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多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证实孔子曾多次向老子问礼。* U. o& \' l8 Z& m& _
# V$ g1 O9 _5 h8 U" O) T' [第一次有年代可考的是孔子17岁时问礼于老子,即鲁昭公七年(前 535 年) ,地点在鲁国的巷党。
, D! s2 Y- [2 t6 @3 c 《礼记·曾子问》载有孔子向老子问礼的四则故事,其中载:: “孔子曰: ‘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土恒,日有食之’ ”[1] 。3 Y: B8 q$ {$ }5 E
《水经注·渭水注》记载: “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2] 。+ i; k6 W+ c% i7 D! g
2 u9 |9 S/ D3 i# v0 W
第二次是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 ,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 。
# P. i3 T7 f. d'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
! y& [9 E3 {3 q) a' a4 K) k* i 《史记·孔子世家》亦载: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 ‘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3]
5 h4 k* U7 v; I! u) b: `
, `9 q1 }8 o' Y: N& R9 l& @" B: v
5 A+ o7 n4 p& m/ Q7 T( S 第三次是孔子53岁时,即周敬王二十二年(前498年) ,地点在一个叫沛的地方。 u8 \9 h }' R, L6 f* R$ D
《庄子·天运》载曰: “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4] 。4 v4 D6 L( C! V- F O/ z
9 c! g, T! w5 n7 q第四次在鹿邑,具体时间不详。 《吕氏春秋·当染》记载: “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5] 。; }$ t$ Q6 K* Q F5 d
关于这次拜见老子,也有出土实物可证,即1992年安徽省亳州市文物部门在鹿邑太清宫镇东北方向 5 公里的安溜镇发现了“问礼宫石刻” ,所指即孔子问老子故里处,说明孔子也曾到过老子的故里鹿邑 [6] 。! A' O- X" k" U+ R! [- h o
( J$ e* [* A+ M! x; g; m2 Z$ S
在出土汉画像石中, 关于 《孔子见老子》雕刻图像是常见的,尽管各地出土的这个画像在艺术表现手法、雕刻风格、视觉形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孔子问礼老子、宣扬儒家思想的主题却是统一的。
9 g$ W5 t6 Z. Q, x; d2 W; i) D0 @7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