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5482|回复: 10

解放思想谈新冠肺炎,说它属于伤寒、温病都可以,《教材》说的不可取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6
发表于 2020-3-17 16: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0-3-22 17:50 编辑 * u7 D  }8 ^- b  v  Y# a
! |0 a% p: h. [( ^5 J3 D) s
解放思想谈新冠肺炎,说它属于伤寒、温病都可以,《教材》说的不可取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伤寒》教材、《温病》教材告诉学生们,伤寒的病因是外感寒邪,温病的病因是外感温热邪气,它们之间有水火、阴阳一般的区别,因此,疾病的传变、病机、治疗完全不同,是两个互相对立的学术体系。
这个“寒温病因说”的观点,错误地因袭前人,影响的人群很多,所有中医学院都学习,但是它不能在临床上为医生提供诊断疾病的依据,只为使用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提供说法,却造成了临床一线人员面对病人的困惑。
在这次新冠肺炎和2003年的非典诊治之中,“寒温病因说”束缚人们的思想,影响了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甚至阻碍了临床诊治的顺利进行,有必要进行探索,甚至打破、拆除由此构建的“壁垒”,让伤寒与温病融合为一,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的作用,鼓励学术创新和进步。
伤寒与温病,都是研究外感发热性疾病共有规律的学说,不是分别对应西医不同传染病的依据,不能说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是肺炎与脑炎区别,也不是肝炎与肠炎的差异,这些西医的疾病,都在伤寒与温病的诊治范围之内,SARS非典如此,新冠肺炎也如此。
伤寒与温病的区别,在临床上只是辛凉与辛温解表的治疗方法差异,它们完全可以互通,而不必水火不容。
并且,即使是瘟疫的“五疫之至”,也不是这一次是寒湿疫,上一次是温热疫。
同一个传染病,同一个瘟疫流行,即使在相同的季节,同一个地区,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疾病的阶段不同,其治疗也不一样:有的人需要辛温解表,有人需要辛凉解表,有的需要化湿解表,有的需要益气解表、扶阳解表,有的需要清泻里热,有的需要活血解毒,有的需要急救回阳。有的需要养阴息风,有的需要开窍醒神,病情不一样,治疗各不同,更不是只需一个汤药。
因此,需要解放思想,重新认识中医的病因学说。
6 \& [( F$ A, f: C7 O* y0 c3 e; r/ c
一、《内经》时代关于发热疾病的病因学说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其中的“伤寒”是“伤于寒”的省称,而不同于后世的作为病名的伤寒,也就是“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在此之前,人们可能只注意到了疾病“蒸蒸而热”的发热症状,而对于引起发热的病因并不十分重视,所以有“热论”“热病篇”“刺热论”“评热论”,而没有一篇是以伤寒命名的专论。
《素问》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又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既提出外感发热的病因是感受了寒邪所致,也注重“正气存内”可以不得病;既为后世的广义伤寒学说奠立了基础,也为预防温病、热病提供指导思想。但是,《素问》《灵枢》只称“热病”,而不称作“伤寒”。这一点与《难经》“伤寒有五”的广义伤寒学说,以及仲景等的观点,有着明显的区别。
《素问》提出可以用汗泄两法与“五十九刺”的方法治疗热病;药物疗法的原则是“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是用热药发汗,没有认识到辛凉解表的用药法则。《神农本草经》收载的发汗药物,汉代出土的伤寒发汗方剂,都是用热药发汗。
; K( S5 ~  q( A+ w" K3 w
二、伤寒学说逐渐取代“热病”
《难经》五十八难,明确指出了“伤寒有五”,将热病与中风、温病、狭义伤寒、湿温一起,归属于广义伤寒之内,既体现出《难经》“审因论治”的思想,也反映了《难经》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试图区分外感热病的多样性。也即在探讨外感热病共有的规律的同时,尽可能反映不同季节外感热病的特点。这一学说,在中医界一直影响了两千年。
汉以后,《素问》《灵枢》大力论述的热病,完全被广义伤寒所代替,不再被学术界所重视,“热病”证治,几乎成了绝学。《难经》的广义伤寒学说,得到汉末张仲景的推崇与遵循,他著成《伤寒杂病论》,使伤寒病证治空前丰富,也促使《素问》《灵枢》热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金元医学争鸣中,寒凉派的开山大师刘河间,虽然大力倡导:“伤寒即是热病,”不能作寒医,但他的著作仍称作《伤寒直格》《伤寒标本类萃》,而不以热病名书。
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同时代的曹植,把流行的传染病称为“疫”,而没有说这是“伤寒”病。
张仲景在《伤寒例》中引《阴阳大论》之文云:“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张仲景因此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伤寒杂病论》,使《难经》提出的广义伤寒学说,完成了向临床的过渡。

* j6 F9 Z, z" ?$ c" X1 w
三、张仲景没有说过必须“辛温解表”
《伤寒例》是《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的热病学说走向《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桥梁,既体现了仲景学说与“古训”在学术上的继承关系,又反映了其辨证论治的突出成就,与《伤寒论》文字、内容如神龙出没,首尾相应。其中认为伤寒病可以四季都能发生,而不是局限于冬季。
《伤寒例》说:“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验证于临床,夏季受凉的病人不少,因此,伤于寒之后的疾病很广泛,不必只见于秋冬天冷的季节。
张仲景《伤寒论》虽然以麻黄汤、桂枝汤解表,但是,他并没有说这是“辛温解表”,也没有说过伤寒病需要“散寒邪”,阳明病的白虎汤证、承气汤证根本不用考虑是否外感寒邪。
辛温解表治疗的病症,热势不一定低下,桂枝汤证之“鼻鸣干呕 ”,麻黄汤证之“无汗而喘”,绝非鼻流清涕之意;脉浮缓或浮紧,不是脉浮迟。况且麻桂方皆可用于脉浮数者,如原文云:“脉浮而数,可发汗,宜桂枝汤。”“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这也是《素问》所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意。
张仲景对伤寒表证只云“当解表”、“当发汗”,并且对麻黄汤、桂枝汤发汗解表十分谨慎,除严格限定适应证之外,还嘱以少量多次服用,取微似汗出,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并且要温覆,啜热稀粥以助药力,而不肯多用热药,其慎辛温发汗若此,说明辛温解表药虽可用,又难以应用,稍有不慎即成误治,变为坏病。仲景还对误汗后变证,详加论述,多达六十余条,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9 a$ v6 x- f) w- E
四、外感病辛凉解表,不是越凉越好
著名的医学家刘完素(约1120——1200年),大张旗鼓地提倡用寒凉的方法治疗伤寒热病。他说,伤寒只是病因,而发病之后,从头到尾都是热病,所以,不能使用热药发汗,而只能使用凉药治疗。他自创凉膈散、双解散等方药,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兼清在里之郁热,所以临床疗效很高,又避免了张仲景辛温解表发汗的不少弊病。一时之间,学习他的做法的人很多,就形成了流派,叫做寒凉派,也叫“河间学派”,影响很深远。
河南张子和非常推崇刘完素,把刘完素的学说发挥到了极限,形成了“攻下派”。张子和《儒门事亲》首先在治法上肯定了寒凉药也能发汗,又说:“百病皆邪”。他认为,所有的疾病,都是由邪气引起来的,而身体里的邪气,在上的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在胸部、胃脘的邪气,可以使用让病人呕吐的“吐法”驱除邪气;在下部的病证、在肠道的病证,就应该使用让病人腹泻的“下法”治疗。运用得很熟练,见效快,疗效也很高,很受学者欢迎。但是,不善于掌握适应症,或者“扩大化应用”,就可能损伤人体正气,造成不良后果。
《金史·张元素传》记载,刘完素由于上了年纪,体质逐渐下降,一不注意就感受了风寒,发起烧来,头痛怕冷恶寒,还时常呕吐,不能进食。他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开方服药,但是,一连几天就是不见疗效,而且发生了腹泻的情况。张元素知道了刘完素情况,主动上门为刘完素诊治,并且指出他原来用药不当“走太阴”,因此纠正了其用药的偏颇。这说明了“表里双解”主要针对表热实证有效,而对于体虚之人不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1 ~% R" i( q* Q3 ]
五、温病学家反对表证过用寒凉药
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认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这说明温病的治疗,初期需要辛散解表,但是不能使用太凉的药物,只有到了里热亢盛的气分阶段,才可应用寒凉药物直折其热。
清代医学家章虚谷也说:“邪在卫分,汗之宜辛凉表散,不可用凉。清气热不可寒滞,反使邪不外达而内闭,则病重也。”也就是说,无论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为的是“汗出而散”,过于辛温,则会妨碍本质的热证;过用辛凉,不利于汗出退热。
吴鞠通倡导温病三焦辨证,将仲景桂枝汤收为《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方,用以治有恶寒表证的温病,此虽遭后世讥议,但绝非没有道理,其出方立论必有历史的理论依据,也有自己的临床体会。
由此可见,辛温、辛凉发汗,皆取其辛散透邪。否则,过温则有碍病势之热,过凉则闭其腠理,使邪热不能外达,故均非所宜,但辛凉比辛温易施,少有变证。
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都可以在外感病的初期使用,那么,是否还有必要遵循《教材》所划定的界限,让伤寒与温病越走越远?

% @4 D% `" K1 z2 f2 y" [
只要大家明白,伤寒是热病,不是虚寒证,辛温解表的目的,不是散寒而是为了“除热”。
张仲景的时代,没有辛凉解表,他用辛温解表很小心,辛温解表可用而难用,怕过用伤阴助热。
温病学家另立一个学说,关键是希望打破张仲景“经方体系”的围墙,把后世有效的大量方剂纳入外感病诊治体系,成为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系统,而不是局限于113方。

5 |5 T6 F  f3 {4 @/ c
六、伤寒与温病、瘟疫,“始异而终同”
王安道《医经溯洄集》的“仲景立法考”说:“伤寒与温病、热病,其攻里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热,故不必求异也。”张仲景治疗在里的伤寒病,用栀子豉汤、竹叶石膏汤、葛根芩连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白虎汤、大小承气汤等都属于“以寒除热”的方法,这些方药温病学家也作为有效方剂加以采用。
吴又可《瘟疫论·统论疫有九传治法》云:“夫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间而已矣。所谓九传者,病人各得其一,非谓一病而有九传也。盖瘟疫之来,邪自口鼻而入,感于膜原,伏而未发者,不知不觉。已发之后,渐加发热,脉洪而数,此众人相同,宜达原饮疏之,继而邪气一离膜原,察其传变,众人不同者,以其表里各异耳: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里胜于表者,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识此九传,其去病一也。”
既然瘟疫病可以从膜原传到表里,那么治疗也就应当解表或者清里,或者表里双解。《瘟疫论·传变不常》云:“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而解者;有从自汗、盗汗、狂汗而解者;有无汗竟传入胃者;有自汗淋漓,热渴反甚,终得战汗方解者;有胃气壅郁,必因下,乃得战汗而解者;有表以汗解,里有余邪,不因他故,越三五日前证复发者;有发黄因下而愈者;有发黄因下而斑出者;有竟从发斑而愈者;有里证急,虽有斑,非下不愈者;此则传变不常,亦为常变也”。
吴又可列举的瘟疫的种种变化,虽然纷繁复杂,却是瘟疫病经常出现的。瘟疫为什么有这么多变化,恐怕吴又可也不能给出正确的论断,所以他说:“传变不常,皆因人而使。”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瘟疫”一词所包括的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涵盖了众多的疾病所致。众多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分别有各自的发病过程和不同的病位,再加上病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就会出现纷纭复杂的传变状态和种种不同的治愈过程。
既然瘟疫也有表证和里证,那么它的治疗就与伤寒也会有某些相同之处,尤其是伤寒的阳明证作为里证的代表,其清下二法就会被借用于瘟疫病的治疗,事实上吴又可对仲景三承气汤,运用得最为纯熟。
《瘟疫论·辨明伤寒时疫》云:“子言伤寒与时疫有霄壤之隔,今用三承气、及桃仁承气、抵当、茵陈诸汤,皆伤寒方也,既用其方,必同其症,子何言之异也?”瘟疫、温病入里,与伤寒入里的热证一致,治疗也没有区别;其区别,只在解表阶段。
吴又可回答瘟疫为何借用伤寒方时说:“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种种不同,其所同者,伤寒时疫,皆能传胃,至是同归于一,故用承气汤辈,导邪而出。要之,伤寒时疫,始异而终同也。”“但以驱逐为功,何论邪之同异也。”“推而广之,是知疫邪传胃,(与伤寒)治法无异也”。吴又可这些论述与王安道说的一样:“伤寒与温病、热病,其攻里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热,固不必求异;其发表之法,断不可不异也。”
辛温解表难用,历代医家早已有过很多论述;伤寒的清下治法,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吴又可看重仲景三承气,温病四大家也不否认清下治法的科学性。清下治法也是仲景伤寒治法中,应用最广、疗效最为确切的治法。
3 O! U) E- ]6 m$ }. q' B

  N$ j+ `% m) X; O; a: w9 O
七、温病学家没有预见“突变虚寒转为内伤”
结合临床所见,温病、热病后期,都可以出现阳气衰微的危险证候,也就是张仲景所说的由阳证转为阴证。
疾病由阳热亢盛之证,突然转化为虚寒,为翻天覆地的转化,我们称之为“突变虚寒”,就是要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外感热病,不能只想到“存阴液”,更不能只知道有“灰中有火”的告戒,而不了解还有阳证转阴的变化,一切应当根据临床证候的实际情况,辨证论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中医的特色,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医学所说的感染性休克,以及传染病后期循环、呼吸衰竭的有关学说,也印证了中医外感热病理论辨证论治特色的真实性、正确性。因此,热病极盛之后,可以转为阳气衰微的里虚寒证,临床上是常可以见到的,张仲景三阴死证温里回阳救逆之法不可丢,章次公先生用六神丸抢救患者也是此义。
外感与内伤病证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外感可以转为内伤。张仲景《伤寒论》的许多方药,都被借用在《金匮要略》之中,可以说明这一点。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就变成了在内伤杂病之中常用的小建中汤,桂枝汤的许多加味方剂都是内科杂病的良方。补中益气汤虽然是治疗中气虚损的常用方剂,其四时加减法,有许多都是治疗四季的外感病。因此说,外感、内伤其证候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不是永不调和的、互相对立的东西。
素有气虚的人外感之后,初期就可以根据证候表现加用益气扶正的药物;入里不恶寒之后,虽有发热,也不应当过度使用大剂苦寒清热。李东垣所倡导的“甘温除大热”,其治疗的指征,针对的病机应当属于虚损,甚至有某些虚寒的表现。
SARS、新冠肺炎的病人,后期出现“呼吸窘迫”,死后尸检为“大白肺”,水液痰浊渗出很多,称为肺透明膜病变。肺的水液哪里来得?肺为水之上源,宗气、肺气不利,水泛高原,水气凌心,心阳衰微,或许因此而造成不救。当时的病人,大多已经没有了高热,阳气衰微已甚,理当急救回阳,益气行水,化瘀去痰,或许能救病人于万一。此时,再顾及“灰中有火”,可能坐失良机。
“逆传心包”,虽多热证,难道没有浊湿?古人温开的“苏合香丸”、“菖蒲郁金汤”,也应当针对痰湿闭窍。SARS、新冠肺炎患者肺中的痰浊,陷入心窍,也是有可能的。临床上,面对患者一派阳气虚衰的证候,就应当大胆地使用温阳益气,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展温病学说。

0 ]2 G; _. h8 m" p
八、伤寒与温病可升级为热病,病证结合,分层诊疗

3 I3 Q0 p3 ]' l
伤寒的六经辨证,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都描述了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轻而重的发展变化过程。我们所说的“三纲辨证”,也反应了外感热病由浅入深,从轻到重的变化过程。
中医诊疗瘟疫传染病的疾病名称,不能简单停留在伤寒、温病、瘟疫的“初级阶段”,必须逐渐分层,到三四级之下,才能开展有效治疗。
也就是说,当一个中医面对一个被诊断为“伤寒病”的时候,不能凭此诊断开具汤药,因为伤寒病下边还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第二级疾病名称”;
太阳病等“六经病”下边,还有“经病(证)”和“腑病(证)”的“第三级疾病名称”;
太阳经病(证)下边,还有“表实无汗”病(证)与“表虚有汗”病(证)的第四级疾病名称。
温病这也是这样,在知道是温病这个“一级疾病”名称之后,也不能凭此开具汤药,还要进一划分是卫分病、气分病、营分病、血分病的“第二级疾病”名称;
或者分上焦病、中焦病、下焦病的“第二级疾病”名称;
并且还要进一步像面对伤寒病患者那样,一层一层分下去,到了方剂(方证)相对应的时候,才算“探底”了,这个时候才能开汤药。
中医与西医是不同的学术体系,中医不论这个病是西医所说的是哪一类传染病,是什么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都可以用这种“分层不分类”的方式,以不变应万变。
不管有多少新发的传染病,中医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坐在历史遥远的未来等着西医一个一个去发现各种变异的或者没有变异的病毒,也不用问它是禽流感还是猪流感,是埃博拉,还是艾滋病、非典、新冠肺炎等等,统统“大道化简”,一劳永逸。因为在没有西医的时候,中医的诊疗路径,已经初具规模,只要进行整合一下就解决了。
8 ]4 r; C4 d$ E' k7 q
修改伤寒、温病《教材》,它们的区别,不是西医不同疾病的差异,而是人体发病类型的区别,临证之时,没必要勉强划分这是伤寒还是温病,只需要考虑应该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这就是可以了,它们都能治疗传染病,也能治疗瘟疫。
瘟疫不是只有达原饮,吴又可经常借用《伤寒论》的方剂,《温病条辨》也大量吸收和改造了很多《伤寒论》的方药。
- Z0 `/ k- U) \
中医的病因学说,是“审症求因”,不要面对证候,在强行推出寒邪、温热邪气来干扰自己的思路。《教材》的错误认识,是受了西医特异病因导致不同疾病的误导,中医的伤寒与温病,都是研究所有外感病共有诊治规律的体系,只有古今的差异,不是不同疾病的不同。
2020-3-17

6 U$ f; k& x- L* p7 i9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6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16: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
0 o8 y; j. B9 W* U$ p曹东义著+ J: ~% ^3 U$ ]3 X9 n
2004年1月' Q1 L4 y8 G  }  `
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 d0 g: R; q! {7 C7 W! y4 ~8 _' t1 {4 [  c. p: W
目   录
0 i% h* q7 O, v7 O! W) N引        言        1
' t; ~4 f- Q) J9 W+ Y第一章  汉代以前的外感热病学说        3
! E8 J( `1 H3 g5 \5 t第一节  《素问》《灵枢》伤寒只云热病        4
3 }: f& z3 d1 D& [第二节  《难经》“伤寒有五”的广义学说        13+ A7 G) J" y/ a" q; l9 w+ y' T
第三节  《伤寒例》与“伤寒有十”        17
7 h1 _6 A6 U) d7 g第四节    《伤寒论》如何处理伤寒与温病        23
/ r4 C( f1 |7 J( G% g" @# c第五节  华佗的伤寒“六部传变”学说        29# C; K/ r0 E% J; a
第二章  晋唐时期的寒温论争        33
, F8 k2 R- p/ F4 [3 t  ^第一节   王叔和与外感热病        33
, C0 Z" a6 ?. ], x: O; I第二节  《肘后方》与《小品方》的争论        37; n- h% {1 `2 Y: L/ M
第三节  孙思邈与外感热病学说        39* f  ^" T/ R$ p4 t
第四节  《外台》《医心方》按病日列方        439 @9 h" m6 j0 H8 a* s9 X8 {3 \
第五节  《诸病源候论》演绎温病        46
0 ^/ E% w$ o1 q! _4 h第三章  宋元温病概念的演化与争鸣        48
  d4 {9 c3 s  Z! Z: }4 X  r$ j* k第一节   韩祗和解表不用仲景方        50
3 t/ u8 X/ q% Z& _. m第二节  庞安常辛温发汗加凉药        529 u/ Z- @: L9 w& ~+ X
第三节  朱肱等探讨六经实质        55- {  A6 N: B- n9 `
第四节  郭雍认为发于春季皆温病        59
. q" t/ t$ O; H' G第五节  刘河间、张子和创论辛凉解表        61
/ i0 v8 f3 J3 {. M' v4 x% H- i5 H第六节   许叔微、尚从善八纲辨伤寒        62
! U- Y5 a/ G& T4 b& \第七节  王好古对外感热病的贡献        64
- C- W. W. V( j' d% B第四章  寒温论争引发金元医学争鸣        66
) H$ `5 e( w; o) d; k第一节  金元之前详于外感略于杂病        67: h  _: E( x9 E& n9 E
第二节  河间从外邪立论治多寒凉祛邪        700 Z; a7 Y0 {5 a3 G  ?) q$ C
第三节  易水创论内伤杂病功在补益        73
3 \& C& O7 q* w: F第四节 后世遥承易水创肾命水火之论        80
5 Z9 y( n- e0 i8 u0 C/ \2 z第五章  错简与补亡论下的寒温论争        837 d; E( G1 v3 h. G9 V
第一节  王安道在寒温论争中的地位        84
" b1 m! o7 ]4 A) k' K- j& \3 e" B第二节   陶华论温病不可作寒医        90
. d8 p( A! {5 ^" v第三节    吴又可著成《瘟疫论》        93* N4 D* V' Q: T" h+ T( B" A3 E
第四节  方有执、喻嘉言以错简改《伤寒》        97
2 R# U$ c& b* P5 i* p, h第五节  柯韵伯将《伤寒论》引向杂病证治        102+ O% h/ L/ t3 u
第六章  现代广义温病向广义伤寒回归        104% k6 |; Y* v$ [" _7 k" F0 l/ M) k/ M
第一节  明末清初温病学说勃兴并发        105
$ R' e0 E* @* ^8 ^第二节  清代温病不取仲景定义        111
# X3 ~" m& V: W. |/ V! y第三节  寒温论争的关键在于解表        115
6 {% p) M5 ]! s  j0 B第四节  伤于寒与感于温病因说的优劣        1188 m' K- p. p) n" H; I
第五节  热病证治的进步与寒温学说互补        122, B) ], r  W) p7 H' X
第七章  中西医结合背景下的外感热病学说        125) z6 S! e! i9 ]. G1 Z. l
第一节  中西医论争下的外感热病学说        125/ u( W. c8 t1 X0 F. u- w+ ^; a& W- x+ Q
第二节  中西医团结时期的外感热病学说        128+ f3 q: z/ T1 `% o! N# B1 o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时期的外感热病学说        134, s) W6 S9 c1 P: A2 y, t
第四节   缚住“瘟神”之后        145
) [7 X3 j0 G) I9 T  g4 M附:试论中医基本理论内核的合理性        150
. H, H% t$ |4 @- T- K
3 W- I, `- X; K5 h- q1 K. \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6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16: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热病新论》
0 |. I6 x2 ~; I3 g3 d5 Z! N6 ]——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研究
1 o" f9 ]+ o) b200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u7 u4 z9 ^, M. R. N0 B1 F0 J+ `
顾问:邓铁涛  朱良春4 y4 X& q3 y  ?+ |( ^0 q+ G( [. d

5 f9 H/ `  r2 U7 c  w( f; f主编:曹东义
! P# Y0 I& T# Z+ r6 Q& [" Z- q1 u6 B目录
. j3 J) Z( N4 o, |8 j
' a7 A; \/ D% P, Q7 v  r7 S  O( i8 |9 [' P1 j
引言        4
0 N9 u; H7 N0 X. |第一章        中医外感热病的历史与现实创新        5
2 E5 C4 A" u- B% v/ G第一节  中医诊治模式转化与学术创新        50 }! H" U* Y2 u' f# b. {7 y
从引进到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        6
1 l' B5 d+ H6 x+ o原理和方**的创新最为重要        7
3 {$ |- I% t/ M5 I中医药如何引领中国科学        8/ s, @) U: W- D. ~( w
我们经常说模式,何谓模式        9* S: T7 s$ h! T
模式形成之后为何必须转化        10* T7 |2 z5 C6 q! m
中医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11
  V+ f/ W( l7 ?1 H“热病统寒温”模式大挪移        12
  G% `" Z  i! W1 P8 w4 V: A第二节 以原始创新破解李约瑟难题        13* _& }" b8 T2 r7 G
中医学牵动李约瑟中国情缘        142 I' P5 z9 \' j. c. o
“李约瑟难题”牵动了世界        15. c( H( S$ {% f/ J/ Y6 r0 e
种痘“嫁接”震惊了玛丽        17
) X) q0 T. H) j% V  |& _8 a接种人痘来到英国的坎坷        19
/ Z6 A! Y/ z  l. N! M+ H) o种牛痘在英国为何有曲折        20, v* c" D9 K) ]
中医如何萌生了免疫思想        21% h6 q, j* _3 Q% K% s
中医免疫技术如何创造的        247 A$ s9 ^- G2 i0 L
免疫技术造福于整个世界        269 W( F% j; i; O) i1 n
众多中医原始创新等待发扬        27
  o& B% S9 E) s! S# W第三节  中医可以吸纳、包容西医知识        28: S6 c; w+ c" f- B2 C( k  c
中西医起点不同碰到一起        28! }* p  d! \+ ]
四元素学说倡导分析构成        30; O  |; F; l3 V; D
五行生克注重关系的和谐        31
" s8 T' v# A+ p- E9 v- W干湿冷热不同于寒热温凉        32
4 N- T- w" ?$ x& Y0 K! j阴阳学说来源于测量实验        33. H$ Y, r1 f" i3 i) }5 X* c
“四体液”倡导放血两千年        36# g! _+ |9 E2 h( f
中西汇通、参西丢了自己        38* V# a  B* v7 d+ {
废医存药科学化是为归西        40
  T* Z# w+ S0 x* j9 ?7 I( I为何说中医能够包容西医        41
3 f) u( r$ w3 c1 F0 i论中医如何吸纳西医知识        42
! Y' A+ @% t: t6 k第四节  外感热病学说的历史创新        43
- q1 W% R% R/ U6 _& C- I. q/ D对史前时代热病知识的猜想        45
! X/ q8 T7 A5 N/ z甲骨文对于疫和热病的认识        46
% N! n# _1 l& ~0 Z春秋时代的外感热病学说        46
; D$ n9 W+ `: B" F! D' r( \出土脉经对于热病的论述        47
# w/ ]% D- T; ~9 N+ j" Y皮肤进化与烤火发汗方法        49
; o- C! M" F  l2 @8 ?《素问》《灵枢》的热病成就        49; ~/ U; h0 q% Y5 U; k
《素问》《灵枢》热病之缺陷        547 J: |, q/ L! x1 X+ P5 S5 w2 f4 F
伤寒学派的崛起与繁荣        57
+ V$ r: O$ y3 W4 w9 C: N; T$ N伤寒学说的主要成就        62
6 _* J5 n1 a/ G8 x" q伤寒学说的某些不足        668 F" }6 J+ Q$ I# r; V! Y9 x6 W
温病概念的转化与变迁        67
. D' u7 [) Q/ n. z! S0 i! N温病学派的主要成就        72, @8 S- w+ [% V8 X9 A1 s
温病学派的某些不足        75
0 U# L% }, o7 [1 R第五节  外感热病学说的现代创新        75# s7 {! Z3 t9 z& X8 ?' s7 f  h
郭可明创造乙脑治疗奇迹        76
# i6 i) O2 `; K! Q+ G4 A卫生部两派专家小心认定        77' |3 [/ }! h3 c  Y6 m. I' |; t
蒲辅周再次创新依靠辨证        78
0 V' O* o- y+ m; h, Y' h3 L流行性出血热中医显神威        81- A( e6 V. R+ E$ |, [: x$ T
非典偷袭老专家出谋献策        86! s8 @) i* V& x# d9 q7 Y: l
燎原北上邓铁涛上书中央        88
) [; }+ I' W# e8 C1 q8 d获全胜世卫专家称赞中医        93# b1 h! z7 r* f# v
论寒温统一的现实必要性        101
7 |. j0 w* A3 \, J热病理论具有临床优势        103
" T+ m! p( O; i热病与伤寒温病的关系        104
8 g7 c0 v1 x, K* c. N( C万友生主张八纲统寒温        105& @8 W# c. `) U5 s! T9 L* T# c& o. ?
杨麦青希望伤寒统温病        106% ]! b5 k6 }, V8 g# z8 c
邓铁涛倡寒温统一辨证        107
6 z% Z0 N" x8 x6 U& Y7 J1 H试说五级病证诊治体系        109
" q6 ^2 U( h9 F. l( D第二章  热病统辖伤寒与温病的理论阐释        113
2 M' X' J+ x3 N' n第一节  统一热病的病因应该如何求        113
2 e' {  Q9 C; T8 W疫气只说明热病的流行性        113
7 d0 |, }4 v- f8 M6 I5 U伤于寒邪只是热病的诱因        114
1 L8 Z+ y3 C6 ~0 W4 N# H温热邪气说源于辛温方难用        115
( X6 V& D% R% u2 q毒疫之气共同构成热病病因        117) j: D& b: J# C# O3 A
第二节  热病按什么规律传变        119
0 g  h+ c2 B3 H6 F仲景六经分证综括证候演变        120
5 \% |9 J! S. ?6 q- {; n1 L1 e5 v后世论传经现象的不同学说        121
6 A9 D6 W1 @' x  X+ w3 B明代吴又可论疫有九种传变        1222 U1 g; a8 I. q! D' U4 k
温病学派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        1234 P' e: O0 }5 `  o5 B3 z2 l
第三节  阳郁为热是热病的共同病机        126
. s. q6 ~# k5 k( Y; L$ Q9 d+ l0 E外感热病包含的病种多而复杂        1269 w( g- g5 ]5 }' C" P
伤寒与温病是病种还是证候之差        128) n  P3 s0 r, Q7 |, P# s; f1 Z/ k8 T
郁阳为热是伤寒温病的共同病机        129
2 E. g% x4 K0 B' D9 F+ X# C1 t炎症反应是热病共同的病理基础        130
; ]7 t- e( g2 W/ k6 Y+ E. Q中医治疗热病主要靠宣泻郁热        131
) r- g( j+ Q. N2 L4 }2 e第四节  统一热病应如何治疗        132
8 }$ H9 E. L0 N6 O9 b- n《素问》汗泄两法治热病        133+ W1 H. a' D" v& W
华佗“六部三法”治伤寒        1335 B$ [/ i: ~- C7 }/ M
仲景时代没有辛凉解表法        1342 U6 m# c& N: n- s4 u2 y% X* e
历代医家论辛温解表难用        135
. s( \$ W+ s7 m6 S% @6 p使用达原饮希望直达膜原        136
! ?. S  l( k- U4 D倡辛凉解表催生温病学派        1380 b! l5 u6 n" p: ~0 @3 Q
第三章        建立热病统寒温的分级诊治体系        139
" v% g* ~# G- Q1 ^0 F1 A外感热病统一辨证的第一级图示        1411 c; L3 T" i- t! T# w3 D2 n# P
(一)第一级图设计构想说明:        142
/ O( V# d! I4 _4 r(二)为何建议采用 “三纲辨证”?        1438 F1 s# ~% h- ]/ @
(三)“三纲辨证”与传统的关系        145  I+ j, `0 [1 c1 [
第二级辨证框图及其图说        146
& A6 g& Z1 i& Y. Q2 d(一)卫表证框图及图说        146+ C) _. u7 |2 k
(二)半表半里证框图及图说        1471 {- O+ ~: d0 P- K* K% T# w( O% Y" Z
(三)里证示意图及其图说        148
8 b( B. x% T8 t4 l8 M! x# ?(四)热在营分图及其图说        1496 u. ?) L( `9 t. ~
(五)热在血分图及其图说        150: ?- A. R, O. B5 K: ^4 e, c
(六)突变虚寒图及其图说        151) p% b" F9 G7 N+ _; b" m/ _0 K
(七)阴伤邪恋图及其图说        151
$ s$ w! p, z6 H9 W: y( S5 V3 Y" ]5 s(八)湿热郁蒸图及其图说        152/ d8 C: A; s8 u9 F/ \
课题总结报告        152/ l1 h1 ^7 b; Q) M; r
一、创新在外感热病领域里的体现        153
" o4 @5 Q$ H, T- Q: {二、由热病到伤寒的历史创新        154; ^* ?8 z$ A7 a" [( O
三、温病学家的再创新过程        1587 ?% ]  o7 M8 U4 d( p1 t& Y; D- Y
四、中医外感热病学说的现实创新        1601 _  i# R9 d7 \. b& U
五、外感热病寒温统一的再创新        165
# T% B$ @4 g2 d! s
9 Z- t# I- m: j% j7 `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6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16: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疫论译注》7 ?7 B+ P# c7 e) y7 J- D# E7 \  |
曹东义  杜省乾2 k4 o7 N. q; D" ?: p8 ^
2004年9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 {: h9 l& k. P目  录% n* J1 e6 X) j1 }1 T: w8 u
前  言        5
3 h  v& w  y( b6 C, x& v2 A0 V# `《温疫论》对热病、伤寒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5
2 }" K9 ?& ~! i( v. R吴又可《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影响        11; m, W5 s% l5 W( r9 {2 ^
《温疫论》的版本体系与研究著作        152 Q+ h% K* f4 e: ]: X
吴又可自序        17* d: u, c2 ^' q
年希尧序        18* B8 l3 F) O2 ]/ _- ?( f. ~
上卷        198 [! A" [0 ~# a/ p7 _: `3 e7 W
原病        19
6 R4 M" N$ L% B/ H6 }6 S5 q  |温疫初起        30
  A8 H3 J, v! h% u+ k; O传变不常        36
$ r0 h6 Z) _/ ?% k  Q急证急攻        38/ O) ]( k0 ^, ^! s& W* @& t: R
表里分传        40
8 s7 c4 x& F8 p* R9 G( a热邪散漫        41' ?: J$ e5 \; c5 x% _+ g, ~
内壅不汗        43
" m2 Q8 e* }$ j下后脉浮        45
3 N9 {7 v; F1 R4 P1 d( B下后脉复沉        46
# [9 c3 R. Z7 q) G( I邪气复聚        471 Q9 k7 z4 z; ~( q2 n
下后身反热        48
) o/ r* |/ S3 P/ s: W* M  A4 b下后脉反数        49
1 I( N/ m5 r/ H2 d. {: h: `  R因证数攻        50
1 D/ P5 v# H$ i! g! }: P# `" W病愈结存        53& i( y0 c- d: l1 i  g9 ^9 A( U/ Z
下格        54
2 J& v# u4 \/ g" |. n) w7 I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555 U7 ]7 _) j! o5 f2 ^
蓄血        60  b+ l; r; D, W8 Z+ l
发黄        658 e  C/ E; O* \( y6 d3 \6 J6 x
邪在胸膈        66
3 N2 W7 @7 q/ M; c8 |5 ?5 ]% j( c. W0 ~辨明伤寒时疫        67
9 L% L, Y; ?1 ^- ~, B" f发斑战汗合论        72
1 z" T- b8 o/ m" g战汗        74
  M  J- n  {8 I1 N: x" Z自汗        76: g; I) P7 [- r) W
盗汗        78% i2 z& R7 t! o, }
狂汗        80  x* I# @4 q0 l* r3 T0 k' h
发斑        81
9 \9 F- ^/ I: k# A4 |3 n数下亡阴        83
% J# Q9 l7 |+ t0 B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842 J6 S- v& v& b- j4 a) A+ o! d* f3 r% y
用参宜忌有前利后害之不同        87$ |- J9 w+ }5 k( `8 }, O6 C
下后间服缓剂        91' C/ g& J0 c: Q* t* }  o6 X
下后反痞        928 M7 m/ G6 s& c& N" _2 b
下后反呕        94& L5 n- D7 k5 J8 k. p
夺液无汗        95
! [" l% ]) B; l+ e, p0 R3 U补泻兼施        979 K- x) @8 J0 R9 d6 Z6 C. M) v
药烦        101
, p4 Q( X; I  R/ I' p7 t$ G4 [4 y停药        102& R" F7 n0 ~5 |( D: N
虚烦似狂        103/ F1 e" A" x4 i- `  V- X4 b
神虚谵语        105
& n% i7 k) Z2 ^. p$ q  M9 e+ I0 L5 c夺气不语        106
3 |% c+ s: F0 I2 @4 {. A: v7 s老少异治论        107
1 V( |# Z0 q2 F2 l6 c0 G妄投破气药论        1082 m/ I- Q/ G7 x( r& @2 n+ h' v/ n
妄投补剂论        111) n9 o3 }2 Z& j/ n; o
妄投寒凉药论        112
0 X2 }4 e! N* H9 y% K6 C0 l/ E大便        117. q2 y, `! Q& b( _( e) W
小便        121
: K, o: G$ N1 q1 Y# P, z2 Z, Q前后虚实        123- X! M, B1 d! J1 W
脉厥        125* R5 `) e" ]& ?6 ~$ m
脉证不应        126
8 ?6 a, P  J0 y) e# b0 L. E: w* E3 S) @# J体厥        128% O% F$ k; ~4 A7 C* b' ^6 f
乘除        131
& h0 ?7 P8 r) D下卷        135
3 |& W9 S# e5 t+ n: a; T杂气论        135
( o. c  n4 e3 T' `, z8 d9 ?论气盛衰        139/ Y9 a2 q0 Y' Q+ |3 S
论气所伤不同        141
9 j% O# q; ?- \6 V蛔厥        143
$ Z% b2 A* S/ ], F1 }5 P呃逆        144
5 C1 S. e" v% N! l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145
8 P5 ~; b- n3 o4 N* m* [0 V3 X论食        148; G# F5 d6 m* E# s# p5 X; W& G
论饮        149
; X3 g" a9 V5 _) D0 k( a损复        150
, Y$ P" J  I4 ^$ @+ g2 s标本        152
, ?' {/ R4 y' j# S行邪伏邪之别        153# F! w( ~1 c7 E* H6 x
应下诸证        155/ O5 s" I  G+ V& D6 A+ w
舌白苔,渐变黄苔        155
8 [3 J, w9 o6 K: N) d舌黑苔        156
( j2 t: }" H. l1 e9 p5 @: i舌裂        157
/ K+ w& V% C5 T3 N  D% p) v白砂苔        1580 j" j  m7 X: v# Q5 [' b* e; X
唇燥裂,唇焦色,唇口皮起,口臭,鼻孔如烟煤        159
- Y( J/ S8 {" n, n& T' [3 ^口燥渴        159
$ V& s1 ~+ i4 Z* q+ Z) D4 S5 {潮热,谵语        160, _( d& V" I8 r
头胀痛        161
, y$ \; _9 s" g小便闭        1620 n# x- u: \5 s; U- U8 u9 ~
大便闭,转屎气极臭        1624 a3 U. ]8 r( ^7 \
发狂        164
2 ^; [) p5 o5 P! d6 }应补诸证        1649 G. |" I+ t% K8 ^
论阴证世间罕有        165# ~( p8 {2 V; a( j5 n' D; y  ^
论阳证似阴        1670 B# B% o8 \( e6 h0 a+ P! U+ \
舍病治弊        1686 u. D0 {! L9 E  c1 e/ A' x
舍病治药        169
( t; B. g( P  e- V& W3 s4 {论轻疫误治每成痼疾        170, L- o  F5 j1 L& _) K
肢体浮肿        172
$ y- C3 h# U, K  A, A. G4 m服寒剂反热        174
1 m: {2 }- |1 a" u) `知一        176
( s. I6 D0 @& s四损不可正治        179# S* U* o/ Z/ W- N
劳复、食复、自复        181
# j  D. J, e- m# p+ |, E) `- ?感冒兼疫        1830 ?% J* i9 Q! a: B
疟疫兼证        184# m' ?5 P% P) I
温疟        185
2 _  P: q/ `, y* q( e7 P5 _疫痢兼证        186
' }. z) V" Y6 k1 M. ^妇人时疫        188
" a2 W9 i& u, X7 c% r5 R妊娠时疫        189
7 M3 J3 {5 g9 t1 n/ [小儿时疫        191
3 L0 c5 g& P4 @. ^. W% k0 F. [主客交        194
- L3 u* x5 b. C* D) f' ~. ^调理法        1974 |' N9 _& F8 Y& s
统论疫有九传治法        198% E5 i$ \8 ^5 x
正名        205& N6 C4 K; ~) L# c. ?4 _
《伤寒例》正误        207
# y, ?6 k/ h% L- h& K# R) H诸家温疫正误        2219 m; o3 G/ n( F3 ]. o, \! E0 j. w
附  录        232
9 B4 ], c  ^5 T9 r! `一、SARS的中医病因应当如何求        2324 M; W8 X' ?- F/ C
疫气只说明热病的流行性        2333 ]1 A0 y( G% W+ @+ g
伤于寒只是热病的诱因        234+ O# W& X" U6 H' X1 K
温热邪气说源于辛温解表方的难用        235, E. q1 ]' b' {3 F# o
毒疫之气共同构成热病病因        237
( j& N! g7 {6 A- i& {! q二、 SARS按什么规律传变        239
# ]9 i5 D. C$ ^! F0 L2 q' G六经分证及其演变        239+ B/ K% |+ ]8 {
传经现象的不同学说        241, ~+ M" C6 @, e4 a
吴又可论疫有九传        2426 i3 O0 |7 i/ Z( k1 z( X
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        243
6 i0 Q2 `' j  l. i三、SARS应如何治疗        246
  J, ]; B/ m$ b' u1 b3 e《素问》汗泄两法治热病        247
! q- w5 h& S' E% R华佗“六部三法”治伤寒        247
1 B4 }: O1 @$ F4 ~8 x8 O* l仲景未谋辛凉解表面        248
  I# r; Q: n' F8 t* J都说辛温解表难用        249- V" L7 Z& Y1 E% j& ?$ j) R
达原饮试图直达膜原        251
- ?9 c6 M9 ~0 e; \) \9 b辛凉解表催生温病学派        25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6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16: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群英战SARS》& T2 v; T* Q5 X$ A

2 B. C2 k; B2 C- Q4 b——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 ^/ g( {* B$ N' M: @: [6 r) S

  M2 C# |6 n$ c$ F. g; N2006年1月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2 n" Z  o( ^0 Y; q! H) i
/ J/ N- ]4 m% z) ^+ P0 B3 N: e) F% t/ p+ R0 P' @$ |0 G

% L1 h* G5 d' d" G顾问审阅: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李经纬、$ q; l/ q7 Q' j: O. i
余瀛鳌、贾  谦、李  浩、李  恩
9 e; F; L+ s' z0 V: F; b. P" B  \
主编:曹东义
7 w+ E- }. l/ v8 {0 s
  Y9 I' n, S+ p9 j
0 i( \$ i0 Z% `6 |序        3
2 X! p3 i- }7 U3 u+ R9 y4 s1 P名家点评        4
' r+ W: \# N$ v0 B, E6 ^3 _引   言        10
: y& b8 A; F, S: {% R' v) y史实篇        12
3 ?* p& V4 ^9 v- L  x% H! N4 S, T序幕:瘟神与人类的战争        13$ g. s/ e2 c( v5 [6 o" g
第一章:瘟神偷袭广东        18
! Q" a0 u' B: |* [/ ^) p瘟神发难十面埋伏起烽烟        18% L& i5 D$ O. L8 s) c  K
吕玉波说最难忘怀属当初        26
; J1 X% {  B' O2 x8 P( [广东经验促成中医介入        319 [3 n% j! b; N  e4 R( [5 K0 [
第二章:高高挺立的中医        39
# l! s% U/ h$ M中医的一段屈辱历史        40
* Q' |# Z/ H" Z( G7 G禁用词语大笔一挥救中医        46
- V% h$ z  f# d6 p! R9 U4 G邓铁涛论正确看待中医        52. g3 B+ w8 S3 w; a5 i- v
为中医完整体系而守侯        580 Q5 F$ i' [* g# Z' M5 n- K" I
向中央为中医参与请战        62
% y/ R, ]# A$ F2 Z. p可资借鉴的石家庄经验        708 [' g" ^9 e8 n. `1 C& k! v- i1 [- M8 H
第三章:燎原北上        76
. P) [8 B' N# \! v( l' N$ v- Q疫情如火考验疾控能力        76+ Z, R6 T# N/ f8 [4 R0 C9 `
张文康根据什么断疫情        93
7 {& q' ?% g/ k: b' ~# M4 j新一届政府的快速反应        113. c5 ?7 t9 }- F% V& T1 h, g
第四章:奋起反击        123
3 W+ H8 |6 U  k中医药进军主战场        123
6 c4 m5 a4 Z' {6 o紧急启动中医科研        132* {9 B6 }+ B6 j8 v2 B, m! h2 i+ D
中医群英献方献策        144
6 E8 Y% C9 a( t$ L" Q" [挺起胸膛保卫心脏        215  t4 N$ q: ]3 @) M8 {
第五章:胜利会师        222
. o+ U7 u2 K2 M+ s, U5 y三军会战小汤山        222
; f# J, V' i# i5 I流调与出师香港        2303 x0 [5 h$ Q  G3 N; S6 j. e
中医会师京东宾馆        239
! L6 u+ J6 P' _, A. [收获香山科学会议        268
# {* u, |! W, A8 W) @* C6 L* `+ N反思篇        277
6 h7 J6 U9 f- x+ u1 W第一章:SARS过去,中医收获了什么        277
5 ?% {: W( ?# [, z7 t8 Y展示了中医界群英荟萃时代形象        278
3 M' S, C. f6 n- ~再次突显中医热病辨证治疗特色        280
: l5 u! p! l- V收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科学精神        282
! I: @" |8 B7 ^* m5 h蕴育外感热病理论寒温统一的突破        2875 R( ]% Y7 l3 x# T8 T/ ~
第二章:SARS促使伤寒温病统一        2909 z- s/ _) h* {& w3 b7 ?
《素问》热病是最古雅的名称        2910 I. N& q2 W3 K+ V3 x
广义伤寒学说的历史价值        2924 t. z& _6 Z5 o+ G
温病概念广义狭义的演变        293' ^5 W' `  l; {" z+ w+ V6 p9 C
寒温论争的关键在于解表        294, q' i3 W& ?7 V( v
统一热病学说是我们的任务        2950 s; {# @8 y2 [6 p
第三章:SARS的中医病因如何求        2970 M) D( ?' x8 S4 V7 T7 C
疫气只说明热病的流行性        297
$ D- _4 f$ l  L, l7 \伤于寒只是热病的诱因        298
7 O3 N2 F8 U' X, s! p6 f温热邪气说源于辛温方难用        299
: f( _0 ^+ g3 G) z. @毒疫之气共同构成热病病因        301# X# J; |. w) I/ ^
第四章:SARS按什么规律传变        303% G1 i6 B; ?& Y% l- I: H
张仲景六经分证及其演变        303
) F- D. L  f; L4 {' U) t! G  r后世论传经现象的不同学说        3056 y" B: b  a% P  _! T4 j- T* K
明代吴又可论疫有九种传变        306
* s; }' c+ h1 A( A3 R' b& \6 L' I温病学派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        307
; B5 c. j3 Y. a2 B( O第五章:阳郁为热是热病的共同病机        310, U) e; i$ k8 ], [: N% m' l
外感热病包含的病种多而复杂        310
( u7 H5 F5 w( I伤寒与温病是病种还是证候之差        311) T5 g, R0 s8 r0 C8 ?$ d
郁阳为热是伤寒温病的共同病机        3130 J; X; A6 O) x; x! z
炎症反应是热病共同的病理基础        314
* x" e' \3 J, j! f中医治疗热病主要靠宣泻郁热        3154 v( A! T0 F3 z, N6 B2 R
第六章:SARS应如何辨证        316' B; o9 f7 w. P  m8 @/ S; {
万友生八纲统寒温        316
5 w* B* ~; t, p( W  \" G杨麦青以伤寒统温病        317
5 e) T. X& x$ a" y邓铁涛寒温统一辨证        318: v' J3 v: J' h
试说五级病证诊治体系        320$ [; C1 a  ?; V* G
第七章:SARS应如何治疗        3243 ^* M# }% q1 n' N3 M, P- k
《素问》汗泄两法治热病        325
5 ^+ ]5 d/ q* h3 n5 G4 S4 I华佗“六部三法”治伤寒        325
- P: c' x$ W/ w$ _% z仲景未谋辛凉解表面        326
  V3 m5 Y1 a5 _2 q8 S; @历代都说辛温解表难用        3272 @; `% r' i; l- B2 y3 L$ z7 t
达原饮试图直达膜原        328
( K* d) G' {6 a- l& S辛凉解表催生温病学派        33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6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16: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吹哨固然重要,中医更需要呐喊
2 ~+ v  b0 U. r( ?6 V* `9 f) n曹东义) R* g7 X0 f* [- g( @& B9 x* f0 D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Q2 q# D3 X6 j% ]' ]! L
: E$ [1 D9 v: r. Z7 g! L! d
最近听到,较早谈论疫情的李医生不幸因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治身亡,令人痛惜。国外媒体说他是“吹哨的人”,他的警惕性,以及高度责任感,令人敬佩。+ d" |9 k9 J$ v6 W8 P) m0 s
当然网传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和医院呼吸科主任按照渠道及时上报疫情,促使医院和疾控部门采取措施,远在李医生之前。所谓“吹哨人”,是西方故意抹黑有关部门,煽动不满情绪,希望像在香港那样操纵大陆的舆论。) L6 v3 \6 z- h' |
先放下这些传闻,说说自己知道和做的一些事情,我们在疫情爆发前后做了什么?
7 J5 H8 C# d9 O8 D. a* s* C+ }; @我2020年1月17日(腊月二十三)早晨赶到北京,参加孙惠军先生、黄女士等人主持的北京生态医学研究会、天地生人论坛、炎黄文化学会一起在中国地质大学办的年会,我发完言,匆忙吃了一点饭,就赶忙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医政司、法规司的有关领导座谈一技之长人员考核的问题,此前我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有几位会长、秘书长给领导写信,建议本着放管服,以及“县管乡用”的原则,请把考核的工作站点下移,在县区举行,不要集中在省里,这样既能选出真有水平的民间医生,也不会降低标准。赵司长和几位领导们,认真听了我们的意见、建议,说事后他们再研究,然后向于局长汇报。我们也希望得到简报,或者答复。# z. p' ~6 x' r3 G) c: W
2020年1月18日(腊月二十四),我参加裕华区的政协会议,19日列席区人大会议,20日下午散会,21日石家庄市和各区召开了紧急会议,裕华区戎振杰局长向各医疗单位布置防控任务。- r  r" x: D8 J1 u
我19日(腊月二十五)晚上,接到卫生部老领导张维英先生的电话,他说,武汉的事情很紧急,应该发挥中医的作用。
  y' [* |+ o5 V( m& R后来连续几天,向最高领导提建议,先后认识了焦俊东院长、高海波博士、武汉的洪峰院长,高宏博士等人,再后来高海波博士把健康中国工程的发起人和负责人严晓蒸部长等人介绍进来,成立了一个社会力量援助湖北(黄冈)的团队,大家分工负责,不断沟通,吸纳民间中医和社会力量,做了很多工作。
# y" H& y6 v4 z" }# c1月20日(腊月二十六),我发出一篇文章; K' T4 L7 \; y% l
【新提醒】曹东义:历史经验告诉大家,病毒流感中医应首选必选-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883&extra=page%3D1
6 y2 k2 S- j: l, l" G希望能借鉴历史经验,实现“中医首治、必选”,这个2020-1-20下午3点多发出去的帖子,也发给很多领导参阅。
6 p) O7 U* e. h2 F7 \9 G现在看来,这个2014年我曾发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只能是一个美好愿望,在那个时候,是太早了,是一个不可能实现愿望或理想。因为,一是人们不会在思想上同意这样做,二是根本没有这样的“准备前提”,即使愿望再好,也无法实现。长期以来,社会对中医的欠账太多了,尽管经历了非典,但是,教训没记住,经验也就无从谈起了。
6 [' \; U- d, Q1月21日(腊月二十七),我知道了习总书记和李总理有了批示,知道一场应对瘟疫的战斗打响了。因此,我和研究生武宁联合,又发了一篇文章,同时发给《中国中医药报》和学术期刊。7 ~) k! h) ^0 B2 w3 z
【新提醒】中医治疗发烧、瘟疫的智慧-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888&extra=page%3D1- I3 [0 \' b, T1 _5 {5 A  B
这篇文章,从中医的历史经验、中医内部的不同学派如何“和而不同”、西医不分层和中医不分类、分型论治与辨证论治、“河舟码头学说”五个方面,以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学术研究论文。
4 m* ?% q" H0 U$ f4 q5 _6 X9 t# S" n, Z4 {& a+ R7 u. }( L

3 A: t/ x& z. _$ L7 C& \4 I& Z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我发了一篇介绍邓铁涛先生当年替政府分忧为大众着想、呼吁中医参与、论述中医非典防治经验、引起世人关注的“铁涛精神”,希望尽快发挥中医作用,奉献中医力量。
& a2 I0 L5 u& L+ ?; }+ x' H【新提醒】学习邓铁涛先生为战胜新瘟疫奉献力量-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889&extra=page%3D1. w- O/ x9 }/ J0 p* w; ^/ ^. p1 ?

" q7 E& n( I; D7 z- m$ q, D
2 f% a: H* Z: |) [: l1月25日(正月初一),我正式提出了建议,发在网上,也通过不同渠道发给各位领导
" u- @8 N" M, a! r! w【新提醒】充分发挥中医作用,迅速控制新瘟疫的建议-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890&extra=page%3D1
$ ~* Z9 S5 G4 I) ]我建议建立中西医协作机制、总结前一段经验、建微信专家群共享病例信息、各阶段都有中医药参与进去、杂合以治不要局限于汤药(可开放中药制剂)、启动中医药科研、加强中医参与的宣传。
- S2 Y) s6 x3 W7 \( {" D25日这一天,我把《中医群英战SARS》书稿的电子版,发到了很多微信群里,希望历史经验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 j" N) v  h: q3 m( k
+ d+ o  y( N2 T- f. A+ \; r, f9 b( i9 d* j& O( H5 }
1月26日(正月初二)我写了一篇文章,希望大家说抗病能力,而不要笼统说“提高免疫”,因为很多肺炎患者,就是因为一时间抗体产生太多(呼吸爆发),造成免疫损伤。3 E$ s3 l- _+ X
【新提醒】曹东义:新瘟疫当前,大家不要说“提高免疫力”!-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892&extra=page%3D2& ?8 e, ^+ }; {6 r2 r9 C& }8 R
% _' V. H; a; B9 e

: n; c1 p' u& L& H" l) |2 V
* v, y$ M  m% m9 O5 F9 L4 r1月28日(初四),我发了一篇文章,介绍2003年非典流行时期,香港西医力量那么强,他们为什么到广州请年轻的中医去协助他们治疗?
" z) F1 g. i& Z# p  _【新提醒】香港医管局,当年为何请中医帮助治非典?-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893&extra=page%3D1$ o; x% C1 `& b# N  u% e5 |
( ^, Z5 Y+ ^8 ^7 }$ X0 v
1月30日(初六)一篇文章,是介绍河北省当年提出的“挺起胸膛,保卫心脏”的河北精神。
& J: R$ R% u( y& J, \【新提醒】曹东义:疫情当前,需要发扬挺胸保卫的“河北精神”-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894&extra=page%3D12 F( M1 x5 U& J9 K

5 W0 k& c! O. [; Y1 m, Y% {3 i- x1月31日(初七),我发表了一篇文章,让大家不忘非典那些事,要医患和谐,避免“硬汉方东升”遭遇的事情重演。
' d+ ?8 m. P! q7 T( a( a【新提醒】难忘2003年非典那些事,应该医患和谐战瘟神-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896&extra=page%3D1  z, n1 z) \- x# e6 D" V( t

1 T' u& f2 I+ M) Y' J2月2日,我看到武汉一位西医妇产科医生曹丽蓉,用中医药自救,治好了自己的肺炎,发表了“西医中国化”很有必要的文章,也反思了很多中医人不自信,不能用中医药救自己,更不能救他人。
) E) I. K. z9 y+ F2 l  h【新提醒】新瘟疫提示:“西医中国化”很有必要-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898&extra=page%3D3
: g' a' Q" K( m, }% n( L: e6 _2 A/ {
) {! [" {; \; Y

: c" m1 w$ o' p3 |  K' Y: d, e2月3日,针对很多中医焦急,不能参与治疗,有劲使不上,我发表了一篇文章,论述救活与防火,都是贡献,前者是英雄,后者是神仙,贡献有大小,做好身边的事情,就是发挥了作用。
& D' o6 X& ^6 _3 K【新提醒】曹东义:大瘟疫当前,能救火是英雄,能防火是神仙!-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899&extra=page%3D15 u6 @  U8 p3 m. q. i. V+ a

" Y8 v8 O+ q$ Z4 a9 A  u( E7 K4 T  O, s
2月5日,我发表了一篇文章,从三个庚子年的灾年来谈,当下应该发挥中医作用“中医就在身边”,中医可以利用微信平台,“空降到灾区、疫区”,其中的三条建议,一是组建专家团队,接受大众、患者咨询,二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牵手大众与中医,让中医接地气,有的放矢,个性化解决问题;三是,请有关部门协调,实现中医药物和物质配送,让大众用得上中医药的方法。" C7 N0 ~% D# e2 K
【新提醒】曹东义:庚子灾年闹瘟疫,中医作用不一般-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00&extra=page%3D1
; ^: z& D& C4 b1 z+ W1 N3 B* M1 c/ f1 K" Z* F" Q( H

( [% g* C! B. t" N9 }# `5 b2月7日,我发表了一篇文章,针对欧洲历史和美国目前对于流感的恐惧,来谈中国历史上为何不惧怕流感。当然,生活方式改变,人口密集等是重要因素,但是,最重要的是大众对于中医药缺乏了解,不在第一时间选择中医,不相信中医,中医在基层很缺少,这里因素造成了目前的状况,大家开始惧怕流感,社会要花很大的成本、代价应对流感。
  w/ P8 W- F  v% K0 _* D4 g本来,这都是可以避免的,不应该出现的出现了。值得大家反思。" E5 g- X9 r/ l/ d
【新提醒】曹东义:中华民族历史上为何不惧怕流感-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02&extra=page%3D16 Z+ ~& e* E, H. S9 r

( m5 ~; R' V" ^5 f+ m9 b
2 @$ y- f$ N3 K4 Z2 J9 x" H+ O2月14日,我根据2003年中医在战胜非典的过程之中,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却在后边迎来了取消中医的闹剧,因此我写了《中医,世界欠你一声“谢谢”》% u- Q$ Q+ H" o' C- e# z& p
【新提醒】曹东义:中医,世界欠你一声“谢谢!”-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3D1&_dsign=7ef553e6
8 e; ^, S  T5 |% H4 ~  l& J. k9 L; X# K* Z
2月12日,根据中医内部伤寒与温病学派争论的焦点问题与,写出来《辛温解表的目的是“除热”而非“散寒”》% w# s3 f; V: u" ^% [* N8 \
【新提醒】曹东义:辛温解表“本质”是“除热”,而非“散寒”-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3D1&_dsign=5ad648e2
$ V9 b4 H/ T; S# k. o+ Z  S1 a: o3 s6 Z& A, C: D& K' _
2月12日,担心人们在救治危重证的时候,想到的只有清热解毒,提出在温病、瘟疫的后期,或者危重阶段,主要矛盾是阳气衰竭,而不是伤阴,所以我提醒《新冠肺炎勿忘“突变虚寒转为内伤”》) J" |% U% i* r% O
【新提醒】曹东义:新冠肺炎勿忘“突变虚寒转为内伤”-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3D1&_dsign=6057fbcc
; L( r' q9 {, F, J8 ^4 P: w1 p
% M9 n6 R, K6 }3 |2月19日,提出,温病概念,千年相传,有古今不同,主要是广义狭义的区别,因此发表了《仲景的温病概念,与明清不同》
" G- K. p. d- B' @5 |【新提醒】张仲景的“温病”概念,与明清不同-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3D1&_dsign=baca10c2
, r) |2 ~9 K2 o: G1 Z
. _# b* T- @) ?9 q2月19日,发表《伤寒温病之因是求出来的,病因已成既往,推求未必恰当》8 a0 B+ M" t$ O! k# g$ K
2020年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其病名病因的推求,又和2003年非典期间一样,中医界各说各的,众说纷纭,一片混乱。
) L, ^( F0 j  a请大家注意一个事实:病因是求出来的,不是测量。这就好像热药、凉药一样,不是屋里温度,而是“审证求因”
" l! `) ?. R: G7 O并且,病因已成既往,推求未必恰当。! G1 X# a1 V1 d2 X6 j) U+ c: V
中医可以“审证求因”,也能辨证论治,证候是基础、是根本,病因不是最基础的出发点。; ]! W0 O( Y0 A. N# @9 C1 n4 z
换句话,伤寒到了阳明阶段,还需要考虑病因是伤寒吗?
* ?" o$ G( Z: q8 j' [# _有关论述,见曹东义主编的《中医群英战SARS》2006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 f& v8 o1 ]- B' _; o7 k; y9 W【新提醒】曹东义新冠肺炎再思考:病因已成既往,推求未必恰当-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ra=&_dsign=4f6d4d705 {0 K) B$ s7 J+ G. M
2020年2月19日,我们提出应对新瘟疫,临床路径研究很重要,应该成为战略项目
9 n3 E; ?$ d7 Q2 |* y& P【新提醒】应对新冠肺炎瘟疫,“路径研究”很重要-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ra=&_dsign=5c152060
: N. {5 c3 n7 J/ H+ [7 O
3 H# X0 Z3 V. Y% \9 w, r1 |. N2月20日,我深感西医缺乏有效药物,应该在西医搭建的消毒、隔离平台上,由中医发挥作用。因此,想到杜富国的担当精神,
8 E3 J/ U2 c, \, o7 l) E【新提醒】中医学习杜富国,紧要关头大吼一声:“你退后,由我来!”-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17&extra=page%3D2
9 D: |. A4 u  Q  V6 `. ?: b+ \8 q; [" a% K8 ^
- v' E4 j# e" j' _$ y) `
2月21日很多民间中医,在这次新冠肺炎瘟疫突袭的时候,变现极为优秀,我不仅把张胜兵的经验,帮助他传播,而且题词鼓励“国难出忠臣,时势造英雄;国医战瘟疫,武汉张胜兵。”但是,由于面对民间中医的尴尬地位,以及他本人过去与现在某些表述问题,引起不同声音质疑,我参与组织“健康中国工程”防疫队,也有一些探索和努力,2月21日发表了下面的帖子! `7 r& `1 c( z5 s& C% I4 `0 u1 J
【新提醒】疫情如火考验救治能力,民间中医各显神通不犹豫-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18&extra=page%3D1- L" H. i" w0 v/ m2 {
& r8 Q# j: i0 l- C, e
; O0 o/ [+ t1 N$ b
2月23日,对于方舱医院这个新的救护形式,以及中医药历史上的“疫室”隔离,防疫措施,我下了下面的文章
+ j! y6 a2 }2 _% M. u9 z【新提醒】曹东义:扁舟一叶渡沧海,时代方舱济众多-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21&extra=page%3D1
' o9 c+ f# q* ^' x% O) m+ Z1 f2 i; s. K, c7 _, |2 i% K4 u
9 b% h$ A1 q; n# a6 C( h  c
2月23日,我对张仲景与华佗不同遭遇,借助毛泽东《送瘟神》“华佗无奈小虫何”,谈了战胜瘟疫的社会力量问题
* t2 i, ~- `% ~! C2 a0 w; g5 c【新提醒】曹东义:华佗无奈小虫何,仲景来了办法多-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20&extra=page%3D1
; q! `* o6 S! w7 A2 }8 U% ?; u& S  [

$ b9 F* c$ M" j" b2月26日早晨,我反思前一阶段的中医治疗,如何看待众说纷纭和展望这一未来发展,瘟疫过后,中医收获什么?写了我的忧虑和期待:. J, d) D. \7 |; p7 Q  x- `) `
【新提醒】瘟疫过后,中医面对的是复兴,还是继续沉沦?-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ad&tid=1923&extra=
) ]2 H1 Z3 u2 n" j: m) h  t8 @0 A: {4 C
0 J  P4 x/ U$ U# e2 \. v
2月28日,对于病毒感染的特殊性,很多人不了解,不知道化学药物抗病毒药的副作用,因此我写了“肺炎病毒,病人自造;化药杀毒,也可加重病情”# e" d0 @0 W" z5 }/ g( y, o
【新提醒】肺炎病毒,病人自造;化药杀毒,也可加重病情-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ad&tid=1926&extra=
: n( W- Y& L: H! X+ p  g+ s$ b$ s! z+ t6 v
2月28日! W) B2 @! d0 B/ E6 o5 [* y7 g9 C
方舱医院依靠中医药特色救治了很多人,其中最尴尬的是自封“中医黑”,也被中医药挽救了生命,他们虽然喝了中药,却仍然坚持自己“你的理论我不懂”,这是一个历史的欠账,说明白中医的学术特征,不容易。因此,我写了长文“中医黑”服中药,“你的理论我不懂!”# ^* _. v/ r) N
【新提醒】“中医黑”服中药,“你的理论我不懂!”-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ad&tid=1927&extra=- Q% Q! H; a0 D( q1 C. x* L5 J
9 @0 k. S$ r7 q- @" K9 D

+ F6 \$ l) ^+ M" z. P2 h2月29日,我撰写了关于“清肺排毒汤”的一篇科普著文章,分析为什么中医可以和而不同,而不是“唯一正确”。
3 [8 ]0 U" i0 M& [【新提醒】揭开中医神药“清肺排毒汤”的神秘面纱-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ad&tid=1930&extra=: w" [" Y1 M5 A; d) a8 v: F! R
) U8 S, C1 w* v! U
3月2日,我发表了关于中医科学原理与西医不一样的文章,可以简单概括为移动靶与固定靶的区别,一边让大众明白,也可以为中医专业人员提供思想武器。
  g! H( u  ^5 L8 G4 e' H【新提醒】走马看伤寒,“西化不了”的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ad&tid=1931&extra=8 `$ Y7 l: ^* h1 m5 W& E  e$ w

1 }( i: c1 s/ z# D3月3日,为了回应王明华先生“医很好,但是中医很乱”的观点,我发了一篇文章8 ?7 x8 i  |) c) G
【新提醒】中医乱在表面,西医乱在内里-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33&extra=page%3D1& S0 q. C; D, v4 E) ~$ g& x
; C8 f' }2 E: @

6 l# ]) i% w/ ]' Y9 M5 j  [3月4日发表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充分发挥啊三方力量的思考$ `8 t+ G' m2 h
【新提醒】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充分发挥三方面作用-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read&tid=1935&extra
0 e6 B5 g5 A/ s( V/ }=) m. P0 v2 k! j  l. c: p8 ^& v
3月5日,发表了关于民间中医发展的思考,基层强才是真正的强,不是医院多、大楼高就健康有保障。. p& R) I$ V5 m* w( }1 X
【新提醒】善待民间中医,应该学习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thread&tid=1937
% O+ O5 |1 ]: ^- T8 D5 b, E6 `3 w! d6 z8 B$ I
3月6日,面对中医不被理解,我又想起中医“确有专长”认定的困难,因此又发表了一篇文章
* i. q1 V6 P: z. E, z. Z7 c【新提醒】假如请朱良春先生考核,认定“确有专长”会有困难吗?-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3D1&_dsign=37ba0e87
3 e  j3 {) |: h4 m' {8 L
/ d# Q+ V+ [) l( t3 [1 r6 U0 ^3 V) W3月7日,关于李跃华事件,存在他是什么身份的问题,他的技术和方法,是中西医结合吧?6 c6 @3 }! i' _0 k" M
【新提醒】有人质疑李跃华:你姓中?姓西?还是姓中西?-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43&extra=page%3D1" I3 F0 ]+ f% W  x5 A) `- `' {
/ m; @! R) z6 s8 [% h1 y6 s
3月8日,呼唤大家学习曹丽蓉,敲响“西医中国化”的警钟,否则就是有些人不幸的丧钟3 }; c6 l6 L! \" w
【新提醒】三八妇女节,梦醒新冠肺炎,敲钟人曹丽蓉-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45&extra=page%3D1+ M' \8 D* q' g: b0 ^9 B

8 u) L$ E9 H3 @3月8日,我对张胜兵现象,进行了评价/ W" |8 t/ R; d5 K, ]. x* ?9 f+ S) g
【新提醒】有人问张胜兵:你得罪了哪路神仙?-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46&extra=page%3D1; i3 m. u7 E/ B% Q  A
# O! b$ P  v0 V' n
3月9日,写了关于免疫的科普文章,2篇
/ O4 ]3 b; _; o  ~+ g% ~【新提醒】曹东义:“免疫力”是西医玩坏了的“中医词”-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48&extra=page%3D1
( t/ g% U$ q$ z【新提醒】中医的免疫思想和免疫技术,教 会了西医,造福了世界-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50&extra=page%3D1
+ F7 r8 t* n: w) ]. [; z) {2 E3 F
3月10日,有一个此前的小结和建议:【新提醒】曹东义2020年3月7日,关于新冠肺炎以来的研究与建议-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1951&extra=page%3D16 b% u% g/ p2 n& H2 w( C1 E( Z, o
4 [2 p0 ?+ M4 T7 r; G
习总书记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4 r1 ]0 T. C/ @1 j& [% A! c* f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主席说:“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这要作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先手棋。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开展长江生态环境大普查,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做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对母亲河做一次大体检。要针对查找到的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研究提出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整体预案和行动方案,然后分类施策、重点突破,通过祛风驱寒、舒筋活血和调理脏腑、通络经脉,力求药到病除。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空间管控单元,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做到‘治未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L1 t* f* y. E6 @5 K# R1 z* A
, Y2 j. `1 E; |/ C. k0 i6 }' P
$ N/ e& c) T2 g
中医需要复兴,复兴需要呐喊,你听到了吗?
2 |; G" E+ g3 L/ g4 Q7 H5 h中国不仅需要“吹口哨”的人,更需要呐喊的人。/ C6 H/ b9 M0 O; c2 g8 S( _
2020、1、8初稿
: `2 \- `6 k) D( i2020-2-18修改
7 y# [7 h) G; M" o4 y2020-2-26第三次修改- S% O! N' G( U7 B
2020-2-28第四次补充
1 B8 r) @4 R( l1 _3 S. i2020-3-2第五次修改8 m  l  b! X6 h& [9 |
2020-3-10日,第8次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29

主题

17

回帖

22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87
发表于 2020-4-4 13:4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7 16:12
9 y# q& b# o0 B《中医群英战SARS》
! d. p( ^6 a) g% V! ?* l: j7 e
' a9 v. Z2 I& [: X& b/ ]4 ]( ~% l——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
: \' V- w9 u% ^; h' ~% Y( w

( n4 M- E8 Y+ B. r( m9 N+ K1 C) e感谢曹教授分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6
 楼主| 发表于 2020-4-6 10: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管理员 发表于 2020-4-4 13:46! S2 I6 p5 Q: Y2 Z
感谢曹教授分享
+ D( H# V1 h  [& @, Y. B
谢谢你的鼓励,网站很重要,不要受损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29

主题

17

回帖

22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87
发表于 2020-4-6 19: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4-6 10:00( G* }( d3 [$ B# o# \" c  r4 ^  w) q* k
谢谢你的鼓励,网站很重要,不要受损伤。

$ W/ Z/ L8 l! y( l( O+ U$ e数据都在及时备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6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7: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新冠病死率低是数据造假?世卫组织这么说!+ P; e# [: ~: V+ p: ~$ w
原创 江菄  针会天下  今天& j+ x$ m: u& h
, J7 P/ }+ C) L6 L- _% T' N
( N) ^5 r( ?$ _! [" N* S6 d; v1 H& z
“为何中国病死率低?”国外的很多媒体非常关心这个问题,甚至怀疑中国在故意捏造数据,制造新冠肺炎低死亡率的假象。
) |* y6 _3 @: E! F: ?( X! r# X$ B0 K2 a( ^& L( x
/ \" G. m, N) d: u0 {

( B) K6 y2 D: s/ C! h; k. \# A在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回答了这个问题。/ d6 i7 L9 d) C  k  R
- X* a. @  B# B! n" p4 W' _: `5 \6 s
$ m% t. L" h# S5 o# d( w# d0 c" U- ]
1 V  c% O( m6 W6 s1 Z$ P. O
7 O+ \; o' c9 T- |
2 d. `+ R6 o$ W  @

, X) F& X7 y8 \8 e4 f) N1 k
- n$ R. @" H0 }0 K0 }2 m世卫组织的解释如下:
1 N* b' A8 G( `' `( g: ?8 [+ e' ?" S$ Q8 p9 d$ g
7 I- P" J- n& m; R

3 G# N$ C* u6 U* c; x* s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我们有对全球观察的数据,同时也有观察中国的病死率方面的数据。在疫情暴发的最初,病死率是较高的。这在出现一种新发传染病的时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新发传染病刚刚出现的时候病死率是较高,后续将出现一段时间的下降,我们在后面看到武汉的病死率在4%或者更高一点,中国其他地方的病死率已经下降到1%以下。很明显的一个解释的原因就是当最初病例激增时,卫生系统已经不堪重负,尤其像重病监护服务已经没有办法去承担如此之多的病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新发传染病最初有如此高的病死率。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各个省份成功地使得病死率出现了进一步的下降,急剧攀升的曲线随后变得平缓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降低了病死率,降低了医疗系统的负担。此外很自然的有一种学习的过程,当医务工作者和护士对这种疾病越来越熟悉的时候,他们也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救治。! X( c( J9 @4 p/ ?4 R1 A$ t" `6 t

/ y/ Q, T# E) X1 N$ k$ [6 ^* l' c+ ~! \$ x, a* }7 V! r

- f+ F6 s* k/ z/ ~( |全球在病例管理政策方面也会有变化,比如最初轻症可能没有作为病例,作为分母计算进来。因为中国的政策是非常重视检测的,后续我们也做了更多更广泛的检测,这样使得分母也就是总病例数更加准确,分母得到了扩大,相应的病死率也会有下降。武汉也在做病死率的建模研究,后续达到的是1.4%、1.5%的计算结果,这比单纯看最初计算的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的比较的致死率要更低一些。在致死率方面有众多的假设理论和不同的解释,但是从致死率的分析对比中,我们得出的重要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是让卫生系统更好地做好准备,使其有能力能够应对在特殊情况下激增的卫生需求。3 V4 F7 j, x. w9 k- \2 {- U) b

, X  T, `  G( x
8 s6 g& f0 p' M: U
. n3 O& r- k+ L8 T* \- g, j0 G) @3 p世卫组织的这种解释合情合理,但不够全面,至少我是不满意这样的解释的。: n2 U/ k$ q  @/ a  I% x

' ?% l# ~2 Y: a! z' n* V2 V
/ h6 q: C) s- a' s2 K( e( L/ j9 p! y9 H% B6 \; c
比如封城初期的武汉,1月26日,病死率也几乎到了10%,但是随后几天,病死率一直在降低,10天后就降到了5%以下,后来大量的确诊病例增加,但是病死率并没有增加,直到目前确定在了5%左右,同时治愈率也大幅上升,说明新增的确诊病例受到了很好的救治。
  z, L0 Z4 S  c7 `2 r  a" K
. C! n2 Q2 J% z$ ~! t+ A: a2 _& v$ v! N

4 B% D! Y0 E' V# W( N8 ?反观意大利,从3月10日病死率超过5%以后,直到今天有一个月了,病死率却在不断攀升,目前已经超过了11%,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熟悉”这个病毒。- l  V5 i: C( P% ], K& b  @
1 |9 [, c8 z0 F5 K$ N4 I* x

# W; _! b/ }0 @5 N, g
" A; ?) c% q9 H' G' \( j! ?还有西班牙,3月20日病死率超过5%,到现在20天了,病死率也攀升到了10%,说明没有很好的措施来控制疫情,没有很好的药物来减少死亡。
' F/ l6 s& e; s% W. z- e  p/ t2 V- f4 O5 N, P  D6 `) b2 W. _& X
; K+ h# E4 I8 x$ `

! d  c0 u, X" B) D$ X8 h' }% {按照世卫组织的说法,“当医务工作者和护士对新冠病毒越来越熟悉的时候,就能提供更高质量的救治了”,但是事实却是打脸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医护人员对新冠病毒熟悉了快一个月了,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而中国的医护人员跟病毒熟悉了10天后就将病死率降低了一半,这是什么原因呢?+ x4 }7 H8 ^3 J/ B# l
) _) C3 z. v7 |
* X% m( t5 Q$ {! L7 b
8 N6 A% j) j  _, i( o
世卫组织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当初世卫组织考察团到武汉考察的时候,由于主流西医的傲慢,没让中医专家参加,西医专家当然也不会告诉他们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法,只会告诉他们西医没有特效药,西医只会用吸氧、呼吸机等支持手段。事实上,恰恰是被忽视的中医的参与,才让新冠疫情得到了控制,这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都反复说了,一个是在社区里用中药控制发病源头,第二个是中药进方舱医院控制轻症转重症,第三个是危重症患者用中药加针灸代替呼吸机治疗。
% E' B3 f. D4 D, z& T: ?# F! F: U
, V) c4 ~0 F) a: q& i( v  C
% d! @% _+ W+ S& q& u$ f) H' ]! R. [4 F) D9 D. N* G, p
2019年,《柳叶刀》发布了一份名为《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质量与可及性排名》的报告,把各国医疗能力来了个大排行。
3 ~  l, P) J$ K) V9 p9 _# D' }8 J, _% K, u1 d2 l0 }+ x3 S$ w
* _) m: d" c( ?7 d8 f
. O  e1 K: j7 S  H

+ T- R2 Y1 m2 l. v* a' [# B- E
$ y( Q& ^! p* \/ t6 {' ^7 }0 |榜单前60名的国家 | 图片来源:《柳叶刀》* L  C2 W# }- g! o9 O$ q! {( Z. `

+ _, }/ I* F: C2 ]& B2 ^' m
8 L. p  E; @- B6 ~
4 w6 Z2 h1 [) X4 A发达国家的医疗能力排名都很靠前。前10名分别是:冰岛、挪威、荷兰、卢森堡、澳大利亚、芬兰、瑞士、瑞典、意大利和安道尔。11-20名分别是:爱尔兰、日本、奥地利、加拿大、比利时、新西兰、丹麦、德国、西班牙、法国。
7 _! I" r* O% C5 r. \, S8 Z1 q3 M9 {" x( h: ^% Z3 R
! j  m; G% c. F+ Q" C

0 K  I  d* T* D$ {3 L! y, Y根据WHO和霍普金斯大学统计的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前10名分别是下图的:卢森堡、冰岛、西班牙、瑞士、意大利、比利时、法国、奥地利、德国、葡萄牙。
" E- a4 N  ?- v3 e6 F2 X4 v' S: Y1 M, |. R9 b' ^* n

1 z' U9 o2 Z9 R, j& o5 h* \- N
% h  D, d  L2 x$ A9 X0 E. v& P: K: h* G1 ~

4 {2 Q! @  l. ~. s3 S8 M对比一下上面这两个图,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医疗水平最发达的10个国家里有4个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如果让我们的视野再打开一些你会发现,前9个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在医疗水平最发达的前20个国家名单里。这难道不讽刺吗?
: X) A/ W1 k- o8 Z
2 b4 J" m5 _2 f( [- z% f4 C
9 Q1 \- H  s, t8 a" \6 v5 Z+ [
! k# _3 k. k- v$ s: e  V& g+ n我们不禁要问:现代医学是怎么了?治不了病了吗?0 J* J2 R8 c( J
: ^' B% i. j, e8 T1 Y

/ B6 n- d* q0 g
9 h: }& M1 A! v4 X- _4 c5 G1 }有一位张网红还为这些国家洗地说,疫情严重更证明了他们的医疗水平先进,听到这样的话,我简直三观毁尽了!这些人总有话说,不管好的坏的,经他们的口都能妥妥的洗白。
7 \2 y0 r3 k& I! b
: {+ U* N, W  f& D: q+ \" S
7 n) e* C: E3 K* J' m# v
4 T- q: ~) G  v0 k. f好吧,姑且同意你说的检测能力强才使得病例看上去很多,那么死亡率那么高,怎么能证明医疗水平先进呢?请张网红再给洗一洗。
. C; N  V) D" H* H; y1 T" L3 k( m6 ^  ?# g

* _, z, f0 G- C% o/ C; b7 g
( n* C1 m/ Z; g* d其实,现在中西方病死率差距如此之大,绝对不是什么医疗水平高低和医护人员熟悉程度等所能解释。关键是因为中医药的大规模使用,大大减少了社区感染,以及广泛杜绝了轻症向重症转化!
" k1 @4 v5 c4 [
5 Z) {5 M( k5 n  u" H
3 d3 U$ J. x2 T: Z3 H/ o
+ O8 I9 ~! w5 w& a$ [6 r: G/ j# {8 ]但是目前没有看到哪个有份量的西医敢站出来,正视起来,并说出来,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让中医拿出证据来证明,不然他们不承认。而中医因为受到传统文化“恭谦让”思维的影响,也不想生事端站出来打脸西医。
/ u3 {# Y) }$ D* f
5 i1 @' L) d/ A$ {2 p# i; q
  @! m  {4 `( b4 z1 L5 m$ A" c. J( n/ y! W( F" [
只有我们的官方在反复说“中国的经验是中西医结合”。西医在哪里?就剩吸氧和呼吸机了吧?吸氧、呼吸机能叫西医吗?什么是中医,什么是现代工业技术,什么是西医,能分清楚吗?
1 N/ J6 C- m( ?3 p( s8 x
2 s# ^& {1 |' E  d: `& @1 k# d- _' K% R5 Z% b& L6 v

0 i$ c1 G9 G& p2 |所以,再有人跟你说中国的疫情数据造假,请你就这么回怼他:“不是我们造假,而是我们有中医药,中医药的疗效不是你们西医药所能企及的。”5 G7 O' f5 F+ j$ Q
1 O# C, k1 x# z, o
3 M* H1 y7 _$ Q$ G- V1 w; E
: B2 W) ]9 R9 V6 D! g
作者:江东
8 p: @. x7 K0 g% ]- }  {8 S* ], w$ i1 G/ ~9 W/ v
文源:针会天下) a) T2 S3 f+ n" }; v; W. K* V4 G
3 {( l1 }/ d% B) W

4 A& n( e: |, p& O3 a
  k% @8 m  J0 T8 W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境界。- M1 o, i: E# ], S" s  @

4 e* J2 [( F0 p8 Z( o8 ^  q: V% g/ \* r) ^. W
$ _* H9 T2 w' ?. V0 d# ]! c' }
你的一次转发、有可能会帮助无数人……
1 P" x- i6 O) ^* c" H& F1 ~  E& a; q9 ^

4 k" O  {1 s3 O  C  @3 T% j7 B
9 v6 f: W5 n# i  `0 u/ x4 ^本公众号的原创文章允许自由转发,转发时请注明原创作者和出处!$ v4 |: I+ f# l4 J

/ L! X0 F# u8 h# p% O2 H8 M5 v! V0 A4 t/ ?1 j
9 H! V3 ^" y7 Y5 D+ f
微信公众号:针会天下(acucncom)
- X, @/ ?9 I) z( ~, q
( N, X$ o9 M2 A6 v' i微信群:针会天下群2 `# ]2 T) p. F* m& z

9 H' A7 l3 O: ~4 G9 i, r: ?: b" o6 `4 h$ \6 k. d. w

( ]. {$ l' m9 W8 N
0 v' L. L) h6 z+ Z" i1 v* O" y
; s3 o2 s' ~) I, V/ `* F
$ d+ T) u" y: X: F/ T; p% T: X- |1 C" U(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