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2-25 16:27 编辑
- J: o7 l) T$ i% D) V$ ]: ?- b6 q
/ m1 z( P7 |# M5 f' H4 V X张元素给刘完素看病,说明有表证需慎用寒凉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L' ~) g: {0 K* ?
刘河间是著名的外感热病名家,他发明的凉膈散、双解散,都是很有名的表里双解的方剂,救治过很多人,但是,运用表里双解,虽然很好的方药,但是,一定好身体好,抗病力强才能效如桴鼓。 年老体弱,或者内有虚寒,运用表里双解,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下面的历史故事,今天仍然有现实指导价值: 《金史·张元素传》说,说刘完素患病,张元素是易水学派的祖师,刘完素是河间学派的祖师,说“刘完素病伤寒八日”,他得了伤寒病八天没好,仍然是“头痛脉紧,呕逆不食,不知所为。”他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然后这个易水的张元素,去看望刘完素,刘完素“面壁不顾”不理他。 姓张名医的来看姓刘的名医。这个张元素人比较年轻,刘完素年龄大,他“面壁不顾”,就是对着墙睡觉,脸朝里,你来了他不搭理你。他就脸朝里不看他。 这个张元素就用话来激他,说“何见待之卑如此哉”?就是说你这么对待我,这么瞧不起我呀?“既为”刘完素诊脉,他为刘完素一诊脉,就说您的脉啊,您的病是这么一回事,我一摸脉就知道了。这个刘完素说“然”。你猜得不错,我就是这么个事,就是这个头疼、脉紧、不能吃饭。 张元素就批评他,不客气地说:“子误矣”。说你老先生错了。刘完素说“怎么错了?”张元素解释说某药性寒,下降走太阴 ,“阳亡”汗不能出。就是说你自己用的药太凉,它性寒,下降,走太阴,“太阴”是脾,“阳亡”是阳气受了伤害,不能出汗,汗不能出。所以你的脉和症是这样的。 张元素说“当服某药则效矣”,就是你得吃点热药,用温热药来解表,或者扶阳解表,您年龄大了发不出汗来。《金史》说“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刘完素,刘老爷子,他年龄大了,听了年轻人张元素的话,吃了他建议的药,病就好了。 这事写到《金史》张元素传里,因此说不能够早期太凉。或者这人体质虚弱了,不能用很多的凉药。如果用很多凉药,就使汗出不来。退不了烧,好不了病,刘完素病后八天了仍然烧,治不好他这个病。刘完素是治传染病的大家,他治不好自己的病,是用的药不对,因此说不能够“过用寒凉”。 在《温病条辨》里边,吴鞠通尽管他是“条辨”,说了很多温病。他也把桂枝汤,作为第一方收到书里去了。 《温病条辨》第一方就是桂枝汤,可以说是这样。因此要靠理论的自信,才能够推动疗效自强。只要是把理论学清楚了,学习经典,或者学这些大家的经验。对大家的理论,把它学好,就能够在临床上提高我们的疗效。提高疗效是为什么?是发展中医事业,这就是传承。靠“传承自觉”,来助力“体系自立”。这都是我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刊登的文章,我想大家要学好经典,学好临床家的书,这些大家著作。 学好《瘟疫论》,我们就能“道术并重”复兴中医。所以说用一本书贯通中医的历史, 用一件事说明中医优秀,这本书就是《瘟疫论》,这件事就是抗瘟疫、战胜瘟疫。 4 t) t& s' h* P$ w2 X; J: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