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12-3 07: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家功:非要说道说道,疫情还是疫病?
8 K" E2 Q$ m! V8 w! V6 o5 q/ @陈家功2022-12-02 10:59:34来源:第一健康报道8 [ G( k5 v# E0 ~4 T
7 Y! O6 N/ E# i% C& R0 d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 ]; m" E# }! A9 c4 V
' C8 U, G! ~. M( [6 R& o+ c聚焦健康中国 疫情与疫病(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陈家功)
2 I- d6 ~% T0 w2 i7 a6 r
" n6 ~, s9 n# T+ N3 Y3 Z
2 e, M- S6 a& U3 d) V2 R! J3 }# I! x) Q% A
爱因斯坦说:“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题记7 ?. b" [/ W1 K* D# p( \1 F
$ P! @) [6 T& n, Y9 t4 W% f- n3 | 1 p8 o7 U/ {4 J* q+ u) g( u
6 x% {" V. X: I+ b# [* `4 ~
当前,新冠疫情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面对越来越复杂严峻的形势,笔者认为,弄清楚一个基本问题很重要,这就是何谓“疫情”?或者说“疫情”的标志是什么?
, f& M( }3 w. ?1 P. e8 K! l) A
! e" w7 e. {; B( m0 q, h- J0 Z3 r2 D, @- M+ i; ?% ?6 R
% G O* M% B! @# v- ?& `5 W图片1.png& _6 C& G! V" ~/ W0 p/ c4 I
0 v8 b4 R, O- I; @6 q
本文作者
& z* ]- `9 p' |5 g& P% B
* Q* i% v0 s0 e6 E% @/ C8 O% g' o& e/ |/ h, m
8 Y4 Q* n% [& V( ^
目前众所周知的所谓“疫情”,是西医学话语体系给出的解释。
# c# D6 I' r* @3 G! Z5 D5 w: R, a4 \4 T8 H( X1 T* q5 e% j4 V6 `
6 l: s9 l/ N; }! m- L2 e
% j+ t1 L7 v& L
时间回拨到2019年12月,武汉出现群集性肺炎;2020年1月初,西医学对此的解释,致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并且认定其具有人与人的传染性。新冠疫情命名,由此确立。
" M% x3 y1 S6 p6 K2 v; z! T' D8 f2 n4 I6 I; E$ k- _
6 q8 ?1 J; P" u' ~8 G7 a8 O
7 j" J( V' F/ v6 L0 b疫情,指的是发生了“疫病”传染与流行的情况。疫病,通常指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即疫疠,泛指流行性的传染病。其特点,具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
+ [; K9 B4 a! G5 q( m; s5 H
& m1 p$ R1 d* l4 D+ G; w
9 Y' _; A$ p- e4 X; a) U6 q' {' b. o( F5 M
疫病的发生,是体质与病原体,即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原体,是致病的外在因素,只是引发疫病的必要条件,但并不决定必然发生疫病,因为只有体质因素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被感染、是否发病。* b. S0 S. p) E1 y' _1 f
. s2 r" P- y" F0 H) ^' a; }* @4 w, T- V$ {
0 y0 ~2 [6 p# g& A疫病的诊断,除了具备普通疾病的依据外,还需要具备流行病学调查的依据。普通疾病诊断的依据包括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三个方面。疫病的病原体,则是辅助检查给出的科技解释。
5 O& d3 N4 C. B% C
% K2 E2 `- [2 |9 T8 b: I
. M# C9 U, i; g6 V" J# j/ y2 G+ I2 K
疫情的研判,需要设定一个标志,以此界定什么是“疫情”,哪些情况不应该属于“疫情”。问题是,这个标志究竟是选择“疫病”还是“病原体”?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疫病”,而非“病原体”。事实上,疫情的界定与划分,是人的一种行为,选择“疫病”作为疫情的标志,也是西医学理论自己制定的规范。
0 ~, S" d( C* c8 E) s+ [# z9 }7 j3 A8 { @" F+ I1 R0 F7 f
( I. A# ]$ a! L, I9 t8 l3 M
" L6 u5 \- @0 X
src=http___inews.gtimg.com_newsapp_bt_0_11325296112_1000&refer=http___inews.gtimg.webp.jpg; g7 |2 l8 C: t2 _
) T; f$ X8 l# M& H
R2 o, J- _+ M% j7 ?6 e' ~% c, i/ @( P: a0 S; f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我国将传染病划分为甲、乙、丙三类共计40种,明确规定疫情的标志是“传染病”,而不是“病原体”。7 a4 z5 \0 F6 T Z5 `% a
# Z! a" [# f- e, E9 `( I. ^# i; ?8 f
3 T* z* O" ~ Z
* l9 K/ w- \$ b* O6 F新冠疫病,被定为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管理,符合传染病法规定。但是,三年新冠疫情的防控管理,不知道依据什么,将疫情的标志改变为“病原体”——新冠病毒,这显然违背了传染病法。9 A# m) j( i5 ]- Y! D3 R1 ?
6 G; f4 [' T/ @) z5 v: A; P8 ^8 E! q4 K! i
& U* U" H7 n& W6 K' X3 B% g. V病原体——新冠病毒,只有通过引发疫病伤害了人体健康,才构成直接的社会危害。尽管新冠病毒具有传染性可能引发流行,如果没有引发疫病,就不会造成直接的社会危害,显然,新冠病毒的传染和流行与其危害社会并不能够划等号。事实也是如此,无症状感染者,尽管携带新冠病毒,却并没有中断或明显影响其正常的生活。 n3 D9 p/ A+ n2 X2 b& c
& \( @. j, I2 @6 L( h+ L4 M- L1 t8 {6 r( a' g6 G
3 [- b$ w; l, g新冠病毒,肉眼看不见,是科技手段检测出来的,相信了科技才相信新冠病毒的存在。如果以“新冠病毒”作为疫情的标志,那么,新冠疫情则是科技检测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没有科技就没有疫情。显然,这与事实依据、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是矛盾的。此外,以“新冠病毒”作为疫情的标志,前提是,新冠病毒这个外在的单一因素决定了新冠疫病的发生,这个前提设定,忽视疫病发生体质这一内在因素,是不成立的。不可否认,新冠病毒对社会的威胁是其具有传染性,但是以此为理由,将“新冠病毒”作为疫情的标志,貌似有道理,其实也说不通。因为,按照这一逻辑,则是将可能性偷换为必然性,自然是荒诞的。或者说,传染不等于致病,如同违法不等于犯罪一样。
2 ?9 \+ y& y, }: h2 |. F: w' N0 ?, l( k- c
( ?& y% j5 w6 v
2 t6 b5 ]: F6 R$ O如果以“疫病”作为疫情的标志,无症状感染者,则不需要按照“疫情”管理;而以“新冠病毒”作为疫情的标志,疫病与无症状感染者,就要按照疫情管理。显然,以“新冠病毒”作为疫情的标志,势必扩大疫情防控管理的范围,由此不可避免引发和加重一系列的社会问题。9 W& y- g8 O0 |- W& g/ q
/ I* T0 O- J: l$ q6 V0 R$ V
, u S9 b: r2 Q) o1 S7 w% }$ A4 K) p7 n, `0 u# l1 Q- g
“动态清零”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但是,如何实现“动态清零”,一直存在两大分歧和争议,一个是,判断“动态清零”的标准是什么,即选择“疫病”为标志,还是“新冠病毒”为标志;一个是,选择怎样的防控策略与路径,即选择行政被动管控,还是鼓励全民主动参与,或者,选择西医学技能措施,还是中医学观念方法。三年新冠疫情防控管理,选择的是西医学策略与路径,举国体制实施全面行政被动管控,以“新冠病毒”为防控标志,当前疫情复杂严峻形势,难以说清楚与此“疫政”没有关系,但与“动态清零”无关。0 ^+ r- a2 j% \ Y! P2 O0 f
; X' H& } k2 l8 L7 M$ R: p
8 R3 ]8 L D5 @
7 R% D9 ?, E7 Z% _: V3 V5 {% U! p因此,以核酸检测阳性——新冠病毒作为疫情的标志,是科技迷信的产物,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一个三年不被揭穿的错误。8 C& o$ [2 [' n4 W4 Z; F3 r
- a$ a- \! i2 o5 Q$ [
5 g- \/ W, j7 b$ c: E
! _% N3 `) D5 y) z, r6 F笔者认为,之所以将核酸检测阳性——新冠病毒作为疫情的标志,是因为相关决策部门执迷于西医学话语体系而不悟,从而人为地扩大了疫情的范围,于是才出现当下如此“严重” 的疫情。选择了错误的疫情标志,才制造出所谓“疫情”的泛滥和社会的恐慌,诚非疫病的本身。
; {1 I* k! W U" y- a8 l6 a$ \% g
, l) I7 ?) `' w* m0 {8 D' ]
; \5 m7 w6 d, J s3 e) f+ ?8 M$ `; u6 o; Z2 F+ K w; K
疫病,是不可否认、不可改变的事实,疫情,则是人为界定的。认识、化解当前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形势,需要突破既有“科技迷信”的思维定势,深刻反省“疫情”界定的标志问题。0 t4 k8 a/ z3 M+ f7 O
' E0 k4 h1 q# q* Q) b# [3 J7 j2 \+ g, x
7 J5 A5 v2 D! ]& ?! N% f有识之士呼吁,当务之急,相关决策部门应尽快依法给出何谓“疫情”的正确解释,确立正确的疫情标志,纠正错误的“新冠病毒”疫情标志。否则,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管理,极有可能深陷泥潭而难以自拔。: M5 u$ j P Z1 n- |
7 j0 W' B% p0 i8 ^( O
8 P7 [) d/ L1 R
! @7 M# j1 i H% N( B作者简介:
5 T! K6 S- y. R: e P* _' @& m! J& D/ G- N4 O
陈家功,男,1962~,辽宁普兰店人,中医学本科毕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社会科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课题编外研究员;多篇文章发表于《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医药文化》《中国中医药报》《经济参考报》《第一健康报道》等;现为瓦房店陈家功中西医结合科诊所主治医师、中医执业医师、西医执业医师。
4 v# p; N( O( C, ]5 F- m- Z/ G+ t) V$ M+ _1 z
9 B; x" J% R+ X/ i+ m& G/ Y* j& r8 { U( G( F( o
(责编 秋时雨)- q) Q3 D1 S$ D
5 ?( v' e9 g0 Z( b# l7 j( J, T/ b% d0 ], p; }0 P# o3 u. V
关键词:疫情疫病传染病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