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谈“反中医思潮”(54)高举“生成论”大旗,复兴中医学术
曹东义 发表于:2016-8-15 11:44:1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305
中医理论的自信与自强
——中医走向未来的力量和信心是因为“生成论”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摘要)
中医几千年,也有过发展道路的选择。笔者在《永远的大道国医》之中概括为“自从懂了张仲景,中医不再学华佗”。但是,王清任《医林改错》之后,把评价医学的标准改为空间结构的解剖,由此导致了“重术轻道”信心大失、逐渐衰落的局面。中西医汇通导致失乐园,中医科学化也是被逼出来的城下之盟。
中华文化突出“生成论”。不仅生命都是生成的,“无机”物质元素,乃至天地山川万物的“大千世界”,都是逐渐生成的。西方受《圣经》上帝创造世界影响,不能问“天地万物是如何生成的”?于是在研究物质结构的领域里,逐渐走向定性定量的测量、微观化研究物质结构,以及相互作用,是一个“构成论”的文明。
用“构成论”研究物质结构,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是未来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但是,生命基于细胞,是“不稳定结构”,并且存在着“细胞核的同质化”,“构成论”的碎片化研究看不到精神、环境调控因素的巨大作用,就走向了荒谬。
中医秉承“生成论”,把人体的结构、诊治活动,都进行了“时空化”的处理,使人体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和谐共存。钱学森先生说“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这条道路就是“生成包容构成之路”。中医必将以原创优势,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区别也有联系,在走过一百年的论争之后,有可能步入融合的结局,钱学森先生说的“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钱先生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他的命题的,我从“生成论”与“构成论”的角度来进行论述。
“构成论”是物质科学的法宝
构成论是研究物质结构的科学,生成论是阐述生命成长的知识。
西方研究物质科学在近代取得长足进展,奉行的是还原论,是从研究物质结构着眼的,机械论也离不开构成论,因此,可以说“构成论”是西方的“道”。
所谓西学东进,“赛先生”进中国,以及后来的四个现代化,基本上是还原论科学观(构成论)支撑的工业化。我国从废科举兴学校,到建立门类比较齐全的科学技术体系,中国走过了百年曲折道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引进、消化、吸收科学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经济大步前进,国家实力和地位空前提高。
但是以还原论方法(构成论)构建的工业文明,追求物质占有,无法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甚至有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强权政治的弊端,不是可以全球共享的文明形态,势必会被信息、生态文明所取代。而信息、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的科学观,是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不是还原论方法、机械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元明时代,西学借着传教的势力登陆华夏之后,曾经广泛传播其还原论(构成论)为代表的学术体系,行的是“霸道”。但是,从康熙王朝禁止自由传教之后,“百年禁教”延缓了其东扩的速度。西方医学的传播,也或快或慢地影响了中医的发展。1830年《医林改错》的出版,虽然其主要成就是气血理论指导下的活血化瘀方药,但是其“为经典改错”,走解剖道路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背离了几千年以来的中医“生成论”的特色,改弦更辙要实行“构成论”,造成了中医界信心动摇。
西医依靠“构成论”,中医主张“生成论”。
在中西医互相碰撞的早期,构成论的物质科学,压倒了生成论的生命理论,中医事业逐渐衰落。
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的系统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别。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社会、意识领域的众多知识,而狭义的科学只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经典的西方近代文艺复兴之后产生的自然科学。
但是,西医依靠的结构,是不稳定的生命结构;而且细胞核的“同质化”,也让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否定意见。在系统科学新的视野下,大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说,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而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西医如何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中医如何现代化?笔者认为,中西医的融合首先必须从“道”的层面打通,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术”的角度汇通。
历史上,中医也有过“构成论”,研究过脏腑的结构,十二经脉、五官九窍也是构成论的知识范围,但是中医的“构成论”始终属于从属地位,占主流的一直是“生成论”。中医临床进步的轨迹,如果是沿着华佗外科手术(构成论)的道路前进,必然会非常重视解剖、止血、麻醉、局部抗感染,其手术刀不会生锈,麻沸散也不会轻易失传。然而,胆石症、肠梗阻、阑尾脓肿、腹内肿瘤等西方医学依靠手术治疗的疾病,张仲景大多可以通过非手术(生成论)解决,辨证论治方药体系的建立,丰富的内病外治理论与技术,使中医临床走了不依赖外科的道路,其安全有效的特点一直影响到现在,形成了中西医两大不同的体系。
也就是说,千百年以来,中医“自从懂了张仲景,临床不再学华佗”。
但是,中西医之间的这些差别,在复杂性科学、系统论出现之前,在大规模中西医临床疗效对比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是很难认识到的。甚至今天,仍然有人说“你把全中国的癌症都治好了也与本案无关”,这是只认西方标准,不管中医特色的“技术壁垒”、“西方科学霸权”。两次反中医思潮的出现,都与狭隘科学观看不见中医科学性有关系。中医优秀的原创特色,都落在西方还原论的目光之外。
“构成论”在生命微观领域破产
西方医学在还原论方法的指导下,打开人体进行解剖研究,从结构研究功能,数学、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方法与知识,很自然地进入了西医学的体系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是中医学所不具备的。
细胞是整体生成的,不是分步合成的。按照还原论的方法进行下去,到了细胞、基因水平,就出现了行不通的问题,因为,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核,也就是出现了生命结构的“同质化”,这就否定了“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
不同细胞,只是选择了整体功能的一个部分。共同的细胞核,说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变成“全能干细胞”,形成一个新的生命。
另外,生命的“结构”,还是一个“不稳定结构”。每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处于不停的分结合成状态,一旦周围环境发生改变,就会影响细胞的稳定性,或者出现变性坏死、细胞凋亡。
这种“不稳定的生命结构”,最适合“状态调控”,而不适合“机械修理”。以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治疗,有其清晰的作用靶点,代谢过程清晰,量效、构效关系明确,可重复性强,都是其优点。但是,化学分子在微观领域的存在是十分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分子在起决定作用,而是形成了极为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往往互相影响,彼此互相制约,需要的是调节,而不是祛除、移植某种分子。
以攻击靶点为出发点的单纯一种化学物质治疗,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很难求得生理功能的和谐平衡,对于人体自组织能力的干扰作用,可能大于治疗的帮助作用。因此,需要重新评价其远期影响,这也是循证医学崛起的一个原因。
“生成论”要求“全数据”
生命的诞生和成长,一刻也离不开环境因素。健康的维护,疾病的治疗,也离不开环境,“生成论”就是研究生命为什么能够生、何以成的道理。
大型计算机、互联网、未来科学的发展,是要把一切有关健康、疾病、康复的因素都考虑进来,把天地万物、自然、精神、社会的因素都纳入进来,这才是大数据,而不是只在身体内部找分子靶点。也就是说,生成论研究生命规律的时候,要求全数据,而不是统计学的抽样样本。
人体因为年龄的增加,或者患病日久,往往从头到脚有很多“异常”。如果按照“精细仪器检查”的结果,可以分别找到许多攻击的靶点,各科专家可以“很有科学依据”地分别开出来几种药物,把各位专家的药加在一起,就是一大堆化学药物。如何服用呢?都吃?那么,就只能吃药,而无法吃饭了;都不吃?随意吃?把各位专家的“科学依据”置于何地呢?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老人“按单服药”,即使捡着主要的药吃,每天也要吃几种药,还需要经常“调药”。这几种十几种药,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加在一起是起协同作用,还是互相抵触?是否产生新物质?没有人说得清楚,需要经常就诊咨询,更换治疗药物。因为每一种药都是单独研究出来的。
在肚子里开西药铺,远不如在外边开中药方。因为中医的复方用药,大多“道法自然”,是天然植物,炮制使用的方法,已经反复研究、验证了几千年。
还原论方法,只追求局部最佳,认为整体的健康,都是由局部因素决定的。
中医学在脏腑解剖上,限于历史条件,是一个传神、写意的脏腑,是“时空化”的脏腑,侧重于研究人在天地万物之间,如何保持自身的整体性,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不再深入研究脏腑的内部结构,而是重视探索它们相互之间的互相影响,建立起来一套关系模型。
中医这套关系模型,以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指导,把人体放在自然环境之中进行考察,充分依据人体的“自识”和“识他”的能力,建立了一整套识别、判定、解决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的方法,是整体贯通的、即时随机的状态调整的医学方法。尽管其体系难以吸收数学、物理、化学等经典的简单科学知识,但是,新兴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系统论等复杂性科学的新兴学科,都可以在中医学里找到共同语言,找到依据。
中医的科学性,可以从复杂性科学取得理论支撑,可以摆脱线性理论简单科学的考问,直奔未来科学的殿堂。
病灶不是构成,是生成
中医与西医分别抓住了不同的东西,西医看重病灶,把它当做“构成”来研究。中医依据生成论来辨识证候,认为所有异常结果,都是生成的结果,而不是原始构成因素。
证候与病灶分别反映疾病的侧面,证候包容病灶,而不是病灶决定证候表现。比如,冠心病的纤维帽,看似属于很明确的“白箱病灶”,但是它是否稳定,是否发生“冠脉事件”,不仅与病灶形态有关,而且与饮食、情绪、气候、劳倦、感染、血脂、血糖等等都有关系,是一个随机发生的“黑箱控制”。
临床医生不能笼统地说,什么药是治疗冠心病的,而只能说选择的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某个受体阻滞剂、激动剂等等,需要说出分子靶点的作用机制。也就是说,在具体治疗过程之中,病理解剖的“白箱病灶”已经太粗略了,病灶既不能精确地说明过去,也不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甚至不能精确地指导现在的治疗,因此说,“白箱病灶”诊断实际上只是一个笼统的黑箱。
中医的诊断尽管也是黑箱,但是,经过转化,我们看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正是紧紧抓住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综合状态,而且通过反复实践的摸索概括,以中医理论贯穿起来的中药、针灸、按摩、拔罐、饮食、气功,都可以为帮助病人由疾病向健康转化服务,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的整体医学。它往往能够解决西医所解决不了的复杂病情,取得意想不到的临床疗效。
创新发展提升中医地位
中医药在国家自主创新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已经引起政府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发展的政策,中医有了彰显个性的保障。
工业文明的标志是机械化、自动化,因此,人们崇尚硬技术。
硬技术把西医包装起来,各种为了发现病灶、发现攻击靶点的设备,富丽堂皇让人目眩,看上去就很“科学”,而中医连一个听诊器、体温计也不用,让人觉得中医没有技术,因此也就不科学。
但是,请不要忘记,西医的设备虽然很堂皇而贵重,但是,它们只是为西医发现疾病服务的,是西医“认识疾病的成本”,不仅代价昂贵,也可能会带来损伤。这些检查结果,很难纳入中医的知识体系之中,只能做事后说明和参照,而不能做“事前指导”。因为,用事前指导西医诊疗的检查结果,来指导中医诊治疾病,就可能使中医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失去功能。
比如,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大家都服汤药。有人问:“你这汤药是根据什么开的?有何作用?”
有崇尚中医现代化的人说:“我这中药汤液,可以提高免疫力,可以抗病毒。”这种解释目前很盛行,但是,经不住进一步考问:“你抗的什么病毒?新出现的病毒,你以前治疗过吗?有数据吗?”
中医的有效性,即使有了临床资料的数据,还要进一步接受考问:“你用什么抗病毒?为什么是复方,而不是一味药?为什么是一味药,而不是一种成分?为什么是天然的,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如此一来,中医的方药之中似乎大多是不必要的药物,大有“搭车卖药”、“捆绑销售”的嫌疑。
中药提高免疫力,面临相同的,或者更多的考问。按照还原论的方法,有效的应该只是一个化学分子,中药汤剂最好马上停止使用。因为,“临时组合的方剂”,既没有有效性的数据,也没有安全性的数据,更没有大规模循证试验的数据。“完全不合法”的结论,不用药检部门检查就可以“根据常识”进行认定。因此,反中医人士说“有充足理由告别中医中药”,取消中医中药。这都是用还原论方法衡量中医药得出来的必然结论,对中医发展是十分有害的。发展中医事业必须破除这种“技术壁垒”和“理论桎梏”。
中医生成论的精准是“状态控制”
中医不做仪器检查如何认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状态?中医依据的是“认识论的反映论”,然后总结摸索出来一整套“整体识别系统”。
中医认为,在诊治过程之中,病人为本,医生是标。
人体生命是自生成的,并且“贵有自知之明”,每时每刻都在“自检、自测”,会形成判断,然后上升为概念,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这就是主诉,就是证候。
中医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一整套发现病人信息(证候),接受病人信息(证候)的方法,就是依据中医理论的四诊;判定病人证候,处理病人证候,帮助病人消除证候的理论方法,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它们就是中医的“软技术”。
中医历来看重四诊、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施行四诊的过程,也是运用中医理论的过程,一边诊察患者的信息,一边与既往的理论认识、医疗经验相参照,不断交流,重复验证,就能得出清晰、精准的判断。当然,这种清晰、精准的判断只能是寒热虚实的清晰、精准,而不是物理化学的清晰、精准。
中医靠着这种寒热虚实的清晰、精准,就能借鉴以往的理论经验,选择合适的方药,或者参用其他外治的综合治疗措施,帮助患者从不健康状态转向健康状态。
中医的四诊、辨证论治的软技术,运用成本低,而学习过程长成本高,不是短时间可以熟练运用的。因此,有“久诊识证”,“久治知药”之说。面对同一个病人,老中医和新毕业的博士的诊治水平是不一样的。
中医学既有科学理论,也有诊疗技术,更有治病经验,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而且,虽然理论知识主要在学校里学习,而在临床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往往还要进一步验证和更深入地学习,中医的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要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于无穷。”其间的联系一旦割断,知识就不能深化,中医的“软技术”就会退化、僵化、异化,甚至消失。
现今,许多中医人过于迷信西医的硬技术,而逐渐放弃了自己的软技术,已经退化为只知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或叫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几个简单的术语。既不能识证、辨证,更不能活法、巧治了,已经是异化(西化)的中医了。
中医学术的萎缩,导致治疗水平下降,与其应当达到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此,应该回归中医“原创思维”,坚持中医的自主意识,坚持按中医自身规律发展中医,而不是按人们的期待,或者按西医的要求、按物理化学的标准发展中医。因为,异化中医,只能导致中医的退化,而不会促进中医的发展,尽管有人称之为“现代化”。
“医随国运”告别文化自卑
中国知识分子一向以追求真理为己任,“朝闻道夕死可也”是一个光荣传统,“格物致知”喜欢探索“所以然”的历史很悠久。但是,在还原论方法盛行的时代,在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唯一价值观的时代,是没有能力解释中医理论的时代,因此,人们在崇尚西方工业文明的时代,轻易地把中医理论判定为“玄虚之学”。所以,“五四”前后,一大批文化精英,尽管他们传统文化的底蕴很深厚,但是,他们起来反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医学作为中华文化哺育的东方科学技术,也被一起否决、抛弃。
国学随着鸦片战争的失利而遭受了质疑,1908年,留法青年“新世纪派”倡导废除汉字,国医也成了“东亚病夫”的替罪羊。国学、汉字、国医,是近代史上命运相连的“岁寒三友”,如今都迎来了复兴的“天时地利人和”。
梁启超、严复、傅斯年、陈独秀、鲁迅等,都有过反对中医的言论。知识分子反对中医,促使一般民众在思想上不认同中医,甚至远离中医,希望取消中医。这是发生在中国人趴着看世界的时候,当然,那个时代也是一部分外国人主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时代。
医随国运,在新兴科学观正在崛起的时期,有的人看不到科学观、技术观的变化,看不到中医有效性的背后蕴藏着丰厚的科学原理,依然按着狭隘的科学观、技术观看中医。因此,只能看到中医不科学、不进步,其实是他们不进步,思想仍然停留在五四时期,他们反中医的理由竟然还是五四时期的陈词滥调。这充分说明现代反中医人士思想上的贫瘠是何等严重。他们用错误的方法研究中医,用错误的方法评价中医,污损了中医的社会形象,侵害了中医的权益,是非常错误的行为,甚至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他们一贯推崇西方,而西方的医疗危机难以化解;欧美国家在不断引进中医药知识和技术,美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于中医药的研究力度,FDA也正式认同中医药是具有完整体系的医学,而不是反中医人士所说的“土医”、“另类医学”。
70年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是世界上先进医学的代表组织,健康概念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人们重视中医药在全球医疗保健之中的重要作用,几十年之前就建立了十几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很多中心分布在我国。
全球100多个国家与中国政府签定有关合作中医药的协议,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势头很猛。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医完全一致;一带一路战略,让中医药走向计界的步子更加坚定。在“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发展梦之中,中医药具有不可替代的五大优势。
中医之所以代表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因为“生成”的生命有结构,因此,生成论可以包容构成论,状态可以包容形态,多元并存的治疗方法,可以包容单一靶点的还原论方法。因此,中医与西医可以在“道”的层面融合,相互包容,容易为完整的学术体系。因为,世界是一个整体,关于世界的学问也应该是一个整体,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缺陷,才分成了不同的学科(科学)。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学习毛泽东《送瘟神》的诗篇,为百年、十年的反中医思潮,献上一篇“纸船明烛照天烧”的祭文。
2016611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安医生 发表于 2016-10-7 20:37:13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于无穷。这就是中医的来源。这句话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0-7 21:39:32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安医生 发表于 2016-10-7 20:37
. y8 }1 B% E, O( R8 s- B; p1 C8 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于无穷。这就是中医的来源。这句话好!
" M( J$ H* t. W% E1 b* S' d
中医的特色是历史形成的,已经几千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0-7 21:41:32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安医生 发表于 2016-10-7 20:374 I7 {) X/ g/ G7 Q" Y2 j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于无穷。这就是中医的来源。这句话好!
" s! a+ o5 k/ @( k% |
中医的命运尽管坎坷,由于它以人为本,低碳环保,必将复兴,造福世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