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2549|回复: 3

转帖陈思桦先生回忆父母的文章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1
发表于 2021-4-28 17: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1-5-26 17:08 编辑
8 c6 g6 z0 N0 z9 f! m+ x5 w1 v0 z$ u- J& R1 o9 `2 O" T
父亲[color=rgba(0, 0, 0, 0.298)]陈思桦
& _" K0 Z0 G! c1 z* ~( c7 A
0 S% D* A! K+ y$ }8 @+ l2 p$ |0 p3 V7 k( F+ I
       我的家族,典型的耕读之家,颍川始祖陈轸(田轸)之后,陈恬之族。我太爷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我的大爷,一个是我的爷爷;我的大爷是旧郑州铁路局理事,育有一男一女。我的爷爷是农民,育有四男一女。我的父亲是长子,其责任不言而喻。
    爷爷奶奶老实本分,从不求人,既是亲兄弟也是如此。自然养家的重担就落在了我的父亲肩上。父亲十二岁就开始创业,每天要磨四框豆腐,晚上十二点以前是很少休息的,次日早上五点又要起床,挑着豆腐担子走村串户吆喝卖豆腐,以此为生将近四年,养家糊口度日。
     父亲与母亲是姨表亲,婚前两家都十分了解。父亲作为长子,早日成家,也是一种传统习俗。成家后,父亲感到责任更大了。新婚不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父亲与二叔商量,决定去闯郑州。
    父亲聪慧好学,气宇轩昂。一件件别人认为沒有希望的事,他总能做成功。在家父亲与二叔特别投缘。尽管两人年令相差几岁,却有着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尤其是与大爷家如此大的落差,兄弟俩奋发着。父亲喜欢讲传统文化典故,二叔喜欢听,并能从文化典故中寻找些蛛丝马迹,找来四书研读论证。兄弟俩都未上过学,靠自学通读四书,其毅力可想而知。人们常说,寒门子贵。二叔天资聪慧,过目不忘。父亲常夸二叔,是我们家族的希望。
    父亲要去闯郑州,爷爷奶奶首先反对。因为父亲在家卖着豆腐,虽不宽裕,也基本上饿不着。如果父亲闯郑州不成怎么办?全家岂不真的要挨饿了?爷爷奶奶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小富既安。万一失败了?全家人岂不是都要搭上。尽管二叔甚是聪明,但要挑起这个家,与父亲相比,还是相差很远。这点爷爷奶奶心里有数,也是不同意父亲闯郑州的主要理由。其次,大爷会帮忙吗?父亲决定的事,一般是改变不了的,这是父亲的性格。最终父亲还是去了郑州。
     初来乍到,郑州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刚到郑州的那些日子里,父亲多次找大爷帮忙无果,只好自已找些零活糊口,其余的是流浪街头,等候零活的降临。可能上天有意的考验父亲,已三天无活可做,饥肠辘辘,两眼直冒金星,父亲仍然咬紧牙关坚持着闯了过来。半年后,大爷介绍父亲去了德化街烟厂做学徒工。慢慢有了积蓄,可以接济家用。
     一年后,父亲终于等来了机会,成为烟厂账房先生(可能也有大爷的影响),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由于父亲不断接济,家里渐渐有了点积蓄。但是厄运也接撞而至。先是二叔被抓壮丁、殇逝,接着又烟厂夫火。灾难一个接着一个奔父亲而来……。
    父亲离开家后,家里基本上是二叔在忙里忙外,虽然平时家务由母亲操持,可大多还得靠二叔来完成。家庭收支平衡,生活较为稳定。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派丁派到了我家,我的父亲已经到了负兵役年令。父亲不在家,抓壮丁的人为了完成任务,遂将我二叔抓走。爷爷奶奶见状,十分慌恐,极力护着二叔。爷爷奶奶既不想暴露我父亲的去向,又不愿意二叔抓走当壮丁。但是,胳膊又怎么能扭过大腿。抓壮丁的人将我爷爷奶奶推倒,还是把十五岁的二叔抓走了。平时,爷爷奶奶对二叔甚是喜欢,不仅是因为二叔聪明,还有,自从我的父亲去闯郑州,二叔把家治理的有条有理。爷爷奶奶舍不得。天下做父母,可能都是这样,喜欢聪明的,溺爱弱智的。
     半年后,二叔在抗日战场上,舍身救下身负重伤的师长,师长痊愈后,将二叔调到身边做警卫副官。两年后因战场失利撤退时走散,二叔迷迷糊糊回到了家。一天后,颅内弹伤复发在家殇逝。天不佑人,二叔英年早逝,年仅十七岁。
     按照传统习俗,二叔一则未婚,二来尚未成年,是不能入祖坟的,只能择地葬爱,一年后还要将坟头推平。母亲破天荒的为二叔披麻戴孝,携年令尚幼的弟弟妹妹为二叔送行。父亲得知二叔殇逝恶耗,如晴天霹雳,三天水米未进。三日后,刚刚二十岁的父亲,头发全白了。
     二叔殇逝,不仅对全家,特别是对爷爷奶奶精神打击特别大,一直影响到爷爷奶奶终老,爷爷奶奶放弃祖坟,改葬在二叔坟地附近。爷爷奶奶临终时说:“雁(我二叔的大名),亏欠他太多了;雁,一个人,孤魂野鬼的;以后,有我们,雁就不孤单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人长大后,父亲常说:“你们的二叔是为了我被抓壮丁而走的,永远不要忘了你们的二叔,他是你们的亲人!”父亲的嘱咐,我们一直铭记在心。每年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总会在二叔坟地烧纸叩头,告慰九泉之下的二叔:“二叔,我们看您来了,现在日子好了,有钱了,花吧,不要舍不得花!”
     二叔走后不久,烟厂又突然失火,等候父亲的又是灭顶之灾。烟厂失火烧掉半条德化街,旧政府要追究责任,厂长外出,把父亲拉去顶罪。他们将我的父亲五花大绑,拴在长春桥南(现郑州二七纪念塔南)的老槐树上,先示众,三日后行刑。次日因战乱,城市失控,父亲在混乱中被烟厂好友救出,死里逃生,拣回了一条命。
      从郑州回到老家后,父亲为一家人即将断饮而发愁。除继续做豆腐外,又做上了砖瓦窑,养家糊口,一直维持到解放后。解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基础建设材料匮乏,砖瓦极缺。父亲因烧制的砖瓦价廉物美,远近闻名。父亲的命运又在悄悄地发生改变。他被地方国营煤业选中,委托我父亲组织烧制砖瓦。父亲凭着睿智和勤奋,很快融入新社会的建设之中。父亲十分珍惜这个工作与机会,总想多做些事情,以表达感激之情。父亲平时除烧制砖瓦外,看到自然环境长期被战争人为的毁坏,能做坑木的大树越来越少,如果改用其它材料做替代坑木,就不需要再继续伐树?带着这个问题,他开始潜心研究烧制煤道瓷柱。
     在研制过程中,父亲多方求证,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三个月攻克技术难关,解决了瓷质的核心问题一一瓷柱的承重力,通过加大瓷坯与铀的厚度,以及烧制的时间与火势大小掌控。瓷柱终于烧制成功,为国家节省了上亿立方木材。因此,父亲走遍大河南北传经送宝,并由此而获首批全国劳动模范殊荣。
    父亲身为家里长子,除了照顾爷爷奶奶,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所以,我的父亲很早就将三叔和四叔安排在身边锻炼。看着三叔四叔一天天长大,到了娶媳妇的年令。父亲不仅替他们找好对象,还要操心娶回家。因家里经济不宽裕,我的母亲也要将陪嫁的嫁状拿出来充数。姑姑也到了出嫁的年令,父亲从头忙到尾。几年后,三叔四叔各自都有孩子,一个锅明显小了。分家时父亲把四合院分给了三叔四叔,我们一家八口却离开老宅,搬进了远离老宅的西院两间破瓦房。这就是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对爷爷奶奶的爱,从来没有改变过,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有求必应,既便是很小一件事情。爷爷奶奶对我的父亲也是言听计从。平时爷爷奶奶想吃什么?父亲总会千方百计满足爷爷奶奶。我的爷爷喜欢吃羊肉水煎包,父亲即便是身上带的钱再少,也要绕道去集上,买几个热呼呼的水煎包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吃。最让爷爷奶奶满足的,三长两短,五寸柏木寿棺。这是我的父亲在爷爷奶奶活着的时候,为爷爷奶奶准备的喜棺。这在我们三里五村都是很少有的。所以,爷爷奶奶活着的时候总会引以自豪。这两口喜棺就在我家放着,平日里面就放粮食用。小时候,我经常爬到喜棺里去挖粮食。古人云,儿童的天眼是开着的,所以童言才会无忌…。
    我的外婆与我的奶奶是亲姐妹。所以,我的父亲与母亲从小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基础牢固。成婚后,我的父亲母亲象做梦一样。有了第一个孩子后,父亲母亲才从梦境回到了现实。父亲一生深爱着我的母亲,平时无论再忙,每周都要回家帮助母亲做一些重活赃活累活。
    父亲虽然是一位工人,但对农耕却十分重视与熟悉。父亲常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民以食为天。每年除种好自留地外,还要买些粮食放置家里,居安思危,以备不时之需。父亲对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总是用身体力行影响我们,既是我们做出了成绩,或者做错了事情。父亲总是表现出一种慈祥与尊严。父亲的治家格言:“勤俭,忠孝,耕读,。”尽管仅此六字,却字字千斤。这个家训,一直在鼓励着我们砥砺前行,不敢懈怠。
     父亲一辈子是个闲不住人。既是住在我家,也非要买辆三轮车去卖烙馍卷菜。每个一块钱(别人卖两块),一天下来,我问他赚了多少钱?父亲说,不赔不赚。我说,那您图个啥?他总是说,看到别人吃我烙的馍,尤其是那些农民工吃的香,高兴!这就是我的父亲,起早贪黑,卖了半年烙馍,没有将一辆三轮车的钱赚回来。
    有件事情,对父亲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当年闯郑州时,三天没有找到饭吃,父亲终身难忘。是一位好心人,手里拿着烧饼,边走边吃,当看到我的父亲饿的已经不成人样,停下匆忙的脚步,屈膝分给了我的父亲半个烧饼!所以,郑州,对父亲来说,是永远难以忘怀的。也许今天父亲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弥补这些难忘的记忆。
     既是生活再苦再难,也从未看见父亲报怨过。父亲总是笑着面对生活。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行。父亲的胆量与勇气,总是给我以力量。我在西藏高原能坚持卄年,很大程度上受到父亲这种精神的影响。一个人,只有忘我了,才能无畏无惧。父亲的这种精神,是我永远的精神遗产与坚守!
    后悔药难吃。做儿子的,最痛苦的莫过对父母亲做错了事。我违背父亲的遗愿,父亲逝世后火化。父亲八十岁后,就很少来郑州了,就是怕在郑州老了被火化。到底还是被火化了。自父亲走后,多少次我在不安中睡去,又从泪水中醒来。内疚,一直折磨着我。多少次梦见父亲,总是莫糊不清?每次梦见父亲,我总是哭着对父亲说,父亲,对不起!如果有来世,我一定做个合格的儿子,不留遗憾。
     父亲母亲永垂不朽!
- ?. u& K3 W0 p& c  [& t
               2020年5月12日
             创作于商城安乐居
6 ~9 m3 X; r+ t$ n4 R, w; R
(作者:陈思桦,中原智库主任、中原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
1 K" j$ ~4 g2 V/ a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8 17: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母 亲' ~# @5 ^6 F( @! K: A5 j8 y

7 N* M& X# m3 F1 z% z  k3 I原创 中原智库 陈思桦  三古文化  2020-04-07
& a0 c7 |0 P5 J5 s      
% \6 O: l& |( ]0 w# v3 e( y% e   2 N8 }1 I( p: R
图片7 j. ]/ H. u( t: Z( R; z
     农历三月十六日,这个日子注定一生相随,终身铭记。这一天,母亲十月怀胎,艰难的生下了我……。/ @+ u( O! R& U( q
                        一" P9 E. V8 ]/ i1 x: W3 r% w
       一天,突然一位白发老人,路过我家门口,问我母亲讨口水喝。母亲从屋内水缸里打了一大碗水(山泉),递与白发老人。白发老人接过碗,一饮而尽。5 I0 _. a( D5 a
      白发老人喝过水之后,仍无离开的意思。母亲欲转身回屋,却被白发老人叫住:“贵人留步,送您几句话,您腹中的孩子是位男丁,长大后…”。- ]0 r  m( o% {: j
       母亲半信半疑,回屋取了伍元钱送与白发老人。伍元钱,在当时也的确不少。6 W0 k& v1 n. q) a+ J) d  A! S& @
       白发老人说的话,无论准与不准,都要付些小费,多少不限,图个吉利。1 O4 A1 `; N1 z" U2 y) h
      白发老人走后,母亲对白发老人说的话也并不很在意。生活如常。% M' u7 ~% z1 j7 I) Z
                        二
7 v9 }- T: r& j       我出生的地方,叫方山。因为父亲工作单位属于地方国营煤矿。这里四峰连景,当年黄帝在此山封方姓,故方山。东十公里为鸠山(鸠山大学遗址),北十公里就是大鸿寨。大鸿寨,因黄帝重臣大鸿氏在此筑寨安民而得名,素有“华夏第一寨”之美誉,拥有“莲城屋脊”、禹州“众山之祖”之称。大鸿寨主峰高1156米,又名卧佛山。这是万壑纵横,群山拱围,峰峦叠翠,气象万千,集山、水、洞、林为一体。自古风景怡人。( e% F. z; U0 H; `7 c% V. |
      劳累了一天的太阳,就要休息了,晚霞将方山照耀的通红。
$ D7 X$ k+ a( Y. N         离临盆的日子越来越近,母亲已很少岀门。从早晨起,母亲开始有产前阵疼,整整拆腾了一天。因我头很大,导致母亲难产。1 v9 X  ~* `4 w. r- z8 q
        忙碌了一天的接生员无计可施,遂放言,孩子大人只能保一人。母亲从亲人们的眼神里看到的答案是:保大人。
7 [0 }# \$ Y9 q  m1 n                      三, u! ^+ C% j2 D, k: X
        解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医疗条件十分有限。新生儿,在家接生,极为普遍。汗流如雨的母亲,身体已严重透支,十分乏力。母亲也是民间接生员,她凭多年接生的经验,告诉接生员把剪刀放火上烤烤,然后剪开出口…。母亲的决定让现场的亲人们都惊呆了?
$ P& W# Q) P: M6 o+ W- G         父亲急的也一时没了主意。时间不等人,更容不得细商量,况且,也的确没有什么良策,只能按照母亲说的办。尽管有风险,也可能母子都平安。当时父亲就是这样想的。
: Q! p' z& t0 d( G4 R        太阳落山前,我终于呱呱坠地,来到这个崭新的世界。感谢母亲给了我生命。也可能是白发老人说的话,关键时刻给了母亲巨大的力量,才使我们母子平安。
0 q) ~5 {* I& [3 J3 o+ C" V4 u! S# N        自从我来到这个家,因为差点让母亲丢了命,父亲一直耿耿于怀。父亲曾多次无奈地想将我送人,可每次总是联系好了人家,突然又变了卦。母亲第一个反对,父亲也不是心甘情愿。因为母亲将白发老人说的话告诉了父亲;从此,父亲再也不提送人的事了。6 G. {% y2 e" ?0 p% n1 K' v
       父亲的同事张伯家无子女,我大姨家无男丁,家庭条件都十分富裕。本应做出选择而未选择。一直长大后,我还问父母亲:“我是您俩亲生的吗?”& i' K, A; N( k
        命运就是这样,总是在不经意间改变或不变。8 h0 S8 S+ @  W. i+ T
                    四
- v. }1 l  a' S- z5 M    自我懂事起,母亲就告诉我:“孩子,当年有位过路的白发老人说你年轻时不顺,甲子才吉祥,要学会照顾好自己”。% Q8 O: R7 G+ w. Q4 U! o6 f4 v
      我十六岁离开禹州兴国村,奔走于世界屋脊上,转眼廿年。西藏之危秘,让我学会了不断求索。& H( R! Q3 r5 D# h. J
     西藏扎东工作期间,由于海拔5500多米,不小心患上高原心脏病和高原肺气病。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2 B" t" k% G7 W  e& W       母亲知道后,常以泪水洗面。母亲又想起当年白发老人说的话,难道白发老人所言属实?母亲越想越觉得忐忑不安。由于思虑过度,母亲突发间歇性神经错乱症。8 j' r7 s) V! R/ }' @1 t& h
      少小离家老大回。离家六年后,第一次返回内地休假,自然归心似箭;人在高原,心早已飞回到了中原。# r- h" g4 U8 x  m* M6 |2 I" l
        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是如此的陌生。1 X$ P% Y& R5 s3 b0 B$ Q1 S
    在家度假的那些日子,母亲总是担心我吃不好,天不亮一碗合包蛋,早己放在床头桌上。这就是母亲。9 v9 s/ P! f  r8 r1 P
      记得有天晚上,在村支书郭央兄家喝酒喝多了 ,很晚才回家。母亲看到我喝醉后的痛苦状,没有责怪,而是语重心长的说:“孩子,少喝点,照顾好自己”。 那晚,父母亲坐在我的床边,一直照顾到天亮。                    
. }! C. \2 P! B& f1 e  M! H( m   
9 w1 f( ^% o1 e/ @0 o                        五8 B) x$ Q) H2 l$ p
       九十年代初,我从西藏文联商调回河南文联。虽然费尽周折,但毕竟距离年已古稀的父母亲近了。可以经常回家看看,给父母亲捶捶背,揉揉肩,心里宽慰了许多。
) v0 J& a% C; j: ~( {5 O7 t       回到内地,对我而言,不知是悲是喜?一种不适应症,时刻困扰着我,尤其是潜规则。社会病了?当你无力改变时,走自己的路,是最好的选择。韬光养晦,心静气玄。
* G  P4 V8 B8 U' m8 Z       长期租房,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尽管居住条件十分有限,仍将父母亲接来少住几日,弥补平时对父母亲关心不够之疚,略尽孝心。6 ?% Y8 \( h' ~; V
      与父母亲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里,开心有余。一有时间,就与父母亲一起逛街,听父亲讲老郑州的那些事。% Q* G' ~+ a) Q+ t: d8 L( f
       有晚后半夜,我睡的正酣,突然听到母亲的呼唤。我赶忙跑到父母亲住的房间,打开电灯开关。只听母亲说:“孩子,你看床上是什么?乍梗的晃?”我近前一看,原来母亲屙在了床上。一阵忙乎,换过床单之后,又安顿父母亲重新睡去。; _- D9 d5 H) B
      每次母亲要走,总爱说:“孩子,你也不容易,照顾好自己”。母亲常嘱咐这句话,可每次听,屡听屡新,总会感到十分的温暖,还有些辛酸。已过不惑之年了,还劳母亲操心。
; h. M: k, g2 ~4 o# L                       六6 {( O0 y: ^) c  N
    母亲,七十三岁,永远的走了;父亲,八十四岁,也走了;父亲母亲同岁。父母亲是带着遗憾与希望走的。每当想起父母亲,尤其是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父母亲的祭日、父母亲的生日、春节、清明节,总是让我心怀感念,泪流不止。父亲母亲,您们永远活在儿的心中。6 q/ J* A% W/ \4 ~
       父母亲在时,家在;父母亲不在了,家也带走了。现在退休了,每年清明节都要回老家去父母亲的坟地祭扫,拔拔草,添添土,摆放些父母亲生前喜欢吃的食品,烧香点纸,叩头祈祷,寄托哀思。随后在老屋少住几日,寻找儿时的记忆。
! k* I9 D( a0 o! k      也许,天下做儿女的都是这样,父母亲在时,自己是孩子,父母亲走了,突然一下子长大了……。1 R; F) p" W& t9 }' d* n, \
           $ n$ |6 u5 M: }0 r/ C  U& J% S
图片6 h& u8 n6 N6 s- C0 _
                      2020年4月7日& h5 B1 [9 U7 N/ x  S
                   创作于商城安乐居6 G$ C( i/ `5 c, o$ H7 q
(作者:陈思桦,中原智库主任、中原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
6 _& [8 l3 u* Y
+ x& z" V; i! p) H9 g, p5 m8 m" g6 t& S* n- A3 b6 H" ^
中原智库 陈思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8 17: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选留言  k$ w8 f. y* _* u. K& Q
3 P9 j3 ^) [" t) M, T
陈思桦
7 r$ V. ~8 n$ R- R(朋友)
' s" j# q5 I- Y9 c) }, R) |+ U置顶2 R2 d/ w0 z7 a" i
* F2 `/ C  ~; j; N$ C' v  l
4. s0 r4 q! p" n3 I! C
本来是清明节写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一不小心将生日公开。致谢所有祝贺生日的亲朋,不别具。讨扰大家了!6 V* I1 l! }2 U8 I& u

9 }' r8 Y4 i( u7 e9 t滋兰润玉🌿9 G; d2 a+ }* q* x/ o; g- p

3 o* g3 z0 E: a6 N+ E$ ?' O9 A9 B" E4
9 X6 m2 w! C4 m, l. `+ E 《母亲》读后感: e% `! n& P  f$ f
情真意切,思念无限,追忆母亲,倍觉怆然。思想的沉淀、感情的升华、  寓意之深远。真乃传统美德之教化,孝贤文化之张扬,悉读好文!孝贤之榜样,儿女之楷模!老兄贤人!& o( M) _/ @; ~; z
' h) _, H. C7 o
嘉裕5 G- k% d, n' p; M

! p* e: A& L& K: Z2) i: e5 K& f* i; s. S& A4 g7 @
一篇孝敬文化力作。作者是写亲情高手,擅长以细节扣人心弦。在回家休假的日子里,母亲每天“天不亮一碗合包蛋,早已放在床头桌上"的细节叙述后,再加句“这就是母亲",只轻轻一点拨,即动人心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全篇叙事跨度几十年,虽难见抒情辞语,却满篇是情!我数读数涌泪,为文中“我"与母亲之爱,也为自己母亲对我一辈子之爱;对比之下,更为母亲临终时段,我关爱多有不周。这样的篇章,能洗涤人的心灵,提纯、提升人的感情!3 V# E+ Q# i" o' ]& m) L) o6 v5 {
( V0 k6 t; R  b, _2 x
宋卫东民间老中医8 l, Z3 `" T- s( G0 k3 |! _! g

) }) a) I* m6 N" P24 N% i: Q' h* ^& I9 {: l8 l
此文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对父毌的感恩与怀念。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大爱,感人之深,摧人泪下。) h, b1 w$ Z% b9 ]6 l! x7 _

* K' R% M4 z  Q! a培丽0 f* w8 K6 @8 d8 L# C) P$ }
" a, F0 m8 _, ]  U
2! D/ p, p3 U: y& w$ o5 Z. P! |  R+ n
平實的語言,卻蘊含深情。溫暖而真摯,謝謝這樣的文字
: S4 C0 }# a7 H$ u4 b" d2 Q2 p$ f6 j, D7 Z3 \* g) x. C; w' R* p
柘树之家4 H5 Z1 e9 _6 x, V
: c, O+ I' r% H. Q9 t' N: _
10 g/ U1 E5 C- R% F  K2 u% p$ G
每个生命都是人间的一点希望!
5 }" |% l& _" \重要的是大家相处的过程!
$ M+ E/ r" n5 q每个人到最后只留下记忆!& d7 H, n7 j6 U" F7 I+ m
能微笑而去的就是生命过程的无悔!
8 y6 w% B4 F, d0 g+ ^+ m7 E  u每个生命都应该做自己无怨无悔的事!愿大家都能静静的完成心中的梦想!
7 l% F' E9 u* w; T" n( _; [5 y; Z8 w+ I; ^7 l1 A- y+ x
李书中(全国名茶总汇)
. X# g8 y& c  T) b- J7 n* W$ C/ `1 o
1
# G- `, }  u( N9 J! I8 x# @ 明天也是我母亲96岁生日,4 ^/ u5 ~0 u: U) V

* z5 k5 v+ H# F+ Z6 u; ?& i长风
4 p' E. _( W5 p0 X  ^! e, z: M: u* P6 i* n
1
$ y/ O, a! t4 ^9 s 至情至深$ q8 X) S+ x. M: E

% U1 Y& I! ^3 o; B# R姬振华赵堡太极拳(心意开合架)
; e4 u" X) z; A, V: w' \
% Z" M' |+ R7 t: E( x1
6 v' r. K5 R% \7 ~ 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 R1 D/ m5 n6 p$ Z% e' ^% T) ?& n
, t$ C# S7 f  L! b9 A, W2 {3 b) s阳光- R: y; m6 l' l6 V5 \
" R: h$ y! |: I  n3 B  f
朴实无花,母爱如山/ }; I% p3 |8 D4 p0 Q( H
" j3 v) c. c7 F% j# n8 ?% ~2 S
轻灵
$ ]+ Z0 r2 |# v2 F4 f& C3 K& |. h  |3 v1 Y! D8 z' A' x
情深意切,感人至深& K) `0 [$ T) p! S  @: x1 I" R
6 k; P8 T' v( s/ c
辛士秀九宫山人
) X% ~! K6 i9 r2 C- v! C! ~: v' |; |! v
母亲伟大铭华夏,中原方山陈思桦。藏豫文坛任纵横,智慧凝聚献国家。4 j6 S* Y% a. z6 f$ n( Z

, j% n% Z- ^$ r2 F4 s$ u1 }山鬼
. r$ G  ?* M2 }: [' J9 n" \2 _5 z' `& J) B5 @9 B
认真的拜读了这篇感动人心的文章。情切切。意切切。2 i4 z7 T* G& K8 A
, Y4 {: z! P6 t6 P7 Q
陈小兵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
  L) ]7 ~" p) `- v# X
. O3 P& T; R2 r 真感情!好文章!令人感动!
! ^7 @! N, F+ g6 V
; M) l7 R9 k  h陈广宝~中医手法医学! ?( b* |6 |# m3 o
5 X( J6 b* Y3 Q& G4 a
至真至纯,天地慈爱。
/ }9 R; S$ K5 O! n7 v唯此德善,孝感天下!1 j8 [+ s2 Q" G. t- e

6 g& a+ u/ U. C* x9 e石峰, N: q( m, O2 w: q; C. C

! b+ w0 x4 {4 ^! l; N; i 情真意切!寸草难以报春晖!* Y: X$ ?0 M+ ]5 \) t

& v; p7 G- L" j  |' o王仲刚慧仲玄麟达% r( W: b- _7 }
5 y& J3 W% K3 g5 x. u+ `
3 S% C2 }2 v$ c  \, F* \. c
情真意切,母子连心,很感人
: k  E8 }2 ]) E% {6 T  ]1 e
' m) T& I* b( B" ]3 d: h董起林(赵堡太极)
( A* z; J8 x7 L4 m5 t# M, f2 {) f( t- z0 G
很感动????4 [5 x1 d- s4 B4 Y" |  U3 ~! \

9 H- }3 x* ?9 j  k0 V/ v王贵峰.《晶石造器博物馆》2 u% N1 N$ L' e3 B

9 \! c% N8 ?0 \1 } 感概!感动!感恩!天下父母心
2 N/ S# z# d& W) |+ a% s, w4 `% t7 X$ F; e) ]5 Y" a1 q
得古堂主3 G9 z7 n5 y$ |2 W# ?4 c
. I  [; r3 J, @2 t! E& q
陈兄已尽大爱,大孝之心,楷模👍可交腹友! 👍 👍
9 |- [( s0 M) e7 N$ R2 T
7 u4 N9 l% m! m7 _  f水利; S! p" T0 e+ A
$ Q+ b0 E0 O  c& @, X
孝敬父母的人都是好人!; U6 Q. o" R( I6 E
" q' x# h  s/ k& S& H9 T% `6 @/ ?
紫气东来董云岚-9 |! c: s8 G$ V7 y
+ h2 b* ]" D% T/ [8 ]9 c% Z
清明忆旧思情,感恩真切,发扬祭祖孝道优良传统文化???
$ P: _+ K+ Q% @' G1 v- _7 s. L/ u6 Y
( X4 ~) b' z: ^+ q2 \6 c大夢中華- _4 A9 v. G: u# {) h9 x
& Y3 o/ Y0 @) H# ^3 q
陈老师写的非常棒!阿弥陀佛保佑您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8 17: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选留言
/ j# a) E; H% ~. L3 ~  @
* E1 ^, K4 k- x7 h( j/ G6 S) q陈思桦
3 L8 \. K% p1 O- Y$ z* K0 |2 F( d(朋友)
) l0 B! Y4 Y6 a& y置顶- ^* S3 _3 x! C! b' w! e
. g% m( O9 ?* P, m: c
1
) F5 m  ~( y. c! e: {* [! c. ~ 《父亲》一文见睹媒体后,不断收到大家各种肺腑之词,现摘录部分,以表谢意!(陈思桦)+ V3 r) g# k' X. W, U" p1 t
                       一
( v9 M- f/ ?, |《父亲》佳文朴实感人,看的我泪目。陈叔是位伟大的父亲!是我崇敬的人!此时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在世时我没有床前尽孝,心感愧疚,只是再也没有机会了!流泪
4 f/ A" [" m1 [4 p  i(知足老太是柏杨老前辈的二女儿)
' C; O; w; V% ]% p7 _, h
6 ^, H4 s# }! B' g3 \! y《父亲》,我拜读了两遍,写得非常好,把父亲的性格、人品、聪明、才智、身传、家教写得非常深刻,给人一种启示教育。父亲是子女学习的典范。祝贺你给大家送上一篇好文章。(马建国先生,原西藏自治区机要局局长,我的老师)
, S7 p" M# B$ d' Q( W  G6 `. e/ x2 [: c- k
文章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大爱无声,内心十分钦佩!(郭林涛先生,《决策与探索》杂志社总编辑)/ Q& W7 [4 D- L
$ ?2 A" _. O& s- z4 J( G' d
家史家教家风,无价之宝!(张发昌先生,国家司法部官员). m) Q3 K7 N) \3 F2 k/ ?- g) V
    此文发自肺腑,感动人心。(姬振华先生,赵堡太极拳理论家和传人)
6 G# t: h1 [' A9 F. E# K6 @6 w- N) B5 q: e0 @3 w
《父亲》一文写的真好,感人至深。(闫崇文先生,传统国医大师,中原智库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 I  R0 F+ B- J3 w& q# R, T/ i; X* M  J4 R
父母散文大美,陈兄文笔如椽!劳累了一天的太阳,就要休息了,晚霞将方山照耀的通红。这句,好神。(解国记先生,新华社《每日电讯》原总编辑)
& ^$ R( l" t7 g  ]) V2 j6 k
5 \  m- l0 G! I6 z陈思桦
2 S9 N2 O% W9 Q' W(朋友)7 b. R+ l3 X/ o& L4 y; C
置顶& U5 _0 U/ v8 s* z* |, j

1 B6 }$ g$ ^: `: j6 k2/ F9 d! t; F5 f1 n8 w( U
《父亲》一文脱稿后,掩卷沉思,不知何时,早己泪眼婆娑……。* b  r, N; o1 A/ _) [- l
* w' V, A! @9 P) R
陈思桦
# Z  s& G  g! M(朋友)  X7 N) ~: q5 W; R! T  z
置顶0 h/ a6 |* m- n. q1 z$ W9 H% _2 G
( z5 j2 T, b; E, q4 n: s- x
1
- N! k1 [$ X. E! X3 `' M& C
/ u0 U. o+ m7 z/ Y3 T  l$ p$ c看哭了,中华精神!(陈娉真人)4 j& h# e4 @! [! L/ ~: a

2 M9 Z- a; t3 _' j- J3 [$ ?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吕青先生,省文化厅处长)
/ k! B: L+ e. a. U' G4 B1 |! o
! s7 `8 {- s7 W4 g朴实无华,真情流露。《母亲》、《父亲》两文充分体现了赤子情怀。(苏建涛先生,许昌市政协副主席)
+ y/ q& C2 j9 v5 O% \. ~* {9 A, [" o7 t" [! _
好文章!( y1 Q) o, n5 y: k: d
都不要赎罪?8 V* \6 @' R5 t) ~% k9 V. v
) e: d4 d% v6 [" o4 K' [, F- f0 p
抄录
. v; |6 W/ p8 ?; K4 B; i5 Y) m父亲八十岁后,就很少来郑州了,就是怕在郑州老了被火化。我违背父亲的遗愿,父亲逝世到底还是被火化了。自父亲走后,多少次我在不安中睡去,又从泪水中醒来。内疚,一直折磨着我。多少次梦见父亲,总是模糊不清?每次梦见父亲,我总是哭着对父亲说,父亲,对不起!如果有来世,我一定做个合格的儿子,不留遗憾。(崔晟先生,著名教育家)- A2 I# n3 B  s

9 t. ^. h3 S, V& K! u, S% V, ^文章写的太感人了,满满的正能量!(孙耀州先生,贾湖酒业集团党委书记): N0 z9 {5 X- b3 K

- }- |' S; R; f. F8 h( ]为老人撰写回忆录,这是很贵重的礼物!(侯红霞,焦作市委宣传部官员)
: k8 c/ S8 {+ r9 [6 n) c9 _  @3 j- C# G! S3 e! N7 |
感人肺腑!直入我心!敬佩!借此致敬我的父亲和全天下所有为儿为女的父母亲!(王中先生,文化学者)$ R- T8 u( U) U+ c6 y# K
) Q9 l5 _# I0 M8 c" A! N
父亲的肩膀如山挑起我们的天,让我们依靠,父亲的胸怀如海,深沉厚重.任我们畅游。(吴国栋先生,赵堡太极拳传人)
2 c" s" ?$ l5 |* \- J" n
/ v& b7 p  _3 j) e真情实感,情感细腻朴实。精神的升华与慰藉!(冯光荣,郑州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0 X; _# v; W7 I1 T
* R: S: t# k, |5 z7 S' y《父亲》一文,认真拜读,钦佩之至。(辛士秀先生,中原智库伏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 Q% d4 [7 g  y1 R
: U2 [6 m' I! E1 L4 O6 v 《父亲》拜读,触动心灵!非常好!(涂健歌先生,信阳市委官员)3 i6 @8 f1 k: t/ {8 E0 t/ l

6 _; o. s5 C! |0 h" B叶落归根,入土为安,垕土滋养,以身还报!精气归天,骨血还地!(张志超先生,张良后人,奇门医学传人)+ T6 r! p% P$ V: H8 h  W7 J( m

5 O: o( L! I3 {1 G& q. d水利
# \4 q/ c  o& r: f! \7 ^! T: e; f' a" B% I& |" S2 X4 F
3  _6 |, e: A+ s) |- D) a
本人是第一个看的,也是头一个打赏的。文章写的很好很细很感人!我的父亲也是从农村出来”闯关东”的!你二叔十五岁被抓壮丁 …、我是一九五四年十五岁当童工!…∴9 Q& A# F0 w& I+ O
  u# N8 _% Y1 z/ h
山民之家
9 J4 ]  }6 D& |1 T% V3 F6 D# X, Q8 M9 Z2 X$ s
2& P* H: Q& i" A# E+ y8 l
父爱如山,撑起了头顶的天!: s7 v# m/ X2 E4 _) f
; s3 ^9 h- O9 v6 h7 k
嘉裕5 \  `0 r7 b- Z$ H! i
6 F4 L- @2 g7 g) H1 }9 ~
10 `/ k. h) D" o2 b8 X2 s* Z: \$ `
从漫长的农耕文明走过来的中华民族,遵天时,守地利,重血缘。血缘亲情凝成了华夏社会牢固基石。三千年封建社会,虽战争不断,朝代更选频繁,中国社会却超级稳定,就是因为朝廷命官只到七品知县,广大基层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由家族治理。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帶,有儒学礼教的理性规范,经长期积淀形成了“家国情怀"。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它使中华民族面对千灾万难,总具有强大的抗灾力和修复力。《父亲》通过记叙父亲的生平,述写了一个微型家族在新旧社会变革时期的变革史。这位父亲12岁即担当起家庭重担,他敬父母、友弟妹、爱妻子、育儿女、睦邻友,为养家糊口冒险闯世界,解放后,办企业,革新创造为国贡献。无论是旧道德还是新道德,他无疑是基层家长的楷模。在新旧家族文化转化上,他确具典型性。《父亲》是非虚构文学作品,容不得“杂取种种合成一个",但现实的人物、事件本身的典型性,加之作者在选材、提炼、描述上的功力,进一步突现了其典型价值。我认为,非虚构文学同样能塑造典型形象,散文《父亲》就是一例。《父亲》是非虚构文学中的优秀作品。( q7 g& [! @$ G! d/ V  N
0 [6 H4 X3 q5 o0 G/ K7 T+ d
晨光(张富领)" W/ r/ i6 |. t! ?' d
6 d8 D0 z: j" n5 f, U5 L
1
, @) z+ P' t# L4 u 思桦兄:好久不见!今日读到《父亲》,令我动容,您笔下的父亲,尤如吾父般亲切、慈祥、坚忍、平凡而伟大,您笔下的父亲是那样从容的向我们走来,足见父子情深,您的笔力温厚,家父也让人肃然起敬!9 \5 s0 U/ r( O: x" b
' Z+ f# ?  g$ g
陈克增4 F" K3 U4 p& d# x- z
1 W3 N/ t5 w2 V7 _* z
1
" e9 y" ?( {1 t9 [ 好文!
5 m" g3 r& u2 W( w
  h* X/ ~$ e! _: R. X陈 芳 黑龙江伊春中医正骨
0 }" F& b9 @& f0 P2 D& t( c" a4 h- _6 Q9 ]! M
文字朴实无华,却又感人至深。
5 @% v5 |5 T7 b, r5 A4 {勾勒出一个典型的中国父亲形象代表
8 W# \( p9 |' t8 p4 J0 e& e/ ]/ x9 X- T4 B/ }! H
cnqly(文斌); ?* a  G7 l" M. m
; Q: w' {0 T- |! G
父爱如山!👍 👍* P1 E7 b% @9 X) a5 c" i

8 O" j3 [% L+ v" G* [; V+ t裴氏
7 J2 A7 m$ b) S( L3 Z+ D4 q" G& X) ]# X/ }
旧社会的一个缩影。庆幸我们生长在新社会。不要忘了老一辈,更不要忘了为我们打下天下的老一辈。
7 z6 |7 v7 e* F1 v3 ~
. L& h( u, U- P$ d石君4 t6 z3 A+ N+ C( f

# Q5 c: g& ^* t. y# a+ i8 U3 A/ ^, ^9 |' Q5 q2 j& ]1 u
《父亲》朴实感人。让我怀念我的父母,我答应父母土葬的愿望都实现了,但因为在拉萨工作多年,没有床前尽孝,心有愧疚。我曾向民政部致信,应尊重传统的入土为安的习俗。但要改进,深埋不留坟墓,以碑刻纪念,把墓地建成小公园,植花草美化,既节约土地也进步文明。火葬成本不低,污染空气,不够人性。我们现在的丧葬习俗不伦不类,需要改进,需要文化内容的仪式和程序。我相信,婚葬礼仪定会改变,更好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一己之见,愿意与同志探讨。6 s) A' L9 T. O' q- `9 ~
( h* e7 s+ W; v* t
石峰
+ ?1 P& }! |  B1 O; p0 G
+ m6 g, I% f# r; E 陈珍是战国名相,不意血脉传承至今,足见德厚。父辈艰辛备尝,亦有成功喜悦,见证新中国繁荣昌盛,可以无憾!身后事乃国家大势,不必引以为憾!- X8 o6 c6 K9 a+ \  c
1 j9 W2 U8 Q& p6 P5 _
陈汉湘
7 i, i" Z" i/ S7 b7 V/ d2 B7 }1 w3 k5 ^+ l) X
陈叔能成为全国劳模,既是陈主任的荣耀,也是我们陈氏集体的光荣!从主任的字里行间,深感主任家的“勤俭、忠孝、耕读”家风优良,其实叔叔那棵感恩、善良的心,更加感人至深,家风所致,陈主任的性格一定随其父,绝对是可交之人。
; d8 a( X' q3 l6 U
. U( w  J) k# k1 x) m% Y3 k' V8 L大夢中華
1 z: k% o! y5 Y! D' E( J) V  i! F; x
父爱如山!陈老师文章看的我泪目!???
% {, K* \; E" K: B$ M5 q0 K( Z" D
马夫:河南省书画收藏研究院# v3 p; u: w- n+ f' B. B
7 i9 C7 j' s/ \+ s/ K
写的真实,有感而发,写的太好了!一气读完,总感未尽!
+ ]  c; \8 o( j9 s$ |: j$ L
6 X, i0 w7 }$ m/ Y. {墨涛
8 f6 H6 Q* r  Q
& d5 h, S! ?" ] 陈田一家。文章合为时而著,不错!
/ G. U9 A3 z8 s' V, H8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