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曾在中国社科院主办的《中国社会报》发表) 中医药高等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的曲折发展,虽然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学生来源等若干方面都打上了西方现代科技教育文化的烙印,但却难以真正与西方教育体系接轨,同时还远离了能够支撑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教育传统。与时俱进,接受新知,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这也是必须的时代精神和行为准则。这种教育格局不仅缺乏从深层次对西方教育的理解和变通,也缺乏对自己母体文明正确的理性认知,更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守则,从而在最近二、三十年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似乎亦中亦西、实则非中非西的异常保守顽固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格局(非教育体系)。我们将这种格局和中医药高校中存在的新保守势力,称其为“中医药新学院派”。 事实上,在全国各中医药高校中稀有中医教育家、中医教育设计家,而多为中医教学的课程管理者。从不少中医药大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固、事业信心不坚定的现状,就可以反证“中医药新学院派”教育格局并非成熟、更非完美。显然,这不利于培养出真正精通中医药的高级人才,还会不断培养出中医药的“掘墓人”,根本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卫生部长崔月犁对现在的中医药大学生的能力评价为,相当于两个中专水平,即一个中医中专、一个西医中专。 然而,时至今日,惟有歌功颂德,却尚未见有深刻的反省,更没有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思路和可操作的措施。要实现中医药教育的大发展,突破现行中医药教育体系的瓶颈已是时候了。 当然,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有三个前提:一是具备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二是坚信中医是能够治病的医学知识体系。如果对中医治病没有信心而只想求助西医,就不要再搞中医人才培养,否则就是欺骗中医大学生;三是中医药高校决策层要有敢于切合中医实际的、以人为本的“以中医为中心”的教育创新意识和教改魄力。 第一大突破:调整西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实现以中为主的教学目标 以前中医没有明显的所谓基础与临床课程之分,进入现代高等教育后,现代中医药教育的课程设置开始借鉴西医教育模式而“创新”,也学着西医的模样进行了细分,生硬地 从中医经典中剥离出“基础课”和“临床课”。这样不仅割裂了中医知识体系,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着以西为主的倾向。例如,不少院校在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中几乎没有安排中医课程,却有不少西医基础课程。中医大学生是从已接受过现代知识体系训练的高中学生中,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如果在一年级安排大量西医课程,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其西式观念,并形成一种更加强大的西式认知思维范式,因此在遇到学习思维冲突后很自然地就会站到西医的角度来看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极易失去对中医药独有的学术思想、思维方式的认同、理解,因而很难学习领悟中医学的知识精髓,更不可能运用中医药的学术语言进行知识创新和临床实践。 大学本科教育应当以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传播为主,参以最前沿的新知和思路。目前的中医大学教育,有的大学一年级将中医基础课程与西医课程一起,这种让中西汇通学者和中西医结合专家搞了一百来年都还没有“结合”好的两套知识体系,一下子就同时灌输在一个初入中医大门的大学生的头脑中,其思维怎么能不“打架”?这样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吗?接受过这种“中西混杂”教育的不少学生,在面对患者时首先想到的是“这是西医的什么病”,往往忽略甚至丢弃了中医药最为重要的以证或象信息为中心“辨证施治”。不辨证施治的中医师治病能有疗效吗? 我们无意反对中医的现代高等教育,也无意反对增加必要的西医知识的学习,而是认为应当首先树立“以中医为中心”的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调整不利于中医药观念、中医药认知思维培养和中医药知识学习的课程设置。这并非一件必须要上下“兴师动众”才能做的事,其实,同样的课程安排,只要我们对现行课程设置的次序做些调整,也将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招收的中医教改实验班、岐黄班,已在进行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尚未惠及整个本科教育。 存在问题:在中医药教育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以上谈到的学科方面的问题,而是很多教育管理者,明知有以上问题,却不具备或不愿意以开拓创新精神去面对现实,努力解决问题。甚至在别人已有解决方案时,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愿采纳。 解决方案:要根据中医药人才培养特点和现代高等教育规律,努力探索融“院校批量教育”与“师承个性化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西医教育模式为样板的中医药课程设置。中医药大学从大一到大三、或至少到大三上学期都应全部上中医课程,同时从大一下学期或大二开始增加临床见习的机会,以增加感性认识,并从带习老师治疗患者的临床反馈信息中了解真实的中医。等到大三后学期或大四后,中医的观念和概念基本牢固时,再开始上西医课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障“以中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二大突破:强化中医入学文化教育,使中医人才培养赢在起跑线上 上面我们已谈了在中医大学一年级过早开设大量西医课程的不妥和弊端,那么在大一又该怎样开设中医课程呢?根据现在中医高校的生源情况,如果在大一直接开设中医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还必须对中医药大学新生进行思想观念、认知思维模式转变和知识结构调整的入学教育。否则,同学们就会带着很多疑问不解、不必要的质疑和消极情绪来对待学习。 中医药学是利用中国古代的人文、自然、思维成果和医疗临床实践经验而逐渐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医学体系,其知识核心主要体现在《内经》、《伤寒论》等古典医学著作中。中医药学在发展中逐步构建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学、证候学等独特的理论体系,发明了望闻问切、中药、针灸、推拿等临床诊疗技术,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了以象思维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方法。中国古代延续下来的这些医药学智慧财富,它并不归属于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因而无论它的知识构成、学术思想、思维方式都迥异于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为学术基础,以原子论、机械论、实验、定量、现代逻辑等方法论为思维特征的现代科学体系。 由于我国小学、初中、高中等基础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以西方现代知识体系为基础,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虽然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奠定了较好的认知思维和知识基础,但却并不具备学习中医知识应有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同时,也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 而中医高等教育多年来主要从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的角度传授知识,没有对中医大学生认知思维模式的转换和知识结构的调整进行必要的教育,以至于不少中医药大学新生在刚接触到中医时,很难接受中医学知识体系,在入学两、三年后仍进入不到中医药专业所应有的学习状态中,甚至还有强烈的“抵触反抗”情绪,专业思想很不稳固,进入临床后对运用中医诊疗技术治病也缺乏信心。 近年来虽然已开始重视中医文化的教育,但很多都是从部分同学已有了一定消极情绪的大学二、三年级,才开设中医药文化课,此时,早已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并且现在出版的不少中医文化类图书或教材,多半是从历史、哲学、宗教、人文的角度介绍一些文化常识和故事,这只是起到了丰富文史知识的作用,并未对中医大学生面临的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观念误区、认知思维转换、知识结构调整等现实问题却并没有涉及或涉及不多。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起和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文化入学教育》(2012年已被列为十二五规划教材,待再版时即可更换相关标识)已正式出版,通过该教材的教学,可望使中医大学生能够学会以东方式的认知思维方式,接受和学习中医药知识,思考和应对中医药问题,奠定良好的“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专业学习基础和思想认识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中医药大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的问题。同时,让中医药大学生通过了解中医药的学术特色和与西医相比较所独具的临床优势,由此树立学习中医药所必需的事业信心和正确的医学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中医药大学生事业奋斗方向不明确、事业信心不坚定的问题。 存在问题:中医药新生入学教育与其它高校的一样,主要是生活和军训,而忽略了中医药的学科特色性。中医药大学新生在刚接触与其初高中所学的现代科技知识格格不入的中医药学时,都曾有过不解、困惑、疑问、痛苦甚至反感的思想变化。长期以来,中医药院校都没有常态化、系统化地对中医药大学新生进行中医药文化入学教育,更没有专门的教材。因此,即使同学们的思想再痛苦,几乎没有从这个角度去引导同学们。但更让人不解的是,在有了专门的教材后,却被不以人为本的、固化了的、教条的教育管理体制,以种种理由拒之门外。 解决方案:中医药大学不同于其它高校,必须在大学新生中进行必要的中医药文化入学教育,尽快开设“中医文化入学教育课”。在中医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或大一上学期利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医文化入学教育》进行教学,使刚入学的中医大学生能够从接触中医药的初期,就能对中医科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三大突破:改变单一的招生模式,选好中医药人才“种苗” 近几十年来,中医药大学生都是从受过现代知识体系训练的初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由于中医药学与现代知识这两种体系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因此选用经过现代知识训练而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现代高中毕业的生源,来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就如同利用生产现代家具的复合材料来生产中国古典式家具,至多只能是“貌似”,而很难“神合”。纵观现代最有成就的老一辈名老中医药专家,他们很多从小接受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熏陶,因此他们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把握和思维方式的运用,更符合中医药学科的本质规律。 中医药学在历经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后发展至今,其存在的最重要价值还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确切疗效。不仅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中医药,而且WHO也积极向全世界推广中医药,尤其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科技大国对中医药态度的转变,更证明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价值。既然社会需要中医药,我们就必须千方百计搞好中医药工作,抓好中医药人才培养,因此,我们在继续开展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同时,还必须把目光投向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生源上。 2002年6月10日《中国中医药报》发表毛嘉陵署名“辛奋”的文章:《中医药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呼吁在中医药大学中创办“中医药少年班”和“中医药附中”。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宏志中学合作创办了全国首个“中医药杏林高中实验班”,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尚不清楚以后有没有常态化、可持续和广泛推广的可能。 解决方案:彻底解决中医药大学生的学生来源问题。在通过现行高考招生的基础上,我国有关部门和中医药教育机构,有必要借鉴艺术教育兴办美术学院附中、音乐学院附中的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开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学或中医药少年班,选好中医药人才的“种苗”,使他们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熏陶和影响,接受独有的中国式认知思维训练,为日后接受中医药高等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培养出真正热爱中医药、具有深厚中医药文化底蕴、精通中医药学的中医药高级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