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9-10-31 16:55 编辑
* _- D2 k% H# L, k8 g3 w& g- M/ ^6 }, q. _; b9 b
十年扎实中医路:读书·跟师·做临床 在阅读中,得到入门之法,也学会中医之用。
: e5 B9 L* B) R) q+ e# h3 c; \
网上介绍说: + g: a4 n0 e8 u& `* [
本书从作者中医成长经历出发,从读书、跟师与临证体悟三方面入手,对中医爱好者、中医类学习者及部分初涉中医临床工作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对热爱中医、从事中医工作者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7 B8 B6 `; v6 |7 e
$ n" j" y3 T: H& b4 M& L 4 r! ~5 G6 n$ H$ t+ ~0 y* B* Y
曹东义为本书写了序言:& |! L& \, h; b
4 e# z+ R% O* t* x+ u8 r3 B1 ~
曹序 中医绵延发展几千年,关键在于有传承。 中医传承的艰难情况,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是在中医的元典《黄帝内经》之中,黄帝与岐伯就有一场深刻地讨论: “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在那个书写工具匮乏,文字载体是竹简和丝绸的年代,黄帝关于传道的问题,看得准确,问得深刻,自我评价很谦虚,寻求知识的执着心态很感人,岐伯的回答也丝毫不含糊。 “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天师岐伯站在黄帝面前,对于中医之道的重要性,绝不像老子谈论“道可道非常道”那样“惚兮恍兮”,而是说得很肯定,也很透彻。中医之道,必须上合于天,下应于地,有验于人,这样才能“可以长久”流传下去。 著名中医学家,找一个合适的传人不容易,长桑君考验扁鹊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把禁方书传给他;好学习的传人找老师也很困难,因此,仓公淳于意拜见公乘阳庆的时候,也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张仲景为此感慨地说:“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当然,几千年来,中医的传承一直没有中断,虽然“江南诸师密仲景之书不传”,但是求知若渴,救民于危难的历史责任,让历代医学家不敢稍有懈怠,因此,书传手教,时隐时现,千年之后,代有传人。 60年前,国家推行中医学历教育,师徒传承退居次要地位,很多人因此获得成为中医传人的机会。但是,由于中医学术的特殊性,也由于西方医学强势扩张,很多中医学子没有掌握辨证论治精髓,甚至有培养出中医掘墓人“王教授现象”的出现,也有喊倒好、故意抹黑中医,希望尽早取消中医的“网络签名”。这说明中医传承在当代,出现了另一种困惑,这不是书写工具与文字载体的问题,而是“中医元神”需要保护的问题。 《中医药法》颁布实施,把发展中医学术的“国家战略”,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一个“传承中医,为我中华”的大好局面即将到来。 那么,如何传承中医,如何发展中医,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时代难题。 在2018年最后两天,我收到廖成荣同道的书稿《十年扎实中医路》,让我眼前一亮。全书字数不是很多,但是读书、跟师、临证的主题词很鲜明,它记录了作者十多年所走过的足迹,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展现在杏林同道面前,以求“一鹤引得万鹤鸣”,让前行的后来的中医传人,与他一起分享,继续努力前进。 我的师父邓铁涛国医大师多年前曾经代表全国500名老中医发言说:“学我者,必须超过我!”站在巨人的肩头,这样的目标才能实现。 我的另一位师父朱良春大师说:“所谓经验,必须是经过自己验证之后的东西,才能叫经验。”中医是学以致用的实践医学,必须能解决临床问题,才能发展学术。 中医在近代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坎坷道路,关键是“重术轻道”,因此才“衰落难逃”,如今,“医随国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发展中医学术必须“道术并重”,才能“走向复兴”。 在廖成荣青年才俊著作出版的时刻,翻阅书稿,不禁浮想联翩,略述感慨如上,希望借着该书的流传,与各位同道共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 2018年12月30日
% _* o4 p" }1 V$ @# C序于求石得玉书屋
4 {7 M$ s; s) C% B7 P! F* t% G/ E( L( U1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