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中医话题之辨壹(有效无效论)原创2022-04-10 21:14·梦大夫 k- f+ H C# x/ j
全国人民与新冠病毒感染斗争正酣,在当前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所有的疗法都在作为备选。关于中医的话题自然不少。
中医有效与无效这个话题,对中医来讲,听了总能气出病来。为什么呢?因为总有质疑的声音,认为中医无效,中医是安慰剂,如此论点有些人还说得很极端。如此,怎么办?
) Z: n8 \" O4 e5 V
6 V0 b) I5 V- p; h
: Z7 d2 x$ t' s7 [7 z, i/ ^一是中医疗效毋庸置疑。这个证明,一方面历史上有大量的记载,伤寒论和温病,是传染病防治的巅峰,不仅古代有效,至今也有效。另一方面是新冠肺炎发生后的情况,早期依赖的非中医手段控制不住,发病率很高,这都是刚发生的事情,中医介入后很快发生了变化,快速控制,快速清零。而且中医参与没有发生转重死亡病例,这个成绩不能看不到。
二是无效论者站不住脚。说无效,一方面不过是说自己没有亲身体验,看不到,只是听别人说,这种观点就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哲学课上批评好多回了,没有必要再论。另一方面是说没有对比。和谁对比,西药,关键是现在连一个好的西药都没有,对比啥?科学的要求,并不是双盲就是权威,双盲不过是两个物件在人为设定下的对比。而在治病救人方面和科学研究方面,有些对照就存在风险。比如吃馒头吃饼都可以顶饥,但是有人说拿出一个不明物质告诉你,想和馒头对比下,这个不明物质的风险,不可评估。所以,临床看病沿袭很多经验,瘟疫一看用古方就可以搞定,何必做其他风险测试呢?这个风险,主要被小白鼠演习了。中药中医疗效是用人实践证明的,如风寒感冒,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香薷饮古人都经历大量实践,一用就有效。风热或热毒感冒,银翘散不错。这种经验经得起无数的实验。就是今天发现用了之后,效果还很明显。
3 {6 z% R7 ] ~: u- ^9 W& V, O) l9 B
& J5 M' e7 @* }6 | @三是疗效对照研究方法不足。所有疗法可不可以对照呢?绝对可以。那就是西药拿出来,中药拿出来,其他疗法拿出来。但需要把病例研究适合中药特点,辨证论治。举例,都是感冒,西药不分寒热虚实,男女老幼,基本普适,有一百个人都可以用。中医药不同,需要辩证,都是感冒,就要分出风寒风热气虚阴虚阳虚,这样就要对应不同方药。这样的研究自然就不能拿出一个药去对应所有的感冒,不然乱用后就会加重病情。如连花清瘟,双黄连,对应风热疫毒,那风寒感冒就不适合用了。有一百个人也要区分类别而用之。现在有种怪论不按中医理论走,要求西药拿一种中药拿一种,各自蒙蔽互盲治疗感冒,然后对比。这样方法压根不符合中医要求,打擂台怎么打?但人家就想打擂台,怎么办?中医说让我分分类,挑挑人,人家愿意不?而中药本身又需要因人而异,同样银翘散十个人也要变通,比如有些人大便干结有些人大便稀溏,这时候方子就要加减。这对于中医研究是个锚点,不好突破。所以,需要去研究,寻找适合的方法。起码这个方法中医不排斥,能接受,强迫不得,简单套用不得。
当前,中药很多,但附和现代药理研究时常与中医理论造成冲突。表现为:
一是对证方子与对病方子的冲突。现代研究突出病,攻克靶点清晰。比如新冠肺炎,核心就是病毒。降低病毒载量,人体病毒转阴就好了,这是标准。所有新冠感染者,都依赖于这个检测,而西药运用机制就在于此,转阴的是好药。
& z; ?+ q/ b, n% \
s8 ^/ D8 i- }) u5 ^# m
- b4 o- H! F e- x$ n: D
中医药不可能直接对准病毒,几千年来没有很清晰的病原体概念。它的作用无非就是正邪斗争,阴阳平衡。病人感染了,出现了问题,然后把患者身体调整过来,人好了没啥事就好了。患者体验很重要。
到今天不行,病毒成为标准后,中医药也必须把病毒转阴作为目标。这里边就和西医形成了战斗模式,目标敌人病毒,中西医各显神通。
这时候对于传统中医必然形成挑战:一方面过去症状判断存在漏洞,感染而无症状的,可能就会被中医判断为正常人,因为看不到病毒。另一方面症状改善后是不是就一定转阴,也是一个挑战。对于不对证的挑战,比如风寒新冠肺炎用了银翘散等寒凉性质药物,风热的用了麻黄汤等,会不会有效?而用对的会不会有效,转阴?当前研究者不少,这个话题讨论的不多。所以有人质疑连花清瘟,原因也在于此。
二是独立功效与合作功效。这一点诟病最多,因为所有采取的措施中,好多中医西医共同参与,中药西药共用,究竟谁的功劳?所以有人质疑,中医单独战斗呗,别混搭。这个风扇得厉害,那中医能不能单独战斗?实际上,在疫情防控下,让中医单独战斗模式还真不多,疾控管理和医疗模式不同,阳性的送到了定点医院,轻的怎么处理?重的怎么处理?主持者会不会只让用中药中医技术?这还真是难题。所以后来权威中医大家表述,也是中西医结合之功,这就必然尴尬。就像一个人快饿死了,一群人给他喝水吃面包喝牛奶,最后好了,谁的功劳呢?
2 {3 {; _1 @0 s9 X6 H
4 q- h! P2 O m) Q; w" V& O# u. x3 l$ G8 y$ S* t
中医没有独立性,必然影响话语权。不争取独立性,就会没有话语权。这个事还真的当回事。中医界不认真对待,必然诟病不断,人前说话矮几分。
所以,对中医来讲,应该面对疫情防控分分合合的现状如何赢得尊重,也要面对自己对证对病的核心思想如何获得现代科学研究思想的通融。这还真是学问,不然在有效无效方面,就是我们治疗的都好,病人安康,一个毛病也没有,但人家质疑总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就是中医院士还是国医大师,也难免被问的哑口无言。这也是中医之肘,不掣肘不行。
个人观点。
( Q* C. i- y$ `" g4 {$ Y4 T6 q
: v; w1 e$ J+ X&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