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的中期检查报告
曹东义 发表于:2018-12-8 09:23:3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139
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的中期检查报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12-03 16:22
: ?3 }- A% _" m7 g# D一、研究进展情况9 p- e9 f& n( `$ P8 {
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本项目自2016年11月获批以来,首席专家根据专家立项建议对课题进行了完善,及时召开启动会,多次召开子课题负责人工作会,建立与子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微信沟通渠道,不断细化研究任务,作出工作布置,要求各子课题按研究计划有序开展研究,并注重研究成果的质量。总体说来,项目研究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各子课题也均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前期主要以文献搜集、整理,项目调研等基础性工作为主,各子课题均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截止2018年7月份,课题组成员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3篇,其中10篇文章收录于“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的核心学术期刊,另有3篇文章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首席专家张其成主编全国首部《中医文化学》教材,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获人卫好书奖,是中医类教材中唯一获奖者。课题组成员王琳琳、李苹、曾幼冰出版著作《跨文化和中医翻译》。首席专家张其成在《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大家手笔)发表系列文章解读《习近平中医用典》,在行业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力。另外张其成和子课题负责人敬天林各有1篇文章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课题组成员张艳萍有1篇调查报告被国家汉办内参收录。
5 ~( ~0 [0 k- a. P3 Z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各子课题根据各自研究内容的不同,在前期研究中各有侧重,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在文献研究方面,广泛搜罗一手文献资料、置相关图书,建立研究资料文献汇编,如子课题一主要是对《习近平中医用典》中的中医药文化内容进行梳理;子课题二完成了中医药养生文献的汇编,搜罗了140余种的中医养生古籍,子课题三完成了杨继洲针灸品牌、西部地区中医药品牌文献整理,子课题四完成适合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中医药文化内容的文献梳理,已经完成小学《中医药文化与健康》丛书的撰写;在调查研究方面,如子课题一完成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问卷调查》,子课题二完成了《90位国医大师文献计量统计表》《明清中医养生家实践方式研究报告》《中国老年人生活方式与生活满意度调查》等,子课题三完成了《中医药文化代表性符号及品牌调查》《杨继洲针灸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研究》,子课题四完成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现状调查研究》,在北京市海淀区十所中小学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选修课程,进行中医药文化课程融合推广模式、中医药文化教师培养推广模式等的研究,子课题五完成《全球中医孔子学院年报》《中医药“工匠精神”调研》等。2017至2018年,课题组多次召开内部学术研讨并分别于2017年7月、12月,邀请国内中医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召开学术研讨会,得到多家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科科学报》《中国中医药报》等的报道,主办“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选举暨学术研讨会(2018.3北京)”“国际易学联合会易学与养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易道医学高峰论坛(2018.3北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委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2018.6武汉)”,此外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并将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主要的会议有“第十三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16.12新西兰)”“第九届国际医学史会议(2017.9北京)” “中医科学与文化高层论坛(2017.12南京)”“第二十届、二十一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2017.11杭州、2018.5长沙)”等等。另外,由首席专家张其成任院长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与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系保持密切合作,并于2018年6月在北京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召开“中国古代中医的重新发现”国际学术交流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又,首席专家张其成于2018年3月当选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易学与养生专业委员会会长,于2018年6月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聘为“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本草园”项目首席指导专家。
5 I* H0 H- A1 _" W5 v4 C$ L! F$ l9 X% T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2017年1月-9月,项目主持人张其成教授撰写系列文章解读《习近平中医用典》,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大家手笔)发表。项目主持人张其成教授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分别在2017年、2018年全国政协会议中将本课题研究中的相关研究成果纳入提案中,在两会期间就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接受媒体采访,积极发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政协报》《中国青年报》以及《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等作了宣传和报道。课题组撰写2017年首次学术研讨会《工作简报》,并及时报送给了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 ?' w. w! j) V! A5 q* y5 [
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目前本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前期文献搜集整理与项目调查方案设计等基础性工作花费时间较多,因此阶段性成果尚显不足。改进措施:针对这一问题项目组将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尽快完成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并加强成果的宣传和推介。研究心得:本课题立足于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研究,因此,研究内容较为宽广,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结合相关专家意见以及研究经验,决定每一个子课题聚焦一个目标,采用以点带面的研究思路,例如前三个子课题分别聚焦在“中医治国”、“中医治人”、“中医治业”三个目标上,围绕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如第二子课题“中医治人——中医药养生实践助推中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分为中医药与儒释道养生方式研究、古代长寿老人养生实践研究、当代长寿老人生活方式调研、中华健康生活方式推广传播的途径与模式研究。意见建议:1、本项目涉及面广,研究任务艰巨,建议延长研究时间,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课题研究目标。2、本项目为交叉学科研究,更多涉及中医药行业,建议成果发表刊物可以扩大到中医药学术期刊及科技类学术期刊。; N* ]9 L; |8 ^2 X4 P
⑤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鉴于前期工作参与情况及所作贡献,将对课题组个别成员进行调整。
" l1 k1 _5 p3 d- c+ t/ D* e二、研究成果情况
9 G9 b) l) E$ F. W8 O3 n" Z① 代表性成果简介(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等);
# |! W2 f8 S* ]$ D0 _1.张其成:《以中医之道阐述治国理政方略——习近平总书记中医用典举隅》,载于《中国政协》2018年第1期——该文指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药学不仅可以治病救人,中医文化的精妙内涵亦可以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多次对中医药学做出评价,对中医药工作做出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中医药的文化属性和中医药的科学性给予高度肯定,对中医药造福人类的未来贡献给予很高的期望,还经常运用中医药理论和中医学术语阐述治国理政方略,如辨证诊治、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固本培元、壮筋续骨等等。
. a  m3 T% x( C$ k  \) {2.张其成:“以中医之道阐述治国理政方略—习近平总书记中医用典举隅”(《中国政协杂志》2018年第1期),“通则不痛,痛则不通”(2017.1.23光明日报),“禁微则易,救末者难(2017.2.14光明日报),“固本培元,壮筋续骨”(2017.5.14光明日报),“知标本者,万举万当”(2017.9.16光明日报),“调和致平,利国利民“(2017.8.13人民日报•大家手笔)——该系列论文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医药术语阐明治国理政方略进行解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说如果气血畅通就不会疼痛,如果疼痛就说明气血不通,习近平用来说明一个国家的体制机制要理顺、畅通,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还用来说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要互联互通,摒弃逐利争霸的旧模式,走以制度、规则来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新道路。“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是说在萌芽阶段抑制不良之事很容易,等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就困难了,与中医所说“治未病”的思想如出一辙。“固本培元,壮筋续骨”是中医强健身体的重要理论,同样,对于国家而言,只有“本”巩固了、元气充足了,国家的筋骨才能强壮,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才能完善强壮起来,支撑起国家的软硬实力、综合实力。“知标本者,万举万当”是说如果懂得疾病的标本关系,治疗就可以万无一失,对国家而言,建设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是治本,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是治标。“防”是治本,“惩”是治标。“调和致平,利国利民”对个人来说,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了,那他一定是快乐的,他的生活一定是多姿多彩的。对国家来说,国家内部体制机制顺畅、和谐,国与国之间互联互通、关系和谐,人类就会和平发展、社会就会安宁大同。
1 @$ R3 F: M. A+ \2 c7 ^3.张其成:《中医文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8月——该教材上编为《中医文化概论》,分为导论、中医精神文化、中医行为文化、中医物质文化、中医文化保护、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中医文化未来发展七个章节,对中医的文化内涵、属性、保护、传播、发展等作概述性介绍。下编为《中医文化基础》,分为易学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科技文化、文学艺术、中医文化流变七个章节,对中医文化的背景与基础作系统介绍。其中上编主要阐述中医认识生命、防治疾病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揭示中医学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下篇重点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关系,揭示中医学发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该教材是我国首部以“中医文化学”命名的国家级规范教材,标志着中医文化学已正式纳入中医药本科教学体系,对于中医文化学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获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人卫好书奖,是中医类教材唯一获奖者。1 i6 l/ x) E! f# @1 r- A
4.刘珊,张其成:《杨继洲针灸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该文通对有关“杨继洲针灸”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与总结,主要从中医药文化角度出发,准确把握“杨继洲针灸”的文化内涵、升华其文化理念、拓展其文化优势,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同时对衢江“杨继洲针灸”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优势、不足、机遇及挑战,为“杨继洲针灸”品牌的塑造提供依据,并对该品牌的传承以及该品牌向全国、全球的传播问题进行研究。
' O# y+ \! I, ~& p# {) @- F; S5.熊益亮,张其成:《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路径探讨》,载于《中医药文化》2018年第1期——文章指出在中医药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好发展时机的当下,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以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为出发点,梳理分析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产业建设、中医药国际化三个视角探讨分析了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的路径,认为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是当下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7 \9 _( n: C6 J) M8 i0 t/ x6.张宗明:《论中医药文化自信》,载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该文指出中医药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医药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认同,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心。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中医药道路、理论与临床自信的基础。中医药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源于中医药辉煌的历史成就与顽强的生命力、源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源于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不可或缺、源于中医药文化是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先锋、源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要通过增强文化自觉,提高国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医药文化创新中实现文化自强;通过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在中西医文化交流互鉴中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 C+ U8 }8 A: t+ h) X* k. S9 J
7.钱敏娟,张宗明:《国际出版视野下的中医文化译介策略分析》,载于《东方翻译》2017年第1期——该文通过关注国内外较大的中医英文出版社,选择代表性中医畅销书,对中医海外传播的译介主体、译介内容及译介策略的选择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以期寻找中医及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路径。研究发现在传播中医术语、概念时,国外中医畅销书选择性使用了不同内容,积极进行了时空构建,并采用了一些标示性的命名方式。我们在中医的对外传播中,需要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建立与西方学者的对话和互惠性理解,帮助西方学者更准确地构建对中医的呈现,寻找适合中医海外传播更为灵活、多样的译介策略。
8 I  w4 E  \3 F" U" d8.张文明,张艳萍:《孔子学院视角下的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概况》,载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年第24期——该文指出孔子学院开辟了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的新途径,是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平台。查阅并分析近10 年来有关文献,简要评述近年来孔子学院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的研究。通过分析发现,目前研究尚存在不足,其发展策略实践性不强,过于强调中医文化单方面的输出。孔子学院视角下的中医文化海外传播应当挖掘适合海外传播的中医文化核心价值,同时结合孔子学院和所在海外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孔子学院中医文化的海外传播。
  Y5 }; ?2 E9 o5 L+ R* h2 ], G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 P8 K, G4 C) h- ?) J2 S$ Q1.2018年8-10月,召开课题组内部中期报告会,及时沟通反馈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对经费使用、成果发表进行督促,明确下一阶段研究重点,保证研究质量。/ ?& I  Q9 o' R; k) u0 S
2.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各子课题课题组成员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陆续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 G) N4 Q5 H* x; V( U
2.2018年11-12月,召开全国“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学术研讨会。
, H! h1 q8 n: P+ y3.2019年1-3月,各子课题负责人完成本项目最终成果《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丛书,即《中医药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塑造》《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研究》《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研究》5部著作的大纲编写。& j  L( S; j2 Q: X( b  f$ f/ z) [
4.2019年4月,召开课题组会议讨论最终成果《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丛书大纲,并确定编写计划,预计各子课题在2年半时间完成5部专著。/ i: j( R$ C. Y1 \1 D8 r
5.2019年12月,召开课题组学术会议,检查子课题研究任务、经费使用,讨论研究进展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7 B: d* k6 |7 `6 t. B/ _6.2020年12月,检查各子课题研究进展、研究成果、经费使用,评估是否可以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督促最终成果的编写。9 j5 B2 u) X1 Q) L; L2 y
7.2021年4-6月,各子课题上交最终成果《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丛书,邀请国内专家对丛书进行审稿,并要求各子课题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 T7 D. M$ e0 c$ I, R2 _
8.2021年10月,召开最终成果《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丛书定稿会,并对课题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 N3 R1 t3 ~' R(课题组供稿)3 F4 P+ ?/ n9 _9 l8 \- k8 g' B7 ^
# Q' A: t1 r% ^' I3 u9 ^' x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12-8 09:24:08 | 阅读全部
人民日报: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 |: A& j6 Z% f+ G) w. W5 t
) J" V1 j. }& I# H( O
点击蓝字关注👉  名医传承  昨天
1 N$ g, _2 l! N3 f) e4 q! d% {
' H) o/ H9 r9 y( L& b
  E4 j% U& T' T, q3 b导读:“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不是保护落后,也不是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而是保存民间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种子,兴废继绝。”5 \1 b. o1 s4 c: V2 @9 `

" C" _( N) q! n4 \8 ]4 @& t9 P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 {" y. m4 R' ^1 e1 J* E
作者/王君平
1 Y  k! f: ]/ S) D: b/ f$ y$ r9 q# e- ]3 ~3 h, H- R2 s. J
浙江温州民间著名中医潘德孚日前去世。虽然他医术高超,早年有正规诊所,而且有执业医师证,只因温州当地的指导性文件不让60岁之后再续卫生许可证,他的诊所被查封10多年。
% D( E7 @; s0 C8 _1 N
. t6 q3 x0 H: E7 x$ b+ F! Z8 \潘德孚的经历,在民间中医里颇有代表性。自古以来,中医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口传身授。民间中医能够生存下来,大多是因为有一技之长。随着《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当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民间中医虽然看得了病,却未必能考得上证,一纸执业证书挡住了他们的行医路。于是,有的被迫放弃行医,有的无奈流落海外,有的任由中医技法年久失传。国医大师邓铁涛曾痛心地说:“中医几千年来的宝贝丢失的太多了。”7 ^* o. ?' {; L1 w

# L* a* H( T, A. Q5 E# g1 f- _* z( G中医是经验医学,大量的经典验方和独特技法至今仍藏在民间。民间中医的“草根”属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说:“脏腑如能语,医者面如土。”目前,许多疑难杂症无法治愈,事实上,既生斯疾,必有斯药。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民间千百年,一旦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例,陈竺等科学家通过对中医宝库的发掘,开发全新疗法,其思路的源头恰恰来自民间。黑龙江一位中医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随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张亭栋发现,合剂中只要有砒霜就有效,其他无治疗作用。后来的研究者最终捅破窗户纸,发现其治疗机理,让癌变细胞停止“疯长”,最终进入程序化凋亡,将不治之症变成可治之病。这一成就代表了该领域的世界最高研究水平,并成为国际公认标准疗法。
2 B" {0 y  E; C! r8 q( M: i! R& Q( e0 Z  u
今天,中医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体,靠书本知识来传承,注重教材的现代化、语言的标准化,口传身授的中医师承体系日渐衰落。尽管有李可这样源自民间的中医从草根变成名家,但毕竟凤毛麟角。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如同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种子,用统一的应试标准来衡量其成败,不利于优秀中医人才脱颖而出。
# ?6 C8 {  T2 \7 q. _9 R- h% F' E" F6 ~' ^/ f0 Q2 S# @; |6 }2 S
拯救民间中医,必须解决“准入难”。按现行中医执业资格规定,接受师承教育很难获得行医资格证书。有关部门在中医发展策略上,应该坚持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并存,实行分类管理,专门设立传统中医师,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可以申请参加传统中医师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中医行医资质。同时,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对办中医诊所的人员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 g, E( X7 H0 }* Y4 n
8 \8 L" J0 @. P
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不是保护落后,也不是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而是保存民间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种子,兴废继绝。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边远地区,至少有15万名民间中医,其中不少人年事已高,如果再不进行抢救性保护,民间中医将薪火难续。期盼给民间中医一席之地,让中医瑰宝更好地造福人类。# [/ P, y; _' x+ r

) p" \/ |% q- b( i0 o8 U# j版权声明
0 D; f0 F+ I# V9 H5 m本文来源:中医书友会,摘自《人民日报》 2016年07月15日19 版。作者/王君平。3 e# U+ A8 L" d, p# t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A- G& ~% x/ Q" L7 ^
$ i5 H& R- s+ Q)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