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9 h( [# D& G0 Y7 Q4 p. E
面对压在中国医学身上的三座大山,我辈中医传承者,又该如何求索呢?
% ]3 V5 Q1 Y' f2 j. v' T
1 U' O3 B2 J7 E主编按:* ?* E) h; b$ G* }
* x/ g8 e6 g! `/ s J/ ^
这是灵兰医者的第一篇约稿文章,今年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重读了《毛泽东选集》的部分篇章,也学习了一些党史文章,深受感动和启发,发现当下中国医学的境地,与百年前的中国,有着相似之处,中国医学未来的发展,或许也能从百年党史中得到参考,于是我约了这篇稿件。应邀作者是学习中医多年的中文系才子“白术”,言辞犀利,但读后特别有收获,分享给诸君,愿开卷有益:
/ U( n/ W" a9 r; d
* D6 \) c" k; b$ ~
+ O; \: a& L% x4 Y* ]" R5 E$ D$ w- u
; P: m4 W7 f1 T2 d7 l
与百年前相比,中医当下之境况,可谓“积贫积弱”。
: m2 v i0 Y( ~, b
或似百年前之中国,在“列强”眼中,甚至在某些国人眼中,中国人民就该“贫弱”。5 m# Y2 Z4 p. a( B% ^0 `& T4 {
& D' T' }! W+ [. n! A9 A/ ~曾见中医同行交流,每每火药味十足,互相诋毁和鄙视情况屡见不鲜,真正需要对外发声时,则往往言辞无力,自说自话,可谓“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 M+ M7 e* j# D! `
或似军阀割据,虽外有“列强”环伺,然内部则一盘散沙。
3 ^) g3 j/ p% _8 c7 F# ?
以百年国史为鉴,以我党成功破局建设新中国为指引,当此之世,愿有一场类似于新文化运动的“新中医思潮”,启吾辈之觉醒,以自省于杏林。
# Y' j0 Y7 u' m P! m- X1 J
一、三座大山
! b) _4 ~$ y) o$ ]5 W5 _' m2 E9 G* J+ k6 k3 A( D. c
当今之世,杏林之上并非满是春暖,实则有“三座大山”压在中医传承者身上,似达摩克斯之剑,随时可以斩下。
7 B+ \" P1 U' t, R. [$ p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
% R4 K! h! b9 G
中医传承者身上的“三座大山”,恰如百年前先辈们曾经承受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6 J$ ~/ f: `* y* A, f01帝国主义
- o+ R+ y1 K1 i9 q; {0 S! G" w/ d) |, i& T1 d
. O/ m+ o1 y% w# u那些并不了解中医,又偏执地认为中医落后、以傲慢的姿态时刻批判中医体系,又利益为重、以抢占市场为目的的少数西方医学利益团体,是为医学界的帝国主义。
: \" k* n$ i# w/ I1 N, G
医学的目标自始至终都以治病救人为第一准则,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全人类的医学工作者都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 I9 \/ Z- U$ k9 j# S' S% A! L西方文化体系下以微观为切入点,在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指引下,注重人体的形,注重解剖,注重微观,注重数据,在形与器的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 M/ t# z% A5 B& I
而东方文化体系下则以宏观为切入点,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历史观、社会观的指引下,注重人体形而上的“气与神”,注重功能,注重关系,注重变化,在“气与神”、“功能与变化”的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以针、灸、汤药、按蹻等方法护卫了中国几千年。
0 Z9 E* Q) R/ @3 q两种理论体系就像阴和阳,本应相互成就,互相根基,在交融中互相进步,但总有极少数别有用心者,携带着坚船利炮,以胜利者的傲慢姿态,像侵略者一样否定你,打击你,并企图占领你。
2 W' L* p k$ u' [9 x1 O, F0 x, p. r西医自有西医的优势,中医也有中医的优势,越是高水平的医生越能够明白两种医疗体系的可贵之处,好的西医不会反对中医,好的中医也愿意接纳西医。
3 E) G1 E$ \9 Y$ {) `: [( u但不可否认的是,主流社会依然缺乏对中医的正确认知,中医依然缺乏自己的话语体系。医学界的帝国主义仍然十分强大。
1 ^2 P; o) S% w" q6 q3 I* X1 t02封建主义
6 |* e8 I" n4 m6 o( n6 F
, s$ l% z3 [" ?# F1 i
# c. J- z9 N9 `% y K: J" h7 s8 i F
6 V; F& w, w& |* Y, d; _
, r1 ^- W' X2 I1 W) ~0 Q/ U. [1 X0 \# M8 C. I. _6 a
, Q; _+ p3 Y* d# l故步自封,偏执地迷信古人只言片语,认为传统的就一定是美好的,不愿睁眼看世界的极少数中医人士,是为医学界的封建主义。 . g) G4 c2 h. v& i+ u( L8 r
历史押着相似的韵脚,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的洪流从黄帝推到了神农,从神农推到了伊尹,从伊尹推到了扁鹊、华佗、仲景、孙思邈,又从汉唐推到了金元,从金元推到了明清,从明清推到了现代。
A- A2 h# w. F5 A, ?
不管是方药、针灸还是其他外治方法都在发生变化,围绕着天人合一的观念,历代先贤给出了符合他们时代的对策,那到了我们这一代人,面对西方医学的强大冲击,我们是应该闭上眼睛视而不见,还是应该睁开眼睛,打开视野,合理地接纳西方医学的成就呢?
0 C9 v3 y! y* P/ d9 @4 v9 M
不容否认,中医体系在历代流传中实际是部分失传的,比如灵枢的九针、华佗的手术,谁又能说准,他们没有藏在西医的手术台之上呢?
; s/ h2 F* @( ?7 Z$ i, X
而中医的治神、情志疗法,对心理和精神的深入,或许也会在与西方心理学的交流中获得共鸣。
+ u8 k- }' w& ?4 o4 S1 H) E
时代变了,大家都在努力,没有谁比谁天生就优秀,即使有,一个人的优秀也会被千万人的努力所赶上。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财富,但只是守着这巨额的财富,酣睡其中,别人敲打你让你起来,你也只是翻个身,说一声“滚蛋”,接着睡觉,那巨额的财富也只是一堆铜臭。
8 h1 U) B( n3 m/ W1 ], I5 v! J
中医的精髓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历史走到了此时此地此人,面对新时代,故步自封的封建主义是要不得的。
' z: o- \. |" q* u5 N+ r( d& r03官僚资本主义
0 C0 E0 F; r+ t9 _; O" }' G9 _. \, C9 s& J1 L( N3 c
# k; R. k& C( e L9 M1 W名为中医,实则反中医,利益为重,崇洋媚外,滥用权威又不尊重中医发展规律的极少数别有用心者,是为医学界的官僚资本主义。
- W% B. E: _, z& E$ X: d9 ~% w0 g3 `! J! M5 @ `5 w* B1 G1 p
在西方医学占主流的现状下,中医的发展不是妄自尊大、故步自封的固守,也不应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寄生。中医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中国医学与西方医学的交流不是简单的全盘西化,更不是打着中医的名头谋取名与利。
7 z' D5 H+ H# X/ i9 D0 M身为中医传承者,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不能做投降主义的伪军,更不能充当中医的掘墓人。
* K2 ~! }8 j5 F+ z7 Y1 |
二、新中医思潮
2 |' p N; ~# D* ]7 g
; i* p+ C0 ?3 G! `: T/ a面对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我党以浩然之正气,决绝之勇气,谆谆之慧气,带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将其推翻,建立新中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 w" |, L# T, I* p
3 C( R; M5 J2 m; S* l% `; V2 n
面对压在中国医学身上的三座大山,我辈中医传承者,又该如何求索呢?
7 E3 Q, ?+ J9 N/ w
01摒弃前嫌,构建中医共同体* q( ?6 f4 q* e" Q" _
: b6 v z9 V6 X0 H: b# r0 w. T9 r" n7 J/ W7 H. Y
正如文章开头所言,中医现在是很弱的,用“积贫积弱”来形容并不过分,就像百年前的军阀割据时代,内部四分五裂,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 W" t6 h/ L; `. S/ ~3 o比如,在学术上,伤寒的瞧不上温病的,用药的瞧不上用针的,用针的瞧不上推拿的……而每个门派又派生出各种分支,比如经方、时方、火神、温补、攻下……各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争论不休。
C( C$ E3 w1 X4 y6 d* h
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才是真理,是正宗,是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的正确解读,可以包治百病,而不同于自己体系的思想就排除在外,甚至相互攻讦。
& P+ Q5 U1 V: ^, k; F
再比如,在身份上,学院出身的认为民间中医没体系瞎胡闹,民间中医则认为学院派太死板没能力,老中医不愿意倾囊相授,青年中医则害怕坐冷板凳,无法沉下心钻研,最终只能各自为战。
! B9 {- Z& d& N
反观西方医学体系则不然,上下步调协调,内部理论很少分歧,对于疾病的认知几乎是统一的,对外则口径一致,这让西方医学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 k$ ^& N, \& r' k并不是说学术统一就一定好,中医是一个圆,所谓“医者,意也”,面对同样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切入都可以解决问题,又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不同,极具灵活性。
$ L% s, F7 s8 X$ S( y7 Y& J9 r* _& ~
可以说每一种学说都有其道理,但是也都有适应范围和适应症,没有哪一种学说是包打天下和适应所有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接受现实,承认不足,尊重对方,求同存异,秉持一颗谦卑之心。
" ^/ Y: H, W; {4 @# }
有了尊重和谦卑,还要有一定的组织平台,建立一定的规范,允许各种学说相互讨论,但不能攻讦,从而建立起中医内部的凝聚力。
- o" t, y( h8 v( O+ b/ q( r
拥抱谦卑与尊重,组建中医共同体,是中医复兴必须走的第一步。
( b/ c8 o5 I6 j" I- h02统一战线,与西医同行互相学习7 X1 a. I, n6 f8 J) G, m3 \
# \9 i4 g' s5 E7 ^# z; J2 B, q8 U+ I4 [8 p; ^& Y8 e
中西医从本质上讲没有冲突,目标都是治病救人,只是走了不同的道路,不管是从学术内容,还是组织形式,西医体系都有非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尤其在“形和器”的方面,而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医生愿意接受中医,学习中医,那这就是我们的同道,是对抗疾病路上的朋友,我们必须欢迎。
7 o2 x: u/ x! u+ A b% Z* F而且很多真心西学中的医生,往往可以学的非常好,他们往往更认真、踏实,容易在某一领域实现突破。
5 Z) R' ?" M5 P0 E: [& h' r
用真心和疗效争取更多的西医同行一起前进,建立统一的医学战线,也将是中国医学引领世界医学体系必须要走的道路。
# H7 U) ~, ? z. f6 A
03用疗效说话,构建中医话语权* k; T1 z0 M& P: D6 g# q: e
2 |4 }& `: h% J* d# R q8 s) c% T. t7 C- A! l% p% v
由于历史原因,还有很多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医,封建、愚昧的标签仍然在中医的身上,显得格外刺眼。
: t" \1 t& ?7 I- \& t
而唯一能打破这一认知的方法就是用疗效说话,不管是2003年的SARS,还是2020年的新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重新认识中医,寻求中医的帮助,中医口碑决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由疗效支撑的。
& {# x- ^' ^+ v+ j( \+ E2 y但这也不是说只有疗效就行了,有了疗效的支撑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不是说要夸大宣传,也不是王婆卖瓜,而是为了更多人的健康,以及不让先辈的智慧蒙尘。
' [ R/ i% M. C; T0 S, _5 a( L用疗效说话,构建起中医话语权,我们才有突围的希望!
3 ~' j6 G- _, Q6 w8 s04遵循中医规律,培养合格医者9 d+ q1 ]1 H: U& B, I# G9 u& B
4 x% {9 {* O; M
2 {" S; \1 |) U6 D8 L I. q3 a现代中医教育的功劳不可抹杀,但教学内容与中医思维脱节、与临床脱节,是备受诟病的地方。
: z0 J8 n; Q# {. {/ a: ~2 C8 ^建立中医思维,既需要言传身教的传承,也需要医者恢复对传统文化和中医本身的信心。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暂且不论。
, U3 O5 a$ }' w' u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医教育与临床脱节,教的东西不能用,用得着的学问没有教。
5 I% W5 C' F/ S8 `, d' w% T
从本质上来讲,中医教育更符合职业教育的范畴,而不是普通教育。所谓职业教育,就是为了成为医生而进行的专门学习,需要环境的熏陶,需要师傅带领,需要临床的磨练。
; n. O& f/ y4 }: \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他的目标明确,过程明确,实用性强于研究性,精深程度强于广博程度。
9 A8 k5 T& z+ g8 S" z: w
但是因为历史和时代的原因,我们一直以来对职业教育持有一种偏见,与本科、大学对比,总认为大专、学院低人一等,以至于很多人宁愿在大学的盛名下拥挤,也不愿意在职业学校里大展身手。
+ ^7 n& @& h- X% d# \1 H并不是说大学不好,只是对于中医职业来讲,他的属性更符合“匠人”的特性,一辈子,一件事,生平固然无大技,一招精深度春秋,这就是“医匠”。
2 c1 J, k1 M- ?. D$ o% n! l, U当然,“医匠”之上更有“医师”、“大医”,甚至于“医道”通“天道”,“天道”通“玄妙”,通过学习中医,获得人生更高层次的追求。
3 m$ w2 [$ {, n5 ]3 w5 R但显然,现在并不是一个可以批量培养“大医”的时代,因为经历了百年摧残,中医行业的底子太弱了,人才太少了,构建群众基础,当下最需要的是一大批扎根基层、确有疗效、兢兢业业的医者。
/ Z8 P' w0 k: t9 A @6 n就如同乒乓球和足球,我们可以在乒乓赛场所向披靡,是因为广场的老大爷都可能吊打职业选手。而对于足球,我们练习足球的相对和绝对人数都太少太少。
4 \) U" k) N* p# S" A) @7 ?7 H
以职业学校为载体,以临床为向导,以师带徒为手段,培养足够多具有中医思维和临床技能的“医匠”,也是中医复兴的必要条件。
" u- _" X ]) P* b6 f& B: e
三、新时代中国医者
! d6 E- `. j- @+ ]
+ |% V: Z7 t A/ T新时代之下,中医发展正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o" K! M F3 ?" X! s
, O r, o% P4 t
文化在复兴,国家在支持,民众在觉醒,时代也发出邀请,呼吁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
0 R1 \3 g. p3 A5 [% @, n
中华文化是一个不断融合的文化,滥觞于中原,东合夷,西合戎,南合蛮,北合狄……直到近代,受到西方文化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人没有被打倒,反而吸收了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优秀的部分,重新崛起,迭代升级。
% U) o) L5 P+ P7 [8 O
那中医也是一样的,面对百年甚至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医学的冲击就像历次冲击一样,倒逼中医的升级与迭代!
: D: j: ? D9 q身为中医传承者,我们也需要迭代与升级。不拘过去,不惧未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睁眼看世界,做新时代的“中国医者”。
0 `% a6 R1 V0 w( w: @. U; T/ f4 W
8 r7 g- [- @: B
' v. G' V y6 `, J2 z. d德不孤,必有邻。针对“新中国医者”、“把中医说清楚讲明白”、“中医的精神”等话题,欢迎投稿至 cai@linglan.com,让我们一起,书写中国医学的未来。
——灵兰医者主编·蔡仲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