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金元时代,中医忧国忧民出大家
曹东义 发表于:2019-6-8 14:35:1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123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9-6-9 08:36 编辑 ' |7 y. T  ?% L/ q" Z3 A
4 f- T0 Q' k! y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女真语为amba-an antʃu-un,"谙班按春"),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 并于1125年灭辽朝,两年后再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由盛转衰。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女真贵族大肆占领华北田地,使得双方的冲突加剧,汉族纷纷揭竿而起 。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金朝鼎盛时期统治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国大陆淮河北部、秦岭东北大部分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疆域辽阔。

金国作为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质浓厚。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后吸收辽朝与宋朝制度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法制度 。

军事上采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其铁骑兵与火器精锐,先后打败周边诸国 。

经济方面多继承自宋朝,陶瓷业与炼铁业兴盛,对外贸易的榷场还掌控西夏的经济命脉。

金朝在文化方面也逐渐趋向汉化杂剧与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

金朝,汉文文献一致认为,女真是靺鞨(拼音:mò hé)部落中的一部,靺鞨的另一部分是被称为“黑水靺鞨”的七个部落,居住在黑龙江的中下游地区(“黑水”是黑龙江的诸多名称之一)。女真人的第一代祖先就源起于黑水靺鞨。女真族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1]

金朝建国后,与北宋定“海上之盟”向辽朝宣战,于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随即撕毁与北宋之约,两次南下中原,于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时,领有华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以北的华中地区,使南宋、西夏与漠北塔塔儿、克烈等部落臣服而称霸东亚[2]

金世宗与金章宗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后期逐渐走下坡。金军的战斗力持续下降,即使统治者施以丰厚兵饷也无法遏止。女真族与汉族的关系也一直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道路。金帝完颜永济与金宣宗时期,金朝受到北方新兴大蒙古国的大举南侵,内部也昏庸内斗,河北、山东一带民变不断,最终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后为了恢复势力又与西夏、南宋交战,彼此消耗实力。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夹击之下灭亡。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时对群臣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于是以大金为国号,望其永远不变不坏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部份文献中,“金源”因此成为金国的代称。

金朝历经十帝120年,鼎盛时期统治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国大陆淮河北部、秦岭东北大部分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疆域辽阔。

金朝作为女真族所建的新兴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质浓厚。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而后吸收辽朝与宋朝制度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机制得以精简而强大。

军事方面采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其铁骑兵与火器精锐,先后打败许多强国。经济方面大多继承自宋朝,陶瓷业与炼铁业兴盛,对外贸易的榷场掌控西夏的经济命脉。女真贵族大肆占领华北田地,奴役汉族,使得双方的冲突加剧。当金朝国势衰退时,汉族纷纷揭竿而起。

金朝在文化方面也逐渐趋向汉化,中期以降,女真贵族改汉姓、著汉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朝廷屡禁不止。金世宗积极倡导学习女真字、女真语,但仍无法挽回女真汉化的趋势。医学与数学都有长足的发展,金元四大家的学说为中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天元术的精进与《重修大明历》的修编为后来元朝数学带来重要的影响。


) C# J4 m6 Y* \) m

$ {% q" ~! c* v' v2 g; M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折叠兴起灭辽

金朝是由东北地区女真族所建立,他以渔猎为生。唐朝时称为靺鞨,五代时有完颜部等部落,臣属于渤海国辽朝攻灭渤海国后,收编南方的女真族,称为熟女真,北方则是生女真。辽朝晚期朝政混乱,天祚帝昏庸无能,辽廷不停的索求贡品,并且鱼肉女真百姓。1112年天祚帝赴长春州与女真各族的酋长聚会时对完颜旻等酋长肆行侮辱,使完颜阿骨打决意反抗辽廷。

在女真30多个部落中,完颜部最为强大,完颜部逐步地统一了女真各部。公元1114年9月,完颜阿骨打命女真各部人马誓师来流水(今拉林河),开始了为期十年的伐辽战争。

随后女真军队在宁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战中击败辽军。次年一月阿骨打在“皇帝寨”(即后来的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之白城)称帝,国号大金,建元收国,是为金太祖。辽帝天祚帝至此才重视此事,并且下令亲征,但是辽军被女真军击败,同时辽朝国内发生耶律章奴高永昌的叛乱。

金太祖建国后以辽五京为目标兵分两路展开金灭辽之战。1116年五月东路军占领东京辽阳府,1120年西路军攻陷上京临潢府,辽朝失去一半的土地。战事期间北宋陆续派使者马政赵良嗣与金朝定下海上之盟,联合攻打辽朝。1122年东路军攻下中京大定府,天祚帝逃亡沙漠。同时西路军也攻下西京大同府,耶律大石等拥立耶律淳于南京析津府,即北辽。北宋也派童贯等人多次率军攻打辽南京等燕云十六州之地,但均被辽军击溃。北宋最后请金军攻下辽南京,北辽亡,至此辽五京均被金军攻下。宋金双方经过协商后,金军给予燕云十六州部分城市,并且获得岁币,然而北宋最后只获得金军洗劫后的一堆空城。1123年金太祖去世,其弟完颜吴乞买继位,即金太宗。金太宗继续讨伐大同一带的辽军。1124年正月,金太宗为了联合西夏灭辽,把下寨以北、阴山以南的辽地割给西夏。西夏则改对金朝称藩。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辽朝亡。而耶律大石率军西行,于西域建立西辽


2 C# O5 ^" ]* \4 G折叠宋金和战

金朝在灭辽朝后,即有意南下灭宋朝。金太宗以宋收留平州之变 中的辽将张觉违反宋金双方前议为由,于1125年发动金灭宋之战。他派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分兵两路从山西、河北南下,最后会师北宋首都开封。在宋将李纲死守开封的情况下,双方宣布议和。1126年金太宗再以宋廷毁约为由,再派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兵分二路攻破开封,于隔年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等宋朝皇室北归,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灭亡。

然而宋康王赵构因机运逃过一劫,并于宋朝南京归德府(今河南商丘)称帝重建宋朝,是为宋高宗。史称南宋。而此时金朝为了统治广大新占领的汉地,先后建立张楚与刘齐等傀儡国以统治之,并且多次派完颜宗弼等金将率军南征南逃江南的宋高宗。然而南宋在宋将岳飞韩世忠张浚的努力下,屡次使南宋转危为安。最后金朝只好迫使南宋称臣,并且让西夏高丽等国臣服以称霸东亚。

1135年金太宗去世,由金太祖的孙子完颜亶即位,即金熙宗。当时辅佐金廷的一些功臣被称为衍庆功臣,他们主要分成主战派与主和派。金熙宗于1137年废除刘齐,而后听从主和派完颜挞懒的建议与南宋主和派宋高宗秦桧议和。由于割让河南、陕西地让主战派完颜宗弼不满,1140年让完颜宗弼率军攻下河南、陕西地。隔年完颜宗弼再度南征,但被岳飞刘锜击败,岳飞于郾城之战后再度北伐逼近汴京。最后完颜宗弼与南宋主和派合谈,并且在岳飞被杀后签订绍兴和议,至此金宋边界完全确定。

金熙宗自幼受汉文化薰陶,登基后与完颜宗弼推动汉制改革,并且重用汉人。隔年派衍庆功臣的完颜宗磐完颜宗干完颜宗翰三人共同总管政府机构,“并领三省事”。金朝官制此时基本汉化,建立以尚书省为中心的三省制。1150年金熙宗受衍庆功臣与皇后的控制,本人被过度压抑,后期不理朝政,滥杀无辜,最后被右丞相海陵王完颜亮所杀,完颜亮称帝,史称海陵王。

金帝完颜亮为了攻伐南宋以统一中国地区,推行许多措施:他将首都迁至燕京,是为中都(今北京市),并且有意南迁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将行政区划重新划分成十四路以便于管理;把驻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之白城)属于金太宗、衍庆功臣的完颜宗干完颜宗翰管辖下的军队归金廷管制,为金朝的中央集权制打下基础。

然而金帝完颜亮对宗室猜忌甚深,金太宗的后代差不多全被完颜亮杀尽;并且耗费巨资,不顾部分大臣的反对,执意南征。1161年5月,金廷遣使赴宋要求重划国界,意在寻衅,南宋也开始积极备战。

隔年金帝完颜亮率大军由汴京兵分四路南征。东面军分成海路跟陆路两股,陆路军由金帝完颜亮亲自率领,自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渡过淮水直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海路水军则直攻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西路分别自关中、河南攻向四川及湖北一带。金东路军渡淮水,攻陷和州准备渡江。然而东路水军在胶西(今山东省胶县)被宋将李宝的水军歼灭。同时间西北契丹族叛变,镇守东京辽阳府的葛王完颜雍自立为帝,并移居燕京(今北京市),即金世宗

金帝完颜亮遇到此情形仍然执著渡江,但是先遣部队在采石之战被宋将虞允文击败,船舰也被宋军烧毁。金帝完颜亮意图移师扬州强渡长江,但是部下大力反对,最后他们发动兵变杀死金帝完颜亮。宋军趁机收复淮南地区,此后金朝不再有灭宋之举。

7 L, W; [; e8 i, e3 s
折叠迁都燕京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因战争繁忙,并未修建宫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继位后,于1124年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大金朝上京城的建治,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为中国宋元时期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金朝第一都。

虽然大金上京会宁府已经成了大片的农田,但从残存绵延11公里的的古城垣、至今仍伫立在水田间的点将台等遗址上,仍可想象800年前金上京的繁华与兴盛。金代共四个都城,上京会宁府是金朝第一个都城,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是金朝第二个都城,称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于1214年迁都南京(今开封),金在蒙古军的进攻之下迁都开封,又迁都蔡州,公元1234年,蒙古军攻下蔡州,金朝灭亡。金上京会宁府皇城午门址,是唯一仅存的一处门址。

正当上京城向前发展时期,金朝内部发生了宫廷政变,主要原因是,金熙宗在位后期因为酗酒造成酒精中毒,胡乱杀人,引起了朝中众臣的不满。金熙宗继父之子完颜亮利用这个机会,联合亲信亲手将金熙宗杀死,自立为帝。海陵王继位后,为了缓和继弟杀兄、臣弑君的“同室操戈”这个矛盾,就以上京会宁府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有违误等理由,将京都迁往燕京(今北京市)。

在迁都燕京后,海陵王为了不留有金熙宗奉行君主制的痕迹,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组合力与反抗力,来确保自己的皇位,于正隆二年(1157年)下令毁上京。同年八月,海陵王下令撤销上京留守衙门、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海陵王迁都、毁上京后,使上京会宁府不再有往日市井繁荣的景象。

  X4 R/ l+ q' d6 i) S, y3 a' Z  D
折叠世章盛世

1161年金世宗举兵昭告金帝完颜亮罪过,率军统一华北,并且停止南征灭宋之举。然而宋金的战争并没有终止,1162年他以南宋不愿称臣为由,派主将仆散忠义进驻汴京、纥石烈志宁镇守前线,准备夺回淮南地区。此时南宋宋孝宗意图收复失地,派主将张浚率领李显忠、邵弘渊率军北伐,史称隆兴北伐。宋军陆续收复淮北各地,但于符离的符离之战被纥石烈志宁击溃而止。而后南宋主和派抬头,于1164年金军再度南征之际求和,两国于年底签定合约,双方平等对待,金朝获得岁币

内政方面,金世宗本身十分朴素,采取中庸稳固的方式管理朝政,提倡儒学;查问细微以激励官吏,严禁贪污;对经济采取务实的态度,并且免除不合理的赋税,诺有天灾发生,立即救济赈灾。当时各族人民纷纷起义,他为了维持统治,利用科举、学校等制度,争取汉族贵族支持,又加强猛安谋克权力,扩大女真族占有的土地。这些都使金朝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史称大定之治

金世宗除了抵御南宋北伐,还出兵威震西夏高丽,使这两国臣服金朝,被金史称为小尧舜。1189年金世宗死后,由于太子完颜允恭早逝,故立允恭的儿子完颜璟即位,是为金章宗。

金章宗前期的政治汉化甚深,文化十分发达,史称明昌之治。金章宗不单对国内文化发展加以奖励,他本身亦能写得一手好字。然而金章宗过度重视文化发展,宠爱李师儿(后封元妃)以及李氏外戚,任用经童出身的胥持国管理朝政。这两位互相协助,营利干政,使金章宗后期的政风逐渐下滑,而黄河泛滥与改道又使金朝国势开始衰退。此时金朝军事逐渐荒废,北方蒙古诸部兴起。金章宗曾派兵至蒙古减丁,并且诱使互相残杀,但收效不大,最后由成吉思汗所一统。

南宋权臣韩侂胄见金朝国势衰退,命吴璘之孙吴曦管理蜀地,准备北伐,而金廷也派朴散揆坐镇汴京,抵御宋军。1206年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宋军一度收复淮北地区,但是镇守蜀地的吴曦投降金朝。八月朴散揆率军九路南下,年底金兵直逼长江,并且围攻襄阳。隔年吴曦被杀,四川复归南宋,至此双方有意议和。韩侂胄最后在金朝与南宋的要求下被杀,双方于1208年议和,史称嘉定和议。1208年金章宗去逝,由于他的六个儿子都在三岁前夭折,李元妃立章宗叔卫绍王完颜永济继位,是为金后废帝或卫绍王。


2 T: r7 I8 v& t' n折叠中衰南迁

完颜永济继位后立即清除李元妃等外戚势力,然而他本身昏庸且任用错人,加上金朝国力衰退混乱,面对蒙古入侵时无力反抗。1206年蒙古部成吉思汗(元太祖)统一大漠南北,建立大蒙古国

当时蒙古对金朝保持严重的敌意,有意脱离金朝控制,而成吉思汗也知道完颜永济是个无能之辈,认为这是攻灭金朝的好时机。成吉思汗先攻打西夏以拆散金夏同盟,避免在伐金时被其牵制。当时西夏向金朝求援,金帝完颜永济以邻国遭攻打为乐而坐视不救,最后西夏向蒙古臣服,并且转为附蒙伐金。消除后顾之忧后,成吉思汗于1210年与金朝断交。

隔年发动蒙金战争,于野狐岭(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张北县与万全县交界处)大破丞相完颜承裕与将领独吉思忠率领的四十万金军,金帝完颜永济将丞相换成擅长谋略的徒单镒。蒙古军随后攻入华北并四处掠夺,最后包围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市),因中都城坚而撤。1212年成吉思汗再次南征金朝,一度包围金西京大同府。同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东北叛金附蒙,并在迪吉脑儿(今辽宁昌图附近)击败金兵,蒙古军再次逼近中都。1213年将领胡沙虎杀金帝完颜永济,拥立金章宗的庶兄完颜珣继位,是为金宣宗。

1213年金宣宗继位之初,胡沙虎执金朝大权。胡沙虎威胁中都守将术虎高琪作战不力,最后反被其所杀。同年秋成吉思汗兵分三路攻金,他派皇子术赤经略山西、皇弟合撒儿往河北,他与幼子拖雷往山东发展,金朝只有中都、真定、大名等十一城未失。隔年金宣宗求和,献黄金与岐国公主与成吉思汗,蒙金和议达成。

在蒙军撤退后,金宣宗不顾徒单镒等反对,与术虎高琪迁都汴京,仅派太子镇守中都,引来河北军民不安。1215年蒙古以金帝南迁为由,再度率军攻陷中都,至此占领河北地区。同年十月,蒲鲜万奴在辽东自立,建东真国。此时金朝龙兴之地辽东被蒲鲜万奴与耶律留哥瓜分,山东与河北一带都是民变的红袄军,金廷只能控制河南、淮北与关中一带。当时河患泛滥成灾,黄河自从金室南迁后改道,流向东南。河患的范围非常广泛。

金宣宗南迁之后国势益弱,蒙古已经取代金朝称霸东亚,由于成吉思汗与花剌子模发生纠纷而发动西征,他派木华黎统领汉地,封为“太师国王”,持续威胁金朝,金朝至此终于得以喘息。虽然金宣宗想要重振金朝,但无雄才大略,且又猜忌成性,政治上并无起色。

1219年太原失守,金廷建立河北九公,封立王福移剌众家奴武仙等九人为公,赐号“宣力忠臣”,打算以之坚守国土,但仍然无济于事。金宣宗任用术虎高琪,他们苛刻成性,接连南征南宋、西征西夏以扩张领土,并且持续抗击蒙古。此时金朝内政不良,军力已衰,经过多次战争后又使金朝处于四面楚歌的局势。1219年术虎高琪被金宣宗杀死,战事直到金宣宗驾崩以后才平息。1224年金宣宗去逝,由于其长子早逝,故由三子完颜守绪继位,即金哀宗。


3 ?9 `& d8 i/ E0 B折叠宋蒙灭金

金哀宗即位后,鼓励农业生产,与南宋、西夏和好。建立直属中央的忠孝军,任用完颜陈和尚等抗蒙名将,于1228年大昌原(今甘肃省宁县太昌乡)击溃蒙古军。而后金军收复了不少土地,让金朝起死回生。然而其盟国西夏因为之前的战争使得国力衰落,最后在1227年被西征回来的蒙古所灭。同年成吉思汗去世,1229年正式由其三子窝阔台继位,是为元太宗。

此后蒙古再度对付金朝,1230年窝阔台汗发动三路伐金,窝阔台汗率大军渡黄河直攻汴京,斡陈那颜率东路军走济南,其四弟拖雷率西路军自汉中借宋道沿汉水攻打汴京。1232年拖雷成功迂回至汴京,金哀宗派完颜合达、移剌浦阿率大军阻击于邓州。此时窝阔台汗率大军渡河,并派速不台攻汴京。而完颜合达急率军北援汴京,与拖雷率领的蒙军于三峰山(今河南禹州市东南)发生三峰山遭遇战,金军精锐溃败,名将张惠、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与移剌浦阿先后战死、被俘杀。蒙军围攻汴京,迫使金哀宗求和。而后金廷杀蒙古使者,蒙古再度围攻汴京。

金哀宗坚持至年底放弃汴京,南逃归德(今河南商丘市),汴京守将崔立降蒙。蒙将史天泽一路紧追不舍,金哀宗逃往蔡州,蒙古军约宋将孟拱江海率军联合围攻。1234年正月蔡州岌岌可危,金哀宗不愿当亡国之君,将皇位传给统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此时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中,金朝覆亡。


3 M" O6 k4 }2 z8 @6 p( P8 F

0 c- C7 _- x/ @1 ~折叠编辑本段疆域区划折叠领土范围

金朝自金太祖立国以来,接连不断对辽朝宋朝西夏高丽发动侵略战争。金太宗时,金朝先后攻灭辽朝与北宋,其疆域东到混同江下游吉里迷、兀的改等族的居住地,直抵日本海;北到蒲与路(今黑龙江克东县)以北三千多里火鲁火疃谋克(今俄罗斯外兴安岭南博罗达河上游一带),西北到河套地区,与蒙古部、塔塔儿部、汪古部等大漠诸部落为邻;西沿泰州附近界壕与西夏毗邻。南部与南宋以秦岭淮河为界,西以大散关与宋为界。

金朝疆域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原辽朝统治的东北区域与漠南地区,这是金朝龙兴之地,包括女真各部落的住地,还有契丹、奚、渤海以及五国部、吉里迷、兀的改等各族。金朝建国之初,对此一概搬用生女真旧制。如1116年金太祖占有辽东京州县以后,“诏除辽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即不管是辽籍女真族、汉族、渤海族、契丹族或是奚族,全都以猛安谋克制度(即千夫百夫的制度)划分管理。第二个是辽上京临潢府以南,直到河北、山西等燕云十六州,这里居民主要是汉族,长期以来受异族统治,而金统治下之汉地亦维持汉官制度。第三种情况是原宋朝领地的淮河、秦岭以北之地,主要居民也是汉族,由于新受异族统治,大多不愿受金廷管制。先后设置张楚与刘齐等傀儡政权统治,最后由金廷以汉法直接管理。


$ ~' t: `; @- k6 K* j. {折叠行政区划

金朝采行五京制,共有中都大兴府、上京会宁府、南京开封府、北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和西京大同府,其中后三个陪都就在辽的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和西京大同府的原址。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南2公里的白城子)是金朝第一个都城,称“上京”,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大兴府(今北京西南)是为金朝第二个都城,称“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金宣宗完颜珣受蒙古帝国掠夺与威胁,于1214年宣布向南迁都开封府,称“南京”。1232年三峰山之战金军战败,蒙军围攻“南京”后,金哀宗先奔归德(今河南商丘),最后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

金朝的行政区域采用路()、州、县三级管理,设有五京十九路,“路”是金代地方最高最大的行政区,相当于现代的省,有都总管府,以及都转运司、按察、盐使等三司的监司官,五京府有五京留守,而后与府伊所掌的府合一。路府则成平行机构,下辖州、县二级。金朝的州分为三类:节度州设节度使,防御州设防御使,刺史州设刺史;县则以县令掌治,分成七等。此外尚有部落之官,千夫长的猛安,百夫长的谋克,合称猛安谋克;属于边戍之官的乣详稳,部落墟砦之首领的移里菫。金上京路共辖有:一府,即会宁府;三州,即肇州、隆州信州;五路,即蒲与路、合懒路、恤品路、曷苏馆路、胡里改路;六县,即会宁县、曲江县、宜春县、始兴县、利涉县、武昌县。会宁府归上京路所辖,但它又是上京路的治所。会宁府统领三县,即会宁、曲江、宜春。路的最高官员是兵马都总管,上京路则由会宁府尹兼领。

3 C0 u5 r1 D7 j- b5 t, B
$ n1 `1 [5 ?" P  v
折叠编辑本段国家政治

金朝初期全面采用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同时奉行两套体制,但自熙宗改制以后,就逐步弃用了契丹制,全盘采用女真制。政治体制的一元化,是金朝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朝建国之初,金太祖废除部落联盟时的“国相”制,朝廷中枢权力机构实行女真传统的勃极烈制度,对于所占领的辽地,也一概

搬用生女真旧制。如太祖收国二年(1116年)占有辽东京州县以后,“诏除辽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即不管是系辽籍女真,还是汉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全都不加区别,“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以授其首领而部伍其人”。

但一到进入燕云汉地,这套女真制度便行不通了,于是只好因仍原有的汉官制度。史称“太祖入燕,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就是指同时奉行女真旧制和汉制的双重体制。金初的所谓“南面官”,亦即汉地枢密院制度,故《金史》谓“天辅七年,以左企弓行枢密院于广宁,尚踵辽南院之旧”。与此相对的“北面官”,主要指当时实行于朝廷之内的勃极烈制度。

金初的二元政治存在于1123至1138年。汉地枢密院系天辅七年(1123年)始设于营州广宁(今河北省昌黎县),后迁平州,再迁燕京,天会间一度分设燕京和云中两枢密院,后又归并为一。至天眷元年(1138年),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结束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这是熙宗汉制改革的结果。

早在太宗天会初,就有一些女真贵族的上层人物积极主张摒弃女真旧制,全盘改用汉制。《金史》卷七八《韩企先传》曰:“斜也、宗干当国,劝太宗改女直旧制,用宋官制度。”斜也即太祖弟完颜杲,太宗时为谙班勃极烈,与国论勃极烈宗干同主国政,可见当时支持汉化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不过终太宗一代,仍维持着二元政治的局面。

《金史》里虽有太宗天会四年(1126年)建尚书省的记载,但人们一般认为当时的尚书省是设在燕云汉地,与后来建立的三省制度无关。金朝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直到太宗末年才提上日程,天会十二年(1134年)正月,“初改定制度,诏中外”。由于太宗一年后就死去了,所以实质性的汉制改革是在熙宗朝进行的。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八月甲寅,“颁行官制”,是即“天眷新制”。这是金朝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自金初以来实行二十馀年的女真勃极烈制度,“至熙宗定官制皆废”,以三省六部制取而代之。

同年九月丁酉,“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这不只是简单地改换一个名称而已,它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汉地枢密院是作为双重体制中的一元而存在的,而行台尚书省则只是中央尚书省的派出机构。这两件事情的发生,标志着二元政治的终结和金朝政治体制的一元化。

8 \/ {& z  V. u, i3 o( p" q2 e; C
! u( s% ?- p/ s2 p5 h3 B5 f. }, d/ t' E
折叠编辑本段国家军事

金军大体可分为本族军、其他族军、州郡兵和属国军。前二者为主力,后二者为辅翼。最初,奴隶主、封建主都应从军。领有汉地后,主要实行征兵制,签发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兵,称为“签军”,到后期也行“募兵制”。金朝统治中原后,还仿汉制,实行发军俸、补助等措施。对年老退役的军官,曾设“给赏”之例。对投降的宋军,常保留原建制,仍用汉人降将统领。

金军亦以骑兵为主,步兵次之。骑兵一兵多马,惯于披挂重甲。各部族兵增多后,步兵数量大增。水军规模也较大,但战斗力较弱。除冷兵器外,还使用火炮﹑铁火炮﹑飞火枪等火器作战。后来蒙古南侵之时,金军就以火器抗蒙。1232年金将赤盏合喜驻守汴京,“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

军事机关原设有都统,后改为元帅府枢密院等,协助皇帝统辖全军。战时,皇帝指定亲王领兵出征,称都元帅、左右副元帅等临时职位。边防军事机构有招讨司、统军司等。金朝军队采用结合社会与军事制度的猛安谋克制度,也就是百夫千夫长的制度。早在女真族时期,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平时从事生产,战争时参加战斗,兵器、粮食自给自足。分置人民约一千户为猛安、约一百户为谋克,谋克相当于百夫长,猛安相当于千夫长。万户府下辖诸猛安,猛安下辖谋克,谋克之下还有五十、十、伍等组织。兵员配置大多是一正一副,战时副军可以递补正军。兵为世袭制,兵员可以子弟替代,但不能以奴充任。

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朝时,以三百口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约二千五百人的兵力,仅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就将辽国、北宋两邦彻底征服。后来猛安谋克既是军事长官,又是行政长官。随着金朝不断南移,猛安谋克制度与奴隶制互相适应的制度逐渐遭到破坏,“舍戎狄鞍马之长,而从事中州浮靡之习”。女真人的日趋文弱化就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金世宗时,阿鲁罕任陕西路统军使,“陕西军籍有阙,旧例用子弟补充,而材多不堪用,阿鲁罕于阿里喜、旗鼓手内选补”。史旭有诗:“郎君坐马臂雕弧,手捻一双金仆姑。毕竟太平何处用,只堪妆点早行图。”,已知“国朝兵不可用,是则诗人之忧思深矣。”。1168年朝廷从猛安谋克中遴选侍卫亲军,而“其中多不能弓矢”。最后当蒙古突骑兴起后,金军在野狐岭战役等大型战役中惨败,最后南迁汴京。然而在金哀宗时期所建立忠孝军,对蒙古军仍有一定威胁。


5 [+ W9 T+ V  @4 Z( A; w

# f( A! r% F( [. B, x. Y折叠编辑本段国家经济

金朝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金朝建立之初,女真族尚处于渔猎农耕的混和制度,而它所控制的汉地,农业经济早已高度发展。从金熙宗到金章宗的半个多世纪里,北方社会经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比辽时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冶铁业有明显进步。在金世宗与金章宗期间,原来使用奴隶生产的猛安谋克户也逐渐转化成地主。这个转化主要有受田、赋税、区别平民和奴隶等,女真贵族借此扩大土地占有范围。

- \( t' S7 `% d
折叠农业

金朝把发展农业作为军事扩张的基础,视其隆兴之地东北地区为粮仓,将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都逐渐传播到当时落后的今东北地区。由于铁制农业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品种也日益增多。金初,不种谷麦,只种稷子春粮。以后农作物品种日益增多,农作物有小麦、粟、黍、稗、麻、菽类等;蔬菜类有葱、蒜、韭、葵、芥、瓜等。金廷又鼓励垦荒,例如规定开垦荒地或黄河滩地可以减免租税,所以开垦农田面积有所增加。

金朝的土地制度给予女真族很大的优惠,这是汉族、契丹族与渤海族所没有的。女真族的土地制度是一种称为“牛具税地”的制度,继承氏族制度的遗风。占地多少是以耒牛、人口为依据的,拥有众多人口和耒牛的女真贵族自然就可以广占田土。到金世宗大定年间,人、牛、地比例不符的情形已很普遍。

金熙宗时期开始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早在金朝统治广大的华北地区后,有计划的将大量的猛安谋克分散各地以镇压汉族,被称为屯田军。金廷对内迁的屯田军户,都按照户口给以官田,即所谓“计口授田”。当官田不敷分配时也会大量抢占民田。屯田军户分得土地以后,大多让租给汉族耕种或是强迫汉族无偿耕种。由于剥削严重,无人愿意耕种,土地逐渐荒废。金世宗时再派官吏到各地去“拘刷良田”,兼并土地为官田。


4 ^. |& o; z& E" A7 \: ~折叠畜牧业

由于女真族属于东北民族,其畜牧业也十分发达。金帝完颜亮时原有九个群牧所。在南征时,征调战马达五十六万多匹,然而因战事大半损失,到金世宗初年仅剩下四个。金世宗开始复苏畜牧业,当时在抚州临潢府泰州等地设立七个群牧所。1168年起,下令保护马、牛,禁止宰杀,禁止商贾和舟车使用马匹。又规定对群牧官、群牧人等,按牲畜滋息损耗给予赏罚。经常派出官员核实牲畜数字,发现短缺就处分官吏,由放牧人赔偿。对一般民户饲养的牲畜,登记数额,按贫富造簿籍,有战事,就按籍征调,避免征调时出现贫富不均的现象。对各部族的羊和马,规定制度,禁止官府随意强取。


4 {6 ]  }' g% f- H8 V6 }7 X4 s折叠手工业

金朝手工业生产如陶瓷、矿冶、铸造、造纸、印刷等,历经战乱与复苏都有发展。女真族在建国前盛行炼铁。金朝建立后冶铁业在北方地区继续发展,著名的产铁地区有云内州真定府、汝州鲁山、宝丰、邓州南阳等,云内州盛产一种叫做青镔铁的铁器。另外在东北地区,也开始开采煤矿。铁制工具已广泛使用。在东北广大地区内,都发现了金朝的铁器。其中有大量铁制农具,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形制与中原地区相似或一致,这表明已改变了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1961年至1962年,在黑龙江省阿城县五道岭发现金朝中期铁矿井10余处,炼铁遗址50余处。矿井最深达40余米,有采矿、选矿等不同作业区。根据开采规模估计,从这些矿井中已采出四五十万吨铁矿石。

陶瓷业因为有辽朝、宋朝的基础也比较发达。金熙宗时,原来的北方名窑如陕西耀州窑、河南均窑、河北定州窑与磁州窑也陆续恢复生产,临汝等新兴窑址,工艺各具特色。金银业和玉器业也相当发达,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出土。商业活动逐渐活跃,东北地区的金朝遗址和墓葬中,发现大量宋朝铜钱,可见与南方贸易的密切。山西稷山的竹纸和平阳的麻纸,闻名一时。刻书蔚然成风气,其雕板技术,可与南宋比美,当时雕版印刷业的中心在平阳。


! y! Q% W5 _0 i, o折叠商业

由于生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使商业日益繁盛。金朝建国初年,各地的商业发展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当时女真的龙兴之地东北地区还是“无市井,买卖不用钱,惟以物相贸易”,而金中都与开封府都是兴盛的商业城市。金朝建立不少的“榷场”,与西夏和南宋进行贸易。不过宋金之间由于时战时和,榷场的贸易受到一定的影响。金朝主要向南宋输出皮革、人参、纺织品等商品,南宋向金朝输入茶、药材、丝织品等。会宁府金中都开封府济南府都是当时较大的商业中心。

金中都(今北京市)在金帝完颜亮正隆间成为国都后,水陆交通发达,人口迅速增加,已经是一座贸易发达的商业重镇,其中城北三市是商业的中心。金世宗时,开封府的相国寺仍旧每月逢三、八日开寺,商贩集中在此贸易,宣德楼门下“浮屋”中买卖者甚众。1152年,共有二十三万五千多户。以后到金章宗泰和时,又增加到一百七十四万多户。

金朝早期使用旧有的宋、辽钱币,直到金、宋间第二次议和后,战争暂告结束。1158年金帝完颜亮首次铸行正隆通宝小平钱。1204年金章宗铸泰和通宝真书钱。1213年金帝完颜永济至宁元宝钱。金宣宗南迁后也铸行货币。金朝灭掉北宋以后,曾扶植刘齐立国,所铸钱币却清秀娟美,比一般北宋钱精整。


6 N: q* Q$ f! K. f折叠受田和赋税

受田是女真奴隶制关于土地占有的基本制度。按照这个制度,奴隶主依据占有奴隶和牲畜的多少,占有不同数量的耕地。制度规定,凡占有耕牛一具(三头),民口二十五,即受田四顷零四亩。所谓民口,包括奴隶和女真部落、氏族的平民。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牲畜越多,就越可合法地多占土地。对外作战中,奴隶主掳掠奴隶和牲畜,也就成为扩大土地占有的必要条件。但土地占有的扩大,也是有限度的,即占田不能超过四十具。依此限度,一个大奴隶主,有牛一百二十头,民口一千,就可占有土地一百六十多顷。

和封建地主不同,金朝女真奴隶主不是依靠占有土地的多少去剥削农民和奴隶,相反,而是依据占有奴隶和牲畜的多少来确立对土地的占有权利。随着掠夺奴隶的增加,女真原居地的土地必然要不足耕种。金太祖即陆续把女真人迁徙到新占领的地区。1121年,金太祖从各路猛安部中,抽取民户一万多,迁到泰州屯种,命令原来居住在按出虎水的谋克婆卢火去作都统,赐他耕牛五十头。这就是授给他牛具十六、七,即六十多顷的土地。婆卢火以下的一批女真贵族,也迁到泰州,成为大小不等的奴隶主。

金太宗时,继续实行这种受田制度,并进而确立了赋税制。1125年十月,金太宗下诏说:“今年大丰收,没有贮蓄,怎么备饥荒?命令每牛一具,纳粟一石。每个谋克部置一仓库贮存。”1127年九月,又下诏规定:“内地诸路,每耕牛一具,纳粟五斗。”金朝的受田制既然是依据牛具的多少,赋税的征收也不是依据田亩或人口,而是以牛具为单位,所以又叫牛头税。这种赋税制,显然主要是奴隶主的国家向奴隶主和部分平民征收的粮税。从事耕作的奴隶一无所有,他们还不是征税的对象。

# ~3 B% U: D6 M, _% \9 m
折叠民户的迁徙

燕云和齐国旧制的保存——金朝奴隶制的扩展,不能不遭到广大农民的坚决抵抗。被迫迁往上京的山西居民,就曾起而反抗,相继逃亡。金兵攻掠燕云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反掳掠的斗争,更是如火如荼,给女真奴隶主以沉重的打击。金太宗在燕云地区,依靠汉人地主阶级,实行封建的汉官制度的同时,一再下诏禁止在降附区俘掠奴隶。汉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封建制经济关系,实际上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金朝没有也不可能把内地的受田制推广到燕云州县。

原属北宋的中原和陕西地区,在刘豫的齐国统治下,更没有也不可能对封建的社会经济制度采取什么改动的措施。

金朝统治领域的社会经济制度,呈现出奴隶制和封建制同时并存的局面。在金朝内地,基本上是推行奴隶制度。燕云州县继承了辽朝的封建关系。齐国统治领域,北宋时更为发展的封建经济关系基本上延续了下来。金朝的政治、军事制度在不同地区呈现的不同状况,实际上正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在上层建筑中的必然的反映。不同的制度当然不可能在金朝统一的国家内互相平行的发展,不能不发生剧烈的尖锐的斗争。这个斗争在金熙宗统治时期,便激烈地展开了。

) x0 l; s3 h4 G( N2 d) K& y
折叠人口

1141年绍兴议和后,自从靖康之难开始减少的人口总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增长。到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全国有53532151人,现代学者考虑到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群认为金国人口峰值达5600万,与当时的南宋西夏大理等国人口相加总人口达一亿四千万,金朝的四次准确的人口统计,每户均口数都在6人以上,金朝的户规模较大,与很多贵族以及猛安谋克户们使用大量奴仆有一定关系。

随着金朝内地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更多的土地耕作,也更需要民户当劳力。金太祖与金太宗为统治中原,将百万以上的女真人徙置于黄河下游人口稠密地方,是以牺牲汉人利益的办法去救济女真人。在把女真族迁往新占领地区的同时,也还继续地把契丹族、汉族迁到金朝的内地。金军在灭辽的作战中,曾经掳回大批的契丹族、汉族作奴隶。后来金太祖下诏,禁止对已经投降的百姓掳掠,禁止权势之家买贫民为奴,又规定卖身为奴者,可以用劳力相等的人赎身。但实际上,这种赎身的可能性是很少的。被迫迁徙的汉族居民,不能不大批地沦为奴隶。

金廷对降附区的人民,采用强迫迁徙的办法迁到内地。如山西州县的居民,被大批迁到金上京以至浑河路。上京地区的居民又被迁到宁江州平州的人民在反抗后被镇压,随后与润州隰州、来州及迁州等四州人民被迁到东都沈阳。这些居民艰苦不能自存,被迫卖身作奴隶,导致汉人刻骨的痛恨。女真族抢占汉族最富庶的耕地,为了增加日益增大的生活和军事开支,又不断加重汉族的赋役。女真人与汉人的矛盾恰如史籍所言:“盗贼满野,向之倚国威以重者,人视之以为血仇骨怨,必报而后已”。

女真男人的发型是“留颅后发”,还绑个辫子,所以被南人称为索虏。在《北风扬沙录》与南宋的游记,也有金人留辫的说法,在金太宗天会七年还强制胡服留辫,剃发留辫的习俗为后来的清朝继承,金代皇帝也可掌掴大臣”。

9 ]. L0 B( T0 R- \

0 V4 P: Z% A# b; a) N*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9-6-9 08:50:24 | 阅读全部
金朝文化在发展中已达到很高水平,它“一变五代、辽季衰陋之俗”,“大定以后,其文笔雄健,直继北宋诸贤”。在某些方面亦非宋朝可比,启后世文化发展之先声。金朝推行汉化政策,从“借才异代”走向“国朝文派”,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宋朝的独特气派、风貌,但其剽悍勇猛的崇武精神随着金朝政权的稳固而逐渐消失,最后终至亡国。元朝时,亡金故老喜言“金以儒亡”,此说未必正确,但金人全盘汉化则是不争的事实。刘祁说:“南渡后,诸女真世袭猛安、谋克往往好文学,喜与士大夫游。”金熙宗以下的帝王都具有相当高的汉文化素养。元代有一说:“帝王知音者五人:唐玄宗、后唐庄宗、南唐后主、宋徽宗、金章宗”。金朝中期以降,女真人改汉姓、着汉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朝廷屡禁不止。金世宗一向反对女真人全盘汉化,积极倡导学习女真字、女真语,但仍挽不回女真汉化的速度。
% {4 C2 @3 ^9 J8 g: X! a
& E6 z9 B% |/ o5 {接受汉文化最快、汉化程度最深的首先是女真上层贵族社会,郝经谓金朝“粲粲一代之典与唐、汉比隆,讵元魏、高齐之得厕其列也”。赵翼亦称“金源一代文物,上掩辽而下轶元”。金代文化艺术继辽、北宋之后而不断发展,超过了辽,在北宋之后与南宋平行,构成当时中国文化发展的南北两大支。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起着“上掩辽而下轶元”的作用。
1 Y& e, F/ l/ i! a& G+ Z) j4 K5 f& S3 c4 }
折叠思想
4 \! ]/ s5 Z5 \# M: Y- q- ?! n& K金朝以儒家为统治人民的基本思想,而道家、佛教与法家亦较广泛流传和应用。金朝思想家讨论批判两宋理学与经义学,让理学再度于北方兴起,发扬中华思想。在学术思想方面,赵秉文被称为“儒之正理之主”,他批评汉以来的传注之学,充分肯定周濂溪、二程(程颢、程颐)建立的北宋理学。并且将佛教、道家与理学思想融合一体,以卫道统名于金。' H- M. ]- Y' n! Q6 L8 u. ]
5 Z/ W" N2 d* B% K, F" `9 I
王若虚批评传注之学,其弊不可胜言,肯定北宋理学”。然而他也批评北宋理学,并曾下功夫对两宋理学注释加以评论和褒贬,但未自成一家之言。李纯甫著有《中庸集解》、《鸣道集解》,其思想先是由儒教转向道教、最后转向佛教,“号中国心学,西方文教”。他说:“学至于佛则无所学”,以为宋伊川诸儒“皆窃吾佛书”。为了达到以佛为主的儒、道、佛三教合一,大胆地向两宋理学开战。+ s& Y! [6 g8 c. {4 N2 n- V
, }  Z/ H3 Y1 ^% L$ q
在政治思想方面,赵秉文认为王室与列国、华与夷、中国与四境的关系都是可变的;认为有公天下之心的都称“汉”,认为社稷与民相比,民贵而社稷轻,反对唐开元末“祸始于妃后,成于宦竖,终于藩镇”的提法,认为祸害的根源在“明皇”。王若虚认为统一中国要讲“曲直之理”。他认为欧阳修不讲曲直的统一,是“曲媚本朝,妄饰主阙”。他认为国之存亡可付之天数,但不能以守忠节犯食人之罪,并且赞许司马光对传统正闰观的批评,“正闰之说,吾从司马公”。4 E+ Q2 F0 }# T$ |; P: P6 g

2 V( H# z/ l& H4 L+ P. g* l( z金朝如同宋朝一样,尊崇儒学与孔子。早在金军进军曲阜时,金兵意图摧毁孔子墓,即被完颜宗翰制止。自金熙宗时开始尊孔,在金上京立孔庙,又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虽然金帝完颜亮轻视儒学,到金世宗与金章宗时又大力尊孔崇儒,修孔庙与庙学,并且推崇《尚书》、《孟子》。$ N# ?4 Q& {! Y9 @
) Z0 B' r/ w5 E2 N
折叠文学
5 a" Z9 j& o6 R3 e- ?+ o( B5 l$ o) Z金朝初期的文学比较朴陋,文学家大多是韩昉等辽人与宋人。直到蔡圭出现,才被称为金朝文学正传之宗,其他尚有党怀英,其他还有赵沨、王庭筠、王寂、刘从益等。金章宗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有赵秉文、杨云翼、李纯甫与元好问等,女真人中有名的有金帝完颜亮与金章宗。金帝完颜亮南下侵宋时,在扬州赋诗,有句云:“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海陵王立志灭宋统一,作诗言志,笔力雄健,气象恢宏。金章宗酷爱诗词,制作甚多,但意境只在宫中生活,近似宫体诗。' ~3 Y* m, C2 _8 O1 R' {& D. e

' ?2 d( r3 L( U7 Z. r/ y, F在金章宗的倡导下,女真贵族官员也多学作汉诗。豫王完颜允成的诗歌,编为《乐善老人集》行世。下至猛安、谋克,也努力学诗。如猛安术虎玹、谋克乌林答爽都和汉人士大夫交游,刻意学诗。金朝有名的文人为王若虚与元好问。王若虚著有《滹南遗老集》,擅长诗文与经史考证,初步建立了文法学和修辞学,其论史则攻击宋祁,论诗文则尊苏轼而抑黄庭坚,是金朝具有权威的评论家,后来潘升霄的《金石文例》即受其影响。
! h- O  ], K5 A. P
" P4 K8 w' a9 V+ ?: `  L: F金朝壁画0 g% K2 b# ~7 c; x8 k
金朝壁画7 c/ o# u1 u9 ]3 v
元好问是金朝文学集大成者,著有《遗山文集》。他的《论诗绝句》30首,重在衡量作家,开后来论诗的一个重要派别。元好问的《中州集》是以诗存史,他把各地区、各族的诗人均视为中州人物,这是统一的包括各族在内的中华思想的具体反映。
& V- V4 I+ @1 d9 R! b5 S. @; b
% t; Y1 o3 {# h1 J9 S! a( F9 |金章宗时期的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中国古典戏剧中一部带典范性的划时代杰作。他是根据唐朝元稹《莺莺传》改写,但是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都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被称为“古今传奇鼻祖”、“北曲之祖”。. [& o. a) g" l+ b

: C8 m5 H7 [2 |# I9 ]/ O2 b# g, t女真文和汉文是金朝通行的官方文字,其中女真文是根据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而制成的。女真族原采用契丹字,随着金朝的建立,完颜希尹奉金太祖之令,参考汉文与契丹文创造女真文,并且在1191年八月颁行。1165年徒单子温参考契丹字译本,译成《贞观政要》、《白氏策林》等书。金世宗时,朝廷设立译经所,翻译汉文经史为女真文,而后又陆续翻多多本汉文书籍。金世宗对宰相们说:“朕之所以命令翻译五经,是要女真人知道仁义道德所在”。
8 M0 j9 V/ e1 _9 {, {3 M; Q$ C, {- g6 C
然而当时女真字与汉字对译,都要先译成契丹字,然后再转译。金章宗时,专设弘文院译写儒学经书,命学官讲解。1191年罢废契丹字,规定今后女真字直译为汉字。但随着汉语的通用,女真贵族多已识读汉字。汉字书籍在女真族中广泛流行。
  t' w  e) S9 E- j" E& E+ T. ?0 E  E
6 {3 s! o/ e1 Y- v折叠艺术& q$ q7 ~8 R7 R$ X
金代艺术的发展,也在各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金章宗设书画院,收集民间和南宋收藏的名画,王庭筠与秘书郎张汝方鉴定金朝所收藏书画550卷,并分别定出品第。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京城汴梁,就掠夺宋廷藏画、俘掳画工北去。金代宫廷讲求书画名迹的收藏,以所获北宋和内府藏画为基础,复从民间征集加以充实。; F% S# z. a- Y9 W+ n$ c

' L, S, F9 a& v7 y2 u: B金朝绘画在汉文化影响下,比辽朝绘画更为隆盛,特别是金世宗至金章宗时期,绘画活动益趋活跃。金章宗善诗文书法,又爱好绘画,他在政府秘书监下设书画局,将藏画加以鉴定,又效宋徽宗书体在名作上题签钤印。& ~) e4 F, D1 \, G# V

/ k/ a; A& V/ i# w金朝还在少府监下设图画署,“掌图画镂金匠”,当时有名的画有虞仲文《飞骏图》、王庭筠《枯木》、张圭《神龟图》、赵霖所绘《昭陵六骏图卷》等,其中以张瑀《文姬归汉图》为最佳。金帝完颜亮能画竹,完颜允恭画獐鹿人物,王庭筠善山水墨竹,王邦基善画人物,徐荣之善画花鸟,杜锜画鞍马。武元直、李山与王庭筠等山水竹石画作,比起同时南宋院画家的作品,似乎更显出“文人”的品味。  T1 L$ G. X1 v
& y$ A  P& ~7 W: g; Q
赵霖所绘《昭陵六骏图卷》(局部)
8 A4 b0 C& c# G3 I% D0 |# G赵霖所绘《昭陵六骏图卷》(局部)
; j! Q) S) f; p# _. `金代书法家学自北宋书法,金章宗学宋徽宗的瘦金体,很有成就。王竞擅长草隶,尤工大字,两都宫殿榜题都是竞所书。党怀英擅长篆籀,为学者所宗。赵沨擅长正、行、草书,亦工小篆,正书体兼颜、苏,书画雄秀,当在石曼卿上;行草书备诸家体,时人以沨配党怀英小篆,号“党、赵”。吴激得其岳父米芾笔意,王庭筠在当时学米诸人中,造诣最深,其书法为元初巙子山诸人所不及。任询具有多方面的才艺,书法为当时第一,《中州集》称他:“画高于书,书高于诗,诗高于文。”。' Q; U9 v8 [- j4 O5 A, i
7 f/ H9 e; K% F7 `3 Z% `' u4 t
金朝初年,女真族的乐器只有鼓、笛两种,歌咏只有“鹧鸪”一曲,“高下长短,鹧鸪二声而已”。进入宋境后,金军掠取宋朝教坊的乐工、乐器、乐书,汉族的音乐融入女真族的音乐之中。金世宗设宴招待南宋与西夏使者,乐人学宋朝,但服装不同。金朝舞蹈源自先人靺鞨的靺鞨乐,立国后基本上直接吸受自北宋舞蹈,同时也发扬女真族的乐舞文化。在戏曲方面,北宋流行的诸宫调到金朝成为主要的说唱品种。当时只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流传至今,其中《西厢记诸宫调》的出现,有着元曲初步形成的意义。; L/ r" {: P2 ^4 S: r, v- D# a0 b7 x
$ q  h6 \9 W: Q/ m1 ?. g" e  g0 W
折叠宗教- s! ]. _  |( s
金朝宗教大都主张顺从和忍耐,主要和北方汉族与异族统治者有关。无论是金代的佛教还是道教,都主张以本教义为主的佛、道、儒的三者合一,如在佛教的理论发展中有很高造诣的万松行秀和李纯甫。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凡立会也必以三教名之,完颜璹的《全真教祖碑》:“足见其冲虚明妙,寂静圆融,不独居一教也。”王喆从三教合一的主张出发,劝人们诵《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及《孝经》等道、佛、儒三家经典。
. p! \3 ~% @& R
+ N8 Q* P/ c( |& S+ R$ B佛教早在女真族时期即有流传,金朝灭辽朝及北宋后,又受中原佛教的影响,对佛教的信仰更加发展。佛教如华严、禅、净、密教、戒律各宗都有相当的发展。其中禅宗尤为盛行,这可说完全受了北宋佛教的影响,对金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习俗都有重要影响。。女真族占领中原后,道询继承净如在灵岩寺弘法,著有《示众广语》、《游方勘辨》、《颂古唱赞》诸篇。8 o' g/ h; x* m" e6 k" I* H

1 M5 H0 |3 j2 B阿城金墓双鸾朵梅织金锦
) h/ T% Q+ I9 U5 e阿城金墓双鸾朵梅织金锦/ Q" I- V5 S5 q0 U
汴梁则有佛日大弘法化,传法弟子圆性于大定间应请主持燕京潭柘山寺,大力复兴禅学,著有语录三编行世。万松行秀尤为金代著名禅师。传曹洞青源一系之禅,嗣法磁州大明寺雪岩满禅师,虽治禅学,而平时恒以《华严》为业。他曾在从容庵评唱天童的《颂古百则》,撰《从容录》,为禅学名著。他兼有融贯三教的思想,常劝当时重臣耶律楚材以儒治国,以佛治心,极得楚材的称颂,说他“得曹洞的血脉,具云门的善巧,备临济的机锋”,一时传为佳评。4 k, N. y' w+ o! k/ Z

4 Z' i" t* K0 y* O6 g道教道金朝出现全真教、大道教和太一教等三大新兴道派。全真教创始人是王喆,于1167年创建全真教,后由他的七位弟子轮流接任。全真教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道教思想以外,更将符录、丹药等思想以外的内容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大道教创始人是金初刘德仁,于1142年开始传道。主张“守气养神”,提倡自食其力,少思寡欲,不谈飞升炼化,长生不老,并且把儒家思想纳入自己的体系。此外,大道教有出家制度。太一教始祖萧抱珍,于1138年创建。以符箓道法为主,也有守柔弱的内炼之法。尊奉太一。太一教模仿天师道的秘传原则,每代掌教人必须改姓“萧”。其立教宗旨是“度群生于苦厄”,尊重人伦。6 s8 o$ w6 T8 x. L& g

$ f# s# ~+ t, N/ p% p& n, j6 ], a女真人信仰萨满教,它是一种包括自然崇拜、图腾、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巫术等信仰在内的原始宗教。萨满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中介,在重大典礼、事件和节日的祭祀时都有巫师参加,或由他们司仪。消灾治病、为人求生子女、诅咒他人遭灾致祸等,几乎都成为萨满的活动内容。9 i1 s+ _/ f3 `
) a* N2 _: I9 z6 T
折叠科技
$ d6 p: ~' H8 a+ x3 I2 v$ B金朝的科学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医学方面产生许多学派,不同创新的理论与争鸣对元朝医学与后世的医学有较大的影响;北方农业技术在比较落后的基础上有迅速的发展;数学方面在金元之际发展出天元术;天文历算方面修正大明历使其精确;此外,建筑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兴建卢沟桥、金中都、山西大同华严寺等建筑。. [+ U2 u3 U$ h- L% X, z
% ^5 F. E/ L& ]8 O
《测圆海镜》圆城图式! ?2 s( S: E1 f6 u, \  B
《测圆海镜》圆城图式) Z' f8 u* q, \5 N  Y2 R- Q
从靖康之变后到蒙古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和暴政,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使得医学十分活跃,被称为称为新学肇兴。金朝时期发展出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与李东垣的脾胃说。由于实践的丰富,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来解释前人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刘完素开创了河间学派、张元素开创了易水学派,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又自创了脾胃学说,这三家与元朝朱震亨的养阴说合称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7 a" j. ^2 C% G. w: F3 {4 L

, ]! [3 U3 j+ G" S金朝吸收北宋的农业技术,使得东北金上京一带的农业产量得以提升。现今考古学家还在今东北地区挖掘许多金代使用的犁铧、瓠种等铁制农具。当时金朝与西夏等地区有名的农书有《务本新书》、《士农必用》等农书,可惜现已失传。当时养殖蚕桑与园艺的技术也十分发达,例如利用“牛粪覆棚”将西瓜种植于较寒冷的东北地区。
  k' v( B* I5 v$ Q
7 f6 G0 W; _: Z) A0 Q当时数学最重要的进展是天元术的发展,天元术即是古代中国建立高次方程的方法,其中“天元”相当于未知数。1248年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其著作《测圆海镜》、《益古演段》中,系统地介绍了用天元术建立二次方程。金廷学习北宋建立司天监以观测天文,当时的数学也十分发达,使得金朝士人热中编写历书。金廷于1137年颁布杨级编写的《大明历》(与祖冲之的《大明历》不同)。而后赵知微于1180年修编成较精确的《重修大明历》,其精确度超过宋朝优越的历法《纪元历》。同时间耶律履也编出《乙未历》,然而精确度不如《重修大明历》。
3 c6 J# P# {6 _* d# l/ O, Z' G3 _9 b" n/ H5 {1 k2 ~
折叠编辑本段民族政策( W6 X3 W/ |  j, \/ I: u: s; `# s
女真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一方面对女真族实行防止其内部阶级分化的政策,如果有女真人沦为债务奴隶,或鬻身为奴,则官为赎良;如果劳动人手不够,则官为补充奴隶,每户不少于四个。但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将汉人贬为奴隶。天会八年(1130),元帅府曾下令以“人口折还债负”,天眷元年(1138)夏,元帅府又下令“诸欠公私债无可还者,没身及家属为奴婢偿之”,这种倒行逆施的政策逼得汉人“莫不逃死偷生,聚保山谷”,“最甚者,天会八年春,以人口折还债负,相率上山者动以万计”,进行反抗。6 b0 C: d8 c" C* a% N! L& K  M
8 s$ X2 I: L7 C5 X0 L6 _% t: W+ B8 w
金统治者把金源肇兴之地称为“内地”即上京地区,金太祖、太宗、熙宗三朝把内地作为其政治、军事、经济重心,加以重点经营。在灭辽破宋战争过程中,为削弱燕地和中原汉族、契丹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同时也为了弥补“内地”劳动力之不足并提高生产技能、发展经济,曾不断强制“富强工技之民”和农民迁往“内地”。金军攻破开封后,曾“押工役三千家”北归。金世宗主政后出于军事目的继续执行“实内”政策,向东北地区移民。大量汉人被强制迁徙到“内地”后,除个别头领外,大多身份下降,多数人充当猛安谋克户的奴隶,承担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家内劳动,民为统治者的官奴。有的虽独立门户,但他们往往艰苦不能自存;有的“乏食至鬻子者”,“贫而卖身者”,纷纷沦为奴隶。移民实内政策使大量中原汉人背井离乡、降为奴隶,是极大的灾难。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几十万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进入落后的东北地区,遂使劳动者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与契丹、奚、女真等族人民共同开发东北,推动了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 W; T& F' q+ Y- C% z8 ]

% S' c4 M! L$ p6 @9 v折叠编辑本段帝王世系' ?1 _6 A/ {  U% v6 D, o
金太祖
% A* ^3 Q9 s- s3 m. s9 }金太祖/ L' S, v4 E* f1 G
  c6 r6 B' p  k6 P2 J
0 C2 D9 u6 \$ O0 J0 k7 A* u

) j5 T" @& [  N& r! [. G. k# v9 B+ s金熙宗
( a8 d# z  v8 C: M$ x金熙宗3 ^/ ^: |6 V+ `4 f5 C
/ ^& j6 Z) c0 U5 h1 L
完颜亮$ u' X6 D6 s1 N. W
完颜亮
7 @$ F' @8 e7 ^; b9 J4 ~/ H2 i
9 u; v+ D( @5 v* `金世宗
; K+ U5 X5 K( F0 r, s: ]# N金世宗
9 C. d& {. w7 O  Y  h" }. J9 ?: ]
% r( Q. O6 K) b" o金章宗1 K+ ~) w& @7 ^
金章宗& K; Y9 N" d( d/ j9 U( {8 K2 ^8 l; }
; @0 H0 C% g" \; f2 `' h$ q7 s& i3 j
卫绍王+ P7 v4 H* r( y; Y! j
卫绍王2 R( d- Q" M# E3 V+ Y0 ]5 ~( |

! M% H: V9 H* m: N# A# `金宣宗
2 B" J  w9 a& K/ H# m& U" ~1 W2 P+ }金宣宗
. e! Q* v3 I: N; D$ _
4 H. R* R8 w3 L' _9 p金哀宗2 h9 D+ f! ]7 l( h: j! t. x
金哀宗. P3 S/ Y0 R- G- R: G. Y5 \
  }9 s: b6 Y! z4 Y, m7 f+ J
金(1115年-1234年)
; {! f& S5 R9 N0 H: M: g& }: t- V, ?庙号        谥号        汉名        女真名        在位时间        年号
, F) A1 ^8 r. H& x: }* s$ d7 R太祖        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        完颜旻        阿骨打        1114年-1123年        收国1115年-1116年$ ?  E5 }1 N8 w9 Y" u6 h' F, W, [  P  f
天辅1117年-1123年九月3 w) E0 V) y. M# i3 p

$ J6 ^2 g- l4 A2 _  B2 r8 k太宗        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完颜晟        吴乞买        1123年-1135年        天会1123年九月-1135年
1 z  [$ c7 t7 G( S% R6 w熙宗        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        完颜亶        合剌        1135年-1149年        天会1135年-1137年
2 `: ^* q8 R) x5 x2 F; s1 W5 i) s天眷1138年-1141年正月# T# ?( j- ~4 `- ], g
- |( O  M7 w" x. h# V! x
皇统1141年正月-1149年十二月
1 O5 n  ~2 I4 q8 ?5 N9 P% v  e5 E+ E, L" ?% f" U
        
! n- }8 B7 W& X( g海陵炀王
0 B. p; \$ j# F. r- W! S
3 B2 |! ], s3 Y, N/ C- o4 n(初被废为海陵王,谥号炀)& V" m; O+ ]% E/ x! `) P& S

6 V3 L3 n8 D. ?: `, P  F9 x0 X- B海陵庶人* l4 F% ~$ [* }+ E" ]8 z
% v, L1 K1 \- [0 V$ k9 K9 c1 @
(再被废为庶人). X- t, N8 _' A. u1 M7 b
; m+ m( B0 e/ G1 u2 r4 j! L
完颜亮        迪古乃        1149年-1161年        天德1149年十二月-1152年二月
) i5 G* K/ A$ J贞元1153年二月-1156年正月
+ |+ Y/ l. ^& v$ E7 {
& ^$ `3 m  h* w( c; V正隆1156年二月-1161年十一月
  z3 ~; u/ N. }9 b3 m* ]
( E/ T9 C! G/ `世宗        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        完颜雍        乌禄        1161年-1189年        大定1161年十月-1189年
8 P! d+ A) C; C# e; H0 B: ?+ X章宗        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        完颜璟        麻达葛        1189年-1208年        明昌1190年-1195年十一月9 U$ n8 U3 k, ]
承安1196年十一月-1200年
; w& D9 J0 W0 J$ J; {7 P, G) }" D3 z4 s3 ?3 |/ ~. g& ]5 W
泰和1201年-1208年
2 x9 d* _9 S& s& j/ f/ a8 P6 u- Q& V
7 ?( p+ s4 i" }  O-        卫绍王        完颜永济        兴胜        1208年-1213年        泰和1208年-1209年正月/ R3 _2 [* V0 b8 }3 P
大安1209年正月-1211年
' y0 U# y# V" [7 b& \. E# F
) d! \, ?( e0 E6 y崇庆1212年-1213年4 D4 w# M' T6 x& f9 X" x# R# Q
4 R8 f! N2 _. N6 R5 R' k0 R1 s9 e
至宁1213年五月-九月
3 c* v  x2 r/ p$ Q! K+ w
3 W. A: {/ d3 T2 t宣宗        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        完颜珣        吾睹补        1213年-1223年        贞祐1213年九月-1217年九月
& W9 r8 L8 ?: J2 c& |, C  b  z: @兴定1217年九月-1222年八月
$ q/ [  ?$ Q/ m% d+ ?* b9 @' L3 a8 t* f: A  P0 d
元光1222年八月-1223年
0 S# L/ H0 ?, J9 G/ @1 f) Q# f1 `" M. v, {1 ^. E! Y
哀宗        敬天德运忠文靖武天圣烈孝庄皇帝        完颜守绪        宁甲速        1223年-1234年        正大1224年-1232年正月$ E1 c9 e9 o$ K, m, N
开兴1232年正月-四月; |: R2 J7 l+ f
' C1 p2 G$ `1 m/ z
天兴1232年四月-1234年正月
5 K+ |$ \9 f, ?# z( Z7 N& ~) M# W+ x
昭宗        -+ k9 }5 I6 ]7 b
完颜承麟        呼敦        1234年        盛昌1234年正月, Q: F2 J7 _5 F- s: M3 p: S
展开
2 i. f8 U+ \9 l- l2 P6 L; m* o辽金夏历史事件% ~6 u% R: P: w
辽朝        阿保机建国        颁制文字        取燕云十六州        灭后晋
: O4 C3 }% G" B8 O' S$ O横渡之约        宋辽战争        君子馆之战        澶渊之盟, D8 [. ?) o8 w: k# X
重熙增币        辽夏战争        重元叛乱        十香词冤案
2 ?& K3 i% N7 Z5 a8 K( J8 g阿骨打称帝        北辽        金灭辽之战        西辽8 {- B- p( [8 U4 u
后辽
7 K; B5 O/ H3 b) _1 C9 H, N# t, c金朝        阿骨打称帝        海上之盟        宋金灭辽        宋金战争* D0 h  b! L" z! i3 a& v' [  A! B
靖康之变        伪楚        伪齐        绍兴和议
, ?! E: v6 F  E颁制文字        海陵王篡位        采石之战        开禧北伐
! A7 l; Y: M1 v嘉定和议        蒲鲜万奴据东京        红袄军民变        九公封建7 T7 b$ ^9 _! g, B! x6 w$ n( }
三峰山之战        蒙金战争9 J/ O' }" v' T9 N$ A
西夏        李元昊建国        颁制文字        宋夏战争        庆历和议) f1 y; }- E1 e* @
辽夏战争        惠宗        北宋五路伐夏        永乐城之战* W* x, F" [3 p, S6 X" @
金夏同盟        任得敬分国        李安全篡位        蒙夏战争+ a. t% _0 C( {( o
蒙灭西夏之战* V9 y+ D( \7 W5 o
中国朝代
5 z) T, K8 l8 j5 r' N) A夏朝(约公元前2070~1600年)        商朝(约公元前1600~1046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249年)
& a7 ]% r$ a3 @3 g春秋(公元前770~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221年)        秦朝(公元前221~207年)
2 g) h8 Q# p7 D% u5 o  I$ O0 q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
8 T' X4 }* c1 n( |+ Z" K十六国(公元304~439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隋朝(公元581~618年)
; X$ H+ S( J2 M' W5 Q( E唐朝(公元618~907年)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  U" h- z! h, s7 K0 F2 p
辽朝(公元907~1125年)        金朝(公元1115~1234年)        元朝(公元1271~1368年)
  M0 S3 g0 Z1 F7 a7 @# W9 Q$ x2 d明朝(公元1368~1644年)        清朝(公元1636~1911年)
5 J& Q1 Y; t+ \" {参考资料:
# n# h5 y" a; t2 w1. 金朝孔庙释奠礼初探  . [2016-1-27]
! H, c6 q( Y; D5 o1 D3 u" }3 a2. 金朝沈州尘封往事  . [2016-1-27]/ G0 Z% W$ a) U* t' v
词条标签: 东北历史 人物 朝代 金代
% n& L9 Y! [5 }, P( D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9-6-9 09:49:45 | 阅读全部
),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4 O$ X" x+ r4 c# K
" n" g+ E/ P3 G4 b8 t# ^6 S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 h7 p& W8 g5 u6 T; T. u2 m0 b3 y4 T$ z4 z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 、投下制 、驱口制 、匠籍制 、籍没制 、人殉 、宵禁 、海禁 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 ,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G1 S% x1 n  M2 |* x1 n
* ?  n- {8 B) D; J. Z2 s# d: f
基本信息. K7 z9 t9 O2 k
中文名称
% X. H3 Q" u, A元朝
* h' g. p% A# j9 {2 u7 N
) Q3 t5 K$ f7 x8 [/ g- K- n( v0 T外文名称) _; m# F+ E$ \, c. h: G$ r5 _
Yuan dynasty
/ X( I; Z0 s" }) Q- U
4 d4 M6 p7 N8 l4 m( i别称
# B4 K  N8 W' c1 e4 J- C元、大元、元国、元代、蒙元
& b4 M" _. W+ d) B' X6 K+ Y" f& P$ C
- E0 {) _; \# r/ M5 A都城( m: S( x9 F! y# @
大都
" B* l3 @$ }) ^; G1 K- ^7 R) ?% u7 @4 S
帝王' q5 U0 L: _' W3 I1 ?
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等
$ A3 g# \4 K% z$ d  S  k
; o1 i9 F' Q) ^2 r语言
# k0 e" Q; t/ Y' U% p( d( y1 p蒙古语(八思巴文)、汉语等
* v$ s% T6 E1 q* a% N6 m* K" Z* o6 O/ P$ Z
货币
- t9 _, p, G/ I# T交钞(为主)、圆形方孔钱1 ^" k) ]) g! c" I4 m

/ ?! W" L' X  U9 r, ^- g & ?% i4 S4 l2 F" t8 K
人口数量, Z' c0 d# w7 b; k/ f4 k
九千万左右(1341年)
6 Q: F7 N& ?7 N# ~4 ~% z7 Q/ [6 h$ n7 _" z( B2 |2 x' L+ h
主要民族
7 Q5 T% \; K( o+ W7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等
! ]) J4 v. f' A
9 u& l  _7 ], }6 I* F国土面积6 s* K1 o# A* E( a% y
1372万平方公里(1330年)
, q( ~1 @; ^, j5 r4 i: K+ u4 Y3 x" U8 u+ Z
开创者
8 a) d2 o; P. R( D& y) r9 k7 t忽必烈
) f/ k9 Q+ e  i% I2 j' p
8 h5 U7 V9 W. i5 C0 D6 E9 j7 h. f民族制度
- p2 j1 D) w$ M! U, s# H四等人制, K. Z; C1 w4 s% W

2 u; ]0 W# I$ K! U; u4 `, B) _时间/ _2 ~4 e- \6 m! F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1 E3 S' J; s4 F* j8 O

0 K" S+ h: _, Y9 U主要城市
- J( _8 b) H( ^( k% l& V; `临安、泉州、汴梁、广州、上都等! z% Y- X+ n' d  X

; x) i: e* D& g% I- W4 {8 o目录. q2 q! F, g9 k3 Q  d. y/ j
1国号
$ \9 v) Y8 H1 {2历史7 h" Y& J7 P/ n. j
3疆域2 x7 j$ K6 w7 ^" y# v8 F
4政治$ h- w& T5 z* M! N7 V3 u
5军事  }+ I2 K9 G3 S+ E! s3 ?6 ?$ P
6经济
* j4 J" O. D7 [/ Y* w1 j0 u7 C1 r7文化# C+ e+ |8 e( q3 N1 K
8科技
$ v3 H  ?" S% ^+ f3 Q9民族% m7 Y3 {7 L- o  R  Q( S
10外交0 S/ d% }% O% Y/ V) W% [) c# T
11帝王世系
/ f( a% d8 J4 O- }. g+ S折叠编辑本段国号
# T& ~, F- K7 `9 ?8 X' v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 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类似大汉,大唐那样的尊称,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 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时又叫北元或残元。7 U1 Q2 o. y1 i" V5 u
8 H' ?7 W3 o5 y  _9 ?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
/ h5 S2 K/ c' B3 G折叠蒙古扩张/ _- |4 l. @6 \+ u$ F8 a
元太祖成吉思汗
/ B6 m9 I- x, H+ m* O8 Z1 x/ W* v! a元太祖成吉思汗
+ D9 }/ h7 {" d9 M8 P1 |" g蒙古人的直系祖先是和鲜卑、契丹人属同一语系的室韦各部落。隋唐时,他们分布在契丹之北、鞑靼之西、突厥之东(洮儿河以北,东起嫩江,西至呼伦贝尔)的广大地域。曾受突厥的统治,突厥人多称之为达怛(鞑靼)。唐朝贞观年间,突厥势衰,后室韦人臣服于唐 。继突厥而起的回鹘政权崩溃后,室韦-达怛人大批进入大漠南北 。, ^7 B6 u0 @, M* L) _+ a. ~
* I3 R6 f9 l" c  t
大约在9至11世纪,其中的一支蒙兀室韦,从望建河下游之东逐渐西迁,到了斡难河、克鲁伦河和土剌河三河的上源一带,分成尼鲁温蒙古 和迭儿列斤蒙古 两大支,合称为合木黑蒙古 ,其中包括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合木黑蒙古之外,当时在蒙古高原活动的,还有蔑儿乞、塔塔儿、克烈、乃蛮、斡亦剌等部。所有这些氏族部落,先后都受到辽和金的统治 。
. y5 P' D) S6 L: ^+ h% [
0 _: ?; c! B" K0 g  d蒙古部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到12世纪时,大部分从事狩猎游牧,只有少数部落经营农业。不过这时,他们通过同中原的贸易获得了大量铁器,从而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阶级的分化更加明显。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各个部落的奴隶主互相展开战争。
- J# c% l! H# h
, j9 A0 V  \$ d% h蒙古高原地区的众多蒙古部落原为金朝的臣属。随着金的衰落, 蒙古部落也开始壮大起来,逐渐脱离金政权的统治。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诸部领袖铁木真通过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金泰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被各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政权于漠北,蒙古帝国成立,国号大蒙古国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
% t: A1 I' s0 Z
: Z* p9 w2 `7 {. _蒙古汗国成立后,不断发动侵略战争扩张其疆域。
) Z9 Z/ S$ f6 Y. y" W3 y* {
* h' m* l& u3 e7 B0 ]大蒙古国侵略战争8 [$ |! P& h3 C/ p& X0 X  c6 x0 ~
时间
' O% G/ E3 E' J( e6 i9 Y, P& J0 |2 r
对外战争
" y& d6 {/ `# S4 \7 j* ~
& C. O, @2 P) p4 F5 n1 D; C& @1218年2 m' Y$ H1 `& x

- B3 m+ b8 c0 x( q灭西辽。
7 z+ j) z! ?! m6 {4 z
9 X  f' [1 ?8 S5 U" l) \9 K; P9 S1219年% G1 ~' K/ _8 Z3 z& ^( D

1 U6 B9 O4 I; p5 @% c2 @西征中亚花剌子模, 一直进攻到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
1 A+ A9 f% N, N+ D: d1 D" E2 F, X! r9 ?
: h  W, [* m: M# z' {, t6 u1227年
2 Q1 g0 X& n/ h" T' e) y
) i- t& i; I) O) {  b0 l% i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对西夏的远征中死亡。/ Z# I4 s8 _$ y0 d5 _3 w& I

/ x3 Y* q# L; k) B+ v2 k1234年
3 O6 U7 l' d0 ~* I4 b' x: ]( i& X
  s* w+ j# u9 r6 M灭金。
- F7 [9 ?6 s! ~7 N& m5 J+ ^) t! U: g. M( x8 w( U3 D& w4 Y1 n8 v
1241年
9 w# j3 v+ p3 p, I5 X/ q* l, G& p. s$ a! }$ r& a
一度逼近东欧腹地。
% y6 f0 k1 g9 W9 C7 Q9 V  R: s. s! k1 C6 }
1246年
/ `" u% c, S' M2 h9 \: l2 C( Y* Z2 z- A7 A5 a, f+ b' L8 T' v
招降吐蕃。6 n) G* V; ?" t/ g; s5 B2 ^
, B! n2 Q) [5 S8 A0 @( I5 ]
1253年
4 h( H9 q* j6 K6 D, b- l
# Y# z  ]8 S  Y! ]" h1 n灭大理。7 G; n/ c- S' Q" v* {

( L4 L: [& o/ Q- T- R& w蒙古帝国九斿大纛  j' }0 B. ]" {+ p8 k, |* a
蒙古帝国九斿大纛
  \8 G5 b* ]3 W, U' i" o蒙古军队的对外战争具有征服性质,为了减少蒙古军队的伤亡,加快战争的进度,蒙古军队在战争期间对敌人采取了残酷而野蛮的政策。向蒙古军队投降的地区遭受的破坏相对较小,而大量敢于英勇反抗的地区破城之后人口被屠杀和奴役,无数财产被掠夺损毁。这一系列的征服战争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欧亚大陆众多古老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众多民族受到了残酷而不公正的民族压迫,难以计数的人口和财产在战火和随后的瘟疫、饥荒及自然灾害中损失,对战火涂炭地区而言也是少有的黑暗时期。, s+ c9 w4 e; h

, r' F8 r) _' I. d) A" ?蒙古汗国大汗蒙哥于1259年在四川攻打合州时暴死,终年52岁。1259年11月,阿里不哥在宗王等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于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后返回开平府。; t& [( \0 x9 E/ \# B

( ?1 F$ j( u+ e1 r1260年3月,忽必烈在汉人地主阶级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称大汗;4月,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法令,并建元中统。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强烈不满,阿里不哥与忽必烈随即展开了四年的汗位战争。- t1 B8 r6 Z% h! m9 [

/ e3 [; v( n+ a' u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忽必烈夺得蒙古汗国的最高统治权。 忽必烈推行的"行汉法"主张,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造成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忽必烈汗国,结果导致其他几个蒙古汗国纷纷敌对。这场内战让四大汗国先后脱离独立,直到元成宗时期才承认元朝为宗主国。8 ]  a* V- V! K# ^, L3 I
  A7 y' A6 [2 j# I3 t% y. t# [! t
折叠建立元朝
4 q+ F0 i, F! q! H3 I, t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称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正式建国号大元 。一年后,在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
- [. y2 k5 G* t1 c, {5 P
9 ~# c/ N( o9 p; [8 |  X* H; u# [/ P元世祖忽必烈
' Z5 E3 O8 g% p% Q" V& P元世祖忽必烈
  {$ w! c# y! ]7 K北方政局稳定后,忽必烈决定采用南宋降将刘整建议,先拔襄阳,浮汉水入长江,进取南宋。至元五年(1268年),命阿术、刘整督师,围困隔汉水相望的襄、樊重镇,襄樊军民拒守孤城达六年。
( r4 F) g0 D3 w) x6 W1 m/ f9 Q, N, |/ |" A, c
至元十年(1272年)初,元军攻下樊城,襄阳守帅吕文焕出降(见襄樊之战)。, h! f+ |* s6 b/ i4 @

) C$ Y* J" h3 Q: A% T: q: V次年六月,忽必烈命伯颜督诸军,分两路大举南进。左军由合答节度,以刘整为前锋,由淮西出师。伯颜本人与阿术领右军主力,九月,自襄阳出发,沿汉水入长江;同时,命董文炳自淮西正阳南逼安庆,以为呼应。十二月,元水师入长江,克宋江防要塞阳逻堡。宋汉鄂舟师统帅夏贵遁,汉阳、鄂州宋军降。伯颜分兵留阿里海牙经略荆湖,自领水陆大军顺流而东,以吕文焕为前锋。宋沿江诸帅多为吕氏旧部,皆不战而降。
. Q6 Z' X# |5 j1 u( Y$ k
) u. d$ _, \, R! b7 y: P* |/ s至元十二年(1274年)二月,贾似道被迫督诸路精兵,抵御元军。这时,他仍企图奉币称臣议和,被伯颜拒绝,只好在池州下游丁家洲勉强与元军会战。因宋军内部不和,一触即溃。同年秋,伯颜从建康(江苏南京)、镇江一线分兵三道趋宋都临安(浙江杭州)。至元十三年正月,宋幼帝上赵㬎表降元。, L' O+ w0 @  p+ Q8 w

/ W1 @+ A, L! c! x& K3 F. t9 i, {之后,南宋大臣文天祥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东南沿海继续顽抗,拥立益王赵昰为帝。赵昰死后,又拥立卫王赵昺,继续抗战。至元十五年(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被囚于大都三年之久,拒绝了元朝的招安,后从容就义。2 y# k* O% ?: x) b, ]
. L! c) M9 ]0 v& e: q
至元十六年(1279年),金朝降将张弘范指挥元军在崖山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势力,陆秀夫背着8岁的幼帝赵昺投海殉国,南宋灭亡。
1 c' E0 J% h" n' H/ I! A4 f/ @+ V" A& i6 o" O" E7 N$ }- _
现存的元刻本《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u& F, Y% D9 p5 a+ X$ A& f# ~) q现存的元刻本《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3 U) g  k1 ^' P. w% L, E) s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中国的南北对峙、五六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和战乱局面,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m1 E  q; G: Y. a' ?
+ W9 ?8 b* }( C6 F& W7 ~) U蒙古灭南宋后,统治阶层出现了以许衡为首的儒臣派与以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官员之争。由于蒙古需要大量财宝赏赐予各封王,加上开支繁重,所以财政日渐紧张。以儒臣派官员认为元朝应该节省经费、减免税收。反之以色目人为主的理财派官员认为,南人藏有大量财物,应没收以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于是这个问题在朝中没有停止。  Q8 t: Z3 j! H/ n! |4 z: x3 \- F

6 s3 Y, O- z0 ~9 m4 D: }忽必烈信任色目官员阿合马,设立尚书省解决财政问题。而儒臣则以受汉化更深的太子真金为核心形成一派,与阿合马抗衡。结果阿合马被刺杀,而真金也于其后得病而死。忽必烈仍然先后任用汉人卢世荣、西藏人桑哥等理财派官员以之来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 。  n5 u8 V# F8 J. S6 {

' j; B2 ?! [% M, k$ Y7 @# w折叠远征海外* _( h! |( u5 `0 I3 ~$ B  r1 k! \
灭宋后,忽必烈对邻近诸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如安南、占城、爪哇和日本等。至元十一年(1274年),侵日本遭遇飓风,无功而还。至元十八年(1281年),又分两路进攻日本,由忻都率蒙古军、汉军、高丽军从高丽东渡对马海峡,范文虎率新附军(元政府收编的南宋军队)从庆元(浙江宁波)浮海北进。元军在日本鹰岛遇飓风,战船多坏,将卒溺死者众,又遭日军掩杀,几乎全军覆没。& Y$ a) J0 N, r. q% w1 |+ x

4 k/ w2 J0 A7 D至元十九年(1282年),遣唆都从广州渡海攻占城,连战逾年。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至二十二年(1285年),镇南王孛儿只斤·脱欢(忽必烈子)发兵侵安南(越南北部),命唆都从占城北上助战,南北夹攻。安南王撤离都城,其主力走匿山林,避免与元军决战;待元军疲惫,又出而攻扰。五月,脱欢因暑雨不止、瘟疫流行,被迫退师。唆都战死。
: d% S6 C, D7 K4 D8 y- a4 n3 W; U9 u
至元二十年(1283年)、二十二年(1285年),元兵两次从云南出侵缅国(缅甸),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进至蒲甘,迫缅国定岁贡方物后退回。同年再侵安南,次年以粮尽师老北还。
4 W) l( V1 }, }/ Z; }9 N# D7 f
8 @# g+ q/ V# r; O4 @+ a8 J* B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十二月,史弼、亦黑迷失、高兴从泉州起航出侵爪哇(印尼爪哇岛)。爪哇统治者降元,并请元军助讨其敌国葛郎,打败葛郎王以后复举兵拒元,元军力竭退师 。+ w1 t) l; Y( Z5 q
" @- \- K+ {9 n& n+ H2 {+ l
折叠各地起义! Z* f% N; E' D
从攻南宋以来,连年战争,加以宫廷廪禄、宗藩岁赐,都需要巨额经费来支持。忽必烈急于解决国用不足的问题,因而日益信用以"理财助国"邀宠的大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人主持国政。至元七年至九年、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间,两次设尚书省综理财用。尚书省的理财政策主要包括:增加税收、兴铁冶、铸农器官卖、"括勘"(追还被私人、寺院夺占的南宋公田,起征田赋)、"理算"(追征各地历年积欠的钱粮)、变更钞法等,使国家的收入显著增加。但由于吏治腐败,专注搜刮,流于横征暴敛,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为了对外战争,打造东征海船,沿海和江南地区徭役征发日益加重。人民不堪沉重的封建剥削与压迫,纷纷起义。. S6 d7 G/ V; G: C# }

* Z' ]; ?, b" v4 e, C8 G% l至元二十年,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两百余起,至元二十六年更增至四百余起。在这前后,爆发了广州欧南喜、黎德和福建黄华、钟明亮等人领导的几次规模较大的起义。
1 ?7 |: v$ ?. L6 I' q/ r
1 u# p% a  F# k& i折叠中期朝政% y  \1 _. ~: Y1 c
元成宗铁穆耳5 L  n$ c! U  h5 |
元成宗铁穆耳
6 ^8 d6 n$ x$ V( i4 R3 U& C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驾崩。 由于太子真金早死,帝位由各方争夺。最后,群臣在真金的长子晋王甘麻剌及三子铁穆耳之间选择,由于铁穆耳受元世祖下赐皇太子宝及镇守和林。故晋王甘麻剌退让,铁穆耳即位,即元成宗。
9 ~. f& o+ y) W0 z! K
7 c/ `! ]0 Z2 C* U/ f; y5 @元成宗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 同时,发兵击败西北海都、笃哇等,都哇、察八儿归附,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有所改观。  e$ U: n) N/ P& a: M' G
/ n% {) g8 o4 \' [$ Z9 E
元成宗在位期间基本维持守成局面,但滥增赏赐,入不敷出,国库资财匮乏,钞币贬值。曾发兵征讨八百媳妇(今泰国西北部),引起云贵地区动乱。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鲁罕和色目大臣,朝政日渐衰败。元成宗执政末年还成功与长期敌对的窝阔台汗国议和,结束了西北的动乱局面 。
/ K  K/ F0 \: s, |- t
" C8 {9 Y0 {1 ?; |3 N& T  J8 L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去世后,前太子真金之孙海山即位于元上都,是为元武宗。并立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约定兄终弟及,同时又约定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帝位复归武宗之子和世㻋 。元武宗为了摆脱财政危机,下令重新设立尚书省,并印发至大银钞,结果导致至元钞大为贬值。至大二年(1309年),元廷与察合台汗国瓜分了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从此灭亡。
; `* l& k( o: C9 @( T, N! w4 N3 R/ I; p6 w
至大四年(1311年),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 ,生母兴圣皇太后的重臣铁木迭儿为右丞相。元仁宗取消了元武宗的经济措施,并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违背与元武宗相约先立和世㻋继位,再传位硕德八剌等之约。封元武宗长子和世㻋为周王,将周王和世㻋徙居云南,但和世剌途中起兵前往西北游牧,元仁宗又将和世剌之弟图帖睦尔放逐至南方 。延佑元年(1314年),提倡汉化的元仁宗恢复科举取士,史称"延佑复科"。
; q0 x  T. i, e1 b2 c2 y' C- f* G% z
折叠汉化与政变
5 j2 P9 t' Z5 n% r! N延佑七年(1320年),元仁宗去世,硕德八剌即位,是为元英宗。元英宗继承了其父元仁宗的以儒治国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并于至治三年(1323年)下令编成并颁布元帝国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 他还下令清除朝廷中铁木迭儿的势力,但随着清理的扩大,再加上朝廷中的蒙古保守势力对元英宗以儒治国的施政不满,导致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在至治三年(1323年)夏天趁格坚汗去上都避暑之机,在上都以南15公里一个名叫南坡的地方,刺杀了元英宗及宰相拜住等人,史称南坡之变。
3 k7 y# Z+ B7 B. A2 C5 H2 {
5 n1 Q. }" q8 ~元英宗被行刺后,镇守和林的晋王甘麻剌的长子、真金的长孙也孙铁木儿率兵南下,杀掉行刺元英宗的叛臣后即位,是为元泰定帝。 元泰定帝即位后,封被元英宗放逐到海南岛的图帖睦尔为怀王,镇守建康。" ^2 F6 s0 r/ j/ z3 o

( M9 |6 p, U4 n  c+ X/ e% k泰定五年(1328年),元泰定帝去世。丞相倒剌沙在上都奉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为帝,是为元天顺帝。而与此同时,元武宗的旧部重臣燕铁木儿与河南行省丞相伯颜则分别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同时迎接周王和世㻋与其弟图帖睦尔。 结果,图帖睦尔先至大都,在天历元年(1328年)自立为帝,是为元文宗。而和世㻋抵达和林后,也宣布即位,是为元明宗。元文宗表面上表示愿意退位,奉兄为帝,两人遂相会于上都之南,元文宗毒死元明宗后称帝。! y$ Q5 R5 R+ F8 l1 c/ _9 E+ |2 U
0 o" ^# y% K  z+ v8 G
元文宗重祚以后,大兴文治。天历二年(1329年)二月,札牙笃汗设立了奎章阁学士院,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治乱。又令所有勋贵大臣的子孙都要到奎章阁学习。奎章阁下设艺文监,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蒙古文字,以及校勘。同年下令编纂《元经世大典》,两年后修成,为元代一部重要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巨著。但元文宗在位期间,丞相燕帖木儿自恃有功,玩弄朝廷,导致大元朝政更加腐败 。- p  f$ x0 W/ g5 i

; a3 Q5 v; q" k( N  o元朝骑兵) [' {% K& a& C3 v
元朝骑兵1 R$ z- R5 p0 f5 M
元文宗于至顺三年(1332年)去世后,为洗刷他毒死哥哥(元明宗)的罪行,遗诏立年仅七岁的和西拉古图土次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但元宁宗仅在位不到两个月即去世, 不久后燕帖木儿也去世。元明宗的长子妥欢帖睦尔被札牙笃汗皇后卜答失里从静江(广西桂林)召回并立为帝,是为元惠宗,又称元宣仁普孝皇帝。
/ X/ i7 \# j( m* J& p* S
' G, j# F7 q- g+ M元惠宗在位之初,右丞相伯颜的势力很大,把持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元惠宗终于成功地废黜了伯颜,并控制了政局。; [8 v6 p& a6 {9 L
! l" e! E! H& n$ k+ q; p0 c. K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 d' f6 ~2 s) a
  ~9 t. o' s( y/ ]折叠元末民变
2 @7 d9 N3 A0 A6 q9 C. D8 h5 f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民族压迫十分严重,汉人被掠夺更为常见。将各民族分为不同等级,残酷剥削汉族群众,人民揭竿而起,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
5 W8 c& K2 Z6 S! K3 a6 P: N+ \. `! `! B3 a5 M
蒙古统治阶级内部却在为争权夺利而互相征战,因此加速了元朝的衰落。至正十年(1350年),元政府下令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并大量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但导致物价迅速上涨。
7 p2 t: m& Q: T/ a  U. I7 Z; W! b/ C* S: Q6 X9 l
次年,元惠宗派贾鲁治黄河,欲归故道,动用民夫十五万,士兵二万。而官吏乘机敲诈勒索,造成不满。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决定在5月率教众发动起事,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于是刘福通带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指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打出"复宋"旗号,以红巾为标志,其后郭子兴等人也纷纷加入。彭和尚亦在湖北扶助徐寿辉起义。至此揭开了大元灭亡的序幕。蒙古政府则派兵镇压各地红巾军,由丞相脱脱亲自督战攻徐州起义军芝麻李部,一度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 @% B" F9 U- G2 e3 s$ T
9 I; R. v) z% n- J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率军围攻高邮起义军张士诚部,被朝中弹劾,功亏一篑。8 A4 X% D! N5 B, K

- f% W8 N. j8 I8 O- H5 T/ h& p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的地位,并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攻占了江南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在北方察罕帖木儿(李察罕)和李思齐等元军将领则开始对北方红巾军展开反攻。7 X3 [5 O; I% x& S6 \' U
0 d+ H% n2 d& _( e* o, j7 ]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北方红巾军在安丰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蒙的张士诚,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南下投奔朱元璋,随后被杀。
" ]$ D- {% @0 w& T" w/ u3 M
; }& b! h: Y% l+ X; p! y- m折叠北元衰亡
, h1 C7 s  J+ S5 q6 w. P元末农民战争示意图
, G+ u" n/ Z, ]5 _/ e; u- o, [1 p, b; a元末农民战争示意图
) ~. e+ c" Y1 L3 Y; O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攻克通州,元惠宗于七月二十八日,仓惶北逃,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元大都(北京),元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统治结束。元惠宗北遁,朱元璋认为他顺天明命,给他上谥号为"顺帝"。
5 X& ?1 G9 r. o3 g4 @
3 a! i* {& n# p) V; I元惠宗退至上都,隔年又至应昌。他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当时北方除了元惠宗据有漠南漠北,关中还有元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驻守甘肃定西,此外元廷还领有东北地区与云南地区。朱元璋为了占领北方,采取兵分二路,各个击破的方式,此即第一次北伐。元惠宗战败后于1370年在应昌去世,元昭宗即位后北逃至漠北和林。明将冯胜夺取了甘肃地区。然而元将扩廓帖木儿仍然在漠北多次与明将徐达等人作战。明太祖曾多次写信招降,但扩廓帖木儿从不理会,被朱元璋称为"当世奇男子"。1378年四月,元昭宗去世,继位的元天元帝继续和明朝对抗,屡次侵犯明境。0 Y5 [3 l' G" N3 s# ^( I0 \

3 w3 @: a; b8 T, b至于北元领有的东北地区与云南地区方面:1371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明朝占领辽宁南部。然而其余东北地区仍由元朝太尉纳哈出控制,纳哈出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辽宁省昌图金山堡以北辽河南岸一带),与明军对峙了十几年,多次拒绝明朝的招抚。1387年冯胜、傅友德、蓝玉等人发动第五次北伐,目标是攻占纳哈出的金山。经过多次战争,1387年10月,纳哈出投降蓝玉,明朝占领东北地区。镇守云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元廷退回草原后仍然继续忠效之。1371年明太祖派汤和等人领兵平定据有四川的明玉珍,并且劝降梁王未果。1381年12月,明军攻入云南,1382年梁王逃离昆明并自杀,随后明军攻克大理,明军平定云南地区。
) r4 X6 n& X5 M1 L
% y( }6 X+ h3 Y0 H' }朱元璋为了彻底扫除北元势力,于1388年5月命蓝玉率领明军十五万发动第六次北伐。明军横跨戈壁至捕鱼儿海(蒙古国贝尔湖)击溃元军,俘虏八万余人,元天元帝和他的长子天保奴逃走,但是幼子地保奴被明军擒住,至此北元国势大衰。1388年元天元帝及长子天保奴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杀害,北元不再使用年号及大元国号。5 _) M' i! e$ Y* j; ~  }1 L
* F; ]+ O  E; o& {2 {9 u9 e
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吉尔吉斯部首领鬼力赤,否认爱猷识理达腊之子额勒伯克的宗主权,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额勒伯克之子坤帖木儿继位后也于建文四年(1402年)被鬼力赤杀死,明史称其改国号为蒙古,明人称为鞑靼,北元亡。+ V( l! G. T/ y# c. ?+ o

! I2 y0 r; e( y9 r- N元朝在丧失其优越条件之后被逐出了占领地,就连在忽必烈汗的领导之下所建造的大都亦无法守住,被逼回原本故乡所在之北方草原。从此以后,大蒙古帝国再也不曾复活。
" F/ U  F9 }- a
! c6 S: q9 `- r8 F' H# X折叠编辑本段疆域/ X# `. ~6 _; q" o2 E" e
参见:元朝行政区划7 w, F* x; `' L# J- a' z. X( J, T: u
2 y5 v7 u& r& y4 R) Q( @, E
折叠范围/ y% g6 @- c- e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3 [- i4 e  L7 P/ k5 H) l
, Z% w  v; c8 C  q
元朝地图
( t( p' P$ V3 j' P+ }元朝地图
. v5 P4 f8 T* C" m# G  s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 (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
6 u$ \( r$ M; B/ ^- r6 N" p8 u- I, x) [* h& J- a4 z/ q: E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8 b/ u+ k( X9 O9 G2 z5 X) Z

3 C, ~2 a) F* @, O3 C: H- _折叠藩属' P' K& u# n" ]; {9 @
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04年元成宗时期,元廷与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并与伊利汗国一同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利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实质上也承认其独立性。到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联合攻灭窝阔台汗国。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列为元朝的藩属国。 ) p1 @" O; [! r# c0 {
元朝及四大汗国(台湾版疆域图). g: G# H$ ^4 K' q$ D: p
元朝及四大汗国(台湾版疆域图)
6 x' U4 f: Q) n9 b4 l( C$ v7 M. F. k+ e- s1 g* y* M
折叠编辑本段政治
8 P8 Z( ~1 \( G; @蒙古国对华北的统治方式,是草原贵族原有的统治体系,在它所征服的定居农耕地区的延续。汉地户口的一部分直接领属于大汗,一部分被大汗分封给诸王、宗戚和勋臣。蒙古统治者把主持军事、财赋征敛的部分官员和监临各级地区的达鲁花赤派到华北,同时又以款服入质、领军从征、缴纳差发为条件,允许自金末战乱以来出现在北方的大小军阀世侯,继续行使在各自势力范围内的实际统治权。世侯们集兵刑赋役之政于一己,不相统属。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这种局面才获得根本转变。他借鉴金代制度,在以"藩邸旧臣"为核心的中原知识分子参议下推行"汉法",同时保留能充分保障蒙古贵族特权地位的种种制度,重新在华北确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统治体系以及相应的各种典章制度。中统、至元间的创置,奠定了有元一代制度。元朝制度多沿袭金制,同时又有不少前代所不具备的特点。其中有的反映了中原王朝历代相承的传统体制本身的发展变化,如行省的设立;有的反映了被保留的蒙古旧制,如蒙古、探马赤军中的奥鲁(老小营)建置;也有一些是在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如刑罚体系中某些不同于前代的变化,对吐蕃地区实行的政教合一的统治等。* ?# a8 G( f; ?; }. V; n* B

) Q8 _1 \# }) i2 k( ]! _3 G折叠主要机构/ q* Q$ A3 H3 V) w+ q
中央
3 R4 D1 }: W& ~" X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领六部,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中书省下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 U* q1 R* ^: m; d8 X尚书省,主要负责财政事务,不过时置时废。
6 C- _2 J3 z3 K# N. B枢密院: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2 \3 x& ]. c( z) n! c( A3 n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 K. R% D" E, E4 _6 C, U: ^) B
地方
3 {5 _: m6 I0 t2 ~4 [宣政院:掌管佛教僧徒及西藏事务。0 a* `2 R& S3 A# U5 s; l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8 c3 v, P* @# C8 s行省制度:管理地方具体事务。" E4 E+ m. b! p
折叠行省制度
7 F, l8 @* A& D1 s# e" l: w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简称行省,或只称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大元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设立尚书省主管政务期间,行中书省也相应改称行尚书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 ]( A/ R8 ~1 Q% ?$ `+ c  J! J+ S7 Z6 C4 y* p3 U' F8 e$ E# M) p
除河北、山东、山西由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元帝国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元代"行中书省"的性质,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早期是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带中书省的职衔,在外行使"省"的职能。灭南宋之后,行省逐渐转变成了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其首长也不再带中书省的官衔。
- s$ J% O8 w! r! c; Q- V8 t+ x8 `5 N
行省下有道、路、府、州、县、基层行政设施。
0 g+ v' T/ O" ^& T
; S* K1 T8 [! Z2 l9 s; z折叠行政建置
7 i9 v! E/ b1 A5 _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在消灭南宋前,忽必烈为了方便管治中土,就已在中土开始行汉法,将中国的大都作为首都,建立了一套以传统中央集权作蓝本的政治体制,例如设立了中书省和司农司等一系列专司机构,使用汉人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并在朝中任用了大批儒臣,包括刘秉忠、姚枢、许衡等。首都大都就是在刘秉忠等人的规划下建成的。此外,大元还建立了儒户这个户籍来保护和优待读书人。后来,又恢复了科举制度(不过名额很有限),尊崇孔子。理学是元代科举的标准。从整个政权来说,元代并没有统一的"官方思想",一般来说,蒙古统治者更多地信奉草原的萨满教与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
6 X5 o; l$ Z+ D8 h- c. a& _  P8 O2 G9 B  Y+ |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遵用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始置丞相及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宰执官。其后,相继于各大地区建立行中书省。初期,仍沿用前代制度,以中书省宰执官出领各行省,称行某处中书省事。以后此类行省实际上已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前代所置临时性的分遣机构不同,行省官若仍以中书省宰相行省事系衔,就与中书省的权限没有区别,嫌于外重,遂更定官制,只称某处行省某官,不再带中书省宰相职衔。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铨定省、台、院、部官,罢各行省所设丞相,只置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以与都省相区别。后来,部分地大事繁的行省许设丞相。延佑七年(1320年),复罢各行省丞相,已置者皆降为平章政事。叶顺铁木耳(1324~1328)以后,某些行省又设丞相,视需要及任职者的地位而定。各行省一般置平章政事两员(从一品),右丞、左丞各一员(正二品),参知政事两员(从二品),其品秩与都省官同;左司、右司合为一,置郎中、员外郎、都事,品秩皆低于都省。元末,有些行省还增置"添设"平章、右丞、左丞、参政等官。行省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国重事,统领路、府、州、县;距离省治远的地方,另设宣慰司统之,作为行省的派出机构。# b2 ^5 n) B2 a& G. Q4 g9 ~, s! k

9 l( l$ g$ X6 v  Q: O$ z然而,其"汉法"施行得并不彻底。由于元帝国的覆盖面积较广,除中原地区外还包括许多其它地方,不少中亚汗国君主以及蒙古王室成员都不满忽必烈行汉法的举动,忽必烈晚年也渐与儒臣疏远,因此汉法并未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
: m* j2 K$ R, r) P
7 q" c  ]5 s* h& H, p$ W; y3 q折叠法律制度, D! [3 G+ I( o( Q6 w( k% ?$ U7 N
元大都示意图  b# _! t5 ~: Q( x1 ~% c, k# e5 H
元大都示意图2 p1 y( i0 U( j
元代始终没有颁布完备的法典。至元八年(1271年)以前,中原汉地断理狱讼,基本上参用金泰和律定罪,再按一定的折代关系量刑。至元八年十一月,在建"大元"国号同时,下令禁用泰和律。以后曾数次修律,都没有完成。判狱量刑,主要根据已断案例,类推解释,比附定刑,与其他封建王朝相比,司法的随意性较显著。其他方面的立法行政,也都以诏制、条格(经皇帝亲自裁定或直接由中书省等中央机关颁发给下属部门的各式政令)为依据。因此,元朝的法制体系,主要是由因时立制、临事制宜而陆续颁发的各种单行法构成的。政府下令,凡在朝及地方各衙门均应分别类编先后颁发的各种格例,使官吏有所持循。+ G" i5 |8 q1 J
: `- a; O  f3 O2 U% c$ N! A
当时"内而省部,外而郡府,抄写条格,至数十册。遇事有难决,则检寻旧例,或中所无载,则施行比拟"。条格和断例岁增月积,繁杂重出,互相抵牾。元政府有时将历年所颁降的某一方面的条例重加"分拣"、"斟酌",厘定"等第",形成新的法律文字,作为"通例"公布。同时,对国家的政制法程,也几次召集老臣,从以往颁发的政府文书中选出"可著为令者,类集折衷,以示所司",所成《大元通制》《至正条格》等格律类聚都是具有法典性质的政书(见《通制条格》)。
+ |( P$ L) M. H4 {1 S" b7 R* @; E' z
元朝法律大体上遵循前代"同类自相犯者,各从本俗法"的原则。"五刑"的刑罚体系与前代相比发生了某些变化。同时,由杀人者向被害者家属偿付烧埋银,以及将刺字断放的前科罪人发付原籍,由官司籍记充"警迹人",交由村坊邻右监督等规定,从元代开始制度化。对伤害罪,规定由加害者交付给受害者一定数量的"赡养之资"、"医药之资",对加害者所处的实刑则比前代相应减轻。元代法律从维护蒙古贵族和地主阶级利益出发,制定了种种不平等规定,有些蒙古法,如对偷盗牲畜处以赔九之罚、倍赃制,屠宰牲口时禁抹喉放血等,对施临于汉族居民的刑罚体系也有一定的影响。
5 i% P' z* d. A( Z. i9 t! [' T
折叠等级制度0 g' }1 U  F) r1 ^: P
在封建制度里,贵族处于最高统治地位,当蒙古人侵占其他国家建立政权后,就出现了包括蒙古贵族在内的多个民族贵族并立的情况,这产生了帝国该由谁统治的问题。元朝为维护蒙古贵族的专制统治权,采用"民分四等"的政策,把中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这一政策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  k/ v  K$ L" m  ?
0 B& b% N" J- z. k
四等人制度3 E! q& [7 Y- K, P
等级& D/ A  b  U$ A4 c/ g1 i3 V

/ L% L6 [$ u$ F) u' F7 v/ H! `民族
) y1 `4 {2 S) K0 y4 }
: M1 Q4 l# O. Z' r1 Z& S1 u/ v7 a第一等
- `- _0 s0 T; V: J) B
3 A! t4 G- F9 k; g蒙古人
6 \# }/ C8 Q. B/ \* ]" u: q
# F  o. S/ O0 t6 t6 |8 p第二等
4 Z2 Z2 P3 l( Z3 r8 Y2 s! u5 j5 I6 g1 }% {2 J+ n
色目人(主要指西域人,是最早被蒙古征服的,如钦察、唐兀、畏兀儿、回回等,另外,蒙古高原周边的一些较早归附的部族,也属于色目人,如汪古部等。)5 G5 ^) K6 C: l5 |1 b6 ~

- H" Y! S/ M, V) ]# K6 |! C' N第三等
  [* z7 V" g( E+ [  s) y2 F0 b) {
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国境内的汉、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晚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大理)人,东北的高丽人也是汉人。)
  U7 N$ k2 X7 a# j  Q
  c# V. n# D: Z第四等( \5 n% W$ D9 C6 s5 P, i. a; D

. V8 @  A( }' \+ G/ {南人(最后被蒙古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淮河以南不含四川地区的人民。)
' X, l8 T- t5 e1 e5 r
/ t! K, g1 n) f  F8 {8 c早在大蒙古国时期,成吉思汗攻占中原后有位大臣提出将当地汉人驱赶后把中原变成蒙古人的大牧场。但成吉思汗的谋士契丹人耶律楚材以可以向汉人征收大量税收为由反对这个计划,该提案没有实施。' o+ Y5 t& Q6 {( A/ p' G6 Y6 D

9 Q4 A# |: Q/ e$ b' R0 c$ J元朝存在等级歧视制度。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将臣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这种划分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规定中。比如禁止汉人打猎、学习拳击武术、持有兵器(例如数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集会拜神、赶集赶场作买卖、夜间走路。"杀蒙古人的偿命,杀色目人的罚黄金四十巴里失 ,而杀死一个汉人,只要缴一头毛驴的价钱。汉人如当兵则不许充宿卫,如当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贰(虽然实际上存在很多例外情况)。这些法律规范对于汉人均不平等,然而仍任用不少汉人为官、例如史天泽、贺惟一等等。4 H5 o6 B0 z: z4 v2 o
* p$ a# H% X5 r/ H3 F" A( x
遇到征伐战争,差别待遇较平时更甚。像1286年,为了进攻安南,征用全国马匹,色目人三匹马中只征两匹;而汉人的马,无论多少,全部征收。以后不断征马,每次如此,汉人的马就成为珍品。. o( u$ T# J' J+ f' e: e4 A
9 r# _! _1 ~0 m; j
甲主"以上的地方政府首长,全由蒙古人担任。当蒙古人不够分配,或中亚人贿赂够多时,则由中亚人担任。蒙古官员大多数是世袭的,每一个蒙古首长,如州长、县长,他所管辖的一州或一县,就是他的封建采邑,汉人则是他的农奴,他们对汉人没有政治责任,更没有法律责任。但实际上对于许多豪强是不适用的。虽然法令禁止汉人持有兵器,但大兴史氏、易州张氏、真定董氏等待遇和蒙古贵族相差无几。相反许多蒙古贫民生活却很困苦,到了元朝中叶,常有大批蒙古贫民在大都、通州等地被贩卖,色目人也有不少沦为奴仆的。实际还是地主阶级政权。
: y* G% K0 ]9 ^' V
% U2 W' M4 h5 [5 P蒙古大汗可以随时把汉人视如生命的农田,连同农田上的汉人,像奴隶一样赏赐给皇亲国戚--亲王公主或功臣之类。南宋灭亡后所举行的一次赏赐中,少者赏赐数十户数百户,多者竟赏赐十万户。每户以五口计,一次就得到五十万个农奴。汉人忽然间失去了祖宗传留下来的农田,也忽然从自由农民沦为农奴,没有地方可以申诉。蒙古人,都可以随意侵占农田,他们经常突然间把汉人从肥沃的农田上逐走,任凭农田荒芜,生出野草,以便畜牧。
& Z$ \2 u# H9 ~' Z% E% t
2 t% N0 h, z1 ^然而学术界迄今并没有发现元代有把臣民明确划分为四等的专门法令,但这种划分却反映在一些政策和规定中,例如汉人打死蒙古人需要偿命,而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原文为怯薛歹蒙古人,怯薛歹为元代一特权阶级) 。2 t  Z0 T: |* Q4 v! f
- I1 B5 w1 f3 G5 q2 ]  O
近代有研究指出,元代有相当多的汉族人在各级官府担任高级职务,其中不少是正职。在《元史》、《新元史》、和《蒙兀儿史记》所作传的864名三品以上的官员中,汉人占了409位,即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七。此外,汉人在元朝官府里做正职的,除了在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行中书省担任高官的汉族大僚外,在六部中任职尚书的,亦俯拾皆是。综合来看,汉族人在元朝各级政府不仅任职显要者甚众,而且担任正职者也为数不少。认为"元朝各级官府 的高级官吏,必须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汉人最多只能做到副职"的说法并非准确 。0 ]% ~% u0 o8 [! L9 y0 _: X

5 o9 ^8 P) P! J) }8 |3 I5 o折叠编辑本段军事: g" Y; I2 ~1 x, ]; R% {+ ^
蒙古重装骑兵4 E* ~3 P7 G! P+ _
蒙古重装骑兵9 P" B0 U- r! V+ |" p/ M6 z; x
参见:怯薛
- U. P3 w/ _$ u! w& g% l: i6 h) T) d) Z& J' B
元代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仍过着兵民合一的游牧生活,战时出军,平时便屯聚牧养。在汉地,元朝军士的来源采取从固定的军户中签发的办法。蒙哥二年壬子(1252年)大规模籍户时,已明确地区分民户和军户。进入内地的大多数蒙古人户及被收编的金、宋降军之家,皆以军户著籍;此外还有一些汉族或其他各族人户陆续被新签为军户,一般都由中户充当。军户种田,可免税粮四顷,称为"赡军地"。蒙古、探马赤军和汉军(金国降军和蒙古政权、元政府在华北签发的军队)军户,都是通过奥鲁进行管理的。奥鲁的主要职责,一是从军户中起发丁男当军应役,并及时起征亡故军人的"户下弟男"承替军役,弥补军队缺员。二是负责按时为本奥鲁起发的当役军人置备鞍马、器杖、盘费等军需。蒙古、探马赤军的奥鲁,隶属于该奥鲁当役军士所在的万户、千户之下,汉军奥鲁由所在地区的管民官兼领。新附军(南宋降军)未设奥鲁。
! l( I# t1 |! z* v; e: o* [2 q. a+ k8 c' O
元代军事防卫分为两大系统,即戍卫京师(大都)的宿卫系统和镇守全国各地的镇戍系统。宿卫军队由怯薛军和侍卫亲军构成。忽必烈建国后,保留了成吉思汗创立的四怯薛轮番入侍之制,用他们列值禁庭以充护卫侍从,常额在万人以上,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侍卫亲军用于环卫京畿,到元朝末年先后置三十余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品秩与万户相当(正三品),隶属于枢密院。进入内地的色目人军队,由于战斗力较强,相当一部分被编入侍卫亲军。镇戍诸军的布局,腹里主要由蒙古军和探马赤军戍守。华北、陕西、四川等地的蒙古、探马赤军由各地区的蒙古军都万户府(都元帅府)统领,隶属于枢密院。南方以蒙古军、汉军、新附军相参驻戍,防御重点是临江沿淮地区。隶属行省的镇戍诸军,方面有警时由行枢密院统领;平时日常事务归于行省,但调遣更防等重要军务仍受枢密院节制。全国军马总数,只有皇帝和枢密院蒙古官员知道,行省兵马也只有为首的蒙古官员知道。
5 w3 u3 |7 `9 L0 i+ j6 v3 g" V" e
" @3 K7 H. e/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
1 o/ A2 E" G4 C/ N参见:元朝经济2 @( w4 E2 y2 z* S& M

& b7 E! {) l7 Y经济方面仍以农业为主,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残暴和剥削,元朝整体生产力比宋朝低, 但是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草原时期以畜牧为主,经济单一,无所谓土地制度。攻打华北时,惨酷的屠杀和劫掠带来很大的破坏。灭金国后,在耶律楚材劝谏下,成吉思汗同意复苏农业,鼓励汉人垦殖以期长治久安。 忽必烈即位之后,实行一些鼓励生产、安抚流亡的措施。到元朝时,由于经济作物棉花不断推广种植,与棉纺织品在江南一带都比较兴盛。" y8 Y: U: K1 C4 q& ?
  H& ]( ]6 E8 b/ W$ q  K
折叠农业) I5 U/ }  ~! I  b; i& n
元朝运河和海运7 h8 S+ I# u. v7 h  K* v; }
元朝运河和海运  b& C" u" z, Q3 X* d8 ]' S
元朝经济大致上以农业为主,其整体生产力虽然不如宋朝, 但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蒙古可汗进入中原之初,惨酷的屠杀和劫掠,给北方地区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毁坏。蒙古人原来是游牧民族,草原时期以畜牧为主,经济单一,无所谓土地制度。蒙金战争时期,曾打算尽杀汉人,把耕地都变为牧场,大臣耶律楚材建议不如保留汉人的农业生产,以提供财政上的收入来源。这个建议受到铁木真的采纳。窝阔台之后,为了巩固对汉地统治,实行了一些鼓励生产、安抚流亡的措施,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特别是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不断推广,棉花及棉纺织品在江南一带种植和运销都在南宋基础上有所增加。经济作物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就使当时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在某些方面渗入了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但是,由于元帝集中控制了大量的手工业工匠,经营日用工艺品的生产,官营手工业特别发达,对民间手工业则有一定的限制。6 o; ~$ h8 r" G7 j( w- x

" M3 a0 s1 J" F# l. ~( D1 Z折叠商品" W( i; z( W- H' @  b; v0 h
由于蒙古对商品交换依赖较大,同时受; E8 x8 C( G) J' |

( O) Q  ~5 A/ {1 ?% @儒家轻商思想较少,故元朝比较提倡商业,使得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相当富庶的国家。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为当时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为了适应商品交换,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然而因滥发纸币也造成通货膨胀。商品交流也促进了元代交通业的发展,改善了陆路、漕运,内河与海路交通。$ o: r& t% Y4 D* D# r& h! g% q
9 R- g# g5 k: T' X
折叠人口
4 n7 A! d/ G* z/ _元代户口统计表$ }3 C9 {! c( v; f
年代
( C. Y( z0 J# ^. u6 j9 z
) M& a9 s3 t3 c) S# x+ R户数(户)
0 s+ V. c1 q8 J9 x9 _; \- Q8 P0 l, g* R+ ~# f9 N* ^& o
口数(人)8 S+ L( f: e2 G; R& z/ D/ [

% O9 H9 `/ N+ g1 r8 g备注  o/ r. E+ b$ b" b& S0 B. U

7 }" V% m0 ]7 ?' |; x夏崇宗永安三年(1100年)8 g; ^0 R5 E8 ?  ?
* M" U# A* H3 j# k- m
-       
. m0 n% `% V5 j估300万
$ S' O3 X* x3 J- N) D) d/ F" m- x; `5 r9 C( R
-8 _% \4 M* W6 n& X  L/ H# U

" l2 n/ K3 s& z% f- R8 e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
7 p5 w! d1 v3 u+ w8 j1 O* B+ w& K; b/ r
8,413,164
% B* N" {$ Q3 L+ e9 q2 R: T6 ^
8 J) B3 u& S+ B3 u5 K, G3 q2 m估870万- u& t) D# n# w1 Q8 B1 @
* R* ^. t0 P; ]/ q2 l4 ?
53,532,151' F1 X/ A8 E% Y+ z
9 u5 x% C# \1 Q/ s, F" Q9 v+ m
估5600万0 W4 M9 N9 _4 M( u. P

- v2 Y' k) f; i1 A学者认为金国灭亡后境内仅剩200万户、1050万人。
# d/ a* V8 M/ Q) o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
0 ]+ F  Y; V# F1 Q( b4 m5 G% ~7 }, x5 y' T
12,670,8012 h) m* E; K+ x1 N9 b7 d: }
! V2 q; m& W7 z! Y7 t5 V* G- s
估1550万
3 `: j' ^) I: i% v% c
/ }# X% r! l( t8 Z  x7 l* V28,320,085( |7 \) ^" y. ^# g4 V9 K8 @  m
6 c* n! `4 `" m
估8060万
+ k- ?8 x: O2 k* R( A2 t0 R8 y6 v( o+ A+ y; ~; E
此年为南宋人口峰值,学者认为因宋元战争人口锐减超过一千万。8 E( t; d$ z8 _) B7 [( F; H
5 d5 G) N/ G8 U) U
元太宗八年(1236年); l7 S) W1 x9 n1 B" s

' U: j) a7 D3 }3 Y/ Y1,100,000( H: C3 q  a6 R7 x7 ]! h# J9 o

) r5 ~2 o' q" O5 q- u3 `- H* D-
8 k: a. l$ L' p- h  T) }! z4 _; b; V1 A: ?& Z: W
统计范围为原金、夏境的华北地区,1235年实施的乙未籍户至1236年完成。
+ [( i/ j7 E0 b5 }/ B# T6 O2 [6 I8 A8 r' L
元宪宗二年(1252年), r3 Z: q; @- c( o- Q' c" _

4 p' D# |3 e* p2 {7 V1,300,000        # `( R. ]! x  U
-1 L5 B1 y2 ~9 y1 U; J- H
' |$ \$ ]6 U) ^
本年完成壬子籍户
( S- G0 g0 W! y% [7 {% W. X# D: O. N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  A! i* V5 P- Y7 n  X  `) ~

6 A7 Y+ T" l9 T! x$ s6 d1,418,4997 e7 O/ a3 i( a7 d1 s& H) M

% u. i0 C2 ?2 ^1 n/ e: k. R. ^-        -
! U: i+ l; M: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7 P- v/ U6 ]( E, J6 y* Q

$ b, r+ i% z1 Q9 D2 T. |/ `( j6 V13,196,206
( t% }: `& y9 k. [0 r1 ^
( y, t5 @/ q4 P$ N" @估1500万
5 s& ?5 z  Q: v7 E8 F
. V9 p# L, ~% D& v58,834,7110 I3 t  @$ A$ \( q6 Z1 P
1 D9 j; q" c2 S
估7500万% V4 ]  j/ }$ u) p
! i+ L, n/ f0 U9 Q, L8 k. \) E6 W
原南宋境内有11840800户,原金国境内有1355406户。此次统计数据不包括西南各省的"山泽溪洞之民"。
( E( C" A8 T% u. T0 @* K
$ i  Y4 {: K& q& F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9 O0 c2 m3 s4 M  ]7 ]+ y1 I  c! C& L% a9 C- A
13,430,3328 e0 `8 X( j# W' k* K+ B8 _9 B7 u2 o# o
5 o6 G5 C/ O& ]0 M1 V
60,491,300) i- l& `; A: m4 B- I
, u" W. Q- V1 d: E: W" m- l
内郡(即北方)有1999444户,江淮和四川(即南方)有11430878户,共有59848964人,另外有游食者429118人,僧、尼213148人。: K( o5 c& j7 h& @" n

9 l* G) f  p& t/ ^7 w3 z. L1 d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
4 ^; n+ d0 D8 F. e2 a! e/ A# J6 N& \2 j( [+ _' m" e7 s
①14,002,760  U- |$ g' M' j3 p' i
" K9 q1 c' J' G  P' Z- X
②11,633,281, o$ N2 W" T$ Y
# y% ?/ I8 K# L" M/ a
②53,654,337
# Q& S4 s9 c. l0 |' A$ ], b4 ~  D! r/ y+ M/ |; u. O
①号数据为官方统计峰值/ a9 z# U% ?2 u7 H

  S2 P) C: s6 s1 t  _: L2 B②号数据出自《元史·卷九十三》
1 b5 i5 d/ B% o! L9 R2 V* V2 z# Z: c6 p% I# w2 _  v- q; J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
; J! _5 Y, d2 |& y& [' p. A% B5 g- p! Z
13,400,699
! C( R* a0 L) _+ C: G. W
1 e% Y2 k: E7 ^7 s* P: O! B; T估1700万# g( s, c- W% |, E: G5 C- U# Y

6 B5 d/ [/ r. `# K1 n估8500万* s8 m5 I: X6 }# f
; W8 _7 a/ ?2 P+ t; K
-& i! C4 A! }8 ^# P* e
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年)
  S3 w( c9 `  W! h" W# V
% t, J7 G* t0 n% v8 ^估1800万
  K- [" [6 i+ V' E
. C, s) J1 `1 U$ ?. v$ Q) V0 K估9000万
/ f9 L$ U4 y+ T& F& n+ `. k  N7 v! ]0 v
部分学者认为此年为元代人口峰值
) f* K8 x& C0 J. }1 H/ P
$ N& G* h" }* [! M, A7 w/ {2 p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        -        估6000万        学者认为元明之际的人口谷底为六千万: w$ T; J; Z; G
注:本表官方统计数据仅包含汉地(不含吐蕃、云南、岭北及辽阳行省)的居民,未包含特殊居民如贱民、佃农、奴婢、僧道等人群,蒙古贵族军将们又有大量的驱口,此外还有军户、匠户等均不计入户口统计,故实际人口远多于在籍人口,本表估算数据出自吴松弟的《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及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发展史》。
, Q  Z8 `, Y4 l
  g7 b3 P0 G% a, e: \  y, o展开' ^. U: x7 L3 \$ Z
折叠赋税
* b7 ?. v) M7 W4 e, Z至正之宝(权钞钱)0 |; w3 ^: H- j  O; G. v
至正之宝(权钞钱)* L& l: p0 B+ B
赋税制度主要有税粮和科差两项。税粮南北不同,北方分为丁税、地税;南方则沿袭南宋旧制,按地亩征收两税。科差行于北方者,包括丝料、包银和俸钞三项。南方科差则有户钞、包银。但"江南包银"在元代施行时间很短。一般来说,元代的江南三省不征收包银。) ]& D! R! P& N1 N+ s, i8 q
5 D- C6 w- y5 |$ z6 z
差役按里甲户等编派,如坊正、里正、仓官及库子等。又有修城、开河、筑堤、运输等力役。差役极为繁重,给劳动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6 b/ v0 a6 ~/ w. Y5 v  `9 S
) z7 W8 E! W  a5 r# ~7 O官吏收钱的名目:部属参见要"拜见钱",逢年过节要"追节钱",生辰祝寿要"生日钱",迎来送往要"人情钱",无事白耍称"撒花钱",例行公事要"常例钱",论诉官司也要收钱。
3 @7 a( i2 w* V: L6 d% ^0 Q: S4 ~% a/ E  ~) M' ~% ]
折叠编辑本段文化
9 K' A4 f$ u3 f  l9 y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则采用相对宽松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中国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并鼓励中国国内各个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还包容和接纳欧洲文化,甚至能准须欧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等。欧洲著名历险家马可.波罗曾是元朝的重要官员。
; o, o1 Q. L8 U  }
( i$ }5 n# K, H4 u% w  Z  |元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同于其他征服王朝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积极吸收中华文化,元朝同时采用西亚文化与中华文化,并且提倡蒙古至上主义。例如极力推崇藏传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长时间没有举办科举等。由于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传统社会秩序已经崩溃。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地位下降,属于中下层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头。这个现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艺术与文学方面则是发展以庶民为对象的戏剧与艺能,其中以元曲最为兴盛。
9 Q% O1 c7 K: h: C
9 A/ N* O" Z( Y) C; g$ M折叠思想$ C4 t% G& F, P  H
元朝的思想上也是兼收并用的,他们对各种思想几乎一视同仁,都加以承认与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早在1234年赵复被俘到北方后,他就在燕京设立太极书院,讲授程朱理学,培养出一批理学家,使得理学得以北传元朝时,元帝尊重儒学,册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且推崇理学为官学。元仁宗初年恢复科举,史称延佑复科,在《明经》、《经疑》和《经义》的考试都规定用南宋儒者朱熹等人的注释,影响后来明朝的科举考试皆采用朱熹注释。 理学在元朝还有一些变化,南宋时期即有调和程朱理学的朱熹与心学的陆九龄等两家学派的思想。到了元代,理学家大多舍弃两派其短而综汇所长,最后"合会朱陆"成为元代理学的重要特点。当代有名的理学家有黄震、许衡与刘因与调和朱陆学的吴澄、郑玉与赵偕,其中许衡、刘因与吴澄被誉称为元代理学三大家。朱学的后继者为了配合元帝的需求,更注重在程朱理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其道德蒙昧主义的特征日趋明显。从而把注意力由学问思变的道问学转向对道德实践的尊德性的重视,这也促成朱、陆思想的合流。元代理学的发展,也为明朝朱学与阳明心学的崛起提供某些思想的开端。5 t+ f5 a! w, V) C4 Z- i# P" G% q  [

: L6 S0 p& G. j, V0 e$ \: k; t元曲《窦娥冤》3 q) b1 h2 L7 s2 F4 k
元曲《窦娥冤》
5 ?' V% S) e9 Q: [由于元朝由蒙古人所统治,汉族士大夫基于异族统治的考量,在元朝初期大多分成合作派与抵抗派。合作一派是华北儒者如耶律楚材、杨奂、郝经与许衡等人。他们主张与蒙古统治者和平共存,认为华、夷并非固定不变,如果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如果蒙古统治者有德行,也可以完全入主中原。他们提倡安定社会,保护百姓,将中华的典章制度带进元朝,以教感化蒙古人。另一派是江南南宋遗民的儒者如谢访、郑思肖、王应麟、胡三省、邓牧、马端临等人。他们缅怀南宋故国,坚持民族气节。为了消极抵抗元廷,采取隐遁乡里,终生不愿意出仕的方式。并且以着述书籍为业,将思想化为书中主旨。到元朝后期,由于元仁宗实行延佑复科,恢复科举,及第者都感谢天子的恩宠,纷纷愿意为元廷解忧。元朝后期国势大墬,政治腐败、财政困难,使得当时士大夫如赵天麟、郑介夫、张养皓与刘基等人纷纷提出各种政治主张,或从弊端中总结经验教训。他们大多提倡勤政爱民、廉洁公正、任用贤才等措施。元末民变的爆发使得南方有不少士大夫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镇压农民起义。在明朝建立后,少数元朝遗老纷纷归隐不出。
, e. b6 ]8 H+ i' `) m) X( R8 m, a; p) ?
折叠文学7 t& U( K1 b" p0 U
元朝文学以元曲与小说为主,对于史学研究也十分兴盛。相对的元朝的诗词成就较少,内容比较贫乏,但是文以虞集为长,诗以刘因为著。
! T( f- p! B; k; k) ~7 d) O, M6 A  w+ ~) U+ e9 U
明朝王世贞说"元无文",但是叙事性文学如戏曲、小说第一次成了主导地位。元朝使华北诞生元曲,江南则出现以浙江为中心的文人阶层,孕育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长篇小说,自由奔放的文人如杨维桢、倪瓒等人,在城市发放出市民文化的花朵。7 W' C1 B& }, D0 {; T, f
0 {/ R+ F; `0 K  I5 M
折叠戏曲
% e# i% y0 c- e- p4 e7 ~元朝的戏曲,即元曲,分成散曲与杂剧,散曲具有诗歌独
9 e8 K* F1 {: j) v! O6 b  W元曲大家关汉卿
' i& W/ V1 w0 n) ]  d  c( {元曲大家关汉卿
2 _" @4 r+ N* K/ C$ D2 s. w! V立生命,杂剧则具有戏剧的独立生命。当时城市繁华,元廷不重视中国文学与科举,当时社会提倡歌舞戏曲作为大众的娱乐品,这些都使宋、金以来的戏曲升华为元曲。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也是元代一种新的韵文形式,以抒情为主,主要给舞台上清唱的流行歌曲,可以单独唱也可以融入歌剧内,与唐宋诗词关系密切;杂剧是元代的歌剧,产生于金末元初,发展和兴盛于元代至元大德年间。根据《太和正音谱》中所记,大约有五百三十五本,创作十分巨大而辉煌。元朝后期,杂剧创作中心逐步南移,加强与温州发扬的南戏的交流,到元末成为传奇,明清时发展出昆剧和粤剧。/ k1 V0 @5 s2 f6 h& }7 O, V, b2 y3 |

6 v4 m& r$ ^/ n4 _- u当时散曲四大名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与乔吉,有名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反映作者乐观和顽强精神;《凭阑人·江夜》追求文字技巧,脱离散曲特有风格;描写景物的《水仙子·重观瀑布》雅俗兼备,以出奇制胜;其中描写自然景物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刻划出一幅秋郊夕照图,情景交融,色彩鲜明,被称为"秋思之祖"。5 g4 `! _; E5 W

$ v$ b1 X& z4 ~9 ?; w7 s- O) ]杂剧五大名家除了关汉卿与马致远之外,还有白朴、王实甫与郑光祖(其中关、白、马、郑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有名的作品有《窦娥冤》、《拜月亭》、《汉宫秋》、《梧桐雨》、《西厢记》与《倩女离魂》,主要表现社会与生活情况、歌颂历史人物与事件,强调人物的情感。元曲的兴盛,最后成为与汉赋、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国优秀文学遗产。1 c1 i) Z" P" l% S* L  s

" O9 W1 Q5 J3 [折叠宗教
" `* M; M% c8 i$ X2 E3 [元朝与各藩国:蒙古术赤汗国、蒙古察合台汗国、蒙古伊利汗国横跨欧亚大陆,幅员辽阔,其疆土内的种族也十分繁多,这些都使得元朝的宗教呈现多元化,各类佛教(含汉传佛教与喇嘛教)、道教、白莲教等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东西方的商旅、教士亦来往频繁,自西方传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含景教和天主教)与犹太教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加。
0 ]' o% D% l& j, n0 M; F# B7 y
: [" g9 m1 `. x$ b5 `0 |$ M- U由于元朝对境内各种宗教基本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甚且优容礼遇之,这种环境比较有利于宗教的传播与发展。元朝僧人有免税免役特权,致使一些不法之徒投机为僧,甚至干预诉讼,横行乡里,成为元代的一个社会问题。不过,元世祖曾在礼节上歧视伊斯兰教,例如不尊重其宰羊方法,伊斯兰教徒被逼吃死肉,此法令亦适用于基督教徒。 元朝对宗教管制较为宽松,使得民间如白莲教、明教等借此建立秘密组织,进行抗元起义。
3 M. v, g+ e/ V' ]; K# p
8 |% ?& J) a8 E0 o9 {+ \( i! p折叠编辑本段科技
- T  V' a  R) r2 l! A9 ~折叠天文历法
( t  }: f0 M5 B" n# A元朝科学家郭守敬
- t- j; Q" z  s/ W# q元朝科学家郭守敬
0 Y* P, J8 z) [" }1 G元朝在天文历法方面比较发达,元世祖邀请阿拉伯的天文学家来华,吸收了阿拉伯天文学的技术,并且先后在上都、大都、登封等处兴建天文台与回回司天台,设立了远达极北南海的27处天文观测站,在测定黄道和恒星观测方面取得了远超前代的突出成就。元朝有名的天文学家有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扎马鲁丁等人。耶律楚材曾编订有《西征庚午元历》,1267年扎马鲁丁撰进《万年历》,郭守敬等人修改历法,以近世截元法主持编订了《授时历》,《授时历》于1280年颁行,延用了400多年,是人类历法史上的一大进步。- W! ^7 N6 P6 t
2 z4 A$ ^9 s/ ^! N
扎马鲁丁与后来的郭守敬研制出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窥几、正方案、候极仪、立运仪、证理仪、定时仪、日月食仪等十几种天文仪器,当时在天文台里工作的还有阿拉伯天文学家可马剌丁、苫思丁等人。回回司天台一直存在到元末明初,仍由回回司天监黑的儿、阿都剌、司天监丞迭里月实等修定历数。
: A( j, N/ [. ?+ ~9 N4 M1 Y. z4 _& J8 n8 S
折叠地理
% n- V* w4 U7 o/ Y地理学方面《元一统志》的编纂、河源的探索、《舆地图》的问世及大批游记类著作的出版是其主要成就。《元一统志》由政府主持,扎马鲁丁、虞应龙具体负责。该书对中国各路府州县的建置沿革、城郭乡镇、山川里至、土产风俗、古迹人物均有详细描述,具有较高史料价值。1280年元世祖命女真人都实探求黄河河源,认为星宿海(火敦脑儿)即河源,比较接近实际。潘昂霄还据此撰成《河源志》。道士朱思本考察了今华北、华东、中南等广大地区地理形势,参阅《元一统志》等地理学著作,以"计里划方"法,绘制成《舆地图》,成为元朝地理学及中国地图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游记类地理学著作有耶律楚材《西游录》,李志常整理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周达观《真腊风土记》,汪大渊《岛夷志略》等,对元朝国内外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贸易来往等颇多描绘 。
7 z0 {1 \$ ?1 T, k  q8 R5 E7 _+ L7 q4 K# m# M
折叠农学7 _2 r" ~& P# H9 M
元代的农业技术主要可见于《农桑辑要》、《王祯农书》与《农桑衣食撮要》等三部书。
- C$ {7 J: @: s) @2 I3 ^
6 L3 U2 k! b9 R0 _" [, m7 @) e折叠编辑本段民族
9 G8 k4 V  D( Y; H参见:四等人制
7 b3 j8 u& K# W6 Q
0 b- E1 P; m7 J& F. P4 Z折叠汉族- u0 i8 Z1 [; o) V' {
元朝统治者为始终保持其最高统治权力,维护蒙古贵族利益,竭力推行民族隔离和歧视政策,元初有官员就主张"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官员入仕坚持"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的原则、 限制民间保存弓矢, 蒙古贵族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平民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辈分为名。 元世祖和英宗时期一度任用"汉儒" ,后因时局变动几经反复。 所谓"十户一把菜刀""初夜权"等传说于正史无考。
: e9 G8 O7 V2 {. z$ i
3 {5 K) d' @6 X* P9 s( M折叠色目5 N6 t" X; R8 E* k0 |
随着蒙古西征,大批西域人东来入华。元朝把这些人称为色目人。常见于元人记载的色目人主要有:回回、唐兀、汪古、畏兀儿、康里、钦察、阿速、哈剌鲁、吐蕃、阿儿浑等。蒙古贵族往往重用色目人负责经济和税收, 终元一代,色目人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科技文化领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7 e2 G1 t4 X- m* n9 t9 e7 S2 _% m* j5 C, e# e4 j& t+ `, j
折叠西南诸族, @/ n2 z, d8 [- @# b/ y. I! d
在西南地区有大理国、吐蕃等民族。1252年蒙哥汗命忽必烈与兀良合台自四川迂回南灭大理,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大理世袭总管。任命大量酋长为宣慰司世袭长官,运用土司制度管理西南民族。9 o. I, T, i8 e7 \6 K& @

9 @' X, K3 P6 |9 M+ ]折叠吐蕃
2 P+ E7 M& g/ ~, ?6 R4 U# W吐蕃自晚唐就走向衰退。1247年窝阔台汗次子阔端召请喇嘛班智达来凉州,史称凉州会盟,此后吐蕃喇嘛与蒙古大汗形成了布施关系。 朝廷支持下萨迦派在西藏建立政教合一制政权, 首领出任元朝"帝师"。
; N5 q9 }; E+ _8 p- {# t" q3 [" Z  l2 I$ O( M
折叠编辑本段外交
7 o% q& Q  r- R5 Z! K参见:元朝外交5 ^$ m) ~$ h$ O* Z7 G' S+ V
* ^. M4 h" \+ ^" _' [0 S# P
在元朝建立前后始终对周边国家和政权发动侵略战争,例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高丽蒙古战争等。4 g" S; D  Z; A  X9 C4 N
! D$ Q, M* _( q3 G4 v* l
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其中威尼斯商人尼可罗兄弟及其子马可波罗成为得到元朝皇帝宠信,在元朝担任外交专使的外国人。元廷曾要求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安南、占城、缅甸、爪哇)臣服,接受与元朝的朝贡关系,但遭到拒绝,故派遣军队进攻攻打这些国家或地区,其中以元日战争最为著名,也最惨烈。
' k  O! x5 Y% ^5 v; s$ k
! \4 j0 u( G( _5 P1 a马可·波罗是忽必烈时代中西方交流中的最有名的基督徒。他声称于1275年到达中国,他的著作是许多年中欧洲人了解中国的惟一渠道。马可·波罗称他的父亲尼柯罗·波罗和叔叔马菲奥·波罗先于他到达中国。
0 d0 |: \* c; h* Z! ?. c7 I  M0 N) T* k" q7 M) n3 G! S' m- h
他们于1252年离开威尼斯,在君士坦丁堡作了几年生意,并且在1265年下半年或者1266年上半年到达忽必烈的宫廷之前在罗斯和中亚旅行。- C5 J* [  e1 c+ P3 x- {& b
- S: K. i$ y5 c1 z5 ]$ ^: f
折叠编辑本段帝王世系8 ^& |/ {3 E! R
元太祖铁木真5 {" X$ a" w8 X: w
元太祖铁木真
% i) R/ y" L/ ?" H
0 \, z/ D6 R5 w! X+ j元太宗窝阔台
+ f( W; m. C3 S元太宗窝阔台/ j. N- u( p! L9 G  V

. W$ R& U8 c  l! s, k$ C$ [9 h元定宗贵由
" L* T$ _4 r% S$ V元定宗贵由
7 I; l5 s/ l* M+ B0 o6 o& @2 Z: _/ T& a0 N
元宪宗蒙哥4 Y5 R( y( x8 j
元宪宗蒙哥
9 w+ k( b5 B2 H. p5 f5 z; [1 V1 F% A+ G1 |, ?/ K
元世祖忽必烈- }' u0 Y9 r" e, _5 j: S- A
元世祖忽必烈
9 e5 Q) ^1 \" O! o9 ^; s  i
( y( i) h# {. c; E. M% A8 r" m元成宗铁穆耳" X4 \7 s$ M) m# l3 T
元成宗铁穆耳
, h/ W/ Y9 v/ w) _1 J/ a/ G: E
7 p4 F: J! J5 X  O元武宗海山5 v+ y- b6 ]( V0 K8 U
元武宗海山
( \3 s9 L% T* ~' j9 E0 b0 t" i3 _# {% p2 k2 N) {+ Z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L2 X+ I! G5 i" l4 Q1 c7 k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1 W+ J7 m( ]8 _4 I1 K; W9 @1 y& g- q0 _2 ?" `( D
元英宗硕德八剌
& K8 A9 K/ j2 S2 D4 _, `/ H元英宗硕德八剌6 ~" L2 c' c6 G2 y
+ _' C( n/ F& Y, t" `! a* {# Z2 `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2 O4 u# }4 E1 b: v! F* K+ B6 [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 D2 }0 L4 k! e& I  q/ l' b* v. `! Y* J
元天顺帝阿速吉八5 h6 c: F5 m: L: b
元天顺帝阿速吉八
* [7 ^/ Y" k5 F  o8 v. f; S6 q+ |
元文宗图帖睦尔
0 P5 J/ F6 K/ k6 X. N, ]( b2 [9 N4 i元文宗图帖睦尔/ n1 J, P* b, B/ n+ r
. f8 U$ ]" N  d7 s( b
元明宗和世瓎
) u9 g+ a  ]+ C+ P  W元明宗和世瓎
* D7 P  x: y5 e
1 u  C7 y$ e' \7 \: x; X; p) @元宁宗懿璘质班2 w' P% ~0 \5 e
元宁宗懿璘质班
& L# \- L( o; Y9 k  l# J: ?1 G& v8 }, Z) c
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
5 V3 A' K1 k! }5 t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
5 ~* ?( ^6 G3 m  w6 |  c4 X
" [2 s* A$ w5 U$ y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
. |# U  ]0 `" L9 K1 B# ?& D* |2 d; v' A$ L0 f7 v. R
庙号) ~. F1 Y5 r9 x
1 b0 w8 g8 P  N9 }8 ?# K5 n
尊号
  {% r, f9 E. |$ _% z7 K4 }: E( S; h- F8 l* A4 r# I( ]/ q
谥号
7 }3 e7 N, O  L3 V
9 @6 x7 x& |+ ^9 d
: v  S% X3 _: \3 s  ]* ?, H6 F' `; ]9 g6 T
在位时间# f) r8 I- ^5 h; [8 x3 \9 O$ f

) a3 }- ]' q$ A  I3 u7 T烈祖2 w2 W7 K9 c& y$ S: H  e
2 w1 `' }8 L# g* p, j/ m
(世祖追尊). H" L8 l2 Q8 P0 z( F! r
+ u- r& d( ?* W) T+ C# [5 U4 L6 e9 v
-) P' y  e9 p+ ~9 q% Z# |0 G
! M% @1 z$ i1 C; a
神元皇帝
  d# K! K! ]7 p9 M: ~% f6 x  m% B% G* h, t0 N' }7 _+ N) O
(世祖追谥)
4 z2 P0 c1 g- `( ?) e
1 V, ^7 s3 ]& x; M. G4 A. ?2 }- e也速该2 ~% y8 H8 N& o# R' S* `
' T8 b. d. r% ~
-- _; a0 y% c* E3 @
太祖
+ a) `2 _' r; K4 P* M4 X0 ~# @) K4 [# E
(世祖追尊)7 j. Y; m7 G/ Z" K1 c# {+ s
  `: {6 }3 M: P* X! G; n0 o
成吉思汗, q! p+ R$ n7 O" U& x! V& i
/ t# a  M/ i  g
法天启运圣武皇帝7 D9 |2 u  s+ c9 e5 J7 f3 m, N) j

  E3 z* x8 y* F: N% i8 x(世祖追谥,武宗加谥)/ u- t) W+ k: {; o# ~
- U# L+ n( n2 X
铁木真; c4 X# x8 l6 O  c
! Y: ~; r3 ]/ T& o" |
1206年-1227年1 _7 ?) L* w" j' Y4 Q. a' S0 u

/ b( j: l& n7 G) s. d6 c3 B* t1 A睿宗! g, h6 k6 I* Z6 F

+ U/ y3 ?3 R- R, T( y(世祖追尊)! }1 k! t! E! d% U$ `" N
9 R1 C4 X# J9 B
也可那颜
* t1 z3 m+ {: t3 k& N$ R4 T$ N& K4 J+ g( \" b  I5 _! P
仁圣景襄皇帝& y* e* p8 Q% i6 q) d5 g0 ^8 q

/ \8 ^0 k" l3 j! k(世祖追谥,武宗加谥)
% x8 x/ \5 T' p' U7 ]* ]; U' b- t: B6 c8 K; F; C* @
拖雷/ d8 \' o4 e/ i* S. t  V+ v. R
, ^4 v. H& U6 z8 O
1227年-1229年7 A2 L% Z7 s+ j3 n% F$ h! ^

2 x5 l7 d0 U0 p) _太宗
' `6 l! q! @6 K& p7 q: D, L" I% P6 q5 s
(世祖追尊)! |5 v; R# W- A3 o; X# G

0 V( `$ o8 X  M3 H6 t木亦坚汗2 h- n% I* P- f7 ?- h

6 Z6 M# u/ T5 b英文皇帝% C; I: h* m  v5 ~( _3 i. g7 [$ h

% y, w+ n( K/ U5 j9 f(世祖追谥)
, R! {! y8 K; e' U3 V- H9 k! e1 L- \7 _2 j
窝阔台
( d6 [/ U* b7 S4 d$ f& l3 ~, ?7 z; ^) W( T3 y; y$ u1 N) e/ t: D" \+ k
1229年-1241年
( c; o" s( ^, f6 C
) }) S# ^5 \2 |: v9 h( Y! f" V) P-  \+ X- [9 G& |9 Q3 _* R

2 W9 z6 M+ ?*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9-6-9 18:37:31 | 阅读全部
元好(hào)问(1190-1257 ),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J6 P" L! E; ]9 [* ^
1 i3 t4 ^- X7 k8 j
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 U6 \4 ^% B: I3 t4 v6 ]
' }/ E% a  \9 `1 F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7 Q$ g. k4 d* [1 _9 r; ^! m
1 ^8 M2 r- C1 k  Y5 o1 I
基本信息
6 h7 `5 h4 e" }+ \8 M; y7 D" Z* }本名
- G2 s! J- `  e" t元好问& p$ C8 S/ ~! p" Q
4 c9 u3 P* y) W7 E
别称! P2 _* Q/ G9 i: t& t
元才子、遗山先生, Z: q' O$ j4 g- n, Q0 o7 H5 J
; L( H, k* a" z* f, {( o4 g
字号
! j# s- e4 r. i: p* P$ F! m: K' I: i字裕之 ) _! V. z6 d" ?5 a- u) t
号遗山7 g  M' ?! D. A( U3 z

; B9 e( l0 T. i3 j6 e所处时代
2 u, F( d3 j, v( f1 L; y( p6 d金朝→大蒙古国
3 M" V* y% V8 a9 ]& H
& p+ Z( P3 R9 E" ~. i民族族群! K" V% g. y8 U
汉族(鲜卑后裔)$ Y% w! x5 N, o* H! u; m: Q

& R( @% B4 N: b( z1 Y5 L出生地
: @% D! ]: F- Q" Z太原秀容
" M1 F- G  a8 b
2 C+ F  o- n6 R" J" e* u
# P+ ]! z) J$ t! k% s8 k9 d出生时间
) i+ h8 b8 C3 n5 g/ v; X* `2 n6 A1190年8月10日1 T7 I+ c1 ^8 f* m! @6 ~8 _! z+ v* c! y

! x; I8 o7 ]. z去世时间
& F! E2 r1 R  b- P* O* o0 }4 _1257年10月12日
2 j) T- e8 _% c: _2 J- {- n0 x  F) V: |" o- D0 y
主要作品, X- F8 s% ^+ T6 T
《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
( a; {0 ]# z& m" w" [- C( m, Y) f% r1 D! x% v
主要成就
: P( B/ ~7 Q3 }" b$ w! Y8 O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
4 A, W# j/ C# C4 y- j" \) j3 [) s( }: D. r
官职# H; U% _/ q" b% j1 K
知制诰* b' D9 R! U* U% H9 l3 N

% G6 r# |# |% C5 j7 b: k目录
8 E$ i8 Z- Y' [% Z& j9 w4 w- c1人物生平
% k3 C& z  N- Q* i' g0 t2主要成就
: u# Y8 ~* p0 l5 u1 m: p3个人作品
2 H; N, \4 k( K5 P9 a/ }: p* _4人物评价
+ _7 g5 a7 Z) N( w/ B5轶事典故
3 Q) [/ c! D: g: J6亲属成员9 H$ m- J) \, Z5 [0 O
7后世纪念
/ b2 V: p' a- i! b: {# _  Z4 R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j( ?  x4 u: F$ Z( a
折叠家庭背景
3 q) s  g" t. T, ?9 ^元好问据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其先祖相继迁居洛阳、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等地。至元好问的曾祖父元春(一作椿)时,又移家忻州,遂为忻州人。他的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任柔服(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丞;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著有《东岩集》。
1 t& R# c4 E1 u4 x1 p. ]9 R) w0 j0 z* b- F. Z
折叠游学四方
% H7 S  G6 R4 M元好问雕像
, x4 S. ?  Y6 t3 v元好问雕像
9 s- E4 r0 T$ A: \$ [, h& S' f8 e; u$ M4 v! v& P" F( t  Q
金章宗明昌元年七月八日(1190年8月10日),元好问诞生在忻州农村一个世代书香的士大夫家庭里。由于他的二叔和三叔都没有儿子,元好问的兄弟有三个,他又是第三。根于中国传统,他的叔父元格在他生后七个月时,就把他当做过继儿子,随即把他带到掖县县令任上。% \3 o3 j" Y4 V/ h1 k" {- V
/ \* q% }& Y2 n0 R* t5 R# F( m
据记载,元好问天资聪明,七岁就能写诗,被人誉为"神童" 。他十一岁时,元格在冀州任职,元好问得到了翰林侍读学士兼知登闻鼓院路择的赏识,路择"爱其俊爽,教之为文"。十四岁时,元好问又师从陵川人郝晋卿,博通经史、淹贯百家。到元好问十七岁时,元格被罢去陵川县令之职,但为了儿子的学习,他仍继续住在陵川,直到元好问十九岁完成学业,才带全家离开陵川 。( M; E% \9 I; f- }

- ^& v! L  h/ L" j  ?折叠科场受挫
* Z7 V5 N2 D9 o" e《赤壁图》& k, S/ b4 {( W( @; a4 C
《赤壁图》7 M) ?9 m2 U& t1 q' q: G* t
元好问从十六岁起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由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识免乡试",他直接到并州参加府试,但榜上无名。此后在泰和八年(1208年)十九岁时,他又到长安参加府试,但这次又未中。$ d, m* c0 U0 t

# n2 P9 A! v+ w0 r: h. `- f元好问二十一岁时返回故里,在离祠堂几十里外的定襄遗山读书,故而自号"遗山山人"。两年之后,蒙古大军突袭秀容,屠城十万余众,其兄元好古丧生。为避兵祸,元好问举家迁往河南福昌,后转徙登封。
7 }/ b" i' R4 Y- F0 w3 r
, }- b: G3 N: O# ~* _, J! h卫绍王崇庆元年(1212年),元好问又到中都(今北京)第三次参加考试,仍未考中。这年正月,金朝三十万大军被蒙古击败,蒙古已逼近中都,路途的坎坷、国家的危机,加上考试的失败,使他的情绪非常低沉。* R. V1 n& J% l2 j4 E" |

7 ?7 s# X+ _7 a$ G, p, m2 B贞佑二年(1214年),蒙古兵围攻、金兵节节败退,金宣宗仓皇迁都南京,元好问于这年夏天赴汴京,准备将于秋天举行的考试。虽然考试又一次失败,但他却通过应试的机会,与朝中名人、权要如赵秉文、杨云翼、雷渊、李晏等交接结好,诗歌创作极丰。其中《箕山》、《元鲁县琴台》等篇,深得时任礼部尚书的赵秉文赞赏,其文名震京师,被誉为"元才子"。 但不久由于蒙古兵围攻,元好问不得不由山西逃难河南,并在豫西逐渐定居下来。贞佑五年(1217年),二十八岁的元好问又赴京赶考,仍未成功。
# g. ?( E4 m: ]; G: [
" P( e) _% Z+ d$ M折叠坎坷仕途" b: s* a0 j. L7 Q
元好问* E$ v( {: K6 z, [0 H/ Y2 a
元好问6 c4 }; O5 Q  K2 ^
兴定五年(1221年),三十二岁的元好问进士及第,因科场纠纷,被诬为"元氏党人",便愤然不就选任。正大元年(1224年),到他三十五岁时,元好问又得到赵秉文等人的贡举,以考试优异得中科举。这次宏词科登第后,元好问才正式就选,被任为权国史院编修,留官汴京,但生活颇为清苦。$ g+ A3 v& B- r% u
% [6 g9 }2 G. ^$ I' |' b4 A
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三十六岁的元好问因不满冷官生活请长假回到了登封,期间撰写了一部重要著作《杜诗学》,内容包括杜甫的传志、年谱和唐朝以来评论杜诗的言论。% p9 ?8 Q- D# x& w: O

, ]4 `. v5 E2 l; c: @1 L正大三年(1226年),元好问任河南镇平县令。次年,改官河南内乡县令 。其后因母亲张氏身故,元好问丁忧闲居内乡白鹿原。又应邓州节度使移刺瑗之邀,赴任幕僚。不久,蒙古军攻陷凤翔,移刺瑗投降,元好问借机辞去幕府。; P, k; i3 F6 C& w% }$ C6 A% T
) w9 F& O: S4 m6 \
正大八年(1231年),元好问调任南阳县令 ,他在任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成绩斐然。所以河南志书称他"知南阳县,善政尤著"。《南阳县志》记载:"南阳大县,兵民十余万,(元好问)帅府令镇抚,甚存威惠"。0 t& w( I* \, f
' w" L( X, q# V* d  ^+ `" r
折叠国亡被囚2 ?! I( x' l5 A' u2 D% }
元好问像
3 z5 y* q2 x+ t9 Q$ B6 N2 z元好问像# w" c/ p& p5 C. s& L
此后不久,元好问赴京调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此后又升任左司都事,又转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 官至翰林知制诰 。  t5 h1 a) D2 N

! J, h, h, ^( M- |+ f! T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围汴京,元好问被围城中。金哀宗逃出京城,兵败卫州后逃往归德府。朝中无主,崔立率兵向蒙古请降献城。崔立投降蒙古后,胁迫朝臣为自己立碑歌功颂德,元好问、王若虚、刘祁等都被迫参加撰写碑文,磨掉宋徽宗所立《甘露碑》字迹,刻上碑文。5 X" f" o- c# o* y6 D# d6 I

1 O! x4 b2 V$ R) e# N4 p/ e0 W! P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问即向当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个中原秀士王若虚等,请耶律楚材予以保护和任用。
6 q6 E: p6 T% n) s8 D, `' Q+ N" L. v9 Y( J) X1 S
金亡后,元好问随金朝大批官员被俘,并被押往山东聊城看管两年,后居住冠氏县。元好问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聊城等地,并逐渐与蒙古国的汉军首领严实、赵天锡等接上关系,生活逐渐好转,行动也较为自由。
+ F* s. \/ t8 Z* x' f; a% }/ x1 X5 V$ f3 l8 k$ C. n
这期间,他痛心金国的沦亡,并为了以诗存史,勤奋编辑金国已故君臣诗词总集《中州集》。以"中州"名集,则寓有缅怀故国和以金为正统的深意。2 ]: ^. `$ Y9 N8 [( h  P" Y% K/ l$ T

: S! z3 d' x; P1 O2 {9 @折叠晚年生活: W1 \, T/ X3 f
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秋,因其诗文名气颇大,耶律楚材倾心接纳元好问。可五十岁的元好问已无意出仕为官,其年重回家乡隐居,并交友游历,潜心编纂著述。
) ]) N3 P* n3 x5 m% j/ h. D/ ~9 e7 }3 ^
元宪宗二年(1252年),元好问觐见"驻桓、抚间"的忽必烈。希望说服忽必烈尊信儒学,并请他为"儒教大宗师",促使其任用儒士治国。
7 n' z; _9 z! P9 a+ C7 _! }
. l( Y1 q6 _& }7 i, D: w1 u2 l元宪宗七年九月四日(1257年10月12日),元好问在获鹿寓舍逝世,享年六十八岁。3 P8 e+ T$ s# {; }
8 s. a. V* ?$ {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成就2 r, w) ?) n. b' v+ A0 S3 r
折叠诗
# U# G( H& Z* P6 N元好问诗选" C) Q2 B7 ?8 l; p
元好问诗选
( d3 a! Z! x) ~5 r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并以"丧乱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地位的。这些诗是在金朝灭亡前后写出的,主要有《歧阳》三首、《壬辰十二月车驾车狩后即事》五首、《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五首、《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续小娘歌》十首等。  k+ W+ v) ^6 ?; f
$ t4 b3 ^$ e) F& F! h$ N
这些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具有诗史的意义。元好问的"丧乱诗"就艺术上的概括力和情感上的真挚性来说,是杜甫以后少有的。但他不像杜甫那样对国家的复兴还抱有希望,他是既绝望而又不甘心,郁结的感情爆发为悲歌,感染力是很强烈的,并且这些"丧乱诗"又掀起了杜甫之后的现实主义诗风的又一高潮。比如《歧阳》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歧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再比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道傍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正如清代大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题遗山诗》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正是山河的破碎,诗人的忧患,才造就了这些旷世之作。( N6 E. m4 ~0 F$ ~+ n

" ^+ }' _; z7 M! _当然,元好问还有为数不少的写景诗,这类诗的总体风格是豪壮、清雅、不事雕琢,有很多名句。比如《游黄华山》"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雷公怒击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诗人以大气磅礴、力度千钧的笔势,写出了黄华山瀑布的奇观,给人以雄壮豪放的感受。此外,元好问在晚期还写有一些题画诗,这类诗短小精炼、意境深远,往往是借题发挥,耐人品味,充分地衬托了画作的内涵。比如《秋江晓发图》"百转羊肠挽不前,旃车辘辘共流年。画图羡杀扁舟好,万里清江万里天。"由诗中可以看出,画的内容是秋江无际、扁舟晓发,但诗人只把这种画面作为引子,而把道路艰难、世路艰难作为咏叹的真正对象,使得画图的意境和内涵都扩展了许多。" w% Z& v: G% n4 R

9 m6 j; S, E0 [2 [/ R元好问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他在临终之时嘱咐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足见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重视与肯定。他对自己的诗才极为自信,有着与杜甫相提并论的傲气,有过"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诗句。
$ q3 u# K! Q, c# C
* _' \0 P2 E1 h" v; m: A7 r( ^( t此外,他又是一位高明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论诗三首》、《论诗三十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校笠泽丛书后记》等,几乎概括了汉朝以来的各种诗歌风格与重要诗人,所有的点评都浓缩在七言诗句之中,不仅点评准确而且文采斐然, "以诗论诗"再继杜甫风范。, V: i- @  ]; Q8 o) l/ @: s1 w

0 O3 Q: ?; C, W% [6 G& V他提倡"自然",主张情性之"真";倡导雄劲豪放的诗风提倡性灵、神韵、格调的兼容;主张李、杜并列;提倡多元继承的诗风;还提出许多写作时的技巧原则,反对生硬晦涩,乱排典故,做学问要"真积力久"等等,都是他几十年亲身实践得来的结晶,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y$ P9 C; h3 w. f

5 \* z) ~" R4 r! t折叠词. m6 _" l/ I! K/ l: w6 w9 x, s
元好问留下词377首,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词人。元好问词的内容不及其诗内容广大,但在金词坛却是题材最丰富的一家,艺术上以苏轼、辛弃疾为典范,兼有豪放、婉约诸种风格。抒怀、咏史、山水、田园、言情、咏物、赠别、酬答、吊古伤时,无历不控。& E) I5 F6 b% W* C" ]* p% `

. \+ O. X1 K* o% `7 `3 |1 B作为金词坛现实主义词人,他的词笔首先是面向现实的。有"兵尘万里,家书三月,无言强首。几许光阴,几回欢聚,长教分手。料婆婆挂械多应笑我,慌仲队金城柳。"( ^4 R. g, G+ J* E) }

% Y4 s% _) T& N9 E8 M元好问多作怀古词,形式以长调为主,奇慨遥深,如《木兰花慢》"渺涨江东下"。田园词则往往表现出恬谈、闲适的情趣。描绘山河壮丽、抒发爱国豪情,是遗山词一个重要内容,如遗山代表作《水调歇头·赋三门律》等。) X0 I( E$ O/ t7 {

) m  H4 g5 s$ r/ k8 J' J1 m- t元好问的水词之所以能如笔下山水那样顶天立地,在于它不仅是雄浑的山水画眷更有寄慨、壮思、理想自画卷中选出。即如此首下闻纯为感慨,词之内涵亦因此而深化。在词文上,元好问的爱情词是别具一格的,如其著名的《雁丘词》等。9 L' J* ^  R& K. }6 `
% T& X, m1 f. X: {
折叠小说5 ^% F6 M9 F( x+ \# H
元好问像. |1 ?+ \) [9 K- T% I& X
元好问像& o; J. n4 N) ]! y0 `6 _  }$ y
元好问还写过小说,所著志怪短篇小说《续夷坚志》四卷二百零二篇,其中除四篇有目无文和一篇内容残缺者外,实有一百九十七篇。从《续夷坚志》和元好问的其他诗文中,我们发现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受《列子》的影响相当大。他的《续夷坚志》的书名,与其说是仿南宋洪迈的《夷坚志》,倒不如说直接取之于《列子·汤问篇》的"夷坚闻而志之"一语更确切些。他继承和学习了《列子》、《搜神记》和唐代传奇、南宋《夷坚志》的志怪搜奇的传统。这书的大部分篇幅虽然也是荒诞不经的东西,但元好问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宣扬有神论、天命论,而是也如《中州集》一样,在于以小说存史和鞭笞社会的丑恶现象。元人朱方石在《续夷坚志》跋中说"《续夷坚志》乃遗山先生当中原陆沉之时,皆耳闻目见之事,非若洪景卢(即洪迈)演史寓言也。其劝善戒恶不为无补,吾知起善推广之心,即遗山之心也"。此书记载自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年)至蒙古国蒙哥汗(元宪宗)元年(1251年)之间的种种传闻故实。内容除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者之外,还有不少是关于地理、历史、文物、医学、天文、艺术等的记载,于理解金元时代的实际情况很有裨益。如《王增寿外力》,记金代"括田"、"签军黟"等弊政外,还有"括驼",印证了《金史》的记载。《戴十妻梁氏》则记述蒙古统治集团的横暴恣肆。其他如《天裂》、《汤盘周鼎》、《救熏死》、《背疽方二》、《骈胎》、《测影》、《镜辨》、《驴腹异物》、《古钱》、《吕氏所记古印章》、《古鼎》、《泗州题壁词》,《稻画》、《华陀贴》等篇目,均有补于文、史及自然科学、艺术的研究。) S* X: [! q0 \7 r
) n5 y8 G7 j, y" O! r5 o
折叠散曲
2 K* C# N8 x& p, C8 \元好问所撰散曲,今仅存九首,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具有开创性。元好问创制的《骤雨打新荷》散曲,元韧曾广为流传,为元散曲家赵孟頫等人所激赏。《陶南村倔耕录》曾云:'"《小圣乐》乃(小石调)曲,元遗山先生好问所制,而名妓多歌之,借以为《骤雨打新荷》者是也。"元好问是善于创制新曲的,《古今词话顶好问》条引《金源言行录阳:"有《锦机集》,其《三望子》,则《小圣乐》、《松液凝空》皆自制曲也。"如《三奠》曲自元好问创作后,刘秉忠、王恽等人曾依格填作。可见元好问就北曲而言,正是行家里手,自成一家。故《太和正音剧评》述元独家创作,谓:元遗山之词如穷星孤松,列元好问于元散曲名家之列。% }. c9 C; @# e9 {4 h4 [. a
) E+ F$ T5 B1 B8 m0 ]7 b
折叠史学0 o0 _0 ^# a. W5 k2 Q
元好问《中州集》! @# ~/ ~4 R$ F9 J% p/ [
元好问《中州集》
- Z0 |0 a& g! U0 a4 W$ w+ q元好问目睹亲历金朝的衰亡和蒙古灭金的全过程,又从政多年,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使他时刻关注着金国的命运和金国史迹的保存。3 M  r* p/ G  C* f6 E9 G" j
) L9 _3 C' [) P& H) m; D) G
当金如败亡前夕,他就向当政者建议用女真文小字写一部金史,但未能如愿,他就私下编撰了一部《壬辰杂编》。
2 R& `7 j+ j1 [- N! U; w
- a- q* v; l; e' J5 E6 Z8 T8 z金朝灭亡后,元好问抱着"国亡史兴,己所当任"的爱国信念,决心以自己一人之力修一部金史,并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多年的奔波,他积累了相当多的金朝君臣遗言往行的资料上百万字,后称"金源君臣言行录"。他抱着"以诗存史"的目的,编成《中州集》。这是一部金代诗歌总集,里面不仅收录他所知道的金期一代已故或未仕于蒙古国的诗人词客、包括金朝两位皇帝及诸大臣以至布衣百姓的诗词2116首(其中诗2001首,词115首),而且为每位作者共二百五十余人写了小传,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空白。
: ^: \0 w8 T2 M! q6 y" B3 m
2 g( f" d5 {" u《金史·艺文传》就是以《中州集》为蓝本写成的,后来《全金诗》也是在它的基础上增补而成。同时,《中州集》也为金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可惜,正当他满怀信心地说只需破费三数月功夫,查阅抄录了《金实录》上的有关内容,即可着手《金史》的著述时,他的一个朋友却从中作梗,未能得在蒙古万户、汉军首领张柔处见到金实录,以致功亏一篑,使他抱恨以殁。元好问生前虽然未能实现自己修成金史的愿望,但他所收集的这些资料,却为元代修宋、辽、金史,以至明朝修元史,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为修金史奠定了基础。元好问尊重史实,不阿时俗,秉笔直书,所以后代学者一致认为,《金史》与元好问关系密切,《四库全书总目》称"多本其所著"。此外,元好问的这种国亡修史的作法,也多为后人所仿效。
8 r- @; y+ W5 Y1 C* X1 H) S" [% p& k( Q2 E6 P  m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I, A9 {. j7 X6 a
元好问学问深邃,著述宏富。据说他迄今流传下来的作品的有:诗1380余首,词380余首,散曲6首,散文250余篇,小说《续夷坚志》4卷202篇,《中州集》10卷,《唐诗鼓吹》10卷,《遗山乐府》(又名《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等。此外还有《遗山诗集》、《乐府》、《续夷坚志》等。传世《遗山先生文集》、清光绪读书山房重刊本《元遗山先生全集》。% e0 ]% l( `% d1 O
$ J8 C( S9 D5 d0 j( y0 \
另有已经散佚的著作多种:《锦机》《东坡诗雅》《杜诗学》《诗文自警》《壬辰杂编》《金朝君臣言行录》《南冠录》《集验方》《故物谱》等。
. Z2 `! \7 S" t& j# ~1 j
+ q1 z2 g& y+ s/ O类型        作品名称
7 k! @+ r2 c  d& `% E; }诗       
) \+ }* _. g% |4 e《石岭关所见》《梁园春》、《过晋阳故城书事》、《老树》、《秋怀》、《西园》、《家山归梦图》、《昆阳》、《野菊座主闲闲公命作》、《赤壁图》、《饮酒》、《后饮酒》、《南溪》、《颍亭留别》、《少室南原》、《颍亭》、《梁县道中》、《横波亭》等、《宿菊潭》、《张主簿草堂赋大雨》、《别程女》、《长寿山居元夕》、《山居》、《范宽秦川图》、《赤壁图》、《被檄夜赴邓州幕府》、《邓州城楼》、《岐阳三首》、《雨后丹凤门登眺》、《李屏山挽章》、《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眼中》、《俳体雪香亭杂咏》、《癸巳 四 月二十九日出京》、《癸巳五月三日北渡》、《即事》、《喜彦深过聊城》、《秋夜》、《十二月六日》、《梦归》、《甲午除夜》、《学东坡移居》、《泛舟大明湖》、《游黄华山》、《卫州感事》、《羊肠坂》、《出东平》、《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外家南寺》、《东山》、《九日读书山》、《杏花二首》、《雁门道中书所见》、《出都二首》、《洛阳》、《自题中州集后》、《客意》、《种松》、《镇州与文举百一饮》、《壬子寒食》、《台山杂吟》、《出都》等。4 _& E. s, o7 L6 ]
, ^5 @7 E' G3 x( V1 t: T& c% u
词        《摸鱼儿·雁丘词》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木兰花慢·游三台》、《玉漏迟壬辰围城中,有怀浙江别业》、《石州慢·赴召史馆》等: O9 T* {% l# _0 `, s" Q" D
散曲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二首)、《后庭花破子》(二首)、《喜春来 春宴》(四首)、《小圣乐 骤雨打新荷》等
/ q7 r( c" D2 Z4 p6 O诗词理论        《杜诗学》、《东坡诗雅》、《锦畿》、《诗文自警》、《论诗三十首》0 e$ x8 J4 K) q: X& t
史记        《壬辰杂编》、《中州集》
' [$ L( H0 f3 r2 ?- a文集        《遗山先生文集》、《元遗山先生全集》
$ B: o# K" H8 E2 n% E3 C  f(个人作品参考资料:来自郝树侯《元好问传》 及唐圭璋《全金元词》等 )
. X" S3 [6 I+ l  a0 F; w, i) T2 l) [$ m" B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f& C0 F, j& `2 q7 ~, P. }
元好问塑像
3 b5 C: o5 X. x/ X& x  B. i3 B1 }元好问塑像
$ L8 n( c9 R' c  R5 q元代文学家徐世隆说他:"作为诗文,皆有法度可观,文体粹然为之一变。大较遗山诗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文宗韩、欧,正大明达,而无奇纤晦涩之语;乐府则清新顿挫,闲宛浏亮,体制最备。又能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得前辈不传之妙,东坡、稼轩而下不论也。"& u. U. a3 I! _3 a# H

% a# k. g: o& `, T元代文学家李冶更誉其为"二李(李白、李邕)后身"。
+ R8 `2 O9 m3 d# C2 D3 ~  j3 j; d
- i9 p: g' _1 q  C+ e) a元代政治家脱脱主修《金史》:"①为文有绳尺,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沈郁。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其长短句,揄扬新声,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 "②王庭筠、党怀英、元好问自足知名异代。"
! |8 J8 e/ a. F4 [9 a# F
3 E5 O0 c8 [: V, X清代张景星《阮诗别裁序》谓:"遗山未尝仕元,而巨手开先,冠绝于时,固不必言。"
0 J! ~' s4 V5 r  ~/ E) J8 [0 ]+ N& T8 z5 W
9 V. G& {5 V4 q4 p" ?* @清代顾嗣立《元诗选》:"先生天才清赡,邃婉高古,沈郁太和,力出意外。巧缛而不见斧凿,新丽而绝去浮靡。杂弄金碧,糅饰丹素,奇芬异彩,动荡心魄。以五言为雅正,而出奇于长句。杂言乐府不用古题,新意特出。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晚年尤以著作自娱。……自中原板荡,风雅道衰。汴京之亡,故老都尽。先生蔚为一代宗工,以文章独步者几三十年。由是学者知所指归,作为诗文,皆有法度。百年以还,名家辈出。别裁伪体,溯流穷源,论者以先生为标准,不亦宜乎!"
. ~! c2 G4 h" e% h) P  K7 q9 Y1 n% f
清代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遗山集》评:"好问才雄学赡,金元之际屹然为文章大宗,所撰《中州集》,意在以诗存史,去取尚不尽精。至所自作,则兴象深邃,风格遒上,无宋南渡宋江湖诸人之习,亦无江西派生拗粗犷之失,至古文,绳尺严密,众体悉备,而碑版志铭诸作尤为具有法度。"
) b' P2 J6 A6 C" `* Y
& c! @: [2 S' a) \# L1 Q/ K$ t" N近代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一时称者以其诗直配苏黄;而文则不使奇字,新之又新;不用晦事,深之又深;但见其巧,不见其拙;但见其易,不见其难。东坡之后,继以元子,可也。然好问诗文,非东坡之流亚也;盖志不在东坡之快利,而出以重缓;又不为山谷之生拗,而力求弘润;沉着痛快,固不仅浩浩直达,如赵秉文、王若虚之为苏轼者也。文为韩愈之排(阙),而无其妥帖。诗得杜甫之沉郁,而逊其渊永。"& R: j$ `5 \( g+ T3 W6 ]
' P0 Q4 e- y" O8 b! i! Z2 z
近现代缪钺《元遗山年谱汇纂》:"金自大定 、明昌以还,文风蔚起,遂于末造笃生遗山,卓为一代宗匠。其诗嗣响子美,方轨放翁,古文浑雅,乐府疏快,国亡以文献自任。所著《壬辰杂编》虽失传 ,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其书,故独称雅正。诗文史学,萃于一身,非第元明之后无与颉颃,两汉以来 ,固不数数觏也。"% p( e& i3 e+ r8 r0 k
2 h: c9 P# d4 [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1 @" c5 S% n+ z  n折叠崔立碑事8 T2 ~5 n, E- O' V9 e# M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大军包围汴京,哀宗弃城而逃。次年正月,留守汴京的金将崔立发动政变,开城纳降,并自封郑王。崔立认为他的行为避免了蒙古军屠城,拯救了全城百姓,便命当时的翰林学士王若虚执笔,为他立"功德碑"。王若虚、元好问自认关乎名节,推给了太学生刘祁,刘祁写好后交王、元二人推敲,"直叙其事,敷衍成文"。而史料考证表明,元好问虽然参与了此事,但耻于颂功的立场。* k$ U' @5 J% F& X4 U
/ W, U/ ]0 c5 ?
折叠书信耶律楚材; H0 E  u4 r8 t
汴京城破后,元好问曾写信给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请他保护资助五十四名金朝儒士,酌加任用。耶律楚材并未给元好问回信,但元好问举荐的儒士大多被元朝起用。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五十四名知识分子中有十五名在《元史》中有所记录,他们对保存中原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7 s! V0 d* d  P( f% T( c/ j. D5 \6 [; {% T  O& l, F
折叠交友广阔
" z) J& \! P( Y& @元好问的朋友遍及当时的三教九流,既有名公巨卿、藩王权臣,也有一般的画师、隐士、医师、僧道、士人、农民等,据有人考证,其有文字可据者达五百余人,例如被尊为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的李杲、张从正,可以说元好问也是相当活跃的社会活动家。
8 F( J- a8 R( ~  u- ~$ R
1 x5 X0 X0 K* f- z& r折叠雁丘' G5 w% d) O6 e2 f, V- Z+ e# c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十六岁的元好问赴并州赶考,途中碰到一个捕雁的人说,他今天捕杀了一只雁,另一只逃脱的雁悲鸣不止,然后投地而死。少年听后非常感动,从猎人手里买回了那只殉情的雁,把它葬在了汾河边上,立碑刻下"雁丘"二字,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成了一首传世之作《摸鱼儿·雁丘词》。- B6 a) N; f& G, W4 }
7 C" {0 Q; [- M' I. p, t
折叠藏书之家
" w  d6 t% h9 q) n+ {! y& T/ z0 |据《遗山故物谱》称,元好问家多藏书,皆宋元佑以前旧物。贞佑四年(1216年)兵乱,将书藏于墙壁间而得免。有杂书及手写《春秋》、《三史》、《庄子》、《文选》等书尚有千余册,画有百轴。建书屋为"野史亭",藏书著述其中。又就顺天张万户家。取金历代实录,晨夕抄集,至百余万言,未成而卒。4 w* o: l5 ^: G, _- C! k

  q6 f; a/ B3 m& S( r! X8 u. J折叠编辑本段亲属成员
2 n/ e) G. F7 K' G; U0 o. ]'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 p% u$ m+ ?/ _4 v$ p- u$ O家世        高祖父        元谊        宋徽宗时官忻州神武(虎)军使。) f& ]! y: |9 ~  O  o( G
曾祖父        元春(椿)        北宋时隅州团练使。; [$ A. E6 H4 U& q- R
祖父        元滋善        金朝进士。
; y0 y! q! h4 s) J生父        元德明        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著有《东岩集》。
- r) w2 p- K& ~1 P# n0 x7 h4 D生母        王氏        --: ?0 M! F; l: L( c5 B- v
嗣父        元格        金末历任掖县令、陵川县令、陇城县令。( J/ w! G! T% A2 `: ~+ {% u
嗣母        张氏        --1 h" g4 ^$ K# [: e7 H  n' e
同辈        长兄        元好谦        字益之,生平不详。
, H. S9 U  u% U仲兄        元好古        字敏之,工诗,金末死于战乱。
$ ~4 F3 a/ Y! \" V: }) F1 @子辈        长子        元拊        字叔仪,仕元为汝州知州。$ n# F: ^2 z! l2 O0 U% j& y: Z2 b
次子        元振        字叔开,官至太原路参佐。4 Y2 Z+ {" ^# v: k0 \# X
三子        元总        字叔纲,官至都省监印。
/ ?7 c  Q' I& Z/ }$ ]0 R/ k" J儿子        --        小名阿辛,早卒。, D8 B/ D% \3 M  u. e2 L1 G
据记载,元好问有五女,其中次女元严后为女道士。
) L# }- T$ J1 b3 ^  M0 c% }( ]/ n展开/ t- o0 R7 c: f
(家庭成员参考资料:《元好问传》 )8 T. r+ ?# r9 ^( v( L

, ^% d8 R) w# ?0 L- O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4 c& ?. e! `) t) u/ x$ w4 V参见:元好问墓、野史亭  Z1 v/ z) I4 F5 U6 t) i

$ I; `/ |$ e! r+ S) l, h# Q元好问墓, {; ]8 r) c5 e. I1 b
元好问墓3 l) U) f& U, a& V# I
元好问墓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东南5.5公里处的韩岩村北,于1962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墓区分墓地和野史亭两部分,坐北朝南,面积约4096平方米。0 {% {1 D8 ]; f9 V9 k% m! o3 V$ v" p

! L# v- N7 b4 m+ v% N/ k4 @元好问墓封土高3米,直径6米,墓前设有卷棚顶享堂三间,享堂内有明代诗人访元好问之墓残碑以及明清两代元好问家族碑刻。元代石虎、石羊、石翁仲各一对。墓内有元好问塑像和元好问生平事迹碑刻。; P$ t$ f9 r5 Q. m1 ~

! f1 H1 ~2 y/ @. }" H  {. x野史亭又名青来轩,创建于元代,为元好问五十一岁时为修《金史》而建,"朱门万户凄凉尽,惟有元家野史亭"。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修,东西宽144米,南北长171.7米,占地面积2.47万平方米。八百年间,多次有人前来凭吊或修缮。亭内有金、元、明、清以来大量的名家诗文石刻、碑记。
- ~% R0 v! @0 D8 Q. w
6 s: N7 `5 C' }4 K1 z: ^
  x7 O2 T4 [6 D)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9-6-10 14:41:35 | 阅读全部
刘完素(约1110~1200年),字守真,河间人,世称刘河间。他从25岁开始研究《内经·素问》,直到60岁从未中断,学识渊博。他据《素问》病机19条,阐明六气过甚皆能化火的理论。故治法上多用寒凉药,并创制了不少治疗伤寒病的方剂,对后世温病学说有所启发。为中医学各学派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z1 \/ U+ @/ B) y' F2 l) v

. ~( _' y& I# {金代著名医学家,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自幼聪慧,耽嗜医书,因母病,三次延医不至,不幸病逝,遂使之立志学医。刘完素生于洋边村(今肃宁县师素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因水灾随母逃难,定居今河间县十八里营村(今刘守村),世人称其为刘河间。辞世后,保定、河间十八里营、肃宁洋边村都建庙纪念。明正德二年(1507年)敕封其为"刘守真君",以扬圣名。明万历年间,刘守庙扩为"刘守真君庙"。保定市、肃宁县师素村,分别于84年和93年重修"刘守真纪念堂"和"刘守真君庙"。% E0 Y; S+ l" Z) h) [! F1 Q
% A4 U: g7 y' ~' I3 h7 Z; i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 T! K1 B+ Q: \8 K3 c折叠主要成就, W3 p# }6 J# |3 N3 b! e
刘完素
5 |# S/ u* Q6 m; U* I" @3 @刘完素
$ B# f6 q& O6 A5 z! \5 G( x刘完素自幼聪颖好学,酷嗜医书,二十五岁时即研习《黄帝内经》,刻意攻读,终有所悟,对《内经》有其独到体会,提出人身之气皆随五运六气而有所兴衰变化,指出运气常变,应当掌握其规律,又阐发《内经》之病机十九条,认为人体致病皆为火热,治病需从寒凉法入手。以降心火、益肾水为第一要旨。他反对套用古方,非议滥用《局方》燥热之剂。因其善用寒凉,后世称其为寒凉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代表人物之一。其著述甚丰,《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简称《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均为其代表作。尚有《伤寒直格》、《三消论》、《运气要旨论》、《治病心印》等多种,有些著作尚待进一步探究其是否真为刘氏本人之作品。其弟子甚多,荆山浮屠、马宗素、穆子昭均传其学。
2 o, p( m0 k2 H3 o* @0 p! _
: G+ O. F- |9 a) |" ]" U折叠拜师学艺
0 c# Y/ @6 |# z5 C2 e+ E刘完素
7 H1 \1 f3 b3 s0 p+ W刘完素
- f$ z* f- P: l$ a( l他初曾拜陈先生(陈师夷)为师,学成后独立行医,声誉渐隆。其为医,独好《素问》,朝夕研读,手不释卷,终得要旨,并根据其原理,结合北方环境气修特点,及民众饮食醇厚、体质强悍的特性,围绕《内经》病机十九条,倡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寒凉攻邪,善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治疗,名盛于大定、明昌年间(1161~1195年)。金彦宗曾三次征聘,坚辞不就,章宗爱其淳素,特赐号为"高尚先生"。随着他的创新理论广泛流传,师从者甚多,先后有荆山浮屠、葛雍、穆子昭、马宗素、镏洪、常德、董系、刘荣甫等从之,私淑者也不少,如张从正、程辉、刘吉甫、潘田坡等,最终形成明显的寒凉攻邪医风。开创了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形成金元时期一个重要学术流派"河间学派"。6 s6 o0 F6 k" m2 y

; s( n/ s- a- }9 d& g折叠编辑本段行医经历7 ~7 G9 p0 T; ~6 c5 f6 s
折叠寒凉派创始人
+ |6 F3 v3 g2 R! M8 p他是当时名声显赫的医家,是中医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寒凉派"的创始人。在理法上,他十分强调"火热"之邪治病的重大危害,因此,后世称其学说为"火热论";治疗上,他主张用清凉解毒的方剂,故后世也称他作"寒凉派"。
2 h' C: p. {* V' j  |# O" I  A2 ^% P+ k. ^
刘完素生活在宋末金初,当时,中国的医学发展经过了盛唐时的辉煌成就和宋代的普及之后,形成了很多的学术派别。各派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是医学史上的诸"医"百家的时期。所谓"金元四大家",就是当时最为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学派。
- t7 \5 k% M7 Q5 ]% k, D0 U( [0 @( D% {, H. J- ^
刘完素生活的河间地区,正是金人进攻中原时的主要战场之一。当时天灾横行,疫病蔓延,疾病横生,而当时因为沿袭宋时的用药习惯,人们仍然使用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药物治病。当时的医生,也都习惯性的(地)使用书中的药物,就很少能自己进行辨证处方,但是(而且)那些药物对于当时的疾病治疗效果却(也)非常不好。刘完素医术高超,他仔细研究《黄帝内经》中关于热病的论述,提出了使用寒凉的药物来治疗当时横行肆虐的传染性热病的主张,结果疗效非常惊人。使用这种方法,他治好了许多人的病。这也就是人们称他做"寒凉派"的原因。
# i5 x6 Z* y0 `- \5 ^
0 `- F+ W8 D' {8 ?& F3 V他认为处方用药,要因人而异,应视病人的身体状况、所处的环境和疾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药,不可一成不变。他也极不满意于当时朝廷要求使用《局方》,又不可随意加减的规定,坚持辨证施治,酌情发挥。他家门前车水马龙,挤满了远道而来的发热患者,甚至一些昏迷的病人是被抬来的。让他扎上几针,服了几付他开的药以后,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有时他还送医送药给贫困的病人。一次,他在路上见到一家人正在发丧,得知是产妇难产致死,可他见到棺中有鲜血淌出,便令人放下棺材,马上开棺诊治。他在难产妇的涌泉穴等穴位扎了几针,妇人竟然苏醒了,再针她合谷、至阴等穴,胎儿竟然顺利地产下。家属忙跪地叩首,视之若神仙下凡。刘完素名声很大,传到了金朝廷中,金章宗为了拢络人心,请他到朝中为官,几次都被拒绝了。朝廷无奈,便赐给了他一个"高尚先生"的名号。) I8 l& U# S! ]; W
4 R2 n! g  N3 B; S$ p: a
折叠学术影响2 z; S$ E% C6 K0 s' h, m/ F6 ]
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之首,寒凉派的代表人物。学术上以倡言"火热论"著称,对后世影响较大。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三消论》、《宣明论方》等书。其中最著名的《宣明论方》,是根据《内经》解释病源,其有独特之处。他自己独创的方剂--"防风通圣散",用药达十七味,为表里双解的有效方剂,直到近代,临床上仍在应用。 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又称刘河间,皇帝赐予"高尚先生"称号。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约生于北宋大观四年(公元一一一O年),卒于南宋庆元六年(公元一二OO年)。他出身贫苦,早年因母亲病不治而死,便立志学医。他大半生云游四方,谋食于江湖。  I8 T) k. n: J+ S/ B  [, x

$ A+ G4 P! v+ h. L0 f2 N& a刘完素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和金对峙的时代,此时烽烟四起,衰鸿遍野,百病丛生。统治阶级为了从精神上麻醉人民,积极倡导运气学说,规定习医的人,须考运气论。所谓运气,即是说天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地有五运(水、火、土、金、木),以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五运,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六气,用纪年的干支推定岁气,再由岁气推定应得的疾病,并定以施治的方法。这种理论,起初大多数医生不肯接受。后来,竟成为他们的思想意识。有书叫《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和《本草衍义》出来后,医学界运气之学更蔚然成风。此外,当时一般医生受《局方》的影响,拘泥偏执,喜用辛燥药物,治病多所不济。究竟运气学说与医药有什么关系?怎样对待《局方》的影响?这都是当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刘完素是个职明正直的人,目睹人民在统治者统治下的痛苦,不愿跟他们同流合污。章宗三次聘请他出来做官,都被拒绝了。他从日夜思考着上述的两个问题,情愿为解除人民的病苦,深入研究医学,虽耗尽毕生精力,也在所不辞。
% G. w6 ?, f* w+ b/ ~( i) y# J1 o1 o
折叠编辑本段成就7 V& k7 X6 w. A' C* v  T
折叠著作
9 {) j2 W  v+ A刘氏一生著述较多,主要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172年)15卷,《素问玄机原病式》(1186年),《内经运气要旨论》(即《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1186年)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三消论》《附《儒门事亲》》,《素问药注》(已佚),《医方精要》(已佚),其他托名刘完素的著作还有《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河间刘先生十八剂》、《保童秘要》、《治病心印》、《刘河间医案》等。后人多把完素的主要著作统编成"河间六书"、"河间十书"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医家的著作。
# n  r- Y& s) \$ x( O
: ?8 P1 }+ B  w  `0 s- v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建国以来,曾对刘完素著述进行了一些整理和研究,重新出版其部分专著,发表了不少研讨刘完素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的论文,从而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为了进一步总结整理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使其更广泛地运用于现代中国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使其更广泛地运用于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出版《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之机,对刘完素的原著《黄帝素问宣明论文》《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三消论》《保童秘要》共7本,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校注和研究,编成《刘完素医学全书》。: `$ X1 H! t3 ^7 Z5 @: P
/ E  P# Z. L& |9 V4 K) ?
折叠历史影响0 X( Z: ?1 P/ t4 `% \9 G
刘完素主要以《黄帝内经》为学术基础,他精研医理,把《内经》中的关于火热病致病原因的内容选摘出来,加以阐释,这就是著名的《病机十九条》。他还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都可以化生火热病邪,治病,尤其是治疗热性病的时候必须先明此理,才能处方用药。他所创方剂凉隔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双解散等,都是效验颇佳的著名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着。对于《内经》中的"五运六气",他也有着精辟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并十分善于
  d9 a" |. F( ~/ H: C5 l; U  K! X刘完素作品
  W( P* z6 V0 ^( F' `0 W" j2 \" S刘完素作品! I0 T7 I7 _5 I8 ^0 K) \* W
运用五运六气的方法来看病。他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气运,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疾病,因此,医生在处方用药的时候必须灵活机变,具体分析。刘完素在治疗热性病方面的完整理论和对"五运六气"的独到见解,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甚至对于温病学派的形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4 O; L: r; X) p

4 ^! B3 I1 H5 c  q后人为了纪念刘完素对人民做出的突出贡献,在他死后的几百年中,不断地为他修建庙宇,镌刻石碑,歌功颂德。直到今天,河间县西九吉乡的中刘守村和后刘守村之间还有他的墓,"刘爷庙"曾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毁,解放后又重新整修,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举行隆重的庙会来纪念他,足见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v6 E: K  [, u$ o6 K) j
5 j+ b. U+ r! l) t
《四库全书提要》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中国医学发展到金元,形成了医学流派"四大家",即刘完素(守真)、张从正(子和)、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争鸣的局面。
( F: @7 ]. w5 F/ y
4 o) P" }* G2 g' _刘完素(1110-1200),字守真,乳名天喜,自号"通玄处士",金代杰出医学家。% U- v5 f7 W2 r; r* b- b8 R" P
- k* \$ N- W2 S) n" i" p
刘完素生于洋边村(今肃宁县师素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北宋政和七年(1117)因水灾随母逃难,定居今河间县十八里营村(今刘守村)。故时人又称其为"刘河间"。
, X# Z9 }1 V( |) k( i
# ]' {. r9 G; K0 Q/ h  u% h8 M因家贫无钱治病,刘完素幼年失去双亲,便立志学医,为百姓治病。他寻求名师,刻苦钻研。在河间、肃宁、保州等地行医10年,名声大震。- E0 h$ |; X5 \3 S4 [

! I: E  I! u" |$ N  }刘完素医疗经验丰富,学识渊博,行医范围广阔。对内经、素问、运气多有研究,且见解精辟,并创"寒凉派"。他研究了南北方诱发疾病的不同因素,首倡火热论,将《素问·至真要论》中所讲的病机十九条大加发挥,将六气引起的21种病症扩大到181种,并指出有56种是由火热引起的,提出火热病理论,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刘完素与正定的李东垣、婺州朱丹溪、河南张子和并称"金元四大家"而居其首。一生贡献显著,著作颇丰,计有《素问玄机原病式》1卷、《宣明论方》15卷、《伤寒直格方》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3卷、《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治病心印》1卷、《刘河间先生十八剂》1卷、《素问原机气宜保命集》3卷、《伤寒心镜》1卷、《伤寒医鉴》1卷。他首创的"防风通圣散"至今仍为治疗表里俱实及外科病毒之良方。时人称之为神医,成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2 a( s* S. M- Q- v4 ~: S9 b

" }. ?7 R+ W6 ?3 _6 E$ P: m! I刘完素生逢乱世,行医于民间,深受百姓爱戴。金章宗曾三次聘他出仕,他都坚辞不就,赐号"高尚先生"。
7 j$ w/ ~* S8 _  a" b" g. v7 k9 @8 M
; k( U0 h5 o5 p刘完素辞世后,保州、河间十八里营、肃宁洋边村都建庙宇纪念,而且河间十八里营更名刘守村,肃宁洋边村更名师素村(取纪念刘完素之意)。明正德二年(1507)敕封刘完素为"刘守真君",圣名贯古。明万历年间(1600前后)师素村刘守庙扩建为"刘守真君"庙。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师素庙会延续至今,成为县境一年两度的物资交流市场。
- B, D  a% |  }# L3 ~! G% c' ~) l, ~5 u  [" {: x# I9 [) ]
保定市、肃宁师素村,分别于1984年、1993年重修刘守真纪念堂(刘守庙)和刘守真君庙。
" ~( K, O  W. ~  W5 ~9 F
+ W; |1 R* P, T'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9-6-10 15:59:27 | 阅读全部
李东垣(1180~1251),男,汉族,又名李杲,字明之,中国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李东垣从师于张元素,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属易水派,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李东垣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用药法象》《医学发明》《兰室秘藏》《活发机要》等。
. N5 ]1 y' {; ^  ?( I" ]7 b( a  P/ |
李杲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终年71岁。富甲一方。曾从张洁古学医。其医论以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及情绪失常,易致脾胃受伤、正气衰弱,从而引发多种病变。对于发热的疾病,应分辨"外感"或"内伤",对邪正的辨证施治应有明确的区别。治法上重视调理脾胃和培补元气,扶正以驱邪。于内伤脾胃的理论和治法均有贡献。所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流传较广。4 q6 Q' k  K) W/ r4 y4 L# U- R
! P3 N2 i; q4 h5 B, |' @
折叠编辑本段立誓求学5 [; ]- m! z7 R6 d3 r/ _" R! K3 Z
他曾从师于当时的名儒翰林学士王若虚、冯叔献学习《论语》、《孟子》和《春秋》。此后不久,李杲的
/ D  _3 g+ ^' A李东垣著
  ~+ ~3 D, j8 J. K( F李东垣著
$ u4 o% X- U% d! L- V母亲王氏患重病,请了家乡好多医生,诊断治法众说不一,几乎吃遍各种方药,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日益加剧,最终还是死去。李杲因自己不懂医学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被疾病折磨而丧生,感到十分悲痛。他发誓说,如果遇到良医,我一定拜其为师,以补我的缺憾。: u- S8 g9 j/ G# P( }8 ?

; {/ L3 Y/ z2 J' _李杲求医心切,不惜远离家乡四百余里,挟千金拜其为师。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李杲"尽得其法",基本掌握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遂辞别元素返回故里。凡经李杲诊治的病人,尽管皆为疑难杂证,但多获奇效。
3 |) e: B) \5 e7 R" c; v. s- c4 Z9 l) E2 C- ?1 v3 E* S/ ^  F- O2 H
折叠编辑本段自重自爱
+ [$ b+ ^6 {6 o东垣老人,被尊称为李君,他姓李,名杲;字明之。祖辈家居在河北真定,是有钱财的大户。在金大定初年(世宗),核查真定、河间地区户籍时,李家的财富,是居这两个地区的首位。李君在年幼时,就与+ [8 S4 j' p. c% {' q3 V7 B
李东垣著
# A; }$ G. h7 {, z" _1 L+ z李东垣著
+ g: Y4 ~! O9 R( t& @一般的小孩子不一样;等到他长大之后,为人忠诚守信,并且待人非常有礼貌,他对交友也很谨慎,在同人们的往来接触之中,他从不开玩笑去戏耍他人。对于被人们公认的娱乐场所,楼台戏院,他 也都没有踏入过。也许他的天性就是这样。朋友们都很怪疑他这点,暗地里,商量好了,准备一桌酒席,指使妓女对他调情而行诱惑。有个妓女拉他的衣服,他便生气大骂,并脱下衣服,把它给烧掉了。当时由乡里豪绅们,接待南宋派来的使臣。真定府府尹,听说他青春年少,而且又有操守,便暗中唆使妓女,硬劝他喝酒,他不便推辞。稍稍饮了一口之后,就立即大口吐出去了,才离去。可见自重自爱到了如此地步。他跟翰林王从之学习《论语》、 《孟子》,从翰林冯叔献处,受教过《春秋》。他在住宅中空地里,修建了一座书院,接待读书人。如果遇到生活困难用度不足的人,他总是尽力的去周济他们。金,章宗,泰和年间,遇到饥荒,老百姓大多流落逃亡它乡,李君极力救济这些灾民,得到他保全活命的人很多。4 ^3 C+ w$ D3 ]) J9 N
- v* t! V! K* O, Z
折叠编辑本段学有所成
5 Z0 h0 W# C) ?' L( D6 g; G李东垣的父亲通自己的关系让他进纳得官,大约在30多岁时,李杲按照金朝的制度向官府交钱买了个官位,做了济原(今河南境内)的税务官。在此期间,流行一种俗称"大头天行"的疾病,即一种以头面红肿、咽喉不利为主症的传染病。当时的医生查遍医书也找不到古人对此病的论述,多用泻剂治疗但均不获效,而一泻再泻往往使病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尽管这样,医生并不认为是误治之过,病人家属对此也无异议。唯有李杲觉得病人死得冤枉,于是他废寝忘食地研究本病,从症状到病因反复探讨,他废寝忘餐,像顺着河水,去找水源一0 n) o* q. d. V) l3 k# W
李东垣著
- S' f# e$ a$ ?* z  v2 {: A李东垣著4 j0 i' h' z" a# l9 p: h. L$ c
样,探求病变的现象与根源,终于制定出方剂,给病人服食后,见到了收效。就特意的把它刻在了木板上,悬挂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而采用了这种方药的人,没有不见效的。当时百姓以为此方为仙人所传,把它刻于石碑之上。 此后不久,李杲为躲避元军侵扰弃官迁居汴梁(今开封)。居汴梁期间,他常为公卿大夫诊治疾病,疗效非常显著,名声为之大振。从中原北返后,寄居鲁北东平、聊城一带,以医为业达六年。1244年,64岁的李杲回到家乡真定,临床之余,将多年经验体会著述立说,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的理论体系。  m9 }3 {% i( B4 p& V. ?& W; b
  V5 t/ w: R6 Z0 F& E
李杲留给后人的医学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和《用药法象》等。
7 U: O) Z+ a" a4 V
2 y7 g/ C8 @8 }他精通医术,但并不行医。而每次为人治病,疗效甚佳,常给亲朋看病开方,对于治疗十分有心得,尤其对中焦脾土在治疗中的意义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老师,易水学派的张元素就很重视脾胃。他的学说就充分地继承了这一点。李杲是富家子弟,平时交往的多是一些上层社会的有钱有势的贵人,他们养尊处优,膏粱厚味,易伤脾胃,所患疾病多属此类。另外,当时适值元兵南下,战乱频繁,人民在饥饿、惊慌、忧愁中生活,大多起居饮食没有规律,也很易伤脾胃。鉴于此,他认为只读古方是不够的,必须面对新的社会现实,分析病人的特点来研究方药,这些也是他建立脾胃学说的社会条件。
  n9 D4 c: ?, m: X1 x5 x+ Z- Y8 `8 L- M
折叠编辑本段传播医术
2 R0 ?  v& d! D最初他不是凭借行医出名,人们也不了解他对于医术精通。东垣君,为躲避战乱才到了汴梁,才以行$ C1 k. m: y( P- N9 P0 y% i
李东垣著6 c% m# g9 T1 E' N2 ^% n
李东垣著; h5 e- {& ]% |  U& |
医的身份和公卿们交往。又把所经历的治验,都记录在别的书里。就在壬辰那年,为躲避兵乱,李君逃出大梁,往北渡过了黄河,又寄住在山东省东平县境内,到了甲辰年才回乡。有一天,对友人周都运德的父亲说:"我老了,想把这医道传给后人,但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这又该怎么办呢?"周都、运德的父亲说:"廉台有个叫罗天益,字谦甫的,他的秉性与行为均敦厚朴实。他曾经为他自己所从事的医术不精,而感到遗憾,在学医上很有志向,您要传授医道,这个人也许可以。"有一天,周运德的父亲领着罗谦甫,拜访了李君,李先生见面就问他:"你是来学赚钱的医生呢,还是学继承发扬医学遗产的医生呢?"罗谦甫回答说:"是为了继承发扬这医学遗产而已。"于是谦甫就跟随李君学医,日常生活费用,全靠李君提供。学了三年,李君为他长期学习不知疲倦,奖励给他二十两白银,说:"我知道你家庭生活很困难,怕你半途改变主意,不能坚持到底,你可以用这些钱去供养妻子儿女。"谦甫竭力辞谢不肯接受。李君说:"我在大的事情上都不吝惜(医术),怎么会在小事上(钱财)去吝啬哪。你就不要推辞了。"从这里便可知道李君对罗谦甫所寄于的希望,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临终时,: k  v; C4 g$ W2 q
李东垣医方精要& t& \4 A/ p7 p! O5 i% A
李东垣医方精要
3 L4 s1 X' |& e把平日所著的书,清检校勘,整理成册,分类依次排列,陈列在几案前,嘱咐谦甫说:"这些书交给你,不是为李明之、罗谦甫,而是为天下的后来人,谨慎传世,不要将它埋没了,要推广应用它。"李君,享年七十三岁,时在辛亥年(公元1251年)二月二十五日故去。李君去世,到现在十七年了,谦甫仍觉得老师的话,仍然还在耳边回荡,想起这些话,更觉得它越发的鲜活,就越觉到深刻。& u# A$ Y+ b$ i/ x/ N

; b: P& n2 D0 \: k+ l折叠编辑本段医学理论3 o2 D. w/ z6 v. `; H4 W
李东垣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与《内经》中讲到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强调胃气的作用。同时,他还将内科疾病系统地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这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内伤疾病,他认为以脾胃内伤最为常见,其原因有三:一为饮食不节;二为劳逸过度;三为精神刺激。另外,脾胃属土居中,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不论哪脏受邪或劳损内伤,都会伤及脾胃。同时,各脏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解决。但他绝对不主张使用温热峻补的药物,而是提倡按四时的规律,对实性的病邪采取汗、吐、下的不同治法。他还十分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强调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可犯虚虚实实的错误,这样就使得他的理论更加完善,并与张子和攻中求补,攻中兼补的方法不谋而合了。 他的理论学说诞生后,得到其弟子王好古、罗天益等人的继承发展。王好古一方面大量吸收东垣的药物学理论,重视其临床应用,另一方面受东垣深入阐发内伤脾胃病机理论的启发,创立了"阴证论"。罗天益则比较全面地吸收了东垣的脾胃学说,在脾胃内伤病纲目分类及其临床应用经验的认识上,进一步丰富了东垣的脾胃学说。他的学说对后世医家,尤其是温补学派影响很大。
& ~' B3 ^4 q& w% w/ @" H" u
: h2 F, D2 ?0 P: P9 g  l《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医家之门户分于金元"。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为中国医学史上承前启后影响最大的两大学派,李杲为易水学派的中流砥柱,他学医于张元素但对后世的影响可谓在元素之上。朱丹溪虽为河间学派的三传弟子,但其学说在某些方面也受李杲学说某些启示。明代以后,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叶天士等医家都曾对李杲的学说景仰、研习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自成一家。此外,龚廷贤、龚居中、张志聪等均受李杲学说很大影响。尽管李氏学说的继承者们已经明确,医学史上仍不失为划时代的一个里程碑,作为一名伟大的医学家,他将永远名垂史册。
+ ^9 c) S. b0 m$ ]4 J8 v0 }0 O1 k- s# q1 X" Z9 `1 C" w
折叠编辑本段妇科学术
3 o. s9 s7 ~3 D, d8 k8 R& Z+ A! n: l探讨了李东垣的妇科学术思想与其所著《脾胃论》之元气阴火学说的关系。李东垣论妇人经闭、崩漏、带下,认为多因脾胃虚损、中气下陷、阴火亢盛、湿热下注所致,故治妇人经闭,主张以补血泻火为主;治妇人崩漏,以补气养血,升提举陷,泻阴火为主;治妇人带下,以益气补血、温补脾阳、祛下焦寒湿为主,由此形成具有治疗特色的妇科治病模式。对李东垣的妇科用药和药物归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出现频次较高的均为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其中归脾经的中药有当归、炙甘草、人参、白术、升麻、黄芪、甘草,可补脾益气升阳;柴胡、川芎归肝、胆经,益胃升阳。黄柏、黄芩、黄连分别泻肾、肺、心火,有泻阴火功能。由此可见李东垣脾胃元气阴火学说与其妇科学术思想有密切关系。
- v# s. o# ~$ h8 T$ l3 H$ [
) s3 N  P# A! X: }8 Y5 V" `【关键词】 中医妇科学 元气阴火学说 《兰室秘藏》 《脾胃论》 李东垣
6 x4 H, X, R5 u! y
6 l6 F0 m& x, |  n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与内科学息息相关;金元四大家对妇科学的学术研究,治病思想多与其学术主张有密切关系。有关朱丹溪调经理论的研究[1]、刘完素妇科学术思想的研究[2]、张子和《儒门事亲》的学术思想及其妇科治病思想的研究以及李东垣《脾胃论》脾胃元气阴火学说的研究我们均已做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朱丹溪调经治病思想与其养阴学说和东垣补土思想有关,刘完素妇科学术思想与其六气化火学说有关,张子和妇科治病思路与汗吐下三法密切相关。至于李东垣脾胃元气阴火学说与其妇科学术思想是否关系密切,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以李东垣所著《兰室秘藏》和《脾胃论》为主要研究资料,初步探讨如下。  O: ^$ c, ~7 n' L' z
8 e1 H5 A8 ?5 D) Y' f
1 李东垣妇科学术思想
6 {# M$ Z2 p3 I, U/ i. ]1 H; ^- Y$ p9 J! B/ B- s9 X/ f' Y
李东垣对妇人病的独特见解和丰富经验,载于《兰室秘藏》一书。其在妇科学的重要成就,主要为建立了以脾虚气陷、阴火乘土、湿热下注为病机的妇科病证治模式。
7 T2 |9 r# u2 V1 f$ ^' j4 v- d4 f- y( ]; D7 n" E9 N
1.1 主要病机为气虚有火 脾胃气虚则脾胃运化功能不足,影响脏腑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则运化失职,影响水谷精微不能充分传输至五脏六腑,致脏腑的生化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不同病因的妇科病证。( v) n8 T: L# t& ^! n- [2 S

5 K* u% @' @5 p1 }$ c8 k; p7 j妇人月经病及分娩半产亡血,东垣认为多与脾胃虚及阴火有关。治疗大抵以补气升提或补血泻火为主。如对于闭经的形成,东垣指出:二阳之病乃"妇人脾胃久虚,或形嬴,气血俱衰,而致经水断绝不行。或病中消,胃热,善食渐瘦,津液不生。夫经者,血脉津液所化,津液既绝,为热所烁,肌肉消瘦,时见渴燥,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经绝"[3]202;伏瘕乃小肠移热于大肠所致,症见"心包脉洪数躁作时见,大便秘涩,小便虽清不利,而经水闭绝不行"[3]202;胞脉闭乃"……因劳心,心火上行,月事不来"[3]203。简而言之,经闭一因胃热灼津,导致血海干枯;二因包络之火蕴结于冲任而导致血少经涸;三因劳心,心火上行迫肺,心气不得下通而胞脉闭。总之,经闭多由火炼血枯而致。
$ e# O9 {  D% z& b; m$ M+ X2 d  I9 k/ k" n% T8 p" m+ {
妇人崩漏,其病理变化总的来说是气虚有火,即《内经》所谓"阴虚阳搏谓之崩"[4]。而阴虚阳搏的病理变化,东垣解释为内伤脾胃,气虚不能摄血,而湿热相火(即阴火)反盛,又迫血为崩为漏。东垣所治崩漏分为5种证型1)饮食劳倦,心气不足;(2)肾水阴虚,相火妄行;(3)下焦久脱,寒湿大胜;(4)脾胃虚损,血脱气陷;(5)命门火衰,阴躁阳脱。此5种证型所表现的症状都与脾虚阴火有关,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7 T# ?* H7 ]8 }
$ c* E0 Y8 L* F% K  d$ `% x妇人带下病,亦多与脾胃气虚及阴火有关,临床以湿热下注的方式呈现带下久治不愈。造成湿热下注的主要病机,为脾胃气虚,水湿运化无权,湿邪与阴火交结,下注于下焦肝肾所致。东垣所治带下证,由于气陷日久,阴火多寒化转为寒证,故临床所见带下证多已演变成虚损、虚寒,或为滑脱之证。虚损带下由崩中日久,脾阳下陷引起;虚寒带下由三焦阳气俱虚所致;带下滑脱由脾之阳气陷于下焦,导致子宫寒湿。崩漏和带下病,总以脾胃虚损,中气下陷,相火湿热迫血(或带下)妄行为主要病机。
7 h; ]6 q8 p# o) N# J: `" L5 M1 L; G8 U6 C6 F
1.2 临证治疗主张升阳泻火 李东垣妇科用药颇具特色,为历代医家所不及,可谓发前人所未发。其论妇人经闭,认为多由火炼血枯而致,主张补中益气,使阳生阴长;同时泻其阴火,火去血生,月经自能通利。治妇人脾胃久虚,形体嬴弱,气血俱衰而引起的经闭,主张补益气血而使经血自行;若脾胃久虚,气血俱衰,中气下陷,胞络火邪亢盛而致经闭者,除补益气血调畅血脉外,宜泻胞络中火邪而使经血自行。
  y4 g) X2 y9 Q
0 e# C6 J: o6 I5 f* p. Z1 S东垣治妇人崩漏证以补益气血、升阳举陷、泻火除湿为主要治则,随证加减。因偏湿盛者治以升阳除湿汤,方中以黄芪、炙甘草合防风、升麻、柴胡、藁本、蔓荆子补中升阳举陷,当归益气养血,独活、羌活、苍术健脾除湿。因血虚寒胜者治以丁香胶艾汤,方中以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阿胶补血,丁香、生艾叶温经散寒。因而经水暴崩不止、失血过多者治以黄芪当归人参汤,以黄芪、人参、当归益气补血,养心安神,黄连、生地黄泻阴火。因中气下陷而气脱者治以当归芍药汤,方中以当归、白芍、熟地、黄芪、炙甘草补血益气,合苍术、白术、柴胡、橘皮以升举脾阳、固护中气,合白芍、生地甘寒泻火。因中气下陷而血脱者治以益胃升阳汤,方中以当归身、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炒神曲益气补血,柴胡、升麻、陈皮升阳举陷,生黄芩泻火。若病损及肾水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迫血妄行而见崩漏不止者,则治以凉血地黄汤,方中除了用黄芪、甘草合柴胡、升麻等诸风药升浮脾胃阳气外,更合当归、红花等益气养血,黄连、生地养阴泻火;若病损及肾阳,命门火衰致脾胃虚寒下陷,崩漏不止者,则治以升阳举经汤,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命门之火,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黄芪、炙甘草大补气血治气血俱脱,重用柴胡、防风、羌活、独活、藁本、细辛大举升浮下脱之阳气,稍加桃仁、红花以去其血滞;若中气下陷日久,致下焦寒湿大胜,气血下脱,症见经漏及水泄不止,则治以柴胡调经汤,以升麻、柴胡、葛根、藁本大升大举风药助脾胃阳气上升,用苍术、羌活、独活以燥其湿而振奋脾胃阳气,当归、红花补血养血,则气血下陷可愈,经漏水泄可止。8 k+ d1 R% N, r/ F  L, ?7 a' o6 L
7 Q% U- [$ o# d* V. r3 ]
东垣治妇人带下,治法大抵以补益气血,温中袪寒,大泻寒湿为主。治虚损带下用补益润燥,振奋脾阳之法,方用补经固真汤,以补益气血,润燥滋益津液为主。药用人参、炙甘草、郁李仁、白葵花等补益气血、润燥滋液,并以干姜振奋脾阳,柴胡升提,陈皮助元气,黄芩泻阴火。治虚寒带下用酒煮当归丸温补三焦,理气升提,药用大剂量茴香、黑附子、高良姜、当归等4味药,温补三焦阳气,并佐炙甘草、丁香、升麻、柴胡等温中理气升提之品,以祛下焦寒湿,炒黄盐、苦楝子、全蝎、延胡索等治颓疝脚气。治带下滑脱,东垣制固真丸[3]207温脾阳固涩,泻寒湿,药用酒制白石脂、白龙骨固涩以治带下滑脱,炮干姜温脾阳、柴胡升提而泻寒湿,当归辛温和其血脉,黄柏泻阳明经伏火,芍药养阴微泻肝经阴火。
5 D" A; P) i4 i4 X
* o# @0 t8 j. \: B' U# J" N) j( W$ F总之,李东垣治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与其元气阴火学说有密切关系,其论妇人经闭、崩漏、带下,多因脾胃虚损,中气下陷,阴火亢盛,湿热下注所致,治妇人经闭,主张以补血泻火为主;治妇人崩漏,以补养气血,升提举陷,泻阴火为主;治妇人带下,以补益气血、温补脾阳、祛下焦寒湿为主。
* u  q" k8 J2 u7 Q! z1 Z) {6 Z# a% i3 n/ k, f: K9 v
2 李东垣妇科方剂用药规律统计分析
( Q& r! j7 V' j5 X0 l- k2 ~8 G$ Y! H: j. D; x
2.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文以《东垣医集》[3]207中《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活法机要》、《东垣试效方》,以及《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5]中李东垣所著《医方便儒》、《李东垣医案拾遗》为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收集李东垣所著《东垣医集》、《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中所有妇科方剂,其中《兰室秘藏·卷中·妇人门》载有妇科方剂30首,《东垣试效方·卷第四·妇人门》载有妇科方剂23首,《活法机要》胎产证和带下证共载有妇科方剂16首,《医方便儒》妇人篇载有妇科方剂12首。排除重复使用的方剂,共选用64首作为统计对象。
; R3 G# K/ u& k4 S. i7 a0 L4 Y% I& l) V% F7 i) Z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Microsoft Access 200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先对所选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再对药物的归经进行统计分析。为了使数据的分析合理,先对原始数据中的有关变量的量纲作0、1变换处理,使量纲保持统一,再分别对药物和用药归经进行统计分析。7 s; Q' ?" D& c5 b# s( b

, P% a" {4 J5 Z#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9-6-10 16:10:42 | 阅读全部
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九年。
# [1 J, n: ?/ z5 e8 Y/ I: L& I# T4 @3 q$ \) p! N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 。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公元1125年被金国所灭 。  ?& c  {# j5 J# _  `- ]8 S
; \2 u" Z$ u& [1 v6 e0 c5 p
辽末,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 。辽朝宗室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和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 。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 。
) b# h! u5 Q) v% ^5 B& v% i4 n
! `4 T) q. S" r0 i辽朝强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 s9 k$ h5 ^  D* W% M* N, n
7 [1 t  Q8 K+ @' o: G/ T6 D! P' Q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展,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5 S3 H# o$ w3 ~
国号作为国家或王朝的标志,通常具有命名的鲜明性与使用的稳定性。有辽一代则不然,曾多次反复用"辽"、"契丹"为国号 。" d+ L' L- |. D% p/ ^5 L

( M8 X: u+ f$ t" M史学界公论,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太宗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大辽 ;圣宗统和元年(983年),又改称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大辽 。
8 M. K& l. ^% r) Y% t
+ H- |) z& A6 C1 M  _/ f关于契丹首次改国号为"辽"的时间,一般有937、938和947年三种说法 。关于辽改国号的次数,一般学者都认同这样的见解,即辽太宗时改国号为辽,辽圣宗时复号契丹,至辽道宗时复改国号为辽 。从众多辽代墓志中在契丹或辽的国号前都有"大中央"或"南瞻部洲"的字样来看,到辽道宗时,已经俨然以中国自居了 。
/ C% G. d$ ]: A: C5 b1 r; S; I8 B0 K: ^" z
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辽曾九改九复国号,也就是说,辽曾改国号达18次之多 。& O  B' g$ w- o( j* [9 h; @% ~4 r' v
6 g; I! H7 V- l! R
"辽"、"契丹"二号的本义,"契丹"可解为"镔铁",乃民族之号;"辽"则国号,得名于辽水。也有学者认为"辽国"一号得名于"辽远"之意。有学者研究"辽"与契丹语"辽"的内涵,强调辽"双国号制"的意义。也有学者主张主张契丹是改"晋"为"大辽",而非改"契丹"为"大辽" 。( _) L# x. u) L6 y6 ?! O

: u2 F8 d4 X9 f, \/ q辽朝国号变迁; X$ ^0 D) ^% B. e
年代( Q  a+ G) X3 D
( d) c! K) u1 J) M" f# B
汉文国号* F$ q1 n( G8 }" \. E; o& z3 A. O
) w. |6 T4 k, f: k1 r( N- B$ H
非汉文国号& h6 S0 E, ^0 H
( J5 q. X! y4 p  a4 w, V' u
916-937年( g1 B2 Q6 k; n& t  e  A/ {

  ^) n6 A) C4 |6 ~% e; {大契丹1 V! b5 w, k! P2 p

0 Z, G7 x. n3 V哈喇契丹[1] (全称)8 {3 {( W) d# s, W9 c

: p  Q. H) A, l) b! L0 K5 S大契丹、契丹国、契丹(简称), d- u+ ]$ q. r$ }% D8 a

) U8 `( P, K# A/ S, k+ n& v938-982年" g$ r7 S3 _- }5 K! K# N

8 k, I  I2 U- n6 ~2 h0 G. A大辽(燕云汉地)
( C4 C: B6 u3 Z& u5 `
4 x! |* l8 i8 p( U. G7 Z/ N大契丹(辽朝故地)
# w3 D# ~0 }+ @7 K' Q7 z# d* T6 Z0 W  I  K
983年-1065年: ]3 l, o' Q5 k$ r
! Y/ B  o  p: Q; ]$ G$ r0 Y# ?
大契丹
4 ]% A: b$ ]: x# L) C- @" H, V2 m# T) i6 ?( a
1066年-1125年/ T( k  O; e4 _
, u  V& f% Q; K) U6 t
大辽7 n2 j: p; F9 r& i3 w0 b" F7 f

$ L/ N: }$ y4 w' R4 t- I) h  w折叠编辑本段历史
" Q0 G( ?  j  Q& j8 c* w# k3 s折叠契丹崛起- N5 a. s+ O5 k& D, N) e! }. G
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2 |+ J+ Q, x$ ^; @9 k3 O4 X

  d  l9 _8 A7 b& I" t5 B" Z五代时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乘中原内乱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后于907年2月27日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并且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都十分强盛 。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回国,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滦河边建设了一座仿幽州的城敦。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即辽太祖。$ D1 {% P, @9 n; D0 m& b! n

/ J, `; V: q4 a! A辽太祖收留因河北战乱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风格建立城; U& r+ B2 S3 F$ A; X" \# J
契丹族人. G  E5 h* ]' a* e0 R+ t
契丹族人
1 [3 K3 z' l, N4 ]敦以安置他们。并且任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与卢文进等汉人为佐命功臣。918年辽太祖建皇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两年后创建契丹大字并推行之 。在军事方面,他于925年东征渤海国,于旧地建立东丹国以统治渤海遗民,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辽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图[2] ,然而于攻灭渤海后的隔年,在回师途中病倒,最后去世。其妻述律平宣布摄政,以次子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屠杀政敌数百人以稳定政权。927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平的支持下即位,即辽太宗。930年,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辽太宗统一了契丹 。3 L6 N3 j' ]/ M6 p3 h1 m( I2 x: M

& |. j1 L3 E& j# _' W折叠南下中原
  d  B0 n4 p8 X6 w) _  U  `& P8 x. l燕云十六州
+ ~& Z! k1 h; [) f燕云十六州+ E- |! a# x6 v+ |
936年后唐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辽太宗支援攻打后唐。辽太宗遂亲率5万骑兵,于晋阳、洛阳等地击败后唐军,最后协助石敬瑭攻灭后唐,石敬瑭得以建国后晋。契丹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9 }' o8 j- `: ]+ w/ B2 J1 i6 f0 n6 b$ G" f; p3 `' l
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他不愿向契丹臣服,上表称孙不称臣。辽太宗趁机率军南下,意图一统中国 。947年正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亡,契丹国占领大部分的中原地区。二月,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辽朝正式成立。虽然辽太宗有意长久经营中国的意图,然而因纵兵掠夺人民财物,以及不让诸位节度使返回镇地,招来中原人民的反抗。四月,辽太宗被迫引军北返,最后在河北栾城病逝[3] 。
: U7 B- N3 `5 [; m! I  M, v' O3 a8 H% t9 S, F& D# ?
折叠世宗时期- o( W! W- {* }8 v6 k8 S
太宗大同元年(947年)1月,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大辽 。947年位于中原开封的耶律吼等将领拥立耶律阮为帝,是为辽世宗。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太后述律平想让其子耶律李胡继承皇位,不同意耶律阮称帝。太后派耶律李胡与耶律阮在辽南京北部的泰德泉交战,最后耶律阮打赢了这场战争。在经过大臣耶律屋质的劝阻之下,太后才认同耶律阮的帝位。辽世宗在位期间,一直不忘占领中原的期望,多次对中原用兵。然而辽世宗好酒色,喜爱打猎。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兴封赏降杀,导致朝政不修,政治腐败。951年九月,辽世宗协助北汉攻打后周,行军至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祥古山时,由于其他部队未到,先行驻扎在火神淀。其间喝酒、打人、打猎,众将很是不满。最后被耶律察割杀死于梦乡中 。
9 j, q- C/ V7 L  Q3 q8 G
) w2 [% p5 c: H8 ^& X折叠穆宗时期
1 X$ f2 n+ h  v4 |951年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辽世宗并自行称帝,辽太宗之长子耶律璟和耶律屋质等率兵杀死耶律察割后,被立为帝,即辽穆宗。辽穆宗虽讨厌女色,而无所出,但却经常酗酒,天亮才睡,中午方醒,因此长时期不理朝政,国人称之为"睡王"。辽穆宗前期,朝廷内部不稳,离心离德,大臣经常发生叛乱或是南奔中原的事件:952年六月,萧眉古得欲叛辽南奔后周,阴谋败露,被杀。七月,政事令耶律娄国、林牙耶律敌烈等谋乱被捕后伏诛。953年十月,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宛等人谋反,事情被察觉后被捕。960年七月,政事令耶律寿远、太保楚阿不等人谋反,事败伏诛。十月,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喜隐谋反,事败被捕,因供词牵涉耶律李胡,耶律李胡入狱而死 。
. C0 }. u  E7 n8 a) D( S- b4 G. o' ~; n
由于政局动荡不安,迫使辽穆宗停止了辽太宗、辽世宗一贯执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复因长期战事而消损的国力,与南唐、北汉联合对抗遂渐强盛的后周。959年后周发动北伐,辽朝宁州(今河北青县)刺史王洪举城投降。周军随后攻克益津关、瓦桥关,莫州、瀛州刺史刘楚信、高彦晖也举城投降。当时后周世宗欲一鼓作气,直取幽州,辽穆宗甚至有意放弃燕云十六州 。最后后周世宗因为重病而南返,莫州、瀛州归后周领有,而辽军加强防御,不敢南下。由于辽穆宗本人喜好杀戮,经常亲手杀人。同时又爱好打猎到"竟月不视朝",最后于969年二月被侍人所弑。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即辽景宗,改元为保宁 。
% b* z$ ^0 X" a9 I2 U2 o) o. q1 W' \  n5 G. J
折叠全盛时期
0 J0 J& T3 N5 b: _: P( u' p辽景宗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如室昉、郭袭,使辽朝出现一阵清明。辽景宗对辽穆宗时谋反的皇族采比较宽松的政策,因而谋乱者少,上层比较稳定。辽景宗对外政策仍采不主动南伐中原、仅援北汉的方针。辽景宗前期,辽朝与北宋聘史往还,互贺节日。宋太宗赵光义统一江南后,于979年亲征北汉,辽朝派数万兵支援北汉。三月,辽军在白马岭与宋军交战,被击溃,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六月,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辽朝改变战略,把主要力量用以固守幽蓟。宋太宗乘胜进攻幽州,辽朝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率军与宋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成功击败宋军,宋太宗仅以身免。由于辽景宗体弱多病,有时无法上朝,军国大事大多由皇后萧绰协助处理 。7 J2 S( e! ^" O7 r8 X7 P
$ g$ M9 Q. M' n: H! }& k. N$ p1 m
萧绰 萧太后7 }4 `6 m+ f# F! e3 ?8 [1 i: q
萧绰 萧太后
  g8 \/ O: D. Q" l( D# C1 [0 G982年辽景宗病逝,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并由萧太后摄政。当时萧太后30岁,辽圣宗12岁,而萧太后之父萧思温于970年被害,无嗣,使得萧太后也没有外戚可以依靠。而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自重,控制朝廷,对萧太后及辽圣宗构成了莫大的威胁。萧太后先重用大臣耶律斜轸、韩德让参决大政,南面军事委派给耶律休哥,撤换一批大臣,并下令诸王不得相互宴请,要求他们无事不出门,并设法解除他们的兵权。在这些行动后,辽圣宗和萧太后的地位才稳定下来。萧太后摄政二十七年,后据传改嫁韩德让(具体记载有争议)。在她执政期间进行改革,并且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朝百姓富裕,国势强盛。1009年辽圣宗亲政后,辽朝已进入鼎盛,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朝风貌,反对严刑峻法,并且防止贪污事件。[2] 在文教方面,辽圣宗实行科举,编修佛经,佛教极为盛行。在位其间四方征战,对宋战争屡屡获胜,俘获号称杨无敌的宋朝名将杨继业 。) B# g+ s: I8 }$ X8 N/ k/ [& _

- H4 t  k& }7 y# N' }1 l北宋立国之初即有意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先后于979年、986年两度北伐,皆为辽军所击败。辽圣宗为了防止高丽与北宋结盟,进而威胁辽朝东部。于993年发动高丽契丹战争以降服高丽,于1009年的东征时最远攻入高丽开城。之后为了解决辽宋之间的长期对抗,以及避免契丹贵族威胁皇权,萧太后与辽圣宗于1004年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锋,辽将萧挞凛战死。辽军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宋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此即澶渊之盟,从此两朝和好达一百二十年之久。之后辽圣宗结好西夏,而西夏也摇摆于宋、辽之间以图存,形成辽宋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3] 。
3 @" W  g( M+ k* @  B2 l: q* a; x8 Q% `
折叠道宗衰落
  E$ |: Q% W# \3 g. H" T1031年辽圣宗去世,长子耶律宗真即位,即辽兴宗。辽兴宗其生母萧耨斤(即法天太后)自立为皇太后并摄政,并把辽兴宗的养母齐天皇后萧菩萨哥迫死。法天太后重用在辽圣宗时代被裁示永不录用的贪官污吏以及其娘家的人。辽兴宗因无权而不能救,母子因此结怨。法天太后对辽兴宗并不信任,打算改立次子耶律宗元(即耶律重元)为帝。耶律宗元把这一事告诉兴宗。辽兴宗怒不可遏,于1034年用武力废除法天太后,迫法天太后"躬守庆陵"。大杀太后亲信。七月,辽兴宗亲政。修建陵园安葬齐天皇后。而后,把法天太后接回来,并与她保持十里的距离,以防不测。兴宗母子的感情裂痕始终没有填平 。+ _# C3 Y! l2 B- p) w% b, y5 I: z

: k9 S$ G# g, a- v. e* O6 d辽兴宗在位时,辽朝势已日益衰落。而有辽兴宗一朝,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面对日益衰落的国势,辽兴宗连年征战,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宋朝多交纳岁币。但是这些反而使辽朝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辽兴宗还迷信佛教,穷途奢极。辽兴宗曾与其弟耶律宗元赌博,一连输了几个城池。他对自己的弟弟耶律宗元非常感激,一次酒醉时答应百年之后传位给耶律宗元。其子耶律洪基(即为后来的辽道宗),也未曾封为皇太子,只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已。这种下了辽道宗继位后,耶律宗元父子企图谋夺帝位的恶果 。0 ]8 Q. _4 Y# |% S& f

7 j& S" Q; h" {; @  s宋夏战争后北宋内外交困之际,使得辽朝趁机侵宋。在征求张俭的意见后,一面派其弟耶律宗元和萧惠在边境制造欲攻宋的声势,一面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和刘六符于1042年正月去宋朝索要瓦桥关南十县地。宋朝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此即重熙增币。双方于九月达成协议,在澶渊之盟规定赠辽岁币基础中,再增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辽兴宗还再次使宋争得一个"纳"字,即岁币是宋方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宋仁宗也委曲求全予以应允,而条件是辽朝须约束西夏与宋和谈。因此,在辽宋和好之后,辽夏关系恶化并发生战争。辽兴宗两次亲征西夏,均遭失败,而西夏最后愿意向辽朝称臣进贡 。6 M/ o9 T  i" A

* R0 \6 {6 n+ ?2 f辽道宗继位后,1063年七月耶律宗元听从儿子的劝说,发动叛乱,自立为帝,不久被辽道宗所平,耶律宗元自尽,史称滦河之乱。辽道宗在位期间,辽政治腐败,国势逐渐衰落。道宗并没有进行改革图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这时地主官僚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辽道宗重用耶律乙辛等奸佞,自己不理朝政,并听信耶律乙辛的谗言,相信皇后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通奸而赐死皇后。而同时耶律乙辛为防太子登基对自己不利,故陷害皇太子耶律浚,并将其杀害,史称十香词冤案。后来,一位姓李的妇女向辽道宗进"挟谷歌"辽道宗才把皇太子的儿女接进宫。
# F% f9 E0 ]% T9 P
3 y5 L5 L3 B& j0 _; {1079年七月,耶律乙辛乘辽道宗游猎的时候意图谋害皇孙耶律延禧,辽道宗接纳大臣的劝谏,命皇孙一同秋猎,才化解耶律乙辛的阴谋。大康九年,辽道宗追封故太子为昭怀太子,以天子礼改葬。同年十月,耶律乙辛企图带私藏武器到宋朝避难,事败被诛。1101年正月,辽道宗去世,皇孙耶律延禧继位,即天祚帝。当时西夏夏崇宗因受到北宋攻击一再向辽求援,并求天祚帝女尚公主为妻。最后天祚帝于1105年将一个族女耶律南仙提升为公主嫁给夏崇宗,并派使者赴宋,劝北宋对西夏和谈 。
- h6 p; y6 ^  v( ^* F
7 H# S; T- h( ~: E& K/ K折叠走向灭亡
: Q% M$ E5 j5 S1112年二月十日天祚帝赴春州(故址在今内蒙突泉县突泉镇西北约60公里的宝石镇境内),召集附近女真族的酋长来朝,宴席中醉酒后令诸位酋长为他跳舞,只有完颜阿骨打不肯。天祚帝不以为意,但从此完颜阿骨打与辽朝之间不和。九月,完颜阿骨打不再奉诏,并开始对其他不服从他的女真部落用兵。1114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一开始天祚帝并未将完颜阿骨打当作一个重大威胁,但是所有他派去镇压完颜阿骨打的军队全部战败。1115年天祚帝为了解决女真的威胁,下令亲征,但是辽军到处被女真军击败。与此同时辽朝国内也发生叛乱,耶律章奴在辽上京叛乱,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是分裂了辽朝内部。此后位于原渤海国的东京也发生高永昌叛乱自立。这场叛乱一直到1116年四月才被平定。五月女真借机占领了辽东京和沈州。1117年女真攻春州,辽军不战自败。这年完颜阿骨打自称皇帝,建立金朝,改元收国 。4 |& S, F# ?3 s4 g0 D& T

% F5 N$ K, j9 Y! @  K6 w2 K) p( U# d1120年金军攻克辽上京,守将萧挞不也投降,到1121年辽朝已经失去一半的领土。而内部又发生因为皇位继承问题而爆发的内乱,最后天祚帝杀他的长子耶律敖鲁斡而结束,但是这使得更多的辽兵投降金朝。1122年正月,金军攻克辽中京,天祚帝被金兵所迫,流亡夹山 。
/ Z' y5 I' H3 d
0 g7 Y# h$ V" s! @由于位于辽南京的耶律大石与李处温等人不知天祚帝去向,他们拥立耶律淳为帝,即天锡帝,史称北辽。天锡帝降天祚帝为湘阴王,并遣大使奉表于金朝,乞为附庸。可是事未完成,他就病死,妻辽德妃称制,改年号为德兴。此时辽臣李处温父子觉得前景不妙,打算向南私通北宋的童贯,欲劫持辽德妃纳土于宋。向北私通金人,作金的内应。后她发现他们罪行而赐死之。当年十一月,辽德妃五次上表给金朝,只要允许立耶律定为辽帝,其他条件均答应。金人不许,她只好派兵死守居庸关,十一月居庸关失守,十二月辽南京被攻破。辽德妃带着随从的官员投靠天祚帝,天祚帝诛杀她 。3 y- m/ `* P6 l7 K" S2 r

# C3 K- u" w. {6 t+ U+ p) ?& S6 i) k1123年正月,在上京的回离保(萧干)叛金,八月平定。1124年,天祚帝已经失去了辽朝的大部分土地,他自己退出漠外,他的儿子和家属大多数被杀或被俘,虽然他还打算收复首府燕州和云州,但是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希望了。保大五年二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辽天祚帝在应州被为金人完颜娄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区白城子),被金太宗降为海滨王。1128年,天祚帝病故,遗臣萧术者对故主行人臣之礼。辽朝共历时210年(包含契丹国时期),历经9位帝王 。6 N9 d; w$ V' B# `' \$ u1 A
# H8 p* ]  p% F( i8 R' v1 |" d% \1 U. Z* x
折叠余部续国
0 |- R1 C  t  N$ B. J参见:西辽
: ~7 S. O! {" A5 |4 s! v, }) z* l4 m
此后,辽朝贵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残部,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东部一带。1130年,由于受到金兵的压迫,耶律大石决定放弃蒙古高原,率部西征。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迷立(今新疆额敏)称帝,史称西辽(西方称为黑契丹或哈剌契丹),首都虎思斡鲁朵 。西辽曾一度扩张到中亚,成为中亚强国。1143年,在耶律大石死后,西辽经历萧塔不烟、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耶律直鲁古与屈出律的统治。最后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亡,立国凡87年 。
5 |6 e2 \, a" b/ @) B: X
8 y# b; ^; b5 C+ q& @1212年,辽朝宗室耶律留哥在隆安(今吉林省农安县)、韩州(吉林省梨树县)一带起军反抗金朝。隔年三月,耶律留哥称王,国号辽,史称东辽。1216年初,耶律留哥之弟耶律厮不叛变,在澄州称帝,史称后辽。耶律厮不不久被部下所杀,众推耶律乞奴为监国。同年秋,木华黎率蒙古军东下,耶律乞奴等不敌,率九万契丹族越过鸭绿江进入高丽境内。不久契丹诸贵族自相残杀,后辽最后于1220年灭亡。耶律留哥建国后依然归附蒙古帝国,成为其藩属,1270年元世祖撤藩,东辽正式灭亡。
0 a4 v/ b  ?6 O$ p) C1 U% o) Z1 B  U; _$ l, e
折叠编辑本段疆域
( b% z; [  H) P4 h" x折叠领土范围. N: _* v4 v# w/ b
辽朝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
2 J6 R$ A5 Y% n! _, z契丹国与五代十国并立
6 ]" T# N" N( K" \8 i" s契丹国与五代十国并立
1 ~5 {- Z5 Y7 v. G& a* G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形成南北朝对峙之势,《辽史》称"幅员万里"。$ K) c* O! v$ G* y& Y
1 o7 D& `7 ^' V5 f$ Y2 D
辽朝初期的疆域在今辽河流域上游一带,在辽太祖及辽太宗时期不断对外扩张,辽太祖时征服奚(今河北北部)、乌古、黑车子室韦(今内蒙古东部呼伦湖东南)、鞑靼、回鹘与渤海国。938年辽太宗时取得燕云十六州,并一度占有中原。1005年辽圣宗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最后确定了与宋的边界。, C6 U" s0 B: ~4 d3 m" o6 T0 w* D
4 s1 E" t9 @( }: t% d
漠北地区于931年设立"辖戛斯国王府",隶属上京道;1004年建成了镇州、防州、维州三边防城(皆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西南),以镇州(又称可敦城,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为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并驻军镇戍,开辟屯田。西北路招讨司是辽西北边疆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负责镇守西北边疆地区,管辖阻卜等部落。1068年设置乌古敌烈都统军司为统辖两部的最高机构,其最高长官为统军使(有时仍称都详稳),由契丹人担任。僻处今鄂嫩河及贝加尔湖东南面的萌古部,在辽大康十年(1084)向辽廷遣使进贡,其酋长接受了辽廷封授的部族官称号令稳、详稳,成为辽的属部,例如,成吉思汗的五世族祖,海都次子察剌哈宁昆(又译察剌孩领忽)受有辽朝的"令稳"(即领忽,小部族官)官号,四世族祖必勒格被辽廷升号"详稳"(即想昆,大部族官),父子相继任辽属部官。[4] 辽代也筑有长城,称为辽代长城(辽边壕)。/ {# Z1 m1 N% d$ G6 k

( K" q+ v3 e% f) Q$ [折叠行政区划0 U# {) T0 l$ y( r* F% F" K+ Y
辽国的体系大体上是道、府(州)、县三级。共有5京、6府,156州、军、城,309县(根据《辽史·地理志》。
& C" I2 m  p. G( Y$ N9 j8 m
% P7 D1 n* c! O9 W6 c! h辽朝如同宋朝,也有五京制度,主要是为控制因战争获的土地而设置的,或是因为争夺一地而设置的前进基地。3 _0 u+ L* m- ]( z7 R( @$ R

5 W- ?( V- |! h$ Z2 C' c
2 E( Z' L4 d4 e& {辽分5个道,每个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来命名道。* S/ X, H! c) C

1 h# x& |. Z. X% K; H) |上京道治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辖以西拉木伦河流域为中心的契丹本土。
6 V" q! [8 h# b+ G0 b# b9 u6 i8 u
1 @- ~( F, |5 K& u1 B0 O中京道治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辖原奚族本土。
9 c. J4 g2 U* o6 }5 G/ S# o
$ S" }8 B/ Y: M% D, b9 G/ }" ]( {- s& c东京道治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辖原东丹国地区。
1 |( d0 U* d0 H& B+ p
  {9 Y5 e) r  W5 e. H- k南京道治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辖今海河、大清河以北,及长城以南、河北、北京、天津部分地域。
7 [% J9 R" N; m' w, N
" o3 U! B6 R6 z  K, I西京道治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辖今山西和内蒙古交界处。
- X  ~4 b2 F5 H+ A
2 H9 A, p4 t# v2 f# Q五京中,只有上京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然而辽中京至澶渊之盟后,其政治作用加强,地位直逼上京的首都地位。
0 i( H; P2 d6 W
% z. r! K' y) O. B7 f5 }太宗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大辽 。- `! m2 }* M! a8 a9 F, S2 a: d

9 I+ m# u/ ]& _, P- b5 c1007年辽圣宗建中京大定府,自临潢迁都于此。1044年辽兴宗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
0 J7 Q' ]( ]4 M: F/ K
! ?' h/ g! O: D+ n! }- S' o道下设府、州、军、城4种政区,为同一级别。
& A, M* X5 t4 M* s! f7 ?, f8 n1 X2 {. b' U0 M% T
; `! k" G: K, {
(1)京府:临潢府、大定府、辽阳府、析津府、大同府。  d9 ]* a2 x; B1 C8 X# Q/ J, q

  Q7 G* Z! v( ?/ A! m9 ?) `(2)率宾府、定理府、铁利府、安定府、长岭府、镇海府、兴中府(1041年升霸州置,今辽宁朝阳),这7府的地位比京府略低。
# m% L) }0 V. v& j2 G
0 V- m. _- J6 m8 b7 P8 E2 O3 }( J( e6 }. j5 ~8 f
分等,从高依次为: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刺史州。
0 p) k. `8 u4 b# u8 [; i' u9 H

, j5 N# p6 I8 h2 A辽国还设有与县同级的州、军、城。
# g1 h" L, c0 w1 Y) U& B  Z& Q' `; _$ t/ g! [
而头下军州是辽朝一种特殊建置。契丹贵族将所俘掠的人口,建立州、军安置,督迫其为主人劳作。辽诸王、外戚、大臣所领有的头下军州可建城郭,其余只能有自己的头下寨堡。头下军州多设在潢河流域契丹住地。俘户主要是河北、山西的汉人和东北地区的渤海人。头下州县名称,常采用俘户原籍州县名称,如俘卫州民,建卫州;俘三河县民,建三河县;俘密云民,建密云县等。头下军州的制度到辽圣宗时期逐渐废除 。6 A0 H8 a( r% t8 L2 ~
5 C  i9 L% J  L% m$ u' k5 X* v
折叠编辑本段政治
+ R% s9 w. A# ]5 Q& C$ n  }折叠五京制度
8 n9 A9 U4 L1 T! y% h+ S7 v* h0 @辽朝先后形成五京制度。五京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但只有上京和开封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至辽宋澶渊之盟后的极盛期,中京政治作用虽然加强,但仍没有改变上京首都的地位。
' x% w8 T, P5 I8 Z; r- w; ]5 j& R$ @3 l% j- ]+ g5 w3 u5 Z2 ~& d
辽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其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 i5 [0 C% J. m1 P8 O. \
6 p1 b7 k$ U' V9 d/ v折叠一国两制# p: z' e+ H$ \. n
辽南京
. o9 J0 Y3 n1 G2 V* @/ k2 ^' A, K! C辽南京1 g- G) x, K9 [& b  N+ q/ I8 G
为了统治当地汉族,辽太宗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分治汉人和契丹人、南北两面官的两院制。并且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
/ Y: ^6 x! E! E+ t- W2 X, x( B, K. ^& F" p8 u1 ?! z
辽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大部分官名及职掌沿袭唐制,并参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官有实授、遥授之分。职事官与散官及阶、勋、宪衔、封爵、食邑户数等配套。辽代官名多有契丹语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隐掌管皇族政教,夷离毕掌管刑狱,乙里免为诰命夫人,等等。& f7 u6 U0 N9 }. U

% V; |. f& D7 f+ Z+ l辽世宗任用贤臣耶律屋质,进行一系列改革,将辽太宗时的南面官和北面官合并,成立南北枢密院,废南、北大王。后来南北枢密院合并,形成一个枢密院。辽世宗的改革使辽朝从部落联盟形式进入中央集权的时代。
# X# u! O7 D" `+ W. [  Z. b/ C* [# {3 c: ~8 I
辽朝的法律,因俗而治,各地使用不同法律。早期有民族歧视,至圣宗时契丹人法也用汉律来断。这反映汉人地位的提升。一般来讲辽代刑罚较重,而且皇帝往往随意杀人,无法无天,穆宗尤甚。% l! m' b9 f+ Y6 z
3 O3 f8 @; J/ p
折叠捺钵制度
! E+ K1 `1 G- u/ O! C+ m契丹人% F/ g* V4 ~6 {3 [( [
契丹人3 A7 B. o# e6 p; [  |
捺钵,汉语译为"行营"、"行在"、"营盘"。辽朝虽先后以辽上京和辽中京作为首都,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这是因为辽朝的主要民族契丹族为游牧民族。由于契丹族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特性,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每年又"四时巡守","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皇帝在游猎地区设的行帐,以区别于皇都的宫帐。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
7 q/ }* D0 x6 H1 t7 M0 m  t: n9 G7 ~  P* V3 a) X% t- ]
辽太宗时,取燕云十六州后,其国土包括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保持契丹族的骑射善战传统的经济生活,仍然过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正如《辽史》中记载的"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在这种特殊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在契丹的管理体制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县有鲜明游牧契丹民族独特特点的四时捺钵制度。契丹皇帝四时巡行的宫帐(也称牙帐),即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冬捺钵 。' N* y6 _9 q$ z

3 i8 H( R/ F) P8 q' |5 S3 [折叠编辑本段军事4 m% F9 ?1 `5 W% \) K4 D8 c. {4 t1 j
其兵制中斡鲁朵中的宫卫骑军兵甲,教练完习,简选天下之精锐,聚之腹心之中,既担任保卫任务,又出兵打仗。另外还有部族兵、汉军、渤海军等。契丹是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平时放牧渔猎,既是生产经济活动,也是军事练习。有战争很快即可集合成军。) r; [( ]- ~" i

8 g4 E! r) b, K8 w/ g! [3 ^辽朝的军队,平时约在二十万至三十万左右,而契丹部族全民皆兵,辽所能动员的兵力在总人口当中,比例很高,为164万2800人 。由于保留着原始部族的痕迹,并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迅速转化的历史阶段,军事制度初期多与本民族社会制度合为一体,进入长城以南地区后,既保有本民族特色,又逐步接受汉族影响,具有民族融合的特点。
, u6 k% }2 b; \- t2 F0 e, a& R. @+ g7 y- v$ r' I: J
辽朝皇帝亲掌最高兵权。下设北﹑南枢密院。北枢密院为最高军事行政机构,一般由契丹人主管﹔南枢密院亦称汉人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之政,因而出现一个朝廷两种军事体制并存的局面 。
# `' e4 i" k8 _# G9 [+ Q, _2 ]  N
5 A. v/ h8 ^4 k4 x辽军大体分为宫帐军﹑部族军﹑京州军和属国军。宫帐军,征集直属皇帝的着帐户壮丁组成,是契丹族亲军,供宿卫和征战,"以行营为宫,选诸部豪健千人,置腹心部 "。部族军,主要由契丹以外的部族壮丁组成,供守卫四边。以上两种部队是辽军的主力。京州军,亦称五州乡军,征集五京道各州县的汉族﹑渤海族等的壮丁组成。属国军,由臣属国壮丁组成。后两种部队为辅助兵力 。辽初,贵族男子人人服兵役,年龄在15~50岁之间的列籍正军,兵器﹑战马自备 。"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辽史·兵卫》)。后来,"沿边各置屯田戍兵,易田积谷以给军饷。"(《辽史·食货》)辽军以骑兵为主,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刀枪。后期从宋朝传入抛石机式的火炮,编有炮手军 。
' h* ]; I% s  ~6 ~4 P( r: |3 j+ E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7 M1 C* S# m; H- C% I; ~( r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畋鱼以食、皮毛以衣、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游牧民族经济上的弱点,在契丹立国之前大事上解决。以人为方式在游牧地区内营造绿洲,再将农耕民族移居其中。契丹人从事农业、手工业,都是由辽太祖的祖父、父亲以及伯父等传入契丹,又传授纺织。辽在各地均设群牧使司以管理官有的牲畜。辽朝皇帝使农牧业共同发展繁荣,各得其所,建立独特的、比较完整的管理体制 。
5 z! {4 H8 \; k; Q
1 F8 ]- Y3 b7 g$ O5 E+ \" u; r折叠人口6 i; _6 W+ W' t  q  X
年代
9 w0 p3 o/ j/ \/ h/ r; x& \) q9 [' {0 j7 t8 x+ P
户数3 q1 f4 e% c3 Y# B4 g, f

! A/ I# i4 w. ^口数, `8 B' Z0 m" Y, b
( O  ~+ x& R. c2 G! k% P: C
备注" I# Q" x* F( m) M( S7 r

" `" d. q# Y$ {8 T/ e% b: P3 M太祖神册元年(916年)9 Q' M3 q% ?+ Z5 W! R! H
, u  O0 Q  b" h, _
40万户$ p. h; f2 [* p9 R

- r- Y5 f3 }7 C200万人1 K7 y0 h: Y/ i) m) n5 L+ X

! }1 n+ H8 Q8 z! U) |, `太宗天显元年(926年)% B: Q: i$ [7 F% ~: A1 _) l# O. F
; g  \+ G% U1 w9 e) _1 w
57.3万户
& I& H* j$ }3 `  W, A! n$ Y
1 K# p2 q. C. {' i' a286万人( r( l: \! ?6 k- v6 A* O! ]

+ @6 @- R1 k7 ^# T1 r& \: ~穆宗应历二年(952年), z$ k1 z0 M* \# E& y

" l* r4 z' K/ Y- M0 x6 X5 G. J76万户
& h7 Y6 D0 G9 E, Z1 ?% {* a8 T, G# H3 k: l* |% |- ^1 o
380万人0 r- V/ B  G3 a# R. v
1 Y8 x$ {" p+ v3 t
圣宗统和十八年(1000年)8 {  @0 z* ?- r+ ~7 o: f

+ C9 Q5 I* J1 o% S3 c8 n0 c/ \; y不详1 n! R2 s; f6 [* R; n: h- m
- U( ^# ~5 J) x6 Y" T) s" N
600万人2 F  A8 A. e' g+ d5 `! @, @2 u( P* n' f

3 s$ i! M1 D4 L4 l: {! R4 z根据人口统计学中复利公式计算出[5]9 t! q+ q* [" Q: J! `2 Y3 Q0 a

7 W: R) E' D# K! M$ x道宗中期4 [, a  ^& ~6 }* T1 i, o: Z6 m0 a/ }5 f
: l% q3 e' a1 V, f, H, q2 q' P
97万户
4 K& O# T( i; B  i2 j  {! ?7 I  f1 G
750万人+ r% Q) _3 H- L* ?' g

! L' M4 F& k# M- ]: o! K: S( M- M: R天祚帝天庆元年(1111年)  k# O, v# T* _% _$ |

9 J3 J4 a6 |3 I$ f! ^140万户* g% w8 i5 _% u  z2 _: U  n$ S
! `/ B4 }' A2 T2 Z4 i' `
900万人
3 V1 V& n2 H8 J8 T* s' J2 f( [: k9 v5 e% F3 d' x
辽代人口峰值
- M0 u8 s. Y$ w; {+ P4 D. {8 O
9 W9 s, U7 c$ M5 \2 G折叠农业
! h  i, h; e0 ?* i" g辽朝境内农作物品种齐全,既有粟、麦、稻、穄等粮食作物,也有蔬菜瓜果。他们借鉴和学习中原的农业技术,引进作物品种,还从回鹘引进了西瓜、回鹘豆等瓜果品种,结合北方气候特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作物栽培技术。辽朝的土地有公田和私田两类。在沿边设置的屯田自然是公田。募民耕种的在官闲田也是公田,百姓领种十年以后,要对朝廷缴纳租赋。至于所说的"占田置业入税"则是私田了。估计屯田多集中在北部沿边,私田则多在辽国南境。在契丹的汉人依然是以男耕女织的方法维持家庭收入。同时,契丹将战争中俘掠的汉人,安置在契丹腹心地区,建立许多头下军州。除少部分需上缴,其余收入皆归头下主所有。
: d) G& g, I/ d' u9 b9 O
8 ]8 ~: v( ~% @; C5 O% x辽廷为了鼓励人民开辟荒地,立例若成功开辟农地可免租赋十年,形成契丹特有的农牧混合经济 。遇到兵荒、岁饥之年,也要减、免赋税,991年1月辽圣宗时期,"诏免三京诸道租税,仍罢括田" 。1075年9月辽道宗时期,"以南京饥,免租税一年,仍出钱粟振之" 。辽朝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被编入州县,包括拥有少量土地的自耕农和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佃户。他们无论经济地位如何,都是具有自由民身份的国家编户,并承担着国家的赋役负担。寺庙的佃户多是贵族、官僚随同土地一起转赠的,是既向国家纳税又向寺庙交租的另一种形式的税户 。& A& E9 ^% F0 Z; _5 F+ H/ K
7 T( {% `. R6 V
折叠畜牧业: }1 c8 _5 b) T# O
辽朝的畜牧业十分发达,契丹人的牧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 。牧业是契丹等部落民的生活来源,也是辽朝所以武力强盛、所向克捷的物质条件。当时阴山以北至胪朐河,土河、潢水至挞鲁河、额尔古纳河流域,历来有优良的牧场。契丹各部和属部中的阻卜、乌古、敌烈、回鹘、党项等,主要从事游牧业。羊、马是契丹等游牧民的主要生活资料:乳肉是食品,皮毛为衣被,马、骆驼则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战争和射猎活动中马匹又是不可缺少的装备。因此,"蕃汉人户亦以牧养多少为高下"。阿保机之妻述律氏曾自豪地说:"我有西楼羊马之富,其乐不可胜穷也" 。羊、马也是辽朝向契丹诸部和西北、东北属国、属部征收的赋税和贡品,是辽朝的重要经济来源,因而受到统治集团的重视。游牧的契丹人,编入相应的部落和石烈,在部落首领的管理下,在部落的分地上从事牧业生产,承担着部落和国家的赋役负担,没有朝廷和部落首领的允许,不能随意脱离本部。他们是牧区的劳动者、牧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是部落贵族的属民 。
( [% y, V, i7 X" g5 v" X1 L" W
- ~  i" R9 @5 [2 ~3 ~6 S; s折叠手工业7 Z. r  B8 ~* r8 N
辽代瓷器
; V; s; g: Y1 D# R( z4 b辽代瓷器
8 W2 v' F0 p# U, M+ [; ~辽代的冶铁业发达 ,发掘出土铁制的农业工具、炊具、马具、手工工具可与中原的产品相媲美。辽东是辽朝产铁要地,促进辽朝冶铁业的发展。初期,曾以横帐和大族奴隶置曷术石烈,从事冶炼。"曷术",即契丹语"铁"。曷术石烈在圣宗时因户口繁息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改编为部,仍以铁为赋。辽在手山、三黜古斯和柳湿河分置三冶。其中手山为今辽宁省鞍山市的首山,这里的矿冶史最晚当起自辽代 。0 c2 u0 i/ A$ \

; o' X0 m& p. O9 E& `7 o( z; B代陶艺受唐代影响,墓葬出土文物则显示部分宋代器皿及其他器皿自国外输入,但。金、银器制作亦采用唐、宋的金属打制和镀金技术 。辽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瓷器的造型可分为中原式和契丹式两类,中原式仿造中原的风格烧造,有碗、盘、杯、碟、盂、盒、壶、瓶等,契丹式则仿造本族习惯使用的皮制、木制等容器样式烧造,器类有瓶、壶、盘、碟,造型独具一格 。缸瓦窑村窑是一处目前所知辽代最大的古瓷窑遗址,可生产白釉、单釉和三彩釉瓷以及宫廷所用的官窑器物。辽代的鎏金、鎏银、染织、造马具、制瓷以及造纸等手工业门类齐全,工艺精湛 。
7 T- g- @9 _. x4 f
3 f" g* @4 r0 T' G6 ~4 S契丹鞍与端砚、蜀锦、定瓷更被宋人评比为"天下第一" 。陈国公主与驸马墓、耶律羽之墓等贵族墓葬出土的精美金银器都反映出契丹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工艺技术水平 。如在内蒙古翁牛特旗广德公乡辽墓出土的双猴绿釉鸡冠壶和龙首绿釉鸡冠壶就是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模式,在壶体侧边作出仿皮革缝制的痕迹,此类壶是契丹民族特有的生活器皿 。分散到世界各地博物馆,并作为博物馆规模标志的,高达两米的大罗汉瓷像,就是辽代产品,是从河北省易县附近山洞中被外国人盗走的 。& y8 K3 W: S) }, ~3 n5 `* K- \2 ^- V
: ]- ~; H9 K$ n, V
折叠商业
4 z& c: S# N% {  U7 a/ C随着农、牧、手工业的发展,交换逐渐频繁,商业活动也日益活跃。早期,辽太祖在炭山北建羊城,"起榷务以通诸道市易"。后版图扩大,建置完善,经济成分增加,范围扩大,商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辽五京相继建成后,都成了辽朝的重要商业城市 。辽朝与周边各政权、各民族、国家的经济往来多以朝贡和互市的方式进行。由于商业的发展,辽朝境内也出现了富有的商人阶层,他们或经商于五京、州县,或来往于辽、五代诸国或宋朝,有的甚至成为代表辽朝办理交涉的使臣,如辽太宗时的回图使乔荣经商于后晋,又为辽朝商业贸易的代表,并可作为使臣与后晋交涉政务。西京归化州的韩师训也是富甲一方的商人 。
. X; ^5 @& l* m' ?  ]& Q. V' Y! R0 O; Y% j0 N& A5 J( V
辽代物价甚低,虽有盐酒之税,但各地税率并不一致。商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据文献记载,耶律阿保机之父撒剌的时,已开始铸造货币。然而货币使用量不多,辽世宗时,上京还处在交易无钱而用布的状态。各地都用不同货币,如圣宗以前所铸的辽钱极少,圣宗之后稍微多了一些,但在流通货币中,所占数量仍甚少,不及百分之二,主要的是宋钱,其次是唐及五代及其他朝代的钱;在对外交易方面,辽主要与宋和西夏等通过边境上的榷场进行互补性的交易。另外与日本、高丽、阿拔斯王朝和喀喇汗国也有贸易往来 。
- O( K; r, x7 F5 A2 g9 ]5 b5 |' M2 R# k* `. }  o1 ?
折叠编辑本段文化7 b. k2 U# M7 x- ~
辽朝吸收许多汉文化与渤海国文化。灭渤海后,渤海遗民大量聚居于辽上京、辽东京一带的州县,较先进的渤海文化对辽文化有较为广泛的影响。据汉地幽云十六州到后来和宋朝的频繁交往,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的榷场贸易,汉文化对于辽朝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由于大量汉文书籍的翻译,将中原人民的科学技术、文学、史学成就等介绍到了草原地区,带动和促进了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发展。辽朝皇室和契丹贵族多仰慕汉文化,如辽的开国皇帝辽太祖崇拜孔子,先后于上京建国子监,府、州、县设学,以传授儒家学说,又建立孔子庙;辽圣宗常阅读《贞观政要》、道宗爱看《论语》等;辽道宗时,契丹以"诸夏"自称,道宗又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 "教育方面实行设学养士和科举取士 。
+ e. g: O1 R" |* c: c2 ^* n1 T% R
) U3 ^/ b: }, c1 K折叠文字
1 L7 D! x1 t1 I# |辽朝文人既用契丹语言文字创作,也大量用汉语文写作。他们的作品有诗、词、歌、赋、文、章奏、书简等各种体裁,有述怀、戒喻、讽谏、叙事等各种题材。作者包括帝后、宗室、群臣、诸部人和着帐郎君子弟。契丹的诗词既有气势磅礴之句,也有清新优美之词。辽兴宗也善为诗文,1050年宋使赵概至辽,辽兴宗于席上请概赋《信誓如山河诗》。在辽朝诸帝中,辽道宗文学修养最高,善诗赋,作品清新雅丽,意境深远。有《题李俨黄菊赋》。宗室东丹王耶律倍有《乐田园诗》、《海上诗》。耶律国留、耶律资宗、耶律昭兄弟三人皆善属文、工辞章,耶律国留有《兔赋》、《寤寐歌》;耶律资宗出使高丽被留期间,"每怀君亲,辄有著述",后编为《西亭集》;耶律昭因事被流放西北部,致书招讨使萧挞凛,陈安边之策,词旨皆可称。4 w# b( Z) Y; b0 |  |
/ a, d  o6 ?* c' y
辽道宗的皇后萧观音《谏猎疏》、《回心院》和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表达关心社稷安危、致主泽民的政治理想。流传至今的辽人作品除王鼎的《焚椒录》外,还有寺公大师的《醉义歌》。《醉义歌》是使用契丹语创作,有金朝耶律履的译文,只是契丹文原作和耶律履译文已经失传,今有耶律履的儿子耶律楚材的汉译本传世 。
* y( _$ a4 T7 v$ \; P( S) H+ ?2 O$ D( s+ {) K- a; h- @# q* o8 q
在书目方面,辽设国史院,专修整历史,设官监修国士、史馆学士、修国史等,曾撰写起居注、日历、实录二十卷、国史,又把不少汉人书籍翻译为辽朝文字,如《五代史》等。当中,辽代所写的实录成为元朝脱脱等所编写的辽史主要材料之一 。
( K6 O( ]3 X% W) ?' l0 E. [0 ]- M2 j7 g6 S
语言文字方面,汉语与契丹语都是通行的,不少文书都是以这两种语言。辽代还出现了为佛教信众学习佛经而编纂的汉字字书《龙龛手鉴》。契丹文是辽代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形式。但现时已缺少类似的文献。( o, K% U+ z, X* R! Y2 `9 H
+ ~- ~0 q( p- E' ~- X) u
契丹大字相传于920年由辽太祖下令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参照汉字创制,应有三千余字;契丹小字由辽太祖弟耶律迭剌参考回鹘文对大字加以改变而成。小字为拼音文字,约五百个发音符号。契丹小字较大字简便,原字虽少,却能把契丹语全部贯通。契丹族创字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觉,对其他民族也有不少影响,例如西夏创造党项文字、金朝创造女真文字、元朝创造八思巴文字。契丹字的通行直到1191年金朝金章宗废除为止 。2 k  p( y) J" U, S: E
& a3 {# O0 `( N) l! `0 d/ V8 q
折叠宗教
: P! t# z* H/ U5 g% u2 A) [$ i辽朝的宗教以佛教和萨满教为主,此外也崇拜契丹祖先和民间信仰 。民族信仰有木叶山崇拜、天地崇拜 与拜日神 、拜山神 等。木叶山崇拜源自契丹始祖出现与契丹八部兴起的传说,带有萨满教的文化背景 。契丹族于木叶山兴建契丹祖庙以祭拜始祖,最后发展成辽朝皇室的柴册仪。" A. P( E% C9 o8 D2 \' c
9 s" c# @  d+ Z# z" v+ Q/ g: f2 ]
辽朝佛教基本上继承盛唐的教学佛教 。早在唐朝唐武宗发动灭佛事件时因为河北诸藩镇不听从,大量僧侣与佛教文物流向河北地区,使得当地佛教文化蓬逢发展。902年龙化州建开教寺,为佛教北传契丹的起始点。918年辽上京又建佛寺,佛教逐渐为契丹人所信仰和崇尚。926年辽朝灭渤海国后,俘渤海僧人崇文等57人至上京,又建天雄寺。此后,诸京和各州县也相继修建寺庙。938年辽朝领有燕云十六州后,此地逐渐发展成佛教文化重心,到辽朝晚期"僧侣、佛寺之数冠北方"。
% F( A9 a; M" t% T- G& p& Z" m4 ^/ Z" f7 U5 l) B
辽太宗等辽朝皇帝也采取保护佛教政策,等都尊崇佛教,佛教大盛。辽兴宗时觉华岛海云寺僧人海山(郎思孝)与辽兴宗关系甚好 。辽道宗曾以诗赞誉法均:"行高峰顶松千尺,戒净天心月一轮。"随着佛教的传播,由皇帝下令,寺庙校勘、雕印佛经和个人写经,集资刻经、印经等活动十分活跃。从山西应县木塔佛像中发现的丹藏、佛经及佛画,河北丰润天宝寺塔发现的佛经,内蒙古巴林右旗释迦佛舍利塔中发现的佛经,堪称佛教艺术瑰宝 。辽朝完成以《大般若经》为首的主要佛教石刻,于辽兴宗时期出版的《契丹大藏经》,其地位仅次于宋朝宋太祖时期开版《蜀版大藏经》,在佛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 m2 ~* H: y/ p' ]6 O  i
# n$ e2 S+ I( e
道教和道家思想对契丹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辽初,以各种方式进入草原的汉人中,就有一些道教信仰者。如上京有天长观,中京有通天观,一些州城也多有道士和道观。某些契丹上层和契丹部民也信仰道教。辽圣宗对"道释二教,皆洞其旨" ,其弟耶律隆裕更是个虔诚的道教信徒 。某些上层道士同佛教上层一样受到皇帝的礼遇。辽圣宗曾予道士冯若谷加官太子中允。道教的传播也带动了道家经典的研究,辽初道士刘海蝉著有《还丹破迷歌》和《还金篇》,耶律倍译有《阴符经》,辽圣宗时于阗张文宝曾进《内丹书》,寺公大师的《醉义歌》中也杂有道教思想 。
0 C5 B# n. i6 T3 ]- o" ?/ H3 g* s) i: n9 Q1 ~
辽朝也有通行伊斯兰教,主要经由位于西域、已经伊斯兰化的喀喇汗国东传而来。996年入仕辽廷的阿拉伯学者纳苏鲁丁即在辽南京(今北京)兴建牛街礼拜寺 。后来的西辽辽帝对伊斯兰教采取的宽容伏待政策,使伊斯兰教持续在西域发展。# \! V# }; e% |+ @: S" t9 O! u+ n
4 ^5 C; Q8 v' U* N; h
折叠艺术
8 M; \8 ?* N- l汉式歌舞侍女图(局部)
5 V% `3 q& H6 z; w7 M6 z, A  N7 W汉式歌舞侍女图(局部)
3 C0 E7 O; a4 ]% {2 z( g! ?( D. Q"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耶律倍画的《射骑图》、胡环的《卓歇图》、无名氏的《秋林群鹿图》、《丹枫呦鹿图》等名画,均为旷世珍宝。此外比较有名的尚有:耶律防曾两次使宋,见宋仁宗,"陛辞,仅一见,"即临摹如真容。萧瀜据《绘事备考》云:"好读书,亲翰墨,尤善丹青……"虞仲文据《图绘宝鉴》记载他善画人马,墨竹学文湖州(文同)。其他还有契丹族耶律题子、秦晋国妃萧氏,以及汉族陈升、常思言与吴九州等人也皆以善画称 。
2 k9 D6 i* Z5 I
* q8 ?- j5 {8 J+ V. u' B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的觉山寺塔、北京市天宁寺塔、辽宁省辽阳白塔、海城析木城金塔造型美观,是辽代最流行的密檐塔中的杰出代表作品。天津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兼唐代和宋朝之长处,雄健壮丽 。辽朝用契丹文字刻制的石刻。契丹文石刻用契丹大字和小字刻制,一般分为纪功碑、建庙记、哀册文、墓志铭、题记等类。契丹大字石刻如:《辽太祖纪功碑》(残)、《大辽大横帐兰陵郡夫人建静安寺碑》、《耶律延宁墓志》、《萧孝忠墓志铭》、《故太师铭石记》与《北大王墓志》等。其中《北大王墓志》(又作《耶律万辛墓志》)是契丹大字石刻中字体最工整的一件,讲述耶律万辛的事迹,本墓志使用辽代契丹大字、汉字刻印。由于刻字工整,字数较多,有利于契丹大字的解读 。
, R5 P7 i$ b' a
, R3 T" j7 F( w2 e) D2 Q! {辽朝散乐受唐朝和五代后晋影响极深,在此基础上与契丹族民间艺术相融合,建立起的一种类似宫廷音乐的形式。《辽史》中有记载,其演奏乐器有:觱篥、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筝、方响、枝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与拍板等。散乐由12人组成,是一支完整的表演队伍。乐队呈两排,前排第三人下,有一低矮的舞蹈者,随着节拍翩翩起舞 。2 y! }! [7 Z- u- U/ Z
( B+ {  D) [6 O6 o8 E8 v
折叠科技
" L7 Q0 x* w% B7 _* ?/ A辽代瓷器6 t9 i# z( U6 d$ _
辽代瓷器
- i1 N5 b: P7 H$ G6 }辽朝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一些成就。辽朝的医药久负盛名,辽朝医生直鲁古(915年-1005年)撰有《脉诀》与《针灸书》,其中的治疗方法至今仍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当时具有尸体防腐保存的技术,文惟简所著的《虏廷事实》、《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等文献都记载契丹人用香药、盐、矾等保存尸体的方法。1981年在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辽墓中发现有保存比较完整的干尸 。
. W" r5 G7 p% y! O% K- L  s4 z
辽朝的天文历法继承五代历法,并略有改进。辽朝原使用后晋马重元的调元历,995年行用辽刺史贾俊的大明历。辽朝皇帝十分重视天象观测,时人并将天象与政事相连系。1971年在河北省宣化辽墓发现的彩绘星图绘有二十八宿、黄道十二宫。1989年在宣化辽墓又发现两幅星图,除与前图略同外,并有十二生肖,均作人形,从中可以得知辽朝天文学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1 K% S0 v. G$ t

, X. J- c- l$ v, W折叠编辑本段外交& H8 x' L! g7 G. s/ c5 t7 |
折叠唐朝/ p8 y( D9 I: [. \6 |2 _+ a/ z
契丹族原臣服唐朝,被唐朝设立为松漠都督府。于五代时建立契丹国独立,入侵燕云地区但被李存勖击败,退回北方。 五代后唐末年,辽太宗接受石敬瑭的请求,协助他建立后晋取代后唐,以获得燕云十六州与后晋的臣服。不久又南征中原,灭后晋以建立辽朝。至此辽朝与中原的外交关系首度转为辽朝居上,中原臣服的状态。8 B( l8 k3 |& K( b1 Z

3 Y: g/ r! s4 c% Q7 S6 [  a: [0 X折叠宋朝
7 C7 j5 p. K8 r" S5 Y之后辽朝衰退,后周与北宋为了燕云十六州又相继北伐,双方恢复对峙的局面。辽朝采取防御策略,并且扶持北汉对抗中原的北伐,屡次抵御中原的进攻。直到辽圣宗时,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度发动南征,率辽军直逼北宋的澶州。最后双方订立澶渊之盟,辽朝索得,与北宋建立大致上平等的外交关系,长达120年,双方并且加强经济和贸易往来 。1042年辽兴宗乘宋夏战争后北宋内外交困之际,率重兵陈列辽宋边界,并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和刘六符去宋朝索要瓦桥关南十县地。
  V$ W) k" F; A7 G, e  Z4 F7 z6 [( n( a4 o* |  v( l2 ?4 M4 R
宋朝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双方于九月达成协议,此即重熙增币。最后增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辽兴宗还派耶律仁先和刘六符再次使宋争得一个"纳"字,即岁币是宋方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宋臣富弼建议宋仁宗答应要求,并且要求辽朝约束西夏作为条件以破坏辽与西夏的关系,最后使辽兴宗两次亲征西夏,劳民伤财 。辽朝晚期因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入侵,加上朝廷内部分裂与内斗,使辽朝有意与北宋和谈。但是北宋已经与金朝建立海上之盟而共同伐辽,所以拒绝和谈,最后辽朝亡于金朝 。. K, L4 `7 q7 j9 T
" T3 w  G( {" W9 F1 Z
折叠高丽
! ^9 z  i) ^* ?7 I5 R辽朝于926年灭渤海国后与高丽接触。942年送给高丽50匹骆驼,但遭高丽太祖拒绝。辽使被放逐到孤岛,所送骆驼也都被饿死(万夫桥事件)。至此辽朝多次袭扰高丽边界,993年,辽圣宗率大军越过鸭绿江入侵高丽。最后双方和谈,在高丽同意断绝与宋的联盟后,辽圣宗率军北返,双方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1009年高丽发生军变。辽圣宗趁机入侵高丽 。% m+ w5 h, r$ t" t/ U0 \, Y

) R3 b: G. `1 r8 P0 q% w7 I2 |7 N* z折叠西北诸国
: r" N  b+ W  h0 O) x. |辽朝与西北诸国保持着较为友好和睦的往来。辽朝西境的主要邻国西夏,长期以来,一直与辽朝保有朝贡和联姻关系。一度为辽藩属,被称为甥舅之邦。辽朝与西域诸国的关系也源远流长。早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就曾经率军西征,使西域诸国相继臣服 。统和年间,王太妃出师西域,1003年建可敦城,作为西北的边防重镇,经过多年的经营,使辽朝的势力范围涵盖漠南、漠北与西域之地。7 l8 ~& z, q% j7 G6 s% |( r, F9 n

/ r+ s2 C1 U9 I8 u/ o% U辽朝政府对这些降附的部落属国,均采取"因迁种落,内置三部"的羁縻政策 ,使的这些国家互相监督,皆不愿背叛辽朝 。这些都使葱岭以东的甘州回鹘、西州回鹘与葱岭以西的喀喇汗国,基本上都是亲附辽朝,其与北宋的关系较疏。此外,西亚的波斯与大食在辽初也相继遣使来通好。天赞二年,波斯使来,其第二年大食使来。大食国王遣使为王子请婚,未允。次年,复遣使请婚,辽圣宗以宗室之女嫁之 。& P  M$ s, t; I( c: s
5 a' o. w2 y. m! V' T
因此,在唐朝灭亡之后,西域、西亚与东欧地区皆将辽朝(契丹)作为中国的代表称谓。中亚和西亚的伊斯兰兵书中,还将中国传过去的火药与火器称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直到今日,俄罗斯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当中,也依旧以契丹作为中国的称呼 。. v, w" V6 Q( X1 U+ J7 O
2 U% [% m6 I% I4 l% a* `6 j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
' X, A& j8 Q9 c散乐图
% p5 g' w8 k- o  ], R散乐图
. y+ s! Y" N1 ^7 Z6 j% J契丹民族的社会与风俗,本不同于汉人。辽朝在统治汉人的燕云十六州地区,则同于中原;在北方的契丹人,则依旧俗生活;介于混杂地区,就呈现两种混合型态。契丹人的仪俗很多,如拜日仪、柴册仪、再生仪、祭山、射鬼箭等。特别的生活方式就是四时的"捺钵",辽朝皇帝带领百官的中央政权,随着一年四时,到各地巡狩,其宫帐的所在地就是"捺钵"。其他还有"头鱼宴"、"头鹅宴"等生活习惯。契丹饮食文化因地制宜,有蜜饯、果脯等,是用蜜蜡浸渍水果而成,以利保存。清朝东北仍有以欧李(野果)"渍以饧蜜"之俗,今日北京特产果脯,也是与契丹人的"蜜渍山果""蜜晒山果"之类一脉相承 。
2 f% Z. |  C' f( ~5 R% B& x0 R! L( H1 T. c! ^8 @! h: u" v. B
在日常生活上,契丹人具有北亚民族传统,以羊狐皮裘居多。而贵族官吏则以貂裘为主,并且穿丝绢服饰,所配戴的装饰也比较多。饮酒食肉为普遍现象,居住以帐幕为主,也有居住在宫室。摔跤、击鞠(踢球)、射柳、射兔节、下围棋和双陆等均是辽人的业余活动。关于节令风俗,辽汉皆有,仍以契丹旧俗为主。例如元旦日,以弱米和白羊髓为饼。正月七日为人日,食煎饼,称为"薰天饼"。其他尚有中和、上巳、端午、夏至、中元、中秋、重九、冬至等,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原传入的,节日风俗大体相同。然而也有一些节令,名称虽同,却保留了契丹固有的风俗和仪式 。
; K6 e; z" ~( r: p# o
( X0 |4 l# ]2 N4 n6 m: c契丹人在五代时期就有饮茶习俗,而且茶风日炽,家家户户不可一日无茶,这与他们日常膳食结构和多寒多风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宫廷遇重大节日,尝以茶祀祖祭天地,款待宾客和使臣,而且有一套隆重、规范的礼仪。
8 P5 z: B; V3 V- \0 ]2 Q1 r2 E; Q0 @
# N2 \" R' g. S5 _2 \1 ~契丹人的节日有立春、重午、夏至、中秋节、除岁节等。立春日,皇宫举行庆祝仪式。皇帝进入内殿,率臣僚拜先祖画像,献酒。皇帝在土牛前上香,三奠酒,奏乐。再持彩杖鞭土牛。司长报告春至,臣僚也持彩杖鞭土牛三周,再引节度使以上官员登殿,撒谷、豆,击土牛,臣僚依次入座,饮酒,吃春盘,喝茶《辽史》。
% d3 y( s* t" F  r3 }" a2 t8 Z, Z& z5 d* Z+ I! s
又据《辽史·礼志》载:"皇帝皇后六拜、在位者皆下拜。皇帝皇后复位坐,命中丞奉茶果饼饵各二器,奠于天神地祗(即地神)位。! r( G: O  D! f- q
) q" _/ k- T0 ~. T7 K
宋使至……臣僚起立,御茶出,皇帝起,入阁,引臣僚东西阶下殿……臣僚鞠躬赞拜,称万岁,赞:各就坐,赞!(赞:即赞礼)两廊从人亦如之,行单(dòn,厚的意思,引申为浓厚)茶,行酒,行膳,行果。"1 b; V% t( P* d+ z5 n

' O# S6 U8 [- E, E1 W1994年,在河北省宣化地区发现辽墓群,其中六、七、十号墓壁画中,均绘有以碾茶、煮茶、侍女敬茶的茶道程序图,佐证契丹贵族嗜茶已很普遍。
8 }6 x5 ]0 Q- k/ J& K9 t# L  S! }" e" l7 U
五代时期,辽与南唐交往最为密切。938年(会同元年),辽把羊三万只,马二百匹卖给南唐,以其值买回罗、纨、茶、药等物资。双方水、陆两路的交易也很频繁,交换去的茶叶不少,惜史无确切的记载。后唐在登州(今山东蓬莱)等地开设马市,和辽进行贸易。931(后唐长兴二年)契丹"黑水瓦儿部至登州卖马",交换所需要的茶叶。
' C+ p$ T& Q' \/ k8 ^8 }2 f' Y$ z0 c( v, S7 l% H" e" z
辽、宋之间的贸易,从北宋初年开始若断若续地进行着。辽需要的茶是通过宋方的馈赠和贸易渠道而获得的。据《契丹国志》载:宋"至贝州(属河北)赐茶、药各一银盒",而辽"非团茶不纳也,非小团不贵也"。; m/ \3 |5 e) |2 {0 B+ O6 @* O

% \, e: y2 x+ B: c. h  r. j辽、宋订立盟约进入和平时期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边境陆续开放了雄州(雄县)、霸州(霸县)、安肃军(徐水)、广信军(保定西北)四处榷场,以雄州榷场最为重要。宋方输出的商品有:茶叶、瓷器、麻布、漆器、缯帛、香药、苏木等。辽方输出的商品有:羊、马、骆驼等。宋对辽贸易采取"稍优其值予之"的优惠政策。宋方输出的为加工制品,辽方多为牧畜,故榷场贸易对宋方有利,其每年从榷场征收的专卖税就达150万贯之多。大获其利。《三朝北盟》辽方在贸易中也获得大宗税收,双方都得到实惠。除官方贸易外,民间走私贸易也很活跃,虽有禁令,但禁而不止。
7 u& z( s$ g; v$ ]4 j2 K
! I0 G* Q7 D) u* _. ~: J% {契丹人待客是"先汤后茶",与宋人"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恰相反。汤用中药甘草煎剂,团茶则用锯锯碎"用银、铜执壶直接煨于炉口之上"煮饮,富贵贫贱不可一日无茶。[6]
! u4 ]3 [* L# ?
5 M( x( Z& H& C* C折叠编辑本段帝王世系
+ u0 ?6 {# e4 L2 {. L' k  F大辽' S" B( K/ V8 K3 s" A
庙号        谥号        尊号        汉名        契丹名        年号        在位时间
: p7 s9 _7 f7 a# a$ K9 l! a辽肃祖
* G2 C, y+ C$ d. H0 O& x0 J
0 ~* q- Q/ U- D(辽太祖追尊)  R5 K" S, r, o" b
9 V7 }% V/ F2 |% m" u) i3 o
昭烈皇帝# ^* o2 b% `* S

# R! c# C9 i, d$ ]-        1 b# @2 I8 `0 n& B* s7 w2 Y
耶律耨里思
9 a: B/ l% b- ~: U0 o! k) z0 `, @. z% M# I- r2 A# `% q3 O2 A
-        ) b' |" c1 g' [: m) \) S) k
未称帝; \# [! t1 {3 S' k! W: X% }
& E+ f! N  b4 F5 t0 N6 @  Y
辽懿祖7 G$ Z, U6 B: I- y0 [

( E) [  p8 X* }1 f/ d. f(辽太祖追尊)
! b8 f: s3 M& ]% `# G; f& C
5 p/ n2 t( J. I2 k2 T5 S5 U/ y庄敬皇帝. u2 g' q) m. c( a1 c8 V

. ^+ t2 r9 b- M: J1 }+ c/ n8 z  F-       
2 J4 `/ O* @" F4 p耶律萨剌德' b: S  ^% R/ V5 D* P8 U6 g

# t$ @% ?: I3 m+ {* g* e& C+ N! [-       
0 A( O! N$ o( u2 i未称帝3 [1 d  p0 _/ f; Z3 |

7 r* c2 \/ K6 v9 W0 ?7 d1 M辽玄祖: _) G* W* A% o  I/ i' G6 i$ r. y  c
' Z" e. K  H# ?0 c7 j6 ?; M' ~
(辽太祖追尊)
" X; Q2 d4 v$ H5 o+ P0 T# Z0 r3 B! F( W5 p1 Q0 ^: s
简献皇帝6 r, S, O0 l  X1 P3 u- t

2 T/ ]9 A3 V# \6 m3 \( V2 S-       
, L$ k$ T7 Z/ A耶律匀德寔) D4 c* J$ H5 `0 C: X! M/ r3 h7 Q
4 K# ?5 \5 C  f% \1 n
-        * o& R1 F/ S* o
未称帝
1 U1 B' K$ Z" f5 t( H' c( i+ W! g5 D% o
9 f# f9 P6 V% e, Q6 b辽德祖
' K( _4 R4 L; E0 a6 V
, \- d! S8 [. k  O" z2 w- T(辽太祖追尊)
( h0 Q( X* g: ^+ k, l: n& e7 s) q
" H# M; y" L+ _+ {, q宣简皇帝
, P* {" _. L8 h2 a. d
# s  {# G  @# ^# [$ i* d- I7 I-        1 {$ D' p" ^$ S
耶律撒剌的
: Q! N1 j$ r5 s0 G: X  r' F! `8 Z. A
-       
  D, i. P$ T. Q3 N! i& C# T未称帝/ t# G* ^* y! t: T
! c' [4 o- V! K3 y9 E0 {
辽太祖
8 d4 }& O$ p  ^: C8 m  `. f2 y: F2 L6 O6 U
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a% b- A9 w' T+ C) G1 V
. h! U! {2 Q+ N( V8 C5 U; o4 m
大圣大明天皇帝       
! Z2 ?- M& F; g# f) s! ^耶律亿! x8 r4 a/ k) P3 j8 V: X3 A2 o8 A- f

; v/ k. c) F) L; O6 Q* F; U' d3 O; `耶律阿保机/ I  P5 }4 r- F. v* c/ z& W
: ~4 b+ h  g, [/ \# ~
神册
8 b! Y- |1 b; H* u* N! S/ t6 B3 }
4 c( ?! q* X8 H0 @天赞
1 o4 V- S/ U7 {' j! Q: n! c2 j" g- m4 N
天显
1 D, t, F- x, F* j5 z8 v+ F* q; T3 _  b& m( W
907年-926年
  r3 m4 ~6 Y4 o# e% Y+ S+ ^# C. O# I& d0 ~# v3 ~; \+ ~
辽太宗0 N8 a  y! Q* o. w. s' @/ W6 C

, ]! D% P( i  |' c0 l孝武惠文皇帝1 Q# Q: l4 j% H2 u. ?' Z

3 x- q; H2 a: t: z% c- _7 i' r嗣圣皇帝       
! L( z; R$ s  @" [; Q耶律德光
; d, j1 c( Q  ~+ Y/ A9 Z4 I
3 A7 \5 Y; e) ~* `耶律尧骨# c7 j4 X( D2 r. _/ i# g- z$ o- p

  ~2 P) u! B4 Z; s: N天显
% Z3 q2 v0 c$ Z1 h( I7 n
  k$ Z+ e0 N$ T3 L会同
- J/ O2 P* `0 O( f7 V% e3 W) I! c' x5 Z
大同5 ]- r4 _+ [7 J3 h" }, D. B

% f4 G% F+ i6 g, _! L# B6 P927年-947年
( b! q% {  x$ E
. {5 i. Z% b4 g) a% O辽义宗" |% z* Z& w' Y

' L" m9 b' [" r9 _8 u, E(辽兴宗追尊)
& s( z% a- R- ?( L4 q1 O
3 z0 }& V$ [$ M/ o/ V2 O4 A2 U! C文献钦义皇帝
! I1 a, y) z, c
% l6 ^6 c8 E5 A) Z& Y- I-        * L. `% q. [+ s5 G* Q( W
耶律倍
* p9 w3 t8 Y1 ]) p6 w3 b  k1 p4 Z3 }' W7 C; s: Q
耶律突欲
5 e( k" f6 w' o2 g/ W$ D
% U: ^4 _% b! _- j, R-       
% d8 D7 S; V/ a" ?926年-930年
( R" q2 i+ ~0 [/ g6 B( A9 G) E  b/ }
(东丹国王)
) H. m9 _3 U4 j+ H& G( c1 X/ e: z; E
-       
) c2 B3 W0 f$ F: [! _/ E3 [章肃皇帝
( D5 ~: u5 [& @# B5 T: q* f1 K
( }0 h1 t0 \, G( `-        4 t: {" O1 l5 [! N
耶律洪古, u2 y; v( x* X

% ~' X& f5 B; o耶律李胡
5 c4 @6 D* ]$ V% b! B; C0 Z% @( x4 S# t/ ~) j
-        -
! M4 N6 L% S' `% d辽世宗4 g1 J% D/ ]4 X( {7 f

. G, r/ {' E2 R2 @7 o  c孝和庄宪皇帝3 d8 B2 _  _; c) c6 H, e  q

9 @( J; e. P# Q% B# n2 ]' a-       
* X' `7 V' c) \' \* B: P' R( F耶律阮
; K6 b( X3 E! E0 s
$ g# q0 z2 f- |( s! D# o耶律兀欲; m6 e/ d/ S, h, T

9 ]* t4 R& l7 d/ l. ?+ T  \天禄
- n6 X0 m& R+ ^& W) w4 D" v+ _  W% O, e# p* N4 u  ~) @, h% Q
947年-951年
. L$ R- R' _  ?5 g/ J" S; q8 w5 @) d% z
(僭称帝号)2 G* t" q) D6 C/ T! ]. E' h
( ~/ y1 @7 |2 x5 A. y  T8 C1 m
-
6 U& E5 l% l7 K$ Y1 p$ |3 @
$ R# k, _$ Z5 P-        -       
$ z, h+ @6 ?# e耶律察割" H; ^; \9 O* c' S1 N

& h( J0 O" b8 b( }. c7 e0 A-        % \1 D8 o3 \, {' a, O
951年9月) N, A$ c9 g  U5 E+ {4 ]5 l& o! b3 W

* z& d" P9 e- ~, ^. t+ {辽穆宗- a# o" b  {" v; z' a  M9 F/ i

4 p( E' p: z/ y5 {% `0 ^孝安敬正皇帝/ e$ }9 E/ Y* `
. g! J6 S* b; g9 J
天顺皇帝        5 _2 h7 @+ L3 O. U2 O$ o" S
耶律璟
: r! \) _1 q, e0 p6 O
% h0 Z- f" h- H# ?/ \耶律述律
/ t8 m* m4 C8 ]. c" s4 H8 H) J- l. P; X1 b0 y" M- `
应历: @5 [! x1 ]+ Z5 k' u. P
# e' Z6 L, q/ Q5 s/ {0 y/ Z5 M; R
951年-969年( ?, M/ @# t  x1 Q0 r2 S, D

6 G1 o9 \! ~' M0 Y3 T& C辽景宗
6 ?/ o; g& T' a5 j$ L8 m* o
9 Z+ p  D1 x( v, i孝成康靖皇帝
5 T' Y" q! F7 u! K
; K9 s) p/ I# \; d4 E天赞皇帝        2 }' Q3 ]) E! D2 i2 ^6 S3 N9 T
耶律贤
5 V: _6 Z: r1 ]7 V$ n1 Q( H, X5 i, t  \! y( l/ t' y
耶律明扆. _' E# B8 n- J' x; U

3 s( ~$ V; [. |4 j1 j+ n9 c& g保宁" D! U9 M) k4 V* k0 X
: X3 k  W7 Q5 m' Q
乾亨
9 V- R( i) \! g9 z% @+ \& }, f, K2 U% R- T% j3 l% ^
969年-982年( ?7 n" v& [. d5 t% ^1 x7 T6 n5 _
' w; a2 j  |4 X( V; W1 L6 A+ W' s
辽圣宗  {$ M) D  m, `. t7 ^
* B. n+ E% P" D6 a# Q  O
文武大孝宣皇帝* B9 W2 i# n9 B9 v, Y
% J& Z$ y: g1 w" q' v( Z7 A
天辅皇帝        ( J1 q' U% Z+ O; q2 \& D) N! M4 b
耶律隆绪7 {1 S$ g% g! p

4 T) ?5 v$ [  `" X# F7 ~8 a耶律文殊奴
, Q" J" t3 h2 s" y- S
9 G/ h: h! ~% B0 w乾亨
, ~, I8 K% G8 S% j
2 H! `9 n) t; h5 a, V统和
4 L7 K4 F7 J0 m6 w& b5 P% F7 G; |1 F1 y
开泰- J- g% ~8 ~1 I3 h1 x+ W% [' t
, V/ N. {, b3 H7 w7 W$ X
太平
* \9 ^& _3 v9 z5 Z' U
' s# m! S8 y) `) U7 H3 g$ t9 ]982年-1031年+ R3 q& M5 b3 y+ B8 O& t
8 A. P' M, e3 k! E* }3 d
辽兴宗
5 X" j2 G( [( ~+ C- M0 v9 ?* K+ }+ \# G4 x. S
神圣孝章皇帝( w" I/ U6 T4 t
$ V7 N3 J8 T+ c6 l/ R% v
-       
! u$ W/ \, A+ V" V: f( L4 O, Q( ~  h耶律宗真  d: S7 G8 E& K, r. g
6 j+ |9 V( t2 p; i( J
耶律只骨
: `  c% U4 n7 q: r1 b% s1 ~6 z4 ^0 X+ ?8 v3 _. j; [( w
景福
" i- e; z# @3 W" T9 r1 b4 x2 b. L: S. n$ j
重熙
. H) X4 Z3 t* ^" K) H8 D) n4 D+ o% H9 k; g, @
1031年-1055年0 d* }7 ]% s# C" m
0 A; Q. y) n& c: T) v
辽道宗7 x) r' B, O2 v

/ f- A# l* e, q仁圣大孝文皇帝
$ m: E& x4 v' d' ?& r' R6 z
  N; B6 j' O1 W: @! E  v-       
: r( C5 r8 ?* o1 }  E耶律洪基
# `# D7 F- V9 Y8 h! N9 l
( w% g0 H, }, Z% c; D耶律查剌
, g6 m5 _5 E" V6 l: |4 x8 b2 H' E+ F4 w& F) n* t9 b
清宁; f1 \# ]* N" P% h/ |' g, _
& A/ V. V  m% G5 d
咸雍
; g8 }/ e! S0 w/ P0 Z* |
0 r, Y) S/ A% K2 r' X$ r" y大康* Y* [, a9 `5 X4 m  j
- a- u0 [. o$ l2 s
大安* X4 l3 w' u# I2 o
* I% b5 a  `0 I" p. F2 O
寿昌
) Q$ b7 g2 @+ z2 F4 f
" J' v2 V, _9 u3 V7 q寿隆$ N4 h* n& {3 D

" ~4 ^+ W5 ]' m% U) Y1055年-1101年( x0 G# X7 O' h! h

8 L3 |4 f% A! K+ k! ^辽顺宗
0 A" L: X7 o; F* j8 H& k- J- B- T' l. U6 U
(辽恭宗追尊)0 S0 z+ Q5 |0 h4 ~+ R6 p/ `' M9 O1 u
: {6 N, {# W1 P. f
大孝顺圣皇帝& ], N* j9 V4 I" M" ~) p  ^
5 |4 D  l  L9 N# X2 y8 C1 y* `6 s
-       
( J0 R; M- ^" h耶律浚# T  o* e5 L8 d+ O8 y
0 \" `  u7 v# j  w2 |$ V$ T
耶律耶鲁斡# E% |0 E7 q1 W; j" a5 _  l
0 ]3 I6 h( Q" S
-        -
) \1 w3 k3 ]. |2 m辽恭宗
$ g5 R6 B9 g0 c3 K( x! Z
  ~4 k2 C2 \" c8 q恭怀皇帝
: ], A6 U5 q, G. G0 d- ^6 d! w) ?* ]. ^- c
天祚皇帝        0 i+ |' {  h! v: q/ b: S
耶律延禧
" y# \, y3 i% l/ @- t# j9 S# M$ K. a( o/ y9 x+ @
耶律阿果* ^$ h" m/ w. @8 _; E4 S
# ~% G& t$ y) l) @( h
乾统
% `* U. ^4 }. `5 G/ y6 S
. z2 p. c/ H5 ?" ~天庆
# ^2 u+ L# u0 s7 O; j) g! P( y2 g
保大, B2 `2 K+ m% ?3 Q

- `9 o0 e/ y* f9 K; ]1101年-1125年+ y* {* t- s' [, Z; a
7 S/ _# w: i# C; G) s" x
北辽
( A7 u9 e  F! ?* r8 Q/ M, m) X辽宣宗        孝章皇帝        天锡皇帝        耶律淳        耶律涅里        建福        1122年
% U/ J2 f; Z9 c  t-        -        -        + Z8 x3 q, y# ~& j/ L! t# K
耶律定
2 K. @6 X, A% {( a, X' i7 ]
$ v* r# P+ |, h-        德兴       
7 x6 O2 ?9 a: r, m2 ~7 w1122年-1123年3 `% c+ S, M0 n$ W

, R: n% x) O9 K( y$ D! {(遥尊耶律定为帝)
8 M7 T" }* M' u2 J; f
/ V2 e9 p0 t; i9 l8 x7 a-        -        皇太后        " S) h  ^( ^- w! }9 `& b  r8 \
-
, f$ ^: `5 x+ M4 u7 J. R5 s5 p' Q1 I6 ^6 L6 g
萧普贤女. v  w- D2 o  m8 E3 {
-        -        -        -        耶律雅里        神历        1123年, U" @+ `( ]. p( H% k7 C4 @2 ~
-        -        -        -        耶律术烈        -        1123年
* w- ^7 F- T  z5 Y  C. j西辽. |+ B" H  J3 o' e- p
辽德宗        -        天佑皇帝        耶律重德        耶律大石       
" d9 d* C8 d6 h3 \6 ?8 j/ N/ |延庆: Z3 Y. S5 Z, l0 y. D
7 G. C: Y. E8 B9 r3 v
康国
! u8 N" ~2 u; D, T2 G* H/ j: |$ U+ j" j2 q
1124年-1144年; H6 J; e1 [7 j: g
-        -        感天皇后        -        萧塔不烟        咸清        1144年-1151年
2 z/ Q0 z( ?: K6 V辽仁宗        -        -        -        耶律夷列        绍兴        1151年-1163年! E! j3 _& F6 V: s# C) T& z. z1 {
-        -        承天皇后        -        耶律普速完        崇福        1164年-1177年$ C% |7 s2 v% z0 `/ o
-        -        -        -        耶律直鲁古        天禧        1178年-1211年# _' X- O. c9 L5 M& I
-        -        -        -        乃蛮屈出律        天禧        1211年-1217年
) `. n7 h. e- t+ q, E  B东辽
3 l+ R% g! }  M8 r8 |5 d6 W* T-        -        -        -        耶律留哥        元统        1213年-1220年
) [- {1 Z; v% F) U$ ]8 Q-        -        -        -        姚里氏        -        1220年-1226年; _1 n6 i3 j5 x4 g
-        -        -        -        耶律薛阇        -        1226年-1238年
. U; _& E3 M0 I' T8 T; f-        -        -        -        耶律收国奴        -        1238年-1259年! l+ G3 |8 o* a( u" n0 ~
-        -        -        -        耶律古乃        -        1259年-1269年
) Y8 e) W( a3 ~% L( ?& T: V后辽* Z# ~3 D1 ^. J' M
-        -        -        -        耶律厮不        天威        1216年7 \$ ?  p" z, W/ e) p
-        -        -        -        耶律乞奴        天佑        1216年
) y& n: P* c# j% C% `-        -        -        -        耶律金山        天德        1216年-1217年
- V2 i1 r3 a& R/ F2 z, R( r-        -        -        -        耶律统古与        -        1217年-1218年( U* e5 i5 k- _
-        -        -        -        耶律喊舍        -        1218年-1220年( R2 j# U7 C2 {% r( x
展开- N( `, O  ^) ]2 `. g) M
契丹萧氏的祖先称审密氏,内部又分为拔里家族和乙室己家族。这个家族后来为什么改姓萧氏,说法很多。《辽史·后妃传》是这样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以后,拔:里、乙室己家族与耶律氏世代联姻,对于耶律氏的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契丹诸部中最强大的家族,其功劳最大,不可泯没,所以把他们比做西汉初年的宰相萧何,自此以后,拔里和乙室己家族就改姓萧氏了。而辽太祖皇后述律氏却例外,她原来既不是契丹人,也不姓萧,述律氏的祖先是回纥人糯思。4 K& ~; x! U3 M2 i$ w: e  E4 K
" C8 z0 L* W; Z4 [4 {0 K0 U
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率大军南下灭后晋,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任命述律太后的侄子小汉为宣武军(今河南开封市)节度使,赐姓名萧翰。于是,辽朝外族萧氏中就有了拔里、乙室己、述律等三个家族,而述律家族在其中占有更优越的地位,在辽太祖至天祚帝9个皇帝中,除穆宗的皇后萧氏出身不详外,其余8个皇帝无一例外都出自述律家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