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防治可全程发挥作用,中医药就是抗击瘟神的特效药 ___论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中医的发展史,自古以来就是一部不断和瘟神抗争的战斗史!历史上大大小小、无数次瘟疫的流行,无时无刻不是中医药在佑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生息。2003年的非典刚过,2019年岁末年初,武汉新冠病毒的瘟神又卷土重来。一时间,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齐心合力,共抗疫情。仝小林院士、黄璐琦院士、张忠德院长等多位中医专家亲赴武汉一线战场,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并肩作战。本次武汉肺炎疫情很可贵的是:中医药从头就开始介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就是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并公布,可谓中西联合,其中很大篇幅为中医治疗方案,并高度指示强调,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在2003年的SARS瘟疫横行期间,中医介入、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其疗效曾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和赞扬,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治中,中医中药又将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在实际治疗中是否已经见效?有没有已经证实对这一疾病有效的中成药或者中药方剂?张忠德院长斩钉截铁地说:“肺炎疫情发现以来,不管是对危重症还是轻中症的治疗,中医中药都显示出了非常好的疗效和特有的优秀本质,应该在全国大力推广并全程使用!”张伯礼也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中医中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疗效,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治,可以全程发挥作用!”钟南山院士自己也承认并且很坦诚地说:“中医药在早期就应该介入,不要等到不行了才用。”事实上,在2003年SARS流行的时候,和瘟疫拼杀的战场上是以西医为主导,大量的抗生素,大量的激素大行其道,后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比比皆是,人人皆知。广东的邓铁涛教授,上书中央,大声呼吁,才为中医阵地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医中药的广东经验才得以在北京乃至全国推广开来。所以说当年的非典时期,中医只是辅助作用,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特别设置中医的定点医院,这次武汉肺炎疫情就吸取了当年的教训,不仅设置了定点的医院,还给了中医治疗很大的权利,也就是说中医药的身份变了,中医防治疫情的身份已经跃升,从参与者变成了主力军。目前西医和中医各司其职,特别是在症状的中后期,经过激素前期治疗以后,利用中药汤剂,中药颗粒剂,中药注射剂等替代激素,以减少激素治疗的用量,防止后遗症再现,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抗击疫情。人民日报的王君平先生分析和总结了几个主要观点,供我们学习和参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医药防治疫情,绝非纸上谈兵。 中医药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一部和瘟神抗争的斗争史,从来没有停歇过。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处在爬坡期,二代病患已经出现,形势仍然严峻。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治疗,西医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支持和对症疗法,而在此次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过程中,中医中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医防治疫情的身份已经跃升,从参与者变成了主力军。全国中医药治疗数以百计的确诊病例,中西协同救治病患取得明确成果,北京等省市治愈出院的患者,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武汉定点中医医院也有不少病人,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出院了,尤其对轻中度患者使用中药汤剂,进行个体化治疗更有针对性,这些都是在疫病防治过程中中西医协同、优势互补的很好的例证。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求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绝非纸上谈兵。中医中药在改善发热、呕恶、便秘等症状,在控制病情进展,稳定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靶器官保护、维护心、肺、肾功能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作用。03年非典,治疗SARS病毒的时候,有些患者大量使用了激素,两周以后仍然有发热,而采用清热解毒、化浊泻肺等方法,可以控制病情的加重;后期低热不退,果断停减激素,采用益气养阴、增液行舟的中医药往往显效。 二,中医药可以全程参与疫情防治。 春节前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负责指导各级各类中医医院按照“依法依规、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展防控工作,组织中医药专家积极参与医疗救治工作,张伯礼说:“中医药全程参与此次疫情的防治工作,全程发挥作用,彰显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从疾病的初期改善症状,中期减少肺渗出,控制病情进展,晚期保护脏器功能以及恢复期康复,都有各自的切入点和优势,在预防方面,以隔离为主,可通过中医药调节机体状态、改善内环境、提高免疫力来抵御病毒,对于轻症患者,完全可以居家隔离,采用单纯的中医药治疗即可痊愈,中、重度患者需要住院治疗,需要西医的支持疗法,比如有呼吸困难的,提供呼吸支持,如吸氧、上呼吸机等。采用中医中药可以减少肺组织渗出,缓解喘憋等症状,稳定血氧饱和度,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中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各有优势,应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经验表明,中西医结合救治疗效明显,在疫情面前,国家应该建立起有效的救治机制,自上而下,全面布局,从中医疫情防控知识科普、疾病排查、隔离、防控、救治、愈后康复等各个方面,中西医发挥出各自优势,有机结合,协作攻关。 三,中医药已经进入疫病防治的主战场。 此前,即使是中医参与疫情防控,往往只是摆设,专家会诊也只是提供建议、参谋等方式,往往医嘱不能很好地执行,甚至开了处方也没有药,张伯礼介绍说:“此次抗击疫情组建了中医病区,确定了中医定点医院,400多张床位,全部由中医组建队伍来进行治疗,目前武汉中医定点医院已收治200多名患者,160余人的中医队伍组成建制介入,这在之前的疫情防控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表明中医药进入了疫病防治的主战场”。中医防治疫情,不再单凭专家经验了,目前已经开展临床证候学调查,对已收治的数百名患者进行证候特征、演变规律的分析,对轻、中症患者提高治愈率,对危重症患者降低死亡率,为下一版更新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在定点医院开展临床、科研一体化的临床研究,申请科技部项目。张伯礼表示,抗击疫情正是中医药发挥作用的大好时机,中医药人应该乘势而上,勇于担当,有所作为,在防治非典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此次防控实践,探索、建立中医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快速反应机制和优化治疗方案。张伯礼总结说:“中医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已经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治疗方案中所用中药在武汉都能保证供应,中医专家通过诊疗方案和会诊,指导中医大夫辨证施治,中药在平稳血氧饱和度、保护脏器(部分病人出现肾衰竭等并发症)、控制病程进展、恢复期消除症状等等方面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大体上轻、中度病人占比在80%左右,重症病人不到20%。病人湿邪重,有化燥化热的情况,超前治疗,及早采取措施,截断病势发展。在临床诊疗中,也要同步做证候学调查,以便总结经验,更好的指导临床。此次抗疫情中,已经组建了中医病区,确定了中医定点医院,400多张床位,全部由中医组建队伍进行治疗,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大变化,这是在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今后的工作安排重点是:抓紧治疗,争取早日形成拐点;抓紧社区预防;中医专家还要抓临床症候学调查,宗旨是如何提高轻、中度病人的治愈率,降低重症病人的死亡率,恢复期更要发挥出中医中药的优势作用。”在预防疾病方面,张伯礼总结出“两少、两勤、两通”建议:少外出、少接触人;勤洗手、勤喝水;注意多通风、保持大便通畅。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药预防,但目的在于调节机体状态,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抵御肺炎,并不是直接针对病毒,例如嗓子不舒服,可以清喉利咽,大便不通畅则可以通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不要恐慌,不要过于紧张,重视疫情的同时,保持心情放松,持续的体育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充足的睡眠,都对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非常有效。中国青年报报社党委书记张坤先生发表文章说:2003年的那场非典,让世界知道了中医的宝贵,而在这次防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大量事实表明,中医在防疫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前召开的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要加快探索推广有助于阻断轻症转为重症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在这之后,中西医协同防治新冠肺炎,发挥了“1+1>2”的效果,从而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救治率,减少死亡率。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很多以中医为主的综合诊疗方案、举措、医药,直接发挥了积极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不仅是防病和调养。人们也深刻认识到了,中医与西医,双剑合璧真的可以荡除疠气。中医的有效既离不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深厚理论,也离不开始终坚守在与疾病斗争一线的中医药工作者们。我们呼吁:国强必须中医兴,有必要让我们的年轻一代从小就能接受中医知识、中医文化的教育。但事实上,在中医药蓬勃发展,不断造福人类健康的今天,全国从事中医行业和文化研究的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人才,依然奇缺。中医知识、中医文化,没有进入基本的生命成长教育体系中;正常的中医文化和相关健康知识,得不到有效科学地传播,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的媒体,包括我们这样的主流媒体,严重滞后。 除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中医的一些误解、不了解和偏见之外,我认为还有三个值得深思的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 一,内核充实的中医看似太“廉价”。 中医往往不是因为一些所谓的无效被淘汰,而是因为其太廉价。曹东义教授在《中医近现代史话》一书中尖锐提出,“多少贫寒的中医是‘黄灯青卷,长夜漫漫,怎生是好’?”中医的廉价,导致优秀的学生很少愿意选择从事中医。与西医相比,中医的地位似乎太低了。说的可能有些绝对,但对于从事中医行业与职业的,其社会尊敬度、实际收入度、成长上升度,都相对模糊。 然而“杏林春暖沐孤苦,黄叶扶疏育百花”,自古中医扶正祛邪、阴阳混元的辨证施治理念,推动了医学生命学、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学等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护佑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的繁衍发展,其一些述而不作、师徒传脉的绝学绝技,其实是高贵而昂贵、最讲良知人品的学问技能,非一般博学专攻者所能企及。而其一些表面最廉价简易、方便实用的药材良方,其实是千百年来先贤仁者不惜牺牲生命,前赴后继、“尝百草悬壶济世”的生命结晶,是生态文明实践、身心实证检验、扶弱济贫救人的衣食粮草(也可以说是充满慈悲功德惠利百姓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非一般只为养生、调理的哲思所能媲美。 二,影响深远的中医看似难以立竿见影。 “这项工作,卫生部没有人干,我来干。”当年一直称中医学为伟大宝库的毛主席,在一次对中医工作的落实督办中,发此感言,举座震动。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实际投入,中医难以有今天的健康发展,也难以保持未来可持续发展。 对于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能够摆脱贫困已经是人类历史壮举,而下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保持身心和谐,养成中医文化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全民公共卫生大健康环境,则需要更大的投入。这份投入虽然难以“立竿见影”取得回报,但是却影响深远,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如果我们不把已举世公认的中医文化国宝,下大功夫结合西医科研攻关、推广普及,下大力气健全机制、加大投入、研发运用,真正用于自己、用于国人,日用而不觉,治病于未病,造福于百姓,而只是因利益或偏见、短视,弃如敝履,或做点样子只为推销到西方并受认可,那真是愚蠢呀! 三,注重整体观的中医看似太“玄妙”。 中医始终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注重各方面联系,中医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因之一。既是一个“天人合一”、“我命在我不在天,敬畏自然遵规律”的科学思想体系,又是一门富含文化特色而救死扶伤、经世致用的科学实践。然而有些人却因为中医的证候的“难以测量”,将其与那些神秘兮兮的封建迷信相提并论,岂不可笑。“中医不是落后,而是跑得太快。”去年故去的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曾经痛心疾首地说过,“5000年以来一直延续没有断代的就是中医,如果我们再不爱护它,再不努力地发扬它,那我们将来就会遭到子孙的唾骂。”无论历史、实践和理论检验,中医都与我们中国人不离不弃、水乳交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更加有机的中西医结合、更加包容开放的文明、更加英勇的齐心协力,正是这场人民“战疫”最终取得胜利的希望所在。 2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喜讯:清肺排毒汤对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疗效!针对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疗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介绍,1月27日启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的临床筛选研究工作,对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使用中药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进行数据分析。在取得214例临床有效数据的情况下,2月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目前,已经有10个省57个定点医疗机构的701例使用清肺排毒汤的确诊病例纳入观察,其中有130例治愈出院,51例症状消失,268例症状改善,212例症状平稳没有加重。 对有详细病例信息的351例病例分析统计,在服用清肺排毒汤之前,有112例体温超过37.3℃,服药一天以后有51.8%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服药六天后,有94.6%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有214例患者伴有咳嗽症状,服药1天以后,46.7%的患者咳嗽症状消失;服用6天以后80.6%的患者咳嗽症状消失。同时对其他症状,如乏力、纳差、咽痛等也有明显的疗效。 在这351例患者中,所有的轻型、普通型患者没有一例转为重型或者危重型;22例重症患者中有3例治愈出院,8例转为普通型;共有46例治愈出院。以上数据也显示出:清肺排毒汤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救治前景。事实再次证明:中医药就是我们抗击瘟神的特效药! 我们下面来介绍几个河北省中医院发布的中医预防方面的小方法,供大家参考使用。 一,刮痧方。 取百会、印堂、太阳、曲池、合谷、华佗夹脊穴或者膀胱经,进行轻轻反复刮痧。肘窝或者腘窝等处,可以用拍打法,具有祛浊避秽之功。 二,香薰方。 取苍术、细辛、降香、乳香、艾叶各20克,粉碎为细末,点燃,薰屋内空间,具有消毒环境的功效。 三,香囊方。 取藿香、佩兰、苍术、金银花、桑叶、菊花各10克,冰片3克,共装入香囊内,随身佩戴。具有芳香化湿、避秽祛浊、醒脑开窍的功效。 四,代茶饮方。 取黄芪15克、金银花15克、藿香10克、防风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具有芳香化湿、扶正解毒等功效。 五,足浴方。 取当归20克黄芪30克藿香20克佩兰15克生姜15克,加水2000毫升,煎熬45分钟,取汁入桶中足浴。每次30分钟,以全身微微汗出为度。具有温阳化湿、补气活血的功效。 2020年2月17日晚刘敬章于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
) K; W! n: ~% E% q2 @0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