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青囊》为民间中医树碑立传,传承道路坎坷,重担在肩举步维艰
曹东义 发表于:2021-3-19 17:39:0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9437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1-3-27 11:40 编辑 & |3 f4 v6 E! C

9 j7 Z5 J# U# W0 P* l
《青囊》有秘诀,中医重传承
——读胡君愚公先生小说有感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最近,收到胡君(笔名愚公)先生的长篇小说《青囊》,展卷一读,立即被其中跌宕起伏、曲折丰富的故事内容所吸引,更在小说之中看到自己和很多同道身影,这种穿越时空,老友重逢的场景,时常出现在小说的不同章节里。引起了我难以平静的共鸣。
我原来也是一个小说迷,从小学到大学,读了很多小说。但是,我不读武侠和言情作品,我觉得它们不是历史,也不反映现实,基本属于作者的文学虚构。所以,我小学的时候爱读战争时代的故事、长征回忆录,大学时喜欢世界名著、个人传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把我带到一个个自己无法经历的场景,增加知识,丰富想象。
中医题材的小说比较少,让人感动的作品就更难找了。
胡君先生的确像一个老愚公,长期挖山不止,终于探索到一个《青囊》。
这小说书名的本身就很神秘,自古以来《青囊》《绿秩》《金匮》《黄素》都是比武林秘籍还金贵的中医古籍,锦囊妙计、探囊取物,更增添让人想象的神秘色彩。
书中的主人翁徐长卿的名字,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药;他的儿子地黄、地锦也是用中药为人名;小说的章目忘忧草、接骨草、川黄连、女贞子、当归身、使君子、五味子也都是常用中药,并且与小说故事情节的内涵紧密相连,不是刻意拼凑在一起。
在徐长卿的身上,很多非学院派的祖传民间中医、自学的民间中医,都可以找到一些相同的地方。
土生土长的中医药,带着乡土气息的中医人,遍布于山村乡下,这是半个世纪之前的普遍现象,如今变成了“稀有”,或濒于灭绝了。他们大多有一些与中医结缘的学医过程,然后逐渐刻苦自学,不断在行医过程之中提高技术,同时磨练人生的品行,践行大医精诚的成长过程。
我自己在1975年参加赤脚医生培训,在村里、公社医院行医3年,后来考大学、读研究生,逐渐远离了乡村。但是,当年做村医经历的故事,时常在心中浮现出来,感人的情节久久不能忘怀。
2007年前后,通过采访国医大师朱良春、路志正、邓铁涛先生等前辈,他们步入医林的途径虽然不一样,但是“带着感情学中医”却是完全相同的,与今天中医药大学按照高考分数,进行职业选择之后成为中医传人是不一样的。中医师带徒,带一个成一个,很少出废品,这曾经被毛泽东称赞为“不是落后的东西”,与今天老先生们戏称自己培养了很多“掘墓人”恰成对照。
传道者凌朴子,这个人物很神秘,也是那个时代造就的中医高手,他身上侠肝义胆的壮举,在一般人看来这是难以达到的境界,他留下的《青囊》始终让我充满期待:这里边到底有什么宝贝,需要在徐地黄、徐地锦急需的时候打开?他如何你能够预知身后几十年的事情?他和徐长卿“三折肱为良医”的“以身试法”、“用命传艺”,让人肃然起敬,医学岂容轻尝?
我的师父,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1938年从上海回南通开业行医之前,老师章次公先生送给他一枚图章,上面有“儿女性情,英雄肝胆,菩萨心肠,神仙手眼”16个大字。这种不同寻常的嘱托,联系着几代人的使命。甚至可以说,从长桑君与扁鹊、公乘阳庆与仓公、李东垣与罗天益、罗太无与朱丹溪,一直到当代都有这样的光荣传统,经历千年,不绝如缕。
但是,时代变了,传承的形式也不一样了,凌朴子在危急时刻逃出虎口,在张良庙附近的山村找到了自己的衣钵传人。
张良庙位于汉中紫柏山,它因帝王之师张良隐居于此而成名,如今仍然是游人向往的地方,即使是在文革的特殊年代,这里仍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这里山清水秀,漫山遍野都有野生的中药材,也有当地民众自己种植的中草药。药材遍地有,神农却很少,名医更难找。乡民有病,求医之难,造就了中医成长的独特环境,徐氏父子因此而成为医学世家。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一场运动,很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我们国家领导之中就有杰出的代表。但是,也有很多人耽搁了本来可以顺利走过的青春岁月。
有一个作家写过《蹉跎岁月》,它的主题歌也很感人:“青春的岁月象条河,青春的岁月像支歌”。坎坷与艰难,磨练出更加美丽的人生。
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在那个混乱的时代,被迫回到河北省藁城老家,他的子女业也受到连累,当时没有书读。路老依靠自己年轻时背诵的中医书籍,把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培养成了中医,回城之后都成了医生,有两个考上了中医研究生,其中一个就是我的师兄。
《青囊》之中的于文丽,可以说是知识青年之中优秀的代表,她与徐长卿的感情看上去是如此的不和谐,但是共同在医疗站治病救命的过程之中,故事发展的跌宕起伏,却如此合情合理,他们那样铭心刻骨、生命攸关的壮举,让人感叹、让人落泪;高潮过后的离别,又是那样不得不如此,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毫无半点刀削斧凿痕迹,完全是实录一样的浑然天成。
成为中医药大学毕业生的徐地锦,按说应该是纯正出身的中医人才,他成功创业的成就,不仅揭示了中医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刻画了学院派毕业者人生道路的不平坦,在市场主导医学的大环境下,中医药的传承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就如同化肥农药对农业的影响那样,西化、异化、转基因改造,对于中医事业的未来挑战,正在扑面而来。
中医前进的出路在何方?
《青囊》有妙计,读后再思量。
年过半百的徐长卿,似乎明白了,他学着凌朴子的样子,希望云游天下,寻找道友,也希望在游历之中,找到衣钵传人,他能如愿吗?
我们期待愚公胡君先生继续挖山不止,不怕智叟耻笑,让他们带领一家老小,从太白山、太行山,再到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之中,一手紧握《青囊》,一手抓着和氏璧,也许会有一天感动天帝,让扁鹊弟子柏、董奉杏林,遍植神州大地,人人健康快乐到天年。
2021年3月19日
于求石得玉书屋

/ A* t3 g1 o/ P" D% q; Y) f  P
识别二维码,可在线购买《青囊》
6 |- a# {$ Q5 @0 A6 ~9 U8 ?" a( {* _( X& r

5 A. p% M8 y' [3 `8 l1 p* P; s% p# f
4 [$ q# x) L, V9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3-21 18:10:03 | 阅读全部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d5 m) y6 X& o  B8 Y4 T胡先生您好
/ A0 j2 }* R* w; y, b
3 j8 h  i: Z, L9 Y; z7 t3 y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A. O7 t+ H# c9 H& p" M
您的大作读完了,很感人,因此,我写了一篇读后感,请您批评指正
/ n8 u$ j  v* k. m+ W0 @6 f+ N  D$ [, y3 V  F: o
愚公:
( i9 R  {/ O, v! r) T* b呀!谢谢曹老师,我立刻拜读。
4 w1 R: B! B/ r: l' ~% T6 p. u3 C* h! e! z! A$ w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9 s% j# V: {9 \) z+ n* Q书的39页一处,40页两处,应该是“凌先生”,误做“徐先生”,再印刷的时候,可以改过来。
- `5 m! D/ d$ I
; d! C' R9 i  ^7 A, ]) S愚公:
, w9 p7 n8 @5 w" j好,我记下。
5 F6 ]4 B& O' }- e  P5 `2 P; S) V) `) Q: u: `
愚公:" b; K6 O8 O1 v! C
谢谢曹老师勉励!没想到先生这么忙还读了拙作并亲撰评论文章,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先生的肯定和扶持使我有信心改好第二部《当归》,写好第三部《我在南山等你》,完成中医小说三部曲。
1 j. D3 b* L0 ?2 d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3-21 18:39:28 | 阅读全部
愚公:《青囊》创作谈——幽幽药香满《青囊》(第1781期)& a) H' S# G3 \

; S: _- {$ u/ x9 V/ I  t" `, p作品介绍:* Z+ e7 v# u8 z
《青囊》是一部描写民间中医传承发展的长篇小说。书稿以9种中药本草为题,以其本草之性味、功效为寓意,生动地描写出秦岭山区乡村医生徐长卿潜心拜师、刻苦习医、精诚从医,在“文革”中勇敢面对冲击和磨难,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不忘坚守医者仁心,最终医名远播,并不忘传承发扬中医的故事。书稿中还穿插了徐长卿与于文丽相识、相知、相爱直至分离的感人爱情故事,为该小说增添了浪漫的色彩。在小说中,药性、复杂人性纵横交错,医术、医道延伸,令人读而三思,回味无穷。
. ?7 e: L$ o- T  O文:愚   公! Y  f7 J! a2 \4 t/ c
编辑:梅立生
& a, ]$ N4 r, k6 x4 ]5 Y1
; ^3 @# `# n" l2 d' G: S       这就要别了么,长卿?
: H9 I1 v6 l% p) t5 h9 u0 f0 S; \$ X. h$ E- W
       我知道,《青囊》这部小说付梓之际,我和长卿也到了分别之时。以后的长卿是大众的长卿,是读者的长卿,他不再仅仅是我个人的偶像和挚友。. M; w5 h# ^0 D- z% W3 k0 Q6 f4 g
' y" Z, Q/ g9 j0 n+ K" \
       徐长卿是个乡下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秦岭深山里,偶然的机缘使他学会了中医,便长年累月奔波于山乡村野,采药制药,治病救人,成为父老乡亲们口口相传的良医。他身材修长,方形脸膛轮廓分明,眉毛粗黑,目光沉静,厚厚的嘴唇总是紧闭着。皮肤黝黑,不善言谈,神情忧郁、拘谨笨拙……
( H  s5 p- m7 X: v! \2 H; m! \& H, }; P  n
       完成徐长聊的肖像描写不难,但要写出他的内心世界和他所传承的博大精深的中医就不容易了。因此,徐长卿的原形在我心中已徘徊多年,却一直未能完成小说主人公“徐长卿”的塑造。: ~+ {7 D- ^& D9 ~1 @2 k' d
# ]$ f0 d* c, c- |
是啊,这颗华夏中医的种子埋在我心里已经半个世纪了,直到今天,这株名叫“徐长卿”的本草才破土而出。' ?+ @9 z0 q' W( b
对了,“徐长卿”既是小说《青囊》里主人公的名字,也是一味中医常用草药的名称,药典记载“徐长卿”的功能为祛风化湿,止痛止痒,归肝经、胃经。这味草药还是李时珍命名的呢,李时珍是这样说的:“徐长卿,人名也,常以此药治邪病,人遂以名之。”- M; _7 h. r  U+ u. E
25 T2 ~1 f7 B# u/ v+ C
       在我少年时代,在秦岭深处,因我父亲受伤而结识了一个乡村郎中,当地人叫他“接骨徐”。1970年初春,我父亲在农村蹲点,在水利工地上带领十几个青壮汉子搬移一块巨石的时候,因绳索突然被拉断,我父亲与巨石一同滚下山坡,当即压断双腿,腰部以下盆骨什么的大概也碎了。村民用门板把他抬到“接骨徐”的小诊所里,途中经历了几个小时的折腾,血水已流得差不多了,严寒和疼痛已经耗尽了体能,村民们完全是出于人道的本能抬到诊所,放在门口就怆惶离去,因为如有死人的干系就不是他们能担当的了。; N. i' v$ M# O8 J. F
' h$ ~  Z5 c. E0 |% s
       于是,这个“接骨徐”用了一个晚上,整整一个晚上,像一个技艺精湛的陶匠一样,在我父亲的伤处捏捏揉揉,揉揉捏捏,以山洼里的野草为药,用最原始的绳索、木板、泥坯为器材,把我父亲身上的断骨、碎裂的骨渣一一捏合、固定。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我父亲睁开了眼睛。
( [0 P; S! z2 n6 U5 y
/ N2 L# U: y2 \+ `       之后,我停学了几个月,到那个小医疗站陪护我父亲,认识了身材高大两臂长长的“接骨徐”,跟着他上山采药。对中医、对中草药最初的印象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很简单,很普通,却终生难忘。
0 d" a  x& t+ W9 V6 A' y" q. }" X% g" B& z7 E$ }
       那是初春未暖的时节,阴坡上积雪尚未融尽,“接骨徐”领着我拨开积雪在草丛中找出一寸多长的铁杆蒿、剌笼包还有透骨草、地骨皮等,这些不过都是山坡上生长的普通野草,但在初春时节采撷它们却不容易。“接骨徐”毕竟只能带我一次两次的,平时就靠我自己在山洼里寻找。在沟坎上攀爬时,山风吹得我总也站不住,双手冻得红肿发木,还常常被一种叫“倒挂牛”的灌木扎破手掌挂破衣裳,有时一上午都找不到一捧药草和根茎。回到医疗站后,“接骨徐”把这些草药洗净走进一间密室,那是一个岩石形成的天然山洞,他就在那里面完成草药的配比并加入一些奇奇怪怪的秘药,然后在石臼里捣成草泥敷在我父亲伤处……9 F# F5 E  U5 S: }4 h# o

, ^. }1 v9 l* c% i, x7 U9 T& R       几个月后,我父亲又站起来了,他的身板竟然还是那么魁梧结实,第二年竟然还能在乡村的山坡上奔波,甚至还能和老农们一同上紫柏山打猎,而且,在他进入老年后竟然也没有任何疼痛一类的后遗症,这不能不说是个罕见的奇迹!我父亲在农村蹲点的十来年里一直和“接骨徐”是掏心窝子的好友,每次一回到家就给我讲他和“接骨徐”如何跟着猎人打熊取胆,如何在后山老农家打听寻觅长有牛黄的病牛,如何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采撷铁皮石斛和灵芝。当然,更多的是“接骨徐”如何用土办法治愈一个个不可能救活的病人的惊险传奇故事。
3 H% \% H( E. Y) K, {7 M+ V7 \4 F/ }' G4 h
       多年来,“接骨徐”那高大的身躯和两条猿人一样的长臂以及那些长在草丛中的各种本草在我心中盘旋不去,但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把它们编织成小说,我心中有许多故事,却还看不清它们的经纬脉络。; c* d% ]$ X$ P# I! U+ f4 Z
0 V' y& H* A( [" A) U
3  g- y, g" h# k: c
       仿佛冥冥之中的召唤,2015年,年近花甲的我一头撞进岐黄世界并深深为之迷恋。
" f( T* J& p* h/ D/ U% _4 }6 |8 V) i7 v  ?
一个偶然的机遇,我结识了一位民间中医,追随他数年一同坐堂问诊,一同采药制药,得以近距离地观察民间中医如何为患者解病除症,得以亲耳聆听老中医讲述辨证施治的道理。由此,我开始热切关注华夏中医的传承发展,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一步步走近深奥博大的岐黄世界。2 B  r7 ?7 `1 H9 S# d! q8 W
       传统中医到底有多深奥?有多广博?中医是以什么方式辨证施治的,为什么能屡屡创造医学史上的奇迹?说起来也就是“四诊、八纲、六经”,然而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每一条技法都如同一部天书。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六经:手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至于抽象而又神秘的气血、经络、穴位、藏象、五行、阴阳等学说,其任何一项都堪比歌德巴赫猜想,一个好中医穷其一生所学也只能是沧海之一粟,我一个门外汉更是难以窥其真容。但是,这种神秘、深奥并没有使我望而却步,反而更让我着迷。我放下其它一切嗜好,虔诚地拜在岐黄门下,读典籍、听讲座、诵经方,日进点滴,经年不辍,在中医王国里流连忘返。
2 \: h7 A/ B" Y( f      
% ?3 }* K' b- g* d, T       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代仁人志士锤炼出来的中华文化瑰宝。《黄帝内经》以黄帝、岐伯对话的形式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在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以“四时阴阳,万物之根本”为理论根据,论述了“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的医学道理,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法,是一部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其间还包含了丰厚的哲学、天文、心理学等多方面学科的知识。# U1 s3 l3 w" Y' h* v
1 \, s+ ]( O2 q) l' g/ _( S/ B
       若浩瀚的宇宙,如神奇的迷宫,难以理解难以诠释,神工鬼成天自惜。你懂与不懂它都在那儿,你信与不信都离不开它,穿越了五千年历史,岁月的磨励,沧桑的浸润,使它愈加完美。' `7 e9 `+ l) R6 N7 Y/ c: l6 Z

1 Q# Q0 `1 b/ X       高山仰止,心向往之。3 o7 H: d6 \) N% G% S* t. X
8 N( D6 s! f8 Y% W: |& w
       亲近中医几年来,我渐渐明白,中医的风景不仅仅是一个个神秘的传奇,不仅仅是一项深奥的学问,更多的是一代代中医人艰辛的探索和坚守。古老的传统中医是依靠一代代仁人志士传承下来的,是那些默默耕耘于岐黄厚土的民间中医,以弘毅的坚守之心,虔诚笃志的匠心和治病救人的仁义之心,用心血和智慧培育出灿烂的杏林之花。- f# d/ m) ^$ ^1 J+ n) I

7 y( d' u& h2 q! d        “徐长卿”,这个中华传统中医传承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渐渐丰满。2017年秋,我开始了《青囊》写作之旅,开始在岐黄世界里追寻——中医在哪里?& N3 h& X* U$ s

3 K( m7 Z1 m4 ]4
' O1 ?+ w7 V  C! n       以自己喜欢的素材写小说,为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作传记,心情是愉快的,但写作过程却并不轻松。/ ^+ t# t2 U& F; i  v, \+ d5 q

; B3 ?3 t, Z. D9 u       当心中喧哗尽退,正襟危坐在电脑前时,键盘上的手指却总是不能顺畅地扣击。这时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原来是这样浅薄,自己的生活积累是这样凌乱,从来没有好好地分类整理过,没有把它们及时晾晒或是发酵。而华夏中医这个博大深奥的王国,我更是望洋兴叹!徐长卿依靠什么为乡亲们去病除症?中医医理、药理知识浩若烟海,我从哪儿方能游向彼岸?同时,对于长篇小说的写作,我还缺乏技法上的训练,缺乏对小说构架的掌控。我一次次“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它在哪儿?有时,打开头天写的段落审度,感觉意象模糊,情感传递也不清晰。印象中的原形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离一个完整的“徐长卿”还有遥远的距离。我心中这个郎中应该有怎样的内心世界,有怎样的性格?他究竟在哪里?
$ ^" d0 }4 B. \- p5 f) F: [# g! a6 Y4 E, U& _" A8 L
       是啊,中医在哪里?这是我写作长篇小说《青囊》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 E/ }* J' P" d9 g3 g. I# a8 E: |  b" K6 _0 J, W9 I
       一个好中医可以救人于危难,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可以给许多个陷入困境的家庭带来希望,可以创造医学的奇迹,切实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医学的神奇力量,难怪自古就有“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之说。
+ X$ s; ]0 e1 P+ G
+ P4 O* e; ^& O. ]        中草药是由世间千万种普普通通的野草花木构成,这就注定了中医与生俱来的强大生命力是永不枯竭的。中医的根基在阳光之下,在泥土之中,自古良医在民间。
2 n, d% B: @/ I2 d% t- F5 C+ u1 |# ]6 z! y7 a5 c  A1 r, O3 ]
       是的,徐长卿不是名医,不是专家,只是一个朴素真诚的乡间土医。今天人们所说的名医,往往是指那种有很多名头的大专家、名教授什么的,他们很忙,要出国考察,要四处讲学,所到之处前呼后拥,上午做报告,下午有论坛,晚上还要赶到电视台做佳宾,你可以想想,这样的专家教授还能为一个普通人用心看病么?徐长卿太普通了,甚至,像许多民间老中医一样,治病救人一辈子连个最基本的职称都没有。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做那些事情,治病救人都忙不过来,在他们心中,只有治病救人才是头等大事,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纯正的中医灵魂。3 ~0 N3 J( z* \, ^1 b, w

! w. R, |# o  U; H- X       好的文学生长于孤独,好的中医也生长于孤独。
' c/ {; x# A5 M8 }
. o+ g/ r* L/ D0 P# z# j        在追随民间中医奔走山乡小镇的途中,在目睹他们为一个个疑难怪病患者解除疾患的过程中,在百姓的口口相传中,我渐渐看到了中医的经络和纬度。$ R; K; U2 \, c

; h$ \& i4 b3 R6 _       古老的中医是深深植根于华夏厚土的岐黄之树,铁枝铜干,“雪雨风霜犹笑傲,清奇不染半分尘”。自古来,受百姓拥戴的好中医都是真诚无私的,扁鹊、华佗、孙思邈等莫不如是。我认识的那个连云栈道上的“接骨徐”虽早已作古,可是他的子孙还在那一片热土上,默默地传承岐黄之术,传承医德医道。他的子孙有的坚守一隅,一辈子甘当山乡土郎中,有的上了医科大学,成为医院的主治医师,有的在医学院里研究中医理论。当初一个“接骨徐”,今天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中医家族。
4 U. Q" F& M  M$ n4 K! f* [$ H& |) J
5
* t" c/ y& H3 @4 o$ H       中医是质朴谦逊的,他们崇尚与天地与自然的融洽。当我沿连云栈道一路北上,访张良庙,越柴关岭,过留凤关,在紫柏山下找到那位民间广为称颂的名医“接骨徐”的长子家里,询问他医术有何过人之处时,他说:“我也就是会扯几样草药,帮山里人调理个寒热虚实罢了。” 这位古稀之年的乡间名医用乡音淡淡讲出这句话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天高地厚的大智慧。
/ c( [/ x8 j& E9 |5 Z, t6 C0 ?# \- O5 Y5 G1 N
       就这样,“徐长卿”引领我在中医王国里旅行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分别是在小说最后,他给儿子——新一代中医传承人留下一封信,赴远方云游了。就像江湖传说中的武林高手一样,当学养和功力到了一定的层面之后,就需要在更高更远的天地里汲取能量。
2 z- Q) _1 ~' A, ?; C, |( H1 D# [# X/ U4 t/ f% @
       这部小说为什么取名《青囊》?凌先生临死之际亲手交给徐长卿的青囊里究竟装有什么?赴远方云游的徐长卿写给儿子的信中留下了答案——为医者要精诚专一,矢志不渝,中医药学是一门浩博渊深的学问和技艺,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才能有所建树。更为重要的是为医者要敬畏生命,守护人性,珍爱每一个生命,这是医者的道德底线。0 u* d+ y; b) L$ s4 s& @, T

9 D% {$ T+ n& x       自古来,一代代中医人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术,承载医术并惠泽世人的,最根本是道。医之道,在于医者的仁心,仁心之上,才有仁术。孙思邈云:“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世,道则流芳千古!”
1 l0 c9 R1 H& p, O* D' U  J& }7 N3 u6 W$ O/ c
       为大众所需为大众所用,便是道之所在矣!“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这便是“青囊”里蕴含的秘密吧。
/ y; I& g- O) Y" M. p. W
0 E% Z0 k  c" @3 p9 V' @       小说中的人物既是作家的创造,也随着这个人物自己的性格和命运成长、变化,到了一定阶段以后,作家就不能完全掌控他的命运了。如若长卿的医术有不妥之处,那是作者愚公的问题。愚公走近中医才几年,仅学了一点皮毛,又缺乏长卿那种执著笃定的秉性,请大家谅解。# d3 j  U0 R1 v& r& b- y

& I/ G  e+ j+ }1 J* j       长卿,今天的社会更需要你这样的郎中,云游之后快回来啊!9 A6 W+ ]# C: ^7 U7 {: \! ~
愚公    2020年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3-22 10:03:05 | 阅读全部
愚公:% ]- h8 @/ b5 o6 C; L3 y
春分之日,京城风劲。风过处,春发生,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赴宋庄友人画院,沐浴浩荡国风,感慨之余草拟此文,名曰:《宋庄有风》。
1 M) r9 n$ u* ^- j0 g$ [+ K7 x4 D, G9 k5 Z$ w. }
愚公:, c& z. K* F, a0 r' D7 n) U1 ^' z
[小程序]宋庄有风♛愚公随笔
2 P9 ]/ M4 B& L- i$ p" k
% D$ p) ^; h+ `4 y  d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 b  H6 x/ T谢谢
! g; d4 V$ p9 z- e$ v
7 a, f- }/ z6 M% I7 B, {* L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Y; |+ O4 ~$ L: v6 J
[链接]《青囊》为民间中医树碑立传,传承道路坎坷,重担在肩举步维艰[来自:燕赵中医]3 D' S7 C' |1 u* S6 T7 I
# B* ?7 h/ A9 z% }' E' G; ?& s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1 ^9 g: f* B$ o4 Y9 i# M我对题目有所修改& O: Z8 a$ s- ]5 ]; c

( `9 c  W& V' }# [9 z7 T. [  x愚公:
; z, W! c, v* s& S谢谢先生,费心了。出版社今天与公众号编辑协商编发事宜,我让他们加几句编辑按语。这个读书公众号在文学朋友圈里扩散,先生的影响力在爱好中医的朋友里扩展,对《青囊》的宣传发行十分重要,谢谢先生的扶持。3 w1 V8 h" }% {& L
+ S! y2 a7 s# ^. g! I# h9 Y$ u' Z
愚公:" l& e1 v0 W/ `% N: n
      曹老师,我把你改后的标题改过来。下面是文章之前加一段编者按语,请你看着是否可以?
5 Q& b, Q+ a5 a# o3 m' v9 b" W  h3 C& M) x% Q& B
      编者:
# H& M" f) |. n! E       当医者遇见作者,看病的大夫看起小说,会发生什么呢?. q* ?2 \) r, T+ D  [5 A
       作家愚公告诉我们,尚未谋面的曹东义先生是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著述甚丰,中医教学、理论研究、临床各方面均有建树。他在一个偶然机遇看到中医小说《青囊》后,给予热切关注,认真审读,撰写阅评,对愚公自学中医,创作中医题材小说寄予厚望,并对愚公的学习、创作予以指导赠以中医理论教学资料。/ p' `7 N8 e9 W% i6 S3 u7 u
/ y1 d) R. K8 d4 h' Q/ Q4 ^$ Q- r- j
       愚公表示,不辜负医界导师的勉励和扶持,完成中医三部曲小说创作,追随中医界仁人志士一同为弘扬中医文化努力。1 O/ J* G' \0 b( T$ ^( c3 @$ e
5 \: L. q& i8 ?, o* c, j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7 ^9 V+ b9 B, v  n0 I好的,谢谢!1 K3 |8 j) f6 F% b0 e.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3-26 16:54:08 | 阅读全部
新书阅评| 文学博士谈《青囊》: 抱素怀朴得医道 ——浅议《青囊》的中医情怀
% B* V/ s! d5 J% h7 K7 {$ m- N0 [0 a8 ^! ]3 |8 ]& q+ W
原创 魏策策  微风读书会  今天
! W# q/ q" W, e3 ~* T图片
8 `9 j$ ?" m# U( G& o' U+ j9 q$ b图片
  e3 C0 D) Y! ]* t图片/ C4 t" F  o# E/ x' Q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c. c# s9 w$ ~$ A& P7 F( }9 G; O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谈《青囊》8 e' C- ^1 ]' ]; u3 f
抱素怀朴得医道2 w7 j/ \" v0 Q
——浅议《青囊》的中医情怀
% C8 H/ Z3 S/ F9 E8 g9 f7 e文/魏策策( s. \# L4 b: e
4 U( V- K/ ?- q! R6 N
图片
  {" e) O. @$ [# b  f7 m8 s" Q' z作者:愚公! W6 k# @: [2 _6 _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 o2 ]0 m9 ^2 N3 Y2 q! |: g: H出版日期:2021.1# X, @  m) a- T0 C8 s5 G
开本:16开1 q( U7 L4 S  A; V; e
定价:49.80元
, Y- Z9 N% U9 k* Z! Y7 Y% {* M( o页数:328, {6 R( m; s+ I1 t& e
书号:ISBN978-7-5513-1853-2- D3 O3 i0 C5 f8 A- w/ K4 |) l
% @, K, w  v, s& m3 N+ M1 B
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颗梦想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在不期然之下发芽,以不可阻挡之势生长、开花。即使是一颗儿时种下的梦,但这种内在力量的感知和释放似乎是一种冥冥的召唤,最终会来到。胡君老师年少时就怀有岐黄梦、中医情,虽然未能如愿做一名医者,却用自己手中的笔驰骋江湖,如今,在愈发悟得生命真谛的时刻,淡泊明志,以笔写心,将自己心中久久呵护的“青囊”示于世人,我们得以有幸一睹为快,可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啊。
4 T2 b" |* D" R/ g
' r! d2 h  n2 T$ A& b+ J: c7 l/ Z3 P图片
  K# b+ x- ?4 ?* J《青囊》的结构犹如一个妥帖温厚的百药宝囊,以《本草求真》中记载的忘忧草铺开,缀以接骨草、徐长卿、川黄连、女贞子、当归身、使君子、重午香、又以《本草纲目》中的五味子收束,巧妙地将凌朴子、徐长卿、于文丽等人的沧桑命运镶嵌其中,这些本草仿佛具有灵性,不仅在性能功效上与人物的命运同起伏,也对整个故事起了草蛇灰线的穿引之功。让人动容的是川黄连——伴随秦岭南山料峭的寒风,清理阶段队伍的运动也让主人公徐长卿的命运陷入灾难和困苦,而五味子——则将沧桑荣辱之后日光七色,融为一白的人生真味予以透视,读后如同接受了一场精神的洗礼,沁人心脾,亮人耳目。徐长卿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的故事让人想起扁鹊,据记载,“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齐名秦越人,在赵者名扁鹊。”凌朴子犹如长桑君,在隐居期间,将神技华夏中医的薪火传给徐长卿,徐长卿也像扁鹊一样潜心致学领悟医术医道,终成大器。
6 I  G4 N2 d: p+ j0 P' \图片
) [$ C( B/ L" N# G然而,《青囊》不输于历史传奇之处在于,胡君笔下的故事不仅有传奇的可读性,更有医道的现实性,在故事开始,徐长卿也是一个普通人,初识凌朴子之时,他也并无膜拜之心,正是在作者对故事的一层层精心推进中,令人信服地将这师徒二人的情分和对医道的传承不断扭结在一起,可见,良医或者神医不仅需要奇妙的缘分,也需要生活的修炼,才可以得到天道的传承,真正得道者,才能做到苍黎长在念,甘苦一壶悬。; o5 _/ H% G6 N& d2 p
徐长卿的传奇之处还在于,他的生命的血脉里有中华文化的深厚滋养,张良精神就是整个故事中托起医道的另一个基石。凌朴子给徐长卿传授的不仅是行医之术,也有张良忍辱负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行医之道,正是这些价值观的影响,徐长卿在成为名医之后,才能安于乡间,泽披邻里,才能在知青回城的最后关头坚毅地选择离婚,牺牲自己,劝于文丽回城。
; v( [+ t) g  J$ X7 T& ~7 {图片
( Z" n4 j; z" s* a4 c0 {《青囊》的成功也在于对“情”的独到把握,俗话说,文以情动人,《青囊》对“情”的书写之所以让人欲罢不能,一方面是作者对中医、对中医的化身徐长卿、对历史大事的描绘都能注入款款深情;另一方面体现在作者对情的多层次把握中。0 H+ E% v' N, s7 D- `; |
《青囊》中的“情”首先是情怀的情。凌朴子令人高山仰止的医德和医术使他在遭受困厄之际仍能以传承中医为内心的最高使命,这不仅是中医这种独特的传授方式,也是中国医学的至高情怀写照。其次是亲情的情。故事中,徐长卿三代人的父子之情,甚至包括吴月莲家庭的变异的亲情都在作者的笔下让人唏嘘。再次是爱情的情。正是因为徐长卿的大爱和情怀,使于文丽在患难之中不离不弃,与他谱写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传奇。另外还有友情的情,于文丽与傅国英之间的友情纯洁而温暖,这个线索也是故事情节重要的助推力。
# _$ F$ `  L# Q/ B  H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一直贯穿在故事中的悲情。这个悲情的情是作为医者对芸芸众生的悲悯之情,因了这悲悯之心,医者的仁爱才愈显广大,而凌朴子和徐长卿们传承的医道正是对世间生命的认知、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怜爱等境界和智慧的觉悟。
  y) b+ X% F  T* U7 p( C图片# h4 w- x% W7 {9 f3 |1 k: M0 H
正是这丰富而绵密的“情”织就了一个青囊,才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温情和敬意、体会到了中医的魅力与宝贵。徐长卿的故事不禁让人深思,何为医道?在中医亟需传承的今天,中医的医道是自我的艰苦修炼、是仁者的匡时济世之德、是对中医传承的使命、也饱含人类的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下中医的救赎之意。
; s$ C  G3 E6 p4 a) f0 t: p《青囊》揭示了中医与中国人的深情,也是胡君老师与中医的未了情水到渠成的天然流露,胡君老师对中医酝酿了多年的执念,终于在《青囊》中实现了娓娓道来的告白。而胡君老师对中医的追寻既有人生繁华之后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上,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的潇洒与自由,又有对生命、对中医之道深刻体悟的文学性转化,让我们在领略中医之厚重博大的同时,也感受到沉甸甸的历史沧桑。
; E& W( k  D3 D6 a* Q. w
9 Y5 l/ K& K' V8 D魏策策,文学博士。辅仁大学(台湾)跨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学比较、莎士比亚学术史研究、陕西文学研究。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读书报》、《文汇报》、《文艺报》、《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戏剧艺术》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陕西省社科院重点项目等多项。1 y6 B4 X3 p$ O6 y
签名书绿色通道- A* q( `/ L! L1 \+ U3 F
微风读书会签名书绿色通道( t' j& l& i+ |4 g+ b
图片
9 O0 t5 v+ B1 B, ?5 i2 I扫一扫,签名书不容错过* Z# J( I6 X  q( D& @3 E
0 r/ Q9 T; L4 m# s' v% E
图片
8 I3 ~. L, V% ?. d本文为〡微风读书会〡9 `4 Y# q9 l' T+ F2 [: A6 `, ~
授权或原创文章& v( `$ x0 a  x3 `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 \/ ?- ]5 n1 Z3 [7 p) D如需授权转载
0 j. I! r/ [# `* }# O移步〡微风读书会〡, t' k- ]0 Q6 v4 @
编辑微信:wf19916352342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3-26 17:17:41 | 阅读全部
愚公:) R+ z' {# w2 K7 Q5 _& z( Z
       我这几天在看曹老师的一些文章,从“生命大道师徒传承”,到“医人医国,道术并重利天下”,到“抢救民间中医刻不容缓”,想曹老师日间临证,夜办讲座,生命为中医而燃烧而精彩,这一切都是因了“中医情怀”。2 U- Z0 o2 E. H  [  J
       陕西社科院文学博士小魏昨天发来她写的评论,核心理念恰恰就是“中医情怀”。还告诉我,看完《青囊》她也喜欢上了中医。“中医情怀”让我感动让我思绪连绵,冒昧把这篇短文发来请先生过目。) A( A: Z" L$ Y2 G& h

6 ]) j% \" z( [愚公:
! l. G9 F4 o+ O5 @* }[链接]新书阅评| 文学博士谈《青囊》: 抱素怀朴得医道 ——浅议《青囊》的中医情怀' U+ r1 j# ?; z: v
, \9 X, i3 _- Z& ^; `# u% g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A4 D5 W* p; `' w! V
谢谢
7 j, O- P( {7 f/ j1 O' _! X
: ?: z9 A( g  C* z+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O6 p$ e& q) y  Y我专贴一下吧0 f. L7 |! U5 E3 ^

5 ^7 `  c8 h5 r: X" N* B6 p愚公:
! y2 m" T$ G) v' A0 w好!1 C; l6 p, {6 `  Z
) I3 K2 D4 i+ L. E! i  w+ A2 g# l1 H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K# S" M" m8 m# r' B, V/ L
魏博士的书评很好,台湾作家也很善于用情感人,他读出了《青囊》的温度,很好。+ h1 ]3 m: U3 i1 o) S: f5 ]3 N
我读的是沧桑,是传承,在故事之外,小人物见证大历史。
8 `9 M+ {6 W( \( X9 ?% c6 H徐长卿就是一个民间中医,但是,他又是具有大医情怀的名医。& S- Z* X$ t# C$ r* ]$ E
8 E0 p7 r! \+ r$ Q
愚公:
3 q6 X/ a' ?2 E# w5 N5 X) h3 Y
3 D) a9 }6 j  P. n/ M2 y+ e, m/ w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4-5 12:07:09 | 阅读全部
期待更多的中医人物,通过小说的形式,展示给大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