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技之长 / 正文
古代名医:黄元御的一气周流
马京雪 发表于:2019-12-5 19:15:0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843
古代名医:黄元御的一气周流[url=]医中悟道[/url] 前天
# }% J) L: I  ]1 Q
四圣心源、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可能是老生常谈了。李可先生的推荐使得更多中医人知道了圆运动和一气周流理论,这是中医界的福音。这个理论让很多人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对阴阳。
/ _/ {. o. k: P3 ~' K
而圆运动的真正创始人应当是黄元御先生,下面我们就来解读一下黄先生的阴阳论:
- }$ S0 e8 I' U
黄元御先生说阴阳的本质“不过中气所变化耳”,中气变化即中气之升降。“中气升降,是生阴阳”!水火即是阴阳,心为火,心火为木所化,木之生长必须依靠脾土之升,木才有上升之路。土湿脾陷,木无上升之路,如何生火,变化为心阳?阴为水,肾水为金所化,如戊土不降,金无下降之路,金如何化水?
书中的阴阳解是这样写:“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C. |' u+ V/ H9 a
这是从阴阳图来理解阴阳,我们再从四象来理解阴阳:
5 @# s6 \6 X2 E+ L3 [4 t
“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大自然的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实质上也是阴阳之变化,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故黄元御先生曰:“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沉浮。分而言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这就是黄元御给我们所指示的,阴阳升降的本质!
整个一气周流理论,告诉我们 “医家之药,首在中气”。抓住了中气,就掌握了阴阳升降之“枢轴”,治疗中气就是平衡阴阳,这是黄元御中医药理论核心。
黄元御破解了阴阳本质—“阴阳,不过中气所变化耳”、“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周”。找到了虚实之所起的本源—“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而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阳生则浮动而亲上,权在己土,浊阴之右降,赖乎阳中之阴生,阴生则沉静而亲下,权在戊土。戊己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阴虚阳虚的本质是中气的衰败。
) x( w" l# m1 w. j' L7 h
但是我们学四圣心源一气周流,要尤其注意一点,就是会被误以为什么病都是由于脾湿。因为黄先生书中很多的病解,都在讲脾湿中土不运,很多人就会被引到“什么病都源于脾湿”的思维,不管什么病都用白术、半夏,干姜等燥湿的药,这种理解和做法是不妥的。) b' _4 \* A- ~" w( S  r' c6 s
要知道,如果什么病都是脾湿,仲景先师何必著伤寒杂病论。大分六经,六经中各种病又细分得如此细。我们学四圣心源,学的是这种阴阳论以及如何真正理解阴阳图。对这个图有深刻理解,才能算是进入了中医的核心,甚至可以说进入了“五术”的核心!
附:细说黄元御的圆圈理论:原来一切病都因这个圈圈而起
清朝名医黄元御把一切病都归因为人体这个圆圈的气息运动失常,有人问这个圈圈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一讲。

: \; ?4 ?0 u: V
+ E0 I2 t( I& b8 W7 q
话说这人体里面,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中医认为,其功能也有方向,这些脏腑所引导的气机是处于动态中的。9 u. R5 S. a, M$ x. F

$ |4 u# W9 [3 K7 Z. k* s* I8 @: x, @. R2 r: ~) H
这个图画我给大家描述一下。

7 b( A& b( x7 R: s9 R6 y. \
首先肾在最下面,属水脏。中医说肾脏是水中含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我们都明白,一定是向上走的,它生什么啊?火生土,也就是说,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温暖,那么脾是负责什么的呢?是负责把胃吸收的营养(中医叫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的。这脾有个特性,它是向上走的,因为有一部分营养还要到肺脏,与吸入的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由肺协助向全身输布
各位可记住了,中医认为,脾脏之气,是从左边向上升的。
肾脏中的水呢,水生木,也就是说,在水的滋养下,木气也开始得到了营养,要发展了,它发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树一样,这个肝脏之气也是从左边往上升的。随着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句话,叫“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就是说的这个。
) P+ G6 I+ I6 q6 @7 D) ]
囧囧
师父,中医的肝怎么在左边啊,解剖可是在右边!
中医说的是肝气,是肝的功能,是一个功能系统,不单是那个脏器实质。
师父
4 S* S# r4 D+ U6 E8 V0 Y0 Z
所以,左边身体有病,有时要考虑到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
肝属木,四季配春季,象征着万物生发。
此时各位看到了,这个气机随着肝脾升到了顶部,这里就是肺和心了。各位知道,木生火,这火配五脏是心,四季配夏天,心火的特点其实也是要向上的,但是,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是属金的,四季配秋天,主肃降,甭管夏天多热,遇到秋天,气机就开始往下降了。这心火本来是要上升的,但是因为有肺金在上面,所以就跟着往下降,直降到肾中,使得肾水不至于过寒,温暖肾水。而肾水随着肝木上承,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叫“水火既济”。
有的时候,这个往下降的过程被破坏了,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憋在上面,各位就会看到上面热,下面寒的局面。口渴,眼睛红,口舌生疮,可下面的腿还是凉的。我们前期讲上火和口腔溃疡时就聊到这事

4 h" x, u# A. o1 i0 }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嘴里吃入的东西进入了胃,然后也是向下走的,所以胃气要下降。在中医里,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才对。
在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就是我们说的“胆随胃降”。现在有好多的胃病,就是胃气上逆,胆汁反流,这就是气机逆行的结果。
7 G; e3 k* e) e4 j6 k9 l9 E
各位同样要注意了,这个胃气和胆气的下降,是从右边下行的。
所以,如果人体的右边有病,要考虑一下气机下行是否遇到了麻烦。
您现在再看看,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呢?
  q3 S9 Y3 s( n8 p2 ^
囧囧
师父我看懂了,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来转。
是咯,这就是黄元御的理论的核心。 & A/ o" m/ s' O+ v* {( n# s+ K
师父
# r- e" Z' h/ e  R
这就是,他最后把一切病都归入到这个圆圈的运转失常,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了,把圆圈的运动给“咔嚓”一下挡在了那里,不能转动了,就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就要使用药物,调畅气机,让它们恢复上下运行,这样人体自己就会恢复健康的。
这个圆圈我说得简单,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黄元御自己论述得还要仔细,术语比较多,各位可以参看他的书。
那么该有人问了,这个圆圈有道理吗?能治病吗?
我还跟您说了,黄元御的第五代传人麻瑞亭老中医,就是从黄元御的书里拿出了一个叫“下气汤”的方子(麻老的这个方子我后面会给大家讲的),稍微给加减了一下,变成了一个药性有升有降,调和脾胃的方子,这位老人家一辈子基本就用这一个方子治病,来个患者,他就给调调方子,稍微加减,把气机这么一调,患者就好了。您看他的医案,那就是一个升降,我的感觉,他就是用药在人家的身上拨了一下,把这个不大转动的圆圈给重新启动了,结果麻老一辈子“活人无算”,患者如云。尤其是有很多严重的血液病,还真都被他给治好了。 ! b; m7 f7 R3 M+ U
   
自从黄元御悟出这个人体气机的运行规律后,临床的疗效那是越来越好,于是就有很多人找上门来,这可就成全我们了,我们可以借机会多观摩一下黄老师都是怎么应用这个圆圈的。
  c! |! h/ z( m; G
各位,甭管您是不是学医的,这个气机升降的道理明白以后,有些情况自己就能解释了,否则一定有人特奇怪,为什么我的腿就特别的冷,可脸上却总起红色的包啊?这上下像是冰火一样悬殊,为什么啊?
" o; ?& X' l0 j- @+ H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6 20:02:23 | 阅读全部
《金鼎汤》临床应用拓展:治疗失眠效如桴鼓相应/ A  T7 T5 B0 s) c! ^! j

/ r+ y5 a/ L) H! ^实践派  今天! I2 Q/ r: h) \2 i
: v4 G0 K# c) a'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9 N/ K$ H  O1 [7 d8 ^& l/ ?2 E7 R
# A% R7 s- P* l, I* x; Z5 q: l" B$ o) o% C
- s' j1 a/ K. q/ ]; z& A
《金鼎汤》临床应用拓展:治疗失眠效如桴鼓相应- w! r! t  S$ g) ?, q

$ f3 Q  |! A5 Q/ _* O0 K失眠中医又称不寐证,是指长时间的睡眠不足或睡眠不熟。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眠。本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心悸、健忘、眩晕等症状同时出现。失眠历来为难治之症。只所以成为难治之症,主要未遵《内经》之旨。
; H/ v- h7 o" f- S0 q7 T/ K+ A8 J7 f
《内经》【逆调论篇第三十四】曰:“不得卧而息有声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C6 t$ s& p3 {& {( N- L7 u

5 f& ], P$ e- y7 K/ `# x+ F' n【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看看历代中医有谁从阳明而治者?唯有黄元御遵《内经》之旨,黄元御认为:“胃土不降,相火失根,虚浮惊怯,神宇不宁,缘君相同气,臣败而君危,故魂摇而神荡也。阳神秘藏,则甘寝而善记,阳泄而不藏,故善忘而不寐也”。+ m9 U1 a' o, l  N" L% Q
: v, V! ?- b& k; t8 m( d2 _
黄氏在《素灵微蕴》【医方解】中曰:“内伤虚劳,惊悸不寐,俱缘水寒土湿,神魂不藏,无相火上旺而宜清润者。即千百之中偶而有之,而究其脾胃,终是湿寒。严用和贸昧而造归脾之方,以补心血。薛立斋又有丹皮栀子加味之法。张景岳、赵养葵、高鼓峰、吕用晦,更增地黄、芍药之辈。复有无名下士作天王补心丸,肆用一派阴凉。群儿醉梦不醒,成此千秋杀运,可恨极矣!”请问历代与现代中医是不是仍然用阴凉之剂治疗失眠?  L7 K( T2 v' ^! O+ p9 W# u

' g; B8 x6 g1 L黄元御认为:“胃土之不降,由于脾土之湿。足阳明化气于燥金,性清降而收敛,金收而水藏之,故阳蛰于坎府,湿则胃土上郁,收令不行,故火泄而阳飞也”。* }; d9 V. I) v7 K( {: {1 ?  c+ O
失眠是“胃土不降”, “胃土之不降,由于脾土之湿”我应用《金鼎汤》加减临床应用治疗失眠证有桴鼓相应之效,《金鼎汤》加夏枯草、珍珠母、夜交藤。+ ?; J3 _" w( n8 ^9 ?, M

7 ]4 ?1 w3 v" l* h3 Q) {+ c处方为:茯苓15g甘草7g姜半夏15g桂枝10g白芍药10g生龙骨7g生牡蛎10g,夏枯草15g,珍珠母30g夜交藤45g,甘草、茯苓培土去湿,半夏降胃土,桂枝达肝郁,芍药敛胆火,龙骨、牡蛎藏精聚神,以蛰阳根,夏枯草,味苦气寒,上清下补,能祛肝风,泄肝火,开肝郁,珍珠母,咸、寒,能平肝潜阳,安心神,定魂魄,夜交藤,其性平和,能养心气,益心血,安心神,泻心火,育肝阴,国医大师朱良春用药介绍该品治疗失眠,其剂量非30g以上其效方宏,著药配伍,有一剂知,三剂已之效!但是也有的严重失眠患者需要7—10剂。
3 @- P/ v: G; Q& P4 C% F! _临床治验,患者,魏某某,失眠多年,应用上方有一剂知,三剂已。该方我临床上应用屡试屡验。该经验方的公 开为亿万失眠患者带来福音,亿万的失眠患者可以自己试试看,黄氏的治疗失眠方是不是灵验?希望得益该方治愈的失眠患者为中医药点过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