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近现代史话》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2010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目 录 " f* U! J; f% |) H0 p" Q3 s
7 _- @# P }" ]/ e: a$ n
以下文字,源于曹东义这本10年前出版的书:
9 ?$ x6 U' P( ^
; l3 _: F; g" j& l
西方所以出现医院,主要是从教会办的修道院接受被救助者开始的,当然,西方医学教育学院化之后,也需要实习、见习的场所,因此,逐渐出现了医院的诊治模式,并且有了不断完善的、一系列的管理规范。自从西医传入中国之后,教会医院在中国登陆,生根开花,不断发展壮大。加上检查仪器日渐增多,个体诊所已经无法与大医院相提并论了。值得一提的,孙中山先生1892年在澳门“镜湖医院”之内,开了一个西医诊所。这个镜湖医院是一个中医医院,他开的是一个“院中院”,是中医院里的西医诊所 [1]。 建国初期,新型的西医医院逐渐遍布各大城市,各个西医医院里没有中医,而且也不允许中医到西医医院里“会诊”病人,即使是病人家属请求也不可以。这里仍然可以举孙中山先生为例加以说明。 1924年10月,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孙中山接受邀请,决定北上,共商国是。11月13日,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由广州启程北上,于12月4日抵达天津。当夜病发,只得留津医治。12月31日,孙中山扶病自津抵京。 鹿钟麟写过一篇《孙中山先生到北京的时候》,载于1956年11月5日的《团结报》,文章回忆说:“当时,我是北京的警备总司令,奉冯先生(冯玉祥)命令,欢迎孙先生,并负责保护孙先生。”孙先生病情已经很严重,面容憔悴地躺在车里。然而,欢迎他的民众并不知道他的病情,“三万人欢呼、五色旌旗漫卷和二百五十六万传单漫天飞舞的景象不需想象,而更让人难忘的,或许是一个重病领袖的亲民和慈蔼。”3个月后,孙中山病逝于北京。那么,他得的是什么病呢? 根据记载,1925年1月21日,孙中山因黄疸、肝肿大,病情恶化。几经商议,于1月26日入住协和医院,当日即施行手术割治。主刀的是协和医院外科主任邵乐尔。当切开孙先生右部腰侧后,大家十分诧异:“只见整个肝脏表面、大网膜和大小肠上面长满了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的结节,结节发硬,将腹脏之器官连在一起,脓血甚多。”大家断定孙先生罹患肝癌无疑!手术后移入三百零一号病室。在病房里,沉疴在身的孙中山是一个很配合医生治疗的病人,表现出高度的耐心,还总是强忍腹部剧痛,对每一个大夫微笑示意。 《民国日报》1925年2月7日报道:“是日,先生安慰宋(庆龄)氏谓:余诚病,医者亦诚无如余此病何!但余所恃以支持此身者,夙昔即不完全恃医,而恃余自身之勇气。余身信余之勇气必终战胜此病,决无危险。” 1925年2月3日,德医克礼、美医泰尔和协和医院代院长刘瑞恒等将病症真情告诉孙中山,“孙先生听之甚为安静,而精神倍增勇敢”。进一步如何治疗在当时是一个难题,在现今也不是很容易决断的。有的说可以采用疗效并不确切的镭锭放射疗法,张静江等人主张请中医治疗,孙科和汪精卫犹豫不决,汤尔和等则坚决反对。最后,是孙中山自己决定先实行放射治疗。 2月6日,协和医院开始用镭锭治疗,以减轻孙中山的病痛。2月18日,镭锭治疗四十余小时仍无效果,西医断为绝望。于是,大家劝他再找中医试试,据说,他一开始并不同意,并且说:“一只没有装罗盘的船也可能到达目的地,而一只装了罗盘的船有时反而不能到达。但是,我宁愿利用科学仪器来航行 [2]”。有人推荐曾为胡适治过病的陆仲安为孙中山治疗,但又怕孙先生拒绝。于是,他们把胡适搬出来现身说法。为了救治国父,义不容辞的胡适,乃偕陆先生一同前往。
( B: P M9 g1 z# b2 k# V: p/ G# n
胡适入卧室进言。孙先生态度很坚决:“适之!你知道我是学西医的人。”胡适好言相劝:“不妨一试,服药与否再由先生决定。”
3 f% G9 }5 O9 Y" A5 D' n
当时协和医院的态度是,要服中药必须出院,自称为孙中山好友的刘瑞恒院长,也一点不能通融。
8 o) A( f% ^- B( L6 ^& [
又有消息说,孙中山本人也想请中医来看看,“先生以在院既受西医诊视,而阴服中药,是不以诚待人也,坚主出院始服中药,乃决议出院,迁居行馆”。 8 V& v! n m4 F; d& H- b+ D3 w# b
是日,孙中山自协和医院移往铁狮子胡同23号行辕(原民国外交总长顾维钧宅),改由中医治疗。
! v& C+ c& S# c
后来,孙中山的病经中医陆仲安、唐尧钦、周树芬三人诊治一周。陆氏首次处方为:石斛三钱、人参三钱、萸肉三钱、寸冬四钱、生地四钱、沙苑子三钱、沙参三钱、甘草二钱,服药二剂后情况好转,但又说孙中山并未按中医之处方服药,传闻一日间黄芪用至十两,党参用至八两,不可确考。 $ t. i/ k- R5 M! Y0 m+ @
“不过服中药后病情曾经好转倒是事实,这一点连当时的外籍西医也承认。 [3]” + f1 c, ^. ] G0 b0 B
至2月26日,即停止服用中药,继续用西医之法利尿、止泻等对症处理直至病逝。 + U6 [$ f% P" k3 T3 _% E8 e/ p
他的侍从副官李荣在《总理病前后》中,记录下了孙中山最后时光里那些让人心酸的瞬间:3月11日至下午四时三刻,孙中山呼唤长孙阿平(孙科之长子)到床前,“总理紧握其手抚之曰:‘乃公病剧,小子毋拢我,待病瘥当偕汝出游’。”孩子出门后,孙中山先生可能是实在痛楚难当,唤来待从李荣和马湘,“命荣紧抱其头部,马湘捧其双足,将全身提放地下。夫人闻言,以英语问总理曰:‘亲爱的,汝要如何’?总理说:‘我要在地上一睡’。夫人答:‘地下冰冷睡不得的’。总理说:‘我不怕冷,最好有冰更妙’。夫人闻言,侧面垂泪,悲怆不已。总理说:‘达龄(即‘亲爱的’之西语),汝不用悲哀,我之所有即汝所有’。夫人答:‘我一切都不爱,爱者惟汝而已’。言时更咽,微顿其足。总理答:‘此即难言’。夫人益悲,泪如雨下。”到3月12日,“晨一时,即噤口不能言。四时三十分,仅呼‘达龄’一声,六时三十分,又呼‘精卫’一声。延至上午九时三十分,一代伟人,魂归天国。 [4]” 7 o0 V( o+ n) P5 [8 k. j
在孙中山生死未卜的时候,围绕着他是否需要服用中药,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 ; Y; n% [5 G% M, b
汤尔和在《晨报》上发表《关于孙中山病状的疑问》,对汪精卫试用中医治疗的主张加以指责:“我敢放肆说一句,中医要讲医理那是完全站不住的。----这种‘数典忘祖'的朋友,如何把生命交给他制裁!” 汪精卫也不甘示弱,随即在《民国医学杂志》1925年第3卷2号上以《答汤尔和先生》,一文对汤尔和予以回击:“凡是有科学思想的人,都是很虚心的,都知道现在的科学对于世界万物所知道的还很少,所不知道的还是很多。例如癌病,科学今日尚未能发现特效药。至于将来能否发现,是科学家发现,还是非科学家偶然发现,而为科学家所注意,现在无人敢说肯定的话。如果有人肯定说非科学家不能发现特效药,科学家尚未发现,其它一切人类便无发现之可能。那么,我要以汤先生的话赠他道:这是名为科学家,实则顽固派!” 当时的汪精卫还没有做行政院长,他的话尽管出于辩论的需要,所言还是公允的,不似他日后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支持废止中医。 说来也是很巧,1929年主持通过废止中医案的褚民谊,早年留学日本,在法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回过后结识了汪精卫、陈璧君,并由汪、陈做媒,同陈母的养女陈舜贞结婚,于是成了汪精卫的连襟。他想有了汪院长的撑腰,废止中医自然容易通过了。1930年正当主张废止中医和反对废止中医斗争极为激烈的期间,汪精卫的岳母患痢疾,泄泻不止,用西医治疗没有效果。有人建议他不妨请有名的中医施今墨来试试看。无奈之下,汪精卫也只好同意一试。仅服了数剂药,其岳母的病竟然痊愈。汪精卫要送匾以示谢意,施今墨说:“匾就不要送了,你只要看到中医能治好病就行了。” 人们把这些中医有效的例子,都当作故事来说,似乎出于传言的成分很多。事实的真实情况如何?很多人没有机会加以证实。中医进医院之后就不一样了,有效没有效,每天都可以验证,每人都可以见证。是真金就不怕火炼,是吹嘘的谎言也就不攻自破。因此,中医进医院看病,就像进考场一样,技能高低立即就可以出结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9 ] P" v: r# i
[1] 海天、易肖炜、中医劫——百年中医存废之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北京、2008 年1 月第一版、97 页。 : c" K- r) O# S& a) s9 M$ J" \
2 E- g U7 Q9 D+ K) E) G/ Y
[3] 赵洪钧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第1版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106 0 p7 H/ ]7 t$ w
[4] http://news.sohu.com/20061112/n246331774.shtml 8 D$ x4 L4 @& D: E8 l; d6 P
8 n5 ]- {( z0 d2 r
5 {+ A. X* C+ h( |
' B' ]. L; y9 d
4 q9 I5 `( h* s/ f0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