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传
曹东义
提 要
邓铁涛先生1916年出生于广东开平,祖父卖药,父亲业医,他在抗战之前中医本科毕业,可谓三世医学。他避乱于香港,不忘国难,艰辛传承中医。建国前参加地下工作,土改中发挥中医作用。多半个世纪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满五洲。两度被评为广东名医,攻克世界医学难题肌无力。为保存国粹,发展中医,多次上书,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既出于责任,更是看到了医学的未来,必将是中医学术走向世界的光明前景。远望着,我们觉得他很崇高;走近些,感到他很亲切。
目录
邓铁涛先生1916年出生于广东开平。在东西方建筑艺术、思想文化相结合的碉楼故乡,在美丽的田园风光熏陶下,邓铁涛先生度过了他的幼年生活。
1919年邓铁涛先生迁居广州,那时孙中山建立了与北洋政府对立的广州革命政府,大革命的风暴在少年邓铁涛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然而,更使他不可忘怀的事情,就是他在父亲的诊所里,见证了中医药治病救人的神奇疗效。
1932年邓铁涛走近了广东中医专门学校,开始了五年本科的大学生生活。没有想到的是,他毕业的时候不能发毕业证,政府取消中医的措施在他走出校门的时候生效了。
1937年邓铁涛大学毕业,两年前他就有了医师证,本想悬壶济世的梦想,被日军的轰炸破灭了。在香港避难的时候,他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参加了忧国忧民的文化团体。
在香港求生存的时候,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医,四个人办起一个中医学院。三年之后,7个学生,3人毕业。中医的薪火,在艰难岁月里,依然没有熄灭。
太平洋战争爆发,邓铁涛又回到了广州,当起了药店坐堂医。这个身份给他带来了方便,成了东江纵队的地下联络员,抗日救国与看病行医,都是报效祖国。
为了建设新中国,他参加了市政协的土改工作队,因为不怕吃苦,由队员荣升队长。他腰间挎着手枪,肩上背着药箱,既解放农民的思想,又解救人们的病痛。
在改造中医,不培养新中医的错误思潮涌来的时候,他坚定地说“新中国需要新中医”。为了培养中医人才,他一直坚守在教育第一线,编教材,定课程,主持教学工作。
伤寒与温病两大学派,争论了几百年,常自是而非人。他说用发展的目光看问题,温病既弥补了伤寒的不足,也继承了其学术特长,两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形成热病学理论。中医的历史,一直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历史。
毛泽东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让西医学习中医。广州中医学院办了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班,要让这些西医相信中医,就必须在临床工作中,展示中医功夫,以疗效服人。
脾胃为后天之本,关系到方方面面,很多疾病的发生、转归、治疗都与脾胃的功能有关,因此,他从临床实际出发,研究“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道理,有临床验证,也有实验数据。
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近代以来却成了人们诟病中医的靶子。是存还是废,争论不休。他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依据,根据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的实际应用状况,落实到五脏相关学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问题,号称世界医学的难题,激素、免疫抑制、切胸腺三大医疗措施之后,如果病还不好,呼吸机也难救人一命。他用中医虚损理论,从脾胃入手,竟能强肌健力,使众多患者安全脱离呼吸机,重新站立起来,开始新生活。
从中医开始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他就带研究生。这些经过他培育的高素质人才,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骨干。有的弟子出国之后,成了传播中医学术的中坚力量。
他多次在香港讲学,特首董建华为他颁发荣誉博士证书;他多次在台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加拿大讲学和交流学术,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开垦耕耘。
他写信给徐向前元帅,呼吁重视中医,被胡耀邦总书记定为政治局传阅文件,催生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在中医药管理局面临被撤并、中医被西医“抓大放小”的关键时刻,他们八老一起上书,为中医生存、为民族利益而呼吁。
如何看待中医,既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中医在近代备受歧视、限制,中医学术被改造,从业人员不自信,他站在世界医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声呼喊“世界需要百万铁杆中医!”
中医学术五千年,不断发展,关键在于有传承。学历教育与师带徒相结合,才能发展中医事业。他无私奉献自己的宝贵经验,希望徒弟超越师傅,为的是中医事业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展壮大。
非典袭来,现代医学发现了新型病毒,可是一无药物,二无疫苗。他根据中医理论、历史经验,和广州中医迎战的具体情况,上书胡锦涛总书记、吴仪总指挥,大声疾呼应重视中医的作用,“战胜非典,我们有一个武器库!”
医学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中医在未来医学里占有什么地位?他把中医倡导的“仁心、仁术”,作为未来医学的目标,主张“健康园将逐步取代医院”,努力发展以人为本的未来医学思想。
冠心病动脉搭桥、放置支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补救措施,中医既可以在其介入治疗前后“围手术而治”,添一把力量,也可以防患于未然“取而代之”,把疾病治疗于“未有形”之前。
香山科学会议是国家研究、制定基础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在这个会议上讨论中医问题,关系到中医未来的研究方向。他以“为中医发展架设高速路”题目,做了主题发言与评述,赢得大家高度赞誉。
973课题首次设立中医项目的时候,他出任专家组组长,领衔研究中医基础,成为首席科学家。深入研究五脏相关,指导多项临床工作的基础研究,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思路。
广东建中医药强省,首先要有中医人才的支撑。广东中医师徒传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迎战非典的时候已经显露出人才实力的重要。全国名师与高徒的中医传承盛会落户广东,既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更有全国中医界的支持。
96岁的邓铁涛先生,思维敏捷,身体健康,带高徒,出新论,关注着中医的现实与未来。他旺盛的精力,与他坚持不懈的养生之道有关。其中令人瞩目的是,他宽阔的胸怀、有序的生活,积极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