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 G+ h( V5 V2 D9 {3 |9 d
8 k# V$ h* W2 w7 n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1949年11月开始先后在国家卫生部设立中医科、中医处、中医司,至1986年设立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设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9 p5 x9 K# _" N9 I- B- v9 u) J
- {3 k g& C& ]8 Q" E3 G/ T
4 m4 n0 S" V" W& y1 F王凤岐于196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基层从事临床工作20年,曾作为针灸医生参加援非医疗队,援外工作3年后回国调到甘肃省卫生厅任中医处长,不久之后,调回北京,任卫生部中医司教育处处长。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后,任命为办公室主任。
K6 D6 A' F# k
! o6 \5 y0 s6 D( j# I7 h
9 W! I+ p/ ]+ B$ R N2 I0 c“文革”期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严重受挫,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王凤岐目睹全国的著名老中医药专家,相继在“文革”中去世,如秦伯未、陈慎吾、宋向元等,后来又有叶橘泉、哈荔田、李聪甫等先后逝世,严重影响到中医药的传承和发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这一现状,1990年6月,国家人事部、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的决定》即【1990年3号文件(1990年6月13日)】。
) S h" s! Y: v) O9 M6 _1 Z- O+ [6 ?
$ y" Q2 V1 j4 a% J" U为了落实三部委的决定,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牵头,三部门的办公厅又联合发文,即“国中医药办秘1990年49号文”《采取紧急措施做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实施细则》。细则的主要内容是,在全国各地推荐500名著名的老中医药专家,每人带2个徒弟为学术继承人,2年后出师,经考核合格者,每人职称、工资均晋升一级。此事在全国开启了1949年后中医药以师带徒的方法培养学术继承人的先河。
1 X7 Y! @$ J% f% b( F. N& v6 E1990年10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老中医药专家的收徒仪式。国务院主要领导接见了与会代表,李铁映国务委员做主旨讲话。他说,前一阶段,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工作比较薄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把这一工作真正当成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战略问题来抓,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障。最后他指出,“师带徒”不能拉郎配,要师徒相称,关键要发挥继承作用。另外,拜师与中医研究生培养人才的办法要加以区别。师带徒是要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研究生是研究中医事业学术的发展。邓铁涛国医大师代表老中医发了言,筹备及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国务院副秘书长徐志坚同志、国务委员秘书董保华、田佳、袁隐同志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会后,一致提议:组织一次传统医药大会,推动中医药事业更进一步发展。由王凤岐同志全权负责,全力筹办。
H! v+ v, X( z" A) [8 r
1991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国务院报告拟召开“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大会筹委会。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担任大会名誉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任大会主席,国家中医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凤岐同志担任大会秘书长。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主办首届世界传统医药大会。
8 w/ V) o: S: N* {' S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开幕式上由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宣布大会开幕,李铁映同志代表国务院致欢迎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先生(日本)来信祝贺,并于大会结束前专程赶到北京参会。与会的还有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总干事韩相泰先生(韩国)、副总干事刘国宾先生(中国)、世界卫生组织驻京办主任基恩博士。共有42个国家的代表与会,其中22个国家的卫生部部长及主管卫生工作的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李鹏总理、李铁映国务委员分别接见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先生及22国卫生部部长,并与世界2000多名参会代表合影留念。此次会议,国家中医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凤岐同志、中国中医药报社社长邢思邵、副社长王华章共同起草通过了著名的发扬传统医药学的《北京宣言》,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全程报道。
/ B0 m- A5 w/ K G/ [0 w8 H国家中医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凤岐同志受王震副主席的秘书李慎明同志邀请担任王震副主席的保健医,与西苑医院名医李春生、国医大师邓铁涛一起陪同王震主席乘专机去广州休养,负责王震副主席的医疗保健工作。* I8 h7 F* n2 h! U) e
3 [, d4 s& k3 r& K+ A0 B王凤岐同志在推广中医传承工作期间,得到了李铁映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提及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时,李铁映同志顺口说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提及医圣张仲景的传世佳作《伤寒杂病论》时,李铁映同志又脱口而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惊愕之余,李铁映同志说,曾在铁岭工作,闲暇之余,看看中医药的书籍,受益匪浅,因而极为支持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
3 E8 y7 V# q; x- r) W* x为及时总结全国500名中医药专家中医传承活动的经验,反映师带徒方式的效果,1993年3月,国家中医管理局向500位学术继承人发出征文,要求每人写一篇所拜师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汇编成册。征文一经发出,很短时间就收到大部分学术继承人的来稿。同时也得到了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同道的热情响应和支持。国家中医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凤岐同志牵头,行政处处长吴华英、秘书处处长查德忠同志配合协助,对来稿进行归类整理,历经3个多月编纂成书,定名为《中华名医特技集成》。王凤岐夫人吴大真同志任职于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编,在她的努力下,《中华名医特技集成》面世后,在中医界引起强烈反响,对于推动全国范围内的中医药传承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程莘农教授,分别撰文予以赞赏和推荐。著名老中医谢海洲教授,在《中国中医药报》撰文,对本书进行高度评价。
' y4 ?; C+ ]* i
也正因为亲历中医药传承工作的因缘,王凤岐、吴大真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就不断整理、出版先师秦伯未先生的资料,大大小小已有数百本的书问世,作为中医学者的首部书籍《中医入门》已翻译成多国语言并出版发行。
8 m* A/ _. G" `" m/ P
2002年,王凤岐同志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出诊,恰逢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丁志远、马石征等同学在医院实习,传道授业,甚是投缘,两人提要拜师。与此同时,主任医师李剑颖此刻正在跟师吴大真同志进修学习肾病的辨证治疗,因而就在2006年12月30日正式行拜师礼,并拜祖师秦伯未。国医大师颜正华,国医大师方和谦,国医名师余瀛鳌,国医名师危北海,原中国中医药报社社长邢思邵、副社长王华章共同作为见证老师。中国中医药报社记者白晓云于2007年2月5日在中国中医药报2版发文《薪火相传振兴中医——王凤岐收徒会侧记》予以报道。从此开始成立了“孟河学派谦斋医学王凤岐吴大真传承中心”。以示中医药代代相传。
! L0 U ]( m8 Y9 N/ M8 f. x% C秦伯未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医著作六十余部,计千万余字,为祖国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传承中心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后,以弘扬孟河精神,传承谦斋医学为宗旨,开展孟河谦斋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和继承:传承中心王凤岐、吴大真、李剑颖、杨建宇等人相继出版近百部学术价值极高的中医书籍;培养数百名省级知名中医;通过师承、传承、培训等方式,培养专科医生、技术拔尖人才数千人;整理、编辑、出版各类医案万余例。让更多的人了解孟河医派,传承推广谦斋医学学术思想,让中医泰斗秦伯未宝贵的学术经典指引后人,惠及百姓,是传承中心不懈的责任和目标。时至今日,传承中心专家云集、队伍强大、学术精湛;提高了基层医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水平,培养了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新一代名中医,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1 M/ O9 s5 d! b! A- h* i4 T6 P$ A# [6 o2 O% ~/ x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