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谈“外感热病“(46)中西医结合不走弯路,生成包容构成
曹东义 发表于:2016-8-9 14:32:3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905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6-8-9 14:36 编辑 1 U; L9 T% e7 F) Z" g- c

4 ^3 c7 i3 A  c7 B& z( ?! C& s中西汇通、参西丢了自己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虽然只有60年,但是,中西医知识的互相参照、渗透的历史,却已经有了100多年。
根据邓铁涛先生主编的《中医近代史》的记载[1],西医向中国的传播分前期和后期,前期是明末清初,以传教士传播西医知识为主,当时康熙皇帝周围已经有了西方医生。在雍正时期的“百年教难”期间,是一个停滞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排斥期,西方生理解剖和病理解剖,被国人描绘成屠夫一样的“开膛破肚”、“剖腹挖心”,而加以嘲弄、禁止。1805年英国牛痘初入中国,这个出口转内销的技术改进措施,又开始了第二次西方医学的传入,而且经过200年的发展,西医学以更加精细的解剖知识,震撼了中医界。
王清任1830年著成《医林改错》,虽然他没有明确说受西方医学解剖的影响,但是,他在北京行医40年,康熙朝西医关于解剖知识的一些传闻,或许影响了他的思想,不然,他为何在张景岳盛赞《内经》“字字珠玑”之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头脑发热地要给古人改错?他功效卓著的几个逐瘀汤,完全根于中医气血理论,而不是源于解剖知识,而且他只是观察破尸,没有动过刀子,“解剖”一词名不副实。
毫无疑问,中医的脏象学说建立在解剖基础之上,如果古代中医没有对于器官解剖的基本认识,就不可能有脏与腑的划分,也不会提出“五脏”“六腑”的概念,更不可推测脏腑在功能上有何异同,或者大体上把脏腑的具体功能作用说出来。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中医的解剖只能停留在肉眼可见的水平,不可能发展到组织、细胞、分子水平。
那么,脏腑之间的复杂功能怎样连贯起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何建立,人体怎样进行新陈代谢,人体怎样维持健康,如何战胜疾病,等等,都要另找依据。气一元论的构成论,阴阳学说的矛盾论思想,五行学说的广泛联系、平衡制约、稳态和谐精神,都给了寻找理论解释的原始中医学以有力的理论支撑。也就是说,中医学建立之后的发展,主要依据了广泛联系的“关系论”,而不是脏器解剖的“实体论”。
中医的脏腑理论流传了2000年,此前的医学家一直没有人出来“纠错”,并不是中医藐视解剖,而是再精细的解剖知识,与使用辨证论治的中药治疗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西医以手术为主,要割除病灶,不解剖就无法开展手术。
王清任为古人描述的脏腑改错,带来了对于中医知识体系的不自信。然而,脏腑一错,脏象还可信吗?中医的信仰危机,起于王清任改错。
唐宗海试图将中西医学理论互相融会贯通,他认为:“西医剖视,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迹,而不知气化。与中国之医互有优劣。”以为两者理论体系和说理方法虽然不同,但根本原理是一致的。他指出,中医如要提高,就应该吸取西医的长处。倡言“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主张“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以使医学能够“善无不备,美无不臻”。
他认为“内、难及仲景之书极为精确”,而“宋元以来尤多纰缪”,因此,在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进行注解或补正时,多以西医的解剖、生理学知识来印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他认为中医学中的经脉,与西医所称的“管”,实质是一致的;西医所说的胰液、胃液、胆汁等,在中医学中则称为“津液”;三焦就是人体腹腔内的大网膜,是气血水津的通道。在药物方面,他对中药的气味、归经、配伍等理论进行了探讨,用中药的气味和西药的实验理论解释中药的功用,指出中药的性味功能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与西药的实验研究并无根本区别。
这些观点,都是出于对中西医的比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在器官水平上的粗浅比附,很难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在赴日本考察期间,得以接触日本之西洋医学书籍,并大量购归,从事翻译。翻译日文西洋医书数十种,结集为《丁氏医学丛书》。丁氏之前,中国仅译有20余种西医书,而丁先生一生译出50余种,对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世人公认,其译著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质量上乘”,曾先后获中国内部务、南洋劝业会、万国医生会及罗马卫生赛会的各种奖励。吴葆真评述丁氏译业,“诚空前之巨著”。
丁先生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是如何看待中医的?这是很重要的。他说:“沟通中西医,应自中医科学化始。――撷采彼长,以补吾短,适为保存国粹之唯一途径”他在《医学补习科讲义·绪言》中说:“吾国医学四千年来,谬种流传,以迄于今日,不能生人而适以杀人。肺五叶而医者以为六叶,肝五叶而医者以为七叶,肺居中而医者以为居右,肝居右而医者以为居左,心四房而医者以为有七孔,膀胱上通输尿管而医者以为无上口,此无他,古书误之也。欲正其误,宜讲解剖学。肾为制溺之机而医者以为藏精,不知藏精之别有精囊也;心为发血之区而医者以为君主,不知神明出于脑也;肝之制造胆汁,外肾之制造精液,胰脏(旧译作甜肉)之制造胰液,而医者均不知也。此无他,古书误之也。欲正其误,宜讲生理学”。丁先生还批评中医其他方面的“错误”,认为,应当学习卫生学、病理学、内科学、药物学。不仅中医脏腑理论不是基于解剖,中药的运用也不是来于实验,“此无他,向壁虚造之本草误之也”。
丁先生每立一个西医学科,就要打爬下一个中医学问,真可谓“不破不立”。在当时最先了解西方的学者看来,中医学剩下的内容已经很有限了。丁先生“打垮了”中医传统各科之后,意犹未尽,又直指中医理论。他说:“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以五脏强配五行,凡稍知物理学者,皆能知其谬也。赤入心,青入肝,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以五脏强配五色,凡稍知化学者,皆能知其谬也。吾国医学之腐败,至此以达极点矣”
中西医汇通,汇而未通,为什么?汇通应当是不同水流的交汇、共通,汇而不通必然有其不可通的原因。当然,进行汇通的人士,过去都说以中医为主,对于西医知识缺乏了解,所以汇而不通。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在中医努力汇通西医知识的同时,西医学也在主动与中医知识汇通。中医的汇通失败了,西医的汇通成功了,而且把中医“驱赶”出了其固有的知识产权之外,让中医一下子陷入了“不明脏腑”、“逻辑混乱”的泥潭。
毫无疑问,在西医解剖知识进来之前,中医对于脏腑部位的划分,对于脏腑功能的描述,对于脏象的概括,是十分清晰而确切的。西医把它关于解剖、生理、病理的知识传入中国的时候,采取的“技术路线”就是占领和驱赶,“借巢下蛋”无偿占有中医固有名称,把中医原有的解释彻底打翻,“旧屋住新人”,中医爱上哪上哪:你原来说的都不对,所以你是玄虚妄议,另找根据去吧。血肉之“哈特”叫成了中医管神明的心脏,所以“心主神明”错了,肾藏志、肝藏魂、胆主决断、脾主思、肺藏魄都成了封建迷信,玄虚之学帽子就扣在了中医头上,“阴阳五行”等同于算命先生,五运六气被视为荒诞不经,中医安身立命的理论都被打倒了,废医存药、中医科学化成了必然的选项。
废医存药科学化是为归西
中医科学化是中西医汇通的继续,是在西医疾病观的压榨下提出来的,是被迫无奈的一种学术主张;是中医失去脏腑解释权利之后,另谋出路的权宜之计。中医要突围,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依据,就必须“祭起科学的旗帜”,把自己原来的学术主张忍痛放在“不科学的冷库里”冰冻起来,“偃旗息鼓”,追求“科学化”,以求得暂时生存的权利。
翻开民国初年到解放初期的中医学家的著作,都充斥着中医科学化的说辞,把中医的理论与经验都用当时的“科学标签”装饰起来,解释一翻,猜想一翻,与后来的中西医结合“重视实验”不同,“中医科学化”大多是想当然的比附,是和西医“套近乎”。而当时的西医之所以“先进”和“科学”,就是因为有解剖学、细菌学,当时,抗生素还没有发明出来,在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上,西医很多方面还赶不上中医,但是,西医就是靠了器官解剖的实证、细菌学说的微观,把中医一把推到了“不科学的席位上”,中医成了人人可以羞辱的对象。
许多文化名人敢于骂中医,敢于批判中医,并不是对于中医的治疗效果有多少了解,也不是在自己的医疗过程中没有吃过西医的亏。相反,有人被当时的西医割错了肾脏,被西医判错了病情,然后经中医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之后,竟然会说“西医即使把我治死了,我也相信它,因为它是科学的;中医即使把我治好了,我也不相信它,因为它不科学”。还有的说:“我是至死也不请教中医的,否则,对不起我所受的教育”。
中医理论被暂时撂倒之后,剩下的只有零散的经验了,而且,废止中医派人士还是不依不饶,说中医“经验偶合幸中”,未必可靠,必须经过“科学验证”,才能算数。也就是检验中医经验的标准是科学,而不是实践。“科学”作为裁判员,对于传承几千年的中医学,一概不信任,肢解、抽提中药方剂,取其“有效成分”,成了颇为流行的做法,其前提就是中医理论不可靠,中药方剂是浪费药材,是良莠不分,所谓君臣佐使完全不可信。“现代废医派”甚至认为“真正起作用的是煎药用的那碗水”。抽提出来的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都归了西,成了西药。它们完全脱离中医理论的“束缚和捆绑”,独立于中医的目光之外,丰富了现代医学。
当中医的扶正驱邪,被解释为提高免疫力、抗细菌病毒之后;当活血化瘀被等同于改善微循环之后,就完成了中医理论的归西过程。再把中医的辨证限制在西医的病名之下,辨证再灵活也跳不出西医的疾病名称,中医药只作为二级补充治疗措施,不谈理论不谈病,辨证论治也就无障碍地“归了西”。
在一个西医病名之下,划分几个证型,每个证型对应一个药方,可以进行循证观察,一盲到底,防止偏倚,有了统计学意义。再进一步拆方研究,提取有效成分,那时也不需要辨证了,只要是这个病,就用这个成分治疗,或者进一步人工合成这个成分,抛开提取复杂过程,进行大工业生产,那该是多么理想的科研成果啊。
可是,几十年过去,理想的成果很少,麻黄素、黄连素成了西医阵营里不受重视的二等药物,也是中医专家很少使用的“异类”,难道中西医结合已经走到了绝路上?或者,竟如一些人认为的中西医不可通约,永远也不可能结合?
为何说中医能够包容西医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但并不是完全不可通约。
首先,中医与西医的疾病观不同,中医的视野大,而西医的视野窄。西医把病理病灶作为“纳入标准”,指标过硬,可重复性强,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理想的合格病人只占人群的20%,而大量的心身不适占到人群70%以上,却无法纳入进去,没有可以改造的病灶,没有可以攻击的靶点、可阻断、拮抗的受体,不可以提供给“患者”的帮助,其作用的发挥也就受到限制。
进一步说,病灶不是最微观的疾病本质,而相对是宏观的病理改变,只是一个黑箱。更为复杂的微观变化,决定着病灶的形成与消失。
放支架、手术祛除病灶,只是暂时缓解病情,而不能彻底消除疾病。对于慢性病的“控制发展”,成了中医与西医共同面对的课题。单一化学成分的制剂,显得势单力孤、力不从心,难以应对复杂局面。进一步精细化验的结果,发现了许多高表达、低表达的复杂大分子物质,以及调控它们的基因,单一靶点难以应对复杂矛盾过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抗菌素和手术切除方式,成了孤军深入的单薄挑战,而“一揽子解决”复杂临床问题的中医药,却显出来自己的优势。
中医抓住的证候,不是肤浅的东西,更不是需要抛弃之后才能认识本质的表面现象。“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根诸内”,面对内在复杂微观变化,经过高度进化的人类不是毫无察觉,不是只能表述虚假表象的主诉,而是经过高度整合,把“自我检测”的综合报告,经过高度概括,借用进化之后形成的语言、推理、判断、以一定的概念表述出来,头晕、心慌、不想吃饭、腹胀、恶寒、身痛、乏力、内热等等,都不是肤浅的表象,而是人的整体状态的形象描述,动态地、间接地反映了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效应。
只有证候,而不具备理想病灶的不健康状态,都是中医学早期可以诊断,可以干预,可以治疗的疾病。“精细化验”只是一次抽提,很多情况下只是间接的指标,并不是“直视”下的“实况转播”,更不是动态变化的记录,只有证候可以动态地反映整体变化的综合结果。
中医的大视野,完全可以包容西医的“局部探察”似的病灶诊断;中医的复杂治疗过程,完全是单一化学合成药物和手术无可比拟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深入,“从头到脚”的仪器检查,可以发现很多“不正常”的检查数据。尤其是人到老年,可能从头到脚“全毛病”,在每一个专家的诊室里,都可以“很有科学根据”地开出来一大堆药;各个专家门诊看一遍,开回来的药,可能难以记数。
如何吃这些药?相互之间会发生哪些互相影响?没人能够说的清楚。因为,专家开的药,都是一个一个研究出来的,还没有建立互相作用的研究方法。
西医追求的就是局部最佳,这是还原论命中注定的缺陷,只有中医的整体方法可以弥补。
人是整体生成的,不是分步合成的;解决人体健康与疾病互相转化的问题,也需要整体性方法。
大道从简,复杂问题最宜宏观调控,中医的理法方药都是高度概括的知识结晶。
论中医如何吸纳西医知识
古人追求“视病尽见五脏症结”,认为那是很高的医术境界。今天在西医的帮助下,中医不但见到了“真脏腑”,而且见到了“五脏症结”,知晓了病灶的体内情况,使自己的治疗更有依据,对于预后的判断更加准确。在“急则治标”的时候,还可以借用西医手段;在西医搭建的平台上,中医的表现就会更加优秀。中医对于西医知识的吸纳,在近代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
但是,不能以西医的理论作为中医的指导理论,也不能用西医的方法代替中医的诊断技术,更不能用西药的思路指导使用中药。
用西医的理论做指导,中医就变成了邯郸学步,手足无措,动辄见咎。用西医的理论指导,事前必须做各种仪器检查,舍简就繁,舍易取难,丢了特色。用药必须防止偏倚,进行严格烦琐的“质量控制”,“一把草”换不出一张检测单,什么成分仍然说不清,永远都是一本糊涂帐。使本来十分清晰的地道药材、尊古炮制、性味归经、升降浮沉都成了“无根的学问”,不进行动物实验,就是不人道的拿人做实验,等等。“老鼠点头”成了科学的标准,许多病人说好也是没有循证依据的偶然结果。
中医必须走自己的路子,法律保障行医的权利,患者认可自己的疗效,这就是硬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必须坚持真理的标准,不能偷换成“科学是检验中医的唯一标准”。消除了证候,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实践有效性就是具有真理性的证明。
那么,中医就不能吸纳西医理论知识吗?
西医的理论可以作为中医有效、无效的解释工具使用,可以做事后的说明,尽管这说明是抽提元素,抽样说明,还是可以借鉴的。关木通事件,尽管有使用不当的原因,但是,可以使我们了解其原来所没有认识的“大毒之性”,而且是慢性毒性,关木通难用也,不可不知。
因此,西医、西药的提醒、监督,也是必要的,不可盲目排斥。但是,这仅仅是个别例子,不可泛化,更不能因噎废食,像现代取消中医派所主张的那样“告别中医中药”。
中医与西医对待病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中医强调病灶的暂时性,可转化性,所以用气滞、血瘀、痰凝解释其机理,是寄希望于行气、化瘀、消痰,而不是手术切除,支架搭桥。
切除病灶,放支架,搭桥,并没有完全解决疾病问题,中医可以将其纳入“急则治标”的范围,围手术而治疗之。术前术后,中医大有可为。
因此,我们看到,在医疗的舞台上,原来是中医在唱独角戏,现在换成了二人转。无论如何,两个人必须配合起来,而不能各行其是,互不帮衬,甚至互相拆台。就好象两个相声演员,各有各的词,但是,他的词你也得背熟了,否则你就无法接续。自己的词,也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念,不管不顾,自说自话,就演不好自己的角色。有时候是主角,有时候是配角,练好自己的活,而不是包打天下。
中西医结合,不仅是我国的现行政策,而且是学术互补的最佳选择,中医在最近走向了世界,被100多个国家引进,不是更好的说明吗?
我们需要做的是,千万不要削弱了中医,降低了原创的能力,再从国外引进中医。

9 Z: [; f: T! n; a
[1]邓铁涛主编、《中医近代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9页。

& H2 m7 W8 X: a: R  |
赵洪钧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79

: O' J9 [; @6 p- _. p; z
张效霞《回归中医》、青岛出版社、200610月、第一板、11页转引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259页。
% h3 y9 i4 \& u' c6 h$ N6 ^( ~" j

# ^: O2 v0 L- |( V
/ l8 F) h) m+ b3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8-9 14:36:21 | 阅读全部
论中医的原创特色与当代传承
3 d) O8 t1 E* e% S3 {. z( k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曹东义& t% {1 y# s) J6 }5 Z4 |! C
(摘要)
' w. U, c# k% I  v0 A) J1 T
; Z7 }1 z  y+ S, O6 a5 v优秀中华文化,启迪了中医的思想,给了中医看世界、论健康,诊治疾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的整体观是一个“大整体观”,包括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人的形体与精神密不可分,局部与全身是一个整体,中医的整体观是“时空共存”的整体观,这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价值,是西方医学偏重人的形体结构所不能比拟的。9 ^! l; D* G) e! h6 `
用西方医学“结构决定功能”的空间解剖为基础的观念看中医,认为中医不规范、不科学,造成了中医自身价值观的迷失,成了“被聋瞽化”的医学。也就是认为,中医发现不了疾病,不能诊断,也不能评价治疗效果。从《医林改错》自打耳光开始,中医逐渐走向不自信的道路,由此开始逐渐滑坡,造成了乏人乏术的局面,基层中医人员传承困难,“进城看中医”已成不争的事实;城里的中医严重西化,以西养中也是当前的弊病。4 t* r2 F& M8 i; w
笔者认为,破解中医目前面临的困境,需要“理论自信”来促进“疗效自强”,依靠“传承自觉”助力“体系自立”。要做到中医事业的复兴,必须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政策是中医发展的天,民众信仰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地,中医事业的振兴离不开中医人的自觉、自信、自立。5 G0 K  h3 I1 a
中医辨证论治,可以无缝对接“治未病”,它的治疗措施是低碳环保的,也是可以“杂合以治”多元和谐的。而很多化学合成的药品,既是大自然的异物,也是人体不能用来发展自身的有害因素,因此,远远不如中医药安全可靠。$ E3 k  N+ T3 {* i! \4 _
中医是道术并重的自然国学,低碳环保的国医,是原创的医学体系。3 u: {" s7 V7 g& l5 \
- d& A6 v% ~9 S. R
中医之所以是我国原创的医学体系,首先是因为它有很多独特的医学理论。比如“人与天地相关”的整体观念,“四诊合参”的诊断技术,“辨证论治”的治疗思想等,都是凝聚着古人哲学智慧的医学思想。+ v4 X; D& J/ T$ F. E$ J
研究中医理论,从空间构成说不通
: i; ]4 u" j, w+ s人体有结构,也有功能。西医从解剖器官开始研究人体,按照形态结构的特点去研究器官、细胞的功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认识方法,但是这种研究侧重于形态的空间结构,对于同样属于“物质存在形式”的时间因素几乎没有考虑,所以就会遗失很多重要的元素,因此这种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局限而片面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把这种单纯重视形态,忽略时间状态的研究方法奉为圭臬,对于时空因素同时把握的研究方法加以排斥,得出了很多不正确的观点,突出地表现在对于中医学术的不理解和排斥。比如证本质研究、脏腑本质的研究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就难以取得符合中医本来面目的结论。
  j: M( ^9 V0 [9 s2 T笔者认为,通过研究中医的藏象理论,可以看出中医认识人体的方法,也有助于阐明中医的脏腑本质。1 D- m  s9 a5 U* j( F
时空整体生成,是中医的认识方法2 O# t  z- E: e3 r5 E
人类的进步免不了渔猎生活,屠宰牲畜、熟食内脏也是古人的常识。因此,中医前辈对于人体肉质器官的认识,应该很早就已经明晰了。但是,他们没有从解剖的道路上前行,而是按照“藏象”的认识方法,构筑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 S* q; \" B( Q" |
《素问•六节藏象论》首先从天地人的关系开始论述,讨论天地之气对人健康的影响,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 r% ?8 k" \. e  T2 z天与地相比,天在上属阳,地在下属阴。天气的变化十分复杂,难于把握,但是可以通过草木万物的颜色变化来把握;地气的变化也很复杂,不容易把握,也可以通过草木万物的滋味来了解。, i6 g8 S! D6 A% W4 ]: K
通过“五色”了解天气,通过“五味”了解地气。这里的“五”不是“五个” 数目字,而是“一分为五”,是对整体的概括,因此“五就是全部”,五色代表全部的颜色,五味代表全部的滋味。
# C! h) G+ [" i+ |7 x因此,岐伯说:“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7 G# E: T' |, U* W
色味分别入五脏,人与天地相关
$ {& Y) a, n; q7 e9 A天色随时而变,地味随时而异。《素问•五藏生成论》说:“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碱。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R: h. ]9 \& U% j- b& y
五色、五味代表世间万物的属性,它们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并非杂乱无章,而且和人体联系十分密切,井然有序,有规律可寻。五色入五脏,五味入五脏,其实质是人与万物相联系,天地万物是一个有序的整体。
$ n' G" }+ `, b0 Q* c天地万物的整体性,就是时空的有序性和整体性。
, g. u* j0 H) E' k5 J) t1 S单纯强调空间的有序性不行,只说时间的有序性也不正确。只有把时空结合起来表述,才能准确说明天地万物的有序性。! N' E# o* w, v3 }* q4 C; o4 V
因此,黄帝问岐伯“藏象何如”的时候,岐伯的回答,不是从五脏的结构特点来论述,而是从每一脏与自身形体结构的关系、与神态功能的联系、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说明。他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  Q! Q$ K  h) U( A  y; ^
从岐伯的回答里,我们看出了中医的特色。但是,如果按照还原论、形态决定功能的观点来看,就会认为岐伯“顾左右而言他”,属于“文不对题”。因为从解剖和生理功能的角度,一提到“心”,首先看的是心的结构,再说心的功能,无论如何也不会和夏天的气候联系起来。; @; ~  j- j5 A- }
打开腹腔,人们看到的五脏,不用细看,一定不是五个颜色,也不会是五个温度、五个滋味,更不会是固定不变的“五个方位”、“五个声音”、“五个情绪”。
$ f( K% E  L  q& B, b- U, ]也就是说,按照解剖的方法,按照实际测量、观测的指标来看,中医的脏腑、藏象理论都是错误的,属于“人为安排”的虚假论述,经不起“实证检测”。但是,按照生成论的观点,世间万物皆生于无,随时空而有所不同。人是天地之间最有灵性的生命,人的出现和消亡,也是时空转化的结果。
3 ~" T; R; u: e! u8 k“时空共存”,是生命的重要特征+ I7 x- H: }) p9 E: A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由天地构成的空间,由四时形成的时间,是世间万物存在的条件。只强调空间重要,或者只认为时间可贵,都不是全面的观点。. N8 p7 O1 u0 c
中医认为,五脏构成的三焦,凝结着时空双重元素,这与五方四季的布局一样,决定着人体气血阴阳的生长化收藏,也决定着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升降出入,生生不息。因此,无论肝肾肉质器官的实际位置,是在脾胃的上边,还是在脾胃的下边,或者在同一高度,并无实际指导诊疗的意义。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肝肾永远处于下焦,脾胃必须在中焦,这样才能保证时空的有序,生命的升降出入正常运作。  N6 f$ f1 I$ D9 r
三焦时空气化运行正常,人体的健康才有保障。# a5 v+ B  t& u
人体时空运化失常,就会产生疾病。百病之生,既有空间的升降失调,也有时间的寒热差异。3 G. {  u/ K* m9 C& F7 D
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的八钢辨证分类,既需要分清空间运行的滞碍,也需要辨明时序寒热的错位。当其位,得其时,无太过、不及,则属于正气,人体和谐无病。失其位,非其时,就是邪气,邪气存则正气损,人体就偏离了健康。* e& ~9 j! X7 w# ?& ?
“时空同调”,是中医治疗的特色
+ g5 ?! E9 e6 D药物的四气五味,不是其在自然界被测量出来的物理量,而是对其进入人体之后发挥作用,时空总体趣向的概括。/ X6 g# ~- q" |7 ^% d3 F$ E+ m
药物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的性味,都凝结着时空的性质,具有驱动或帮助人体升降出入的作用。
/ G# r- m: V, Y2 U! e( L7 B天地之大,不外时空;人体虽小,也一时空。0 G9 W  T& F- w0 Z& I! J
人体与天地万物相联系,各种联系尽管纷繁复杂,但是不外乎“时空”对应“时空”,也就是每个主体的人,以生命的整体,对应着天地万物的整体。8 R* X. k( e' D& K5 Z+ Q" G6 h7 d
人体对万物的认识,必须通过眼观五色,口尝五味,手摸体感寒热温凉。中医把复杂的事情概括起来,“大道从简”提纲挈领,把这些认识在实践之中反复印证,逐渐得出减毒增效的理性知识,成为代代相传的药性理论。6 ]/ R- L. G( o9 c0 a% \
总之,“时空共存”是由“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衍生而来,也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价值,它关系到中医对于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也是指导中医诊疗的基本理念,值得大家重视。5 _: ]3 a$ V; g) y# Z+ k: `$ p
中医在近代的衰落,虽然原因很多,难以一一细说,但是“理论不自信”占有突出地位,这在中医遇见西医之后表现得极为显著。笔者认为,复兴中医需要理论自信、疗效自强、传承自觉、体系自立,这四者互相关联,彼此影响,其中“理论自信”是最关键的问题。没有理论自信,就难以有疗效自强,中医人也不容易做到“传承自觉”,中西医并重的“体系自立”也难以落到实处。
  S% m1 Y1 t/ q- }2015年3月9日,《中国中医药报》刊登了第二届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关于中医传承发扬的文章,其核心内容是中医理论如何传承,并且提出了各种科研必须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否则无论冠以何种名目都不属于对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发扬。这一观点非常重要,值得大家深入反思。
  c. T2 g$ L. C+ D! y& o) p/ U“理论自信”是历代追求
2 B; v* i' x& o! S" M+ Z/ G中医的理论奠基著作《黄帝内经》,以黄帝和岐伯的问答,旁征博引天文地理,兵家农学,阴阳五行等知识,讨论了十分丰富的理论问题。《难经》作者围绕脉学、脏腑经络、临床诊治等,旁通问难,反复讨论,不懈追求。8 g1 Z% U2 X4 V8 ]3 D  o5 }' }
《汉书•艺文志》把医学分成医经、经方不同流派,并概括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医经家对理论自信的追求是很明确的,失去了理论的指导,就无法判断病情,举手动口皆错,不仅临床疗效不能提高,甚至会成为杀人不用刀的庸医。
$ W0 h# V$ S. w3 Z5 W6 k% a$ D, P9 a“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经方家以传承有效方药为宗旨,但是要想用好方剂,不精通药性理论,不知道疾病的寒热虚实,也达不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失治误治。因此,《汉书》的作者讥讽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Q! _! T9 f6 `/ E/ ]! s
由此可见,医经、经方两派共同的特点是必须通过理论精通,才能达到疗效自强。
1 ^; e+ J6 w' z* Z2 i/ }* [! q张仲景面对伤寒病流行,死亡率很高的局面,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有过艰难的探索,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说他用医经家的理论,研究经方家的经验,才撰成了千古名著《伤寒杂病论》。/ Z+ I4 Q+ f5 u* C8 v7 b
金元医学代表人物、温病四大家,都是理论创新的典范,也是疗效卓著的医学人物。
; A2 k9 k3 r1 x  ~* ~* D面对冲击失去“理论自信”
6 Q& O/ l1 V* O3 r- v; S当中医遇见西医的时候,很自然的形成了鲜明对照,两者对于人体结构、健康模式、疾病标准、诊疗思想都有明显的不同,应该是自成体系,互补短长,相得益彰。但是,回看历史过程却不是这样。
) E8 W$ e, V6 N# o) a" I首先,在北京行医40年的王清任,于1830年出版了《医林改错》一书,这本书对中医界的震撼,不亚于《天演论》在中国近代的影像。只是前者发表的时候,中医界阵容完整,名医、名药、好疗效还都“名不虚传”;后者发表的时候,华夏大地已经千孔百疮,几乎沦入全面崩溃的边沿。
6 M# p, [, @& B" I) o1 L4 F按照西医解剖的标准,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立即受到质疑,“医虚”、“药虚”,“废止旧医以扫清医药之障碍”的“医学革命论”,从舆论旋风,逐渐到政府提案,再到文化学者把中医骂成“有意无意的骗子”,阴阳五行受到前所未有的围攻,脏腑经络、辨证施治、方药组合、临床疗效都成了被怀疑、被批判的对象。6 X+ Y' [. u5 n: A! F0 U
中医在周围一片怀疑声中,其社会地位动摇了,中医行业不再是社会精英“不在朝廷之上就在医林之中”的首要选择了,学术逐渐萎缩,阵地逐渐缩小,一壶汤药似乎可有可无,大有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趋势。: J' Z8 e  j) r5 Y! j- j4 m
理论“装聋作哑”造成学术萎缩7 y4 X4 a* u( K! V* }9 z; Q8 ^
有攻击中医的人说,中医历来不明脏腑解剖,没有病理、药化,说不清人们患的是什么病,“缺乏谈论人的资格”,应该废止,或者逐渐告别中医药。
% O: ~1 V, ?* {1 T/ n* W5 M在日渐精细的“破碎化”人体研究面前,中医的话语权越来越小。在疾病模式的物理化学诊断之下,中医几乎成了聋子瞎子,既无法发现疾病目标,也不能评价治疗效果如何,一下子就变成了二级以下的“补充学科”。
; m( e$ q( Y) Y自立已不能,如何谈卓然?聋瞽虽有精艺,如何吸引青年?
( r) X* x! [2 T9 k7 g# Z( P3 C# K中医的“聋瞽状态”是被抹黑的结果,而不是其自身的特点。看世界可以用望远镜,也可以用显微镜,但是,不能说用肉眼看到的世界是错误的。用英语,用汉语,都可以发表对人体的认识,不能因为“气”、“阴阳”、“五行”无法用英文准确翻译,就说它们都是“伪科学”。
6 J. p+ p" v/ g中医看不见西医说的病,这不要紧,因为它与中医诊疗关系不大;中医有自己关于疾病的标准,并且可以反复验证,也可以互相交流,世代传承。
& t1 Y  K9 I) s中医说的病,不是仪器的报告,不是纸上打印出来的数据,而是病人可以感知,医生能够判断的异常情况,也就是病人求助医生时的痛苦。它可以是症状、也可以是体征,还可以是医生概括出来的某种概念。前两者好理解,后者稍微复杂一点,可用疾病性质、阶段来概括病名,比如热病、伤寒病、温病、太阳病、少阴病等;也可用疾病特点、有效方药来概括,比如狐惑病、百合病等。5 C% a* M2 @) F9 I: h4 \$ R" Y0 a
中医关于疾病的命名,既有确凿的证据,也指导临床诊治,是不容轻易否定的。即使属于症状的病名,比如咳嗽、头晕,腹泻等,不管它在西医那里还可以“精细诊断”为什么疾病,只要中医在诊治的过程之中,抓住这些症状,消除了这些症状,就属于医学行为,是有效的治疗,是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维护健康的有力措施,应该坚持、尊重这些医学行为,而不应该笼统地斥之为“粗浅”、“不准确”、“不标准”、“不科学”。让中医“精确”、“标准”的初衷,也许是为了“科学化”,但是其结果是让中医无所适从,自认为属于聋子瞎子。必须按西医的“科学标准”去“邯郸学步”,不仅没有把中医“科学化”了,而且造成了中医学术的不断萎缩,自立已不能,“卓然迈大步”就更困难了。
( N/ O' v+ K7 S“理论自信”来自知己知彼& Q: H+ Y4 P+ U  V' V+ T* Q$ w
中医做到理论自信,不是“夜郎自大”,而是应该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要精通中医理论,知道中医的特色优势所在,了解历代中医发展的脉络和原因,恰如邓铁涛先生所说“只有根基牢固,才能千年不倒。”
* B" ]2 R8 u0 W在目前的条件下,要做到深入了解中医自身的理论特点并不容易,因为中医尚未被科学共同体所接纳。《孟子•滕文公下》说:“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李士懋先生说过:“别人都在裹小脚,你不裹小脚,嫁得出去吗?”
2 ]. H8 v" ~/ ~. p+ l) f3 u其实,西医很多学说只是学说,并没有在临床上认真执行。比如,抗生素的使用,最合理的方法,应该是首先找出致病的微生物,培养之后做药敏试验,据此选择最恰当的品种。但是,目前全世界都不实行这个最合理的方法,是因为临床情况很复杂,体内的状态远不是体外实验所能模拟的。感染的因素也绝对不是微生物决定一切,机体的抗病能力长期被低估了。& D* R2 \, k" i8 H( q8 ]
内科慢性病能说清楚物理化学因素的很少,一人多病,一病多因,依靠单一化学药物进行替代、对抗,虽然可以有一定效果,可以控制病情的急性发作,但是,要想去掉这些慢性病就困难了,很多病被判为需要终身服药,而且要服很多种药,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颇不容易说清楚。
9 D, `' i8 [4 @( o0 ^1 t# n! \1 z精细体检的结果,使那些年龄稍大的人都有不同的的疾病,严重地加大了看病难看病贵。那些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的化学合成药,既是大自然不存在的人造物质,也是人体的异物,生产的时候污染环境,吃进去污染身体,终身服药,弊端很多。' T' `  H  [9 T8 R
疾病医学,属于靶点医学,没有诊断就不能进行治疗,因此,疾病医学本身是排斥治未病的学术体系,远远没有辨证论治的思想先进,更没有养生保健的具体措施。中医药养生保健,让人远离极限运动,保卫健康,防患于未然;在身体稍有不适的亚健康阶段,就可以调畅气血,纠正亚健康;在患病之后,通过调控状态,影响形态,从而扶正祛邪,帮助人体恢复健康。
+ I* |( @6 O" ^因此,中医是全方位维护健康的医学体系,它使用的治疗方法,无论是药物的还是非药物的措施,多是环境友好型、低碳环保型的。刘延东副总理说中医药具有五大资源优势,这个评价是中医达到理论自信的正能量。; E* r6 u# R4 d6 s- p5 v# E9 w
我想,假如王清任先生活到现在,看到了如今中医界的状况,他一定不会再捶胸顿足地主张“医林改错”了,因为他的很多有效方剂与精细解剖学没有多少关系,也没有得到定性定量化学分析的有力支撑,其组方原理与中医传统理论有着深刻的渊源。他一定会大声疾呼,重视气血理论,把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的临床运用经验总结出来,奉献给广大中医,以提高临床疗效。
. B  ^  @. D6 z5 n中医不断发展几千年,关键在于有传承。历史上中医的传承,兴衰相继,断断续续,高潮低谷连绵不绝,坎坷发展到如今,既有师徒相遇的偶然性,也存在着学术发展的必然。
) k( S$ H- ?5 u中医事业的振兴,离不开后继人才的培养。然而由于用西医模式管理中医,乡以下的中医传承日渐困难,三级卫生网中医网底出现了漏洞,造成了必须“进城看中医”的困难局面;用管理西药的方法管理中药,造成了中医制剂创新越来越难,城里的中医必须“以西养中”、“中医院不姓中”。这与《宪法》规定的发展传统医药不相符,也使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难以实现。0 u& m: Y1 k0 L" n
回望历史,面对现实,如何实现中医传承的繁荣昌盛,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保障“中医体系自立”必不可少的措施。
  J+ m+ z; I% Z, w, L; S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 n# j8 T3 @  v1 m7 w1 r
《内经》说:“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 H! |/ f6 ^2 P# P9 f8 l( _! @轩辕黄帝的时代也需要医学救助,只是那时的知识积累和传播比现在困难得多,因此也就格外珍惜医学人才的选拔,他认为这是关系到“保于无穷,流于无极”的大事,既不能“得其人不教”,也不能“传非其人”。黄帝谦虚地说自己德能不足,不能作为恰当的传承人,但是自己有管理资源,可以领导、决定这件事的落实情况,用行政力量保障医学事业的长盛不衰。& _# U' P  ]/ H2 w7 e+ K! u
黄帝关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大政方针不是空穴来风,在中医历代的传承过程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关于扁鹊、仓公的记载,就说明了中医传承的过程。. w: r# f4 o, r* j& @' S/ h: o6 m9 F6 P
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扁鹊是客舍的主管,他对神秘客人长桑君感到神奇,这没有什么意外。令人惊奇的是作为客人的长桑君,他认为“扁鹊非常人”,考察了十多年,才悄悄地把“禁方书”传授给他,这种慎重态度就是黄帝对岐伯所说的不“失道”。8 f* i6 ]* F5 d% ^0 z
仓公淳于意早年拜公孙光为师,深得其传;公孙光觉得淳于意人才难得,“必为国工”,就把他介绍给另一个高明的医家公乘阳庆,并得到他的器重,使淳于意的医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 ?7 x4 h+ x5 h$ F传非其人,慢泄天宝3 ~* v* ]5 k7 p
在仓公淳于意的心目之中,公乘阳庆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医学家。但是,公乘先生“家富,善为医,不肯为人治病。”而且告诫淳于意:“慎毋令我子孙知若学我方也。”* p& ?3 e/ s( e5 c  y
如果公乘阳庆先生保守,他就不会轻易把医学知识传授给仓公,而应该传授给自己的子孙;如果说公乘阳庆不保守,那么他为什么不肯把医学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子孙,而传授给一个没有血缘的人?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 {! B3 \, P- }2 Z- g& q. G假如公乘阳庆遇不见淳于意,他传承中医的方法就只有著书立说了。书籍是文明的载体,所谓“文明”,有文才明。隔代的读者,只要情思一致,就能心心相印。因此,《黄帝内经》多次提到要把医学的道理,“著之玉版”,“藏之金匮”,或者放置于名山石室,储存于灵兰之屋。千年等一回,只要有缘人。0 n. _: C) i( z0 t
医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积累,也不是一个谁乐意从事就可以做好的职业。医学关系到人的生死,不聪明善思做不好医生,心中没有大爱只考虑钱财也不是学医的材料。把医学这种关系到人体生命的宝贵知识传授给不合适的人,就低估了医学的社会价值,明珠投暗,会造成学术退化,学科的衰落,属于“慢泄天宝”。假如传给罔顾病人死活,一心经略钱财的人,就不是“慢泄天宝”的问题了,而是等于犯罪。
. `2 I6 M- a6 s' \3 g0 B# `长桑君告诫扁鹊说:“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但是,扁鹊后来不仅收了几个徒弟,而且还有《内经》《外经》等著作流传下来,他难道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如果这样理解就冤枉了扁鹊,也没理解“泄”真正含义。只有“传非其人”,才是“慢泄天宝”;见到了合适的人才,不传授就是“失道”。在不“失道”与非“泄天宝”的条件下,扁鹊授徒著述,开创了中医学术传承的先河。
4 Y  I6 }; J# m3 r. ^9 F扁鹊“有医无类”,无论病人贵贱贤愚,只要有缘,一概救治,但是他选择传授医学知识的对象很严格,绝对不是孔夫子开门办学那样的“有教无类”。扁鹊认为,嫉贤妒能的秦太医令李醯就不是传授对象,宁肯惹来杀身之祸也不能把医学的真谛传授给他。
/ D# f# Y2 `& `# w" _2 J& M现代中医,来自高考: z3 U* O0 c4 @& ^$ _# c
兴办中医学院,开创了学历教育,这是中医与时俱进的体现。但是,很多学生高考之前对中医的知识基本不了解,或者只从“良药苦口”的经历接触过中医中药。高考分数出来之后,在家长和亲友的劝说之下,报考了中医学院。满堂灌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使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青年学子,如坠五里雾中。
0 G5 h, F: G; r" w; ]5 j! P本来就没有思想准备,也谈不上对中医有多少感情,再加上老师说中医就是这么朴素,古代科学不发达,技术落后,你们就凑合着听,慢慢熬着毕业就是了。
/ U6 {1 A( X9 N3 B! ^学生看到有成就的教授都做动物实验,发表的论文全以SCI为时尚,问问方药为何会治病,得到的答案是等着化学分析研究的结果再说。0 ~' w5 U4 G; o+ ?. l
好不容易研究生毕业,来到中医医院工作,却只让在病房里写病历、抄方子,独立应诊需要等到晋升中级职称之后。
/ F' u/ C; [$ V1 x1 y$ E看到一起参加高考的其他同学,无论经商的还是做行政,都事业有成,身居重要岗位,自己仍然没有把中医学明白。在严酷的现实生活里,中医的诊断都不算数,无论打官司还是写论文,都必须前缀一个西医的病名,动不动就要求大数据、随机双盲对照,有限的课题经费捉襟见肘还是幸运得来的机会,熬到六十才算中医成才。时代这样的要求,对于中医成长之中的人才,真是无可奈何各种法律法规,只能感叹自己没赶上历史的好时光。8 n& L2 b  R5 S! q  |" z0 t# K8 u5 t/ K
带着感情,才能学好( o+ o! r9 z+ {8 k# @
张仲景贵为长沙太守,他坐堂行医的初衷,是因为“感往昔之沦丧,伤夭横之莫救”,并且把扁鹊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的高超才能,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U* o; O4 P4 `3 z0 M
皇甫谧、孙思邈学习中医,研究方术,是因为自己有病,体质虚弱,出于切身利益的需要。- V+ i& g- k  O' z
葛洪、陶弘景学习中医,是因为崇尚得道成仙,又关心劳苦大众多有疾病困扰,因此著医方,研药物,都把“学以致用”作为原则。
+ I+ w3 ^1 x: m4 W, B3 b4 A( ~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李时珍等,都怀揣着政治理想,不在朝廷之上就在医林之中,悬壶济世,普度众生,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报效祖国养育之恩。
4 r$ W8 k% v$ g' {. ]即使在战乱时期,民不聊生的时候,李东垣见到矢志医学的罗天益,他这个师傅拿出钱来,让徒弟回家安置好妻子儿女之后再来学医。罗天益也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他不好意思要老师的钱财,来回推搡之中,李东垣动了肝气,他说:“我把比钱重要得多的学问全都给你了,对此尚且不吝惜,何况这点小钱呢?你不要再推辞了。”东垣先生所期望的事情可想而知了。
0 e5 \8 a  ?% ^" g李东垣临终前,把一生所写的书稿清检、校勘,分卷装函,按类编排,摆列在书案上,嘱咐罗天益说:“这些书籍交给你,不是为了你罗天益和我李明之,而是为了天下后世人。希望你谨慎保存,千万不要让这些书湮没于世,要把它们推广使用。”东垣先生去世之后十七年,罗天益说老师的教诲好像还在耳边回响,回忆起来更有新意。东垣先生得到所寄托的人了,师徒之间有一种心灵的默契。$ _% |4 }3 o( ]% `' q6 j
罗天益没有违背“传道”的承诺,从李杲习医多年,得其精髓,后升为太医,著有《卫生宝鉴》二十四卷,整理李东垣的遗作,著成《东垣试效方》九卷传世。诚如元代文人砚坚《东垣老人传》所说:“君之学,知所托矣!”, a) h9 G* M* |! p
政策扶持,传承可保5 H1 h1 D5 e2 P7 _( E3 }
建国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纠正歧视中医的错误,确立了正确的中医政策,兴办中医学院,鼓励中医师带徒,在学校学习中医的学生,比照师范生的待遇,免收学费,给与生活补贴。
: ?/ G! c1 g3 _# N: F“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时候,培养了大批半农半医式的“赤脚医生”,他们扎根在基层,治病救人,经验丰富,然而如今大多年事已高。1999年施行《执业医师法》的时候,说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旧证可以换新证。体制之内的医生,因为有旧证,所以可以幸运地换了新的医师证,乡以下的农村中医从来没有发过证,所以一夜之间无论行医多少年,都成了无证行医者。由于他们很多人没有正规学历,也就没有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资格。从有证到无证,再从灰色无证行医到黑色非法行医,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压力。这样的人,尽管满身学问,但是由于没有合法身份,子女不会跟着学,也不可能有徒弟,中医在基层的传承,出现了巨大的障碍,6 T* W8 {$ {* Z) k
乡村中医是历代中医创新的基地,那里最适合中医的简便诊疗。应该从保护原产地的高度保护民间中医,为四五十岁以上的乡间老中医配备传承人,给予民办教师那样的工资补贴,把中医的根留在民间,把三级卫生网的中医网底补牢。
4 f1 W3 l8 s" _; h: T! {应该把中医的知识普及给中小学生,不应该到了大学的时候,一点也不知道中医的学术特色,从而让新入学的大学生学中医,比学外语还困难。. M2 x' T" N4 o* B9 O: P  q
承认中医对于人体、健康、疾病、诊疗、方药的合理合法性,不用西医西药的管理方法要求中医,让中医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使其充满创新的愿望和能力。这样做即使不能产生规模化的工业产值,也可以为国家和民众节约很多血汗钱。7 G0 l* p) X* _: J; j
中医属于低碳环保的学术体系,也是道术并重的国学,理应受到尊重,保障传承。
3 a+ ]- n% _, `/ }; r4 r$ U0 c$ |2016、5、192 f# L. K' D; D: T/ L5 e% J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