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举办未来发展座谈会
曹东义 发表于:2020-4-17 11:52:4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872
1 X5 V) l5 I; Y, l4 B
2020年4月16日下午,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举办未来发展座谈会。
, \/ J+ }9 d9 X) K9 X" G& J下面是会议介绍和领导关怀、同道祝贺的情况,留给难忘的历史,希望未来健康成长。8 v9 D5 `% Y) ~3 q
7 ~# D5 f" j7 r. f* U4 C8 L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K6 P! v) V  `& n8 G各位领导、朋友大家好!
, \* C" W, [; E5 G6 R0 r昨天在河北中医学院橘泉校区南教学楼召开的的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未来发展座谈会开得很好,方朝义副院长代表学院领导亲临指导,燕赵医学研究院张再康常务副院长主持会议,各有关研究院院长和科技处郭秋红等领导出席,大家把脉现实,展望未来,建言献策,探索发展方向、路径、策略、方法,既提出了战略站位思考,也提出了很多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是一次很有成果的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为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倡导的“扁鹊计划”、河北中医学院创建中医药大学,以及综合大学服务于河北省的经济建设,为引领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都有很多积极意义。4 M7 W5 K( O3 I8 o
    可以说,万事开头难,这个头已经在高起点的平台上,拉开了序幕,扁鹊文化建设即将迎来一个很好的发展局面。
6 @* m! S0 Z5 i/ `曹东义匆忙汇报如上
7 K1 D- l) J: p, j6 j详细会议纪要,稍后整理再发上来。
* _& g0 r% D9 v7 t% B) \  H" h2020-4-17" s5 V( r, r; s6 w& B2 x

9 {* ?7 |/ @$ ~孙涛,河北省电影制片厂:
( C$ J: @0 t5 }4 c# h6 y! ]% q8 B
7 ?' v3 B: t# k
$ ^' b  i; I# o, K& y周博涛,河北电影制片:! }9 B0 y$ a2 Z! K, f
曹老师辛苦了
2 f! q6 p% `. a  Q" w3 N5 h! c' B) Z0 `4 d; d6 S4 d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R- Z6 w: M' Z2 P5 f  Z" q+ @
@blue sky @博涛 @孙涛
( f* @; D9 u# R  T% X我们这个群,是一个汇集了领导、专家、媒体人、热心研究、关注扁鹊文化的群,可以说,是因为扁鹊而结缘,也是因为中医文化结缘。是一个高水平研究群体,这一点必将在未来结出很多丰硕的果实。
. _% p4 t6 @$ `$ X# z
1 p+ e" f+ ^9 K$ R8 @周博涛,河北电影制片:
3 v/ w1 {# h5 l+ X# ]( y5 @  u% R7 P6 D. S, }0 i8 j

9 z8 |* E, r0 F; Z* O+ c) }周博涛,河北电影制片:
$ G- `% H1 s5 r3 f相信一定如曹老师所愿
9 [9 @* g% D- q7 L( m+ {/ D0 C7 A( P
粱跃民社科院:" h  j8 [1 P# k# `/ z" x, H+ o
典型的跨界融合,互联网思维。
" x, W+ E( ]* s$ w2 f% ~, B: R9 r+ v. r+ r- x- h
郝香国,内丘,扁鹊宾馆:$ Y3 k' S6 ~* P+ t: c9 R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7 t4 H5 S! p7 r
! e2 Z9 I) G3 z4 ]! R0 e田站易+扁鹊相伴,安枕无忧!:' f/ U. w6 k7 I$ d8 h/ a) l0 q;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感恩扁鹊文化引领者
7 E6 o; ?; Y( u4 S3 m" O0 v- [$ C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X3 O; x/ Y+ C' s* f- E* Q& x[链接]
0 l) M! |/ ?* {! N' W8 h+ N  `/ @5 Q& S0 o# C. S7 m' g4 w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e4 p1 }/ f  ^* M[链接]* l, s, E/ G& r" y& [9 j: x

) \, F' q. M/ ^* V% U张志文华北油田:
& L2 x! W5 I# D( `; `+ }
: ~8 p; B8 D1 O, I1 b
4 m" E6 Y+ X6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 M( \( Y+ @6 m) X+ N$ q[链接]6 L5 J+ n/ M- C" Y* l

* W! \4 ?8 o3 |; g4 L3 s张慧康徒弟:
8 J6 h9 l: z, z( g% l( e谢谢老师. e$ B7 q. G* T6 ^. E
+ I% g, j0 g2 n$ ~0 l$ }
任丘的游卫东,秋之韵,扁鹊戏:
9 ^9 ]2 u! X/ P4 }% n5 X*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0 T' K0 e3 {* r+ w; Y+ C3 _  i% C: r

8 A4 f) j% ?: J7 h2 }$ D( ~5 W5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U3 b) y! a  n- N, j
[文件]0 p! }. W5 p7 O. D3 W
% ]( Z) Y5 o9 V% z  n6 _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e: H5 S& E9 h9 G/ h[文件]' w1 \  j6 W: q4 z% y
  {3 ~! }9 J9 e' {  r7 v' a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L7 t% e0 C9 r! o6 M& C
[聊天记录]
8 b8 V( z- O6 U$ N" Z: L/ _8 ?# Z; t7 c. v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_& z: M. r0 G6 L) I; g9 ~[链接]
* I9 e* F/ ~; n: \: ]  T5 V. B2 V* n- ?2 ?& K7 Z0 ^& E/ c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h( z0 I* h. q* U. c) s
[链接]
+ X  _. g( t( |4 f- X; t: H1 i
周博涛,河北电影制片:. O( ?, r- |0 L4 T# ^

- M6 H' f5 W# Q2 K! G" ~# i8 x1 I( [, \' y/ l( N1 _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2 z( B9 m) Q. }" U5 e7 M9 j
[链接]: B5 s) v7 ?, d* Q2 ?- a. x

; f5 f- X. ?( b- k* }李秋生扁鹊国际健康产业集团:
" c  C3 r2 P  ?; e5 B曹老师
' U/ |7 G! V4 s1 |+ w/ S6 o- R. W6 z  a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e( P& ~* ~6 C/ Q- M5 ?0 a* N欢迎美国研究扁鹊的欧阳女士以及各位新老朋友!3 f6 ~% Z, p1 L

9 _: R0 W0 O# {6 l0 D$ x0 X* E方朝义教授,院长:1 Q+ _8 i# ~' ?' A2 I
曹院长为了中医事业的发展而奔波呐喊,辛苦啦!
4 e0 Z( C7 d0 q0 h9 T9 f$ i5 f' ?; m+ z# b- H- F# V) s9 n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 p, R- g* {& @% @3 l, t/ X[聊天记录]
7 X6 C( n- p* f3 Y7 `- `: e% G
0 G: ?  l4 P4 R2 H. k6 T  A1 y1 Q3 j% _'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Y7 k7 q: E1 {/ n; ~2 T* H& l@方朝义 ( Z: F. [4 p: j+ b$ M; w
谢谢领导关心和鼓励!/ H( O1 Y1 e, `; A; L2 R
: z! H+ |4 v6 X! R
申合成,内丘扁鹊:
. P. R! _; q9 O* V6 X曹老师火车头、领头龙、俺们紧跟您、道术并重振兴中医伟大事业。
6 c1 Y$ O! `/ J0 l; P* R) T1 p. g( V- l  X  m
刘彦红局长:
7 t5 m7 Z; P6 k. f, `@曹东义      祝贺研究院成立曹院长引领,大家共同努力,推动河北“扁鹊计划”落地见效5 ?5 u) S$ W5 v5 P. _+ y
0 ~" _, J( z* u- r
燕子:1 |1 E- }) u/ A+ M: D
[语音]: a+ ?9 a/ V2 n, Y

; Q' ^8 {& w3 r1 f* \! XShelley 欧阳珊婷,柳长华的学生,:
( ?5 {2 ]+ _' |9 B.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谢谢你!期待向大家学习。
9 r: Q3 ?1 \" M* t. D& @
; b/ x. J/ G) p5 z- e* N7 E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7 d$ n7 w+ P7 Q# X7 I. Q" x@姹紫嫣红
! b( L* x6 o8 {# [+ v感谢刘局长鼓励!& t5 E$ g5 ^7 }: k9 o
我们在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为河北中医文化建设一起出力,做好扁鹊文化的三个大的环节:
# k; q6 e% X! Q$ a- q3 [研究、
' D. J# E/ o8 t5 T# G9 H呈现、) I* T- a. p7 M. x5 J% @! j" [2 J
传播。' ~' ~0 t& z  Z; `1 y
前些天,内丘县宣传部与河北电影制片厂启动了《医宗扁鹊》电影拍摄的计划,准备在9月正式开机,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上周我和他们一起去了内丘,他们有些人没去过,这一次去了很有感触,也觉得很震撼。
3 b* n6 ~/ \+ @* O/ I7 W9 @大家看到疫情期间,扁鹊庙也没有能够开放,郝香国郝总的“扁鹊祖庭”展览也不能开放,但是这是暂时的,我们必须准备好,在后疫情时期,必将迎来大家朝圣一样的去内丘拜见扁鹊。; S' o. d0 E8 S; O$ i( q3 _

4 L0 q1 ]" g  W- y, g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5 f6 M, t0 \$ j9 q$ b( K5 w@Shelley / r" j* P$ P9 o  X9 @* ]2 `& I
欧阳女士您好!8 ?1 U4 ], N  o% j
很难得,您从美国来,在中国研究扁鹊。6 `/ M3 n( V! a6 p$ W  x  I
我们一起,多年前在内丘开过一次学术会议,那时李士懋国医大师还在世。
2 j! d' i( Y  L) }" ^现在,那里的文化建设又有很大变化,可以说具备了人们长时间“游学”的条件,能够接待几十位学者在扁鹊庙附件居住、考察、学习,一个“穿越时空学中医”的大环境,已经初具规模。
5 v4 G0 p* U$ k7 X这个条件,超过了南阳张仲景医圣祠。. j0 J6 e+ Q! Q1 e6 }
: r9 x2 r0 Y5 P" s3 u2 p9 a: t" d# i0 ^
周博涛,河北电影制片:. A6 _0 `! c2 @( R7 W* o, y0 B
将来我们有更多的愿景 还需要像曹老师这样的老师 我们一起将我们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而这次的疫情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们的研究和发展
& O2 `5 g& W7 H0 O6 H4 g
; Z2 Z% w1 }; v% e+ U4 j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Q2 J2 B2 j8 \@博涛 ,但愿你们的电影,引爆人们的热情!- D8 E3 M6 ]7 s6 X

" Z& M3 R7 G6 d7 p7 b, t" [Shelley 欧阳珊婷,柳长华的学生,:
0 z# ?* L+ G! p, D但愿疫情到了秋天就过了,我们可以继续努力发展中医药文化!
' B4 f# X! x7 C( K3 g6 U0 B
+ H* q% }& `6 z8 G顾漫教授,医史文献所:
& ~+ K$ o/ C# ^. R  m& T* ?& b&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谢谢曹老师!希望早日战胜疫情,重往内丘朝拜医宗扁鹊,告祭先贤: J$ f; Z, P' G
5 h5 O3 m! ]9 @: c
粱跃民社科院:
4 j8 Z2 X$ y3 p$ s: Z如果中医是人类未来的显学,那么扁鹊文化研究院就应该做这一历史进程的策源地。
  U( V6 k3 F5 Q8 N+ y* _+ r/ t, X# X& Y2 T% T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1 Q* l5 Y6 N% t% m3 W% x@Shelley @顾修远 % _  L$ I, h4 l& u
你们在北京虽然现在进出不方便,但是,我们的交流应该是可以阔越时空的。3 M& q) x. l, r
: L/ w7 [  s" R  s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M  [$ b! a% l$ w% F  i
@寂静 ,您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到河北科技大学,做健康传播,扁鹊就是您的翅膀,或者就是您的图腾。2 l# E7 O2 w- S

/ }/ ~. k9 k" L2 H. H4 y粱跃民社科院:
8 h" K( n1 j' o  G@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在曹院长带领下为中医复兴发展尽己所能!
' ^5 M) v- _6 s/ Q5 N$ q% ~+ Z/ C5 w3 n+ Q( _, q) s+ w4 F
粱跃民社科院:) l+ u+ j* Q3 ^3 q) \; ~
[链接]. k: |; O7 `1 G; n: Q8 N7 K

! C  U, H, v3 e* _: b刘彦红局长:
% }4 R0 U" }2 F/ q0 @( [4 T@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s: H4 K- J' e1 D- W* `5 M1 `# D7 s0 I, _

' A+ r5 B$ A- s" w3 Y6 P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4-17 11:53:16 | 阅读全部
不忘初心,才能行稳致远。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4-17 17:00:58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内容管理员 于 2020-4-20 16:18 编辑 # L, O) M  h/ N/ G8 [
5 S+ j% g+ i5 H6 X/ c
我校召开扁鹊文化研究院未来发展座谈会5 `% I% h, z- \. T% W2 q2 {( z
2 C! m9 N) w4 F2 u
2020年4月16日下午,我校燕赵医学研究院在橘泉校区召开“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未来发展座谈会”。副院长方朝义出席会议并讲话,燕赵医学研究院各研究分院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曹东义教授和燕赵医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再康教授共同主持,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杨思远副院长、河北省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梁跃民教授作为特邀代表参会。% A5 m; R  v( v9 }0 R! ~
座谈会上,大家立足扁鹊文化研究院的今后发展,把脉现实,展望未来,建言献策,探索发展方向、路径、策略、方法,既提出了战略站位思考,也提出了许多颇具操作性的建议。
/ Q0 n0 Z& Q- n# F- @  M4 F此次座谈会对于学校打造燕赵医学品牌,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大学建设,实施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主动对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河北乃至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f$ a. K$ d- D( w; Z6 A1 w* l4 c
: R$ @/ C, i& Z/ j! u$ z! U
供稿:燕赵医学研究院  l. l; u2 Z* B; }( x3 l
摄影:信息技术中心( d( z+ D: A. v/ q% c  B' ^
编审:宣传**部- a8 Y$ U& I* o0 b( A0 W5 q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4-18 09:27:04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0-4-18 09:32 编辑   _7 b. D/ c& S! T5 `4 o+ X! \
/ B; r2 ~% `/ F4 s; y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道、朋友,大家好!% {! y' h# r) }0 B2 [* V/ T# p  A
我作为一个研究扁鹊30年的老兵,向大家汇报如下几个问题:
) K& ?' r3 Q* j1 P% Z8 x  E* a/ V一、为何要研究扁鹊?1 g) |, i; l5 g5 s1 N0 W% R
因为扁鹊是中医“名闻天下”的大文化,也是根脉所在的最古老文化,司马迁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当然,扁鹊之前也有文化,那么谁启迪了扁鹊的思想?扁鹊具体的学术贡献是什么?他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包括张仲景在内的中医人?; C! a5 l, t3 w* \0 l
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事情。
/ L* I8 N% L. f因此,首先要确定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扁鹊其人?如果有其人他生活在哪个时代?他有哪些著作?他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的关系何在?他的思想对今天有哪些指导意义?" q: G  d+ q% @# D" C
据我所知,这些问题可以说每个人的看法并不一致。大家都知道有扁鹊,但是印象比较模糊,各种说法比较混乱。( t. ~  L9 x/ _1 k" ]
在中医面临伟大复兴的时刻,我们需要介绍扁鹊,但是不应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有关扁鹊的故事和剧本,以及各种题材的作品不断涌现,我们应该有大体一致的“中医专家共识”,不应该互相矛盾、甚至相反的观点,这一点很重要。  h1 g. k! t3 W+ i: |
也就是,为了对于扁鹊有一个初步的“专家共识”,我们走到一起。  t* k+ B) X  `# H8 V: [) \0 S8 @3 T
第二、关于扁鹊的说法,目前混乱,有严重的错误。$ e5 h5 t9 S$ m* K9 D* G* M
首先是他的生平,各种检索工具查到的基本上是否认司马迁《史记·扁鹊传》的说法。
- Z; e" P7 e1 y( j" F*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史记·扁鹊传》之中,都说他给赵简子(?-前476年)诊病,但是此前很多资料都说他生活于公元前407-310年。难道司马迁说错了?这个“公元前407-310年”是如何出笼的?依据在哪里?可信吗?) C* ]  j. _7 U- y) i
我们是信司马迁说的,还是相信现在的流行观点?
9 G7 I' G( ?0 ~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关系到先秦医学史,关系到中医理论体系是如何建立的?何时确立的?
  u2 l2 y* D1 ~& ~; w8 {1 [第三、扁鹊文化的特征是什么?为何向世界呈现这个文化?如何走向大众?% r; g; S* C8 e+ R$ x9 o; G, N+ u
这是中医药的当代作用和未来价值,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做,不是少数人可以胜任的,不是出几本书、写几篇文章就能解决的事情。5 ~* l6 {. p6 F, V! z7 ?7 u

, s9 r5 j3 ?! a; `$ b由于马上就要拍摄电影《医宗扁鹊》了,希望大家集思广益,不留遗憾,把扁鹊介绍给大众,走向世界。
7 S- t& _( @, F5 s/ O这是我的一些想法,请各位批评指正。& c1 \5 Y' j, p5 ]3 Z; }. n# z' E
曹东义* j3 F2 t! u( k& I3 b; W0 M
2020-4-18
3 }$ n" E6 p  g- r+ X; I8 u2 J( x! {+ k! N, o3 [$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4-19 09:20:58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内容管理员 于 2020-4-20 16:21 编辑
7 Y) o$ X" u) g7 A, _# ]- i! ]2 k% g8 I7 x
史记——《趙世家》' {. S/ n, n3 e) K* }

% P- ]# N6 [" h2 g《赵世家》出自《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作者司马迁。本篇主要讲述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数百年的兴亡史。赵人的先祖是华夏族的一支,国君为嬴姓,赵氏。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封赵烈侯赵籍为诸侯立国。赵国先后都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和邯郸。公元前222年,灭于秦国。
& m) \5 S9 f1 a, C1 s% R
+ x! y3 S& d$ V. a# L4 B$ o8 i在《史记》三十世家中《赵世家》是颇具特色的一篇。全文洋洋万言,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精彩片断时有所见。其叙事之生动,人物之逼真,章法之多变,剪裁之精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大事,其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其二是关于赵氏孤儿的故事。
; x6 y2 \  t9 x# N" L) a
+ n! O) D' X% {. R7 o- z( w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根据赵国的国情,大胆提出了胡服骑射的主张。实行这一主张,就要改变传统习俗,因而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反对,阻力重重,举步维艰。但武灵王对旧的习惯势力毫不妥协,他力排众议,接连与贵族及大臣进行激烈的论辩,终于使反对者理屈辞穷,不得不同意他的主张。司马迁对武灵王力排众议的记述是颇为详尽的,因为在反复论辩中,这位改革家的远见卓识及其勇气和魄力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当然,作者也记述了胡服骑射使赵国迅速强大的功效。我们从历史上已经看到,胡服骑射之功绝不仅仅局限在赵国,这一移风易俗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司马迁虽然还来不及完全看到这些影响,但他却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武灵王的革新措施及不寻常,因而给以充分的肯定。这也正是这位伟大史学家的卓越之处。
3 x8 i& i. M+ n) w2 h
3 a8 \# [9 H3 P% _赵氏孤儿的故事由于戏曲和小说的传播,早已为人熟知。但最早记述这一故事的正是这篇《赵世家》。司马迁通过这个故事歌颂了正义,鞭笞了邪恶,并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故事情节曲折,惊心动魄;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程婴的忍辱负重,公孙杵臼的慷慨牺牲,屠岸贾的奸邪残暴,无不跃然纸上。但这个故事从唐代以来就不断地受到批评,学者们纷纷指责它并非信史,有人还作了很细致的考证。如果仅从史学角度而论,这种批评不无道理。但《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文学杰作。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可能是作者虚构,或者是出自民间的传闻。以虚构或传闻为史实固然不合史法,但从文学角度而言,恰是很好的创作。如从根本精神来说,这个故事也并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元代作家纪君祥据此创作的《赵氏孤儿》杂剧,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誉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试想,如果没有司马迁关于赵氏孤儿的记述,纪君祥怎么可能创作出这部杰出的杂剧来呢!
9 }5 Z* p# R( I7 y& H; h" Y- @- t
  a( p' s' @) @6 R篇中有几处梦卜的记述。梦卜就是据梦境预卜后事,这种迷信思想应予批判。不过史书中记梦卜等迷信活动并不始于司马迁,《左传》里就有不少这类记载,司马迁还不可能完全摆脱这种影响。
7 i7 m3 m0 [' r1 U
9 v5 ?) v( x- G" c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1 Y" \' ]+ C3 g% c
! m/ K  c6 G8 ]- ?( `, t0 }: i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
  d8 O) @, U& o9 y* j% Z; k
# _( {: B0 l) j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 l" [! o) M' F
8 g  G; B+ L& j; c; D
自造父已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伐戎,为御。及千亩战,奄父脱宣王。奄父生叔带。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
, i5 O* D/ r( R9 n  }3 D; ~% w; o* J2 q8 ?3 S" H8 D
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而至赵夙。
2 X2 Q7 t% o; m0 `' ]- F* B0 t& f% |& n6 W9 q* O9 x" p2 @7 f6 i
赵夙,晋献公之十六年伐霍、魏、耿,而赵夙为将伐霍。霍公求饹齐。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于齐,复之,以奉霍太山之祀,晋复穰。晋献公赐赵夙耿。
' t2 L. t" q( I9 X
! `% J# w% N8 t8 C夙生共孟,当鲁闵公之元年也。共孟生赵衰,字子馀。
# K5 S2 Y1 s7 [. }  s* W, q" m2 Z# n; z2 R
赵衰卜事晋献公及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重耳。重耳以骊姬之乱亡奔翟,赵衰从。翟伐廧咎如,得二女,翟以其少女妻重耳,长女妻赵衰而生盾。初,重耳在晋时,赵衰妻亦生赵同、赵括、赵婴齐。赵衰从重耳出亡,凡十九年,得反国。重耳为晋文公,赵衰为原大夫,居原,任国政。文公所以反国及霸,多赵衰计策,语在晋事中。2 L* C' B. Q! F. P! w" ^! i- F5 [

" c, I) {1 Y/ E赵衰既反晋,晋之妻固要迎翟妻,而以其子盾为适嗣,晋妻三子皆下事之。晋襄公之六年,而赵衰卒,谥为成季。赵盾代成季任国政二年而晋襄公卒,太子夷皋年少。盾为国多难,欲立襄公弟雍。雍时在秦,使使迎之。太子母日夜啼泣,顿首谓赵盾曰:“先君何罪,释其适子而更求君?”赵盾患之,恐其宗与大夫袭诛之,乃遂立太子,是为灵公,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灵公既立,赵盾益专国政。
: R. z, N& w# x0 S) l. C
6 N+ L/ Y1 R: \  Z- |8 M8 U- c灵公立十四年,益骄。赵盾骤谏,灵公弗听。及食熊蹯,胹不熟,杀宰人,持其尸出,赵盾见之。灵公由此惧,欲杀盾。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扞救盾,盾以得亡。未出境,而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成公。赵盾复反,任国政。君子讥盾“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故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晋景公时而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
1 {/ x& R5 @" M' N* S; y6 {+ a; B3 n
1 f" W) m+ R. g9 B( z赵朔,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朔娶晋成公姊为夫人。5 w, j. |3 w- V  D* C3 U
5 y) i" s& v* ?$ F) @) G6 t" [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8 A/ \- G/ E2 v7 l  _0 w  c3 \
2 |. n& r+ A- ^/ q1 u* X/ E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柰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 I! v$ ], L& S" t' L$ s: Y' S) x, c# t* f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原也。”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9 T5 R6 B& F) j$ z6 H8 \% t' B1 u1 P( a" q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原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r0 O* `, p7 L! d' Z

0 ]# e) u8 p. _" j# g赵氏复位十一年,而晋厉公杀其大夫三郤。栾书畏及,乃遂弑其君厉公,更立襄公曾孙周,是为悼公。晋由此大夫稍强。
/ L6 J. R1 N7 U9 J) p9 d% U
$ ^: [" s  I+ ?: s. r赵武续赵宗二十七年,晋平公立。平公十二年,而赵武为正卿。十三年,吴延陵季子使于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矣。”赵武死,谥为文子。
" ^7 n6 u3 x) K7 r
6 H0 I4 I/ Y  R. N  U, O8 M文子生景叔。景叔之时,齐景公使晏婴于晋,晏婴与晋叔向语。婴曰:“齐之政后卒归田氏。”叔向亦曰:“晋国之政将归六卿。六卿侈矣,而吾君不能恤也。”
" e) q3 `; X& k2 Y6 ^. M5 B3 i. P' o; C$ [8 L3 r" _6 r
赵景叔卒,生赵鞅,是为简子。* x% r, L( w4 C; |

- _$ b7 l# Q. Q6 y) k赵简子在位,晋顷公之九年,简子将合诸侯戍于周。其明年,入周敬王于周,辟弟子朝之故也。
" p1 C7 K/ z' Z2 K$ ]! D3 U% Y
& E! T; U+ U: U+ U4 J3 x2 y  n晋顷公之十二年,六卿以法诛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之大夫。晋公室由此益弱。% w' u- t& Q- [, ^7 @- [, \

5 D1 J- O% ~* `; B) r后十三年,鲁贼臣阳虎来奔,赵简子受赂,厚遇之。
- l+ s* t" B. C0 {4 C* M
; k/ `1 Y8 V3 M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肴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间,间必有言也。”  ?2 z0 }8 e( x. |+ o( i% m
8 E0 o# b8 x. [& Q1 G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胄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 A5 z0 A5 c8 C* l2 J& c$ ?
1 P/ ~  u' Z5 Y3 Z& l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当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从者以闻。简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见子晣也。”当道者曰:“屏左右,原有谒。”简子屏人。当道者曰:“主君之疾,臣在帝侧。”简子曰:“然,有之。子之见我,我何为?”当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与罴,皆死。”简子曰:“是,且何也?”当道者曰:“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夫熊与罴皆其祖也。”简子曰:“帝赐我二笥皆有副,何也?”当道者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翟,皆子姓也。”简子曰:“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长以赐之’。夫儿何谓以赐翟犬?”当道者曰:“儿,主君之子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并二国于翟。”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当道者曰:“臣野人,致帝命耳。”遂不见。简子书藏之府。
4 j* k/ w" O# r3 z/ X7 P( u$ n4 y# w$ g# M0 L4 M/ f( d
异日,姑布子卿见简子,简子遍召诸子相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曰:“赵氏其灭乎?”子卿曰:“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简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则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子卿曰:“天所授,虽贱必贵。”自是之后,简子尽召诸子与语,毋恤最贤。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 z- t) G, S* c) x
, V! p8 p% {3 d$ L( K" F6 k+ q- i
后二年,晋定公之十四年,范、中行作乱。明年春,简子谓邯郸大夫午曰:“归我卫士五百家,吾将置之晋阳。”午许诺,归而其父兄不听,倍言。赵鞅捕午,囚之晋阳。乃告邯郸人曰:“我私有诛午也,诸君欲谁立?”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反。晋君使籍秦围邯郸。荀寅、范吉射索隐范氏,晋大夫隰叔之子,士蔿之后。蔿生成伯缺,缺生武子会,会生文叔燮,燮生宣叔匄,匄生献子鞅,鞅生吉射。与午善,不肯助秦而谋作乱,董安于知之。十月,范、中行氏伐赵鞅,鞅奔晋阳,晋人围之。范吉射、荀寅仇人魏襄等谋逐荀寅,以梁婴父代之;”逐吉射,以范皋绎代之。荀栎”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乱者死。今三臣始乱而独逐鞅,用刑不均,请皆逐之。”十一月,荀栎、韩不佞、魏哆奉公命以伐范、中行氏,不克。范、中行氏反伐公,公击之,范、中行败走。丁未,二子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绛,盟于公宫。其明年,知伯文子谓赵鞅曰:“范、中行虽信为乱,安于发之,是安于与谋也。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赵鞅患之。安于曰:“臣死,赵氏定,晋国宁,吾死晚矣。”遂自杀。赵氏以告知伯,然后赵氏宁。& f$ Y6 v* p; y6 [

% T" ?/ G4 i$ B孔子闻赵简子不请晋君而执邯郸午,保晋阳,故书春秋曰“赵鞅以晋阳畔”。
$ c$ l' b: R& c4 P
9 E' P! V3 D  [& [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罪。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P7 |8 y* [  L) e, D+ D3 N
2 M0 Z' o  E8 I+ ?" [9 h' n
晋定公十八年,赵简子围范、中行于朝歌,中行文子奔邯郸。明年,卫灵公卒。简子与阳虎送卫太子蒯聩于卫,卫不内,居戚。
' H% v% b. {4 U, a- z; E, w
# T* f! G8 p  \/ @晋定公二十一年,简子拔邯郸,中行文子奔柏人。简子又围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遂奔齐。赵竟有邯郸、柏人。范、中行馀邑入于晋。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
, u# l9 T8 [3 @. d. J6 x7 D0 e# N: U" V) o. P5 H& O. c* H+ D
晋定公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争长于黄池,赵简子从晋定公,卒长吴。定公三十七年卒,而简子除三年之丧,期而已。是岁,越王句践灭吴。
  W& t2 M* ]. h" K( Q# F/ R- ?0 z0 D
; q( w: t  \' i5 r& A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恤将而围郑。知伯醉,以酒灌击毋恤。毋恤群臣请死之。毋恤曰:“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卼。”然亦愠知伯。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恤,简子不听。毋恤由此怨知伯。9 Q4 N" l9 h% W6 G/ k& z
7 m! i+ `- u$ w5 f9 M; _$ O
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太子毋恤代立,是为襄子。3 _9 k9 i: t3 X' i. D
: ?4 J1 @1 V( k6 o* {# }' F; |8 g
赵襄子元年,越围吴。襄子降丧食,使楚隆问吴王。
# O, c2 O0 [5 |5 z. K, C
/ H/ F% f. L+ F0 E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伯鲁者,襄子兄,故太子。太子蚤死,故封其子。襄子立四年,知伯与赵、韩、魏尽分其范、中行故地。晋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共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是为晋懿公。知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以其围郑之辱。知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乃奔保晋阳。# I( t8 M1 P& K- I2 y) W
  J" J0 |8 `4 d4 W/ W* ^2 Q3 w
原过从,后,至于王泽,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二节,莫通。曰:“为我以是遗赵毋恤。”原过既至,以告襄子。襄子齐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赵毋恤,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女反灭知氏。女亦立我百邑,余将赐女林胡之地。至于后世,且有伉王,赤黑,龙面而鸟噣,鬓麋髭皞,大膺大胸,修下而冯,左衽界乘,奄有河宗,至于休溷诸貉,南伐晋别,北灭黑姑。”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
- _6 i& Q' Z1 y: t' ^7 H
7 m0 m$ Q! c( G三国攻晋阳,岁馀,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群臣皆有外心,礼益慢,唯高共不敢失礼。襄子惧,乃夜使相张孟同私于韩、魏。韩、魏与合谋,以三月丙戌,三国反灭知氏,共分其地。于是襄子行赏,高共为上。张孟同曰:“晋阳之难,唯共无功。”襄子曰:“方晋阳急,群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强于韩、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
" M: t# x# f; M* L4 J4 w! H* z" j5 ~, \. U! i* H
其后娶空同氏,生五子。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
% v: _+ m) Z& T+ M' l" e8 y, d% |: }/ V/ r$ {. H. Y
献侯少即位,治中牟。+ Z2 Q! y7 m/ g+ O

7 k" t' S9 ~- Y: {4 [1 H襄子弟桓子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
8 {6 K3 p! r+ ]5 B* o2 {1 _$ ~5 P* ^* v% O" W* X- \- i9 M/ l" Z! K
十年,中山武公初立。十三年,城平邑。十五年,献侯卒,子烈侯籍立。
4 V9 S* N4 n0 r, P9 a
) C: ?# j! m/ X; U& F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六年,魏、韩、赵皆相立为诸侯,追尊献子为献侯。
* c: K' Q# K' y1 e2 B3 E3 ^& v; R1 S. l% V, S
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君说。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相国衣二袭。1 D3 E, _. m; z) l" C' w5 W0 P# J

1 ^2 {  q# F5 r7 v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是岁,魏文侯卒。
; c" ?' ?1 j* U# v5 J" ]- R  z) ]
- l1 }& Y# ~2 r" F# n, G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
$ f, U1 ]/ T0 _
+ B) V, A; G$ A% N二年,败齐于灵丘。三年,救魏于廪丘,大败齐人。四年,魏败我兔台。筑刚平以侵卫。五年,齐、魏为卫攻赵,取我刚平。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八年,拔魏黄城。九年,伐齐。齐伐燕,赵救燕。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6 Z6 C1 n7 w/ `: t4 b

# R6 h/ C; f! q" }- o十一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伐中山,又战于中人。十二年,敬侯卒,子成侯种立。, {  `9 ]! x  J0 ^

' p/ k! |4 X$ j4 N成侯元年,公子胜与成侯争立,为乱。二年六月,雨雪。三年,太戊午为相。伐卫,取乡邑七十三。魏败我蔺。四年,与秦战高安,败之。五年,伐齐于鄄。魏败我怀。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长子。六年,中山筑长城。伐魏,败狝泽,围魏惠王。七年,侵齐,至长城。与韩攻周。八年,与韩分周以为两。九年,与齐战阿下。十年,攻卫,取甄。十一年,秦攻魏,赵救之石阿。十二年,秦攻魏少梁,赵救之。十三年,秦献公使庶长国伐魏少梁,虏其太子、痤。魏败我浍,取皮牢。成侯与韩昭侯遇上党。十四年,与韩攻秦。十五年,助魏攻齐。) l- {2 ?) p# r( Q" n
" K4 l) ]7 m) {8 B8 @# k4 X; B; y
十六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
/ i% U' K. {4 f: P6 f; {) v& M' \& c2 W
十七年,成侯与魏惠王遇葛孽。十九年,与齐、宋会平陆,与燕会阿。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二十一年,魏围我邯郸。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齐亦败魏于桂陵。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秦攻我蔺。二十五年,成侯卒。公子緤与太子肃侯争立,緤败,亡奔韩。
* m3 [7 O& n6 I  |/ e( X
* i% D0 B* y+ d) t5 Z) u( Y7 ]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二年,与魏惠王遇于阴晋。三年,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四年,朝天子。六年,攻齐,拔高唐。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十一年,秦孝公使商君伐魏,虏其将公子昂。赵伐魏。十二年,秦孝公卒,商君死。十五年,起寿陵。魏惠王卒。
% ?/ v  f3 B  p9 A
( u; z* q- T6 B: Z% M十六年,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大戊午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下车谢。
9 a# U$ O; H3 h# E3 ?1 g: c# G- D- ^: Y% o" `
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
  e0 `4 K2 z5 K' M: h; Q6 }6 M3 D
) ^8 W- P( c# n8 q% }5 o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二十二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二十三年,韩举与齐、魏战,死于桑丘。
8 H2 s. {  O1 I7 n- e9 s  Y3 M+ y8 v+ I0 g/ F
二十四年,肃侯卒。秦、楚、燕、齐、魏出锐师各万人来会葬。子武灵王立。# t( c5 Y! ^" k+ E( r
/ ?" s& r: @( z& k$ r- _
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相。梁襄王与太子嗣,韩宣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及听政,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加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礼。# R' q1 R9 P4 r/ w+ A

$ ?$ ]' x- S9 S8 I三年,城鄗。四年,与韩会于区鼠。五年,娶韩女为夫人。
' h3 v, Y# X$ V% k& _3 o" T. t! k9 h, n& j7 h# ?$ }
八年,韩击秦,不胜而去。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已曰“君”。. h9 w9 `" ~4 F

; n# V3 F; F: i) V; |: R$ V  Q7 |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齐败我观泽。十年,秦取我中都及西阳。齐破燕。燕相子之为君,君反为臣。十一年,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十三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楚、魏王来,过邯郸。十四年,赵何攻魏。  r( e/ D" W! l8 c5 y; {0 Z
; b3 {9 I* N4 d3 X1 ~/ e
十六年,秦惠王卒。王游大陵。他日,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孟姚也。孟姚甚有宠于王,是为惠后。0 n% T* ~2 l- X$ E# p! s3 R

- c# u" u7 w/ A% F9 Z十七年,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3 [* U# q* D6 G" W
" K# J* e5 z% D( @) T. T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 I7 L5 p7 f& f3 F% R/ F$ i/ o$ ?) b$ ?2 Z+ i1 j% S
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籓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败林人于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楼缓曰:“善。”群臣皆不欲。
5 w, w$ k6 @7 N9 E7 ?
* M% r% N/ w7 ?; _# J5 Q, J于是肥义侍,王曰:“简、襄主之烈,计胡、翟之利。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于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为敌弱,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柰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1 G7 L) V* Q! S5 X6 K( y$ E

6 ^$ k& l7 S6 B8 `6 L  o使王緤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将以朝也,亦欲叔服之。家听于亲而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君,兄弟之通义也。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有所止而功有所出,事成功立,然后善也。今寡人恐叔之逆从政之经,以辅叔之议。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故原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緤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臣不佞,寝疾,未能趋走以滋进也。王命之,臣敢对,因竭其愚忠。曰: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故臣原王图之也。”使者以报。王曰:“吾固闻叔之疾也,我将自往请之。”
2 w9 D8 u: A/ Y( B; N
. |( ?2 g9 v/ `, m" a/ u' Z1 d王遂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字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罪也。今王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也。
( C2 ~( c) ?$ t; R* {. e& ?
/ l5 i3 `0 W6 c赵文、赵造、周袑、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王曰:“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虙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者志淫,则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者民易,则是吴、越无秀士也。且圣人利身谓之服,便事谓之礼。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者,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故齐民与俗流,贤者与变俱。故谚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不及也。”遂胡服招骑射。, j8 j9 b6 R( |. T% r

. n  `5 x! [8 R  N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 a$ r( P% @. e- T  k  k) I5 \+ a3 Z0 Y8 ^, g% L% H
二十一年,赵徙漳水武平西。二十二年,大疫。置公子丹为太子。
$ g+ |% h; i$ L9 c1 ?- j* W
$ \8 w5 `( x* ]+ i二十三年,楼昌将,攻魏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二十五年,燕周将,攻昌城、高唐,取之。与魏共击秦。秦将白起破我华阳,得一将军。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地。0 n/ G$ ^. A3 k0 L1 O7 B

: E! W( c) |0 D  g/ B) B二十七年,徙漳水武平南。封赵豹为平阳君。河水出,大潦。
" S# m" z; A* E) j- y3 E
* j5 x# l+ |5 d3 x% R二十八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罢城北九门大城。燕将成安君公孙操弑其王。二十九年,秦、韩相攻,而围阏与。赵使赵奢将,击秦,大破秦军阏与下,赐号为马服君。3 j$ R: G% |# C
4 V9 t% T/ ]; A6 q3 I( G% w2 ?
三十三年,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4-19 09:38:54 | 阅读全部
司马迁的《史记》之中,《赵世家》许多事情写得很详细,关键是素材好,这就是《虞氏春秋》在战国之时记载了赵国历史上很多事情,司马迁因此就得以参考,所以《赵世家》比其他《世家》写得详细。
9 p0 C5 _+ x" [9 H
% m3 r, U" P4 `! {( e6 K/ e! q2 A( S9 V
《虞氏春秋》* d) m) \: ?/ J. r& p) @
    一卷。周虞卿撰,虞卿生卒年不详。战国游说之士。因进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之上卿,受相印,故称虞卿。主张以赵为主,合纵抗秦。后因拯救魏相、魏齐、弃相印与魏齐逃亡,困于梁。穷愁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摹政谋》共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为《虞氏春秋》,已佚。清马国翰辑本。《史记》有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亦作八篇,而《汉书·艺文志》儒家《虞氏春秋》十五篇。又虞卿为镡椒弟子,荀卿之师。刘向《别录》曰:“镡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姚振宗云,抄撮九卷,似谓儒家之《虞氏春秋》。史言《虞氏春秋》八卷,加《录》一篇,合九篇之数。其实振宗之言,不合事实,抄撮九卷,盖专论《左氏春秋》的。《虞氏春秋》乃取《春秋》之旨,考虑当时情况,《史记》之言可证,故《虞氏春秋》归入儒家。马国翰以《国策》、《史记》、《说苑》、《新序》参互校订,其旨在崇尚《春秋》。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H1 i( \- e/ |; O9 y; A* X
+ j" ]9 c0 l8 d1 N; N0 a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谓虞卿“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五篇。列于儒家。《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已不载。久佚。《史记》本传曰:“虞卿者,游说之士也。”清马国翰辑《虞氏春秋》 一卷,谓其“大旨主于合纵,亦未离战国说士之习”(《玉函山房辑佚书》)。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4-19 09:39:32 | 阅读全部
虞卿,是位善于游说之士。他脚蹬草鞋,肩挂雨伞,远道而来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拜见赵孝成王,赵孝成王便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拜见赵孝成王,就担任了赵国的上卿,所以称他为虞卿。
) Z. w( x5 H+ C8 f主联楚魏
% M) l) {0 k7 ^& Q' i秦、赵长平之战之初,赵国没有取胜,损失了一名都尉。赵孝成王召见楼昌与虞卿说:“我军在战场上不能取胜,都尉也阵亡了,我要卷甲赴敌与秦军决战,你们看怎么样?”楼昌说:“没有好处,不如派重要使臣去求和。”虞卿说:“楼昌主张求和的原因,是认为不求和我军必败。可是控制和谈主动权的在秦国一方。而且大王您估计一下秦国的作战意图,是要击败赵军,还是只是吓唬一下呢?”赵孝成王回答说:“秦国已经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了,必定要击败赵军。”虞卿接着说:“大王听从我的话,派出使臣拿上贵重的珍宝去联合楚、魏两国,楚、魏两国想得到大王贵重的珍宝,一定会接纳我国的使臣。赵国使臣进入楚、魏两国,秦国必定怀疑天下诸侯联合抗秦,而且必定恐慌。这样,与秦和谈才能进行。”赵孝成王没有采纳虞卿的主张,与平阳君赵豹议妥求和,就派出郑朱先到秦国联系。秦国接纳了郑朱。[2]' s, S5 a1 x, i( d! m. ]
赵孝成王又召见虞卿说:“我派平阳君到秦国求和,秦国已经接纳郑朱了,你认为这事怎么样?”虞卿回答说:“大王的和谈不能成功,赵军必定被击败。天下诸侯祝贺秦国获胜的使臣都在秦国了。郑朱是个显贵,他进入秦国,秦王和应侯一定把郑朱来秦一事大肆宣扬给天下诸侯看。楚、魏两国一见赵国到秦国求和,必定不会援救大王。秦国知道天下诸侯不援救大王,那么和谈就不可能成功。”应侯果然把郑朱来秦求和一事大加宣扬给天下诸侯派来祝贺秦国获胜的使臣们看,不肯和谈。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于是邯郸被围困,遭到天下人耻笑。
4 Z% ]! M4 D6 G. v7 c割地争论
1 k: \/ k; G5 q秦国解除了邯郸的包围之后,而赵孝成王却准备到秦国拜访秦王,就派赵郝到秦国去订约结交,割出六个县求和。虞卿对赵孝成王说:“大王,您看,秦国进攻赵国,是因为打得疲惫了才撤回呢?还是它能够进攻,却因为怜惜大王而停止进攻呢?”赵孝成王答道:“秦国进攻我,是毫不保留竭尽全力的,一定是打得疲惫了才撤回的。”虞卿说:“秦国用它的全部力量进攻它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结果打得疲顿而回,可是大王又把秦国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白白送给秦国,这等于帮助秦国侵略自己啊。明年秦国再进攻赵国,大王您就无法自救了。”赵孝成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了赵郝。赵郝说:“虞卿真能摸清秦国兵力的底细吗?果真知道秦国兵力今年不能进攻了,这么一块弹丸之地不给它,让秦国明年再来进攻大王,那时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来给它求和吗?”赵孝成王说:“我听从您的建议割让六县,你能保证秦国明年不再进攻我吗?”赵郝答道:“这个我可不敢担保。从前韩、赵、魏三国与秦国交往,互相亲善。现在秦国对韩、魏两国亲善而攻打大王,看来大王事奉秦国的诚意一定不如韩、魏两国了。现在我替您解除因背弃与秦国亲善关系而招致的攻击,开启关卡,互通贸易,与秦国交好的程度同韩、魏两国一样,若到了明年大王独自招来秦国的攻打,这一定又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又落在韩、魏两国的后面了。所以说,这不是我所敢承担的事情。”[4]/ u7 p( p' M' V' ]5 q0 ^
赵孝成王把赵郝的话告诉了虞卿。虞卿回答说:“赵郝说‘不讲和,明年秦国再来攻打大王,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给它来求和吗。’现在讲和,赵郝又觉得不能保证秦国不再进犯。那么现在即使割让六个城邑,又有什么好处!明年再来进攻,又把它的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割让给它来求和。这是自取灭亡的做法,所以不如不求和。秦国即使善于进攻,也不能轻易地夺取六个县;赵国即使不能防守,终归也不会丧失六座城。秦国疲顿而撤兵,军队必然疲弱。我用六座城来收拢天下诸侯去进攻疲弱的秦军,这是我在天下诸侯那里失去六座城而在秦国那里得到补偿。我国还可从中获利,这与白白割让土地,使自己变弱而使秦国强大相比,哪样好呢?现在赵郝说‘秦国与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赵国的原因,一定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不如韩、魏两国’,这是让大王每年拿出六座城来事奉秦国,也就是白白地把城邑送光。明年秦国又要求割地,大王将给它吗?不给,这是抛弃了原先割地所换取的成果而挑起秦国进攻的兵祸;给它,也就无地可给了。俗话说,‘强大的善于进攻,弱小的不能防守’。现在平白地听任秦国摆布,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多得土地,这无异于强秦弱赵啊!让越来越强大的秦国割取越来越弱小的赵国,秦国年年谋取赵国土地的打算因而就不会停止了。况且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贪欲无限,拿有限的土地去应付无限的秦国要求,那势必不会再有赵国了。”
) ~, d; t7 N2 A+ y赵孝成王的主意未定,楼缓从秦国回到了赵国,赵孝成王与楼缓商议此事,说:“给秦国土地与不给秦国土地,哪种做法好?”楼缓推让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赵孝成王说:“话虽这么讲,也不妨谈谈你个人的意见。”楼缓便说:“大王听说过公甫文伯母亲的事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病死了,姬妾中有两个为他在卧室中自杀。他的母亲听到此事,居然不哭一声。公甫文伯家的保姆说:‘哪里有儿子死了母亲不哭的呢?’他的母亲说:‘孔子是大贤士,被鲁国驱逐了,可是却无人追随孔子。现在他死了而姬妾为他自杀的有两人。像这样的情况一定是他对尊长的人情义淡薄而与姬妾的情义深厚。’所以由母亲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个贤良的母亲,若由妻子说出这样的话,就免不了落个嫉妒之名。所以说的话虽然都一样,但由于说话人的立场不同,人的用意也就跟着变化了。现在我刚刚从秦国回来,如果说不给秦国土地,那不是上策;如果说给它土地,又怕大王会认为我是替秦国帮忙;所以我不敢回答。假使我能够替大王着想,不如给它土地好。”赵孝成王听后应声说是。[6]
* k. P, S6 F- w% P3 D: K虞卿听说此事,就入宫拜见赵孝成王说:“这是虚假的托辞,大王切切不可给秦国六个县!”楼缓听说了,也去拜见赵孝成王。赵孝成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了楼缓。楼缓说:“不对,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赵两国结下怨仇引起战事,天下诸侯对此都很高兴,原因何在?‘我们将借强国来欺弱国’。如今赵国军队被秦国围困,天下诸侯祝贺获胜的人必定都在秦国了。所以不如赶快割让土地讲和,来使天下诸侯怀疑秦、赵已经交好而又能抚慰秦国。不然的话,天下诸侯将借秦国的怨怒,趁着赵国的困顿来瓜分赵国。赵国就会灭亡,还图谋秦国什么呢?所以说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希望大王从这些方面考虑决定给它吧,不要再盘算了。”
) q; }0 J, ]. w2 x$ @9 L虞卿听到楼缓的意见后,又去拜见赵孝成王说:“危险了,楼缓就是为秦国帮忙的,又怎能交好秦国呢?他为什么偏偏不说这么做就是向天下诸侯昭示赵国软弱可欺呢?再说我主张不给秦国土地,并不只是坚决不割土地就完事的。秦国向大王索取六个城邑,而大王则把这六个城邑送给齐国,齐国是秦国的死对头,它得到大王的六个城邑,就会与我们合力攻打秦国。齐王耳听大王的计谋,不等你话说完,就会同意你的作法。这就是大王虽然把六个城邑交给齐国,却在秦国得到了补偿。这样做,齐、赵两国的深仇大恨就可以消泯了,而且又向天下诸侯表明了大王是有作为的。大王把齐、赵两国结盟的事声扬出去,我们的军队不必到边境察看,我就可看到秦国送贵重财礼到赵国来求和了。一旦跟秦王讲和,韩、魏两国听到消息,必定尽力敬重大王;既要敬重大王,就必定拿出珍贵的宝物争先向大王致意。这样大王的一个举动就可以与韩、魏、齐交好,从而与秦国改换了处事的位置。”赵孝成王听后说:“好极了。”就派虞卿向东去拜见齐王,与齐王商议攻打秦国的问题。虞卿还没返回赵国,秦国派来的使臣已经在赵国了。楼缓得知此讯,立即逃走了。赵孝成王于是封了一座城邑给虞卿。# P0 s( H0 F8 u9 L
订盟魏国8 R+ N1 ^6 W+ [; E7 y
过了不久,魏国请求与赵国订立合纵盟约。赵孝成王召虞卿商议此事。虞卿先去拜访平原君赵胜,平原君说:“我希望听您谈一下合纵之道。”虞卿进宫拜见赵孝成王,赵孝成王说:“魏国请求订立合纵盟约。”虞卿说:“魏国错了。”赵孝成王说:“我本来也没答应它。”虞卿说:“大王错了。”赵孝成王说:“魏国请求合纵,你说魏国错了;我没有答应,你又说我错了。既然如此,那么合纵盟约是不行的吗?”虞卿回答说:“我听说小国跟大国一起办事,有好处就由大国享用成果,有坏处就由小国承担灾祸。现在的情况是魏国作为小国愿意承担灾祸,而你居于大国的地位却享用成果。我所以说大王错了,魏国也错了。我私下认为订立合纵盟约有利。”赵孝成王同意,于是就同魏国订立合纵盟约。; q2 w7 K" |, v: e3 f
失志著书- u; u/ Q1 R) Q: V1 e; ?
虞卿因为魏国宰相魏齐的缘故,抛弃了万户侯的爵位和卿相大印,与魏齐从小路逃走,最后离开了赵国,在魏国大梁遭到困厄。魏齐死后,虞卿不得志,就著书立说,参考《春秋》,观察近代的世情,写下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共八篇。用来评议国家政治的成败,世传之为《虞氏春秋》。
! b. ]! F% ]2 b9 |9 n  k2轶事典故, v8 S; {& G  `: P6 ~8 r
编辑5 C2 k+ o; |& u* ^
蹑蹻檐簦(蹑屩担簦)
* @" S) U- `/ K0 _9 d+ S蹑蹻檐簦,又称蹑屩担簦,出自《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指远行、跋涉,亦指身分、地位低下。
8 J) \" i$ y& `5 P2 r& S3历史评价; X& s! A/ T. I/ V
编辑  Q; {0 A5 W; s( s
《史记》太史公曰:“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卒困于大梁,庸夫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於后世云。”
4 Q" D) B) s: n1 v8 G《史记索隐》述赞:“虞卿蹑蹻,受赏料事。及困魏齐,著书见意。”
& r" r5 a& u4 ^+ h# g3 R! v
1 Z; ]5 @0 F1 }. G; ^* M& o6 t7 M! b9 {! q. Z1 h+ q
9 e  V7 J6 D/ c6 K" b; i/ @
+ ^' w; x. M" U/ h# ?& Y

& L9 A& F/ ~5 S4 ]1 R4 k$ X% A5 Z8 d9 `! `
! o; ?5 J. E' F$ U8 {5 I" W: Q1 V

/ y9 s+ Z  p3 O( d+ N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 《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3 t/ v* o. g+ t! _. H
$ c3 [  M( k, C+ y虞翻,虞翻到交州后,在那里讲学,学生时常也有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和《国语》等书籍作注。虞翻虽被流放,但仍然十分关心国家,如在黄武七年(228年),辽东公孙渊派使节向孙权联络。嘉禾元年(232年),孙权派将军周贺和校尉裴潜从海路到辽东向公孙渊求马,虞翻认为辽东路远,派人到那里求马并没有益处,只会损耗人力和财力;但虞翻想劝谏但又不敢,请求交州刺史吕岱传话但吕岱又不肯。及后更被人中伤,虞翻再被流放到苍梧郡。及后周贺遇风暴和被曹魏将领田豫攻击,孙权于是大感后悔,并想起虞翻,于是命人到交州找寻虞翻,找到就护送他回建业;若已死,则送还会稽,并让儿子仕官。此时虞翻逝世,享年七十三国时候吴国的学士,从小爱读书有才气,但多次被请去做官都拒绝。又爱直言议论政事,因此还坐过牢。年老时讲学,听讲的人数以百计。  S7 S) t! p1 _6 j! L
总评. D$ Q2 i! l! W
虞翻性情疏直,多次犯颜谏争,且性多不协俗,屡使孙权大怒,先后被谪到丹杨泾县和交州等地。他虽然常有失君臣之礼的行为,然十分注重封建礼教,尤其崇尚一臣不事二君的忠君思想,即使遭他奚落的降将于禁,内心也十分佩服他,魏文帝因此也常为他设坐。
+ e. S8 t# p$ \历代评价
6 N8 q: y6 c$ r/ }$ ^8 C; p( I; `4 V张纮:“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 H: Q9 b. ]9 T% T. }
孙权:“①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②虞翻亮直,善于尽言,国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
5 v. C7 k) X: `: ?陈寿:“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
7 y2 R& e$ I1 U' o" [9 T; L; W孙登:“虞翻,志节分明。”0 Q( D, C) U/ ]( w0 P
袁宏:“仲翔高亮,性不和物。好是不群,折而不屈。屡摧逆鳞,直道受黜。叹过孙阳,放同贾屈。”& M# ?8 \+ j6 I- h* [& ]
李白:“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
8 r, o" w; z' f: _/ n4 c叶适:“虞翻,东国俊才,宦仕州郡。上不及预天下废兴之义,下不能为一身荣辱之防。虚効忠勤,轻招废放,惜哉,惜哉!曽不得比顾雍、诸葛瑾之伦也。虞耸抽引人物,务在幽隠孤陋之中,亦用意至到之一节。其言所誉依已成,所毁依已败。后世则又不然,嫉其已成而设毁以败之,皆是也。”
! [) t9 o! {" x2 U$ l" N刘克庄:“孝谦已称帝,宾佐尽封侯。不道投荒客,交州白了头。”) [& t5 M# m/ }3 s5 ^8 T2 P" L) ?

2 O$ O1 P7 t5 D2 Y- B
7 U# q, Y1 I/ x6 d. r. n$ W$ I3 ~/ \! z" q4 e& z
3 q2 W8 I9 j" `, T; m* q
虞喜,字仲宁,(281年—356年)会稽余姚(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人。东晋天文学家,宣夜说的继承和发展者。
) M7 f% Q  q- [1 t9 S7 L虞喜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为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征为博士;咸和末举为贤良;咸康初,内史以其“博闻强识,钻坚研微”复荐为博士,皆不就。世为豪族,精天文、经学,兼擅谶纬诸学。咸和五年(330年),根据冬至日恒星的中天观测,发现岁差,认为太阳从第一年冬至到第二年冬至向西移过原先位置,推算出每50年退一度(现代测定为71年8个月)。《宋史·律历志》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岁差”一词由此而来。此前中国天文学家认为,太阳从去年冬至到今年冬至环行天空一周永相吻合(那时尚不知地球绕太阳环行)。这一发现对以后天文学颇有影响,南朝宋国大明六年(462年)祖冲之制《大明历》开创中国天文学史新纪元,即应用“岁差”因素。咸康年间,根据宣夜说著《安天论》,主张天高无穷,在上常安不动,日月星辰各自运行,以批驳浑天说、盖天说。永和元年(345年),为十月殷祭事朝论难决,遣使询喜,得以解决。尚著有《毛诗释》、《尚书释问》等10余种。; |7 t  \' q' [, i
5 f# C; w! ^# [+ z
虞允文( {; V7 ]2 r( c  Q7 ^9 e2 z9 P
虞允文(公元1110年—公元1174年),字彬父,一作彬甫,南宋大臣,抗金名将。汉族,南宋隆州仁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绍兴年间进士。公元1160年(绍兴三十年)使金,见其大举运粮造船,归请加强防御。次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今安徽当涂境内),适主将罢职,三军无主,而金完颜亮正拟渡江,遂毅然督战,大破金军。三十二年,任川陕宣谕使,与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公元1169年(乾道五年),为相,任用胡铨、王十朋等。八年,再任四川宣抚使,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五,赐谥忠肃。/ L: i" r% A% _% {4 y2 [: B
虞允文幼时聪慧,七岁即能提笔作文。后来凭借父亲为官的缘故,进入仕途。母亲去世后,虞允文极度悲伤,考虑到父亲孑然一身,且身患有疾病,七年未曾调任。公元1154年(绍兴二十三年)虞允文进士及第,获委任为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时秦桧当权,允文一如同四川书生皆不获重用。秦桧死后,终于获得中书舍人赵逵推荐,就任秘书丞,官至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m& z1 L6 Z5 t) k) c5 D
采石大捷
2 L5 ?" G3 {; z: C9 ~& c0 g( C' w公元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两淮前线宋军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被派往采石(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市)犒师,正值金& e3 n5 {9 i0 Y# B' ~0 E
采石之战
3 [- D: D# i( m) k海陵王大军谋由采石渡江。原来负责督军的主帅李显忠还未赶到,虞允文见形势危急,亲自督师,向当时军心散漫的士兵演说:“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现在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藉长江天险,为何不能于死里求生?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国家?”这番演说成功把士兵团结起来,并大大振奋了军心。他并随即把散处沿江各处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以1.8万兵力与15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  A- y) J, P& T. G6 H
随后,金海陵王移兵扬州,虞允文又赶赴镇江府(今江苏省镇江市)阻截。完颜亮见渡江失败,逃往扬州。进攻其他地区的金军也被宋军打退,完颜亮不禁大怒,在进退无路的条件下,孤注一掷。下令金军3天内全部渡江,否则处死,这促使其内部矛盾激化。十一月下旬,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军退屯三十里,遣使议和。虞允文在南宋朝野上下获得极高声誉。
  H: R/ [5 b* c1 _' e经略四川
& ^" m; J& }8 O* ~( a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虞允文被委任为川陕宣谕使,并与大将吴璘商议收复中原的大业,再次北伐中原,吴璘攻克凤翔,收复巩州。金国整治兵马想要争夺陕西新复州郡,于是蜀中方面想要放弃这些地方,允文则认为不可。后宋孝宗即位后,因误信奸臣史浩、汤思退的谗言,要求前线宋军退兵,以致功败垂成。0 j3 v8 V( u3 o  H
公元1165年(乾道元年)允文被召回临安,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
6 k3 B/ R* w* B4 g+ x公元1167年(乾道三年)四川名将吴璘死,虞允文接替他出任四川宣抚使兼知枢密院事,积极整顿正规军和民兵,减缩军费开支。五年八月,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他大力提拔贤良之士,如洪适、汪应辰。
3 `' `8 g+ K. H, t6 E0 n  f& e0 k+ M9 r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改任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授特进。但他随即要求镇抚四川,以图光复大业,同年秋,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职务,封为“雍国公”,上命其再度赴四川总理军政事务。他在到任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断筹划由四川出师北伐,以图光复中原,最终积劳成疾,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以病卒。
! t6 D% g0 z% e3 U' p7 b公元1177年(淳熙四年),宋孝宗诏赠虞允文太傅,谥忠肃。  Y. ]8 C# T8 j1 L2 P+ Q7 C

3 _0 y& M9 y& c: |: h, g6 I& t8 u9 Z* G- d3 _2 {5 k3 n

$ r% ?- n' _9 \0 i" l" U  _3 Q+ T虞黄昊,字景明,钱塘人。清代康熙举人,诗人。自幼聪明,十岁的时候就能做诗,后来一直因为诗而有名。是“西泠十子”之一。
" I' P4 {" K9 a虞洽卿(1867~1945),名和德,浙江镇海人(今属慈溪)。早年到
0 W6 }* ]4 o3 b: }; g上海当学徒,1894年后任德商鲁麟洋行买办、华俄道胜银行买办。1903年独资开设通惠银号,发起组织四明银行。1905年上海发生大闹公审公堂案,与组织当局交涉获胜,遂名闻沪上。1908年创办宁绍轮船公司。1911年上海光复后任都督府顾问官、外交次长等职。1914年独创三北公司。五四运动期间上街劝说开市。1920年合伙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任理事长。1923年当选为上海总商会会长。抗战时期坚持抗日爱国,日军占领租界后赴渝经营滇缅公路运输,支待抗战。1945年4月在重庆病逝。" p/ M1 c# B7 |+ {* Z! q1 N
+ u8 }1 {7 x2 v! ^2 ^) N7 y9 B& B
舜帝纪舜,母名握登,生舜于姚墟,故姚姓。父名瞽叟,弟象为继母子。 舜出白水伯天吴裔族虞氏,属少昊白虎部,居天虞山,朝阳谷,其地 虞城,舜生在这里,及长迁居雷夏泽陶丘,以制陶为业。公元前2208 年帝尧时,遭洪水,四岳举鲧治水九年不成,尧访求得舜,时年30岁,招为婿,妻二女娥皇、女英,居冀北潘城妫汭(今涿鹿到保岱乡有其故城)举用20年,舜50岁时帝尧禅位于舜,使他摄政,行天子事。舜于受禅日重新观天象建正,祭天地,颁布群牧符命圭瑞,巡四岳,划天下为十二州,立百官考核任用制度,制五刑。流四凶族。流共工于幽陵,(密云龚城)殛鲧于羽山,放鹳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山。舜摄政三年后,命禹制水。舜58岁帝尧崩,三年后舜称帝,都蒲阪,再授禹为司空,任命十二州牧,四岳,共二十二人为中央政府官员。舜征三苗,道死苍梧,葬于九嶷山。娥皇女英追至洞庭湖,泪洒斑竹,葬于洞庭君山。- Z% c6 ], }6 `+ q) V& h
7 Z: b5 A2 A: H% u" ~) }. B9 H
虞姬纪 虞姬,出生于江苏沭阳县颜集镇。秦末人士,貌美,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遂嫁与项羽,经常随项羽出征。 公元前202年,项羽率兵突围,败在垓下(今灵璧县沱河北岸),被刘邦率领的汉军团团围住。刘邦采用“四面楚歌”置疑兵阵,瓦解楚兵军心,致使项羽中计,导致全军覆灭,演出了令人肝肠寸断的“霸王别姬”悲剧。霸王遂夜饮帐中,面对宠妃虞姬、骏马乌骓,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歌罢而泣,虞姬知军情突变。哀叹大势已去,歌而和之。《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云,虞姬歌词为:“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突围,仓皇出走,途中筑冢埋葬。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虞姬容貌美丽,性情温柔,知书达礼,深得项羽喜爱。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霸离铺” 意指霸王别姬之处。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至今沿袭不变。
: j; O  L9 d8 V! O* G5 C
2 k5 f: p9 P5 {7 G4 _7 s虞诩:(公元?~137年),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今河南省鹿邑西北)。著名东汉大臣。 虞诩十二岁已能读《尚书》。父母早死,他孝养祖母。祖母死后,才出任太尉李修府郎中。汉永初四年(公元ll0年),羌、胡攻掠凉州。汉廷为专力北御鲜、匈奴,欲弃凉州,被虞诩谏阻。因他反对外戚,大将军邓涉拟放弃凉州,并提出安抚凉州,抵抗西羌之策,得到大尉李修的采纳。 虞诩曾任朝歌县令。虞诩用计谋派人打入土匪内部,了解土匪出没和行动情况,一举歼灭了以宁济为首盘根错节的土匪集团,平定了匪患。虞诩说:“一个有抱负、有志气的人绝不会避开困难的事而专门去找容易的事来做。这就像我们在砍树时,如果不遇到坚硬牢固的盘根错节,就显不出斧头的锋利一样”。朝歌变民为乱,他任朝歌县令,用计将之平定。西羌侵犯武都,当时执政的邓太后认为他有将帅之略,升为武都郡长,让他负责抗击西羌。 汉元初二年(公元ll5年),羌族复起兵大败汉军。虞诩前往武都赴任,途中被羌兵阻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崤谷。虞诩诈称固守待援, 诩即停军不进,扬言已派人往朝廷请增兵,等增兵到再出发。羌军得此消息,便分散到附近各县劫掠,虞诩因其兵散立即日夜兼程挺进,第一天就奔驰了一百余里,令吏士每人各作两个炉灶,第二日各做四个炉灶,以后每日倍增,羌军尾追,见其每日增炉灶,疑已增兵,不敢攻击。有人问虞诩:“昔孙膑减少炉灶而您却增加炉灶,兵法说每日行军不要超过三十里,以防备出意外,而您却令行二百里,这是什么缘故?”虞诩答道:“羌军多,我兵少,慢行则易被彼追及,速进则彼难于预测。羌军见我炉灶日增,必误为郡兵来迎。兵多行速,羌军必惊而不敢追。孙膑示弱以诱敌,我今示强以退敌,这是因彼此形势不同之故。”乘羌兵松懈,通过险隘。沿途虚张声势,逐日增灶,羌兵以为汉军增多,不敢紧追。至赤亭(今甘肃成县),遇羌兵万余围攻。他令先发小弩示弱,诱羌兵急攻,再以强弩射击,使二十弩共射一人,所发必中。羌兵惧怕,汉军乘机出城反击,斩杀甚众。虞诩料羌兵必退,遣军设伏于退路过河处,乘其半渡袭击,羌兵大败溃散。随后,招还流民,开拓漕渡,借粮济贫,安定了武都郡(今甘肃武都)。 虞诩到达武都郡时兵不满三千,而羌军有万余,已围攻赤亭数十天了。诩便下令,不准用强看,只用小弓,羌军以为守城部队弓箭力弱,便集众猛攻。诩便使用二十张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军大惊,急行撤退。诩因令兵出城奋击,杀伤羌军很多。次日,诩令其全军从东门出从北门入,入城后改换服装照样出入,如此转了几次。羌军以为守城军如此之多,更为恐惊。虞诩料羌军将退,便暗中派遣五百余人到浅水处设伏,拒住羌军退路。羌军果撤退,诩令前后夹击,大破之,杀伤俘虏甚多。羌军由是败散,窜逃到益州,无力再来侵拢。为巩固防御地以保卫郡民的安全,虞诩根据各种地势,构筑碉堡城寨一百八十座,并招还流亡在外的难民,对贫民则加以赈济;虞诩还亲自率领将士勘察河川,发动群众开凿水道,仅是节省运费每年多达四千余万钱。诩初上任时,谷米每石一千钱,食盐每石八千钱,居人只有一万三千户。经过他三年治理,谷米每石减至八十钱,食盐每石减少至八十钱,居民户数增至四万余户,人民安居乐业。从虞诩退羌军的智计看,可见运用兵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孙殡退军减少炉灶是向敌示弱,使其以为齐军怯战逃亡,以诱敌追击,在预先埋伏好的阵地以歼之。而虞诩兵少,羌军兵多,要越过敌人的拦阻,只能设法使其分散,而在急行军前进时,便反孙膑之法而行之,即增加炉灶使羌军疑其增军而不敢追击。显然,孙膑减灶是诱敌追击,而虞诩增灶是为慑敌,情况各异,目的不同,办法也就相反。如果虞诩死啃兵书,也学孙殡减灶,那就倒霉了,除非是傻瓜才会这么干。虞诩令守城军全部出出入入,是向敌示其军之众,使敌发生错觉而不敢久留。虞诩对敌的整体战术上,基本是用弱而示强之法。但在局部战术中,虞诩也用强而示弱之法,即先用小弓使敌误其箭力弱以诱敌攻城,而用强弩射之,使敌惊恐。虞诩用兵能随机应变,可以说是善于用兵者。虞诩为官,屡忤权贵,数遭刑罚,曾官至尚书令。汉永和初年逝世。5 R9 E3 D8 _- @1 J! _

! n' Z/ L! e2 |- m! @- C虞集:(公元l272~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仁寿人(今四川仁寿)。 其五世祖虞允文,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曾在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ll61年)的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官至丞相。其父虞汲,曾任黄冈尉,宋亡后侨居临川崇仁(今江西崇仁)。 虞集自幼学习程朱理学,深受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但又不拘成法,思想比较开通。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l297年),他被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升任国子助教。元仁宗时,任集贤修撰。泰定帝时,升任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时,任牵章阁侍书学士,与赵世延等编纂《经世大典》。 他认为“国学,礼义之所出也”,主张严肃学纪、学风。后历任太常博士,国子祭酒,兼两帝经筵讲官。元经筵之制,取经史中切于心德、治道者,用蒙古语、汉文进读。口译经文,难度颇大,每选精于蒙、汉语学者,事先笔译,译文均由他“反复古今名物之辨以通之”,使无违经文本义。他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为邑”、“治天下”之本,视办学为“既定大统”后之“急先务”。主张培养“成德达材”之人,“以朱熹之说为定”,以“明人伦为能事”,强调选择“经明行修成德”者为教官。“师道立则善人多”,“师得其人,则长吏敬之,民庶服之,故教行而化兴,不然则否”。倡导各级地方守吏,以“至诚恳侧之心求贤师,尊贤师”。提出科举取士之目的在“一道德、同风俗”,并非指引士子“未门擅业”,如“五经学究之固陋”。 元惠宗即位后,他谢病回乡,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 年)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著有《道园集》、《虞道园文选》、《虞文靖公诗选》、《虞道园学古录》等。0 _$ ^1 R, B0 I9 O  P

6 \( K: k; Z8 H* a2 q: J+ y( |9 y' Z
虞仲文:(公元1069~1123 年),字质夫,武州宁远人。著名金朝宰相。虞仲文四岁作诗,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神童。擅长绘画,为官清廉。大辽时期进士,历仕州县,起居郎、史馆修撰,太常少卿、中书舍人、枢密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辽保大二年(金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农历3 月,官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拥立北辽,为挽救垂危的辽王朝作出了贡献,是辽金之际颇有影响的人物。金天辅六年(公元1122 年)农历12 月,虞仲文降金,官任枢密使、侍中、秦国公。金天辅七年(公元1123 年)农历5 月,与左企弓等赴广宁,同被杀於平州,年五十五。谧号“文正”。 善画人马墨竹。《全辽文》收其《宁鉴墓志铭》。2 U1 U2 S% r; R9 h
* R. y% z# C' f! B
虞预:(约285~340),东晋著名的历史学家,余姚人。本名茂,避明穆皇后母讳改。字叔宁,是天文学家虞喜之弟,少时好学善文,初为县功曹,被斥。太守庾琛命为主簿,纪瞻代琛,复为主簿。转功曹使,察孝廉,不行。元帝为丞相,召行参军兼记室,及践位除著作佐郎。大兴中琅琊国常侍,迁秘书丞著作郎。咸和中从平王含赐爵西乡侯。假归,太守王舒请为谘议参军苏峻平,进封平康县侯,迁散骑侍郎,除散骑常侍、致仕。曾多次上书建议“宽徭、息役,务遵节俭,砥砺朝臣”。雅好经史,学问富博,有《晋书》阎十四卷,《会稽典录》二十四卷,《诸虞传》十二卷,集十卷。! e$ N1 p0 k6 n; e- `

# Z3 |# b3 F# m6 J& ?虞蹇:南朝齐梁间诗人。生卒年及字号不详,公元502年(梁武帝天监元年)前后在世。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一带)人。官至王国侍郎。工为五言诗,名与何逊相埒。又与高爽、江洪齐名。事迹附见《梁书》卷四九《何逊传》及《南史》卷三三《何承天传》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辑得其诗五首。虞羲:南朝齐梁间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阳(李善《文选注》引《虞羲集序》),一说字士光(《南史·江淹任昉传》)。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少有才学,南齐时,以太学生游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历始安王侍郎、建安征虏府主簿功曹,兼记室参军。诗为谢朓 所欣赏。入梁,官至为晋安王侍郎。事迹附见《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后。史称其“盛有才藻,卒于晋安王侍郎”(《南史》)。虞荔:(502-561),南朝梁、陈时余姚人。幼聪敏有志操,长大后,博览群籍,以善写文章著称。梁朝时任司文郎、通直散骑侍郎、中书舍人;入陈,官太子中庶子。母卒后终身布衣蔬食。著有《鼎录》,收入《四库全书》、《四明丛书》。《陈书》和《南史》均有传。虞世基:(?-618),隋臣。字茂世,余姚人。少与弟世南同师事顾野王。性恬静,喜愠不形于色,博学,善草隶。陈时任太子中舍人、尚书左丞。隋时为通直郎、直内史省、内史舍人,受炀帝器重,专典机密,参掌朝政。隋大业八年(612),从炀帝出征高丽,以功进金紫光禄大夫。后数次劝谏均不纳,又见大臣相继诛戮,惧祸及己,遂唯诺取容,不敢逆帝,为时人所讥。十四年,宇文化及于江都兵变,杀隋炀帝,他同被杀。纂有隋朝《区宇图志》,是较早的全国性区域志。里后,以鬻字为生。
7 y0 p1 v' J/ o/ K! J
2 f  e7 {2 ?' ~5 S. N: U( z
" J  G- U" ~" O夏朝虞彝,为夏禹建立赋税制,按土地等级交纳实物。周有虞恩,制造陶器官职;春秋时虞丘子;战国时期,赵国丞相虞卿,著书立说,从春秋中搜集,从现实中观察,写成了《节义》、《称号》、《揣摩》、《谋攻》等一共八篇,用以评说国家大事和经验教训,流传后世,称为《虞氏春秋》。 北宋虞守廉字庸穆,出任湖北黄州府为尉官,后入赞曰:“万人之杰,三楚之英。诗成鬼泣,笔落凤惊。才高李白,学绍虞卿。哲入在望,高山景行”。 虞元矗登北宋熙宁戊申进士,授太学博士,历国子侍讲学士。 虞棋,登北宋政和四年辛卯迸士,历户部尚书,封秦国公赐太师。 明代医学家虞博。诗人,书法家。明代有虞舜日;永乐间有监察御史虞信;清代有国家虞元。虞愚,1909年生于福建厦门,原籍浙江山阴。原名德元。曾入武昌佛学院、南京支那内学院学习,学有所成。1930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历任贵州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佛学院副教授、教授。l979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兼职研究员。l982年任该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逻辑史研究会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教授。l989年7月在厦门病逝。著有《因明学》、《中国名学》、《印度逻辑》等,有《虞愚文集》三卷留世。 虞耸:字世龙,虞翻第六子也。清虚无欲,进退以礼,在吴历清官。入晋,除河间相,王素闻耸名,厚敬礼之。耸抽引人物,务在幽隐孤陋之中。时王岐难耸,以高士所达,必合秀异,耸书与族子察曰:“世之取士,曾不招未齿于丘园,索良才于总猥,所誉依已成,所毁依已败,此吾所以叹息也。”耸疾俗丧祭无度,弟昺卒,祭以少牢,酒饭而已,当时族党并遵行之。 虞昺:字世文,虞翻第八子也。少有倜傥之志,仕吴黄门郎,以捷对见异,超拜尚书侍中。晋军来伐,遣昺持节都督武昌已上诸军事,昺先上还节盖印绶,然后归顺。在济阴,抑强扶弱,甚着威风。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4-19 10:16:26 | 阅读全部
朱又春:4 x/ p9 m0 P* E. ^- ~! D8 p" ?
各位老师和各位同道大家好!6 {  u7 n; T; ~8 ^& G: C

9 B9 h: P3 p7 w3 N2 M2 G! e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J* D3 F) J/ g, K  M; m@江苏南通朱又春
* n& J& s: c2 g0 L$ ^谢谢师兄来指导) c, O+ c" r' `/ i1 @
! Q0 E6 u& K3 q0 S" c0 j
朱又春:. Z( Q" x, l* \  \2 c
学习。* [! M2 ?+ F+ l, P% V/ U& N
0 D5 J9 K+ X, y/ k' L
彭飞 中和大汉健康城:
" M5 e7 p, W# \3 Q0 O4 h  m+ i- b大家好
' _; j8 @3 F7 t. e% t* \( M: Q$ X8 x+ z& g
靳红微:
* f- Z2 I( q  K. g0 b& C" `) j1 X诸位同仁好!
+ o+ d$ y1 R+ X* n9 _
  t# J1 P* j  L, ?0 w7 g/ M# y李秋生扁鹊国际健康产业集团:- e/ B, @8 v" p' d2 P  g. U- A- a# ]
曹老师辛苦了,为了传承扁鹊中医药文化,弘扬扁鹊精神思想,深挖祖医扁鹊历史根源呕心沥血,付出了毕生精力,曹老师这种大公无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以曹老师为榜样,做好各自传承医祖扁鹊中医药文化各项工作!我们应该为曹老师点攒5 W, [+ R; W$ E8 _2 s+ t
" h4 J  @; j- }+ A- [
郝香国,内丘,扁鹊宾馆:/ a7 J" @1 [: @4 M
为曹老师点赞
  _7 y, b- t& e! {& |3 ^: X* M3 l4 w# s
扁鹊砭石能量泥招商部张红叶:+ m' S5 b% g( X: o  R
: X6 V# S6 N, q9 h" Y- f* }

. \$ [+ R+ B4 C3 \& u+ u6 T2 l李春站长,人民日报,闫军丈夫:5 E' d0 I, n# {5 ~
[送你花]
( l4 L: Q9 j4 c7 \$ |. }& u; |5 O& H  x
李春站长,人民日报,闫军丈夫:3 `; [2 O1 m$ W0 {7 ?. f! ?
[送你花]
# T* O# ^( y. J
! S9 K, ?' ~7 h7 {4 A4 g4 ^李春站长,人民日报,闫军丈夫:
) T1 g  f$ ?5 U. W[送你花]
6 a0 Y- z+ J/ }, |6 B5 o
. ~- B$ T& D0 D& _严晓蒸  健康中国工程创办人:, U  q5 b( H$ K
$ |- k+ v2 s6 g. k* j4 ~& O3 H( _
! i( v6 R' {9 t0 D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4 ~6 t* r* @- X
[链接]
& N) z' ?1 k) t
7 L; h% Z& w  t" J% W( B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V9 d& ]" z; u
[链接]2 u& ?% v- j+ I6 h# h9 U: H5 y

/ e8 F; r' k2 P3 }# @3 R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0 l$ O0 ^, Y' o/ p, @+ k* _" {
[链接]$ J2 ^* S8 z' U1 n( z3 M# n7 h

" Q( t/ u$ e) |" o% h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0 r. ~, s/ B4 K' Q/ q+ c
司马迁的《史记》之中,《赵世家》许多事情写得很详细,关键是素材好,这就是《虞氏春秋》在战国之时记载了赵国历史上很多事情,司马迁因此就得以参考,所以《赵世家》比其他《世家》写得详细。. f  @+ A  E$ a! n% H  @% w+ T% H
! g% K: f( Y5 z7 w/ i- a
粱跃民社科院:: c: {0 J2 G9 N/ p& R* l/ U
扁鹊文化研究院必读书目第一本应该是《史记》,不读史记者,不足以言扁鹊文化研究。+ s3 u0 ]. N2 h0 q( W8 r8 R  V8 }
  m7 }- z0 f2 d) U
粱跃民社科院:
' Z; z$ m7 t+ e  m$ t2 f/ N. L研究院应该尽快成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出入门级的必读书目,列出研究课题,尽快推动研究工作走上轨道。
, O" e9 R4 {: W/ ^" G( q+ c2 O3 g& M. ]5 m8 f+ x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a( {0 U) X3 J
梁先生所言很有道理,研究先秦医学史,不读《史记》,只看二手材料是不会有很大成就的。
) y( B2 T% [  h6 q9 M* T% S% X+ a: W. a
1 ?$ a8 s) v0 l2 R) P张慧康徒弟:
! B9 l  }# w7 S8 C" z2 e: N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史》是本比较经典的参考资料。) v  B+ b6 u- R5 q

( I' g: w% U7 [. R0 N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8 z) N9 j- W, Y$ U$ ^3 v) j尤其是,扁鹊诊赵简子,这件事是“小人物见证大历史”,三家分晋开战国,是从赵简子灭二卿开始的。7 ^2 }; q: O4 }
中国历史的拐点,也是由扁鹊诊赵简子作为“天机”而宣扬出来的。
8 ?3 Y7 u: t% `: z( H, M( H: y
8 ], c, }- j)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R) }5 k0 e4 S- Z* L2 V! ^
@张慧康
2 Z1 Z( k% I9 I2 ~% W$ j$ c希望你发挥作用,解答大家的疑惑,对有关史料进行解释。) E" N1 F" ^! n3 i4 v+ c3 V

, n. r- J- @0 k% U' y5 j5 @( ?张慧康徒弟:5 T. |& E; V1 z- t% E9 S6 ^
谢谢老师带动,学生自当尽力。
' T6 e$ |8 K7 _' |* V
' {9 D+ N$ l/ K0 y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P9 A3 t3 P* r; q: {
扁鹊诊赵简子,之所以被记录在《史书》之中,4 E3 P1 E9 E; S) C9 ~- Y6 e  c
不是因为扁鹊的医术高明;
. p0 a/ ~' ]+ @2 M; X( S+ H$ p也不是因为赵简子的病情重;
5 r3 B( ?/ w3 E& u而是因为这件事之中的“天机”,预言“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范吉射、荀寅),夫熊与罴皆其祖也。”5 N9 i+ Z2 e# B% K1 P4 E% m
这个政治预言(谣言)的出处,是必须由赵简子“不知人”昏睡七天半的过程,造成悬念,大家期待、信服,扁鹊因此获得“赐田四万亩”。
5 P9 ~# `6 D* v6 V/ R这件事,轰动一时,久久传颂。
2 W: L% W5 j* j. W9 l+ p6 ^扁鹊名闻天下,与此不无关系。
1 U7 M5 ~8 _) D: W; [- I' w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4-19 17:36:47 | 阅读全部
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5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2 F8 F3 a5 x5 J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1] 6 ?/ T! t- D3 Y( w
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 A7 M+ n* N' P3 `本    名魏斯别    称魏文侯所处时代魏国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晋国安邑(今山西夏县)出生时间前472年去世时间前396年主要成就开创霸业,册立封侯。变法集权,联合三晋。灭亡中山,开辟西河。信    仰法家- r. R, }. o+ G1 T
目录& O  Q- H' ?! A  E/ G6 v
1 人物生平$ A3 t5 W( J9 b+ t7 _  P9 J7 u7 d- Q
▪ 继祖业分晋室2 ~8 M9 |( |9 G0 A) s6 y7 }9 p% R
▪ 执政晋国4 Y( h5 B4 y+ s/ Q; C" w) O+ T
▪ 立为诸侯% q# }3 q/ e- h- \$ x# Y
2 为政举措
: h3 J1 X7 D( f9 H$ s) Q% H▪ 农业
% t% Q/ w% ?! N▪ 法律
' m# |$ k, Q/ P! I& W! U- m▪ 贸易
% T8 W% z" k, R1 k▪ 军事& Y5 r, ]# A) C8 Y9 E- e
3 轶事典故/ u; J4 V& A# U. S4 B5 t: x: u
▪ 西门豹治邺城
" r5 D# Q5 ?: d0 V5 F" b▪ 文侯从谏: i8 d; Y! w/ ^2 V5 `& ?! G$ W+ F+ h
▪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1 L- D# Z# x/ Q" e3 J2 b
4 家族成员
$ z$ ?. a0 e( X0 ?( j人物生平编辑# k# T$ Y2 P4 c2 N! Q% I
继祖业分晋室
! s. X# f  A2 \( t9 O1 h魏文侯魏斯(公元前472年―公元前396年),是魏桓子之孙,魏武侯之父,公元前445年继承祖父的家业;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襄子派人说服韩康子、魏桓子,放晋水倒灌智寨,灭了智氏,三分智地。三家分晋的局面基本形成。5 L$ d2 I) P; [% N/ W# N2 g0 R
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魏氏、韩氏得到的要少一些。2 X3 N# c3 G2 {4 r3 O$ w9 C
赵氏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片土地,并向东越过太行山,占有邯郸、中牟。魏氏与韩氏笼罩在赵氏的南边,魏氏偏西,韩氏偏东。赵氏占有的智氏领地正压在魏氏的脑门上,魏氏很压抑。" g0 I; Z% L' G1 v$ ?- k* O9 O7 A
魏氏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氏,东边是新兴的韩氏,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今河南三门峡渑池、陕县和灵宝地区)。8 Q7 [" a0 c- c' W5 I  |
魏氏被紧紧地裹在晋西南一隅。魏氏集中在晋西南,虽然在东面还有几块飞地,但都很不巩固,难以建成战略基地。
  Y) r. u# \( B7 j, E' i5 C& @魏氏的核心地区是运城谷地,北部是吕梁山,南部是中条山,东部是王屋山,黄河的大拐角包住了魏氏的西部和南部。
1 h$ G3 c6 _0 [6 z: \5 q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压迫封锁。因此,魏文侯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强、不被列强吃掉,然后是打破封锁、向外发展。! \- S6 N% g! f+ n
执政晋国
: @) l% l5 I9 G* {2 s8 c晋幽公九年(前425年),赵襄子赵无恤去世,魏斯继任为晋国正卿,任用上郡守李悝实行变法。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后来的秦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氏为蓝本的。
+ L  O7 f/ `) [7 w2 ~4 ^合并图册9 H- u0 q: [4 \7 t3 J
合并图册(2张)
6 w1 W& R7 J+ ~& u在战国时代,魏国西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地处中央,易攻难守。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 q% ~+ T' l5 Z: U
他用李悝、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吴起等为将,攻掠中山国、秦国、楚国;以李悝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 N+ y; J+ `. R4 C% `2 u战国二百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文侯在位50年,选贤任能,内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占了秦国河西地区,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中山国,向东打败齐国大军。  r+ {1 A# ?- g# n5 \6 t
立为诸侯2 L. q! A( |: p6 h
晋烈公十一年(前405年),齐国发生内乱。田会在廪丘(今山东鄄城县)反叛,并向三晋求援。文侯任命翟角为主帅,带领赵、韩两氏的军队,一路攻打到齐长城。齐国君主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与三晋之君主一起朝见周天子,齐康公并请求周天子册封三晋为诸侯。
( a$ B, A8 T7 s/ E4 h0 O( S+ m! {晋烈公十三年(前403年),九鼎声响,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与晋侯并列,即由这一年正式进入战国时代。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就从该年开始,记载的第一件事即是“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8 ?' h4 Z6 N0 V; P/ S3 T7 k
文侯50年(前396年),文侯病重,临死前,召见吴起、西门豹、北门可等人,将太子魏击托付给他们。文侯去世,由太子继任为君主,是为魏武侯。
1 Y8 |+ T9 q/ y7 b# t为政举措编辑) E" F4 D1 S/ Z; ?
农业- O* `4 \2 W4 C+ t# e1 Q9 F, l
魏文侯重用卫人李悝,推行尽地利之教的精耕细作原则,推广农副业成功经验,综合利用魏国的田地和山川,提高魏国耕地的单位产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 r$ L* [, }0 v/ v
为了平衡粮价,李悝还实行了平籴法。在丰年的时候,国家根据市场情况,采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使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在灾年的时候,政府把国家粮仓储存的粮食以适当的价格卖给市民,使市民不致买不起粮食而流离失所。
" u1 L$ ~6 S4 J# y9 }) R1 A  F这样,魏国很好地平衡了农民与市民的利益,国家储备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国家抵抗灾年的能力大大提高,社会稳定,国民安居乐业。
2 ?1 m/ x7 m) d/ R5 ^" N5 b法律7 K  M/ W# @7 y
李悝著《法经》六篇,来规范魏人的行为。晋国是一个有着法治传统的国家,国民对依法办事都很拥护。李悝主持制定的这套成文法,在魏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君、贵族和官员在实行政事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国家的法律。6 X( P# K& h& I. P* |% c! L
由于魏文侯的带头遵守,李悝主持制定的这套法律,得到了很好的实施。这套法律后来也被秦国献公、孝公和商鞅所采用,《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地主阶级的法典,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制基础。
; W  f% R+ E7 X, @" }# I: `! z贸易: a4 Z6 _" X6 P. ~6 o3 S
魏国的周边国家中,各有各的特产。秦国的家畜、皮革、玉石,赵国的布帛、枣栗、家畜、皮革,楚国的鸟兽、橘柚、茅竹、丝绸在当时都很有名,魏文侯鼓励魏国百姓从商,参与各国土特产贸易,魏国获得了大量的商业税,国库充实了。
/ f* U; d* B* ]0 y7 i  [4 n军事* w# _3 X, c  y3 c* d3 G
和赵联韩8 e0 ]# f- f5 z2 I
三家分晋后的% m9 u6 [( h6 ?9 O2 j
魏文侯
7 N3 K' F4 B+ Z$ L- C魏文侯(10张)& B+ l9 q! C8 R5 S* X) S" R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魏国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修炼内力上。赵国和韩国在向外扩张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内政不稳,也回到了内修这条路上。而此时,魏国已基本完成了内部调整,开始寻找外向的出口。. W6 T) x9 `* M2 k, n5 F
魏国所处的周边环境很复杂,魏文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围攻,面临亡国的危险。* n# u1 ^5 A+ o3 }! I
赵献侯想联合魏文侯消灭韩氏,赵、魏平分韩氏。+ b. n1 \/ X; i2 K- V3 I
韩武子想联合魏文侯消灭赵氏,韩、魏平分赵氏。% I# ]  X. k6 @5 v, z
对于赵、韩的提议,魏文侯均给予了明确的拒绝。
# j) D8 I" T; q7 }" Z% p魏文侯劝赵献侯打消分化韩、魏,从而各个击破的念头。他说,魏和韩比较弱,必然会联合起来对抗赵国,以免被赵消灭。
* u, x# K% I+ l/ R, H# K韩、魏都清楚,联合赵国攻击对方是自取灭亡,与赵国平分对方的想法更是与虎谋皮。这样的形势,使韩、魏必须联合。5 _4 j+ ~! N/ x
魏文侯劝韩武子也不必因为赵氏的威胁而联合魏氏进攻赵氏,以图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赵氏的威胁。
4 ^' f+ B4 ]& `" V9 [4 ~% r韩、魏联合攻赵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赵国的实力太强了,韩、魏联合也只不过与赵国能打个平手。双方硬拼的话,必然是两败俱伤。而且即便赵氏被击败了,韩、魏也必然会继续内斗。9 d/ c/ @# c8 O: }# l
魏文侯向赵、韩说明了自己对三家发展的想法。晋地披山戴河,比较封闭,身处其中的赵、魏、韩只有赵国向外伸出了代和邯郸两个触角,但由于身后韩、魏的威胁,赵国也无力通过这两个触角继续向外扩张。
8 |" O' j/ u  z% o. v赵、魏、韩三国紧邻,必须要和平相处,如果内斗,就会被拖在晋这个封闭的环境里,谁都无法发展。赵、魏、韩只有联合起来向外扩张才有出路。对于魏文侯的联合发展策略,虽然赵献侯与韩武子都表示同意,但如何联合,向哪一个方向发展,如何分利,三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通过这次会谈,三家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最终,赵、魏、韩暂时放弃了内斗,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
5 v: ~( D6 k" g' C2 H! |: d& K/ B对秦扩张2 B# S; m4 g, e- y4 k3 X( @
由于赵氏在北,韩氏在东,韩氏的发展方向是魏氏、韩氏南面的郑国,魏文侯便把发展的方向放在了西面的秦国。: a/ y0 q" W: m0 o# S, a$ T
魏文侯二十七年(公元前419年),魏国西渡黄河,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筑城,建造进攻秦国的军事据点。秦军对魏国的入侵进行反击。经过几番较量,渡河的魏军占住了少梁这个重要的军事据点。秦军一面围攻少梁的魏军,一面在黄河沿岸建造防御工事,阻止更多的魏军渡河。
' E' N. K" h+ [2 J/ T. o2 V( G魏相翟璜向魏文侯推荐卫人吴起,魏文侯对吴起的指挥才能很欣赏,任命吴起为魏军攻击秦国的主将。吴起上任后,魏、秦在西河的僵持局面很快被打破,魏军节节胜利。4 W  g! m9 }% W
魏文侯三十三年(公元前413年),吴起率领魏军在西河战场战胜秦军,冲破秦军西河防线。" x! ^8 b" {* I9 K' j. I1 y
随后,吴起直扑秦国,进入渭河平原的咽喉要地郑(陕西华县),秦国举国震怖。如果吴起攻破郑,进入渭河平原,就等于控制了秦国的粮袋子,而且渭河平原还是秦国的粮食基地。渭河平原无险可守,吴起可以向西一路平推,如入无人之境,兵临秦都雍(今陕西凤翔),秦国就会有灭国的危险。吴起攻秦的目的是灭秦,这让秦人十分恐惧。
* a* @& }: Y1 z于是,秦简公一方面调集重兵防守郑,一方面派遣使者请齐、楚出兵攻击魏国,以减轻秦国的压力。齐宣公和楚简王见魏国的主力集中在西线攻秦,便向魏国的几块飞地进攻,连连得手。秦简公见齐、楚得手,便命令西河防线的秦军切断吴起的退路,与驻守郑的秦军夹攻吴起。
$ n2 W6 J- W* F; G, F# ?9 O4 x0 A魏文侯对于齐、楚对魏国东方飞地的进攻,没有理睬,督促吴起继续攻秦。吴起在郑与秦军展开决战,魏军大胜。太子击趁秦军西河守军主力围攻吴起防守空虚之际,指挥黄河东岸的魏军渡河。太子击率军攻破了秦国西河防线的军事重镇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秦国的西河防线被魏军彻底突破了,大批的魏军进入秦国。6 V  C# R& [: B( N$ x! U' U8 ^6 z
吴起指挥渡河的魏军对秦国在西河地区(今陕西洛河、黄河与渭河间的大片三角地)的军事据点进行清除,陆续占领了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南)、王城(今陕西大荔)、元里(今陕西澄城南)、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阴晋(今陕西华县东)等城。
8 E5 h2 h; F) d! I由于秦国的政治腐败,西河的百姓对秦君很失望,反而对军纪严明的魏军很欢迎。吴起在把魏国的利民、便民政策带到了西河后,马上得到了西河百姓的支持,魏军在西河站住了脚。西河的秦国百姓很乐于为魏军服务,吴起在西河的兵员、给养,得到了就地补充。
% }- N( b7 S' g随后,吴起派出了一大批西河人进入秦国,散布秦军战败、魏军仁义的言论,秦国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国内局势更加不稳了。秦简公命令国内一级警戒,严查来历不明之人,官吏都被武装起来,准备战斗。' R" Y8 e- S: U! Q" P  }
到了魏文侯三十八年,魏国完全占据了西河地区,魏国的领土大大扩张。吴起向北还夺取了戎狄少数民族的大片土地,魏文侯在此设置了上郡(今陕西境内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子长以南)。
  `1 D% }1 Z: s& ]* \魏国又占领了陕(今河南三门峡西),控制了西方与中原交通的黄金通道。秦国被压迫在洛水以西,沿洛水西岸构筑防御工事。魏文侯在洛水的东岸修筑了一条长城,南端越过渭水与阴晋相连,北端到达雕阴城(今陕西甘泉南)以西。魏国将秦国压制在洛水以西,长达八十年,使秦国不得与中原交通,魏国独擅关东之利,利用地理上的垄断地位,控制秦国同中原的交流,从中攫取暴利,秦国受到了很大的削弱,魏国却越来越富。
  i' J" ?0 ?! G1 V' [便民政策
8 Q1 x5 G! F+ Y3 n3 C! ]魏文侯在西河地区一方面完成了军事占领,另一方面把魏国的便民政策带到了西河,得到了西河百姓的拥护,魏国在西河建立了稳固的统治。2 Q' [5 S. B& {' ^
在得到西河这一大片土地后,魏国不仅解决了秦国对魏国的威胁,国内人多地少的困难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魏国的粮食生产有所改善。西河为魏国提供了战略上的回旋余地,同时还为魏国提供了兵员和粮食。魏国在西河实行的新政策,对秦国百姓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秦简公为了安抚民心,被迫实行初租禾。
7 _5 a, l. |/ ]+ [文化渗透
9 g, [( n3 ], U4 S9 V) Y+ W* K" `魏文侯在对秦攻略中除了军事打击、政策攻心外,还进行了文化渗透,著名的西河学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 J/ m# _, X3 d7 n6 b: `魏文侯虽知道秦人不易武力屈服,但却对中原文化很向往。1 x, X1 U) t& U6 b) l" J4 k' D
于是,魏文侯重用当时著名的大儒子夏,拜子夏为老师,在西河讲学。子夏是孔子的学生,名卜商,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
' g% D$ _% d' M: a( L魏文侯在延请子夏来西河的时候,子夏已是百岁老人,很少亲自教授了。而且,子夏由于老年丧子之痛,哭瞎了眼睛。
8 V9 Q, N4 R5 W& ]' F5 t- j; T, X在西河真正教授的,是子夏的弟子齐人公羊高、鲁人谷梁赤、魏人段干木和子贡的弟子田子方。
. O* Q, a- d5 F2 u/ h7 X, x+ e4 O7 [尽管子夏非常注意养生,身体一直很健康,但毕竟年事已高,而且双目失明,最初对魏文侯的邀请是很犹豫的。魏文侯知道,子夏是各国士人的灵魂宗师,决心一定要请子夏到西河坐镇。
2 |  V1 L. a, z; [于是,魏文侯亲自拜子夏为师,对子夏异常尊重。
: P, w& i9 ?, A! _0 Z) ^0 p) ]) Z2 l给国君做老师是儒的最高荣誉,即所谓的帝王师。子夏是第一个享有这个荣誉的大儒,甚至孔子在生前也没有享受过如此尊高的荣誉。子夏被魏文侯的诚意感动了,决定亲自到西河坐镇。+ Z9 L* d: P2 Y7 I5 m
由于子夏做了魏文侯的老师,而且亲自坐镇西河,华夏文化的重点就转到了魏国,转到了西河,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学派。子夏在西河的象征意义,极其重大,不仅对秦国、楚国、赵国这些边地诸侯国的怀化作用十分显著,而且使魏国俨然成为中原各国中的文化宗主国。/ J, P2 \  I7 l8 P' ?
儒本来是以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教师。而六艺是贵族和士人在治理国家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 C& w5 T0 O# m1 z8 P
儒由于各有侧重而产生不同的流派,相当于不同的学科。
( ~0 I1 L7 s4 [5 g8 K. V2 U9 A' `鲁国的曾参之儒是以重礼,尤其是重孝为代表的流派,培养的是掌礼之儒,这些人不以经世济用为特长,在各国官僚系统中的地位不高。3 T2 W# M3 S; q1 |8 q) B
子夏之儒培养的是经世济用之儒,大量地充斥到各国的官僚系统中,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儒学流派。
0 F% f( h4 D$ r7 t4 k3 n3 Z- a子夏到西河后,谋求进身的士人纷纷转入西河学习。这个时候,西河学派应魏文侯的要求已经不以贵贱为收取学生的标准了。子夏由于不亲自教课,而且已经享有了魏文侯老师的至高荣誉,也就不计较了。这些士人在西河学派学习后,很自然地选择魏国为其效力的首选国家。' i/ c6 d2 h6 A) x, @0 k. Z
这样,西河学派为魏国吸引、培养了大批官员。各国的士人对西河都很向往,魏国无形之中成了他们理想的效力国家。% ^4 o( a8 O* F* ?
西河学派教授的内容很丰富。9 n) E9 i8 P& ^+ T& w- C. [
公羊高与谷梁赤本来不是最能代表子夏思想的学生,但由于他们教授的历史学科春秋是以服务国君为对象的,所以魏文侯抬高了他们的地位。公羊高口授的春秋成为后来春秋公羊传的蓝本,谷梁赤口授的春秋成为后来春秋谷梁传的蓝本。3 k* y- S( B) C* z
子贡的学生田子方传授的不仅包括儒本身的六艺,还包括子贡对儒学的发展,纵横术与经商的本领。纵横术是士人成为官员后,从事外交所必须具备的才能,而经商致富则是一个官员富国富民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子贡、田子方对传统六艺的发展是与当时的时代发展,各国对官员的要求相适应的。  J4 R+ k( o& V% q+ \7 l
段干木是子夏看重的一个学生,他的教授中还可以看到子夏培养高级官员的精髓。魏文侯担心段干木培养的高级官员不为魏国所用,反而与魏国为敌,便让段干木主要教习魏国的公室贵族,并请子夏能够对自己的子弟能够指点。4 Q! u& ~1 w0 s# J5 _! x& ]( @% [
魏国本来对儒是不重视的,魏国的文化与韩国一样,起初受卫国的鬼谷文化影响最大。
9 i  f+ u" O. u& i* ?' E% i7 M魏文侯时,使用大臣不看出身,重视能力,提拔了很多平民和有戎狄背景的人才,魏国的贵族很少得到重用。魏文侯重用的最重要的两个人物吴起和李悝都是来自卫国的平民。乐羊、西门豹是魏国的平民。翟璜是戎狄出身。只有魏成是魏文侯的弟弟,出身贵族。而魏文侯以后,魏国的大臣结构由于魏文侯对鬼谷学派和西河学派的融合,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P' _5 e! n4 d3 O9 x: I在段干木及得到其真传弟子的教授下,魏国的公室贵族出现了大批的人才,如公叔痤、公子昂,成为魏国高级官员的一个主要群体。田子方的后学逐渐融入到段干木这一支。8 W& f: r2 `4 r+ R/ m
魏国大臣的另一个集团则是受鬼谷文化影响出身平民的人,其中以公孙衍和庞涓为代表的西河出身的很多。) `7 F9 s/ J9 R$ p  S0 @9 g
这两个集团在魏文侯以后的魏国政坛争夺很激烈。后来,受西河学派影响很大的贵族集团占了上风,魏国逐渐衰落了。
# T0 J& J* O7 W6 A而公羊高和谷梁赤这两支,很少出现有政绩显著的高级官员。
: ^+ u" C" p/ N1 O$ J3 i  s西河学派与鬼谷学派的争斗,在魏文侯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7 y! S  |6 n! f' X) O4 D
鬼谷学派虽然不象西河学派这样大张旗鼓地收徒讲学,但也在不断地表达不同的学术见解。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事件,就是吴起与公羊高、谷梁赤对春秋的争论。# p/ ^  k& Q$ K6 F. ^# ?! U, L
历史是当时贵族和士人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学科,而春秋是必讲的一门课程。但由于春秋只记结果,不记过程和背景,如何解释春秋记载的历史事件的真相,就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6 W. K  J$ j2 R; p* \
魏文侯出于控制士人的目的,拔高在学术上并不是很深透、比较迂腐的公羊高和谷梁赤的地位,使公羊和谷梁学派的忠君思想深入士人之心。
4 q* L& Q( ]# o+ h8 B2 Y而吴起由于早年投身曾参被逐的经历,对腐儒产生了很大的敌视情绪。
) ^4 g, d, U# P8 _吴起根据自己对春秋的理解,作了一本左氏春秋传,与公羊春秋传和谷梁春秋传相抗。吴起对春秋的见解要更符合实际,更符合政治军事斗争的实际,但是魏文侯不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政治、军事斗争的实际情况,对左氏春秋传很少宣扬。由于魏文侯的扶植,公羊与谷梁两派占了上风。吴起对此很郁闷。
9 k8 S5 u' m: z$ e0 M7 [/ D子夏在西河没有几年就去世了,但其在西河的象征意义却长期存在,魏国取代鲁国成为中原各国的文化中心。魏文侯尊子夏为师的政治效果十分显著。
5 Z; p, [3 u. T$ |" j7 t$ i+ D魏国之所以能够称霸百年,一方面是由于强大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魏文侯把魏国变成了中原各国的文化中心。3 u6 U( D9 l$ F( U: Z" h4 E/ O
占领中山
6 O3 o- @6 X8 U# p( \随着魏国的不断强大,赵国的逐渐下滑,赵、魏两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魏国的实力超过了赵国,也超过了韩国。& E" n2 S3 L1 z: |$ H
赵国在赵献侯后期,国力开始衰败,中山对赵国的威胁越来越大。赵献侯死后,赵烈侯即位,中山对赵国的攻势更猛了。0 \7 S* c0 v; z% e& @
赵国向魏国求救,魏文侯虽同意帮助赵国消灭中山,但是要赵国以智地作为魏国攻打中山的回报,赵烈侯同意了。智地位于魏国本土的北部,是赵襄子当年压在魏国头顶上的一块大石头。经过不断的努力,魏文侯终于解决了这块多年的心病。
# X) P; ~2 T- P+ p: V8 I( B韩国在向南发展、攻击郑国的进程并不顺利,郑国在楚国和宋国的帮助下,屡次击败韩国。韩景侯也开始寻求魏国的帮助。
( w$ E6 V/ E2 p  |( v" v, ~# O0 g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国在解决西河战事后,便开始进攻中山。应韩景侯的请求,魏国帮助韩国打击宋国,以便于韩国向郑国发展。魏国的势力延伸到了黄河以南。( `% G& h: x5 H" Q! t9 P
中山与魏国并不搭界,中间隔着赵国。在名将乐羊的率领下,魏军越过赵国攻击中山。
  h6 N, L$ o' s/ U0 B, p/ ]中山是白狄族后裔建立的国家,此前由于赵襄子夺取了代郡,代郡与邯郸对中山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中山很紧张。赵襄子死后,赵献侯没有保持住对中山的压力,被中山反击得手。赵烈侯接手赵国时,正是中山在对赵战争中节节胜利之际。
' L3 X$ f4 a7 X在乐羊的出色指挥下,训练有素的魏军苦战三年,在魏文侯四十年(公元前406年),终于攻破了中山国,解除了中山对赵国的威胁。
' t; L& E; @( }6 z中山是一个古老的国家,魏军虽然占领了中山,但中山人不服,叛乱时有发生,中山的局势仍然很动荡。魏文侯让能力超群的太子击来治理中山。魏文侯把中山国的灵寿(今河北平山)封给了攻破中山的功臣乐羊,派乐羊率部驻守中山。魏文侯任命李悝为中山相,辅佐太子击治理中山。在太子击、李悝、乐羊的努力下,中山的局势逐渐稳定了。( w& u( \, t$ m4 v+ I9 S8 V6 F
魏国在占领中山后,比中山对赵国的威胁还要大。# z6 Z5 b3 G- p8 O# ]$ F6 {8 h! |' Y# V
魏文侯在出兵帮助赵国攻击中山的时候,命令魏军在沿途占领了不少属于赵国的地方。
9 f/ [( a. r, Y魏文侯在出兵帮助韩国攻击宋国的时候,命令魏军占领了魏军进军路过的河内地。
; f; B* s/ f5 O0 S( c对齐战争
1 I8 S- \% C, a# c% c5 h; T魏文侯四十一年(公元前405年),齐相田悼子去世,执掌齐国政权的田氏家族发生内乱。
. h# S& R7 Z9 J, Q2 f7 u# l) u0 ?田会占据廪丘(今山东鄄城东北),请求赵国收留,赵烈侯同意了。廪丘与赵国并不相连,中间隔着卫国。在田会投赵前,齐国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卫国,以廪丘为据点,已经控制了卫国在赵国与齐国廪丘间的这一大片土地。田会投赵,并不是以廪丘这一个城池,还包括廪丘附近为齐国控制的这一大片卫国的土地。这一片土地,与濮阳和陶都很靠近,商业价值极大。/ P7 w& }9 y# e7 r$ ~& O
结果,赵国收留田会、占据廪丘的行为,引起了田悼子的接班人田和的强烈不满,田和命田布率军进攻赵国,赵军不利。8 D/ r9 L. c7 }2 y
于是,赵烈侯便请魏文侯和韩景侯出兵相助。赵、魏、韩联军与齐军大战一场,杀死齐军三万人,并且获取了大量的战略物资。3 O. |, a, z& P! e/ Q9 w% U
魏文侯四十二年,赵、魏、韩联军大举进攻齐国,一直攻到了齐国的长城,田和被迫割地求和。赵、魏、韩在与齐国的战争中,获得了大片的土地。魏文侯为了使新得到的齐国土地与此前占领的河内地区相连,便攻占了卫国朝歌附近的几座城市。3 @" O+ b* x2 @$ M6 M$ C! P
周王室支持! S- o( C+ E, e( ~& Z% `$ {! U
魏文侯四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三国为诸侯,补办了三晋立国的法律程序。; v2 _" [& {0 i/ m
周威烈王承认三国为诸侯,无异于是对赵、魏、韩三家分晋这一严重叛乱的支持,严重地损害了周王室的声威。5 J( m2 a" c4 ]) F. w: c" W
晋国长期以来是匡扶周王室的重要国家,赵、魏、韩对晋公室的叛乱本来应该受到周天子的严厉谴责,而周威烈王却承认了赵、魏、韩三国叛乱的合法性,这让周系统的国家很寒心,周王室的支持者更少了,号召力也因此而大减。
3 V4 S3 K1 r5 R4 J. S4 E出击楚国
$ S! }- ^! N8 K+ J* ?4 {由于赵、魏、韩向黄河南岸发展,进攻郑国和宋国,与一直想要控制的楚国发生了利益冲突。# {: c" N2 J; J
于是,三晋与楚国发生多次激战,楚国被三晋连续击败,中原土地连丧,魏国则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 l5 u3 D. S; {2 Q( f与赵之争1 l( Q! f1 C) A  b
魏国占领的齐地与朝歌地区相连后,魏国在漳水与黄河之间就有了一大片土地,对突入卫地的赵国都城中牟威胁极大。
; b) ]0 O. e) t6 `1 Y3 s. I% ?赵烈侯虽然对魏文侯对赵国的压迫很不满,但由于此时魏国十分强大,魏文侯又巧言令色,打着三晋联合发展的旗号,因此赵烈侯还没有与魏国决裂的勇气。魏文侯的三晋联合,实际上是以魏国为中心,拉拢韩国,借着联合发展的机会,削弱赵国。
% ~0 G$ {. q9 |" h赵国虽然也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但付出的代价很大。魏文侯的巧取豪夺,与当年赵襄子的手法一般无二。
) ]0 x( F% `4 l( |+ F魏文侯打着驱逐齐国在卫势力的名义,将齐、赵一直争夺的漳水南岸地划入魏国的势力范围,赵国在漳南经营多年的辛苦白费了。6 N- F1 g* v0 @7 P* v3 f
魏文侯顶在漳水向南最突出的部位,设立了邺县(今河北磁县东南邺镇)。邺县的设立,使赵国南进中原的战略构想遭到了迎头一击。
! \# `$ m( R" ^2 Y, _( Q赵都中牟的前方是朝歌,东方是汤阴,都是魏国的重要军事据点。中牟的西方是太行山,无发展的空间。邺设在中牟的身后,使本来就突入卫地的中牟显得更加突出,更加孤立,十分危险,根本不适合作为国都。邺顶在了赵国南进中原的战略基地邯郸的正南方,迎头拦住了邯郸的南进去路。
: _# r8 q, |( i# B6 b) P轶事典故编辑
4 _) i( I& g$ O2 i3 ~西门豹治邺城, q4 N# ~! f1 G3 t8 D) V2 H% M
邺是抑制赵国南进中原与魏国争利的战略据点,必须要任用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大臣,才能担当这个重任。于是魏文侯选择了名声赫赫的西门豹。
, q% b' C: N8 }) g漳水经常泛滥涌向邺地,邺地的百姓深受水灾之苦。当地的三老、廷掾借为河伯娶妇平息水患为名,从百姓身上每年都搜刮大量的钱财。, S2 b$ G( C9 a6 J$ u" G* M) t
百姓中有好女子的人家,为了逃避被选中为河伯妇的厄运,纷纷逃往外地,终致人口流失严重。
# Q( u$ }7 _, F( i西门豹入邺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制服了当地的三老和廷掾,废除了为河伯娶亲的陋习,止住了百姓的流失,为百姓节省了每年为
# f2 k9 {. O5 Q* u. g$ [8 l西门豹治邺城; j) b+ E8 r. T* H
西门豹治邺城; F+ W% z; m2 w# ]
河伯娶妇付出的大量赋税。9 i0 P2 p) N7 q0 ]* u8 Z. }( _: c
西门豹为了解决漳水泛滥和邺地盐碱化严重的问题,便在漳水南岸开凿了十二条水渠。这十二条水渠很好地完成了泄洪任务,消除了漳水泛滥对邺地的危害。4 \. j+ W, R* n! w: V
西门豹从这十二条水渠引漳水灌溉邺地,反复冲刷,改善了邺地的耕地质量。西门豹的治漳成功,使从前以多水患、田地贫闻名的邺地,变成了著名的良田。邺地的经济开始复苏,原来逃走的百姓又回来了。邺地处于赵、魏之间,离卫、齐很近,西门豹利用邺地的这个地理优势,鼓励百姓从事商业,获利颇丰。
2 g, O( I. T2 x邺地的百姓对西门豹都很感激,十分拥护魏国的统治。邺地在西门豹的治理下,成为魏国巩固的制赵战略基地,处于魏国中央政府的控制下。
. ?6 s' _& q' c4 s, R& x& s; j5 d5 f6 V0 `因此,赵国对邺虽然曾经采取过多次的进攻,但是却无法巩固地占领,魏军在邺地百姓的支持下很快就能赶走赵军,夺回邺地。赵国由于无法突破邺地对邯郸的封锁,赵国于是便一直无法南进中原。
# ]+ Q* G, ~- j  p1 I- Z; q( D( Z魏文侯五十年(公元前396年),魏斯去世,太子击即位。
  U4 @% f& m" s$ T1 ~! u  e文侯从谏" l7 l- a: f, y: i. [" ?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破中山国后,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他的儿子击。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群臣都说“您是仁爱的君主。”。任座说:“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怎么能说是仁君?”,文候发怒了,任座跑了出去。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文侯问道:“您凭什么知道的?”,翟璜回答道:“臣听说国君仁爱臣子就直率。刚才任座的话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爱。”。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叫任座回来,他亲自下堂迎接任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 [2]
1 |: [0 z4 M! i$ t4 {5 k意义# O/ d: L. D+ A* x- c" S2 r  c6 q
这是一件小事情,以魏文侯使乐羊取了中山国,然后将中山国与了其子的事情为引线,道出了帝王将相的生存之道。6 W( q+ r: ~& {9 \9 l2 G# {
人皆有私心,却要与大局相权衡。5 F& `( u2 }0 i8 B
文侯虽贤达,却也难免生出些护短之心,取了块不错的土地,首先想到的是留给自己的儿子,却被大臣任座指出不妥。事实上,后世江山都是儿子的,那么把一点眼前利益给了可以帮他稳固江山的人,又有何不可呢?
% u+ ~9 e, p6 Q3 J9 n& j2 n'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君主没有臣子豁达。更幸者,臣子中贤达者有二。试想如果翟璜不能及时指出魏文侯的过失,那么文侯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正在犯着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那么他也就连“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2 ^$ ~' v( h" g2 G/ v& q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 O2 A2 K8 N2 w- V2 D1 v2 p$ f% b4 r7 j, z5 c6 \4 ^' {' E
一次,魏文侯出门游历,看见一个路人将裘皮衣服翻过来穿然后背柴火。魏文侯说:“为什么将裘皮衣服翻过来背柴火?”,那人回答说:“我爱惜它的毛。”,魏文侯说:“你不知道它的里子没了,毛就没地方附着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4-19 17:37:49 | 阅读全部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r* t9 |' s- `% s$ V* P' [9 w司马迁的《史记》之中,《赵世家》许多事情写得很详细,关键是素材好,这就是《虞氏春秋》在战国之时记载了赵国历史上很多事情,司马迁因此就得以参考,所以《赵世家》比其他《世家》写得详细。
( B( p) X! L1 z- m+ \9 ?% `- M
0 H$ I9 z: A) \% G' o- b' g0 ~粱跃民社科院:
) J  Y' s0 _! }! p, H% z扁鹊文化研究院必读书目第一本应该是《史记》,不读史记者,不足以言扁鹊文化研究。
" a, }$ ?! B7 @2 g* j9 F) Z7 F$ B6 t' g$ d/ j
粱跃民社科院:: o6 }2 T( K. t3 x5 N5 D
研究院应该尽快成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出入门级的必读书目,列出研究课题,尽快推动研究工作走上轨道。
4 C" Q9 K' `* M# f' s
" F9 @6 n9 k8 f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8 S. k3 z( d梁先生所言很有道理,研究先秦医学史,不读《史记》,只看二手材料是不会有很大成就的。
' Q1 D3 o: c% u3 r. F- L" N
; j- D4 z; U& V5 d张慧康徒弟:
9 U$ ?: v* K3 F! K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史》是本比较经典的参考资料。; G% G$ y* S  n4 X- f+ i$ m- k& ^
6 d1 W3 m6 j7 _8 f1 f6 X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8 C! l1 ~: Z5 d! n
尤其是,扁鹊诊赵简子,这件事是“小人物见证大历史”,三家分晋开战国,是从赵简子灭二卿开始的。. K4 ]4 L+ l/ f3 Y' |/ r5 [; F( [
中国历史的拐点,也是由扁鹊诊赵简子作为“天机”而宣扬出来的。
. Q/ m6 j8 \3 @- E
4 {# Y8 B9 f( `7 R: Z% E& K4 W7 ?1 I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h" F0 s/ d6 p1 \8 ^) F1 h@张慧康
/ m% p8 Y5 n7 Y' m希望你发挥作用,解答大家的疑惑,对有关史料进行解释。9 m, t2 \8 j3 {8 u. Z4 P/ K

+ C/ X) |  y) e: s5 s6 S3 y: e/ K9 Z张慧康徒弟:2 y$ U6 t& M, H+ d0 D% z
谢谢老师带动,学生自当尽力。
* S# U9 \% z  q( s+ y* y. k! d: @
9 g" {: z) _" b1 U# K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m, g6 C0 i5 z+ \5 f% n+ o
扁鹊诊赵简子,之所以被记录在《史书》之中,
$ O( A! G" Y+ Q6 P不是因为扁鹊的医术高明;
) h- c' r6 c# T( {3 {也不是因为赵简子的病情重;& X* F5 I' j8 j' j2 f
而是因为这件事之中的“天机”,预言“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范吉射、荀寅),夫熊与罴皆其祖也。”
$ T# w8 t% Z1 x4 r: q这个政治预言(谣言)的出处,是必须由赵简子“不知人”昏睡七天半的过程,造成悬念,大家期待、信服,扁鹊因此获得“赐田四万亩”。
! z0 |! ^" U+ c  g这件事,轰动一时,久久传颂。
1 z+ C! ]* G4 r8 G* T2 q& u. ?扁鹊名闻天下,与此不无关系。
0 n) z# P9 {, Q! O0 ^! p; j$ B# T2 w* z5 i  h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7 V) W: S+ l; n. f: A
这个复杂的过程,不需要大家人人都去研究原著,我们在《医宗扁鹊》电影、电视之中,用故事呈现出来。
2 h, r0 j9 G  j" l, }5 T* W. a' X% X& {  [' X
周博涛,河北电影制片:
0 R: J6 J; M7 |, `5 |0 m, _  H曹老师是我们的顾问+专家指导
  b# G3 C! n9 D' @1 b/ x" ?, J0 v* E- W6 Z9 |6 J* I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V! a( d7 w( U1 v8 R/ O0 L5 D现在需要对《战国策》“医扁鹊见秦武王”的错误指出来,让大家知道这是“故事里的故事”,不是扁鹊亲自见到秦武王,是有人给秦武王讲故事,故事里的扁鹊经常被人误解、不被信任。- H, P7 |7 k& w# l+ ]( C1 a
这件事的原委,我也做过考证。1 n) y' `$ n0 v5 R0 r  x
只有有兴趣的人,才能有兴趣了解事情的真相。; b% n2 a/ p# ?- _1 p+ j
这其实很有意思,故事性很强。( Z3 U/ `6 X! n6 `7 A
@博涛 但是在电影里如何呈现?0 q/ p5 k  q- ~2 y5 Y" S6 C3 Z
时间短,不是电视剧,所以有困难。
8 A8 o6 b) m0 V! G/ l, i只能选取最重要的,
3 I* M: g& g" R, |. P* Q2 i点亮主体,让人有“震撼”的感觉,就达到目的了。9 \0 P% L2 a5 O4 G0 J1 {: I
只是开题、点题,引人入胜的开头。& x& _+ z2 l6 `( S9 z8 g; }3 t, m
8 [- |* S5 `5 b/ k# y
周博涛,河北电影制片:
- n9 ^" e2 U8 h, W" f5 w6 C9 u嗯嗯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您多提出宝贵意见 选取最具震撼和传播力的故事进行深入挖掘
' u0 ^) o- T6 j% @. S
* Y% }2 L* d. s9 A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3 M( w3 O* z& ~. p
专家说历史,大众看故事。' ]$ x) ~. u: }+ q1 w% R

" d; ^3 o3 N' k( v0 ~8 T+ N  h, K! k1 }3 ~" }+ j' n/ G( r/ E
这就是传播扁鹊文化的好形式。5 c8 S. K0 s6 A' m$ o# z$ m.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