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国医大师王琦谈:中医药文化的“三个问题”
曹东义 发表于:2023-2-15 11:15:4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005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6-13 14:36 编辑 : p! {- w% x( ~
# {" L% e! L' G3 t/ y4 K/ E+ n
王琦:中医药文化发展面临的三个问题/ C9 ?7 ?8 I* C; J( @$ W9 e
[color=rgba(0, 0, 0, 0.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医药历史与文化 ,作者王琦
[color=rgba(0, 0, 0, 0.9)]中医药历史与文化.
[color=rgba(0, 0, 0, 0.5)]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学术集刊《中医药历史与文化》官方公众号
王琦院士简介:
王 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四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兼任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专家组成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等。构建并完善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中医健康医学、中医未病学六大学术体系,开拓中医原创思维等新领域。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第三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等荣誉称号。8 u" q$ t, Q: M7 W+ V$ Z

内容提要 / SUMMARY

中医药文化以“深邃的哲学智慧”为中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章着重对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三个调适性问题进行探究:一是“中医药文化”的实质是什么,这涉及中医学与中医药文化的差异、中医药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功能定位等;二是中医药文化如何转型,本质在于转型非转基因;三是中医药文化如何对接当代多元文化,如何“卓然自立”,要处理好“圈内文化”和“圈外文化”的关系。这三个问题的提出是在文化自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致思之上,探究“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定位,理出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转型机理以及为中医药文化未来走向提供智力支持。
: A% a+ l, P+ U
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指出,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十三五”时期以来,中医药文化建设面对难得的机遇,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如何更进一步准确把握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中医药文化的转型与发展,对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医药文化”的实质是什么有关“中医药文化”的界定问题,学界理解不一。界定“中医药文化”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梳理清楚中医学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实质上,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分别需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审视中医学的发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弘扬传播,这应当是一种合于中医本身的认识路径。

* p+ k6 w. p; k. N! b,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属性为明晰“中医药文化”这一概念,需要对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中医学是什么?是医学吗?是文化吗?其次,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学科?抑或是社会科学?它的哲学内涵和文化属性处于何种位置,互相有什么关系?最后,中医药的文化价值又是什么?1.中医学的渊源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同天灾、疾病做斗争,不断积累医药知识,逐步形成了完备的医学体系。中医经历了从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极夭枉焉” (《帝王世纪》)到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 · 修务训》)再到“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意味着岐黄之术渐趋孕成,也是中医学由实践逐渐形成理论的过程。实际上,中医的源头来源于实践经验,拥有独特的针灸技术、草药治病经验,进而上升为人与自然和谐、“以平为期”的诊疗思维理论。因此,中医药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将“以人为本”和谐统一体作为认识对象,把人作为独立个体进行干预,以无创、整体的调节为诊疗思路。近年来中医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经验告诉人们,2000年前《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仍然大放异彩,为什么千年的古方至今不变?这说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历经千年仍能够贡献于世界。2.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技术及养生保健思想与方法的医学体系 。首先要肯定中医学是一个以研究生命为基础的医学体系,有理论和诊疗技术,同时也有方法。其次要认识到中医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多学科相交融,有人文哲学的渗入,便意味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医学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标志着中医学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可以断言,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从认识和实践中总结包括中药药性和方剂配伍等规律的结果。3.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从本质上而论,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首先,中医学拥有完整的学科划分依据。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早期的官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医师有带下医、耳目痹医、小儿医之分;唐代太医署有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四种;宋代太医局将医学分为九科;元、明之时医学扩展到十三科;清初减为十一科,后又减为九科;直到今天教育部对于中医药类专业仍有三个一级学科、二十余个二级学科的划分。这些学科分类都是针对人类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分类,都是以自然科学的分类为依据,而不是针对文化的分类。从这点上说,医学作为人类对生命现象规律的一种认识,具有内在的规律和独特的方法,拥有合于本学科特色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具体言之,中医学是一门认识人的生命过程以及健康、疾病规律的科学,在病因、病理、诊断、防治、养生、康复等方面无不彰显出自然科学的特点;同时,中医学拥有大量原创的理论技术,包括藏象、经络、针灸、气功等;不仅如此,中医学还拥有完整的临床分科,包括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科等各科。所以,我们应该强调中医学是自然科学,这是首要的问题,如果不把它当作自然科学来正确认识,而是定位在文化领域,那么中医学在科学层面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同时也不符合客观事实。对于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联以及身心一体的关系,具有“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和身心医学的初创精神。无疑,中医内涵有时间医学、身心医学的概念,是基于对宇宙自然、现实世界不断认知的提炼,更多属于自然科学探究的问题。譬如,《黄帝内经》记有人体生理、病理的昼夜日节律、月满与月廓交替的月节律、四季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年节律,以及五运六气60年一周期的甲子律,涉及子午流注,这些时间节律与生命现象、疾病发生发展都存在着重要关系。如此,中医学对日、月、年时间节律的认识,为人体生命节律研究开了历史先河,为时间医学、生命医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基因周期”的研究,即通过一日24时的节律变化研究人体、动物的各种体液激素变化,这与中医学所蕴含的对各种节律和关系的思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断言,中医学对生命现象的探究信息量难以想象,其中不乏像人体变化与节气相对应的认知,这无不体现出中医学的生命观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二是“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摄生观。中医学的摄生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着详细的阐释,提出“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摄生防病保健理念,具体到四季养生、医疗保健、饮食药膳、五脏配五乐等。这是基于“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应”实践的科学总结,无论是饮食习惯还是情志调理,以及历代各种运动功法的创生,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等,都对摄生防病、临床诊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三是“三因制宜”的诊疗观。三因制宜也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治疗思想,主要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异法方宜论》《灵枢·五变》等篇。三因制宜的本质上源于道法自然思想,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既注重人与生存环境的协调统一,又注重诊疗的个体化。由此看来,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时空、环境以及体质对个体诊疗的差异和影响,这种诊疗观千百年来深远地影响着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四是“未病先防”的预防观。中医学的“治未病”,类同于现代的预防医学。“治未病”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充分彰显了中医防控疾病的潜力和实力。治未病健康工程自2007年1月 11日提出以来,时至今日,已历经十余年,从体质辨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已经在全国235家医疗单位展开合作应用,累计服务量高达数亿人。! I+ n) i- ^* t  a4 m
(二)中医学的哲学内涵和文化属性中医学隶属自然科学,却具有人文特征,蕴藏着哲学内涵和文化属性。 1.中医学的哲学内涵中医学虽然隶属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同时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其作用如何?只有回答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才能认识清楚中医学的文化属性。哲学是对世界和现象的本质的探寻,长期以来形成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切学科的基础。然而,当一些学科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合于本学科的方法论体系,与拥有一般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不同时,就衍生出与哲学相区别的具体学科;鉴于此,哲学是不能替代任何一门具体科学的。同理可证,中医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但哲学不是医学,也就不能用来看病,只能对中医学的科学研究和发展起着提供说理工具的作用,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更好地服务于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例如,太极思想的整体恒动、“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哲学思维能够阐释中医学的整体观和平和论,表征着阴阳学说源于对阴阳太极图的认识,中医运用阴阳理论阐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源于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属性认知和抽象推演,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乘侮对应人的脏腑功能和内在联系,阐释了中医气机升降的圆运动,及其五脏一体观的紧密联系;气一元论由气的属性概括出人体气机、气化的生命运动本质以及能量物质相互转化的状态;等等。这些都是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的体现和映射,反映中医学对于生命的认知。2.中医学的文化属性中医学强调医者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不仅体现出中医学对于人与社会、自然之间互通关系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出中医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医学的文化属性主要体现在对于母体文化的汲取与融合上,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和兼容并包的文化情怀,使得中医学发展进程中不断涌现出医易相通、医道相通、医儒相通、医释相通等文化现象。(1)医易相通明代名医张景岳有言:“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周易》以“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为本,演绎着“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宇宙自然变化机理。医之大道,也本于阴阳,同样遵循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的致思路向。清代名医章虚谷也说:“易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和“治未病”理论皆是《周易》“天人相应”“居安思危”的智慧体现。(2)医道相通无论是早期的道家还是后起的道教,从哲学、炼丹术和养生学三个方面均给予中医学莫大裨益。在道学体系里,既有巫祝崇拜,也有哲学理论,同时还奉行炼丹行气,力倡导引养生。中医学吸纳了道学中的哲学理论思维,同时参考了药物保健和气功导引的内容,更加丰富完善了自身体系。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道门中人曾做出过巨大贡献,如著有《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等书的葛洪,既是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也是具有伟大贡献的医药学家,这也是医道相通的一大佐证。(3)医儒相通中医学与儒学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历史证明,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黄帝内经》记有“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以人为本精神,与儒家的“民本”观念相一致。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中医乃仁术、仁怀天下的医德思想,更是儒家“仁者,爱人” 的“仁”“德”思想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中医学“阴平阳秘”“以平为期”的“中和”思想也是《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的医学实践。古人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治国与医人,道理相通。医、儒结合,凸显出中医学对医者的道德要求。(4)医释相通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用佛陀释迦牟尼的姓氏作为简称,出家人自称释子。佛学经、律、论三藏影响中医学,其来有渐,其源久远。早在隋唐,佛教“四大”地、火、水、风就影响到中医学对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同时中医学的七情内伤与外感六淫也与佛经有颇多相似之处;佛经中“万物皆药”的思想也和中医学理论不谋而合;佛家“入世”“出世”的思想也对中医药以及养生文化影响至深。中医药的文化属性滋养、丰富了中医学的科学理论,使中医学将医理、哲理、易理、文理四者融贯一体,从而使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在中医学体系里相得益彰,使得中医学自成一体而独具特色。3.中医学的文化价值中医学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例如,2011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10年中医针灸、 2018年藏医药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迄今为止130个中医药类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都是中医学的文化价值。除此之外,一些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利用中医药文化申遗,譬如韩国的《东医宝鉴》,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医学著作,书中87%以上的文献都来自中国;中国汉医学传入日本后称为汉方医学,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主要经典,目前,日本已获 210个中国古方专利,日本汉方占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份额,其中包括真武汤、芍药甘草汤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伤寒经方。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被外国人转化为成果抢占市场,而中国人在中医药方面所占的市场份额明显落后于这些国家,这就说明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到访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代表中医药文化的“针灸铜人”,并且曾亲自为中医孔子学院揭牌,这些说明了国家对于弘扬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一方面要突出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中所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对于文化交流,不能只谈输出,而是要通过与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互学互鉴,学习、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形成文化互通的过程。
0 ]% I. }! S, A
, ]- Q" X7 Z0 f1 e/ B二、中医药文化如何转型中医药文化为何转型?如何转型?是保持它的原生态?还是需要调适到能够被当代社会所接受的状态?当下,中医药文化迎来了一个新契机,探究中医药文化转型问题有着返本开新的历史意义。3 J8 \' n4 c  s. i, C. c
(一)中医药文化为何转型1.合于时代的需求一是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的文化现象。随着科技发展,带来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之间的复杂文化现象和交互关系,这些文化现象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在时代变换的浪潮中,文明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同文明之间是可以互相交融、互补共存的。对于中国而言,既有西学东渐,又有东学西渐的文化现象,不同文化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各自的特色,这决定了文化的交流不是互相替代,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因此,对于中医药文化发展,不要把文化差异看成“绊脚石”。我们应该承认,文明交融的“外部力量”不仅未给我们带来困扰,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历史契机。过去缺少这样的契机,当今有了这样的契机,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所赋予的人类文明交融现象。二是中西医科学并存。在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的文化交流中,对于中医药文化发展冲击最大的是西医科学的引进,二者构成并存和交融的局面。实际上,面对西医科学,中医药文化理念是先进的,但常常落后于世人对于它的解读,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并存和交流的历史机遇,以自我创新的姿态来适应时代,如此才能够走向更大的历史舞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越是优秀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优秀的越是世界的,故而一定要把自己做到最优秀,只有如此才能彰显中医药文化的世界性贡献。优势就是特色,没有优势就没有特色。中医药在养生治病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优势,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但要提升一个新的水平,还必须要转型。2.中医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中医也提出了新需求。在当代,中医学也暴露出了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某些问题,如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大众普及认可度不够等。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中医学只有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发展自己,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中医药文化需要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发展。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医药学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衰,乃在于其拥有自我创新的机制,表现为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创新,从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等现实问题,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给中医药文化发展带来时代性命题。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这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尤为重要。其次,中医药文化需要再生性与持续性的发展。中医药是以不断发展的姿态来显现的,表现在中医理论的逻辑演进过程和中医学说体系的渐趋完备,有着再生性与持续性的特质。中医再生性呈现出中医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形成的学说、学派与理论演变为主线,具有很强的历史解释力和见证性。当代,中医药文化的再生性与持续性有多种形式,比如经典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轩辕黄帝陵与炎帝神农氏祭祀仪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拜师典礼,等等。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正在开发我国传统的“书院”式的教育系统,探索一条适合现代中医药再生与持续发展的“大学”模式。目前,对现代中医药教育还有不同的声音,一些老先生认为中医药大学的教育似乎使中医传承失去了原本的风貌,另有一部分专家认为传承教育就足以解决问题。实际上,院校教育的科学化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院校教育在科技、医疗、临床、教学各个方面全方位培养的人才梯队,才是我们目前和未来中医学发展的主体。虽然我们遇到了传承不足的问题,但是可以把传承教育融纳进院校教育之中,倡导在大学里开办书院,通过这样的办法,可以解决院校教育不能很好解决的传承问题。3.中医药文化具有转型的品格一是中医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品格。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汲取了儒、释、道诸家丰富的思想营养。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是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特质,同时也表现出中医药文化内部共生的文化发展过程。这一文化现象表征着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兼容并蓄的特质,体现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兼容了各时期、各民族、各学科的先进理念和思想,来实现自身发展。在当今社会,现代科学当然也可以被中医学所用,成为阐释中医理论内涵、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工具。二是中医药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历史进程中,中医药文化。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医学流派,体现与时俱进的品格。只有与时俱进,方能长久不衰。坚定中医药文化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不仅有母体、主体,还要有持续的发展。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中医药以继承、弘扬、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感来应对疫情,展现出中医药文化所保持的时代精神。三是中医药文化具有时代性与先进性的品格。中医学的发展史,是不断融合同时代各学科先进思想和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它和任何自然科学一样,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向前发展,吸取每个时代的实践成果和科学技术成就,不断提高完善。当今,中医药文化发展有契合时代需求的精神,应用现代技术发掘传统中医药价值内涵,促进学术的现代转变,不断吸收先进科学文化,加强多学科交叉,方能发出中医学的时代强音。不难看出,中医药发展正以国际化、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展现于世人面前* R! R+ t$ Q. N8 l8 X0 R) m  d8 M
(二)中医药文化如何转型1.坚持原创的思维方式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融合了母体文化中的自然观、哲学观、思维模式,滋养着中医学的创造与发明(如针灸发明),具有主宰着自己命运的卓然自立的“思想自我”。这种“思想自我”是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中医思维,是具有东方特色的原创性思维。中医原创思维是集“象”“数”“形”“神”“气”等于一体的概念群,整合为“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即中医学的“象数观—形神观—一元观”。中医药文化孕生出原始创新潜力的思维方式,蕴含着哲学思想、思维科学和实践升华,并以此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与养生防治的认知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内涵。反观中医药文化发展进程,可以窥探中医学所具有的完整理论体系以及丰富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最终是得益于其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当然,这种本原性的、本然的思维方式可以通过临床实践得到验证。相较于西方医学,“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是中医学认识自然生命现象、解决医疗实践问题的具有开拓性的、特有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不同于西医的思维模式。中医原创的思维方式是通过以概念、范畴等方式来认识生命与健康,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中医药文化是对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认知与实践的高度凝练,并在此思维方式指导下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生命观、健康观以及理论知识体系。可以说,中医药文化所内蕴的相对稳定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彰显中医学生命力的依据。中医要永葆旺盛生命力,就一定要坚持原创的思维方式并进行转型。这需要以“象数观-形神观-一元观”为核心思考方式,并借鉴西方医学等其他医学的诊疗方法,来达到在医术、思想方法等方面取得更上一层楼的效果。在当今,中医既要有整体综合的医学特征,也要有天人相应的生态医学观,这些都是医学思考的重大命题。这些命题决定了在中医药文化转型过程中,中医人要有中医魂,没有中医魂就不是中医人。尤其在处理中西医关系中,中医人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创思维方式。2.坚守中医学的母体性和主体性中医药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里走出来,带着历史的轨迹走到今天,充分显示了自身的价值。中医药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母体”性概念(群),影响着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路向。“辨证论治”这一活泼灵魂的“母体”蕴含着阴阳消长、对立统一为核心的辩证逻辑思维方法,对中医药文化发展起了积极助力作用。中医药文化的复兴之路和创新动力在于回应文化质疑,不仅体现了对现代医学及思维科学的贡献,而且是回归和坚持中医自身理论研究的主体性。这一点,对中医药学术体系的认定、应用、继承和发扬以及对自身规律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尤其是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中医药自身属性来说,它既是一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也有文化属性,但它的主体必须是自然科学,必须确定其文化属性是为科学思想服务的。中医药文化转型需要坚守一条卓然自立的主体性的道路,就是拥有相对稳定的概念术语、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能够正确认识中医学的思维规律,坚守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特色,从最深层次上把握与西方医学对话的优势,树立文化自信,解决在多态文化中主宰命运的问题。只有坚守主体性,才更有利于推动中医向未来医学的发展,有助于中医药文化发展和传播;不坚守主体性,就会失去自我标志,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换言之,只有坚守中医学的母体性与主体性,中医药文化才能实现自我转化,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3.转型而不转基因中医药文化基因是中医学的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医药文化创新的宝藏。文化基因是中医药发展的主体,从哪里走出来的,就必须在这个土壤中找到根。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当代,中医药文化发展处在东西方科学文化的碰撞中,需要始终保持本有的基因和特质。中医药文化转型而不转基因,就是保持“先天性”的初始秩序性,坚持中医自身理论研究的主体性,是对自身规律追求继承和发扬的风格。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根”在哪里,也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想清楚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只有坚守中医药文化根脉,才能激活中医学的现代转型。进一步说,只有坚持主体发展与开放兼容相结合,在多元的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才能走得更加稳健和深远。因此,中医药文化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快速变化,必须拥有自觉性,保持自主性,不断调适自我,赓续世人认同的时代精神,确保转型不转基因。$ m# f0 K1 d! K. x1 I1 Z' o; H
0 M+ Y& z, Y) A6 \( y8 e& }
三、中医药文化如何对接当代多元文化如何处理好中医药文化的“圈内文化”和“圈外文化”关系,这是关系到中医药文化走向未来的关键问题。“圈内文化”是中医学自身的文化,“圈外文化”是大格局、大世界、大科学背景下的全球性文化,包含不同地域和多学科交叉的多元文化形态。中医药文化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对话的平台、解释的机会,既要展现出本土文化的特色,又要善于汲取“圈外文化”为我所用,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协调关系,有利于助推中医药文化的良好转型。* c0 g2 `( z6 V: n: H8 W; {
(一)中医药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共通共融中医药的发展是在不断汲取多元化的文化形态基础上完善自我、走向未来的。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走不出“圈内文化”,就无法与世界文化对话,也就意味着无法彰显自我。因此,中医药文化发展需要具备合理对接多元文化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并使其达到文化认同。1.实现合理对接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化,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既有传统的文化传承,又有新时代的文化信息流出,在此浪潮中加快了文化的更新与转型,带来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现象,使得不同文化发展面临着各自的机遇和挑战。中医药文化发展需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双向互动,做好合理接轨。一是确立“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也是多元的。东西方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它们不是排斥、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互动的关系,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已渐成哲人们的共识。对于中医药文化发展而言,“和”代表着包容性、统一性的特征, “不同”则意味着存有不同表现形式的学派、流派、医派。事实证明,只要坚守中医理论内核,任何外来文化和技术手段都可以被用来探求中医学规律。当今,中西医学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应当立足于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功能与结构等方面,互相补充、和谐共存。中医药文化发展要从“绝缘体”变成“导体”,能够在时空的延续与变异中,为适应时代进步,适应人类医疗保健的需求而努力。换言之,中医药文化要善于在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和谐共振中弘扬民族性,走向国际共享性。费孝通先生有一名言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内含“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无疑,这也是中西医学发展的方向。二是遵循“为我所用”的原则。现代世界是多元文化的世界,中西方文化以及中西医科学并存,这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其中,坚守“为我所用”的原则,是中医药文化对接当代多元文化的一大策略,也涉及多元文化的形态(如科学、生态学、系统学、复杂性科学等)服务于我的情怀。中医药传统文化要活起来,活下去,活得精彩,必须进行现代诠释,注入“现代化”的活力,以当代人接受的方式得以解释和呈现,要借助当代文化表述系统,使之与现代社会理念相融相通。中医药文化需守正创新,并大胆借鉴、引进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我所用。用现代科技充实中医药理论体系,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利用B超、X光、磁共振等现代科技手段作为四诊的延伸。2.坚定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当今中华文化复兴,东西方文化交流互补是发展之大趋势。我们要保持文化脉络,坚定文化自信,迈入发展民族文化的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自信,根基源于中医药的三个伟大:第一,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原始创造。第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库。第三,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一定要保持在历史的延续与根基之中,弘扬中医药文化、培育创新人才、发展生命科学,这些都需要通过文化的传承来实现。2010年,习近平主席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这是对中医药文化的高度概括。只有认清自己的时候,才能拥有正确的定位,把握研究的内容。中医药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集医学科学、文化属性和文化底蕴于一体,对人体生命现象不断探索、思考、求故明理而逐渐形成的理论体系,而且还以这一理论体系来指导临床实践,形成了鲜明的、独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些都体现了中医学的生命力。3.深化文化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曾经辉煌于世界,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认同度有所降低。文化认同涉及不同民族、社会阶层、宗教团体等,产生与之相应的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认同不但是个人的特征,也是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或教养的人所组成的群体的特征。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层面,代表着认同某个具有独特文化的群体以及对文化的理解方式。中医药文化的“道法自然”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内涵顺应宇宙和自然规律的人类共同生活法则,具备了达成“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深化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必然面临与国际接轨、与多元文化的碰撞。文化认同讲究在多元文化对话中,求同存异,尊重差异性的同时,追求可被接受的共性之处。中国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是两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医学,须从二者的概念、范畴、思维方式、研究方式、实践目标等方面进行比较,回答中西医对生命与健康的认识和理解的共性之处,并以共同的价值理念,以科学方法阐释东西方科学史界、思想界所认同的中医药文化命题,建立现代文化认同。中医药文化发展强调多元文化和谐共生、文明互鉴。6 X: [8 X! ^7 \
(二)中医药文化对接多元文化需具备三种能力面对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医药文化发展要有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中医人要有文化自觉,具有对接“他者”的解释能力和对话能力,同时要文化自强,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保护来推动中医药的建设与发展,更关键的是要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因此,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具有解释、对话和服务三种能力。1.增强中医药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解释能力中医药文化发展需具有高度的解释力和表达力,解读中华民族生命健康的特殊形态和精神表达,达到东西医互释的国际文化认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在1977年《科学》杂志上指出生物医学模式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既从生物学方面,又从心理和社会方面看待人类健康和疾病模式,说明了人是生理、心理与精神的统一体,是个体、环境、社会和历史的多维度的契合。中医药研究需要引入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循证医学方法、实验方法、统计方法证明中医药临床疗效、解释中医药可能的潜在机制。中医理论体现着动态的功能调节关系思维,其思维方式注重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信息、系统、控制等解释生命世界存在样态,生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专家根据本次疫病发生的节气、时令以及临床症状,认为其属于寒疫、湿疫的范畴,但外国人听不懂,这就需要我们增强中医药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解释能力。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把重症变成轻症、轻症到可控制,提高了治愈率、加速了出院率、控制了发病率等。中医药不仅可以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还可以促进组织炎症吸收,改善炎性细胞浸润造成的病理损害。中医药配制香囊中的挥发性物质,能够刺激血清lgM、IgG水平,改变病毒依附的生存环境。总之,中医药抗疫疗效能够从调节免疫、炎症风暴控制、病毒载量控制、病理损伤、修复等方面进行现代化解读,如此,就能够提高解释能力。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专家根据本次疫病发生的节气、时令以及临床症状,认为其属于寒疫、湿疫的范畴,但外国人听不懂,这就需要我们增强中医药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解释能力。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把重症变成轻症、轻症到可控制,提高了治愈率、加速了出院率、控制了发病率等。中医药不仅可以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还可以促进组织炎症吸收,改善炎性细胞浸润造成的病理损害。中医药配制香囊中的挥发性物质,能够刺激血清lgM、IgG水平,改变病毒依附的生存环境。总之,中医药抗疫疗效能够从调节免疫、炎症风暴控制、病毒载量控制、病理损伤、修复等方面进行现代化解读,如此,就能够提高解释能力。2.提升中医药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对话能力如何实现与当前主流知识体系的对话,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是构建中医药文化未来发展的主题之一。当今世界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不仅需要研究手段、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的重大创新,同时也需要积极利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诠释与解读,尤其是对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内涵、哲学基础、生命观等进行诠释学研究,在保持自身主体性的前提下建立与世界的对话,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中医学必须广泛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通过跨学科结合和交叉渗透来发展自己。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于《易经》,将人的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的系统理论。“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还有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 还包括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阐明中医理论认知特点,明确医疗实践活动的思维模式,进而审视自身局限,探讨如何实现与当前主流知识体系的对话,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构建未来的发展模式等问题。这些根本问题不解决,势必削弱自身的主体性,影响中医学的“卓然自立”。中医学将人体放在宇宙自然系统互为作用框架下考量人的生命存在,是一种整体观,隐藏着复杂系统思维,这与现代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代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不仅引发了自然科学界的变革,而且也日益渗透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这种着眼于系统整体的复杂性科学,能够回溯到中国哲学以“天人合一”为理念的整体思想,为研究具有整体性特征的中医学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如2021年诺贝尔奖颁给了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地球大气、海洋和植被方面做出的贡献。他们提出必须要把大气、海洋和植被这三方面内容融合起来,才能对地球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这种思想蕴含着非常明显的整体观。将中医整体观与复杂科学思维的系统性相互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对话能力.。3.扩大中医药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服务能力中医药文化发展只有真正落实到服务能力上,才能更加彰显中医药文化价值。面对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医药置身于不断变化的国际背景下能够保持好良序的转型,不仅要有对话能力和解释能力,更要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譬如,提高中医药服务形态,适应儿童、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适应医疗、保健、康复、养生不同服务范围的需求。可以说,中医药发展关键在于服务能力的提高,不断适应当代需求而进行自我调适,不仅适宜于中国本土,而且还要服务于世界各国,实现全球化的文化认同。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文化近十多年来逐渐为各国政府所接纳,并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一是太极拳在美国蓬勃发展。自1939年太极拳传入美国,2007年,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发表的调查报告,全美已有230万至300万人从事太极拳运动。2020年,哈佛大学将太极拳纳入帕金森氏病康复计划研究。二是针灸在全球公信度的提高。在唐代,中国针灸就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目前,针灸已经走向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针灸”一词在国际上成为了中医的代名词。2018 年10月24日,特朗普签署H.R.6法案,该法案将针灸、医疗按摩等都列入待评估的替代性疗法。这意味着,中国针灸将有望得到美国卫生部的认可,成为联邦保险支付的疼痛替代疗法之一。三是中医拔罐已走向世界。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美国泳坛巨星菲尔普斯使用火罐进行肌肉修复。2021年6月16日,在欧洲杯F组首轮比赛中,法国足球国脚本泽马露出背上拔罐痕迹,称有缓解肌肉伤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活力的效果。另外,中医诊治某些病种的优势能够助力中医在世界医学界争取更高地位。《中国中医药报》2022 年5月16日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脾胃病学专家唐旭东教授的专访中指出:“中医在涉及多因素的复杂性疾病比如癌症、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心衰、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湿疹、卵巢功能早衰、过敏性鼻炎、带状疱疹、浆细胞乳腺炎等免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方面彰显独特价值的领域。”总之,中医药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有着完备文化属性的知识体系。中医药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现今仍在发展、仍需发展。西方思想的传入、人民需求的提高,这些促使中医药文化必须转型。中医药文化转型的核心在于“转型不转基因”,即在坚持原创思维和主体性的前提下,在多元文化视域中处理好“圈内文化”和“圈外文化”的关系,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中医药文化转型既是对自身文化的革新,也是对接多元文化的必然要求。当今,中医药文化仍需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姿态担当起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本文原载于《中医药历史与文化》2022年第一辑2 D& L, F2 Z8 _
+ k5 K' Z! l8 ]% `  g+ E/ j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