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伯礼院士:中医有疗效,亡不了。《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有担当,要“顶天立地”
: b. d" S4 o7 J; i0 p# x川中医* v8 c; R4 m1 F
文促会NEWS
: o$ P7 \1 X* T' i; U* @* ^2025.3.23) _* R: L ~8 ^$ a4 M
《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创刊发布会
+ M# t; |" u. W' x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
. f' N) E8 a1 N( O发表精彩致辞
$ X; o3 x" |5 h" _+ ~& T; w# |7 o( H* p6 f7 W/ a" b) Z
图片9 `1 w8 t1 g: c# X; z2 I, V
图片8 d/ L8 e9 D+ u# w6 f7 ]: T/ ?
3月23日,弘扬中医药文化暨《中医药文化研究》创刊发布会在成都举行,该学术集刊的创办,填补了国内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智库领域一体化综合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建设的空白。' ~& V# R: n/ e% ^9 F8 V. }3 t
- ~ K3 }, F6 l5 r+ B! d 《中医药文化研究》是四川省委宣传部等部署打造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重点项目。
- n7 ]5 U9 B0 _ F. f6 |" ~, [
* W4 F0 D8 p n; t3 F+ B- ?! T指导单位: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5 f& p I) A* E9 W+ J# G# d" ~, g& }; C8 u$ ?1 V* q( V" U
主办单位: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I' T1 L/ e8 `. q1 _0 x6 L4 X
3 G b+ C) W9 A
承办单位: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发展促进会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省第二中医院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 f' s8 i& v% ^' y- O
4 d6 [) t ` @
支持单位: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 四川新闻网
$ O ^' y+ R o4 D% \0 n0 j8 W
+ ~( R9 N* I1 x% D" u* s3 e0 h- l& E& q
图片
$ Z- j: D2 A% {% D; ~# C$ F& Z& `# o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致辞* @: i" x5 u' n7 R, a' X
V% a2 R" K1 Y
* h: r- ~, k# r尊敬的毛嘉陵教授,尊敬的陈士林院士,尊敬的李昱主席、王国辰会长,尊敬的米局长、徐书记、何院长,各位同道朋友们: . t) r% p* w5 _$ X% f
8 P# r4 y+ Y4 O6 B' q% h- L+ l大家好!
" P* n) V* Z4 ]6 Z( s3 I/ H) w( X% k6 _3 b/ P! _9 f: u2 P! N
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次大会。首先祝贺《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创刊!
* C+ B4 V' f7 z, k; Z1 R; |, i
3 ~0 s$ j8 H5 {) q5 P' Z祝贺毛嘉陵教授为之奋斗的中医药文化事业,又产生一个新的成果。我这次来参会,主要就是表示祝贺,也是对毛嘉陵教授表示敬意。
$ K. n& @3 ^4 h1 `+ n, o9 q
+ I3 k& X) b6 N5 O* q毛教授是我的一位朋友,但是我们俩交集并不多,都是在视频上和书信中交流。我非常欣赏和非常敬佩他对中医药文化的执着、奉献、敬业,孜孜以求。% }& h+ E* r2 l. W/ S% v
1 Y; B' X: F, W. @; P# _
很多四川出去的人,到了北京就留在北京了。但是他(退休后)回到四川,我有些不解。他回到四川,特别是到了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如鱼得水。在四川这块沃土里,他可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对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表示敬意!
& e0 F6 R Q& g @7 ?
) P$ d3 H: Y+ K四川提出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这是卓有远见的。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就提到,要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媒体问我,对总理报告有什么看法时,我说这是一个突破。以前我们强调推动中医事业发展,这次把产业和事业并列,实际是扩大了中医药发展的研究范围。. ]; E6 `" j% ?4 U0 K$ C- V
5 Q6 P# L$ p) l1 h; J' Z
在20年前,我们有机会将中药产业整个拿过来,当时国家正在重组,整个中医药产业这块没人管,其它部门愿意将其归到当时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现在来看,国家要求中医药要事业和产业一起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手相互促进发展。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命题,国家文件里第一次将两个并列提出来。同时提出高质量的发展,这又是一个新的任务。
5 ?) E, k+ p8 v. Q
0 H7 S, G; s7 Q S什么叫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新质生产力。它的特点就是:创新的、绿色的、高质的,高效的。事业要高质量发展,产业也要高质量发展,而四川提出文化,加了一项。这样提绝对的对,要用文化引领中医药发展方向,事业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所以,刚才毛教授提出的中医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发展的根基。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却融在每个人的骨髓当中,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刻,可以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是由文化形成和受文化影响的,也是脱离不了的。
6 n4 q; \( F% N( f! Z
1 r" J1 G9 H" z/ X9 K AMarx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Marx主义要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理论诞生了。我是20大代表,坐在底下听的时候,非常的激动。当天下午就给我们学校党委书记打电话,我说要注重这块的学习。0 B, A9 {- |+ ^) K( _ s
" \6 `, l( P$ m8 ^8 U0 q
我提出什么是传统优秀文化?为什么要结合?怎么结合?当时大家都展开讨论,很多家媒体也发表了很多好的意见。Marx主义是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优秀文化,两种优秀文化的结合,前提是彼此契合,它都代表最先进的、最优秀的,它的结合是相互成就。对我党来说,两个结合可以筑牢我们的道路之基,可以拓展我们的创新空间,特别是可以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提高文化自信。3 P3 E* y7 R' ]: n
3 G, w' o! K$ O. P" d1 v中国的道路,中国的制度,如果在几十年前,甚至在十几年前,还有人质疑的话,现在的世界大潮,百年巨变,已经充分体现了我们制度的优势。我们几十年,走过了国外几百年的路。我经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国家在那么短的时间,发展那么快,并且我们的富裕,不仅仅是生活的富裕,还有文化的赋予,以及我们城乡的均衡,东部、中部、西部共同的协调发展。还有我们1带1路、和合共进、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这些是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从来历史上都没有做到的,只有中国做到了。除了我们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我们的文化在里边起了重要作用。
1 I$ i7 W$ z4 b4 Q
4 Y! Y8 w( n) p最近这些年来,特别是年轻人、学生,他们对中医药的热爱,超出想象。以前网上经常是年轻人在那儿攻击中医的多,而现在接受的多,中医药咖啡都受欢迎。一个哪吒,一部电影,最多的观众,都是年轻人,创造了世界第5票房的价值,大家已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3 `! d9 [6 B% }, z
; u! @4 v- u& ^" E刚才还提到中医药抗疫,还表扬了我。我们抗疫的精神是什么?总结了5条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与世界分享我们的抗疫精神,这都是文化,这都是精神。这个文化很重要,特别是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医能看看病,即使这个最基本的看病,他这种学问,几千年来历久弥新,学树常青,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一些常见病的治疗中,中医药都能发挥作用。而在世界刚刚提出来的健康世界,让人不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健康时代中,中医药的价值尤为突出。0 Z4 M$ e H2 @: h5 H
) x" o, |" P/ [( R7 J
它的贡献是什么? 刚才毛嘉陵教授提出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中医药主张的健康生活方式将是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也是代表着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你愿意也好,你不愿意也好,你想得到也好,想不得到也好,中医药为人类健康服务已是大势所趋,必将如此。
$ W$ m+ g! f/ o7 i U) q: T: H+ C4 @- A; ?9 J2 o" f6 U' ]
为什么我们佩服钱学森先生?他有那么高的远见(注:毛嘉陵在创办《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的汇报中应用钱学森观点:“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能看到这一点。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它的传承性,几千年不断脉;它的创新性,与时俱进,不断随着时代去发展;它的统一性,大一统;它的包容性;它的和平性,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本质。《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特别是创刊这一期,也应该秉承这些优良的传统,我们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中医药绝对不会被孤立。如果单独去谈中医药文化,脱离了时代背景,绝对不行。
( w$ l$ v( M( B( W3 O5 d
$ R3 ^4 @; j+ {" P) o: }! v/ U$ l" N四川中医药为什么会受到重视?首先是中医药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四川省中药的产值,虽然不清楚,但中药现代化第一省就是四川省,第二省是吉林省。它的产值大概在一千二、三百亿,中药种植的面积,大概是在将近900万亩,还不到1000万亩。从面积来看,在全国来看,是大省之一,不是说唯一的,但它的产值是最大的,种类是最多的。我再加一条,药品的质量,药材的质量,也是最好的,道地药材很多。
+ k' b9 L# k6 ]
) k5 R: N( N; F) e" g7 z- M我们说四川的中医药得天独厚,为什么我说毛教授回四川好呢,如鱼得水。天府之国中医药的发展,应该是环境最好,天时地利人和都占着的。陈士林也是到四川后才当上院士,(也许)也是这个道理。借四川这块福地,我想四川的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的创刊,也一定能助推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
4 m0 R+ E9 O6 H# t+ {) R* o* e# L+ l
《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研究中医深邃的理论,特别是他的哲学内涵;落地,就是要研究治病的一般原理、一般的养生保健知识。同时我们这个集刊还要做科普,面向大众。
: N2 z5 ~% N0 V6 i- z% N' q7 A. S, M7 g
我提出来中医药要进中小学,我是人大代表,以人大代表身份提出来的,当时有些人不支持,说中医药进中小学,这个绝对不能接受,让孩子们怎么学?从小学就学中医,所以我说你是误会。中医药进中小学,我们不是培养小中医,是让孩子们热爱自己的文化,让孩子们懂得东方智慧,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是为这个目的。掌握了东方的智慧,他就可以为它真正的成长,健康的成长,夯实了一个基础。所以教育部采纳,现在中医药进中小学,已经在全国二十几个省普及开来,已经编了教材,四川等各省都编了系列的教材,都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再一个呢,我们这本《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是不是还可以搞科普版?同时呢,还要与时俱进,出数字版和视频,甚至做一些文化创意产品。
0 s0 q8 ?6 E& w+ F- R2 `3 v& e; M" W; _7 u
你看哪吒,是在成都拍的吧?谁都没想到,当初拍时作者还想了能不能成功,他是抵押了自己房子来拍,能不能成功,他心里都没底,没想到那么大的票房价值。说明他融入了社会,接地气被接受。大家都喜欢哪吒,喜欢他身上的精神:“不信天,不信地,就信自己。”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让人感到振奋,全身都是正能量。我们就要弘扬这种精神,而中医药文化也是这种精神的体现。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去宣传。, n( x `3 [ Y; _
8 D% F- ~! a) e
最后一点,就是希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中医药文化不能强加于人,要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所以我经常提到要做好自己,中医药文化的根在中国,中医药文化最大的享受者、应用者,也应该是中国人民。全世界都用中药,我们供不起,没那么多好药。所以有好药先给留给中国人吃,中国人吃好了、用好了,国外人看着,诶,他羡慕了,他想要了,我们还有富裕,给他一点。我们中药发展好、应用好,但是根在中国。发展好了,不愁走不出去,因为它是好东西。但是不可操之过急,人家不想吃,硬塞,能行吗?要让他来接受,主动找我们,我们还得有余量,才能给他一点,应该是这样的。中医药的腾飞要靠疗效,要靠我们的科技,它是我们中医药发展的两个翅膀。翅膀越硬,飞得越高,飞得越远,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F& q" b0 q8 F, I, x! D' t" E% u8 J5 i
' I0 g; k: |: w/ |
我辈人,在这个历史时期,经过了中医最磨难的时候。我当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时做了一件事,组织专家们写了一本书《中医百年史》。《中医百年史》,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得出一个结论: 中医亡不了。多困难的时候,中医都挺过来了,包括在国民党的时候、在清末民初,那时候包括一些仁人志士,痛恨国家落后,责怪传统文化,捎带把中医也打了。那个时候,到国民党反中医,再到解放初、解放后,一些人反中医,中医都挺过来了,靠的就是疗效。因为中医有效,中医能治病,中医能防病,中医能养生,所以中医亡不了。最大的就是需求,社会有需求,它就亡不了。
! ~% d' Y1 T" S$ b6 L9 q7 M& ^1 W/ A" \* F1 l
现在的事实证明了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说,中医药的生命力是无限的,我们这辈人是幸福的,有中医药为我们服务。我们自己作为中医药人,身在其中,乐得其成,也愿意为这个传统医药,为我们的中医药,做出新的贡献。" c: N, Z* a" E4 O" O
8 x7 G! m& A! Q" U& p7 w+ v! r
最后,祝《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越办越好!: Y$ [4 w6 G$ G/ w. A7 d9 K( L7 t. e' a
: n5 T' F0 D/ F7 H8 S4 g: p# e* c
谢谢大家!/ b1 ~* i$ L3 j9 C7 U
?3 p6 X8 O/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