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3724|回复: 0

曹东义谈“外感热病“(18)刘河间、张子和创立“辛凉解表法”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38

主题

6868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15
发表于 2016-8-4 10: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河间、张子和创论辛凉解表
刘完素,金代著名医学家,生活于公元1120——1200年间,字守真,河北省河间人,人称刘河间。他是河间学派的开山,也是金元医学争鸣的第一人。
刘完素《伤寒直格》云:“经言:寒伤形、寒伤皮毛、寒伤血、寒伤荣。然寒主闭藏而腠理闭密,阳气拂郁不能通畅,怫然内作,故身燥热而无汗。故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又曰: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内经》既直言热病者,言一身为病之热气也;以至仲景直言伤寒者,言外伤之寒邪也。以分风、寒、暑、湿之所伤,主疗不同,故直言伤寒,而不通言热病也。其寒邪为害至大,故一切内外所伤,具为受寒之病热者,通谓之伤寒也。一名大病者,皆以为害之大也[1]。”刘氏所论伤寒,包括一切外感热病,故其立法处方与著书命名,也均以“伤寒”统称,而不细分诸温热之异名。
《伤寒直格》又云:“又春曰温病,夏曰热病,秋曰湿病,冬曰伤寒。伤寒者是随四时天气春温、夏热、秋湿、冬寒为名。以明四时病之微甚,及主疗消息稍有不等,大而言之则一也,非为外伤及内病有此异耳。”正因为诸外感热病证候上的大同小异,方可用大致相同的方法通治。
由于刘元素认为感受四时诸邪所生成的热病皆统属于伤寒,其治疗方法大同小异,故在其著作中皆以伤寒称之,并不细分诸温病之名称的不同。他还在《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中提出:“或有内外诸邪所伤,或因他病变成,或因他人传染,皆能成之。但以分门随证治之耳。经言此六经传受,乃外伤于寒而为热病之大略,主疗之要法也。”刘氏所云伤寒“因内外诸邪所伤,或因他病变成”的说法,皆前所未闻,似乎已经包括了虚人外感的思想。而以六经辨治百病,则为今人所共知。
刘完素主张伤寒即是热病,治法多施辛凉。刘完素《伤寒直格》认为:“寒主闭藏,而腠理闭密,阳气拂郁不能通畅,怫然内作,故身热燥而无汗。”“非谓伏其寒气而变为热也。”这与韩祗和“郁阳为患”说是一致的。但刘氏进一步指出:“六经传变,自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病,”自成一家之说。他认为仲景伤寒与《内经》热病,是一病二名。遵《内经》,伤寒即热病;从仲景,热病即伤寒。刘氏云:“其伤寒热病本未身凉不渴,小便不黄,脉不数者,未之有也。”认为仲景四逆汤为救误治伤阳而设,所以三阴证中有用诸承气汤下热之说。刘氏阐发三阴病也是热证,实前所未闻。
刘氏在治疗伤寒病时,虽未废仲景麻桂之方,但已明示辛凉清解更切于临床应用。此外,他还吸取了庞安常、朱肱在麻桂方中加寒凉药物,变辛温为辛凉的治法,他在“伤寒表证当用麻黄汤发汗”条下,进一步指出:“不若通用天水散,或双解散之类甚佳,无使药不中病益加害也。白虎合凉膈散乃调理伤寒之上药,伤风甚妙。”刘氏又云:“凡伤寒疫疠之病,何以别之?盖脉不浮者传染也。设若以热药解表,不惟不解,其病反甚而危殆矣。”他自制清解之方,忌辛温发汗,倡辛凉清解,旗帜鲜明,对后世有较深的影响。
对两感伤寒和伤寒热极将死,阴气衰残的病证,刘氏提出:“宜以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养阴退阳,蓄热渐以宣散,则心胸复暖,脉渐以生。”《伤寒论》中以护阴慎汗,急下存阴为保存阴液的法则,尚未明言养阴,刘氏“养阴退阳”法的提出,对后世温病学应用养阴清热诸法,当有所启发。
赵嗣真《活人释疑》认为:伤寒病伏邪化热,“即变之后,不得复言其为寒也。”用药治疗,也因为“寒温热三者之殊,则用药冷热之品味判然矣。”赵氏此论,与刘完素主寒凉,有异曲同工之秒。
张子和《儒门事亲》云:“解利伤寒、温湿热病,治法有二:天下少事之时,人多静逸,乐而不劳,诸静属阴,虽用温剂解表发汗,亦可获愈。及天下多故之时,荧惑失常,师旅数兴,饥饥相继,赋役既多,火化大扰属阳,内火即动,外火又侵,医者不达时变,犹用辛温,兹不近人情也。止可用刘河间辛凉之剂,三日以里之证,十全八九。予用此药四十余年,解利伤寒、温热、中暑伏热,莫知其数,非为炫也,将以证后人之误用药者也。”张氏这段论述认为“乱世”当用辛凉,与韩祗和所论治世当用寒凉之剂,似乎两相悖谬,但他们都强调自己所处的时代,当远辛温而用辛凉。张子和还第一次明确指出,寒凉清解之药亦可致汗解表。他说:“世俗只知惟温热者可为汗药,岂知寒凉亦能汗也。”寒凉能清解郁热,使阴阳和利,故能汗出而愈。
可以说,外感热病经过宋代的蓬勃发展,到金代刘完素、张子和之时,不仅有了辛凉解表方药,而且已经形成了辛凉解表法。这对明清温病学辛凉透解治法的提出,具有启发意义。

# @8 B- D! f" ]4 f; V
[1] 刘完素著《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6
- ^6 T/ ~8 h7 @
' w' v. o6 U7 v- N, N) j: W! _

* `6 ^0 H8 ]9 e# [8 B, V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