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2790|回复: 2

赵伟民:中国人的科学,用一种物质的聚散解释自然界的一切!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4
发表于 2018-11-9 08: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的科学,用一种物质的聚散解释自然界的一切![color=rgba(0, 0, 0, 0.298)]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赵伟民 [url=]中西汇通[/url] [color=rgba(0, 0, 0, 0.298)]10月3日1 O( l' ~! u6 n4 L" l
# J( H9 d- P8 Z% Z" D( |- g2 k

8 R6 L' \. x- D& m

科,分科的意思,科学就是一门关于分科的学问。西方人之所以会走上分科这条路,就是因为它的前提假设,它假定了空间的空无一物和对称,以及少数几种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的存在。于是,科学家们就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只要分离出它的基本结构,自然规律就找到了。西方科学的发展就一直走在这条大路上。
: c- V6 J" ~3 p5 R+ z. f


7 O. a- M3 i+ D  z2 _4 F

由于西方科学过去的巨大成功,这使科学这个名词一跃成为真理的化身。即然西方的分科之学是真理,那么其它理论体系自然就是伪科学了!把这种逻辑应用于中国的学术体系,当然它就不是科学,更谈不上科学体系了!

* R$ n! r: v1 B, }: ^+ d

中国古代真的没有科学体系吗?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那么古代那么多辉煌灿烂的科技创新是天上掉下来的吗?当然不是!中国古代科技之所以远远超越于当时的西方,就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包含着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只是这个科学体系建立在气一元论之上,后人站在西方科学基础之上无法理解罢了。


+ b8 F8 A2 y7 C3 k3 e4 E3 {

让我们来看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学体系!

4 f7 D# Y+ ^& x$ {+ ^  p8 W

前提假设——气一元论,西方科学认为空间是空无一物的,对称的,而气一元论则认为空间中连续着不对称运动的统一物质。西方科学认为万物都是由少数几种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形成的,而气一元论则认为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气)汇聚而成的。西方科学认为自然秩序是自然界的奇迹,而气一元论则认为,万物都是在不断反抗周围空间中混沌物质的不对称运动中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


" {( t1 |2 H+ R

显然,前提假设不同,对自然界的认识完全不同。就拿对生命的认识来说吧,按照西方科学,物质基础是死的,生物是活的,死的东西如何变成活的成为了科学上最大的难题之一,至今无法解决。而按照气一元论,生命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因为连续在空间中的统一物质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与反抗中存在的,生命就体现在物质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之上。之所以有生死,是相对于物质系统来说的,聚则成,散则亡,而就物质基础为说,它永远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不存在死。

1 N7 _" J: Y9 H( ?$ t% }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科学到底是如何来解释世界的!


$ f- L( X% Q9 F5 t3 [( V1 X

统一的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共性,而自然界的物质却表现出无数个性?它是如何出现的呢?

  M0 P' C' A; W5 @

答:真实的空间中连续着不对称运动的统一物质,万物都是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中产生的,最初产生环境的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个性。

% J0 d$ D% G' L. s8 }- ]. d, s6 h/ {# ^

统一的物质在自然界不仅有个性,而且有层次,它又是如何产生的?


! n. I, g, X7 Y

答:系统的产生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普遍联系方式的出现,即连续系统空间某一层次的物质有序和无序周期变换传递能量。普遍联系的媒介不同,物质的层次也不同。如生物是由水分子普遍联系起来,水就对应生物这类物质层次。原子、分子是由电磁波普遍联系起来的,这也是一类物质层次。

. g3 g  D2 X3 H" _  ?, ?

物质只有一种,自然力也只有最朴素的一种,那就是物质之间紧张地相互挤压,或者说,引力根本不可能存在,引力现象是怎么回事?

- l) y/ o. Q5 i- N6 _  n

答:要理解引力现象,就必须认识到物质内在的活力,因为组织是引力之本。我们知道,有序的物质密度大,无序的物质密度小,当占有空间大的混沌物质组织起来成为占有空间小的有序物质的时候,物质原来占有的空间就缩小了,产生了一个低势点,而周围的混沌物质都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所以,它们都会向这里不对称流动,而引力就是这种不对称运动的表象。一句话,当物质从无序向有序转化会产生吸引现象,从有序向无序转化会产生排斥现象,两者是在统一物质的有序和无序转化当中统一起来的。


- @2 L  k. }* n% T0 D

既然自然力是统一的,那么它是如何分化成四种力?是否存在第五种自然力?


& A7 n. A! h' N+ {1 b8 L, w

答:力仍能量之外显,每一类物质系统当中都有一种普遍联系方式,即依赖连续在系统空间某一层次的物质有序和无序周期变换传递能量,对应于这种特殊的能量形式,必然对应一种自然力,也对应着一个物质层次。也就是说,自然界有多少物质层次,就有多少种自然力!对应于生物这个层次,它一定存在一种特殊的自然力,生物的与众不同正是这种特殊的自然力体现出来的。


2 X3 k9 x, h/ e# o: b1 D

既然万物分解到最后都是同一种叫不出名字的东西,那么,终极的自然规律是什么?


/ P& u. `( i6 d! j  i" f

答:假如万物归一,自然规律就一定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而只可能是一个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原理,这个原理就是统一物质有序和无序变换的原理,或者说气聚散的规律。聚则生,散则亡,你也可以称之为生死的规则,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就是物质系统的发展规律。

9 c' D$ C, {; O) [  E0 W

中国人认识万物的方法论是什么?


7 \' g3 j! }' m$ i. P' @( U

答:取象类比,或者说,根据万物在运动原理上的统一性,通过系统间的类比来认识万物。有了这种方法论,我们就可以从宏观系统来认识微观系统,从可观察的系统现象来认识不可观察的系统现象,进而得到对自然更本质的认识。


! s2 m8 W% j5 [8 Z6 t5 O

亲们,你理解了中国人自己的科学体系了吗?这是一个比西方的科学体系更高明的理论,未来必引起科学革命。


3 B+ ?/ B8 ?% L1 q


6 c2 Y, y. n8 x8 C+ o- i  t/ Q7 I6 j9 i& c
4 c: l. e- Q$ E1 k( T6 z
推荐公众号主人旧书:《哲学家眼中的人体科学》
* ]- _& J3 ?4 n9 z* U. S

《哲学家眼中的人体科学》是第一本从系统科学角度来认识中医、气功以及特异功能的专著。此系统科学非西方的系统科学,而是在中国气一元论基础上重建的系统科学,用它不仅能够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也可以使中医走向科学化,如果你想学好中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此书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之一。


2 M& g2 F$ N/ U% O

如果谁有意购买,可以在下面赞赏30元(含快递费),右下留言收件人、地址、手机就可以三四日内送书上门。


* u1 H/ |( O! }! |
! q# C3 a& i4 t0 M- g


! Y  @# K& g0 B7 l# f: \/ S1 f7 R( i% U: f$ |- s) D
[color=rgba(0, 0, 0, 0.298)]阅读 984! A/ e* j6 e, a; v5 {
23

7 G8 |$ I$ i' g+ ~4 [- p/ T  M& u8 [1 c/ n" W7 `- e* n
8 u3 w# |: s: m6 v4 n3 C! W4 S) i

4 u* ^2 o7 U$ [精选留言
[url=]写留言[/url]

+ e. x+ `3 c  b2 ^
  • $ S' T7 e" @5 v1 n8 s; l% C) Z
    周志国; r- @7 ^* K. u! E8 n6 e7 R! f7 T. w
    取相比类,有诸外,必有诸内,很容易推理出来滴
    5 ]4 X+ M& E. F  _4 l* [
    6 Z1 y0 H. V& @# Z: o
    * K: y. e3 w3 w! j
9 O4 v7 i( w* y2 s
; k0 A2 e/ e8 A! J! s3 n- a1 B

1 q. w6 H% p9 f+ U% ~/ r
, c  w4 \) N# _: O5 I$ N
5 o8 B. ^) E% ?$ N2 I
% N5 L( S: w$ f- a/ K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4: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8-11-14 14:25 编辑
4 Z! P* ?6 f6 `. t8 @9 x2 \9 `# ?% E7 c% N( Q# Y- s; N
王世保说:+ H4 u& N, X) s' I
( Q% _. }3 {5 L6 {+ n1 l
接受科学化教育的现代中国人普遍地认为科学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这其实只是人们缺乏对科学的认识论进行反思而投射在科学之上的无意识幻觉。科学家研究自然物,首先要将其从自然环境中割离出来,置入人工设计的实验室环境里。这个移位的过程就改变了自然物的客观性,因为将自然物从周围环境的普遍联系中脱离出来就改变了它在自然整体联系中的自然属性。所以科学认识的不是客观事物,而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主观的抽象实体。这就好比中世纪的神学家,他们制造出上帝的幻觉,然后又用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对其进行论证。人类往往被自己的幻觉所主宰,中世纪的神学如此,当下的科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4: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35张图 看懂肠道和大脑的魔性关系 绝对涨知识!; p' k% a( O; }+ z9 g3 ^
热心肠先生2015-10-19
5 X& w7 z- f% @  有些事真的越来越魔性了!" j& J$ Z: ]- X: Z3 _" b* l
  英语里,有一个短语叫“Follow your gut”,Follow追随,your你的,gut肠道,直接翻译是“追随你的肠道”,而它实际表达的是“追随你的内心”的意思:9 @5 r" w. Y* ]0 I2 P% R
  
' F6 b. R8 r7 U/ i  中文里,形容一个人思想和行为卑劣,会用“一肚子坏水”这个短语:, ~$ \4 I) V- u' o
  
; v9 j) m! @! V1 Y' W3 S  我们一般认为,是大脑在控制内心和思想。但中西方语言中这两个魔性的短语,却在冥冥中暗合了现代科学研究带给我们的颠覆性认识——大脑的功能,至少有一部分是受肠道及微生物控制的!
+ g. a( G: i4 ?4 o5 x2 e5 T  
  ^' M. n; @. y4 p
( ^% W% {- ?/ a
# M) Z/ l$ H3 ^! `; A8 Z3 v$ r/ K8 p& {- h7 B$ k
2015年10月16日,《自然》杂志又一次特别关注了肠道和大脑的关系,在一篇新闻特稿中特意用了这张魔性的图:
3 S* `& Q+ q# q( i- p   8 Y9 M5 o  ~4 o  t, P
  这脑壳里,装的像是大脑,仔细一看,居然是副大肠(还布满调皮的微生物)!是不是很魔性?& F0 M4 j* }# M6 G
  
# h' `: l9 Z! X3 }" G/ ], q7 h! }5 z1 a/ w, M' z
热心肠先生之前也看到过两张魔性十足的图,第一张,人肚子里长了一个“肠脑”:
6 X: l$ i0 k0 `3 [2 k' I# f* M   - |2 f: U' g  f+ Q( K: l
  第二张,调皮的微生物们正在塑造大脑:7 Z' g5 s" I4 r& W( G5 K
  
  \. S; W  y9 W: D  呃(⊙o⊙)…感觉是不是很魔性?! N- j( x# i, ^: _' [8 E/ a
  画画可以天马行空,但真实情况是这样么?肠道和微生物,真的有这么重要、这么厉害么?8 r6 e/ e( c6 L. j; ?+ {
  答案貌似是肯定的:
! ^4 ]; l8 [, j   * \$ q$ `+ o$ ^3 j, B
  虽然在人身上的实验数据还非常有限,但科学家已经把焦虑、抑郁、自闭、精神分裂、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跟肠道和微生物联系在一起了。' k: R& f+ T% M* ~
  我们的情感、心情甚至表达,不再只是依靠大脑,而也要听从肠道的:3 p* x4 R2 T6 \8 l
   * H2 N% Y5 A- a% n. C9 E8 s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神奇景象?下面,我把《自然》杂志特稿里讲到的N个魔性故事分享给大家:
5 [& b9 j' g+ K2 B0 O- M) M" Q人和细菌的魔性故事
. ^7 x9 l4 P$ q! Y   : K2 W: u# M; l' t
  
: y6 T# Z9 K2 _' y0 M, d% K
, y7 u1 u* t" w) v- d( _, R5 L  J+ P. R/ _5 Y: Y
上面说过,在人身上的实验数据还非常有限,但有限的观察和科学研究还是带给人震撼:2 x3 m$ h- u; [" D- q9 `
  严重细菌感染,让人长期消沉焦虑?6 y( C' c& `( h1 a! J+ M
   : x9 n" O, m; z
  2000年,加拿大小镇沃克顿在遭受一次严重洪水后,饮用水受到大肠杆菌和空肠弯曲杆菌等的污染。2300人因此患上严重的肠道感染疾病,其中很多人最终发展为肠易激综合征(IBS)。之后,在一个长达8年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魔性的现象:这些持续性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消沉和焦虑。
8 T! o' k0 L) B8 V& n' `* ~! ^) C" G  ' G8 I9 S: \$ S+ j3 l

( c) V& j* i6 L$ ^# u3 H8 `9 y5 Q1 Y4 x( t. ?( ~, s! `% ~
2 N: a/ x  L- S1 e) M& v9 L
' O, R7 x1 y1 [$ ]$ d! j

6 R0 R/ V4 a# ^( \人的坏细菌,能让老鼠也消沉焦虑?/ m/ g$ Q- e# r( U, R( J) S9 y
  
0 G) L$ M) i; c  研究者未公开发表的实验表明,把IBS患者便便里的细菌分离出来,转移到小鼠肠道里,这些小鼠表现出焦虑的行为,而转移了正常人细菌的小鼠一切正常!( F/ D+ b% S" s. Q  B" U$ ?
  呃(⊙o⊙)…真魔性!! K; ?1 [  c! o/ {
坏便便预示坏性格?4 H0 C- u: `' t! B! S
   & Q8 i$ H* w& z8 p$ z/ m7 I6 O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正在开展一个魔性研究:他们找到了30个一岁的婴儿,用神经科学研究方法分析他们的行为、性情和大脑发育情况,然后对他们的便便进行测序,以寻求便便(肠道)与性格的关系。他们已经有了一些令人激动的初步结果,后面会有什么更让人震惊的,我们拭目以待。
* G; `% V; O' f$ Q8 ^* F+ P8 s  O4 x好细菌喝下去,好心情自然来?6 Z! H! s& |! L4 \# ]0 d
  
/ O% c) E2 d' }+ p5 y  201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55例健康的志愿者在1个月中饮用含有两种益生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R0052 和B. longumR0175)的混合液。在随后的心理测试中,相比喝了安慰剂的志愿者,喝了菌液的志愿者们的抑郁、愤怒和敌意水平显著降低。+ {# }8 F3 n2 U. M0 J
  9 v4 u3 G1 `! y: }' @
6 X3 w( T) D, L* Z2 f
剖腹产婴儿,涂妈妈的阴道细菌更健康?. V. w" Q  d, ^0 j1 V+ ^/ |! c
  
* K: J7 \7 w. w  针对剖腹产或顺产婴儿的相关研究,很多都很魔性!
( h2 U4 ?$ z; `) Z! m  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Maria Dominguez-Bello开展的研究,用沾满母亲阴道微生物的纱布,涂到剖腹产婴儿的口腔和皮肤表面,希望借此帮助婴儿建立起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的初始肠道微生物。魔性的实验结果会如何,我们也期待下最终的结果吧。
8 b% J4 Q& ~9 ^! H4 E/ Z0 [* r: r  
8 i0 Z  D) J7 ~( h% o- g% U2 `
9 }# y9 S3 I+ r% R' [
: ?3 `- q, H  r魔性研究,重金投入!
* C- S$ U0 w0 s7 d/ c6 |6 A. @) J  
2 B0 C7 G( Q% q6 u; A) k  未来5-7年内,至少这些钱会被花到肠道与大脑相关的魔性研究里:: L, P1 Z6 F. J" p" Q
  美国国立精神健康研究所,“微生物-肠道-大脑轴”研究,700万美元;4 J9 ^4 d" S! T" U9 ]8 G
  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肠道的认知功能和压力反馈研究,1450万美元;
) l$ l( l- Y- v# V! L  欧盟,肠道与健康相关研究(其中有两个大方向是探讨肠道与大脑发育和功能失常的关系),1010万美元!  P% Z, I; u6 s# A  w
  这三个计划加起来就有3000多万美元(近2亿人民币)!决心之大立刻彰显?中国在这方面可要加把劲!" e, c7 v2 {8 v+ Q4 j/ P

1 ^! Q/ ^$ x& b老鼠和细菌的魔性故事
- ?$ L0 M8 _# \6 K% E   " R7 q! N. X: ]& R2 q- C
  在老鼠身上,科学家已经完成了N多实验,揭示它们肚子里的微生物是如何影响行为习惯、大脑生理学和神经化学功能。) l4 w# _$ F- r8 @' m$ d
  
) a- }# @5 I% V  n0 [7 V3 z- v3 |) E7 E! U

. z5 ?% t) L; p( F5 u$ t0 a9 q4 }. H4 z1 K2 F' J
$ a5 m' {6 S3 P: K( p/ i0 [
4 ]$ C4 L5 A% c" s, c
  N. C) a% K: |8 E5 N2 n
) P0 |3 _7 [1 |" W/ d4 ^$ R0 Y% P& L4 V

, o7 i) K" z- @) {/ x$ W. g9 q& ~% M4 O+ M/ j. a

4 u2 {0 u  I1 H性格好不好,母鼠阴道细菌很关键?  E+ o/ o" H3 E% K
  
3 O* r' m- L: _) h  r) n! i  美国滨州大学的科学家Bale和团队发现,焦虑的母鼠阴道里乳酸杆菌少,而乳酸杆菌是新生小鼠肠道里重要的有益菌。母鼠不能在生产的时候通过阴道把更多乳酸杆菌传递给后代,就会让它们更容易焦虑烦躁。而这一点,对雄性小鼠的影响更为明显。
- `3 W' h; C! ?. m/ {% }  喂食焦虑母鼠的阴道细菌,变得焦虑?
9 S+ _1 \& m! A/ G% k" `  
. h- k* ^! k6 }4 k  Bale和团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把焦虑母鼠阴道里的细菌喂给剖腹产小鼠,这些小鼠也表现出焦虑的状态。他们正在研究是否可以用不焦虑母鼠阴道里的细菌来反转焦虑小鼠的焦虑。) o9 K! H$ ?! t+ y/ A+ X' G
  
! p* c. L8 m2 b- Z
; Y$ d5 U' N4 l# {  Q7 `7 Q' H- G+ S9 H  `% a" t. E  X* _2 i) X  z

+ u. ^$ E8 p  }: v/ m* u/ z喂食脆弱拟杆菌,治疗自闭症?) ~3 D; o! W- N' m2 q$ J: o+ [
   # R, A$ M& _- a' V! s" }
  2013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Mazmanian实验室的研究人员PaulPatterson和同事们发现:在一些有自闭症症状的小鼠肠道内,脆弱拟杆菌比正常小鼠低很多,这些小鼠表现得更为紧张、反社交性并且有肠道疾病症状。令人惊喜的是,向这些小鼠喂食脆弱拟杆菌,竟然反转了自闭症状!3 m7 k4 O; N$ `/ t% ]8 T- B: X
  1 b3 N  w7 y( o% g0 _8 E% \7 x% G
, r. L' y5 Z& w) V7 T) `

7 ~& L# C" C( U* m+ y" L/ n* C) k3 N5 M0 ]0 J
, E, f- b& O% O# G- q: x
吃好细菌,胆怯的老鼠变得勇敢?
, ^! [; J" o$ X" E/ @  
; L  J3 x# I7 M) Q# T  2011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Bercik和团队发现,当相对害羞的老鼠拥有了更具有冒险精神的老鼠的肠道细菌,它们也会变得活跃和勇敢起来!
: ?  P3 e) D$ @5 r: w/ X& O& {
1 K$ i4 L0 Z* V! e" q" m* c2 X9 w5 H4 Y: |  d
( K+ l$ z8 M/ q8 m% X

* p+ }$ t$ H' m; }, K* f
2 A8 ^0 t% a0 `. c. P! h5 L- V9 Z- o; ?" m# V2 S
% Z7 r4 E8 t; w4 G6 w6 Z5 H
魔性的研究,功劳属于无菌小鼠!
3 H+ o9 x* R% ~6 X; K) s  [   3 g7 \, H" Z0 H
  以上这些魔性的研究成果,很多都离不开无菌小鼠身上的实验验证。小心翼翼的剖腹产以避免它们携带上母鼠产道里细菌,在严格无菌的隔离空间里吃高温消毒过的食物,呼吸过滤过的空气,我们就能造就无菌小鼠。而后,我们就可以将各种细菌引入到它们的肠道里,观察各种行为和发育的变化。
6 N/ g* S" p" B' w3 s0 p2 {  7 ?- H6 `8 r$ R- T
, Z! ~. P- ?) ~+ T* M* t

  T: h# {  l* ]: m9 \) v  K9 H. ^$ a! T. v; V  y, N$ l% L1 |
7 n# v) ^& Y* m4 p. x
无菌斑马鱼,也正在带来研究革命!
3 h( z- T; e% `/ {  
+ n! p; P) A+ f' P, i, I) ]  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Judith Eisen正在利用无菌斑马鱼来研究细菌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 k  h& t9 x' I' b2 }. }% B0 x+ }魔性,到底是为什么?. L5 ]6 g9 `) z7 Q) d
  
+ v2 _& b7 }: U  人和老鼠身上的研究,都已经充分说明了肠道和大脑的魔性关系,但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科学家们正在揭开神秘的面纱:
) \% C* L4 h& L7 _: y* s 
. U/ g* c9 Z# y 肠道微生物和大脑的三大信使; K, Q! Y, n9 \3 Q2 c# d5 e# I
  
3 d, i, m! M$ o1 ]: v4 ~7 A  关于肠道微生物和大脑的通讯机制目前还不太清楚,但研究者们正在密切关注者三大魔性的信使:血清素、细胞因子、代谢产物:
5 [/ N" Q7 h2 x( p) r  1. 外周血清素:肠道里的细胞产生大量神经递质血清素,它们能影响大脑的信号传导。3 z1 `4 `  i% @% n/ c/ {0 B( ?9 B* P
  2. 免疫系统:肠道微生物能够促进免疫细胞分泌能影响神经生理学的细胞因子。=
) c" o0 C. t) p. A: _3. 细菌代谢产物:微生物产生丁酸等能改变血脑屏障中细胞活性的代谢产物。5 u9 T9 G% E6 A# P2 L
 好细菌在,血清素就是多!
- H9 n3 {/ x% V3 _! l) k , d- c+ t/ ~' W) s. _/ D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Elaine Hsiao在2015年发现,一些特定的细菌代谢产物会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分泌血清素!如果将一些梭菌转到无菌小鼠肠道里,就能看到它们分泌更多血清素;而如果用抗生素处理正常的小鼠,它们体内的血清素水平会降下来。& |, }- P& ^- z. l* }
  9 ^4 }7 W* U/ a0 u: d  ~
0 f9 O: b3 A  W! Y1 P) Q9 T6 D* }
好细菌缺失,大脑里的血清素也少- O% m) n) f. I' a
   8 @6 I. p; C/ v' w1 a1 ]' b6 j" L( X1 M
  2011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无菌小鼠大脑中纹状体里血清素明显缺乏,而这正是关系到小鼠是否更焦虑的大脑部位。
. h( p9 _. y/ b  _  ( H# ?0 C7 y% c+ y: a! \) s$ ]
$ |% K+ r3 A$ H, f6 s- Z

& k/ m, {* v- G3 U3 `  {1 [
+ \7 M3 p# c5 _8 m+ f
# M5 X: P* d5 a7 w
+ L, c- y9 t, x: z2 ?2 g- q7 f9 @. q5 G+ O- i. N2 D, E
防焦虑,窗口期极重要,否则无法逆转
$ x" \) x: t$ h0 r) N  j   / Y6 b- r  ]4 O; ~# k( S- l5 d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科学家同时发现,在无菌小鼠成年后,再转入正常小鼠的细菌,对焦虑行为的干预并不十分有效。但它们的后代如果不在无菌环境中出生,并在普通环境中长大,并不会有焦虑行为。这预示着,肠道细菌影响大脑的发育,是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定窗口期。' {  X* q/ L1 a
  这个发现非常关键,它预示着,对自闭症等人类精神障碍的干预,很可能需要在非常早期才会有效果。; N' Q4 c) O8 e6 {# o
  : J& ~& }6 A, [4 O$ T
7 t8 M8 }9 c+ D7 B! k4 \* [

; ~% B$ t9 [0 B; U2 c) N5 N
6 J# X7 T& f/ r! p
& o, {% z/ G; z! g9 _/ {0 A短链脂肪酸,让血脑屏障更强健!
1 B& |6 K- P! o1 B5 R   ) K7 a! k* ^  X2 k. k) _) }
  细菌的代谢产物,如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会通过让细胞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来加强血脑屏障的功能。0 V* M3 T/ y  s$ `6 f
  而2015年,德国科学家还发现,短链脂肪酸能促进大脑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和生长,这更增强了大脑的免疫防疫功能。, L% @( \/ x) {! n& u
  无菌小鼠有些大脑部位神经元更多
4 |: {7 |, l# z* m5 l  
: k' u3 B- `3 J, A  O$ Y9 M. f  爱尔兰科学家John Cryan的实验室发现,无菌小鼠大脑里一个特定区域生长了更多的神经元。
, Z/ `( x1 @# c; X" V髓鞘形成,也受肠道微生物影响!) _# p% b+ h" P" X$ s* g
   - Y( t8 c; K5 C5 L! Q  e; n) Z, N
  Cryan和同事还发现,肠道微生物也会影响髓鞘形成,这是帮助神经纤维产生绝缘效应至关重要的脂类屏障。, K1 u+ D3 L+ H$ }9 Y# l3 [& d) G. x9 M
2 e/ W8 U3 u( ^5 H/ q

! J9 v6 O' [* f; P: Y. g6 j" Y0 p- M
6 g. L! e; B* N8 j

/ f  L- ?# P2 ^0 o待开发的巨大处女地?3 O" c: e* r  t" F: i6 B1 {: {
     a3 h* k3 n$ A( `) E+ D. B
  上面提到的Cryan和同事的发现,已经让一些药厂感到非常兴奋:因髓鞘脱失造成的多样性硬化症,是否有可能被某些特定细菌的代谢产物来缓解甚至治愈呢?. w* ?: f" F0 J& S+ \, z
  而随着肠道和大脑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有更多值得开发的处女地会逐一出现。
2 l5 w6 n. s, S% D) B  
$ W% I! ?3 S* V  K7 G2 m, Y; r, S( \8 P& q3 {: p$ [
- L1 n/ T) ?/ N& j+ B
8 g- f7 _; l- a8 b# i
' q; }6 j9 i& ?: @( F2 Q, K% I

' ?8 g' T4 w  Y: Z8 i
' O( \4 N3 ^8 v# i- N) j$ u+ `9 p
4 ^+ F! x2 l9 R开发益生菌的保健品公司已经行动8 x6 U9 q9 k1 \4 ?- R
   " ?1 Q" |8 ?" ?0 s" E
  有些保健品公司已经在声称自己的益生菌产品能让精神状态更好。而药厂,正在如火如荼开发用于对抗精神疾病的新型益生菌和它们的代谢产物。
* H1 c; @- \4 ~  R4 \$ m  当然,热心肠先生认为,要完全确定某一种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以帮助精神健康,目前看来为时尚早。其中,有一个形象的理由:( j* ^# s2 x4 I' V" U
   ( i6 H4 p& C+ v# R  Z2 W' g
  势单力薄的益生菌并不能代表茁壮的肠道菌群,更不能说能完全恢复正常肠道菌群。
9 p+ [% E  v" U  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或能解决很多问题  H, n8 |7 x! O8 p. t& k: w* V
  
( h6 B4 u: ~9 t  微生物的成长环境很复杂,能够干扰到它们的因素更为复杂。食品、保健品、药品企业都想突破,但实际上,对微生态的改变和调节,可能不一定是某一个产品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综合考虑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家居环境改变、其他各种能让微生物平衡生长的因素都要充分考虑。: ?! t4 D8 X3 Z
如何做一个心情好的健康吃货?8 F! m8 C" Q2 g- E0 K
  
. J1 G. p8 C) A) x% q! @  从目前的研究看来,保持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让肠道微生物发酵出更多的短链脂肪酸,对维持身体血清素等分子的水平非常关键。: \: Q0 s  E6 }5 X
  所以,吃货要想心情好,要首先确保吃足量的膳食纤维。* {% I/ e9 ]1 H8 C
  
+ M0 M6 y0 I/ }; s. J  而哪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呢?上面两张图请大家认真体会。
7 z7 x1 Y; V+ A) u  好了,这篇庞大的文章,热心肠先生终于写完了,希望你在涨知识之余,还能得以实践,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改善你的饮食结构,从而实现每时每刻都开开心心!
' ?. X4 U7 j( s% r  x5 N4 t
0 N# e9 P: ?3 ]5 a% q4 `3 }+ R' M参考资料. D$ D# T' ^& g" a0 E% ^/ k
http://www.nature.com/news/the-t ... d-the-brain-1.18557
/ x. H% ?0 t4 x1 _! ]/ t4 i3 m图片主要来源于Google图片搜索,部分英文内容热心肠先生做了翻译- r3 }+ w7 V2 B: X0 ]0 c: _
热心肠先生原创文章!授权转发请邮件联系:
2 j, p" B& c2 L! l4 Rlanch@biomed.tsinghua.edu.cn
! O9 V& L  v* n4 V6 V. k2 G3 M热心肠先生=热心帮助人+搞肠道健康+清华理科男。我的公众号只分享靠谱,不卖弄高深。科学可有争论,文章更可探讨,期待与您多交流。5 i- j5 i! p) G( G" r$ O/ m

: u  |8 k" A' P! G( q: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