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自然国学当代科技创新功能简史
曹东义 发表于:2018-11-21 14:12:3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976
自然国学当代科技创新功能简史
* d8 W& D% G+ O) ?5 Q
宋正海(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组织人)
孙惠军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自然国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k# F, C$ D# h+ k

, Y- G) E8 S+ ~$ T" }, w+ D) ^. C  P! ?
自然国学是中华民族认识自然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学问,是传统文化中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完整体系及其思维方法,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与人文国学互相贯穿,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 P) F  d3 _7 p
中华自然国学博大精深,不只如历史博物馆中展示的那样有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成就,更重要的不仅是一个能推动当代科技创新的信息宝库,还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自然国学中蕴藏着几千年来无数中华能人志士和人民群众应对自然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思路、方法、智慧,乃至教训。这对现代以还原论思维为主的科技体系下进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着全方位的互补和启迪作用。( d# Q. o, ^' k9 H
这种创新功能早就引起莱布尼茨、维纳、竺可桢、李四光、李约瑟、吴文俊、普里高津、哈肯、钱学森、卡普拉等著名学者的关注,融入他们的研究工作,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未引起国学界、思想界和科学界足够的重视。
( ?8 c' M/ S" r/ w3 q& V- a
由于篇幅所限,研究简史略去古代社会发展阶段,从自然国学的酝酿、准备、提出和发展几个战略发展阶段加以讨论。
# D; b' k$ j5 v
/ _7 M! ~! @' G  [

* P, D6 l7 J5 ?) `6 t! l
一、竺可桢创建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  (20世纪50年代)% c' ~; c) f: R
& j8 Y& b( H$ o9 M9 ?& r" w+ x% r
为创建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1954年8月27日,竺可桢专门在《人民日报》发表《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文中除了弘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反驳中国古代无科学谬论,还以激动口吻讲述两件事。一是古代丰富的地震记录的整理研究有效地解决了新中国初期苏联援建的200多项基本建设工程的安全地址选定和工程抗震级别的确定。另一是古代客星(超新星)记录帮助发现了当前星云与古代超新星的成生关系。
文章总结说:“古代所积累的历史材料能很好地支援工业建设。”,“历史上的科学资料不但可以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还可以帮助基础科学的理论研究”。可见,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成立的原委就是要系统发掘中国古代自然史记录的现代科技创新功能。
二、张衡学社与天地生相互关系研究  (1983——1990)
10年文革动乱结束后,科学研究重新提上工作日程。1966年邢台地震,70年代又相继发生海城、唐山地震以及其他气候灾害均为科学提出了复杂性研究的课题,灾害预测预报推动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发展。
在这种大背景下北京大学成立张衡学社,倡导天(宇宙)-地(地球)-生(生物)相互关系研究。
80年代在中国科协支持下,张衡学社联合众多学会举办了第1、2、3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
第1届会将“历史自然学--一门在中国崛起的现代自然科学”列为大会中心议题,在原有的历史天文学、历史气候学、历史水文学等基础上,全方位开拓古代自然记录的现代自然史探索。会后出版了《历史自然学进展》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2届会又强调了古代整体论思维,会议论文集又专设《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与当代天地生综合研究》专编,包括16篇论文。
第1届会议后,1986年钱学森任中国科协主席。他出席了第2、3届学术研讨会并发表指导性的报告。
为了整合天地生综合研究成果(“零金碎玉”)钱学森提出了地球表层学的概念,张衡学社组织了多次地球表层学讨论会。
钱学森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探索中的作用,强调了历史自然学也是地球表层学。
三、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创立  (1990—2001)
1990年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支持下,宋正海老师在科学史所创办了天地生人学术讲座。讲座继承了张衡学社的天地生相互关系研究的思路并进一步扩展到人文科学,内容增加较多涉及传统文化。
(1)天地生人学术讲座至今为止已办到1279讲,其中有关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创新的内容多达200余讲,不仅广泛地联络了大批专家学者,而且发挥了科普与教育园地、思想创新的阵地和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
(2)1997年第58次香山科学会议“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学前沿发展”召开。参会的全体(24位)高级专家联名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可以作出重大贡献》呼吁书(《科技智囊》3期)。
(3)90年代末执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科技前沿探索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研究”,组织多学科专家深入探索,较全面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功能,研究如何发挥创新功能的方法、途径。
(4)1999年基金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论文集正式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此成果得到不少著名学者的热情支持。中科院老院长卢嘉锡题写了书名。著名院士贾兰坡、路甬祥、侯仁之、陈述彭、王绶琯、胡仁宇、席泽宗、廖克,以及文化名人季羡林、张岱年、李学勤、辛冠洁、蔡美彪等担任论文集编委会顾问。
论文集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实现传统文化创新功能的6大方面:系统思维与当代科学整体化;古代自然史料与当代自然史探索;天人合一观与当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当代大型工程的历史论证;传统科技基因与当代科技创新;科技传统缺陷的研究与当代科技发展。这为21世纪全面开发自然国学科技创新功能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
四、自然国学的提出和复兴  (2001--2012)
通过20世纪下半年,学术界越来越多人对传统科学体系的特点、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因而出现了有关自然国学的全新综合性研究,只是术语尚未完全统一,类似的提法如:周易科学观、科学易、有机论自然观、东方科学、民族科学、天人合一观、系统论科学观、整体论科学等。天地生人学术讲座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团结各方面专家学者,合力弘扬自然国学。
(1)2001年由6位学者联名发表《弘扬“自然国学”创新中华科技》一文,(《科学新闻周刊》,17期)。不久由10位学者联名签署了刘长林起草的《“自然国学”宣言—为中华科技走向未来敬告世界人士书》(《汉字文化》第4期);正式提出了“自然国学”这一学术概念。
(2)2001年初开始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举办了多次“自然国学”系列讲座;印发《自然国学简报》、《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快讯•自然国学》等。
(3)召开了三届全国中华科学传统与21世纪研讨会(第1届2001年北戴河;第2届2003年曲阜;第3届2005年黄山市)。
(4)2003年,由韩国东洋社会思想学会主办、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协办在北京召开“东亚传统与新文明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专家参会论文基本属于自然国学主题。
(5)2005年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大楼的圆形会议厅召开“欧盟中华文化高峰会议”,欧盟中国事务专员Filipe Honrado先生代表欧盟致词,欢迎以朱清时为首的中国学者。会议论文大多属自然国学。
(6)2006年出版了《自然国学----21世纪必将发扬光大的国学》论文集。(学苑出版社)
(7)2005年末极少数科学主义者妄图利用互联网搞万人大签名,企图迫使政府把中医逐出国家医疗体系。在这危急时刻,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组织150位高级专家联名发表《不要把伪科学一词作为消灭中华传统文化的借口—强烈要求从《科普法》中删除‘伪科学’一词》。引发了世纪之交全国性“反伪”和“废伪”大辩论。大辩论议题中有:中医是否是科学;周易科学性;张颖清全息生物学、刘子华八卦宇宙论是否是伪科学;人类要不要敬畏自然等。通过这场大辩论,全民族进行了反思,明确认识到传统科学不仅不是伪科学,而且是新世纪必将发扬光大的整体论科学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修改《国家科技进步法》时明确宣布拒绝“伪科学”一词。
五、自然国学体系建构和有序发展 (2012—至今)
经过前面四个阶段的发展,经过世纪之交的大辩论,昭示着自然国学大发展开始到来,体系建构提上日程,许多专家学者开展了多方面工作:
(1)2012年开始出版《自然国学丛书》(深圳,海天出版社),至今已出版5辑37本。
(2)2012年12月14日,由多学科专家参加的“中华自然国学学会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孙关龙任首任会长),标志自然国学复兴开始有序发展阶段。
(3)2013年1月15日,《大众日报》开辟“自然国学”专栏,每版为一整版(8000字)。专栏坚持4年,发表百篇文章。
(4)2013年,首届全国自然国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顺利召开。会议通过《振兴自然国学呼吁书》。
(5)2014年,“北京中医生态文明研究会”成立,强调中医文化、生态文明、自然国学三大主题。
(6)2015年12月12-14日,召开“第2届全国自然国学学术研讨会”(北京)。会议讨论并通过《开启自然国学信息宝库,全方位推动21世纪科技创新》倡议书。
(7)2017年3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全国自然国学学术研讨会”,有来自全国15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提交论文120多篇,编辑了《传统生态文化及其当代价值》论文集,同时经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批准,正式成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自然国学委员会,结束了自然国学筹委会的历史阶段,同时健全扩大了组织机构。
(8)2018年以来,召开了第三届生命医学学术研讨会(佛山)、《墨学与自然国学高端论坛》山东枣庄、关于张颖清全息生物学、关于发展民间科技学术研讨会等会议,自然国学教材写作、自然国学进校园、筹建自然国学研究中心等项目正在有序进行。
通过以上综述可见,自然国学的复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一大批专家学者群策群力的成果,其重大学术意义不仅弥补了当代国学研究中的一块短板,而且自然国学有利于丰富和完备国学的理论体系,将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制的建立。这个科技新体制将改变当代还原论体系一家独大的局面,推动整体论科学和复杂性学科群的快速发展,并进而真正实现整体论科学与还原论科学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整体论的科技创新功能,将大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2018.8.24

% }* Y6 o  J# E) g  ]3 u$ u- {( f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11-26 08:36:22 | 阅读全部
提倡系统整体论引领科学发展方向1 ~9 t+ H: N( J$ ^. K5 T4 u3 T
孙惠军
% F/ v' f" r* W' x
! x# b; w5 [, D, n) l+ L8 E在学术思想界和社会上,对于什么是还原论(Reductionism)和整体论(holism),二者究竟有何不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即使在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内部,对于二者争论焦点在哪里?天地生人讲座的主要特色和历史使命是什么?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以求得共识。0 N1 M" y- m3 Z9 B1 \
一般说来,还原论与整体论都是哲学的概念,分别代表着人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两种方**和两种思维体系。整体论主要从宏观上观察和认识事物。它重综合,重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生成、功能和联系。它在研究任何具体事物、现象、过程时,总是居高临下,鸟瞰事物全貌,把它放到更大的环境系统之中来观察。从宏观上把握事物本质是整体论的核心。所谓还原论是主张把复杂的系统、现象、过程拆解、分析。对复杂系统可以通过解析其结构,拆解其各个组成部分来加以了解和解释,迄今为止还原论方法仍然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最常用的方法。
0 f5 A0 E  _8 P7 U; O4 g( |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起初阶段由于方法手段的限制首先均使用直观、朴素的整体观察自然的方法,然后才有逐步渐进的分类、分析。例如:日月星辰、季节变化、风雨雷电笼而统称为“天”,山川河流、田野草原统称为“地”,不同高矮、肤色、语言的各部族统称为“人”,这就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整体论——天地人三才说,为了进一步追究世界的本原,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无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后来对于组成世界的要素进行还原才有了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在古希腊为了探究世界的本源,除了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说”,还有构成世界的四元素说,这些都说明无论中外文明整体论和还原论始终对偶存在。人类文明冲破中世纪的黑暗,经过文艺复兴运动的欧洲终于摆脱神学思维的桎梏,迎来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等近代科学近400年的大发展,奠定了当代物质文明的基础,于是人们误以为牛顿—笛卡尔体系已经确立了世界的秩序,一劳永逸地开辟了人类认识真理的道路。但是20世纪中叶开始,贝塔朗菲、维纳、普利高津等人的研究证明,自然界的许多事物都是开放、复杂的系统,并不遵循牛顿力学和线性逻辑的公式,而是遵循统计规律,人们提出自组织、混沌、熵和涨落等一系列新概念,系统复杂性研究给人类的思维打开了一面新的窗户,回头一看还原论那越分越专、越来越细、面向微观的研究思路对研究复杂性问题并不适用,于是人们又开始回归整体论思维。5 H, J; t. O: r5 k
从原始整体论经过还原论又回归整体论,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必须指出:当代整体论并不否定还原论的历史功绩和必要性,而是主张包含和扬弃还原论基础上的整体论,是先分析后的综合或分析与综合思维同时进行,与片面单调的还原论不可同日而语。例如当代西医把人体看作是呼吸、循环、神经、排泄等各个系统的机械组合,又进一步把人体分解为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原子、基因,把疾病孤立地仅仅看作肿瘤、病灶、细菌、病毒作祟的结果,这是一种只重疾病忽视生命、只重静态忽视动态、只重微观忽视宏观、只重机体忽视精神的还原论,因为一旦解剖机体活生生的人立即变成了失去精、气、神的尸体,什么经络、气血均荡然无存,又如何能解开人体生命的奥秘?而中医却重视人的整体和活的生命,即使2000年前的华夏古人(甚至包括今人)尚不能完全揭开人体经络的全部奥秘和机理,但并不妨碍我们利用经络穴位通过针灸、艾灸去治病救人,可见重视功能和实践应用是整体论中医的特色。
  R; D1 l7 J; M& m又如绘画者画人,初学者往往先画人的眉毛和眼睛,即使眉毛画得再漂亮,眼睛再传神,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不对,人与周围景物距离关系不对,这幅画可能成为还原论画者的败笔。画技纯熟的画家则反其道首先粗线条勾勒出人体各部、人与周围景物的远近比例,然后逐步加工细节,这就是整体论的画法的优越性、符合绘画的一般规律。重视局部忽视全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关心细节不顾整体;开会时陷于枝节争论忽略主题;孤立静止看事物忽略动态变化•••如此等等,这些现象不都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常见的吗?所以提倡整体论批判还原论,对改进我们的工作,改善我们的思维不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此外还要考虑到,我们大多数读知识分子都是西方还原论教育体系培养教育出来的,经过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和培养熏陶,还原论思维方法已经根深蒂固,深入骨髓,不做认真的清理和批判,要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恢复中华整体论思维绝非易事。
! ~( P! S0 A/ h/ v0 m) a* F( ]( b在天地生人学术圈内部提倡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和整体论思维,这两种提法并不矛盾,各学科大交叉、大融合固然是讲座长期坚持的特点之一,但涉及的只是讲座选题的内容和方法,整体论思维是哲学概括,它站的更高,更从本质上精炼浓缩地说明学术讲座精神坚持的学术方向和历史使命。倡导系统整体论,引领科学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这始终是天地生人讲座坚持的核心理念。有些人接受并承认系统论,但是习惯上总是注意小系统、微观系统,忽视大系统、宏观系统,这也还是还原论遗毒未彻底清理,整体论未能贯彻到底的表现。
7 B6 u, R# X& c8 S! p4 U5 K就我国整个学术思想界来看,还原论科学体系和还原论思维目前还占领着统治地位,有些人(包括不少身居高位者)对系统整体论科学已经崭露头角,登上历史舞台,代表科技**的方向尚缺乏敏感和清醒的认识。钱学森早就**远瞩地指出,人体科学特别是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可能导致一场21世纪的新的科学**,也许是比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相对论更伟大的科学**”。研究人体科学在内的复杂性问题必须坚持局部与整体、分析与综合的统一,采用先定性后定量,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方法。让我们高举系统整体论的旗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高举双手迎接一场科技**风暴的到来。
: t# G# g" T' g( y) X$ r) w/ `* [7 a9 W
6 Y" o7 Z1 B2 S0 t2 s& Q

: f- D- v& ]) w. H  H) j" ~$ @; m: ?: I- H4 i
孙惠军:文化学者、北京中医生态文化研究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自然国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手机:13701165487 E-mail:13701165487@163.com$ u2 R/ A) M% x' w# c( u* A
+ W' |! K; v1 w" M# {#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