多位合格的中医专科人才。那时,上海的几所中医学校已经被国民党政府取消了。
解放后,已经开业10年的朱良春先生,带头响应号召组织起来,办联合诊所,办私立中医院,后来又无偿地捐献给国家,成了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公办中医院。
靠真诚,靠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赢得了三位民间医生的信任。三位民间中医把他们以之为生的的独门绝技献了出来,交给了朱良春。朱良春先生也不失信,不仅使他们走进了医院,成了国家干部,而且还把他们的原始经验,做成了“科研成果”。他使不识字的“土医”,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特约研究员”,在北京出席大会。这种“点石成金”的神奇事迹,不仅需要明亮的慧眼,更需要宽阔的胸怀,温暖的政策环境。
何绍奇远在四川童梓,自学中医,没有正规学历,靠着与朱良春多年的师生交往,经朱良春先生推荐,因此才获得了首届中医研究生的报名资格,日后才有机会力拔头筹,成为中医界的杰出人才。
朱步先也是民间中医出身,没有高等学历,后来成为修改教授稿件的《中医杂志》的副社长,他进步的道路上,也撒满了朱良春先生辛勤关爱的汗水。当然,朱步先今天所以能够在英国传播中医药神奇疗效,与他自己的不懈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朱良春先生受国内中医学界的邀请,先后到贵阳、西宁、昆明、个旧、蒙自、长春、北京、上海、成都、江油、温州、乐清、宁波、深圳、 珠海、广州、桂林、南宁、厦门、洛阳、长沙、南昌、合肥、屯溪等地讲学交流,传播中医药学术经验。他5次出访日本,多次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等海外传播和交流中医药学术。
他讲课都是从临床实用出发,百分之百的都是“干货”,很受学员的欢迎。他常说:“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一定要把中医学的火种,播撒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使之万年常青。
很多中医同人知道朱良春先生,都是因为他写的《虫类药运用经验》。的确,在虫类药的应用上,朱良春先生是有开拓性贡献的。虽然古人早就认识了虫类药,也有运用虫类药的不少经验方剂。但是,没有系统地加以研究,也没有细致地去一味一味地在临床上验证,大多停留在古人传说的阶段。朱良春先生不仅系统地搜集了古人的记载,而且一味一味地加以验证,取得经验之后再发表出来,提供给全国的中医同道。很多人,在文革之前就通过朱良春先生的文章,认识了虫类药的重要性,带动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朱良春先生对于肝硬化的治疗,善于使用虫类药;对于脑外伤后遗症的治疗,也善于使用虫类药;类风湿关节炎号称“不死的癌症”,朱良春先生称其为“顽痹”,治疗的难度很大,他以虫类药加入祛风湿、补肝肾的药物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顽痹”的控制和治愈,开辟了新的道路。
与此相关的科研课题不断升级,1987年朱良春先生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合作研究的“顽痹(类风关)从肾论治”课题,从理论上阐明了用补肾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首届国际博览会银奖;1989年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发的“朱良春主任医师痹证诊疗软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991年应新加坡政府邀请,进行演示交流,被多家医院使用;1989年根据朱良春名老中医的经验方研制的“益肾蠲痹丸”获国家新药证书,转让江苏和广东两家药厂生产,获国家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该药的研制成功,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带来了福音,成为国家中医管理局“八五”科技成果推广用药和中国中西医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推荐用药并进入全国医保用药。
事业的成功,有欢乐,也有苦恼。
1992年元月,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市里、省里、国家都鼓励创办民营科技企业,为经济增长增添新活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创办各种专科病的中心,以朱良春先生痹证诊治为中心的专科如何建?如何把自己的学术特色传递下去?他苦恼过,也忧虑过。但是最终,他在75岁的时候,支持子女艰苦创业,开创了“南通市良春中医临床研究所”,得到国内同行的赞同,也得到国家领导人、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先生的热情支持,当他听说朱老年近八旬高龄还要创业发展中医的时候,很是高兴,他欣然命笔,为朱良春先生的“南通市良春中医临床研究所”题写牌匾,以示援手支持。
随着事业的发展,课题组经科技攻关,将其朱良春先生所创“益肾蠲痹丸”改进成更高效、方便的第二代“浓缩益肾蠲痹丸”,成为研究所的拳头产品,由于服用量少,疗效显著,深受海内外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和骨关节退变患者的青睐。2002年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项目“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研究”。
研究所不断创下辉煌业绩,并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国际培训交流中心的科研教学基地。1997年无锡市老年病医院、2001年上海仁济医院浦东分院、上海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邀请朱良春先生前去开设特色门诊。2003年11月成功承办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内科疑难病辨治提高班”,为继承、弘扬中医药学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5年,研究所已拥有了达GMP要求的制剂用房,迄今已开发和生产了20个疗效显著的中药制剂,主治病种覆盖了类风关、强脊炎、硬皮病、骨质增生、肿瘤、咳喘、脾胃病、牛皮癣、不孕不育等诸多疑难杂症。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院制剂,为研究所开发国家级新药,开拓更广阔的中医药发展事业奠定了基础。
研究所的建制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应当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006年9月21日,以全国著名老中医朱良春名字命名的“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正式成立。卫生部部长高强特致贺信,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题词祝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南通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江苏省中医管理局、南京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揭牌仪式和成立大会。
朱良春先生在九十高龄,从医70余载的时候,又迈出了令人羡慕的一步。
卫生部高强部长在贺信中高度评价了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的成立,称此举对“继承发展祖国中医药事业,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认为这对于传承朱良春先生的学术理论、临床经验和医德医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并希望该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声誉,不断造福人民群众”。
佘靖副部长在题词中写道:“良医悬壶七十载,仁术惠泽万家春”。
医院的建立,为更好地满足海内外患者的需求,落实吴仪副总理提出的“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提供了一个范例。

6 o$ F# `0 {. d/ M& B- z
[1] 邓铁涛主编、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选粹“名师与高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月第一版、1-2页。

; }1 q- Z2 `9 y* g# A
[2] 《朱良春医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14页。
+ v4 [* |" V) s7 L4 }1 ^, ~& V/ E
  k' D1 p! }4 g# F8 {6 H3 m

1 V* M! V: Q2 x/ O, ~+ C,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