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学习祝世讷教授论述中医技术的大作
曹东义 发表于:2016-9-26 11:05:1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296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6-9-26 11:07 编辑 ( G1 ]# k' T0 l; m

/ H/ J! P3 H, B- Q$ k* U% G  }5 o5 R中医技术的独创技术原理2016-09-23 祝世讷 山东中医杂志
! W6 _' b+ s7 f  @8 o/ r

# h- a1 @2 |0 _% y# X0 A

     [摘要]中医发明的技术是一个庞大系列,不仅是技术形态,更本质的是技术原理,技术原理是中医科学原理的技术化。着重探究了中医发明的五组基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及其主要发明点,包括以藏象规律为基础以辨证为目标的“四诊”技术,以治本为核心斡旋人的生命运动的防治技术,把自然药物中医化的中药技术,把药性和药效复杂化的方剂技术,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式非药疗法。认为中医技术迥异于西医技术的关键,在于不同的技术原理,它由两种不同的医学原理转化而来。中医技术要复兴,必须从战略上突破,关键要抓技术原理及其发明点。中医的技术原理代表着医疗技术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其复兴和创新将引起医疗技术和医疗模式的革命性转变。

       [关键词]中医技术;中医技术发明;中医技术原理;医疗技术;中医复兴

& \+ ]) h$ h1 t( V# C: K
     技术是自然规律的物化或操作化,技术发明把客观规律作为技术原理,据以人工地创造出用于实践的工具、工艺、方法、手艺。技术发明的发明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形态,是表现于外的物化方式;二是技术原理,是包含于技术中通过技术发挥作用的客观规律。技术的发明关键在技术原理,评价中医技术发明的独创性,关键也在技术原理。

   中医的技术发明是一个庞大系列,它是以中医发现的客观规律为原理,转化发展为医疗技术,主要集中于临床防治领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于2015年公布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其中属于中医的8项,即经脉学说、四诊法、本草学、方剂学、法医学体系、《本草纲目》分类体系、针灸、人痘接种术。中医的技术发明当然远不只这些,而更重要的是,面临中医的复兴,更需要探究和阐明的,是中医的技术发明的独创性技术原理何在?何处异于或悖于西医技术?在未来有何发展价值?

     本文是在系统总结中医的技术发明的基础上,阐明中医的技术发明包括技术形态和技术原理两个层次,揭示技术发明的关键在技术原理,探究中医的技术发明怎样把中医的基本原理技术化,形成中医独创的中医式技术,进而剖析其科学价值和重大发展价值。

1.  “四诊”——以象诊藏技术

        诊断是医者对病变的临床认识过程,其技术原理是认识规律。诊断的技术原理包括四个方面,即诊断视野、诊断内容、诊断方法、诊断工艺。“四诊”是中医发明的诊断技术,是中医学原理在诊断认识过程中的贯彻,其核心是“以象诊藏”原理。

1.1  诊断视野——涵盖证与病,重点在辨证  

    诊断视野是病理视野的临床翻版,病理学研究什么病变,临床就诊断什么病变。西医诊断视野的焦点是器质性病变,主要涵盖形态结构异常及由其引起的功能异常。中医诊断视野包含这些,但其焦点却是中医所独到发现的“病机-病证-病候”病变系统,这一病变系统比器质性病变系统更大、更深、更复杂,但迄今只有中医的诊断视野涵盖了它,西医的诊断视野不包含它,因而不可诊断。


. m; G3 b; h/ a9 K0 Q0 F( t* M1.2  望闻问切——藏象规律技术化

     四诊的技术原理不同于西医那种基于物理、化学技术的直接和直观的剖视和探查,而是在保持患者自然本态的情况下,遵循中医发现的藏象规律,将其技术化为“四诊”法,其技术原理要点有五:①以象测藏。中医发现了“藏藏于内,象现于外”“观其外象以知其内藏”的规律,病候与病证相表里,病证藏藏于内,病候象现于外,四诊就是诊察外现的病候,以供辨识内在的病证。②四组特征性病候。“望闻问切”所察的气色、声息、症状、脉象,是中医发现的四组特征性病候,分别反映着内在的特征性病证,可以从特定病候察知特定病证,将这种规律模式化,发明为“四诊”技术。③保持人的自然本态。与西医改变人的自然本态的诊察不同,四诊是保持人的自然整体本态,获取的是自然性、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的病候信息。特别是发明了脉诊、舌诊,从小小窗口可系统考察人的生命运动变化,所驾驭的脉象和舌象规律是诺贝尔奖级的课题。④如实反映复杂性。病机和病证是复杂的,外现的病候是复杂的(不可分解性、不可还原性、非特异性、模糊性、交叉性等),四诊是原原本本地对病候进行诊察,不简化,不扭曲,能够如实地察知其复杂性,据以辨识病证和病机的复杂性。

1.3  四诊合参——据病候辨识病证  

     四诊合参是对病候的分别诊察,上升到对病证的综合辨识,其技术原理要点有三:①综合辨识。虽然在特定情况下“但见一证便是”,但就整体而言,不是“一对一”的特异性判断,而是将气色、声息、症状、脉象等病候“四诊合参”的综合判断。②模式判断。根据中医原理和充分的临床经验,总结了辨证的理论和模式,有八纲、脏腑、六经、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辨证体系,可根据所察病候的性质和特点,按所吻合的辨证模式进行判断,辨识出病候所反映的病证。③审证求机。辨证并不止于辨明病证,还要进一步审察引起病证的病机,至此才真正认清了病变,才找到了祛除病证的枢机,为治疗指明方向和道路。

1.4  黑箱考察——万岁性技术原理  

    “黑箱”是20世纪现代控制论提出的概念,指没有(不能)打开的整体,不了解其内部结构和机制。但中医从两千年前开始,就把人作为黑箱来诊察和调节,而西医的诊断是白箱或灰箱式的。因为中医所诊察的,是人的生命运动态及其失常,它是活的、整体的,只能以“不打开”的黑箱方式进行诊察,四诊就是黑箱诊察方法。临床诊治则是黑箱调节,根据输入与输出的规律性关系,从其输出(病候)来判断内在变化,以治疗手段(输入)对黑箱进行调节,据其新的输出来判断治疗效应,通过不断优化输入,将黑箱的输出调节到最佳。临床患者是永远不能轻易打开的整体,因此四诊的黑箱原理具有“万岁”的性质。

2  治本——斡旋人的生命运动

        中医发明的防治技术众多,其注意的焦点不在人体的器质性病变,而是人的生命运动的健康与疾病。人的病变多种多样,但其病本是生命运动失常,因此从防到治,根本原理是“治本”。

2.1  治病求本  

    中医发现了病变的标本规律,总结有系统的标本理论,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区分标本,在治疗学上,治病求本是首要原理,其要点有三。①区分标本。认识到病变的标本规律,病有标本,治亦分标本。提出“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②治病求本。病变各有其本,诊断要查明病本,治疗要效达其本。其原理是“善为医者,必责根本”“病变万端,各有其本,一推其本,诸证悉除”。③治达最深病本。病本也有层次性,治疗要达最深病本,关键是调动和调理人的自我调理功能,即“善调理者,助人生生之气”。

2.2  养生之道  

     养生是中医的特有医术,专以鞠养、涵养、保养人的生命和性命。其发明点主要有四。①医学本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医人者,医人之生命和性命也,中医立为本道,《内经》总结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个层次。②养生为重。医学的首义不是病,而是养生不病,延年益寿,其本质不是消极地预防疾病,而是积极地调养和优化人的生命运动。③调养生气。所“养”的不限于“人体”,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和性命,通过良性调理和优化,提高生存质量,增益自然寿命。④法多理一。养生方法众多,包括起居、饮食、情志、房事、气功、药物等,但基本原理统一,即遵循人的生命运动规律进行优化调养。

2.3  上医治未病  

    “治未病”更是中医独创,其原理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未病是指人的生命运动未发生病变,即“零病态”,治未病是中医之道的上医之策。其发明点主要有三。①区分未病、欲病、已病。疾病不是一次事件,而是从“零的突破”开始的发展过程,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中医之道是“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②“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认清了调理未病态是防治欲病和已病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把防治的重点放到治未病,治未病为圣医之策。③广义治未病。包括了对已病的潜在和前驱病变的防治,形成了调理“零病态”、调治欲病态、已病防传变、病愈防反复的治未病体系,其科学性远远超出对已病的“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方略。


% G* n+ _9 j, l- F1 K1 i- K% g2.4  病机调理  

    治本的技术关键是调理病机,病机是发病的枢机,也是治疗的枢机,中医的防治原理和防治技术都是以调理病机为枢机,可从整体上称为病机调理,其发明点主要有三。①以病机为调理对象。从养生、治未病,到治欲病和治已病,各种防治方法和手段的作用对象是病机,通过对病机的调理而奏效。这迥异于西医那种“填平补齐”或以化学药物作用于靶点而收特异功效的原理。②以病机为纲的防治体系。从扶正祛邪、燮理阴阳、调理气机等基本法则,到清热、温里、理气、理血、祛湿、祛痰等具体治法,都是通过调理病机而生效。中医的防治学以调理病机为纲,建立起一整套原则和方法。③药治八法最典型。中药作为主要的防治手段,所创“药治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是最典型的病机调理,每一法对一种(类)病机。

2.5  生态调理  

    中医防治技术的功效原理、防治手段、作用对象、作用方式、防治效应,都迥异于西医的对抗式化学治疗,而是最典型的生态调理,遵循人的生态特性和规律,对人的病变过程进行生态调理。其发明点主要有三。①病变是生态失常。“辨证”所认识的病变是生态性的,“论治”是按病变的生态失常特征进行调理,本质上是对失常的人的生命运动进行调理,同时又将其放到所属的生态系统中进行系统调理。②防治是生态性调理。对于生态性失常的纠正,不是征服式的外来强硬干预,而是以生态性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生态性的调理,故称防治为“调理”。③在生态系统内调理。防治手段(药物的与非药物的)来自人的生态系统,把人的病变与人的生态系统统一起来进行调理,是在人所从属的生态系统内部进行的生态调理。

2.6  整体调理  

    把发现的人及其病变的整体特性和规律转化为技术,形成中医防治技术的整体性原理,其发明点主要有三。①局部性病变的整体调理。认清了局部性病变有整体背景,是整体异常的局部表现,局部性病变的治疗要以整体性调理为基础。②整体性病变必须整体调理。发现了人的整体性病变,辨证论治的病证大都是人的系统质异常,不是局部性病变的相加和,创制了一整套整体性调理的法则和方药。③大整体调理。发现了人病与环境(自然、社会、思维)密不可分,具有“大整体性”,发明了把人与环境统一起来进行大整体调理的法则和技术手段。

2.7  自主调理  

     发现了人的自组织特性,有自主调理功能,据以发明了依靠、调动、发挥人的自主调理功能以御病、祛病、愈病的高级防治医术,其发明点主要有三。①防治以“扶正”为核心。认清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规律,提出“扶正祛邪”原则,把“扶正”作为治本的关键技术。②推动生命运动进行自主调理。发现了人的生命运动有阴阳自和、五藏生克、病自愈等自组织机制和自主调理功能,发明了调阴阳自和、理五藏生克等驾驭自主调理的医术。③非特异防治功效。从防治法则到方药和针灸等具体手段,其基本作用机制不是西药式的特异作用,而是通过各种中介环节进行转化,才产生特定调理效应,防治功效是非特异的。

3  中药——自然药物中医化

        中药是中医的重大发明,其发明有两大层次。一是发现和使用了一万多种自然药物;二是对自然药物进行了中医式开发,发明了迄今只有中医使用的药性、药法、药效,把自然药物变成“中医之药”,建立了中医的中药原理。这第二层次,才是中医之于中药的根本的或真正的技术发明所在。

3.1  把自然药物中医化  

    “制毒药以供医事”,药为医之用,医为药之本。自然药物是各国医学开发的共同资源,怎样开发,开发什么,开发成什么?不同医学有不同的发明。西方医学按其对抗式化学治疗原理,进行分解还原,提纯有效成分,开发出有特异功效的化学药品,是自然药物的西医化。中医则迥异,是按辨证论治和生态调理的原理,选择开发了其符合证治需要,对病机有生态调理效应,能按中医治法发挥作用的药性和药效,形成中医的中药原理。按中医原理来开发、规范、使用所选药物的药性、药效、用法,是把自然药物中医化,这才是中医之于中药的真正的技术发明,或是中医之发明中药的根本所在。“白马非马”,中医发明的不是“马”,而是在马中发明了“白”。

3.2  药证对应  

     按“药证对应”开发和使用药性,是中医之于中药的首要发明。自然药物作为药用资源,有多种药性,可进行不同的开发。中医以辨证论治为主轴,选择和开发了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咸甘苦辛)、升降浮沉、归经等药性。其发明点在“药证对应”,即按病证选择和开发相应的药性,病证是坐标,因证识性、对证用性、应证生效。因为病证有寒热、虚实、阴阳、表里等,才选用对这些病证有调理作用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这是中医从自然药物发明的适合中医需要的药性,是中医化的中药药性,是中医的药性学原理,也是研究和判断中药药性的技术标准。

3.3  生态药性

开发使用自然药物的生态药性,是中医之于中药的又一发明。与西医把自然药物的药性和作用化学化迥异,中医是按生态病理和生态治疗原理,开发使用了自然药物固有的生态药性,其发明点主要有五:①自然药性。所选用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是药物的自然本态属性,不是人为加工制造的。中药与人的生命运动属于同一生态系统,是在同一生态系统内,以自然生态药性来调理人的自然生态失常,这是中药药性的自然生态规律。②效应药性。“愈疾之功,非疾不能以知之”,中药药性的认定和使用,主要的根据不是其物质成分或实验结果,而是对病证的治疗效应,滋阴、补阳、化痰、行气、活血、温里等,均如此,是在生态系统内的生态性调理效应。③生态作用。中药发挥作用的性质,有化学的,但比化学作用要复杂得多,而是生态的。解表、清热、祛湿、泻下、安神、开窍、理气、理血、补益、消导等,是更高层次的生态作用和效应。④整体药性。中药的药性是其隶属于生态系统的那种生态属性,是从生态系统中开发的其整体药性,药性的认定和使用,既不能离开其生态系统(包括天地、四时、阴阳、五运六气等),也不能离开其整体水平(不可分离提纯为物质成分,或“寒素”“热素”“温素”“凉素”等)。⑤加工炮制。发明了对中药进行加工炮制的技术,有修制(净化、粉碎、切制等)、水制(润、漂、水飞等)、火制(炒、炙、煅、煨等)、水火共制(煮、蒸、淬、潬等),以及发酵、发芽、制霜、制曲等,这是对中药的生态整体药性进行调节和控制,使其更加精准和优化。

3.4  非特异功效  

    开发使用中药的非特异功效,是中医之于中药的更深发明。西医强调特异功效,中医迥异,中药功效主要或本质上是非特异的,其发明点主要有四。①辨证施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这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这里的矛盾关系是药证对应,药对证的作用性质不是西药那种特异性化学对抗,而是生态性调理。②生态调理方法。药性对病证的治疗功效,是通过调理病机而实现的,基本法则有调理气机、燮理阴阳、扶正祛邪等;具体治法多样,典型者为药治八法,即汗、和、下、消、吐、清、温、补。这些都是通过调理病机而发挥作用的,由此而把药性转化为治疗效果,这是以生态药性作用于生态病机,通过生态转化过程而奏生态调理效应。③中介转化奏效。中药的疗效不是药性的直接特异作用,而是通过中介环节的转化而奏效。例如,经体内微生态系统的转化而生效;由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二次产物发挥疗效;作用于“本”,“一推其本,诸证悉除”等。④推动人的自主调理。“气虚者宜参,则人之气易生,而人参非即气也;阴虚者宜地,服地则人之阴易生,而熟地非即阴也。善调理者,不过用药得宜,能助人生生之气。”已总结的机制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治施于外,神应于中”“阴阳自和”等,是中药的非特异性生态调理的最深原理。

         需要强调,把自然药物中医化,是中医之于中药的技术发明的根本。但近百年来,有些人不懂或装作不懂,粗野地将中医的这一重大发明一笔抹杀,抽掉贯彻于中药的中医原理,抿灭中医开发使用的药性、药效和用药法则,把中药去中医化,还原为与中医无关的自(天)然药物,改按被他们视为唯一真理的西药原理进行重新开发。这是一种低劣的原理性错误,将在科技史上留下一个败例。

+ g: o6 k9 P2 d4 y3 r
4  方剂——药性药效的复杂化

         方剂是中医独创的用药方式,把中药的中医化提高到更高水平——按中医原理把中药的药性和药效复杂化。其发明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形式,以一万多种中药,创制出十多万首方剂;二是技术原理,发明了合群用药,用其合群之妙,其妙在于形成和使用各单味药所没有的整体功效,以药性和药效的复杂化与病证的复杂性相匹配。后者是中医的方剂原理,它是中医原理的方剂化,更是中医的独创,早已公之于世,但其他医学无法采用、借用。

4.1  整体功效  

     “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方剂原理的本质,是发现和掌握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规律,把各有个性的中药组成方剂,使用方剂特有的整体功效。方剂的整体功效不是方内各药的药性和药效的相加和,而是在方剂整体水平“涌现”出来的。

4.2  组方配伍  

     方剂之所以“涌现”出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功效,在于“阴阳交而生物”规律,中医认识到这一规律,发现了药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发明了运用这种机制来设计和组成方剂的技术——组方配伍。其技术关键有二,一是构建方剂的君臣佐使结构,形成方剂整体;二是协调和发挥方内各药间的七情合和相互作用,转化生成方剂的整体功效,由此而成“合群之妙”。

4.3  方证对应  

     方剂的整体功效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设计的,是根据所治病证来选药组方的。中医在此发明了两项技术原理:一是方因证立,有是证用是方,根据所治病证的来设计和组成方剂;二是通常达变,圆机活法,证变方变,方随证更,以方剂功效的灵活多变来应对病证的随机变化。这样,使方剂的整体功效既针对病证,又随着病证的变化而变化,动态地与病证的复杂变化丝丝如扣地严密匹配,这是比药证对应更加复杂和严密的匹配关系。

4.4  方从法出  

     方剂的整体功效怎样产生和发挥?既不是方内各药各自单独作用,也不是在服药进入药代过程之前就产生,而是在服药后的药代过程中产生和发挥的,其机制更不是西药那样通过靶点发挥化学性特异作用,而是通过中医所发现和发明的生态性作用途径和机制,最典型的是“药治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方剂的生效原理是“以法为用,由法生效”,即在辨明病证的基础上,先定治法,然后按治法遣方用药,由治法产生和发挥治疗效应。病证是治疗目标,治法是达到目标的途径,方剂通过治法这一途径转化和发挥为治疗病证的功效,因此遣方用药不但要“方因证立”,还要“方从法出,法寓方中”。这种生效机制和方式完全不同于西药,为中医所独创,是真正非特异和复杂性的。

4.5  生气内应  

     方剂的作用功效之复杂,还有更深的一层技术原理,即作用于人的“生气”而发挥内应的机制。现已证实的机制和过程有,作用于病机过程而产生的内应;作用于细胞、器官等生理系统而产生的调理效应;作用于病本、元气而产生的双向和多向调理效应;对人的自组织机制、能力的调节所产生的自主调理效应等。这类功效机制无法从实验药性和线性因果关系来解释。

        方剂是中医在药学和药治学领域最重大的发明,代表了药学发展的战略方向。但近百年来,许多研究者不懂方剂的技术原理及其深刻的科学性,愚蠢地按西药原理进行拆方研究和物质基础研究,试图将方剂整体功效的本质还原为有效成分或单味药效之和,背离了方剂的技术原理,背离了作为方剂灵魂的中医原理,是一种原理性错误。

5  针灸——非药防治的中式技术

        非药防治技术在各国医学都有研究和应用,但针灸为中医所独创。其发明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针、艾为代表的技术“硬件”;二是其“软件”,即针刺和艾灸发挥作用的技术原理。这后一方面是针灸的技术发明的根本所在,是中医的基本原理在针灸的贯彻和技术化。

5.1  发现穴位   

     人体穴位为中医所独到发现和应用,其发明点主要有四。①穴位。认识到穴位是“神气出入之门户”,掌握了经穴、奇穴、阿是穴及穴位系统,秦汉时期就建立了腧穴理论。②刺激穴位治病。发现了腧穴与经络、脏腑等的生理、病理关系,及针灸穴位可调理健康与疾病的机制和规律,据以发明了针灸穴位防治疾病的技术。③取穴方法。即穴位准确定位的方法,有骨度法、同身寸法等。④穴位配伍。多个穴位配伍成方及辨证穴位配伍法则等。

5.2  发明针具  

     针具是中医独创,其发明点主要有三。①“针”。以特有的几何形态和力学特性,作用于穴位而发挥调理效应。②针材。从最早的砭石逐步改进为骨针、竹针、陶针、铜针、金针、银针、不锈钢针,针的作用效应不断优化。③针型。从单一针形发展为多种针形,以适应不同防治的需要,至《内经》定型为“九针”。

5.3  发明针法  

     针刺是一种高级手艺,中医发明了一整套针刺技术,其发明点主要有四。①基础技术。包括刺手与押手、治神与守神、持针、进针、留针、出针、得气与行气等。②行针技法。以提插法、捻转法为主,包括循摩法、刮柄法、弹柄法、摇柄法、飞针法、震颤法等。③行气方法。包括经络之气的得气、候气、催气,调动和调理经气的针芒法、按法、倒法、努法、敲法、搓法、添法、盘法等。④补泻方法。包括单式补泻、复式补泻、热凉补泻,以及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烧山火(补法)、透天凉(泻法)、阳中隐阴(补中寓泻)、阴中隐阳(泻中寓补)、龙虎交战、子午捣臼等法。这些技术是遵循针灸的技术原理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的高级手工技艺,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仪器能够代替。

5.4  发明灸疗  

     灸疗更是中医的独创技术,“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其发明点主要有四。①灸材。主要是艾绒,包括艾绒的生产、制备、艾条与艾炷等。同时还有火热类、非火热类和辅助类等灸材。②灸具。包括艾灸盒、艾灸棒、温灸器等。③灸法。一是艾灸法,包括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二是非艾灸,包括灯火灸、桑枝灸、黄蜡灸、药锭灸、阳燧灸、药捻灸、发泡灸等。④灸技。即施灸的技术规范、操作方法、技艺手法。技术规范包括辨证施灸、选穴配方、适配器具等。操作方法包括施灸体位、施灸顺序、补法泻法、灸程和灸量控制、灸后护理等。技艺手法包括不同灸法的操作手法,悬灸和实按灸的专用操作手法、掌握灸感等。


) Q4 ^2 C" L! [' l5.5  针灸的技术原理  

      针与灸的技术形态不同,但其技术原理基本一致,其发明点主要有四。①非药作用。以非药手段发挥防治效应。②中式技术。其他医学大都也有非药防治方法,但针灸为中医所独有,它贯彻着中医原理,主导方向是为中医辨证论治服务,作用方式和作用效应都迥异于西式声光电磁热疗。③穴位为枢。以穴位为基本作用点,通过穴位发挥治疗功效,此为针灸技术所独有。④经络为道。针灸是通过对经络的调理而发挥治疗效应,其基本机制是调动经络之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补偏救弊,关键在得气、循经感传、气至病所而效,此为针灸技术之“中式”的本质所在。

        上述五组技术是中医技术发明的主体,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技术发明,例如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气功,以及法医、人痘接种等,其发明点和技术原理的中医特性,都需要做具体的揭示和阐明,因篇幅所限,此不赘。

6.  技术原理的战略价值

        中医要复兴,关键是从战略上突破,中医技术的复兴要抓基本原理。但长期以来,较多地关注中医技术的形态,对于其技术原理重视不够,甚至忽视或否定,不讲甚至反对讲其中医特性。本文的探究,正是要揭示和阐明中医各项技术发明的技术原理及其中医特性,这些技术原理才是中医的技术发明的本质所在,才是中医技术有别于西医技术的本质所在,才是中医技术的未来发展价值所在。

         中医的技术原理与中医的科学原理相表里。这一基本关系必须指明和强调,中医的技术发明是中医发现的医学事实和规律的技术化,中医的技术原理是中医学原理的技术化,这是中医技术原理的本质所在。离开中医理论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其技术原理,也就不能正确地进行创新和发展,就难有战略性突破。

         中医技术的根本原理在于如何调理人的生命运动。生命运动及其健康与疾病是中医研究的焦点,也是中医技术的焦点,这正是与西医技术的迥异之点,西医及其技术的焦点是人体及其病变。从人体深入到人的生命运动,是医学也是医疗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中医技术的复兴,应从已占据的这一战略高地出发,从战略上进行创新,要找战略性发明点,战略性突破口。

         中医技术是处理复杂对象的技术。中医的理论是第一门复杂性科学,中医的技术是第一门复杂性技术,复杂性是中西医学术的分水岭,也是中西医技术的分水岭,中医发明的技术长于甚至专于调理复杂对象。界限不清的模糊,难以严格定量,因果关系非特异,不可简单重复,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功能而非结构,随机性和大数规律,驾驭人的自组织机制等,这些复杂性内容是中医技术处理的对象,它与西医技术规范相悖,却真正代表了复杂性技术的方向。

         中医的技术原理引领医疗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从人体转向人的生命运动,从简单性转向复杂性,是医学及其技术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而中医技术早就在这个方向探索了几千年,各项基本技术将为这个方向的新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养生、治未病、脉诊、舌诊、辨证施治、治病求本、中药的生态性效、方剂的药性复杂化、针灸等,其技术原理的科学价值已为世界公认,其复兴和发展不仅会带来医疗技术的变革,而且会带来防治模式和防治战略的根本转变。

编者按:该文刊载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完整原文见链接。

责任编辑:吴素芹

5 p1 G# z9 c" k, n/ S

$ `) u0 a4 `7 o7 z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9-26 11:46:39 | 阅读全部
研究生成,必须依靠环境;没有环境,不能生,不能成!+ d: k( V( a. o
研究构成,不需要环境;结构决定功能,结构之下看不到环境,不需要环境。
. s2 v- b! }4 ~& t生而能成是大道,万物由小到大(大制不割);8 `- q$ S1 Z; x8 `; h
构成是小道,必须从大到小,小到分子靶点之下,才是科学标准(还原论)。
2 {/ m, [# l) @. Q生命是自然整体生成的,不是人工合成的。) W1 s- h( ~5 I- g8 ?- B
生命是先有整体,然后产生结构;整体在前,结构、部分在后。0 c  i0 P3 f1 N' A2 G8 c( S
生命是整体决定部分,不是部分决定整体。) W. f/ a  o( T8 K# ^' B
细胞、分子,不是人,有关它们的学问,只是人类医学的基础,但不是医学。6 J( I& X* ~  E; U$ M
研究人,一定不能脱离人的整体性。也就是不能离开天地、万物、社会、家庭、精神谈论人,否则就是片面的观点,是依据不充分的学说。
2 a7 a+ k: ?8 ?, w4 ^8 q9 U9 M2 }无论它这样的学说,带有多少时代光环,都是一偏之学,而不是“精准医学”!$ `! o4 t/ ^' S! r, u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9-26 11:47:53 | 阅读全部
中医依靠“生成论” 西医仰仗“构成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9-26 11:48:31 | 阅读全部
生命的结构不稳定,以活体细胞为基础;9 a) Y: n7 s& A; u; q% O' P' i
细胞代谢一刻不停,细胞需要内环境支持,否则就会“凋亡”,或者“变性坏死”;$ X/ R& i7 b7 f7 U2 s
全身的细胞核存在“同质化”,“结构决定功能”的经典构成原则走向了荒谬;* L8 _1 ~' }5 U
克隆技术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所有的体细胞都是“全能干细胞”!
1 x  X6 d* ~( s* c- c! a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不管环境,只说“基因”“蛋白”,即使是“组学”,也只是精准了“一半”。
' f- p3 j  n2 E8 {- t4 L1 Z其实,“组学”已经不是结构决定的,而是内外环境、综合因素的调解结果,很多慢性病的产生和防治,都是内外环境互动的结果。* o' N% m/ v4 a' C$ V
这是向中医理念的回归!
1 n- x( M; j: k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