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黑”服中药,“你的理论我不懂!”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最近,从中医方舱医院出院了一大批新冠肺炎患者,很多人从里边出来,觉得自己又一次获得了新生。 这些获救的人,在社会上有各种职业,其中最尴尬的不是西医,而是自封“中医黑”的人,他们过去看不惯中医中药,一有机会就拿中医药出气,故意歪曲中医的社会形象,抹黑中医的成就。没有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突发一场大瘟疫,有一些西医专家眼看着自己的同事染病、加重、无奈之中绝望地倒在自己喜爱的岗位上。 中医介入治疗之后,形势立即逆转,就如同上甘岭来了救护队,立即改变了悲观消沉的面貌。 有些人被迫喝起了中药,自己很快受益,在走出方舱大门之外,遇到了前来欢迎的亲人,以及各路采访的人。 记者问他们对中医方舱治疗的感受,有人自报家门“我是中医黑!” 记者问他:“你喝中药了吗?” 他说“喝了,效果不错。就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何在?在里边,我还和中医大夫争论、讨论了好些次。” 中医有责任说清楚自己的科学属性,西医、大众,包括“中医黑”,如果希望了解中医的科学性,就必须“重回经典”,看看经典著作为中医学建立了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处于中西医共存的时代,评价医经学派的学术成就,主要看其为中医学术奠立了什么基础,打下了哪些不可磨灭的烙印,使中医学具有完全不同于西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确立自然整体生成医学观 医经学派的诞生,孵育于中华文化之中,并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它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中医经典的社价值,也因此让中医学独立于西方医学的目光之外。 中华文化是一个重视生成的文化,与西方“构成论”具有明显区别。其原因在于西方中世纪黑暗“神创造了一切”的早期观念,断送了“自然生成”思想的萌芽,所以走上了“构成论”的研究方法。研究构成必须从结构出发,而世界可以用明物质表示的“构成”,只占很小的部分(6%左右),大量的暗物质不能用“结构决定功能”来说明。 中医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有无相生”的世界观根深蒂固,所以既研究可见的明物质,也研究看不见的暗物质,主张“有无相生”,是研究复杂相互关系的学术体系,也可以说是“以无为本”的世界观,与研究结构“以有为本”的西方科学、医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区别也有联系,在走过一百年的论争之后,有可能步入融合的结局。 (一)自然生成源于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的基因,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泉,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富含着天地万物自然生成的大道理。 《尚书·顾命》说:“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河图》的名称出现于《尚书》之中,虽然没有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描述,但是可以说明这不是一般的东西。 《管子·小臣》说:“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管子》一书虽然不是管仲所作,但也是先秦古书,古代占卜之术很神圣,借助“龙龟”就更高一层,其把《河图》《洛书》《乘黄》列为三祥,也可以看出其价值不平凡。 《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上古的河图、洛书正如考古所见,只是图形,没有数字。二千年前传下来的数字的河图、洛书,虽然一个是10个数,一个是9个数,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天地万物的生成之道。 《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 《洛书》把《河图》的“四面”扩展为“八方”,数字上由十个减少为九个(大道从简),成为“太乙九宫”、“九宫八风”之图,把阴阳邪(斜)正与人体的阴阳联系起来,也是人体内部充满“神机”的展示。 它既有时空的含义,也是人体“精气神”的立体结构之图,是充满生机的自然生成之图。水流西北,火就西南,木根向下,金镇其上,土运中央,一派生机昂然的景象。 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生在内,成在外;生的时候小,成的时候大。生的时候,要看其内部有没有生机;成的时候,要看环境允许不允许。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这与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生成的。古老的《河图》《洛书》把天地阴阳相生、相成的道理,通过数字表达出来。 不仅有生命的物质可以“整体生成”,就是没有生命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也是天地阴阳互相配合、自然生成的。天地气交,紧密配合,化生万物。天生的,地来成;地生的,天来成。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说:“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 天地富含阴阳,大德养育生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四季轮回,变化不停。天覆地载,孕育无穷。万物繁茂,草药丛生。草根树皮,各有脾性。 细胞是生命的起源,细胞就意味着秩序,意味着内外有别、内外相关,细胞膜是沟通细胞内外的界面,里边接受外界的信息,外边的刺激影响里边的代谢合成分解,内外相关,完整一体。 因此,人的皮肤,不是肤浅的一层皮,而是沟通人体与天地万物联系不可逾越的通路。 (二)五行是自然生成的哲学 西方的哲学四元素学说,印度佛教的四大学说,都没有“金”。因为自然界没有可以“金曰从革”当做工具使用的“金”,金是人类劳动的成果,也是人类改造世界必不可少工具。就是说,“金曰从革”,社会革命需要金,建设也需要金。可以说,没有金属文明,就不会有文明世界。 中华文化把“金”的巨大价值,体现在五行的哲学体系里,构建了“多元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体系”,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但是,长期以来一直不被人们所了解,没有认识到它的伟大价值,甚至有人诟病、抹黑“五行学说”。 所谓五行,是古人总结的一套学说,主要用来说明万事万物的互相联系、互相资生、互相制约,达到生态平衡。是一个善于解决多因素平衡、和谐、共存的学问,是很可贵的理论方法。 五行的具体内容,不能简单地从物质结构来理解,而应该从“时空整体”的角度看世界,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以及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的关系,是金木水火土五大系统之间存在的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 所谓相生,就是五大系统之间,都有“我生者”和“生我者”。比如,土生金,是说大地矿脉里含有金属,经过冶炼就能产生金属;金生水,是说金属的工具可以凿井挖渠,开掘水源,所以叫金生水;水生木,是说草木的生长,都必须靠水的滋润,没有水,就不会有草木的生长;木生火,是说草木可以燃烧变成火,这是古人经常做的事情,火是人类征服的第一个自然力;火生土,是说火热的阳光能够温暖土壤,使土壤充满生机,冬天的土地所以不能生长草木,就是因为没有火力,所以没有生机。 “我生者”是我的“子”,就好象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我者”是我的“母”,就好象是自己的母亲。五行之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有生我者的“母”,也都有我生者的“子”。五行构成了生生不息的一个生物圈,一个彼此依存的生态系统。五个要素因此都是“亲戚”,是一个充满爱的体系,是互相资助的关系。但是,世界万物不仅需要互相资助的“相生”,还需要“相克”,也就是互相克制、互相制约的力量,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体系。 所谓相克,就是相互制约。比如,土克水,就是土壤的堤坝可以制约水的流向,所谓“水来土挡”就是这个道理;水克火,用水来灭火,现代人都知道,但是古人知道这个道理,也许要摸索很久;火克金,烈火把矿石里的金属冶炼出来,应当是在古人掌握了制陶技术之后逐渐发现的,当然,用火锻造金属制造各种器具、工具,更是伟大的创举;金克木,是说金属的工具可以砍伐树木,可以收割农作物,可以造舟车、木器家具;木克土,是说草木的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地疏松而不板结,成为生机昂然的土地。 五行之间,是人类劳动参与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图画。 五行之中每一行都不能缺少,缺少了一行,这个体系就不存在了;那一个要素也不能过分,过分了就会影响其他几个要素,其他几个要素就要发生响应的变化,通过相克和相生的作用,以便恢复系统的平衡。 尤其值得提出来的是,五行之中的水火木土都可以是自然物质,金却不是自然物质,而是人类劳动成果;五行之间的生和克,都必须有人类的劳动参与才能实现,没有人类活动的参与,五行不能成立,也不能“行”起来。 考古学证实,在金属被冶炼出来之前,只能是石器时代,大量金属工具的出现,才是五行学说产生的物质基础。 也就是说“土生金”,是人类通过冶炼矿石,然后才产生了铜铁白银,金属的产生是人类劳动的成果;“金克木”,也是人类的劳动过程,用金属的工具收割,用金属的工具加工木器;“火克金”的过程,就是人类冶炼金属的过程,也是人类打造金属器皿的过程;“金生水”的过程,也是人类挖井修渠,开掘水源的过程。 因此我们说,没有人类的创造,五行就建立不了,只能是木火土水四类物质元素;没有人类劳动的参与,即使有了五类物质,也不能“行”起来,而只好属于“五物”、“五元素”学说。所谓“五行”,就是五种物质元素,在人类劳动的参与下,运动起来,“行起来”,变化起来。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天的五气,地的五味,就和人体的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行学说的体系里,每一行都是平等的。在整个五行的体系里,体现的是和谐的,平衡的,动态的。谁也不能太过分,过分了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就会造成不和谐,就会影响其他的物质因素,就会产生疾病。同样道理,五行之中也不允许出现“一行太弱”,一行太弱也会影响其他几行,也会出现不和谐,会出现失平衡,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会出现疾病。 五行学说强调的就是整体、和谐、动态、平衡。这种“理想状态”的出现,需要多元世界互相制约,需要大智慧。何谓大智慧?“道法自然”,就是天地日月星辰运动,形成四时五行。 因此可以说,五行学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哲学思想,是善于解决复杂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是东方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是解决世界复杂问题的理论法宝。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在以往的哲学里,时间与空间是分别计量的,好象两条可以任意交叉的线段,只要时间与空间一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物质。因此,以往总是把时间与空间分开说,用不同的理论分别计量,分别标识。在五行学说里,借助人的作用,时间与空间容为了一体。 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本来是没有联系的东西,是互相隔离的,分别具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十种物质要素,然而借助人的五脏六腑,天之五气,地之五味统一起来,一起形成人,一起供养人。 当然,天之五气与地之五味分离,也可以促成人的死亡。 东西南北中空间的五方,春夏秋冬时间的四季,在五行的指导下,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结合起来了。 (三)结构决定功能的相对性 构成论是研究明物质结构的科学,生成论是阐述生命成长的知识。 西方研究物质科学在近代取得长足进展,奉行的是还原论,是从研究物质结构着眼的,机械论也离不开构成论,因此,可以说“构成论”是西方的“道”。 所谓西学东进,“赛先生”进中国,以及后来的四个现代化,基本上是还原论科学观(构成论)支撑的工业化。我国从废科举兴学校,到建立门类比较齐全的科学技术体系,中国走过了百年曲折道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引进、消化、吸收科学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经济大步前进,国家实力和地位空前提高。 但是以还原论方法(构成论)构建的工业文明,追求物质占有,无法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甚至有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强权政治的弊端,不是可以全球共享的文明形态,势必会被信息、生态文明所取代。而信息、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的科学观,是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不是还原论方法、机械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元明时代,西学借着传教的势力登陆华夏之后,曾经广泛传播其还原论(构成论)为代表的学术体系,行的是“霸道”。但是,从康熙王朝禁止自由传教之后,“百年禁教”延缓了其东扩的速度。西方医学的传播,也或快或慢地影响了中医的发展。1830年《医林改错》的出版,虽然其主要成就是气血理论指导下的活血化瘀方药,但是其“为经典改错”,走解剖道路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背离了几千年以来的中医“生成论”的特色,改弦更辙要实行“构成论”,造成了中医界信心动摇。 在中西医互相碰撞的早期,构成论的物质科学,压倒了生成论的生命理论,中医事业逐渐衰落。 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的系统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别。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社会、意识领域的众多知识,而狭义的科学只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经典的西方近代文艺复兴之后产生的自然科学。 但是,西医依靠的结构,是不稳定的生命结构;而且细胞核的“同质化”,也让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否定意见。在系统科学新的视野下,大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说,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而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西医如何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中医如何现代化?笔者认为,中西医的融合首先必须从“道”的层面打通,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术”的角度汇通。 历史上,中医也有过“构成论”,研究过脏腑的结构,十二经脉、五官九窍也是构成论的知识范围,但是中医的“构成论”始终属于从属地位,占主流的一直是“生成论”。中医临床进步的轨迹,如果是沿着华佗外科手术(构成论)的道路前进,必然会非常重视解剖、止血、麻醉、局部抗感染,其手术刀不会生锈,麻沸散也不会轻易失传。然而,胆石症、肠梗阻、阑尾脓肿、腹内肿瘤等西方医学依靠手术治疗的疾病,张仲景大多可以通过非手术(生成论)解决,辨证论治方药体系的建立,丰富的内病外治理论与技术,使中医临床走了不依赖外科的道路,其安全有效的特点一直影响到现在,形成了中西医两大不同的体系。 也就是说,千百年以来,中医“自从懂了张仲景,临床不再学华佗”。 但是,中西医之间的这些差别,在复杂性科学、系统论出现之前,在大规模中西医临床疗效对比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是很难认识到的。甚至今天,仍然有人说“你把全中国的癌症都治好了也与本案无关”,这是只认西方标准,不管中医特色的“技术壁垒”、“西方科学霸权”。两次反中医思潮的出现,都与狭隘科学观看不见中医科学性有关系。中医优秀的原创特色,都落在西方还原论的目光之外。 “构成论”在生命微观领域的困境 西方医学在还原论方法的指导下,打开人体进行解剖研究,从结构研究功能,数学、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方法与知识,很自然地进入了西医学的体系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是中医学所不具备的。 细胞是整体生成的,不是分步合成的。按照还原论的方法进行下去,到了细胞、基因水平,就出现了行不通的问题,因为,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核,也就是出现了生命结构的“同质化”,这就否定了“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 不同细胞,只是选择了整体功能的一个部分。共同的细胞核,说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变成“全能干细胞”,形成一个新的生命。克隆技术所创造的克隆羊、克隆猪、克隆牛,无一例外都是用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放在一个卵细胞的细胞质之中,克隆出一个新的生命。 另外,生命的“结构”,还是一个“不稳定结构”。每个细胞,需要一定的温湿度、酸碱度、渗透压、各种调节因子存在才能生存和发挥作用,每时每刻都处于不停的分结合成状态,一旦周围环境发生改变,就会影响细胞的稳定性,或者出现变性、坏死或者细胞凋亡。 这种“不稳定的生命结构”,最适合“状态调控”,而不适合“机械修理”。以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治疗,有其清晰的作用靶点,代谢过程清晰,量效、构效关系明确,可重复性强,都是其优点。但是,化学分子在微观领域的存在是十分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分子在起决定作用,而是形成了极为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往往互相影响,彼此互相制约,需要的是调节,而不是祛除、移植某种分子。 以攻击靶点为出发点的单纯一种化学物质治疗,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很难求得生理功能的和谐平衡,对于人体自组织能力的干扰作用,可能大于治疗的帮助作用。因此,需要重新评价其远期影响,这也是循证医学崛起的一个原因。 自然生成拥有大智慧 中医与西医分别抓住了不同的东西,西医看重病灶,把它当做“构成”来研究。中医依据生成论来辨识证候,认为所有异常结果,都是生成的结果,而不是原始构成因素。 证候与病灶分别反映疾病的侧面,证候包容病灶,而不是病灶决定证候表现。比如,冠心病的纤维帽,看似属于很明确的“白箱病灶”,但是它是否稳定,是否发生“冠脉事件”,不仅与病灶形态有关,而且与饮食、情绪、气候、劳倦、感染、血脂、血糖等等都有关系,是一个随机发生的“黑箱控制”。 临床医生不能笼统地说,什么药是治疗冠心病的,而只能说选择的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某个受体阻滞剂、激动剂等等,需要说出分子靶点的作用机制。也就是说,在具体治疗过程之中,病理解剖的“白箱病灶”已经太粗略了,病灶既不能精确地说明过去,也不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甚至不能精确地指导现在的治疗,因此说,“白箱病灶”诊断实际上只是一个笼统的黑箱。 中医的诊断尽管也是黑箱,但是,经过转化,我们看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正是紧紧抓住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综合状态,而且通过反复实践的摸索概括,以中医理论贯穿起来的中药、针灸、按摩、拔罐、饮食、气功,都可以为帮助病人由疾病向健康转化服务,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的整体医学。它往往能够解决西医所解决不了的复杂病情,取得意想不到的临床疗效。 中医药在国家自主创新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已经引起政府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发展的政策,中医有了彰显个性的保障。 工业文明的标志是机械化、自动化,因此,人们崇尚硬技术。 硬技术把西医包装起来,各种为了发现病灶、发现攻击靶点的设备,富丽堂皇让人目眩,看上去就很“科学”,而中医连一个听诊器、体温计也不用,让人觉得中医没有技术,因此也就不科学。 但是,请不要忘记,西医的设备虽然很堂皇而贵重,但是,它们只是为西医发现疾病服务的,是西医“认识疾病的成本”,不仅代价昂贵,也可能会带来损伤。这些检查结果,很难纳入中医的知识体系之中,只能做事后说明和参照,而不能做“事前指导”。因为,用事前指导西医诊疗的检查结果,来指导中医诊治疾病,就可能使中医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失去功能。 比如,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大家都服汤药。有人问:“你这汤药是根据什么开的?有何作用?” 有崇尚中医现代化的人说:“我这中药汤液,可以提高免疫力,可以抗病毒。”这种解释目前很盛行,但是,经不住进一步考问:“你抗的什么病毒?新出现的病毒,你以前治疗过吗?有数据吗?” 中医的有效性,即使有了临床资料的数据,还要进一步接受考问:“你用什么抗病毒?为什么是复方,而不是一味药?为什么是一味药,而不是一种成分?为什么是天然的,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如此一来,中医的方药之中似乎大多是不必要的药物,大有“搭车卖药”、“捆绑销售”的嫌疑。 中药提高免疫力,面临相同的,或者更多的考问。按照还原论的方法,有效的应该只是一个化学分子,中药汤剂最好马上停止使用。因为,“临时组合的方剂”,既没有有效性的数据,也没有安全性的数据,更没有大规模循证试验的数据。“完全不合法”的结论,不用药检部门检查就可以“根据常识”进行认定。因此,反中医人士说“有充足理由告别中医中药”,取消中医中药。这都是用还原论方法衡量中医药得出来的必然结论,对中医发展是十分有害的。发展中医事业必须破除这种“技术壁垒”和“理论桎梏”。 (四)生命状态包容形态 中医不做仪器检查如何认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状态?中医依据的是“认识论的反映论”,然后总结摸索出来一整套“整体识别系统”。 中医认为,在诊治过程之中,病人为本,医生是标。 人体生命是自生成的,并且“贵有自知之明”,每时每刻都在“自检、自测”,会形成判断,然后上升为概念,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这就是主诉,就是证候。 中医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一整套发现病人信息(证候),接受病人信息(证候)的方法,就是依据中医理论的四诊;判定病人证候,处理病人证候,帮助病人消除证候的理论方法,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它们就是中医的“软技术”。 中医历来看重四诊、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施行四诊的过程,也是运用中医理论的过程,一边诊察患者的信息,一边与既往的理论认识、医疗经验相参照,不断交流,重复验证,就能得出清晰、精准的判断。当然,这种清晰、精准的判断只能是寒热虚实的清晰、精准,而不是物理化学的清晰、精准。 中医靠着这种寒热虚实的清晰、精准,就能借鉴以往的理论经验,选择合适的方药,或者参用其他外治的综合治疗措施,帮助患者从不健康状态转向健康状态。 中医的四诊、辨证论治的软技术,运用成本低,而学习过程长成本高,不是短时间可以熟练运用的。因此,有“久诊识证”,“久治知药”之说。面对同一个病人,老中医和新毕业的博士的诊治水平是不一样的。 中医学既有科学理论,也有诊疗技术,更有治病经验,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而且,虽然理论知识主要在学校里学习,而在临床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往往还要进一步验证和更深入地学习,中医的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要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于无穷。”其间的联系一旦割断,知识就不能深化,中医的“软技术”就会退化、僵化、异化,甚至消失。 现今,许多中医人过于迷信西医的硬技术,而逐渐放弃了自己的软技术,已经退化为只知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或叫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几个简单的术语。既不能识证、辨证,更不能活法、巧治了,已经是异化(西化)的中医了。 中医学术的萎缩,导致治疗水平下降,与其应当达到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此,应该回归中医“原创思维”,坚持中医的自主意识,坚持按中医自身规律发展中医,而不是按人们的期待,或者按西医的要求、按物理化学的标准发展中医。因为,异化中医,只能导致中医的退化,而不会促进中医的发展,尽管有人称之为“现代化”。 中国知识分子一向以追求真理为己任,“朝闻道夕死可也”是一个光荣传统,“格物致知”喜欢探索“所以然”的历史很悠久。但是,在还原论方法盛行的时代,在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唯一价值观的时代,是没有能力解释中医理论的时代,因此,人们在崇尚西方工业文明的时代,轻易地把中医理论判定为“玄虚之学”。所以,“五四”前后,一大批文化精英,尽管他们传统文化的底蕴很深厚,但是,他们起来反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医学作为中华文化哺育的东方科学技术,也被一起否决、抛弃。 国学随着鸦片战争的失利而遭受了质疑,1908年,留法青年“新世纪派”倡导废除汉字,国医也成了“东亚病夫”的替罪羊。国学、汉字、国医,是近代史上命运相连的“岁寒三友”,如今都迎来了复兴的“天时地利人和”。 梁启超、严复、傅斯年、陈独秀、鲁迅等,都有过反对中医的言论。知识分子反对中医,促使一般民众在思想上不认同中医,甚至远离中医,希望取消中医。这是发生在中国人趴着看世界的时候,当然,那个时代也是一部分外国人主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时代。 医随国运,在新兴科学观正在崛起的时期,有的人看不到科学观、技术观的变化,看不到中医有效性的背后蕴藏着丰厚的科学原理,依然按着狭隘的科学观、技术观看中医。因此,只能看到中医不科学、不进步,其实是他们不进步,思想仍然停留在五四时期,他们反中医的理由竟然还是五四时期的陈词滥调。这充分说明现代反中医人士思想上的贫瘠是何等严重。他们用错误的方法研究中医,用错误的方法评价中医,污损了中医的社会形象,侵害了中医的权益,是非常错误的行为,甚至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他们一贯推崇西方,而西方的医疗危机难以化解;欧美国家在不断引进中医药知识和技术,美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于中医药的研究力度,FDA也正式认同中医药是具有完整体系的医学,而不是反中医人士所说的“土医”、“另类医学”。 70年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是世界上先进医学的代表组织,健康概念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人们重视中医药在全球医疗保健之中的重要作用,几十年之前就建立了十几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很多中心分布在我国。 全球100多个国家与中国政府签定有关合作中医药的协议,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势头很猛。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医完全一致;一带一路战略,让中医药走向计界的步子更加坚定。在“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发展梦之中,中医药具有不可替代的五大优势。 中医之所以代表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因为“生成”的生命有结构,因此,生成论可以包容构成论,状态可以包容形态,多元并存的治疗方法,可以包容单一靶点的还原论方法。因此,中医与西医可以在“道”的层面融合,相互包容,容易为完整的学术体系。因为,世界是一个整体,关于世界的学问也应该是一个整体,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缺陷,才分成了不同的学科(科学)。 二、用阴阳五行气化解释生命 脏腑经络是人体的结构硬件,阴阳五行指导着气血津液的运化。因此,医经学派格外看重阴阳、五行学说,《素问》之中用阴阳作为篇名的就有《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太阴阳明论》等,其他篇章之中也经常运用阴阳五行的概念,来解释人与天地万物的联系,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有关问题。 (一)用阴阳五行阐明变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一篇非常重的文章,但是,其中并没有具体说明为什么要“阴阳应象”,阴阳不可见,它隐藏在“象”的背后,研究“象”以见阴阳。“象”是万物呈现出来的表象,也是事物整体状态可以把握的外在表现,它和佛教所说的“色”有某些相通之处。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这里说的“候”,也是“象”的意思。人类认识世界,必须从“候”、从“象”开始,这些特征被今人称为“象思维”。 象和数、数术的关系,也是中华文化之中很有代表性的概念。 伏羲画的八卦,就是由数字组成的图像(象),阴爻的“象”用数字六来代表,阳爻的象用数字九来代表,阴爻(象)、阳爻(象)组合、堆积之后,形成更高一级的卦象。卦也可以说是九六之数组合起来的象。 这就是象数之间的关系,计算机二进制、数码技术,都是“象数转换”原理的当代技术,比如CT图像,在计算机里是用数字存储的;我们现在离不开的“二维码扫码”,也是为了区别象,而不是让使用的人记住数。 象可以代表数,可以概括数;数变的时候,象不一定变,而象变的时候,数一定发生了变化。这是古人的智慧。比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白天的象,与夜晚的象,有明显的不同。其实,每天十二时辰、铜壶漏下百刻,数字一直在变,而象的变化相对缓慢。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由于阴阳是无限可分的,可以分为很多层级的数,“象”是一个变化相对较慢,可以把握的属性,因此阴阳用象来说明,就容易理解和把握。 (二)天地阴阳生万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开篇就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段文字对于阴阳学说在医学之中的应用,进行了高度概括,提到阴阳是“治本”必须追求的学问,不能不懂。 阴阳是天地之间的大道,是划分万物属性的标准,是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死成败的直接推手,不论是明显的还是看不到的运动变化,都是阴阳主宰的。因此,治病的根本在于明白阴阳的道理。 老子《道德经》说,天地没有形成之前,是“有物混成”,混沌一团,后来逐渐开启天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解释说这是逐渐“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个“积”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漫长时期,不是西方《圣经》描述的上帝造阳光和空气。 混沌为什么会逐渐天地分开,或者叫开天辟地?是因为“阴静阳燥”,属阴的物质沉静而下降,属阳的物质躁动而升腾,所以才能够从混沌一团的“元气”而演化为“开天辟地”。阳热上升而化气,阴冷下降而成形。有了天地,就逐渐产生万物。古人称之为“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天地最根本、最大的德行,是生成万物。阴阳互相配合,主宰万物的生死。阳使之生,阴使之长;阳使之杀,阴使之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一年四季,寒冷到了极点,就会产生热;暑热到了极点,就会产生寒。伴随着寒气的到来,气凝而生浊;热气逐渐增加,就会变生清。清气在人体的下部,就容易产生泄泻;浊气在人体的上部,就容易生胀满。 人体的变化,与天地阴阳的变化一样,地的阴湿之气,向上升腾变为云朵,天上的雨云之气下降,就变成地上的雨水。因此说,“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阴阳的运动。 (三)升降出入靠气化 由于清气在上部,所以滋养人体上部的五官,五官因此而被称为“清窍”;浊稠的物质,从二便排出。排出二便的地方,古人称之为“浊窍”。储藏精气的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被称为“五脏”,脏的基本功能就是储藏精气;传导浊稠代谢物质的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被称为“六腑”,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传导代谢产物。因此,《内经》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用阴阳清浊和升降的不同属性,说明脏腑在人体代谢之中的作用。 阴阳无处不在,在自然界到处都存在它们的身影。因此,《内经》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水代表向下和寒冷,也代表北方与阴暗;火代表向上、向外、温暖,也代表南方和明亮。 寒热温凉的四季气候,与万物在地上的滋味,相比之下,就有了阴阳属性的区别,所以叫“阳为气,阴为味。” 中医对于中药的认识,也是按照时空属性,赋予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温气配春天,热气配夏天,凉气配秋天,寒气配冬天;春天配酸味,夏天配苦味,秋天配辛味,冬天配咸味,长夏配甘味。春夏之气升浮,秋冬之气沉降。 气味是天地万物的外在属性,每一个中药都有气和味两个方面的属性。并且,气味作用于人体,其作用也可以互相转化。《内经》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万物的滋味,可以滋养人的形体,所以叫“味归形”;人体的形体,受气机的支配才能产生运动,所以叫“形归气”;人体脏腑气机活动,产生精微物质,所以叫“气归精”;脏腑产生和储存的精微物质,是产生人体功能变化的物质基础,因此叫“精归化”;也可以说,精微物质的产生,消耗和依赖脏腑气机,精微物质反过来支持脏腑机能发挥,所以叫“精食气”;形体依赖滋味的充养,故称之为“形食味”。 “化生精”是说机能变化,产生精微物质;“气生形”是指机能活动,可以强壮形体。 当然,气味之间,不仅仅是互相资助,也可能因为不平衡而形成伤害和不利影响。因此,《内经》说:“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这是说,营养滋味,虽然可以滋养身体,但是过多的膏粱厚味,也可以伤害形体,被称为“味伤形”;过多的机能活动,必然耗伤精微物质,因此叫“气伤精”。“精化为气”,精微物质转化成气机功能,比较容易理解;“气伤于味”,则是说人体的机能,往往受膏粱厚味的危害。 气味与人体的精微物质和形体、气机的关系,错综复杂,到底如何互相影响,需要结合人体的脏腑机能状态,以及疾病的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一般说来,存在着“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的生理现象。 具体到气味之中的阴阳关系,《内经》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食物、药物的滋味,只要促使气机下行,就属于“阴”,一般多属于苦与咸味,被称为“厚味”。厚重,厚德载物,都是位居下方,承载他物。促使气机上行的辛味、甘味,相对于酸苦咸来说,就是“味薄”。因此,《内经》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人体之中的阳气,又被称为“少火”,而外邪引起的发热,被称为“壮火”,它们虽然都有热量,但是,“少火”有利于身体机能发挥,而“壮火”则耗伤气机,不利于健康。因此,《内经》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阴阳学说可以解释人体的病机变化,概括疾病的属性,有利于诊断和治疗。《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这是因为阴寒之气太盛,可以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叫“阴盛则阳病”;发热的病症多为阳盛,可以耗散人体的阴液,所以说“阳盛则阴病”。 天在万物之上属阳,地在万物之下属阴;男人多动属阳,女子沉静属阴;气属阳,血属阴;古人的标准体位,坐北朝南,太阳经常从身体左侧的东方升起来,从身体右边的西方降下去;水润下,火焰上;体表显露在外,体内深不可见,但是体表与体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体内的物质,是外在功能的保障;表现于外的机能运动,受体内脏腑支配。因此《内经》总结说:“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这些基本法则,形成了中医关于阴阳学说在人体运用的基本原理。 在病理的情况下,体内阳热之气偏盛,就表现为身体发热,这是因为皮肤毛孔闭塞,郁热不容易外散,没有汗出,多见于外感热病过程之中。《内经》说:“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相比之下,体内的阴气过盛,就会表现为与寒冷相伴的一系列变化:“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冬夏是人体生存环境的两个极限,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在体内阳热、阴寒过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阴阳更胜之变”的病态。 解释生理现象,治疗疾病,都必须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因此《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由此可见阴阳学说的重要意义。 (四)万物都在气化中 因为从元气混沌一团的状态,没有阴阳,也就不能用阴阳学说进行指导。后来“一画开天”,形成了天地阴阳的太极状态,这才能够用阴阳学说进行指导。“天地之大德曰生”,在天地阴阳的气交之中,万物和人类逐渐生成。因万物纷繁,难以枚举。所以《内经》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也就是元气开天,生成万物之后,都隶属于阴阳之中。 《内经》说:“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阴阳之中,还可以再划分阴阳,三阴三阳学说是阴阳学说的进一步划分。天地万物,自然生成,其背后的动力来于阴阳,四季的变化最为明显:“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对于阴阳学说的重要性,《内经》在很多篇章之中都有所论述。《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不同篇章多有重复,有可能是很多医学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完成的论述,但是这些篇章的共同点就是都受阴阳学说的指导,用阴阳学说阐述天地万物的规律。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由于四季变化背后的主宰是阴阳,因此有学问的圣人由此懂得了养生保健的道理,就是顺从阴阳四时的变化。这就是“法相莫大于天地,变化莫甚于四时。”识时务者为俊杰,养生保健是有智慧的表现。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在阴阳的关系之中,虽然古人强调“阴平阳秘”,但是,由于阳气是动力,因此,“贵阳贱阴”的思想时有表现,因此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三、确立了脏腑经络生理功能 中医学所说的脏腑,不限于解剖结构,而是为了贯彻“天人合一”思想,把脏腑结构“时空化”,以便让脏腑的功能能够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一致。 为了形象地说明脏腑的结构,《内经》作者用“十二官”的功能,来比喻内在脏腑的作用。 (一)十二官相使重视精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在形体与精神的关系之中,古人首先重视精神的作用,因此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没有神明的形体等同于尸体,身残志坚的人仍然可以为社会和家庭做贡献。假如一个人精神致残了,他即使身体再健壮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负担,甚至是身体越健壮,对社会和家庭的危害也越大。所以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肺主治节,肝主谋虑,胆主中正决断,膻中主喜乐,肾主技巧,脾主忧思,这些功能都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系,所以中医的脏腑概念与西医根据结构求功能的思路大相径庭,有自己的特色。 (二)脏腑时空化以通天地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四时之气,更伤五脏。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本来春气通于肝,夏气通于心,秋气通于肺,冬气通于肾,四时之气养五脏,此处却说“四时之气,更伤五脏”,这是辩证地看待天地万物、各种环境因素对于人体的影响,“莫不为利,莫不为害”,过则为灾。 人体的五脏,需要五味的滋养,酸养肝,咸养肾,甘养脾,苦养心,辛养肺,这是一般规律,但是酸苦甘辛咸一旦过分,超过了常度,就会变成伤害因素,甚至不仅影响这个脏腑,还会影响其他相关的脏腑。这种影响也是有规矩可循的,是按照四时五行生克的规律互相影响。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五行是时空变化的主宰和规律,用木火土金水五个符号进行标示,时空是哲学研究的范畴,它指导人们认识世界,也指导人们认识生命。 木火土金水被赋予时空的含义之后,就上升为哲学,不再是具体的物质性质,而是把天地时空,以及万物都“一分为五”了。因此,五行学说把脏腑也赋予时空化的因素,不说它们的具体结构:“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春(东)配肝,夏(南)配心,长夏(中央)配脾,秋(西)配肺,冬(北)配肾,中医的脏腑概念,是时空化的脏腑,不局限于具体结构,与万物的属性(色味)有关。只有这样理解,才能学懂中医。 五脏与五行有关,当然也和阴阳有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脏腑的划分,因为五脏主要是储存无形的精气,六腑主要为传导有形的物质,所以有虚实、动静的差异。 (三)脏腑分阴阳与五行相关 《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五脏安静,贮藏精气,故属阴;六腑传导化物,运动不息,所以属阳。 内在的脏腑,它们之所以要制造精微物质,就是要供应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使人体成为一个整体,就像一个细胞独立应对环境那样,人体的脏腑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是合起来应对环境的,并且人体与其周围的时空始终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每时每刻不可分割,这就需要“经络”来沟通,让人体的整体性能够体现出来,离开了经络就不能做到。内在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外在的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有了紧密的联系。因此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内在脏腑虽然看不到,但是其气血精气是否充足,机能活动是否旺盛,可以通过表现于外的藏象进行了解。《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也就是说,通过神态、面色、血脉、夏天的表现等情况,可以了解心的状态;通过气魄、皮毛、秋天的变现等情况,可以了解肺的状态;通过精气、骨骼、头发、冬天的表现等情况,可以了解肾的状态;通过体力、筋脉、指甲、春天的表现等情况,可以了解肝的状态;通过饮食受纳、消化、传导、排泄等情况,可以了解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的状态。“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外相关,表里如一等思想贯串其间。 (四)上下内外联系靠经络 沟通表里上下的渠道是经络,经络系统是运行气血的通路,也是联系内外表里上下的信息道路,它们的十二正经分别络属于十二个脏腑,属阴的经脉属脏主管,而络于六腑;属阳的经脉,归属于六腑,而联络于五脏(加上心包为六脏)。这是一个理想的模型,而不是独立于血管神经之外的“又一结构”。 经络、经脉,首先是脏腑的“外派机构、组织”,不是核心器官,但是,其中运行的气血分属于不同的脏腑,有气血多少、阴阳不同比例的差异,并且十二经脉互相络属、衔接,加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如环无端,昼夜循行全身“五十度”,不可太快,也不能太慢。 十二经脉之中的气血循环,与天地四时的阴阳有关系,其脉象的浮沉迟数都需要结合时空条件进行考察,才能把常规与变化把握准确,而不至于错误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 《灵枢·经脉》详细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情况,并且以“是动”与“所生”病,把与十二经脉气血运行不正常的病证,进行了举例说明。并且区分经脉与络脉,以及它们诊治的差异。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脉理精微,与天地阴阳一体,是人的整体性的表现。 正因为中医学深入了解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真实关系,因此,才能够与远古的巫术相决裂,达到医学科学的自信。因此,《内经》在两千多年之前,曾经豪迈地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让人不生病、少生病的医学,才是最好的医学。因此,《内经》格外看重养生保健。 四、重视养生治未病扶正气为本 成书于先秦的《山海经》记载了很多传说,也有很多属于养生保健的内容,神奇的地产动植物,具有养生治病的效果,令人向往不已。 《神农本草经》把365种药物,划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主养命,可以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中品有毒或无毒,主养性;下品有毒,主治病。因此,《神农本草经》格外注重养生保健。 (一)养生成就健康有境界 《黄帝内经》之中,有大量的养生保健内容,尤其是《素问》的前十篇,有很多叙述充满智慧。《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黄帝与岐伯的讨论,就是人的寿命为什么没有达到理想的百岁:“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尽管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人均寿命不到五十岁,但是,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长寿达到百岁的人,探求两者的差别,就是追索原因,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六世轮回”,是真正的医学探索,是有关课题研究的开端,也是追求健康长寿的思想基础。 岐伯的回答,是从生活方式来论述的,而不是从遗传、医疗的角度看问题:“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人类理想的寿命是一百岁,被称为“天年”,是每个人应该达到的、自然而然的境界。当然,达到这个境界需要讲究养生之道,应该顺从阴阳之道,有一定的保健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都是内涵很丰富的系列措施。“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为的是“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养生源于农业文明,养生成就健康。养生保健的作用,主要是“精神内守”,让生命处在一个完满的状态,达到“德全不危”的目的。 生命不能创造,只能保养,适当延长生命的长度,扩展生命的宽度,提升生命的质量。养生是一个硬道理,硬道理就是不讲道理,谁违背了养生之道就要受惩罚,古今都是如此,没有例外。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由于人的体质与养生保健措施的不同,可以分别达到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不同境界,他们的寿命都可超越一般人。 (二)顺时养生道法自然 在顺时养生方面,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做法,目的都是顺应自然界阴阳气候的变化,在起居、饮食方面有所调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也是各种温病的好发、高发季节,春季的养生很重要。冬天“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经过一冬天的闭藏,到了春天,阳回大地,温到人间。善于养生的人,披头散发,衣冠不整,在自家的院子里漫步,促进气机升发,顺应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在情志上也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如果不在春季养生,就可能伤肝,而且到了夏天还会出现“阳虚生内寒”的变化。也就是养身保健,不仅有利于当下,还为将来打基础。反之也是这样,违背养生原则,也可以影响未来。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天是春天的进一步发展,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生机更加繁茂,人的夏季养生也应该尽量增加在室外的活动,“若所爱在外”很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状态。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虽然硕果累累,但是,这个收获的季节,也是阳气收敛的时刻,并且即将步入严冬,养生需要注意“收敛神气”,在饮食起居方面也要有所体现。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古代的冬天,严寒迫使万物与人们“去寒就温”,储存与保留春天萌发的物质基础,为春天再次展现生命的活力做好准备。 四时的变化鲜明而不可抗拒,因此,《内经》说:“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圣人深入了解了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所以才有了养生保健的积极作为。只要按照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养生保健,就能达到不生病、少生病的人生境界。“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三)治未病不是乱吃药 古人把养生保健看作“治未病”,积极预防的历史意义十分重大,至今仍然需要我们遵循。“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不是乱吃药,也不是没病找病乱体检,而是强调要抓紧健康管理,用合理的饮食起居,适当的健身锻炼,防患于未然。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把生命放在天地之间,注重人体正气,让人体与阴阳四时、环境万物融为一体,这是“寿命之本”。 掌握了养生保健的规律,就是具备生命智慧的圣人。“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内经》尊尊教诲,反复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尤其是要保护阳气,它不仅为身体提供动力,而且可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四)养生保健是主动作为 “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圣人“为无为之事”,就是防患于未然,不是乱吃药“治未病”,而是恬淡虚无,随遇而安,让正气充足,“德全不危”,健康长寿。 贤人的养生保健,一定要不忘天地人的和谐:“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地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协和相处,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达到长生久视的境界。 毫无疑问,人的体质健壮,内在脏腑的和谐,对于养生保健是很重要的。《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古人一贯提倡,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做到了这些,才能修身齐家,并进一步治国平天下。 由此可见,养生保健不是简单的只与个人身体有关,而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天下是否太平。《易经》说:“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养生保健就是这样的利天下的大事业。 五、把杂合以治作为基本法则 在中西医并存的现实条件下,辨证论治长期被当做中医最具特征的治疗原则,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制约因素,应该引起大家的警觉。 (一)辨证论治是一种方法 辨证论治之所以被当代中医界所推重,前提是与西医的疾病诊断相对照而提出来的。中医历史上形成的疾病名称,都被当做肤浅的症状体征看待,认为它们不足以代表疾病的本质,不如西医的疾病名称“科学”。中医的四诊合参难以发现和诊断出西医的疾病,也不能“客观评价”治疗的效果,就把中医所说的疾病名称“退居二线”,搁置不用了。进而提出“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 这是在西医话语主导权的之下的“权宜之计”、“城下之盟”,但是如此一来,在“西医病名之下辨证”的结果,中医就不能被称为与西医平等的学科了,而且,辨证论治在临床执行之中,被认为“辨”和“论”不容易把握,不如“分型治疗”容易重复、控制质量。因此就在西医的病名之下分几个类型,证型约等于西医疾病的亚型,成了“分型治疗”,去掉了“辨”和“论”,只保留了“病”和“型”。治疗方药对号入座,用“临床路径”和“诊治方案”固定化,不允许灵活辨证、随证调方,认为那是违反统计学的“偏倚”。 因此,“中医在西医病名之下辨证容易失去自我”是不争的事实,要想达到“中西医并重”,就必须坚持中医的疾病名称。 中医历来就是“治病工”,不是“不识病的治证工”。 辨证论治被重视,是中医在西医疾病诊断技术壁垒面前委曲求全的结果,不能彰显中医独特学术特色。 “传承精华”自然包括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这是完全不同于西医疾病诊断的另一个法门。 (二)中医病名的立与破 中医受“有无相生”哲学观念的影响,疾病名称“以无为本”,不是要做成证据展示出来,而是千方百计要消除这个产生出来的“病”。因此,“立就是为了破”,中医所有的疾病名称,都是为了强调它的暂时性和可转化性,以便重新回归于“无病”的健康状态。 《内经》说:“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西医的一个疾病,中医可以从不同侧重面而诊断为几个疾病,比如西医的肺炎,中医可以诊断为发烧、胸痛、咳嗽、痰饮等,都是为了消除病人最突出、最痛苦的病证,让病人尽早回归健康,而不是为了抓住“证据”。 西医受“结构决定功能”机械论、还原论影响,处处追求“以有为本”,必须有区别于其他疾病的“有”,按照病灶、病理推测疾病的原因,强调的是疾病的永久性和排他性。但是,这样的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到多大才可以被诊断为冠心病?有多少癌细胞才能被确诊为癌症?都不能精细到微观状态。很多糖尿病的确诊,也不再是出现尿糖之后才能诊断。而且,西医所有不正常的检查指标,都是结果而不是最初的原因。 中医说的“无”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精微之气,因此,中医没有“真空”,世界是一个由气聚成形的“有”,与气散为“无”的暗物质构成的,是有与无不断转化的宇宙。 西医强调的“有”只是明物质,对于看不到的暗物质,发现一个就承认一个,发现不了不承认,因此,这是一个以“有”为前提的假定,也是狭隘的世界观。因为现代物理学认为,明物质只占百分之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绝大多数属于暗物质。 辨证论治不能概括更重要的诊治法则,中医历来属于“治病工”,坚守其关于疾病的认识,是中医能够“卓然自立”的基础,不能后退。 《黄帝内经》主张“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调节阴阳是“治病必求于本”的措施。通畅气血、和谐脏腑等,也是中医非常重要的诊治法则,但是由于不能与西医的疾病诊断互相对接,而没有被当做最重要的诊治原则。 (三)杂合以治是高境界 《素问·异法方宜论》提出“圣人杂合以治”的最高境界,是因为砭刺、九针、药物、艾灸、导引按跷,虽然是从不同地域发明的,但是,它们诊治的特点很突出,大多数医生可以单用一种方法治愈疾病,而圣人可以“杂合以治”是更高的境界。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黄帝的问题,是从单个临床现象提出来的,岐伯的回答则是从单个治疗方法的起源来切入的。 岐伯说:“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砭石善于刺破痈脓,古人衣不蔽体室外劳作很多,痈脓也很多发,因此有“美疢不如恶石”的说法。但是,痈脓不是东方人单独的地方病,鱼盐之地也不只在东方有,所以砭石从东方来,或者东方善于使用砭石,并不能排出其他地方也可以使用砭石,或者有更善于使用砭石的医学家。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古人毒药不分,服用有利于治疗疾病的物质就是药,吃了之后有损于健康就是毒,毒与药没有截然的界限,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也在于医生如何使用、如何配伍。 《周礼·医师》说:“医师者众医之长,聚毒药以供医事。” 《神农本草经》所收载的下品之药,多有毒性,让医生用之来治病。 《素问》说:“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损,亦无殒也。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哀其太半而止,过者死。”所谓“妇人重身”,就是孕育胎儿的妇女,黄帝问岐伯“毒之何如”,显然是说如何用药治疗这个孕妇,绝对不会说如何给孕妇下毒。正因为中医心里时刻不忘“是药三分毒”,因此,才能通过炮制和配伍,以及巧妙辨证论治而“化毒为药”,避免中毒。 药物不仅出产于西方,东西南北各个地方,恰如《山海经》所说,各地都有很多神奇的药物;“病生于内”也不是西方的专利,因此“毒药从西方来”,也是一个相对的事件。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北方寒冷,艾灸发源于北方,或者较早运用于北方,这都是很有可能事情。但是,如今艾灸在南方大行其道,因此,不能说艾灸治病只适合于北方。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九针也许发明于南方,但是九针的使用绝对不限于南方,世界各地都引进了中医的针灸治疗技术,九针所治疗的病证也不限于“挛痹”,这里的论述也许只是一个排比和推测,说明不同地方的人民、医生,因地制宜发明了很多原创的中医治疗方法,这些方法由于具有很好的普适性,逐渐传遍四方。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中原发明导引、按跷是有可能的,它们这套治疗保健的方法,也随着人们的交流,而逐渐远播四方了。 有了上述的分析,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岐伯的论述:“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圣人是不同寻常的杰出人才,也是可以掌握多种治疗方法的高明医生,因此,即使是面对同一个疾病,他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或者把几种方法组合起来“杂合以治”,达到治愈率很高的境界。这是因为圣人“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否则就不可能实现“杂合以治”,“治各不同而皆愈”的目的。 “杂合以治”之所以是最高的境界,是因为中医有生克制化的五行哲学思想进行指导,强调多元并存、整体和谐,不是两两对抗的靶点治疗,也不是还原论的单一因素。不仅中医的方剂组合符合“杂合以治”原则,而且各种治疗方法可以组合起来,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医生的条件、学术特长等灵活选择治疗方法,以及心理、运动、衣食住行等养生保健方法都组合起来,达到“和而不同”共襄盛举的效果。 在“杂合以治”的原则指导下,避免了“唯一物质、唯一方法”的机械唯物主义、还原论的弊端,为中医活法巧治、千方百计只为患者健康,打开一个方便之门。 (四)内病外治,内外相关 “内病外治”也是中医明显区别于西医的诊治方法,尤其是众多的非药物疗法,基本上都属于内病外治的范围。西医强调器官、细胞、靶点,属于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的治疗思想,也就是“内病内治”指导下的各种诊治技术。因此,西医很难做到“内病外治”,即使是外科手术,也不是外治,而是深入体内才能治疗,在体表解决不了疾病的治疗问题,需要直接作用到病变的部位才能有效。 中医内病外治是不需要把治疗器具直接作用到内在病灶、器官、细胞,是因为其指导理论,可以充分利用生命自身的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加强其自调节、自修复能力,让“内在卫生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因此,西医没有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学说指导,所以不能“内病外治”,其外科手术不是“外治”,而是“内治”,是“内病内治”理论指导下的实用技术。 中医在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学说指导下,可以在远离病灶、远离脏腑的四肢上、在体表“施治于外,神应于中”,起到“外治内效”的作用。 “心身同治”也是中医突出的诊治特色,西医经常强调“排除心理作用”,中医强调“上守神,粗守形”,主张五脏都属于五神脏,所以治五脏就是治精神,形神一体,不可分离。 以上这些诊治原则,与辨证论治有联系,又有所不同,辨证论治主要指导开汤药,对于杂合以治、内病外治、心身同治,不具有从属关系,所以不能片面的只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其他的诊治原则,不能以偏概全影响中医学术的传承发展。 2020-2-27 ! L6 S" j H" G) U9 M) p" x-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