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教育改革,恢复高考,曹东义成为首届大学生
曹东义 发表于:2021-3-9 09:22:4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466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1-3-10 08:31 编辑 . D2 p% @1 c( t0 Y" o! H) o5 ^

( W6 z9 I. E" J2 n  X/ v恢复高考,幸为首届大学生
" P- w3 b5 V% p& b! g5 a
' G/ h0 j7 P/ \6 J, |
曹东义
1 D! G; x# R! J3 c- l1 Y2 f" P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K) n9 H9 d% D# }1 x6 G
3 Q6 ]) s# T% B6 N8 L$ t/ G. L% l
) m, z5 d& _: S+ ?; {
1978年3月初,高考之后的第一届学员,在晚了一个学期之后,开学了,这是邓小平的胜利,也是一大批人的人生幸运转折。
到了大学报到之后,一切都很新奇。
那个时候,文革还没有宣布结束,大学的教材还是工农兵学员使用的教材,大学里按照过去的管理办法,每天下午课后读报纸、学习、讨论,每个人都发一个小马扎,由部队学员陈新海同学喊号令:稍息、立正、“左手提凳子、前后一步宽;凳子放下;坐下!”
很多人对于过去“堵塞了人才成长道路”的历史,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思和批评,并且都非常珍视得来不易学习机会,大家都在晚上到自习室学习,十点钟教室熄灯的时候,仍然基本上“座无虚席”。
教室里,突然熄灯一下,再亮起灯来,大家纷纷离开坐位,鱼贯而出,回到宿舍。
我们中医系,因为住宿紧张,三个大班,120人,被安排到图书馆三楼,分六个大宿舍。
每个班的男生、女生,20多人分别住两个大宿舍,男女生宿舍是隔壁,甚至只隔着一扇木门。所以,每当睡前女生宿舍欢声笑语不断,或者男生宿舍讨论不休的时候,挨着门近的同学就会敲一下这个木门:“别说了,咱们睡吧?!”
一开始,引来一阵哄堂大笑。后来大家逐渐习惯了这样的集体生活,笑声就少了,也格外注意说话的方式了。比如,一开始有个小女同学,她说:“哎呀,累得我都阳萎了。”她刚学中医,满脑子阴阳、五行,不了解这是一个男性病。可是,同宿舍结了婚的老大姐明白,就立即提醒她:“你啊,你永远没有这个病,这是男人的专利!”
宿舍这边的男生,跟着那边女生宿舍,一起大笑起来。
那是时候,刘新武的小说《爱情的位置》,刚从收音机里连续播放,很多同学都是想听而又不敢公开谈论这个问题。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反映社会问题的“伤痕文学”,那时《蹉跎岁月》等知青作品,颇受大众欢迎。
大宿舍里很热闹,有些人晚上回到宿舍,梳洗、上床。也有人,熄灯之后,到楼道里,借着昏暗的灯光继续学习。不长的时间,宿舍里鼾声四起;有人回来晚了,难免踢着了床下的脸盆。有些人经常失眠,有一个同学因为不习惯这样的生活,休学退级了。
我们中医系77级很优秀,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一点也不比西医差。据说,过去中医系的学生,目光短,步子慢,与西医大学生明显不同。我想这也不一定准确,不符合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中医系的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出了两个省级领导、一个国医大师。
1979年下半年,吴以岭同学考上南京中医学院的研究生,我们也从图书馆楼三层搬到了中医系的新楼里,在二食堂的西边。三个大班变成了四个小班,我们由一大班成为二小班,我们这个106宿舍,是一个很有名的宿舍。
我们宿舍7个人,后来4个人考上了研究生,一个常驻日本,一个常驻美国,他们两个人都很有本事,是把大学同学娶到家的。
宿舍里大部分同学都踢足球,我也因为“放球过去,不放人过去”,而被称为“铁后卫”。赵辉同学给我一个称号:“带足球过人,过国家队容易,过曹东义难!”
我们宿舍有4个同学是本市的,陈新海是一个现役军人,有比较好的津贴,所以经常到电影院看电影,我和卓启忠同学“两个光棍”,经常在宿舍里帮助大家洗秋衣、秋裤。
大家课后,踢球的时候,都找干净的穿;踢完了球,往那里一脱,就不管了。
尹德祺经常在陈新海的碗里用筷子、勺子找“肉”,一边翻,一边吃,一边说:“这是肉啊?不是啊?我再找找!”
很多恶作剧,令人捧腹不止。
我睡得比较早,他们就起哄,说:“小曹病了,你们过去看看。”因此,有些人就煞有介事,过来问:“你病了?我摸摸!”
夜晚,有的时候,嫌上铺太吵,下铺的鞋子就飞舞起来。或者,用敲东西,来震慑。
有的时候,走在路上,就有同学走近你:“我给你唱歌?一百首歌!”
那时,中国女排在日本比赛,经过艰难拼搏,第一次夺取世界冠军,大家都兴奋难眠。
入学之后,发生了一件“罢课”事件,震惊了很多学校,也传到了教育部,班主任受了处分。这就是第二学年,中医系发的西医教材,不是新的统编教材,而是库存的老教材,是原来工农兵学员用旧教材,大家不满意就举行了罢课。后来,学校不得已,答应了学生们的要求,甚至发了新的和旧的两套教材。
读大学到一年多的时候,有同学突然考生上了“同等学力”的硕士研究生,并且读五年大学的同学们还在毕业实习的时候,读研研究生的同学就毕业回到省会的省中医院工作了,有些错失机会的同学,不断与其进行书信交流,把外面的信息带回来。
我们这一年级的同学,日后考上研究生、出国工作的人很多,还有的人考上了西医的研究生。因为,我们在大学学习的时候,中医与西医的课程,几乎各占了一半的课程。
河北医学院七七级,日后有两个人成了院士,与此不无关系。
我为了弥补中学的欠账,当时没有学习过历史、地理,这是一个缺憾,就自学了中国和世界历史、地理,还学习了时间生物学、细胞杂交、生物进化论等一些相关知识。
当时的想法是,之一是一个古老的学科,有些道理讲不清楚,只有“旁观者清”,打开中医宝库的钥匙,也许不在中医自身。
当然,我还过了一把“读书”瘾,请从北京高干家庭来的同学写目录,让她列出“你所知道的世界名著”。
很多世界文学名著,在来上大学之前,不可能在农村见到,这些世界著名的小说,对我来说,几乎是梦寐以求,也是如饥似渴,现在有了机会,就借来阅读了不少。
我最“佩服”俄罗斯作家的有些书,比如《罪与罚》等,几乎是看一看就想扔了,但是,为了考验耐心,就坚持一定要看完。我虽然喜欢看小说,但是,不看武侠和言情小说,因为它们不是历史,也不“真实”。我喜欢看回忆录、外国的、少数民族的,借作家的笔了解世界。
河北新医大学很特殊,它是河北医学院与天津中医学院合并后的大学,后来天津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恢复建制,河北医学院也恢复了建制。所以,我入学的时候,大学叫河北新医大学;毕业的时候,毕业证的章,叫“河北医学院”。
大学的西医临床课,是在省二院上了一年,毕业实习一年,中西医各占一半。西医的实习半年,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实习了内外妇儿四个科。那时候,在内科,可以推着心电图机子去床旁做,自己出报告;外科门诊,我们自己“主刀”,做了腋臭、包皮环切、脂肪瘤、脚鸡眼等60多个小手术;在妇产科,我接了6个新生儿。我经历的这些,实习生能干的事情,日后逐渐不允许了,逐渐体会出对于患者人身权利的尊重,也是“非法行医”的制度制约所致。那个时代,没有医师法,大学一毕业,只有一年的实习期,然后就授予处方权
中医的毕业实习,是在省中医院,也是半年时间,收获似乎远远没有在西医院充实。
1982年底,我大学毕业分配的时候,经历了一些波折。当时坚信,一个医学毕业的学生,分配到哪里就是哪里的水平,个人对于平台的依赖很大,而且大家都希望留在大城市、大医院,但是名额有限,“竞争”十分激烈,不是凭个人的成绩,而是凭身后的背景。
父亲为我能留在省会工作,也找到了他上学的班主任,当时已经升为系主任,但是,没有成功。另一个系副主任说的话很不好听。我说自己上了五年学,当了四年系级三好学生,希望留校工作,没想到这位领导说:“三好,三好,那还不是说你好,你就好?!现在正是考验你的时候,听话、服从分配才是真三好。”
我听了这样的话,很受刺激。立即反驳:“你真能糊弄人!让我们争先进,创三好的时候,你说三好如何好。现在这样说,你敢把这个话,告诉新生、低年级的同学吗?!”这位领导自知失言,赶紧说自己口误了。

0 e9 {# C5 G" G6 x! w) A. e( E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3-9 09:25:25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3-9 09:24( ?2 m9 E5 d6 S9 S
1977年,由于文化大**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1966-1976年 ...

8 n/ L* y, c% ^* A2 @/ S1 U1977年,查全性面谏**同志,首倡恢复高考并被采纳,被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 [2]
9 H7 w0 q4 b! x- d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b  n8 ^; H4 a7 c) ]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 A9 m3 ^7 f- e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据了解,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 C  T1 ?+ s) k( H2 s2 f. g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现场
& B, z9 R  k! i6 E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现场
, {  d& ]+ U, m$ p3 X5 }8 q4 P$ n1977年冬天,中国五百七十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二十七点三万人;1978年,六百一十万人报考,录取四十点二万人。七七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 1977年,刚刚复出的**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于当年恢复高考的决定。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
5 Z4 ~. h* x- T- A. u- o# z说明编辑) \9 {7 N2 O$ Y: d0 p  E: q( ?! R! [
恢复高考
/ ~# P% F2 M! L& @& ^1 {7 |) j1 b恢复高考7 t5 }: s; }6 t" r8 R
教育部原部长何东昌回忆,一九七七年八月四日至八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 x9 a. l* q# X- Y2 F
八月六日下午,会议讨论的重点转移到高校招生这个热点问题,在此之前,教育部以“来不及改变”为由,决定仍然维持“**”中推荐上大学的办法,并刚刚将方案送出上报中央。这引起了与会者的反对,纷纷揭露这种办法的弊病,并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建议如果时间来不及可推迟当年招生时间。这些意见得到**的支持,他要求教育部立即把报告送中央的报告追回来。
% A$ W2 _/ E6 p5 m+ X+ R0 M恢复高考后,清华大学首届大学生——77级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1 S% c# l) @% _9 O1 y8 u
恢复高考后,清华大学首届大学生——77级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
0 H# L( Z6 `/ z4 V$ n7 t**的明快果断,当即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三日到九月二十五日,教育部再次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会上最大的障碍和阻力就是一九七一年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上通过的《纪要》,由于是毛主席圈阅“同意”,并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国的,“推荐上大学”这种招生办法就成了金科玉律。其实,大部分与会代表都不支持《纪要》,但没人敢站出来打破这块坚冰。3 U% d2 A* h. F- L- x1 y
原人民日报记者穆扬就此展开调查并将这些代表的意见写成内参报送中央。九月二十日,教育部传达了**对内参的看法。他说,这份材料讲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产生的经过,很可以看看。《纪要》是姚文元、张春桥定稿的。当时不少人对这个《纪要》有意见。《人民日报》记者写的这份材料说明了问题的真相。6 e. _2 G6 _' b: L3 o8 b9 O
意义编辑
4 y; X) h( I/ a! h& w0 ^8 ~, D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纪念恢复高考制度41周年意义重大,一方面回**同志在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一方面回顾高考41年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因此,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3-9 09:24:13 | 阅读全部
1977年,由于文化大**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1966-1976年是由工、农、兵推荐上大学)。
) H! j5 Q9 m; j' s# [" i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p) \( J$ S- G# \6 P
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 E% u) Q) j0 y6 p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