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SARS按什么规律传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属于中医传统的热病范畴,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流行性,符合古人对于瘟疫病的描述。在中国古代瘟疫病曾经多次流行,瘟神肆虐神州赤县,上演过多次“千村霹雳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活剧。仅西汉后期的90年之中,就发生了十几次瘟疫流行。《汉书·天文志》云:“(公元前88年5月)地大动,铃铃然,民大疫死,棺贵,至秋止。”绿林军之中“大疾疫,死者且半”。中医同瘟疫病斗争的历史也很长久,他们对于外感病热病传变规律的认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深入。 张仲景六经分证及其演变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了外感热病的“蒸蒸而热”,因为“发热”既可以是病人的主观症状,也可以很容易地被医生和家人客观地察知,所以“热病”应当较早地被古人了解,而对于引起发热的病因的了解,应当晚得多。所以《素问》《灵枢》之中有“热论”“热病”“刺热论”“评热论”,这反映了汉代以前的热病成就,其中既有脏腑辨证热病的论述,也有用六经辨证热病的理论。 《素问·刺热篇》按五脏来分类外感热病,其中对于肺热病的描述,就很接近SARS的临床表现:“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但是外感热病往往不能局限于一个脏腑经络,按五脏来分类外感热病很难动态地、全面地反映外感热病的全过程,不容易囊括外感病过程中的全部证候,这是用脏腑辨证的方法诊断外感热病的缺陷。比如SARS引起的病理损害就不仅局限在肺部,香港和广东的许多患者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有的损害肾脏,侵犯心脏或者侵犯神经系统。因此将SARS命名为肺毒疫、肺痹疫、肺湿疫等,只着眼于肺部的病变,就不能说是十分准确和全面地反映了SARS的病理状况。 《素问·热论》用三阴三阳的六经,来概括热病的证候。认为热病是按“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的次序,每日传变一经的速度,依次传遍六经;然后,热病再依次衰退,直至痊愈。一种疾病可以呈现多种症状,分属于多个脏腑经络,而不能整齐划一地归属于某一脏腑经络之中。当此之时,是信守经络学说而肢解证候,或者着眼于疾病发展阶段中的有机联系而于“一经病”中论述,这是完全不同的认识方法。这种“日传一经”的学说,虽然比较绝对、刻板,有着浓厚的程式化理想色彩,与临床实际不一定完全相符,但是它却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外感热病的整个过程,以及用六经囊括外感热病的全部证候,是第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成就很高,影响相当深远。张仲景就受其影响,撰成《伤寒杂病论》。 仲景在自序中曾明言“撰用《素问》”,并明言“夫天布五行以运五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又说:“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从中不难领会,仲景相当重视经络在外感病发病和传变中作用。《素问·热论》以六经分类伤寒热病证候,便于人们从整体联系上把握外感病的变化过程。但若过于拘泥“日传一经”,并与“三日前后分汗泄”联在一起叙述,其缺陷就更加突出。仲景吸收此学说之精华而按六经分篇述其证治,同时又不拘泥“日传一经”,处处以证候为据,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治疗思想。如:“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例》正是体现出仲景遵经而不泥古的学术风格,《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为限定之词,《伤寒例》则改为“当一、二日发”等或然之词,意寓不必“日传一经”。将“入脏”改为“入腑”,因腑病多用通下之法,而脏病少有可下之证;将“可泄而已”改为“可下而已”,《素问》用“泄”字与其多用针刺有关,《伤寒例》改为“下”字则能与《伤寒论》六经病篇诸承气汤相呼应。《伤寒例》将六经病主脉增补在证侯之前,与仲景重视脉诊的特点颇为一致,如仲景六经病各篇题均为“辨x x 病脉证并治”;其自序云:“并平脉辨证”;治坏病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等等,均为脉在证先,观脉识证。由此可知,《伤寒例》与《伤寒论》文字内容如神龙出没,前呼后应。 在《伤寒论》六经病篇中,仲景处理经络与证候的关系较为灵活,因为伤寒六经病虽有较多的证候与其所属之经络关系密切,但也有一些证候则难以用经络关系予以解释。如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少阳病的胁下硬满,阳明病的面赤、便结,太阴病的腹满吐下,少阴病的咽痛小便不利,厥阴病的胁满吐逆等等,均与其所属经络脏腑有关;而太阳病之鼻鸣干呕、咳喘,阳明之咽燥、谵语,少阳病之咽干、目眩,少阴病之背恶寒、心下痛、咳而胸满,厥阴病之热利下重、消渴、咽中痛等等,均与其所属的经络脏腑没有直接关系。何况仲景所论“伤寒”非单一病种的证治,而是将一切外感热病在不同阶段所共有的证候加以归纳;他重视不同阶段病证的有机联系,而不是肢解证候、强求伤寒证候与脏腑经络的一一对应。因此,《伤寒论》才有了不同于《素问·热论》的伤寒六经辨证体系。这正如时贤刘渡舟、时振声先生所指出的,“六经”既是伤寒受病之体的病位概念,又有疾病发展的时序先后层次的含义,是整体观与辨证观的统一。 《诸病源候论》按一日、二日、三日等推演热病、温病、伤寒、时行等各种外感病的证候。《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心方》《圣济总录》等大型方书,皆按伤寒一日、二日、三日等分类罗列处方,也反映了“日传一经”的深刻影响。甚至清代的何秀山在注解《通俗伤寒论》的序言中,还坚信外感热病会在第七日、十四日、二十一日痊愈。 然而,过分拘泥六经辨证与经络关系的学说,则易导致牵强附会地理解六经辨证。王安道《医经溯洄集》甚至据经络学说求索伤寒证候,他说:《伤寒论》中,“至若前篇所引《内经》所叙六经病证,除太阳少阴为后篇所有外,其阳明篇无目疼,少阴篇言胸胁满而不言痛,太阴篇无嗌干,厥阴篇无囊缩。若此者,非皆本无也,必有之而脱之耳。”王氏据此推测,得出错简论断,虽似有理,然而过分强调仲景继承《素问》的一面,对仲景师古而不泥经的治学方法,特别是他以六经辨证作为论治一切外感热病大纲的突出贡献,认识不足。 后世论传经现象的不同学说宋金元医家在临证实践中,观察到某些病候归类,与其所属经络不尽相符,或与仲景原论难以合拍,但往往是看作伤寒传入手经,或视为脏腑辨证对六经辨证的补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六经即经络”学说。庞安常、王好古关于肺主表证,谵语斑疹属心肺热盛的有关论述,皆得之于临证,不拘于仲景六经学说,体现了与后世温病学的渊源关系,也可以说他们是较早用脏腑辨证补充六经辨证的典范。 朱肱《类证活人书》主张病不必起自太阳:“病人有虚有实,邪气传受迟速不等,岂可拘以日数!正应随脉以汗下之,又况六气之邪乘虚入经,自背得之则入太阳或入少阴,自面感之则入阳明之类,不必皆始于太阳。兼寒邪有首尾止在一经,或间传一二经,不可以一理推,但据脉与外证治之,此活法也。”这种以脉证为准,不拘日数的临证活法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的精髓。至如病不必起自太阳和不同传经方式的论断,可谓真知灼见,实发前人所未发,足可羽翼仲景。王好古《此事难知》与尚从善《伤寒纪玄妙用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为“太阳六传”学说。 王好古《此事难知》认为,太阳病进一步发展,可以有六种传变形式:传膀胱为传本,传阳明为巡经传,传少阳为越经传,传少阴为表里传,传太阴为误下传,传厥阴为巡经得度传。其后尚从善《伤寒纪玄妙用集》也有类似的认识,但名称不完全相同。尚氏认为太阳传阳明是循经得度传,传厥阴是首尾传,并按“日传一经”说,解释了《伤寒论》中的“过经”、“再经”和“传经尽”。王氏、尚氏“太阳六传”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目前刊行的《伤寒论》教材中也吸收了此论的主要精神。“太阳六传”学说,不仅否定了“日传一经”学说,而且对伤寒热病六经传变的规律性也提出了否定性的意见。但它却蕴含着这样一种思想:伤寒病都是由表入里传变的。 郭雍对“日传一经”的理论与临床实际不符的矛盾,提出传经理论中的“常”与“变”加以阐析。他在《伤寒补亡论》中说:“日犹经也,大抵受病皆有常变,其经与日不相应者则变。循常则易治,既变则难通。然变当从证,常可从日。故《素问》又曰:若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此言常道也。”郭氏此说较为圆通可取,但临床实际“日传一经”或传变六经者均属罕见,而郭氏所论“变证”却比比皆是。 临床实践对传统的热病传变理论提出了挑战:伤寒热病传变有无规律?如果有,又是什么样的规律?借助于现代温病学和现代医学知识,当前已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由于仲景《伤寒论》概括了较多的外感热病证治,而多数外感热病除初病时多有发热恶寒的太阳表证外,其发展变化和最终归结往往各有其特殊性。如肺炎的病位在上焦之肺,肠伤寒的湿温多不出中焦,黄疸系于肝胆,痢疾位于大肠-----但是它们初发病时多有发热恶寒的太阳表证,而后去表入里,各有不同发展趋势和归宿,分别进入三焦,此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太阳六传”的病理现象。 三阴病问题历来争论不休,从仲景所设方证来看,其中除论述了与三阴经络有关的证候,如太阴腹满,少阴咽痛,厥阴胁痛之外,主要是论述外感热病后期阶段所出现的危重证候,如吐泻不止,四肢厥逆,烦躁不安,脉微或无脉,阴阳格拒外亡等等,即所谓“三阴死证”。现代医学证明,传染性和感染性热病,发展到危重阶段,往往因中毒、缺氧、失液失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死亡。所谓“休克”可能是多种疾病(包括伤寒热病)呈现危证时共有的常见征象,这与“三阴死证”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因此,三阴证,除了与经络相关的病证外,其死证代表了外感热病最危重的阶段。 太阳病可以“六传”入里,三阴死证,证趋危亡。故六经辨证从总体上描述了众多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轻而重的基本病变规律。 明代吴又可论疫有九种传变中日友好医院仝小林教授说:“据我们统计的118例病人,以太阳证起病的占69%,以卫分或卫气同病起病者26%,这种(SARS)初起发病形式多样正是瘟疫的特点之一。” 瘟疫属于中医外感热病或者说属于广义伤寒范畴,吴又可《瘟疫论》阐发瘟疫学说,试图脱却伤寒的范畴,但他的疫气学说并未完全脱却仲景广义伤寒,这不仅表现在《伤寒例》中已有疫气、时行属于伤寒的论述,而且从临床方面瘟疫必须从伤寒借法。《素问·热论》虽然以六经论述热病,但是并没有表里的概念。仲景《伤寒论》非常注重对伤寒的表里证的划分,“表里”是仲景伤寒学说中的基本概念,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吴又可所说的“邪伏膜原”,虽然位于“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这种必须以表里来定位的学说,“半表半里”无论如何会让人看出仲景的影子。 吴又可论述瘟疫的传变时,虽然强调“疫有九传”,但是“九传”皆不离“表里”。《瘟疫论·统论疫有九传治法》云:“夫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间而已矣。所谓九传者,病人各得其一,非谓一病而有九传也。盖瘟疫之来,邪自口鼻而入,感于膜原,伏而未发者,不知不觉。已发之后,渐加发热,脉洪而数,此众人相同,宜达原饮疏之,继而邪气一离膜原,察其传变,众人不同者,以其表里各异耳: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里胜于表者,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识此九传,其去病一也。” 既然瘟疫病可以从膜原传到表里,那么治疗也就应当解表或者清里,或者表里双解。《瘟疫论·传变不常》云:“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而解者;有从自汗、盗汗、狂汗而解者;有无汗竟传入胃者;有自汗淋漓,热渴反甚,终得战汗方解者;有胃气壅郁,必因下,乃得战汗而解者;有表以汗解,里有余邪,不因他故,越三五日前证复发者;有发黄因下而愈者;有发黄因下而斑出者;有竟从发斑而愈者;有里证急,虽有斑,非下不愈者;此则传变不常,亦为常变也”。吴又可列举的瘟疫的种种变化,虽然纷繁复杂,却是瘟疫病经常出现的。 瘟疫为什么有这么多变化,恐怕吴又可也不能给出正确的论断,所以他说:“传变不常,皆因人而使。”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瘟疫”一词所包括的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涵盖了众多的疾病所致。众多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分别有各自的发病过程和不同的病位,再加上病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就会出现纷纭复杂的传变状态和种种不同的治愈过程。 温病学派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自从叶天士提出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倡导温病按上中下三焦辨证的学说之后,温病学说就与仲景的伤寒六经辨证学说分道扬镳,成为外感热病辨证的一套新体系,被广大医学家所接受,并很快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之中,使外感热病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然,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也有不完善之处,受到后世医家的批评,甚至被伤寒学家诋毁,也不足为怪。 卫气营血辨证,只不过代表了外感热病的四个阶段,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分析,存有不少问题。叶天士云:“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因此看来,卫气营血似乎只与心肺二脏有关。中医学认为,五脏主贮藏精气而不能输泻,所以五脏的病症与六腑不同,由于“邪无出路”而病重。温热邪气陷入营血,出现神志昏迷时,只好清心开窍,而不应当使用三承气汤,使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攻下逐邪的方法,受到理论上的限制,是其缺点。陆九芝《世补斋医书》云:“夫人病之热,惟胃为甚。胃热之甚,神为之昏。从来神昏之类属胃家。夫胃者,腑也,肺与心,脏也,本是腑病,而偏要说成脏病,遂乃舍腑治脏。夫岂有脏腑而可以不分者?人病腑为轻而脏为重,此时一治其腑,病无不除,亦何至领邪入脏,死于非命哉!” 陆氏此论,确为至当。 叶天士也知道下法在温热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他说:“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另外,叶天士的观点乃后人整理而成,其中辞不达意者,也许不少。比如,叶天士虽然主张温病按卫气营血传变,却又说湿温“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湿温不传变吗?在卫气营血的哪“一经”不移?又比如,“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肺的病只属于卫分吗?肺病不可以有营血分的证候吗?桂枝汤主调营卫不和,伤寒病的营卫与温病的营卫,概念完全不同,怎么能说“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呢? 《姜春华论医集》云:“我看过清代许多名医医案,治疗温病(包括湿温)过程中常险症百出,令人触目惊心,其效果之所以不佳者,正是受此老(叶天士)用药清淡如儿戏之教。”《温热论》云:“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入于营也。”姜先生批评说:“既然用了‘辛凉散风,甘淡驱湿,’病应该好转,非惟不见好转,反欲入营,是药没有对病起作用”。《温热论》云:“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姜春华批评说:“当病一开始,用药得力,即可阻遏病势,或击溃之,不必等‘到气才可清气’,也不必到后来才用犀角、羚羊。因为开始用辛凉轻剂,往往错过治疗机会,如果及早用些真能‘治病’的药物,则病可早愈,大可不必受‘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的警戒”。 姜春华先生对叶天士在温热病学说上的贡献,也有很高的评价,并非全盘否定。他说:“叶氏的辨舌苔、论战汗、疹培枯润等,均系经验之谈,对临床辨证有一定作用,尤其叶氏采用至宝、紫雪之类有苏醒、强心作用,对于高热持久防止心力衰竭,以及神识昏迷甚有作用,此为叶氏在温热治疗上的重大贡献。”姜春华对叶天士阐明卫气营血传变,也持肯定态度。他说:“叶氏根据温病的全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正确反映了温病发展的规律,所以为后来医家所重视。但是医者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认识疾病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能够截断或扭转疾病的发展,使之即在本阶段而消灭之,否则,听其自然发展以至于死亡,那么这种医生还要他何用?” 姜春华先生看到“近年来由于中西医结合,医疗有新的发展,如治大叶性肺炎用鱼腥草、鸭跖草之类清热解毒,不用卫分气分之说,疗效很高;过去肠伤寒用银翘、桑菊、三仁等,效果也差,有人不分卫气营血步骤,开始即用大黄、黄芩、黄连,疗效也高。”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姜春华提出了著名的截断扭转的学说,提出对于温病重证,不能仅仅见症辨证,因证施治,按部就班,因循等待,尾随其后,必须要有预见性地“先发制病”,药先于证,这样不但不会引邪入里,反能主动迎头痛击,顿挫病邪,阻断疾病的恶化。 姜春华先生截断扭转学说的提出,完全基于中西医结合。其实在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之下,许多久争不决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针对的是所有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中有许多属于西医所说的感冒,或是上呼吸道感染,这一类病症一般只有卫分或气分的症状,用叶天士所说的“辛凉轻剂”就可以治愈,而不需要“截断扭转”。相反,需要“截断扭转”的外感热病,必定要越过卫分阶段,走入气分高热,或是气营两燔、邪陷心包、肝风内动的阶段,因此才会有“截断扭转”的必要。 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非常强调外感热病后期,热邪深入营血而见斑疹隐隐,或见斑疹透露。其实许多热病是不发斑疹的,即使到了最后阶段也见不到“斑疹隐隐”。而发疹的风疹、麻疹病,在临床上证候多数并不严重,甚至发热很轻微就“斑疹透露”了。这时的营血证,反而不如伤寒的阳明证深重和凶险。“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描述外感热病由浅入深、自轻而重的一般规律,以及其辨证体系所包容的证候内容的丰富性,远不如六经辨证那样贴切成熟。然而,微循环障碍在外感热病过程中的普遍性,活血化瘀法则的广泛适用性,都为营分、血分证的延伸,提供了现代的新依据。在外感热病过程中改善微循环,使中医外感热病有了时代的新气息,也为中西医结合找到了一个新的结合点。 吴鞠通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方法,认为温病之邪由上而下,从肺心所居的上焦,逐渐发展到脾胃所居的中焦,最后深入到肝肾所在的下焦。他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他的这一论点,曾受到王孟英、叶霖等温病学家的激烈批评。 王孟英云:“嘻!岂其(吴鞠通)未读《内经》耶。伏气为病,自内而发,惟冬春风温、夏暍、秋燥,皆始于上焦。若此等界限不清,而强欲划界以限病,未免动手即错矣。夫温热犯三焦者,非谓病必上焦始,而渐及于中下也。伏气自内而发,则病起于下者有之;胃为藏垢纳污之所,湿温疫毒,病起于中者有之;暑邪挟湿者,亦犯中焦;又暑属火,而心为火藏,同气相求,邪极易犯,虽始上焦,亦不能必其在手太阴一经也”。 叶霖(叶子雨)也云:“此节言‘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赅第一节之九种温病,皆当从手太阴治。真属医道罪人。姑不论温疫、温毒、温疟、湿温等证,伏气各有不同,即春日温热,冬至之后之阳热伏藏少阴,岂手太阴上焦表药可治?” 吴鞠通在中焦篇,进一步提出了“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始上焦,终下焦”的说法,遭到王士雄更为猛烈的抨击。 王孟英云:“(吴鞠通)自注云:‘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失治,则传中焦。始上焦,终下焦’。嘻!是鞠通排定路径,必欲温热病导其道而行也。有是理乎?!彼犯肺之邪,若不外解,原以下传于胃为顺,故往往上焦未罢已及中焦。惟其不能下行为顺,是以内陷膻中为逆传。章虚谷亦昧此义,乃云火本克金,而肺邪反传于包络,故曰逆。夫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胡可反以为逆?岂二公皆未读《难经》耶!其不始于上焦者,更无论矣。”柳宝诒《温热逢原》也批评说:“试观温邪初发者,其果悉见上焦肺经之见证乎?即或见上焦之证,其果中下焦能丝毫无病乎?鞠通苟虚心诊视,应亦自知其说之不可通矣”。 外感热病是一大类病症,它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说的大部分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比如感冒、扁桃体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白喉、猩红热、脑脊髓灰质炎、麻疹、天花、水痘、病毒性肝炎、痢疾、肠炎、阑尾炎、胆囊炎、胸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霍乱、疟疾、斑疹伤寒、肠伤寒、黑热病、SARS和禽流感、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热病等等,这么多的病症都属于外感热病,除了全有发热症状之外,不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其发展变化与转归及其治疗,都是不尽相同的。其发病之时或由外发,或由内起;或起于中焦,或出于下焦。若想用六经辨证或三焦辨证,限定它们的发病过程,或者限定它们的传变途径,都是很难的,临床上也是未必如此变化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预测的外感病的发展趋势,大多数都遵循从表入里、由轻而重,或自上而下的总的趋势,这只是一个很粗略的规律,任何企图强化或神化这种变化规律的做法,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够全面的缺陷。 古人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能一一细加区别。另一方面,每一个医家遇到的疾病流行的病种和病情表现可能互不相同,只能根据自己所见到的情况,总结它们病理过程之中所表现出的共性,总结出一套或几套辨治规律。那么,这种“共性规律”必然会有这种或那种缺陷,不能深入指导到每个疾病的具体细节,而医疗过程应当是非常个体化的。现代医学所说的某个传染病,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因为体质强弱、精神状态、发病季节、有无合并症等不同条件,其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可一概而论,更不用说将众多外感病归纳在一起论述了,其复杂性是可想而知的。 伤寒的六经辨证、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都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轻而重的发展变化过程,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它们又有所区别,六经辨证重在经络,大多数病症集中在“足三阳”的太阳、少阳、阳明阶段,属于腑的病症。中医学认为,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外感热病传播到极盛的阳明阶段,治疗时除了可以用白虎汤清泄里热之外,如果热邪深结在里,出现便秘神昏时,可以用三承气汤泻下攻逐在里之瘀热,往往能使病情得到迅速缓解,是其学说的长处,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都学习伤寒病的承气汤法。“三阴死证”,多属于外感热病最后阶段的表现,仲景回阳救逆方药有其独特之处。 总之,SARS属于中医外感热病的范畴,古人对于外感热病传变规律的论述虽然纷纭繁杂,但都与脏腑经络有关,病情不断发展变化,往往并不局限于某一脏腑经络之内;千变万化的证候虽然难于把握,却并不越出表证与里证的范畴;由表入里、从轻到重是大多数外感热病共有的传变规律;太阳六传与疫有九传,说明了外感热病传变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q: b; J1 @; u9 h$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