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2020|回复: 1

著名中医专家,介绍新冠之后的中医调理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4
发表于 2023-2-15 10: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2-25 15:03 编辑
/ Q2 p. k/ q" E0 e/ {
+ |- ?3 Y7 b/ g: O' q
国医大师中医名家临床验案梳理:新冠感染转阴后诸症的中医辨治参考

* m- D2 }# L- w! A% z; H
  作者:卢祥之 周超凡 雷忠义 余瀛鳌 杜惠芳

0 {9 G- r- i/ |+ H, V4 N
  2022年12月,新冠病人病势急骤,所幸今年春节前后,疫漫趋缓,戛然而止,但经核酸检测阳转阴后,许多人出现了不同症状。我们在北京、西安、大连三地共接治100余例不同程度的患者,经讨论、梳理后,选择70余例较有参考价值的病例,大致归纳了三部分症候群:
+ O% C3 v$ [5 [0 p( u; K8 _* Z9 {: o7 u
  第一部分是阳气不足,精神萎顿。主要表现是体能衰退、头晕、稍微一动就出汗,走路如同踩棉花,腿软,一动就喘。手脚发凉,怕冷畏风。有的出现头痛、颈痛、浑身痛,还有的是肩、髋关节疼痛不已。
) z! p6 f1 R* I) x* X( C
  第二部分是气阴两虚,痰浊内阻。神疲乏力,咳嗽不已,咳声低弱、气促、恶风、自汗心悸,口干口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手足心热、舌质偏红脉细等。还有的嗅觉、味觉、听觉减退。老年患者痰瘀内阻引起气喘、咳嗽尤多。
7 g' F9 r, t0 `9 p8 K1 _1 B
  第三部分是升降不和,全身症状明显。如胸胁不舒,痰湿郁阻。呼吸障碍、持续发热、心前区不适、心跳加快,伴有基础性心脏病的患者转阴后,血管内皮系统发生了紊乱,血管斑块发生炎症反应,出现心血管系统的严重损害以及功能障碍。还有的出现反酸、嗳气、恶心,个别人有共济失调,站立不稳、迈步无法控制远近,拿东西拿不住,语言交流出现障碍。还有的因饮酒、转阴后即上班劳累而症状加重。不少人出现腹泻和矢气(排气)增多。一些人出现失眠、抑郁、紧张焦虑。

: c8 N8 P" x4 n: E0 v& L% K
  一、阳气不足,精神萎顿

$ a5 A: @7 o& r1 l8 o! Y/ U# @& c. i
  阳气“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内经》)汉代张仲景早就认为“寒”是导致各种外感病与内伤杂病的原因,阳气的盛衰决定着疾病的预后和转归,甚至可以决定患者的生死。明代张景岳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像天空中的太阳一样,自然界有了阳光,才能有生机,有生命。清代郑钦安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元气真阳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医理真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新冠患者转阴后,尤其是年高体虚者,出现若干症状,许多都属于“阳气不足”。
- e$ y9 d7 o6 K
  辨治总则:扶阳补气,除驱阴邪。“扶”,阮元解释为:“助也”、“护也”、“治也”,帮助、宣通、保护、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强盛。尤其是提升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待到阳气充足,六脉平和,诸病自愈。

! F$ Y" l4 R3 ], ?9 Y$ y6 \2 F9 H
  曾治张某女,62岁。新冠感染转阴后高度虚软,从床上走到卫生间都困难,自汗多汗,心慌,少气,懒言,脉弱。经用桂枝汤、建中汤化裁,三剂后见效。后以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调治一周收功。

( Z6 z' [. {5 K& j
  常用方剂及运用体会:1.桂枝汤,偏脾胃阳虚,腹部冷痛,大便稀薄,配白术、干姜;感觉嗓子总有痰,配陈皮、砂仁;月经不调配红花、桃仁,通经止痛;2.甘草干姜汤;3.黄芪建中汤;4.玉屏风散;5.补中益气汤。
5 d7 p  C- G6 [, c3 U) e: [
  根据症状,或以桂枝汤为主,或以甘草干姜汤为主。桂枝汤不仅解肌发汗,更重要的是其能和调阴阳。《降雪园古方选注》说:“桂枝汤和方之首”,“非仅发汗”,还“融会肌气”。扶阳首重用桂枝。其还对心脏功能不全、心悸、头昏目眩,食欲不振等症有突出疗效。心悸气短,自汗多汗可加生脉饮,常配玉屏风散,吴崑有论说:“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备矣。”可供参考。
( h6 X6 S& n5 S' y  W  N' v! J
  二、气阴两虚,痰浊内阻
4 G, @/ Q7 \) }) K; v
  胸为心肺之所居,为阳气所聚集之处。肺的病理表现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新冠咳嗽不已,或者劳役不当,痰湿则容易阻滞。“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太平御览》)阳气被郁,则诸症多出。浊蒙清窍,经络阻塞,筋脉失养,故症状甚为复杂。
2 j: _5 f6 u7 r8 C- E
  辨治总则:益气养阴,酌证或配清宣,或配解毒,或配活血,或配通脉。
, ^3 i$ v! ^# g2 D
  常用方剂及运用体会:1.二陈汤;2.半夏厚朴汤;3.温胆汤;4.四逆散;5.沙参麦冬汤;6.人参乌梅汤;7.参苏饮;8.益胃汤;9.瓜蒌薤白桂枝汤;10.小陷中汤。

0 g5 }7 u' R1 V! Z1 l
  痰黄质粘者,可酌加瓜蒌、黄芩、桑白皮;痰多而白稀者,加茯苓、陈皮;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出者,加北沙参、冬桑叶;伴有腹泻,恶心呕吐者,加白术、薏苡仁、藿香;夜咳不止,加蛤粉(包)、百部。
+ a/ Z& Z, P- y3 L4 h8 }9 H
  如治李女,一周来发烧持续37.5°,咳嗽,有痰,心烦、郁闷、多梦、胸闷,用十味温胆汤加苏叶、梗,枇杷叶,清宣化痰,宁心益气,四剂收效,调治一周后,至今未再复发。
) j' N  O: \6 |$ _
  有的患者出现胸痛,或患心肌炎证后,辨证可用参麦藿香饮(红参、麦冬、五味子、丹参、黄连、瓜蒌、丹皮、三七、草果、肉桂、姜黄、藿香油),藿香最好用20克,或藿香油5毫升口服,临床需密切观察,随症调方,对证辨治。

" \# i" N/ m/ a& {& f; Z" t
  三、升降失常,全身症状明显

6 ^" E6 \. C! `) E. p" ?+ ]
  升降出入,是脏腑气机的基本运动形式。升降失常就是气机紊乱。《素问》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功能的发挥和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都是靠升降出入才能完成。故《素问》又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一旦由于病毒侵袭,抑或六淫、情志等病因,引起气机紊乱,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气机不利与气机逆乱。

3 q) |1 C" c- ~- s
  辨治总则:调理气机,斡旋脾胃,升清降浊。“心惙怛兮伤悴,志菲菲兮升降。”《后汉书·逸民传》人的气机、情绪非常重要。选方多取理气、降气、升发,疏调为主。脾胃为生化之源。清代郑钦安提出:“外感内伤之病无不因于脾胃之虚”,并将建中、理中看作是两大治法。前者是“建中以御外”,后者是“理中以治内”,称这一内一外两法为“千古治病金针”。升降的太过、不及、失调,都会出现许多莫名的症状,这一时期的许多全身性症状,大都可以从气机升降失常进行辨治。新冠余毒未除,出现了阴伤,也可用益气和胃的竹叶石膏汤,病情甚者可从青蒿鳖甲汤化裁。

- C4 r2 Q; m  u" N  v8 J- y
  常用方剂及运用体会:1.柴胡疏肝散;2.越鞠丸;3.参苓白术散;4.藿香正气散;5.升阳益胃散。

! M8 ?: `6 |, m0 y( |4 ^
  曾治周男,26岁。新冠后嗅觉改变严重,味觉全失,消化不良,轻度恶心,经用柴胡疏肝散化裁,两周许获愈。方用四逆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专理气疏肝。柴胡、枳壳、香附均以理气,白芍、川芎和血,甘草以缓。

9 i" V! W5 [1 o
  又如治崔某,42岁。转阴后体弱,心情压抑,睡眠不佳,腹泻严重,诊前一夜腹泻十一次。诊用藿朴夏苓汤合生脉散,三剂后随证加乌梅、木瓜、吴茱萸、良姜、肉桂,服药一周,腹泻停止。盖腹泄其证多种,《内经》指出大抵是寒少热多,寒则不能久,还指出,“若逆四时之气,人所自为也。”也有“脾土受湿.天之所为也。”治法需重视参合酸敛气阴,补脾益胃。

& C% B( b: O0 [' U1 W8 m. S+ M
  升降失调,虚中有实,实中夹虚,许多病人都是中阳运转不利。不管是调升降,还是交通水火的方剂,都需重视脾胃,养脾、醒脾,或为君、或为臣、或为佐使,主要是意在保护枢机。也可参用成药,如开胸顺气丸、木香顺气丸、平胃散、左金丸等。

# j$ J6 \, |) O) {% Y2 Y2 s/ H" ]
  总之,新冠感染转阴后诸症,复杂多样,总的病机是余毒未清,余邪未尽。病毒绝非仅侵犯于肺,最近经德国医学家解剖证实,人体各个脏腑、器官都可能附着病毒,所以其症状多样。临证辨治,病机病症复杂,新病旧疾(基础病),各脏各腑,各性各型往往掺合互见,但总的施治路线应是扶正祛邪,这一思路宜贯穿治疗过程的始终。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说过:“辨证施治的真谛就是因势利导。”根据病情,找出“科学抽象”,“抓住重点最宜”。这一点,对新冠感染转阴后诸症治疗具有特殊意义。

) X3 v- n- ~, \4 x! S
  此外,我们所见和经治病例毕竟有限,所梳理的三部分症候群和处方用药,也不一定全面,仅是寄望给基层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些初步参考意见,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 J- Q4 v* g9 g  I# c1 O; u' O
  作者:
  卢祥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会长兼首席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教授
  周超凡: 著名中医学家,国家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雷忠义: 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
  余瀛鳌: 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
  杜惠芳: 北京弘医堂医院副主任医师

, _& X8 x6 e7 @4 p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4
 楼主| 发表于 2023-2-15 10: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冠过后虚人多,中医帮助需有缘' ^( {7 ^- K5 b* ^1 @/ t( F
2 h- h! w7 U+ M! r6 i4 ]
曹东义
; S/ X3 o' g" [: C
9 i# ^: I  k& g/ _6 s# d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Q% T: |5 k) u0 l, g0 [1 e
! s' _0 o- \0 D' u8 U2 v+ M1 W2 c2 c+ u; {
/ f: C# H# o1 U; Y
     新冠病毒感染,很多人多体会过了,绝不是“无症状”,而是症状很多,也很重,甚至长期失调,不仅引出了旧毛病,还增添了很多新毛病,不加调理,有可能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或者进一步发展成更严重的肺结节、肺纤维化等慢性病。/ F% w0 q% y) p" ^; h
    中医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体虚的人容易感染,另外,也可以因病致虚,从一个身体很好的人,变成了体质差的人,感染新冠是这个变化过程的重要因素。
0 [& j. d6 g* z1 _    古人有一句俗语“出水才看两腿泥”,感染新冠之后很多人虽然不发烧了,咳嗽也好了,但是还有很多不舒服,因此提出了“新冠后遗症”“长新冠”。包括:乏力或疲倦、思维障碍或不能集中精力、呼吸急促或困难、头痛、头晕、心跳加速、胸口疼痛、咳嗽、关节或肌肉疼痛、抑郁或焦虑、发热、嗅觉或味觉丧失,等等。这些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 S0 j! J  H" p! ^  后续还会有很多肺毛玻璃改变、“肺结节”“肺纤维化”等复杂情况,或许成为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推动。这绝非耸然听闻,因为很多患者“年事已高”,还有很多基础性疾病,逃过一劫很幸运,后面的问题“很复杂”,需要智慧选择,绝不能浑浑噩噩,漫无目的。0 y8 q7 D) C+ e( F0 O" ^
  中医药诊治这些证候、病状,即可内服,更多的方法是“非药物疗法”,可以“急则治标”,也可以根据不同人体的情况,“缓则治本”,达到长久健康的目的。) N: n5 g' X' l0 a) w: b3 R
  西医对于长新冠,仍然要研究背后的细胞和生理机制,包括病毒后疲劳。同时,要把长新冠分为病理生理学相关症状和功能性症状,前者可能与病毒本身有关,后者可能与精神和社会因素有关,并要引入有关功能性躯体症状的知识,以提供改进的解释和治疗。    中医认为,感染新冠之后,清除体内瘀堵毒需要一个过程。中医药帮助人体提高抗病能力,迎接挑战,防止第二次感染。    历史上有过很多传染病的流星,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就提出:“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外邪与内在的情绪变化,都可以引起人体发病,有时候互相影响。
! C& m0 `$ ]& s9 [    外邪伤人体的四肢,筋脉皮毛,而七情内伤则直接伤脏腑。
! m. l9 i+ S1 @9 n1 K     对于邪气引起的疾病演变,《黄帝内经》也做过深入分析,认为体虚的人病情会一步一步加深:“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代去,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俞,在俞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肾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俞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a5 B  W# |. p$ X! E7 Y
    体虚的人如何避免“再感染”?+ f1 ~  G/ C" I5 T5 f& X4 x) Q* L
    《黄帝内经》也有规律性的认识,值得大家借鉴参考:“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3 }. U# u1 K; {
     外邪致病,需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人的正气虚。
' b8 C* {8 \7 {2 F7 X" E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9 \% _6 `9 u3 i/ Z* D! c      经历新冠之后,及时找中医看看,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进行调理,就可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h& N; ~" {/ f3 i0 B5 M5 M* \      中医的大智慧,是我们应对未来感染、传染病流行的法宝,不要学习西方失败的经验,傻傻地等着“神药”和“某苗”,而忘了身边的中医。
( i0 A6 [$ p7 _5 r7 M     有缘分,中医药才能发挥作用;8 V7 F" n; @7 I& m8 z$ t/ O" o
     有缘分,才能得到中医药的帮助。8 e, Z- s) C& R9 |! y2 y- r; f
愿天下有缘人,都得到中医药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