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资深中医专家王友智先生,论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曹东义 发表于:2023-3-12 07:50:0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712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3-13 11:14 编辑
0 ]8 @  j: j$ K9 D1 Q, K
& x& L  Q* T( f7 B/ r
论三维五行与多元五脏之适配与错配
王友智
作者简介:
王友智1989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导师是国医大师余瀛鳌先生,他毕业后曾任《中国中医药报》副社长,创立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等,深入思考中医学术,为复兴中医、发展中医事业,不断探索。# I% |6 n& u9 ]/ ]! Q
这篇文章,是他的近作。
为了便于讨论,文后将刊载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五脏相关”
曹东义从五脏相关到内外相关等文章,供大家参考。
6 @* O. z& @  Y: T% ~' A9 W
% H0 _- ]# E  T' e% i; w
摘要: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五行概念、五行关系、五脏概念、五脏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在中医本源上的五行具有的时空性、气候性、物质性特征,五行学说是基于时空形成的气候物候双重特性建立起来的体系,同时基于天人相应思想来说明五脏具备的某些五行属性关联。《黄帝内经》只有气候物候上的生、胜、乘、薄,并没有后世所说的五行生克乘侮,也并没有将生胜乘薄关系全方位对应说明五脏的关系。在物候上的生克乘侮关系不应机械地作为五脏关系在生命科学上加以运用。
一、五行三维度:时空、气候、物质
1. 五星非五行
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应四时,上为岁星、、、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应四时,上为镇星、、、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应四时,上为辰星、、、
这里第一次提到五星,其名称非金木水火土星,而另有其名。五星可以应四时,外应五味,内应五脏,但不是五行,说明五行与五星不是一个概念。《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岁木、火、土、金、水之太过不及,都上应五星,其名称同此,并非五行之名。
2. 天地相应——五行在天化气在地化物
素问.天元纪大论第六十六“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者问也。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在天为风,在地位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万物矣。
天地分阴阳,则天之五气寒暑燥湿风属阳,而地成形为金木水火土属阴。鬼臾区没有直接回答黄帝天人关系,但是类比了天地关系。
这里五位的概念是关键。五运相袭,周而复始,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分成五个位置,每个位置73.25°,即地球绕日运行73.25°,为一运一行,五行即是地球在轨道空间的五位,也对应五个时间段,也就是彝族人沿用的十月太阳历,每两个月一行。五运也好,五位也好,五行也好,在天文上是时空合一的概念。这个时间对应地球绕日运行的空间,以及因绕日运行轨道变化产生对应的气候特征寒暑燥湿风五气。
以天时地利来看,天时化气寒暑燥湿风;地利万物成形金木水火土,即鬼臾区所谓五运之在地成五形。因此,五行在天化五气,在地化生五物。天地相交,形气相感,万物化成。
3. 天人相应——五行化气,五脏化情(情绪)
1)《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2)素问.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生死,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这里提出了“五行”者,为金木水火土。
四时五行变化,四五相对,四时对应地之生长收藏,五行对应天之寒暑燥湿风。是则四时变化是因,万物之生长收藏是相是果;五行变化是因,寒暑燥湿风五气是相是果。取类比相思维:人在自然之中,其五脏也像大自然一样,顺应寒暑燥湿风气候变化,化生五气(五脏之气),并进一步衍生出生喜怒悲忧恐五种关联的情绪来。
病理变化:气候变化影响生理机能,即寒暑伤形。
情绪变化:即喜怒伤气,气分阴阳。过度状态即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岐伯指明了天人相应关系,说明人之五脏变化与天之五行一样,天之五行可以有五气变化太过、不及,则人的五脏变化一样可以决定生死成败、疾病预后(间甚、死生)。这里,岐伯仅仅强调人体与天体一样化生五脏之气,是整体的相应,不是五脏与五行的一一对应。
4. 五行化物——物质元素与功能特征
1)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岐伯曰:昭乎者问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帝曰: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帝曰:太过何谓?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2)《国语·郑语》载,西周宣王时太史伯曰:“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 以成百物。
3)《国语·鲁语上》展禽曰:“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
4)《尚书·洪范》记载,“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祥,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祥作甘。”
这里五运,明确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物质功能特性,分正常、异常。异常中,有太过与不及。《尚书》则直接明确了五行物质的功用,如润下作咸等,化生出五味来。自然之五味,被人体摄入后,对五脏所起作用,有一定规律可循。
《国语》之五行,相杂而化生万物。则其五行代表了物质的五类元素,是具备五种不同功能特性物质的成因,物质是果,元素是因。
5. 五行化时——时空同步万物生化
五行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这一范围内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而夏季长于其他三季。通过长期观察古人发现,万物皆由春温之时而生发,夏热之时而长大繁茂,长夏雨湿之时而变化结实,秋燥之时而收敛凋零,冬寒之时而闭藏。
冬春两季为北冰洋寒流胜于暖湿气流,雨雪多而气候寒凉;
夏季长夏为印度洋暖湿气流胜于寒流,多台风多暴雨,水湿偏温热;
而秋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衰减,北冰洋寒流未盛,中原大地上空空气湿度低,气候偏于干燥,因此构成秋天“燥”的特征。
中原文明的《夏小正》与南方彝族太阳历,五行等于五季,是时间概念
四时分春夏秋冬,把球球绕日运动转变成地球为中心的太阳视运动,三维立体轨道转变成二维扁平图,就是圆周运动,圆周的东边对应春天,南边对应夏天,西边对应秋天,而北边对应冬天。但是把四时五分成五行,变成春夏长夏秋冬。每一季从90天,各减18天加成长夏72天,每一行72天。那为什么又有土居中央呢?即四季化五行配五方时,保留四季时间,对应木火金水四行,而土则承载四季,春季春土,夏季夏土,秋季秋土,冬季冬土。因此才有《内经》各以18日寄之说。分则五行,合则四季。以四时对应五方,则木火金水应东南西北四方,而土在中央,四时共土。以五行对应五时,则春夏秋冬应四行,长夏对应土行。从万物之生长收藏来看,长夏之化,是结成果实的最关键季节。以土对应五脏之脾,所主运化,万千食物在于一化而为水谷精微,供给周身而不殆。因此,在地要分五行,土对应化;在人分四时,土在中央如脾之化。
时间性:五行是日心说的体现——地球绕日一周分五季,对应万物生长化收藏五个阶段,以五行木火土金水来表达。每一行在一年圆周轨道的中间,约占73天。
空间性:五方是地心说的体现——站在地球上观测太阳的视圆周运动是二维平面的,变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对应东南西北中五方。五方对应五行,四时共土而居中央。一样对应生长化收藏,一样与木火土金水一一对应。
一年四时五行之同:时间之和相同,物质的生长化收藏相同,大地承受的五气风热湿燥寒相同。人体五脏感受外在气候变化相同。
当然,五行的五方空间与五季时间,只适宜北温带黄河、长江流域,即不适合南半球,也不适合南北极极地时间与气候的变化。
物质性:对于由时间与气候变化衍生出的万物,古人以木、火、土、金、水这五种概念来表达物质生命过程及其特性——
以木的升发条达表达春天温暖的气候特点和生机勃发的物候特点;
以火的炎热表达夏季炎热的气候特点和茂盛的物候特点;
以土的孕育变化表达长夏之暑湿的气候特点和成熟秀实的物候特点;
以金的沉降清肃表达秋气凉燥的气候特点和收敛凋零的物候特点;
以水的润下渗藏于地下表达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和闭藏的物候特点。
这里的木、火、土、金、水并不是物质元素,而只是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特点和相应时间、气候环境下的物质生命运动呈现的生长化收藏五个特性。五行是具备天之气候与地之物候双重的概念!

! U/ @4 {# U. D6 p- ]# Z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给五行下个粗浅定义:在时间上等于五季;在气候上对应风暑湿燥寒;在物质生命周期上代表生长化收藏的运动特性;在物质功能上凸显曲直、炎上、稼穑、从革、润下的特征,有太过与不及之变化。
换言之,五行本质是地球绕日运行五个时段,发展出五大气候变化与五大物候变化,在结果上呈现平衡、太过与不及三种状态。体性是绕日轨道空间五位与地理五方,相状是五气循环与地球万物生灭五种运动特性,功用则有太过、中和、不及三种状态。
一句话,五行是从时间、空间、气候、物候及其属性、功能,以及时空气候物候在天地关系、人物关系、人地关系、人天关系的表达系统。
五行体系表一
五运五行
临床意义
时间季节五行
长夏
子午流注
时间医学
空间方位五行
西
限北半球
气候五行
湿
五运六气
气象医学
物候五行

1 h) o" I- N1 a: W. b3 e( y
物性五行
   
  
  
  
  

/ z" |" t* J$ F8 |
正常状态
不及状态
太过状态
木曰敷和
木曰委和
木曰发生
火曰升明
火曰伏明
火曰赫曦
土曰备化
土曰卑监
土曰敦阜
金曰审平
金曰从革
金曰坚成
水曰静顺
水曰涸流
水曰流衍
; l5 e( m3 \# R3 y# _
五脏五行
病理传变
情志五行
思(悲)
3 Y' f5 N% a! O& l
7 g  v( u/ i" [, y
二、五行关系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五行学说,无论在中医当中,还是在术数当中,还是在风水堪舆当中,都把五行的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气候概念、物候概念相互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即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为什么是密闭的周期循环?因为地球绕日形成的时空循环一年一轮回,循环无端,无始无终的(与地球生命等长)。在五行之后发展起来的干支历法,原本没有什么生克乘侮关系,但是把干支和五行结合、对应起来,将干、支定义了五行属性后,干支之间就有了与五行相应的生克乘侮关系。干支历法设计年、月、日、时,因此每个时间点都有了生克乘侮。而生克乘侮代表的是正常、太过、不及三种状态。有这三种状态就有了吉凶悔吝的差别。吉凶利害表现在万事万物当中,在生命中一样表现出健康疾病的吉凶预后。不仅干支化五行,汉代的京房将八卦也代入五行。影响中国文化的干支、周易都归结到了阴阳与五行。
有了五行,就有了生克乘侮;有了生克乘侮,就有了吉凶悔吝祸福!
那么五行之间到底有没有后世所说的如下图这样的生克乘侮四个关系呢?
1. 相生相胜关系
《阴阳印象大论篇第五》:“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生风;酸伤筋,辛胜酸。后文依次说明了南、西、北、中央及其五脏五味五志相生相胜关系。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相生的,为什么是这样相胜的,岐伯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只给了这样一个定义。
尽管这是从空间方位上的五行五脏对应及其相生关系!
《六节脏象论第九》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五行时之胜,各以其气命其藏。”
这是从时间季节气候上确立的五行相生相胜关系!
2.相制反制关系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这是物质特性上的五行相制关系,但原文并没有用“克”字!换句话说,没有从功用上讲,而是从结果上讲“伐、灭、达、缺、绝”。
《素问.六节脏象论篇第九》岐伯解释说“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者,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至而不至,谓之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
这是从时间季节化生气象上的薄乘关系,由此可以预后疾病的生死。
前面我们分析过,从时间季节的气候变化上,理论上不应存在季节的反向运动,但有气候上的异常现象。太过谓之气淫,不及谓之气迫。太过时乘所胜、不及时所胜妄行是未来气候现象,容易理解。太过薄所不胜与不及时所不胜薄之,一定是当令季节过往气候的反常显现。如春见秋天气候,夏天见冬天气候,秋天见春天气候等等。反常气候导致生理异常,恰恰是五运六气理论所解决的问题!  
3.关于相胜与相克,相乘与相薄(迫)
从《黄帝内经》原文看,五行在气候上有生、胜与乘、薄四种关系,不是后世所说的生克乘侮。其中相胜不叫相克,相薄不叫相侮。
薄做动词有迫近、逼近、靠近之义。这里“命曰气迫”,很明确是指太过的气候,对未来的气候所产生的压迫、逼迫现象。相乘对应后来气候,相迫对应过往。即过往气候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反常致病。
其中胜和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胜是两者之间多少、强弱、高下、大小关系,比如80分胜于60分,木星大于地球,男人体魄强于女人,参与比对的双方,不是对立关系。因为有强弱,所以有乘侮关系,在人与人之间恃强凌弱是普遍的现象。
而相克关系,从出发点上就是对立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天然的,持续的,固定不变的。实际上五脏之间,没有一脏与另一脏之间有对立关系。在《黄帝内经》中的对立关系,主要指邪正对立,寒热对立,虚实对立。即便阴阳,也不是对立关系。
相反,以对立原则确立治疗法则,恰恰是中医哲学思想的完美体现,也是中医学遵循天道的体现。天之道,损有余益不足。中医治疗上的“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通者塞之,塞者通之”等等。
《黄帝内经》确立的五行是时空形成的气候风热湿燥寒,间接影响地理上的物候生长化收藏。五行关系主要是气候上的风热湿燥寒太过不及导致的生、胜、乘、薄关系。
4.五行有无生克乘侮关系?
1)从时间看
地球绕日的圆周运动形成的四时也好,还是五行五季也好,还是更细一点的十月太阳历、十二月阴阳历,都是先后次第关系,因为在三维时空当中,时间不能倒流。勉强说,是前后次第相生关系。地球自转日复一日,月球绕地月复一月,地球绕日年复一年,四时也好,五行也罢,春夏秋冬不能倒转。因此,从时间上看不存在五行相克与乘侮关系。
2)从空间看
从伴随时间变化来的轨道三维空间还是平面二维五方东南西北中,对应的五行,一样是次第循环关系,略有差别的是二维平面土居中央而应四季四方,一样不存在正常的相克与异常的乘侮关系。
3)从气候看
由时空发展带来的气候变化,每一年气候特征依次为风、热、湿、燥、寒顺时展开,一样具备次第延伸关系。有没有相克相乘相侮呢?春季对应风木,长夏对应暑湿。春季气候对长夏气候有无关系?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一定就是春季气候绝对制约长夏气候。如果不能确立相克关系,那么太过与不及的乘侮关系就更加无法确立。
以长夏的气候暑湿为例。
相乘,暑湿太过了就先乘冬寒,也就是本年度的冬天被暑湿所制约,可能就没那么寒冷,或许变得更加寒冷。总之,对冬寒有影响。根据运气学说,其影响强弱看主客关系。
相侮,暑湿太过相侮的是本年度春季气候,而本年度的春季气候早已过去,如何反侮呢?如果说影响下一年度的春季气候,是否也算呢?因为按照我们现在的五行原理,决定第二年春季气候特点的是本年度秋季气候与寒冷的冬季气候。冬春相生,水生木。秋春相克,金克木。按照五行相侮的排序,是反向制约作用。则夏火侮冬寒,跨年度;春木侮秋燥,也是跨年度的。无论是本年度,还是跨年度,时间季节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退。因此相侮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
一定要说有影响,那就是相生和相克的后面季节气候,对所侮的季节气候产生间接影响。就比如春季、夏季、长夏、秋季、冬季。春的风木对秋的燥金只能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之所以形成反侮关系,其实是自身的不及,不能形成相克,导致被克季节气候的太过。有不及之因在前,才有反侮之说,这是因果倒置,举果目因。这样说来,太过表现的相乘关系,在未来发生。而不及,导致的是未来的太过。反侮,恰好说明被侮者之不及。
季节气候有正常的相生与相克关系,就必然有太过不及导致的异常。在季节、及季节形成的气候,以及伴随季节气候形成的生长化收藏,都是只能往前不能往后影响的纵向垂直关系,一切自然现象随着时间之轴而展开。有许多学者根据《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学说对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北京天津等地的历史气象数据研究,发现其其吻合度在60%—70%,说明当季太过不及的气象多数情况下会影响本年度未发生季节的气象。换句话说,五行在季节气候上存在太过与不及!
虽然没有倒置的反向季节运动,但有反常的气候现象。反常的气候怎么来的?大周期对小周期的影响所指。所谓大周期,就是十年周期十二年周期的年度气候特征,干预了年度内四时五行风热湿燥寒的正常变化规律。
《黄帝内经》以此构建了丰富的、严密的五运六气学说。正如岐伯在《六元正纪大论篇》说:“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先立其年”就是要先明确大周期中每一年的大运,加临每个年度内的五运六气,推导出该年度气候物候病候的异常乃至于反常变化。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
按照五运六气理论,五运与六气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多重复杂关系,运有中运,分主客;气也有主客。运与气,代入干支,形成了复杂的气候变化而有正常的生克与异常的乘侮。比如夏行冬令出现六月飞雪等等。
如果没有太阳黑子10-11年的周期变化,没有木星12年的周期干扰规律,没有土星30年的周期影响,没有月球的潮汐作用,仅仅地球绕日运动,四季气候是不会有太多异常变化的。单一的绕日运动,如果没有黄道与赤道夹角,连四季五行都不会存在。因为有黄赤交角,有地外因素的干扰,才会有客运、客气影响每年的五运六气,形成异常乃至于反常的气候变化,以及对人体生理病理带来的各种变化。把握这个变化规律,正是五运六气学说的真正意义。
4)从物质看
鬼臾区对黄帝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在天为风,在地位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万物矣。这里明确了时空气象作用于地理而化成万物。万物的特性粗分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类。
五行的物质性有三个含义——因、道、果。或者说物质的种子,种子的生长壮大成熟,形成最终的果实。
因上的五行:五种物质元素,是合成万物的基础,“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 以成百物。”。任何一种物质,都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物质元素,它的分类比化学元素粗放。这个五种元素,可以合成包括有生命在内的万物,只是各自比例多少而已,五行或全或不全,所含比例或多或少而已。命理上的五行缺失,即指八个干支对应的五行不全。但这个五行比较抽象,或许包括时空气候物候的综合因素在内。
从物质元素角度上看,五行不能一一对应五脏。因为五脏各有复杂的物质基础,都不是单一元素构成的。
果上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具备相应的物质特性,如火性炎上,水性润下等等。
《黄帝内经》侧重五种物质的功能特性,既然是特性,就有常量与变量。变量就有太过与不及。有太过不及,有阴阳失衡,出现疾病。中医学思想的本质,就是力求帮助病人保持动态的阴阳与五行平衡,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从物质的功能特性上看,五行与五脏的某些特性对应得上。
比如肝的疏泄与调达,与木之敷和类似;而肝在病理上的郁结与亢进又与木的曲直、
委和、发生有关。
心火的温煦与火的升明类似,而心火不足则与亢进与火的伏明、赫曦类似。
脾的运化与土的备化类似,脾的运化不足与亢进,也与土的低下偏湿与隆起偏干相关。肺所主呼吸的平和顺畅与金的审平类似,宣发与肃降异常如肺气肿、肺纤维化,与金
之从革、坚成类似。
肾主水,水液代谢静顺正常;肾功能异常导致尿储留或者尿崩,与水的涸流、流衍类似。
道上的五行:物质的运动属性,“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则木代表生气,火代
表长气,土代表化气,金代表收气,水代表藏气。
以物质生灭运动过程看,五行代表了生气、长气、化气、收气与藏气。这五个特性,在
自然界物质代谢中是次第延展的。而五脏功能是平行的、四时同步的,只是早晚、寒温、劳逸、病康体现有差别而已。五脏因年龄而生、长、壮、老,其固定功能运转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生长化收藏之五行,不能与五脏功能一一对应,气血津液精髓各有所生长化收藏之官、之用、之藏。
由上分析可知,五行的物质性当中,只有物质的功能属性,与五脏少数功能特性有关联。五行的概念与五脏的概念存在有限的交集,二者不等,异大于同。 五脏所具有的有限五行功能,在五脏体系中完全可以脱离五行物质功能特性而自圆其说,大可不必用金木水火土来表达。
逻辑上的物质五行关系——
物质元素是因,物质运动是道,物质形态是果,因果辗转递延。元素有偏,物性就偏。有的偏于木性,有的偏于火性,有的偏于土性,有的偏于金性,有的偏于水性。从哲学角度看,也一定有某些五行不偏的物质,正如有许多人格不偏也不缺失的中正平和之人一样!
那么,这五种物质属性之间,存不存在生克乘侮关系呢?
以火为例,正常是向上的,相状是光明的;不及时火苗低伏,不够明亮;太过就赫然如熊熊烈火了。以木生火烧碳看,木材合适与太多太少,都产生这不同的效果。与此同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否则都会干枯而死。因此水生木与木生火的相生(生与被生)关系是确定的!再进一步推导,火烧成碳,万物归土,火生土也好理解。一切金属,皆在土中,皆可从中提炼出来,因此土生金也可成立。唯有金生水,大多数固态金属液化,才能转化成液态,这个概念的出现,一来可能与冶炼技术发达有关,二来可能与季节递延,从秋天的肃杀过度到冬季的寒冷,即秋天的西方金转化成北方寒水有关。但如果以季节、空间来看待,就与五行物性特征无关了。因此,与铜铁冶炼技术发达更相关。
因此,五行的物质属性具备相生关系!
相克状况又是如何呢?
假如以火煮饭,饭熟火熄。要熄灭正在燃烧的木头,最快的方式就是用水浇灭它,这是水克火。当我们的火烧到几千度时,能把无法液化的钢铁都融化掉,因此在物质世界,唯火可以克制金,锻造出人们需要的一切工具。金克木,金属器具皆可砍伐木材;土克水也好理解,水来土掩,水不多时,的确可以土填补。不太好理解的是木克土,通常情况下,土生万物,包括木本草本,应该是土生木才是啊,为什么说木克土呢?种地的老农最能理解木克土之意趣,木本比草本毁地,破坏地力,在木本底下种草本,草本根浅,与木本汲取地下营养之力无法抗衡,靠近森林的土地种不出粮食来。换言之,一切植物都是消耗地力的,这样看木克土也说得通。现代农业的土地轮种轮休机制,就是保护土地地力,于此可以理解物质世界的木克土之理。
因此,五行的物质属性具备相克关系
乘侮关系是建立在相克基础上的,自身太过则乘所克,侮所被克。自身不及,则被克乘之,而所克侮之。
还以火为例,水是克火的,但是水不够反而被火干燥了。同理,火不及,金则不为所克,无法塑形,反而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之火。土是克水的,但是大水来了什么山体、海岸都挡不住,这就是水反侮土。从相侮这点看,时间气候是单向连贯的,而物相是独立的,相侮完全成立。是否相侮,看力量,也就是自身是太过还是不及!
因此,从物质功能特性看,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是存在的。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关系呢?因为物质上的五行,是平行的关系,不是垂直的单向关系,可以影响前后左右。如同一母五子女,老大和老二老三好,和老四老五不好。赶上一、二、三都是女孩,老四是个调皮的男孩,回过头来还欺侮老大老二也未可知。
因此,并列的物质五行,生克乘侮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结论:五行在时空上只有次第相生关系;在气候上存在太过不及的异常。在物候上,存在着相互的生克乘侮关系。
然而,五脏物质性并不是等同于五行的物质性,五行的物质关系映射到五脏关系显然存在着明显的错配。
三、五脏及其关系
《黄帝内经》中五行与五脏到底是如何对应的?是气候上的对应?还是物候上的对应?还是二者均存在?没有对应,就不可能有五脏的生克乘侮关系存在。因此,确立有无对应是关键!而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五脏及其关系到底是什么?
1. 五脏六腑治理人体的政治体系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无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使道闭塞不同,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人体与治理政体体系相同,权利分配,功能职责,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复杂的、有层次的、相互关联、主次分明的系统。这个关系,明显不是五行对应关系。
2. 五脏六腑之物质结构、代谢与精神情志的身心关系
《灵枢本脏第四十七》“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五脏者,故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大小、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凡此二十五变者,人之所苦常病。五脏六腑有各自的生理特征与病理变化,以及由此产生各自相应的疾病。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五脏六腑之生理代谢、藏泄有其自身规律,所藏所输所泄之物质精华与糟粕之间的协作关系,与五行关系不吻合。即便是五脏所主之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皮肉筋骨脉由表及里依次深入;而开窍之眼耳鼻舌唇五个不同部位,都在头部,成为观察五脏生理病理的窗口。所主与所开窍都不具有五行关联与生克乘侮关系。
3. 五脏之阴阳属性
《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篇》:“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肝本来是足厥阴,为什么把五脏之肝脏定义为阴中之少阳呢?岐伯是这样解释的:“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四时五行有明确的的次第关系,而五脏不是次第关系,故以阴阳之程度来划分五脏而不以五行判别。以人体上中下分三焦,则心肺居上,肝脾居中,肾居下焦。水往下流,由心到肾;气往上升,由肾到肺。因此,五脏的阴阳比例与体内之位置紧密关联,不是四时五行的前后次第关系。
4. 五脏之经络与营卫运行通道联系
     五脏六腑以十二经脉系统相互联系,以运行营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一日一夜行五十周,如《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
在营卫之气运行上,五脏相连相传是从肾-心-肺-肝-脾-肾这样的次第,完全符合从上到中到下的相顺关系。
生理上的营卫运行如此,如果营卫气虚,邪气侵入致病,也依然顺着营卫传导路线次第而传。如《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   
“风为百病之长也。、、、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弗治,肾传之心,、、、病名曰碶、、、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这里的受,如按照五行相生相胜次第,肝生心胜脾,心生脾胜肺,脾生肺胜肾,肺生肾胜肝,肾生肝胜心。由此,受者,生也,受、生同义。无论是营卫之气,还是外感之风邪,其传导的次第相同。风邪先入上焦肺,再到中焦肝、脾,再到下焦肾脏,这是由浅入深、由上而下的传递次序。在这里,卫气的生理传输,与风邪的病理传导次第一致。
换句话说,生理上的卫气传导通路,与病理邪气沿着五脏相胜的传导通路相吻合。
外感五气六淫有相传次第,而内伤七情致病却没有这样的传递次第。《玉机真脏论
篇第十九》“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什么病不依次相传呢?情志病:“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可以说,情志发病,“暴怒伤阴,暴喜伤阳”,都是心不能主神明的“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伤一脏而及全身的大病。
也就是说,情志引发疾病对于五脏来说,是心身关系的失衡,不是五脏间的失衡。可见精神疾病、心理疾病、身心疾病的病理变化,不存在五行五脏对应关系。
五脏体系表二
五脏体系
类政治体系
阴阳属性
物质代谢
经络链接
五行对应
组织关联
精神情绪
具体描述
君、相、将、仓廪、作强等
三阴三阳
气血津液
十二经脉
物质功能属性之平、过、不及
六腑为表
五窍为开
皮肉筋骨脉
五志七情
四、以五行适配五脏之利弊  
1. 五行时空气象对应的科学性
地球绕日而有四时五行,寒热交替在中原大地的上空,暖湿气流与寒流相搏,造成雨水冰雪。冬季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寒流控制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暖流控制北半球。寒流控制时,暖流消退,寒胜热;暖流控制时,寒流消退,热胜寒。春时寒未退尽而热初起过程,夏是热进过程(梅雨季节),长夏是热控制,秋时热刚退寒将至,冬时寒控制。寒热气流存在角力与胜复过程。
《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曰阴日阳,曰柔曰刚,幽显继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彰。”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都是随着风、热、湿、燥、寒五气的运动变化而变化,只有五气的运动变化正常而协调,大地万物才能有正常的生命活动变化。《素问·气交变大论》所云“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
可以说《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理论,正是五行时空演变形成的气象医学。气象变化有常与变,变有太过不及,所谓亢害承制。而气象变化之太过不及,受到宇宙中天文演变的各种因素干扰,不仅仅有太阳系内的日月五星,更有系外的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等等,因此各年度的司天与在泉的天文气候地理人文综合变化,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无限的影响,比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等等。
但如何确定正常的标准,如何确定异常标准,古人没有给出精确的量则。太过与不及,如以40-60分为中枢,则低于40位不及,大于60算太过。这样的粗放标准,导致五运六气推导与真实的气象变化,只有60%—70%左右的吻合度。当然,这在古代来说,已经是非常高的精度了!
因此,以五行时间空间气象变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五行理论的具体体现,科学且实用。只是如何借助现代天文、气象学理论、现代信息与软件科学,在定量上更加准确,更加严谨,在运用上更加便捷,对临床更加有指导意义!
2.五行物质运动的周期性与五脏功能的跨周期性
有地球绕日的空间运动而有时间,有时间而有气候,有气候变化而有万物之生长化收藏五运行规律。五行循环理论是基于时间空间气象演变而成,对于地球上的万物影响是次第的、循环的,如植物的周期性生长化收藏,就五行时空气象的物化结果,“在天化气,在地成形”,这个有形的物质包括人在内。而循环在人有一生,有一年,有一天,在物质代谢上也有一餐的周期、一个药物代谢周期、一个疗程,乃至于任何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完整的周期,都有发生、发展、变化、成功、结束等类似生长化收藏规律。
以一生生长壮老死五个阶段看,不是一脏对应一行,而是人体一切组织都存在这样的五个阶段。
以一年与五行对应,即是四时五行,也是所有脏器组织构成的人体,跟随地球绕日一周,都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阴阳寒暑交替,而不是一脏对应一行一季一方位。只不过肝具有春天风木生发的特性而已,但生发调达不是肝的全部,肝还有藏血、藏魂等功能。因此,五行肝应木,应春季,是相对的,肝四季都要发挥其自身的全部生理作用。虽然长夏对应脾,但脾旺四季;非但脾旺四季,健康的人,五脏六腑都旺于四季;只是长夏的暑湿,对恶湿的脾来说,影响更大一点而已。同理,心对应于夏之火,肺对应秋之燥,肾对应冬之寒,都是相对的。风寒暑湿燥火对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六气,过度都是淫邪,伤人都由表及里,自上而下,由轻到重,绝不是一脏一季一气的单一对应关系所能涵盖。
一年的循环源于地球公转,而一日的昼夜循环则源于地球自转。自转一天12个时辰的阴阳变化规律,类比于一年阴阳冬夏寒热演变规律。所不同者,一年之阴阳转化以寒热显著,而一天之阴阳转化则以明暗显著而已。一天的规律,应用到中医上来就是子午流注。如同一年五行对应五脏是部分而不是全部一样,子午流注也只是局部对应而已。不能说不按照子午流注来取穴行针遣方用药就是错误的、就没有效果。
同样,五行循环周期还体现在物质代谢上。
比如,每一次食物从摄入、消化、泌清别浊到排泄废物的整个过程,就是人体能量吸收代谢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能量的生长化收藏过程,也是五行次第,也有木之生,火之长,土之化,金之收,及水之藏。这样的生理过程,在《黄帝内经》即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一个完整的生长化收藏五行过程,并没有按照五脏对应关系来呈现。
五行具备的周期性规律,完美的体现在时间医学“子午流注”与气象医学“五运六气” 上。但五行的物质属性只有独立性没有周期性,在自然界具备生克乘侮关系,在军事、农业、生活当中处处可见,人们日用而不知,比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用这种独立的五大物质属性来对应更加复杂的五脏,是以偏对全,以个性对共性,不能完全说明五脏体系及五脏之间的复杂关系。
笔者试着将五脏的其他功能特性,用物质性五行表达,反过来说明一脏对应一行之偏非全。见下表——
五脏五行关系
, k! k4 L: Z) z  [/ N. P
/ j* t8 C1 v* i
君火,主神明
君主之官
决生死
主血、脉,藏神
舒泄,喜调达
- a$ \9 [+ k; l

: r* C* |" m5 D1 F- z& |
将军之官主决断
藏血,藏魂

+ w$ g$ g3 Q8 k8 V
主升清
主运化
统血
藏意
主气,主宣发
1 L, X. q, q, o9 }. N* x( T. Y8 Y
* ^0 j+ ?1 ?7 C$ l; W. q7 w9 p) O# v
主肃降
藏魄
伎巧出焉
主命门相火
生精,生髓
主纳气
主水,藏志
尽管本表未完全列出五脏的全部功能,而且与五行的对应也不见得准确。但从中可以看出,仅仅一脏与一行对应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好比一个人有多重性格一样,既有自恋又有表演,既有胆怯又有依恋,既有焦虑又有狂躁一样。只是偏向于某一面凸出罢了,肝属木,木性上胜于其余四脏,余此类推。
《黄帝内经》五行理论,仅限于时空气候范围,并没有延展到物质属性范畴。
3.人格化的体质身心综合五行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根据人的生理特点包括人体的肤色、形体、举止、气质特点
以及对自然界环境、时令方面的适应性,运用五行归类,将人分为木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形之人五类,各类人生理、气质、环境适应性特点。
这是五行物质特性的人格化,对应的不是五脏,而是人格类型,体质类型。
综上所述,五脏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并没有明显类似五行所表达的生、胜、乘、薄关系。它不仅有阴阳之偏盛偏衰关系,还有经络之间的关联,还有气血津液等物质通道连接,还有与之相关的精神情志关系,还有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与气机的升降关系,三焦的空间关系等等。
《黄帝内经》给五脏定义了五行的单一关联性,但没有给每一脏的所有功能定义五行属性,反过来也没有以五行中任意一行属性涵盖五脏中任意一脏的所有功能属性。
其次,五行的生、胜、乘、薄关系以气候变化对五脏的影响为主,而不是以五行的物质特性在五脏关系上的反应。
第三,《黄帝内经》从来没有讲五脏之间有生、胜、乘、薄关系,五脏所主皮肉筋骨
脉、五脏开窍眼耳鼻舌唇,同样没有五行生胜乘薄关系。更没有“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的相克关系,也没有“肝侮肺,脾侮肝、肾侮脾、心侮肾、肺侮心”的相侮关系。以五行生克乘侮比类五脏关系不是《黄帝内经》的原始思想!
4.错配五行存在的问题举偶
把五行之生克乘侮关系,映射到五脏关系,是后人的附会。现在流行的五行“生克乘侮”原理,不是《黄帝内经》五行“生胜乘薄”的本意,机械地将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投射到五脏关系,对应确立五脏生理关系与病理变化,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 《难经》中就有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的提法,后世运用五行生克原理总结出培土生金法、佐金平木法等多种原则。合不合理?有无意义?
以培土生金法为例,因为土生金,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即补脾益肺,使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补脾的方剂治疗肺虚久咳等病症。培土生金这个原则很难有普遍意义,原因有三: 首先,要证明这种方法是否使这类患者受益,本身就很困难,因为此命题的概念全无量化可言,无法被循证医学所检验,所以无法被科学所接受。
其次,培土生金法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即肺气虚,如果是肺阴虚,就不能用培土生金法。把补脾益肺对应为培土生金之原理,这一命题在某些条件下是不成立的。
再者,如果培土生金的逻辑成立,则补金可以生水,补水可以生木,补木可以生火,补火可以生土。对于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导致癃闭等证,用宣肺利水方式,叫提壶揭盖法,不是补虚而是增强肺的宣发机能。相反,肺为气之主,而肾为气之根,临床上常用补肾气来益肺气,翻译成五行关系是补水生金,叫子生母,于理不通。此外,偶见补肾水以滋养肝木有之,而补肝木以益心火,补心火以益脾土,则几乎鲜见其说。
(注:实际上,培土生金旨在说明补脾能益肺,其理论基础《内经》其实说的很明白:“脾气散精,上输于肺”。病理状态就是脾不散精,水谷精微物质不能上输于肺,纠正的办法就是“补脾益肺”。不借用五行关系中的母子概念,一样可以讲得明白。)
照着五行的物质自然及其功能属性,投射到五脏关系及其治疗上,也有明显的缺陷
指导脏腑用药方面也是如此,五行理论认为青色入肝,赤色入心,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以黄色入脾为例,黄芩、黄芪、硫磺、姜黄、黄柏,都是黄色,或多或少都和脾有联系,但也有不少反例,如蒲黄,《神农本草经》曰: 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和脾没有什么关联。再如地黄也为黄色,但也难以找到入脾经的确切依据。这样的反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以五行秋燥对应肺,燥邪伤肺,令人咳嗽是成立的。但《黄帝内经》还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这个症状的病位在肺不假,但是病邪从哪里来的?第一因是关键。按照五脏应五季的理论,则秋季燥邪干预五脏,哪一脏的腧穴、哪一脏的功能偏弱,邪气首先干预它,病邪从受干预的脏腑传导到肺时,如果肺抵抗不过,则发病咳嗽。这个时候,本脏受邪是因,标脏发病是果,咳嗽症状是相。如果不透过咳嗽这个表象看到受邪之本脏,治疗上仅仅治肺,只治了标,没有治疗本脏。本脏病邪不除,标症咳嗽就难以彻底痊愈。这就是临床上咳嗽迁延难愈的原因。
不仅燥邪,外感风热湿寒等等,莫不如是。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内经》许多病都涉及五脏,如疸证、痹证、痿证、厥证、热证等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薄弱的部位、环节最容易被击破、攻入。治病必求于本,病邪为何?第一病位何在?需要非常准确的审因辨证,不能靠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机械推演。
当代中医五行学说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以五行的物质特性,以一行对应一脏,即是以时间轴的纵向运动对应平行五脏的横向物质运动,是一种不对称的五脏功能关系错配。但这不是《黄帝内经》的过错,这是后人演义的结果,需要重新加以修正并回归《黄帝内经》的本来面目。
结束语:  
经过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传统的中医文化受到的冲击最大。大批留洋的、标榜以“赛先生”来复兴中华民族的人士,喊出了“废除中医”的口号。这当中阴阳五行理论受到了批判,而以五行理论最受诟病。批判者以科学眼光看五行的物质属性,认为五行之间生克乘侮关系不科学,以此说理的中医也不科学,因此主张废除中医。而捍卫中医者坚持五行存在生克乘侮关系,是科学的,不应加以否定。
其实二者都有一定合理处,又都有不完善之处。肯定者认为五行存在生克乘侮关系不假论,但是将五行关系映射到五脏体系却是机械的、不科学的。否定者隐约感到其不科学性,但并未指出问题所在。他们否定生克乘侮原理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是有道理的,但是否定五行及其生克乘侮关系却不一定合理。不破所当破,立所当立,则中医科学性将永远被后人怀疑,中医的信仰危机日趋严峻!
本文探讨了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的相互关系,以及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同时也探讨了五脏及其五脏关系,发现了《黄帝内经》五行与五脏之间的真正对应关系与运用范围在于时空与气候。五行对应五脏是非常局限的,是不对称的五脏功能关系错配
五行与五脏在时空气候上的适配体现在五运六气,需要推广应用。
在物质功能上的五行与五脏有限对应适配,用脏象学说可以充分表达,不必舍近求远地借用五行的功能属性表达。
再把物质功能上的五行生克乘侮关系上映射到五脏关系,则更牵强,迫切需要剥离。
至于把干支纪时(年、月、日、时)配属五行,把八卦配属五行,甚至于把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也配属五行,然后借助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推演万事万物的吉凶悔吝,这是中国古文化的另一特色,有无道理,准不准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医学是生命科学,不是预测科学。预测可以准也可以不准,求卦算命的人对预测结果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并不影响事物的本身规律与结果。但是医学要解决的是疾病问题,因此在生理病理上必须准确无误,才能指导医学实践,才能解除人类的病痛。
五行在人体上是否对应,我们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文化与文明来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属性来说,现代的化学元素细分成100多种,而古代印度佛教,则将其分为地水火风四大。其中的地,包括了五行中的土和金,风对应五行之木,“在天为风,在地为木”。人体就是由“四大”按照一定比例和合而成。任何一大多了或者少了都会导致疾病发生。而把病人的“四大”调和好了,肉身就趋于健康了。“四大”是器世间和情世间共同的要素,人与自然都具备,比例不同结构形态功能就不同。佛法对于“四大”,就没有相生相胜与相乘相薄的关系,更不存在其在印度医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佛说万法唯心造,肉体随心而转,心主神明,是造业的主体。医学只能治疗“四大”不调之病,对于非人干扰、业力报应、魔属致病引起的“四大”不调,本因不在“四大”,而在自身恶业所感,恶业不除,“四大”难调,即所谓“医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
因此,个人认为五行学说,垂直的正配在时间医学、在气象医学领域的运用值得加以研究、发展,而把五行的生克乘侮原理错配于平行的五脏,用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等其他方面,有着巨大的缺陷!必须拨乱反正,回归《黄帝内经》的本源。

9 u/ \. i9 R3 L# q5 ~8 I4 k$ h* M- r. ~: N
                                              王友智2023-3-11于北京
, H/ T/ ~  @2 C$ S' Y9 O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2 17:00:11 | 阅读全部
邓铁涛大师1988年,在《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F+ x8 \* a- F* k, _; e
发表文章《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此后主持973课题“五脏相关”研究,也出版有相关的著作
, ^2 A4 g. w: o) U( E* B. @4 F
$ @+ \+ m- E, V; K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 (豆瓣)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318495/
; a8 l$ A0 \7 D3 n! j6 [8 p* A
; ~3 D/ k7 x/ @
3 ^" G* G! u5 o  i% g0 m文章说:8 D9 J6 R$ c) I# x# [( J% i9 m
中医正在走出中国面向世界,中医不是古代医学,目前正向现代化进军。中医理论有其独特之先进性,非一时所能统揭其奥秘,故中医之发展必然成为未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8 F% j# s  Q: c8 z) C
中医学之发展,必须与时代各种最先进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已为历史所证实,如先秦医学之发展,正由于与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故其所取得之成就,一直影响中医学之发展达2000多年而不衰。今天中医学所处之时代与先秦时期十分相似,一个飞跃的发展,将由我们这一代以至10代、20代人去承担。9 _+ h6 R  `% N% y
要来一次飞跃的发展,在与多学科相结合的同时,必须首先把原有的宝藏来一次大整理,使中医的理论更加系统化、规范化。这方面的工作是一项奠基性工作,其本身也是一项科研工作,是不是可以说,这就是运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 M# A. C% u. w+ L" o“阴阳五行学说”一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但“五行学说”在古代哲学史上唯心论者运用得较多,只有中医学之五行学说,一直与医学之唯物辩证法结合得最紧。我国学术界对此了解甚少,因此一直怀疑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日本的汉方医就不信中医的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否科学?解放以来几经争论。1962年我写成《中医五行学说的辩证法因素》一文,发表于《光明日报》11月16日“哲学”版第367期,乃因该版曾有批判中医“五行学说”之文章。“文革”时期又形成批判“五行学说”之高潮。但“文革”后五行学说仍然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重要组成部分被写入教材。六七十年代,我曾提出过“五行学说”其实就是“五脏相关学说”,现在本着理顺中医理论之旨,对这一问题再加以讨论,以就正于同道。
# I6 [: ?: m. x, ^6 [2 J中“医五行学说”来源于哲学,但不同于哲学假哲理以言医道,乃中医学术特点之一。由于寓哲于医,因而使得一些中医基本理论带有哲学的色彩,义理玄妙,难以为现代读者所接受,这正是我们必须把原有的中医宝藏来一次大整理,使其理论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原因之一。以中医“五行学说”而言,它来源于先秦哲学,但实质上又不同于哲学。原始的“五行学说”是我国祖先通过平治水土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现象、性质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初步观察、总结而产生的。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066年前),人们便认识到金、木、水、火、土“五材”之用,如《尚书·大传》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此五者是为人用”。在《尚书·洪范》中还有“鲧湮洪水,汨陈其五材”之记载,且对五行之内容作了阐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并以五行之生克乘侮来说明其相互关系。可见,原始之“五行学说”乃关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一古朴的哲学被古代唯心论者所利用,成为占卜朝代兴亡、推算命运凶吉之工具,因而带上循环机械论的迷信色彩,在社会上影响颇大,故一般人即视“五行学说”为非科学的唯心的东西。然而,古代医家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 赋与它唯物的辩证的内容。古代医学用“五行学说”对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人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的联系和研究,将人体归纳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同时,把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味等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五声等联系起来,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说明五脏之间正常的协调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从形式上看,中医“五行学说”与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是相同的,但是在内容上,却有着质的不同。可以说,在中医学中,五行只不过是五脏以及五脏为中心的组织器官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关系的代名词而已。故早在70年代,我在《再论五行学说的辩证法因素》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中医的五行生克,不应简单地把它视为循环论、机械论。它包含着许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所概括的生克制化关系,实质是脏腑器官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体内各个调节系统促进和抑制之间的关系。五行学说指导临床治疗的过程,实质是使人体遭到破坏的内稳态恢复正常的过程。因此,这一学说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发扬。至于名字是否仍用金、木、水、火、土,则可考虑。我认为直用肝、心、脾、肺、肾称之,或改名为‘五脏相关学说’更为恰当,这样就有别于古代之五行,可以减少人们的误解。”时隔10余年,看来我当时的意见是正确的。今天,中医现代化的呼声更高了,我们何不及早剥去中医“五行学说”的哲学外衣,还其“五脏相关学说”科学内核之实呢?
5 D" Y+ R2 |* G2 J中医“五行学说”没有停留在《内经》时代0 _9 E# [; c  Z! V% y* ]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中医“五行学说”也是如此。自从《内经》将“五行学说”引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一部分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医“五行学说”并没有停留在《内经》时代,其内容不断地发展、充实,今天已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前夕。9 ]8 r5 Q# H$ W2 O5 R3 b8 c. D, C
第一,逐渐认识到五行的中心实体是五脏。在《内经》时代,常可见到以五行代表五脏的有关论述,如《难经》云“东方实、西方虚,补南方、泻北方。”即以五行之方位代替肝肺心肾之叙述。逮至汉代,张仲景已较习惯直呼五脏之名,以脏腑经络论疾病。金代易水张洁古之《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以脏腑阐明病机和用药,则已不囿于五行之束缚。
. v. W( ~7 r2 N( n/ m5 o1 C明代医家楼全善《医学纲目》云:“昼读夜思,废餐忘寝者,三十余载,始悟千变万化之病态,皆不异乎阴阳五行之病态⋯⋯五脏也,六腑也,十二经也⋯⋯皆一五行也。”说明后世医家已认识到:五行、五脏,乃异名同物耳。
8 q6 p. b$ G9 H第二,认识到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亦有局限性,逐渐以脏腑病机来补充五行生克制化原有规律之不足,以指导辨证和治疗。《难经·七十七难》云:“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即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阐述疾病传变和确定预防性治疗措施。后世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到:病之传与不传,不单取决于五行之生克制化,也取决于脏腑之机能状态,即五脏虚则传,壮则不传。故仲景在《金匮》中补充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可见当时已认识到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亦存在机械刻板的局限性,临证时还要注意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尽管由于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在指导临床治疗时有重要意义,后世医家仍不断地研究,加以充实。如民国广州儿科医家杨鹤龄,! S9 X8 D# U" b' s: w+ z* y7 ~1 e
根据五行生克制化提倡“隔一隔二之治法”,但仍强调“临机应变,纯熟活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足见其具有辩证法观点。
$ F# [6 w& f# i9 p6 g第三,提出了“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的论点。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不仅精岐黄,而且通易理,学验俱丰。他认为:“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指出“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虽然张氏未明确提出五脏之相关关系,但已从脾胃论治的角度触及这一问题。这表明,后世医家已不再囿于五行之名及其生克制化,而突出五脏之实,强调其相互联系,而相互联系之观点,也正是“五行学说”的精髓所在。
' ~+ V. a+ l6 T上述表明:中医“五行学说”是逐渐发展的,并没有停留在《内经》时代的认识水平,随着对“五行学说”认识的深化,后世医家已认识到“五行学说”的精髓是强调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遗憾的是,后世医家尽管认识到五行的中心实体是五脏,认识到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中亦有局限性,但是他们并未能超出五行理论框架的束缚,因而只能对中医“五行学说”作些阐述诠释,在内容上充实和发展,而未能从形式上有所突破,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使名与实更相符,而这正是今天我们所要完成的责任。) |" P+ c; h. N% i) u1 \1 y2 c
“五行学说”应正名为“五脏相关学说”% z2 \$ n2 x6 i+ y$ q
综上所述,中医“五行学说”既有其科学的辩证的一面,又存在名实不符、内容与形式不统一的缺陷和具体内容上的某些局限性。早在战国时期荀卿就提出“制名以指实”(见《正名》),中医“五行学说”由于名实不符,容易被人视为与阴阳五行家邹衍所提倡的“五德始终”相同的唯心的东西,引起误解。现在,该是为中医“五行学说”正名的时候了。
# V3 }9 K9 H% e5 ^- b所谓“五脏相关学说”,就是指在人体大系统中,心、肝、脾、肺、肾及其相应的六腑、四肢、皮毛、筋、脉、肉、五官七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五个脏腑系统,在生理情况下,本脏腑系统内部、脏腑系统与脏腑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人体大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自然界、社会之间,存在着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多维联系,相互促进与制约,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在病理情况下,五脏系统又相互影响;简而言之曰—五脏相关。
9 Y4 G9 M  k" [6 p我之所以提出要为中医“五行学说”正名,把中医“五行学说”改为“五脏相关学说”,主要基于下述理由:
; R$ j& Q+ ]2 j- F  C! ~# N首先我认为,开展中医传统研究,应着重继承中医的理论精华,提取其中的科学内核,再经一番加工和提高,使之成为源于该理论、又高于该理论的学说,即立足继承,着眼提高。如上所述,中医“五行学说”的理论精华、科学内核在于揭示了五脏及其他器官组织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联系。“五脏相关学说”继承了中医“五行学说”的精华,提取出其科学内核—相互联系的辩证法思想,又赋与它现代系统论的内容,这样将有利于体现中医的系统观,有利于避免中医“五行学说”中存在的机械刻板的局限性,有利于指导临床灵活地辨证论治。可以说,“五脏相关学说”是中医“五脏学说”的继承和提高。6 d# B2 E% b) K7 B# j7 E" c
其次,把中医“五行学说”改为“五脏相关学说”,解决了中医“五行学说”名实不符,内容与形式不统一的矛盾,避免了前述提及的无端误解,使中医理论更易于为现代读者所理解和掌握。
4 z6 R; t; e. P$ o& z' v+ {# J事实上,近二三十年来,我一直在用“五脏相关学说”指导临床实践,对于杂病之辨证论治尤其如此。例如我对冠心病的辨证论治,认为该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正虚、标实瘀,由于心气不足、心阴亏损,导致气血运行为痰与不畅,痰浊瘀血内闭,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气虚、阴虚、痰浊、瘀血构成了冠心病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其病机与肝肾脾胃亦有关,尤与脾胃较密切。因而制定了益气健脾、化痰通瘀的治疗原则,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效果满意。其他如对重症肌无力、慢性肝炎等病的治疗,也莫不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而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9 i% F3 K  Z3 _2 s" ^1 A综上所述,用“五脏相关学说”以取代“五行学说”是可行的。这不是推翻“五行学说”,而是立足于发展“五行学说”。
5 k  i: j' N0 W, S  K) c历史在前进,中医在发展。中医要飞跃地发展,必须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但往往需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只图在中医理论体系由量变到质变过程中起一点触酶的作用,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共鸣,望我同志,不吝指正。
- E6 ?) V+ C/ C3 H' c+ ]  R( 本文刊于《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 t$ L. n7 D. @) i+ i, u' Z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2 17:00:45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2 17:00& m$ o9 U, B; V3 d$ k6 ?; M- i
邓铁涛大师1988年,在《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g" C4 M0 I/ d& L+ V  u+ r6 k
发表文章《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此后 ...
, E. F$ ]$ O% W0 S0 V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 H3 g. o4 v. ]" J! h' B* q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9 c5 S: t0 K5 ]6 F9 t出版年: 2010-6
# u4 h2 {, X: i& j3 ]  i3 n页数: 436
3 v" [' I5 k, _- d- u- D' J定价: 47.00元
6 p& Z- C: n9 H6 Z( C# yISBN: 9787535952691
  O, W& I8 O. m5 @' [4 q/ B豆瓣评分- [6 o( I8 ?' P0 j0 I- h& K  m" x
评价人数不足
2 m6 m+ H2 ^1 s# l# o评价:     1 p; f8 d( V- }4 {5 V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D% K/ V" w2 F- I" M
分享到   
( t% c1 B  g7 i9 t% }推荐, {/ \7 X# }$ }) k# h0 f

  x* C; P; U+ W0 N" G9 T: J内容简介  · · · · · ·
4 L* `0 R8 n& [. i7 u# m$ b《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中医专家邓铁涛教授指出,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最重要的意义是五脏相关思想,而其原有的一些机械思维脱离中医临床实际,应加以扬弃,提出以中医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的论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深入地研究了中医运用五行学说的学术史,指出五行学说在早期对中医学术体系和整体论思想的形成有积极意义。但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历代医家对五脏整体相关的认识已经超越了五行学说,形成了更具体、更丰富的五脏系统相关联模式,阐明了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同时对五脏相关学说的内涵进行了初步论述,提出了开放式的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构想。6 c+ J) z: ?: q2 [$ Q- `! @3 M
; z2 E; X4 o* n- q$ M* \
我来说两句
: G+ v' X5 |! }% r' [短评  · · · · · ·# S8 i+ X& y) }- ~& V0 Z
热门 / 最新 / 好友. z4 r; f4 c, @, q) O: C8 d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R' E+ s- i0 G3 k0 u8 {8 ?4 L( ?

6 {; G9 g9 T  h5 w5 H% i. [我要写书评
0 B+ X' g( p6 k, L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 I; ~  I0 y8 E( R+ |  v论坛  · · · · ·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2 17:05:07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2 17:001 _# [& Z( Q% Z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
" ]: @) _- ~2 u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6 G$ l8 D' b; w( }
出版年: 2010-6

6 W" h$ b3 V/ o( Y; l! w基于河图洛书的中医内外相关学说探讨 - 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efe ... wkts_=1678611799096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2 17:15:46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2 17:05
" t/ l4 X. M) u, J+ Y基于河图洛书的中医内外相关学说探讨 - 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efebdbbbd3d233d4b14e85 ...
8 Q+ Q1 S9 ?% ?4 N! i6 [
「河洛回生圈疗法」——拯救更多生命,帮助大家脱离疾病苦海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X# i" R4 K+ A* h4 T

0 |0 H2 D3 P+ ]" T棍棍英语最牛掰: o7 G  f% i$ u
二叶舞鹤2. e7 R. v* s& l1 t' t& D
今天发这个帖子,是因为希望帮助更多受苦受难的人们早日解除痛苦。
& O5 M  j! P: e- B我的中医朋友,有幸了解「河洛回生圈疗法」,并且跟随名师学习,用此法帮助了一些有疑难杂症多年求治无效,甚至是癌症晚期的患者康复。
1 v5 t. r* `: ~( l% ~' R
/ ]6 c1 d6 [: O4 T
- |) L; u5 y8 _( y5 b在网上,要搜到这个河洛回生圈疗法的信息,非常简单。但是不搜索这个字眼,想要知道这个疗法的途径,却并不多。现在国内治疗癌症、肿瘤,一般采取化疗、手术的方式,我并不想喷西医,但是我希望能够有多一些人知道这个方法,从而获得更好的救助,减少痛苦。
- |0 m# T2 `6 M; |2 x0 ?; z
2 s" t' H& j! g0 \" Y
6 \8 {8 s! ?% X# I今天,我摘取“曹东义”老师在网上一些医药学网站上发布关于“圈疗”的言论,大家看了如果想要了解的话可以自己直接去百度,我只希望,这项技术能被越来越多人知晓,拯救更多生命,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也让大家明白到一个道理,一个中国无论从中医还是哲学上都在讲的道理,养生养生,生命健康并非靠医药治疗,而是在于恢复人体的生命力,让人体循环重新进入平衡,从而提升或者恢复人体的自愈能力。9 e, y  X& o4 r# k7 X; |2 ]1 a
* h) W6 t0 D& e  }& q8 X! B2 M

( J" c& V, h* g1 R0 h5 L--------------------------------------------------------
: C# }  r; b$ K8 e& i【 “河洛回生”系统涂药八大疗法,经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传统知识保护中心整理申报,已经全部或部分成为国家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5月2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列入高新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 ~8 t( A7 F4 i+ H7 `
6 T" Z, n) Y' m5 F% {( v7 h: s
5 T' l$ B$ i# Z“河洛回生”——“圈疗”,是在民间中医刘俊岑、刘淑香用圈疗方法医治癌瘤和各种疑难病的基础上,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内外相关、内病外治的“生成之学”结合起来,升级换代的指导理论,从而具有普遍的临床指导意义,拓展了其应用的范围;并且它与现代人体彩绘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有共通之处。因此,通过“集成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河洛回生”之道,与“河洛回生”之术。 “圈疗”的原理,不再是西医模式指导下的“透皮吸收”作用,而是中医整体“界面医学”的内外相关理论指导下的“通瘀提毒”。- I: \4 Q2 A; V( D: ^
: \) q% O2 @9 B: {) r$ w
  X6 T' |6 c& m' ], }; a( D  g2 o
刘峻岑先生在咸阳期间创造了圈疗,他工作的卫生院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由于突出的疗效被人们遐迩传闻,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 T# P: I5 j' n& P; l2 N+ n「陕西省咸阳市新兴建筑队百宝须,于1970年开始患头疼、喉疼,全身时冷时热。咸阳市医院检查为:“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查为:“蝶斗肿瘤”,都认为不能动手术。他又先后到北京、天津等地的30多家医院求治,都认为是不治之症。 1977年12月,他慕名来找老中医刘俊岑,刘中医询问他的病历后,答应试治先给他剃光头,施予圈疗法,圈后只见头上直冒热气,3天后病症就消失了。」( {9 ?: b2 a  [9 [; Q0 [
5 U! x" E5 ~- @9 B. O! R( ~

' y  z- c4 N, f  d6 l" T2 V% g& P今天只可以更贴到这里了,因为我在中医论坛上的账号认证需要到今天晚上才能通过,届时能够更加详细浏览圈疗信息时,会继续更贴。
& y3 q, b0 Q3 G$ x, q希望贴吧的工作人员不要以为我在卖广告,这是中医传承的智慧,不应该被阻挡。
3 |" C' k; S& y' E. U7 F9 F2 G" T/ b1 f# Q2 \
「河洛回生圈疗法」——拯救更多生命,帮助大家脱离疾病苦海【中药学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5863886018?red_tag=0437675476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2 17:28:08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2 17:05
& M9 p$ |6 r  Q, K1 }基于河图洛书的中医内外相关学说探讨 - 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efebdbbbd3d233d4b14e85 ...

3 j' O. D- `+ D0 z基于河图洛书的中医内外相关学说探讨& L6 b# X+ U* `( T
  张相鹏1  王红霞2  张培红2 曹东义△& O: b+ D" l; L
(1. 河北中医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河北 石家庄050011;2.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 石家庄050031 )
6 W  h% r6 v, Q/ c1 {△通讯作者9 H/ M6 |4 i2 Y: q" _/ v. U- T; ^4 E
摘要: 中医“内外相关”学说是曹东义教授在河图洛书思想基础上,结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理论提出的学术观点。河洛文化是中医的根脉和源泉,“五脏相关”理论,重点强调五脏六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理病理特点,对于人体的影响。“内外相关”学说,立足河洛中医整体生成的思想,受五脏相关理论的启发,概括说明人体内外、表里、阴阳、脏腑之间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一学术思想,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延伸,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 [' v) b, K* e1 E关键词:河图洛书;内外相关;五脏相关;整体观念;内病外治
- R* I9 q4 m9 ~  h$ R" ~2 ~3 ?《易经》被奉为群经之首, 中医历来有“医易同源”的说法,但是追溯《易经》的源头则必须研究河图洛书之学。河图洛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文化起源的根脉,是东方文明的基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周易·系词》说:“天生神物,圣人执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以其独特的中华文化思想,哲学智慧,将继续指导中医原创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中医“内外相关”学说,源于河图洛书的思想,概括说明人体内外、表里、阴阳之间的关系,说明人体是与天地、四时、社会、相互联系沟通的内外相关的整体。这一学说,将为疾病的发生、传变、诊断、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 {6 F8 i8 ^* Y" l/ I
1河图洛书整体生成之道与内外相关" T0 {; v; z0 \( T: T7 }; e
河图洛书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成观,影响产生了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以此为哲学思想指导,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是中医原创思维的集中体现。" c( z9 P( E7 f( g
1.1河洛与阴阳# ^, G6 N# P8 e$ r+ P' N
无字天书河图与洛书,只有十个、九个黑白点构成图形,而没有文字的史前文化,靠着一代一代的口碑相传,流传下来。它是我国远古时期符号文明的产物,史前期科学发展的重要归结,被称为“无字天书”、“先天之学”。 河图是由1、2、3、4、5、6、7、8、9、10 ,10个数排列而成,5和10构成中宫。奇数1、3、5、7、9为白点,为阳数,代表天;偶数2、4、6、8、10为黑点,为阴数,代表地(如图1)。阳数之和为25,阴数之和为30,两者之和为55,故《周易·系辞》云:“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洛书由1、2、3、4、5、6、7、8、9, 9个数排列而成,横、竖、斜三行数之和均为15。阳数位居四正(东、西、南、北),代表天;阴数位居四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代表地(如图2)。[1]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这与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生成的。古老的河图洛书把天地阴阳相生、相成的道理,通过数字表达出来。河图洛书奠定了中医阴阳学术思想的基础,逐渐形成了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的基本学术内容。
4 K6 P6 O) D5 p+ c4 f1.2河洛与五行
* `4 h" h$ f! O, _) \9 f河图洛书是五行之根源,河图为体,洛书为用。中五为轴,河图左旋,则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洛书右转,则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所以,清代江永《河洛精蕴》云:“生克之理出于《图》《书》。《图》以五十土生四九金,由金而水、而木、而火、而土,皆顺生”。[2] 河图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洛书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五行的生克制化、运动不息、相互联系、升降出入,生长收藏的基本理论,体现在河洛文化思想中。所以,河洛五行建立了,时空整体、形神一体、五脏和谐的中医藏象理论。
1 F! b5 o( S9 p% |& A1 g1.2河洛与内外& {6 x9 b% p& H) p- P$ f
河图和洛书,由象、数、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以中央脾为枢纽,联系上下、左右、四正、四隅,构建了中医的元气、阴阳、五行、藏象理论,是一个内外相关的整体。河洛实际上,构成一个永不停息的内外一体的圆运动,这样的学术思想,影响了中医各家学说,奠定了中医经典理论的形成。如,河洛思想影响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重视阳气以及中土的思想;陶弘景《辅行决》六合辨证的思想;李东垣《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思想;黄元御《四圣心源》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观点;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中土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运轮复轴的思想。可见,河图和洛书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生成的哲学思想,为中医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突出体现了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为联系的,表里、内外、上下相关的统一整体。9 F  Z! g6 e2 i6 Z' u: a. P4 r
' n; q4 a0 M* g  ?+ K, K+ K7 w
# a4 `3 x1 H, i6 J9 x) w
图1                          图23 E; ~1 k% A0 v* \3 f
2五脏相关启发内外相关4 o( z7 t5 Z5 K  G- W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五脏相关理论是邓铁涛教授主要的学术思想之一。“五脏相关”,首见于邓铁涛教授 1961年 《广东中医》 第 4期 “研究整理祖国医学遗产 ”一文中,1988 年邓老在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发表“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正式提出“五脏相关”的概念。[3]之后,“五脏相关”被列为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在2005年,“五脏相关”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课题,在邓铁涛教授带领团队下,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进行系统研究。邓铁涛教授团队运用五脏相关理论治疗胸痹,认为发病虽然为心,但与肝、脾、肺、肾四脏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冠心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痊愈与心、肝、脾、肺、肾五脏相关,冠心病早期与心肾相关,冠心病形成期与心肝、心脾相关,冠心病后期与心肺、心肾相关,治疗冠心病应以“脾心相关、肺心相关、肾心相关、肝心相关”为指导,取得了理论与临床的重大突破。[4] 曹东义教授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徒弟,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学习邓老五脏相关理论,在治疗风湿病中提出“病在关节、根在五脏、内外相关”的学术思想。按照“补虚益损、内外结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系统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5] 在研究中医经典理论、中医河洛文化,结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曹东义教授把这一学术思想,逐渐整理完善,形成了中医“内外相关”学说。7 l3 Y2 {* \1 h
3内外相关学说的主要内容) G& ~0 E4 u4 }6 `$ J
曹东义教授在研究河图洛书的思想基础上,结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理论,正式提出了中医“内外相关”学说。该学说,立足河洛中医整体生成的思想,联系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理病理特点,概括说明人体内外、表里、阴阳、脏腑之间是完整的有机整体,简称内外相关。
* ~: w8 }) \0 R& x8 G' X3.1外邪伤内,外病内传; {: ]8 g0 X8 j' V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论述,中医发病原因包括三类,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常常是致病的先导,六淫之邪易伤肌表,起病之初为表证、病势浅、病情轻、症状少、此时容易治疗。例如,当疾病处在太阳表证阶段或卫分阶段时,经过解表透邪,则治愈在表证阶段,若临床误治、失治,疾病会传变出现变证、坏病。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杂病论》也称是临床上救误代表作,表证失治、误治,邪未去而正又伤,比如,表证伤阳的桂枝加附子汤证;表证身痛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表证心悸的桂枝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表证欲作奔豚的桂枝加桂汤等证,所以医圣张仲景随提出了“观其脉症,随证治之”的辩证论治的治疗思想。[6]临床中表证的治疗非常重要,否则,疾病会向里传变,由三阳证变为三阴证,由卫分变为营血分,这就是曹东义教授提出的“突变虚寒,转为内伤”的观点。扁鹊见蔡桓公的事例也说明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到疾病深入骨髓则已成难治之危症。外感与内伤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受各种因素影响会出现相互转化和传变,在2003年非典爆发时,很多患者在后期表现为里虚寒、阳气大衰的三阴衰竭亡阳急危表现,治疗就不能默守陈规、拘于一理、死守一法、一成不变。[7]疾病发生是有表到里、有浅及深、由轻到重、步步深入过程,所以治疗要及时正确,使病在表浅时就驱除体外,不至于外邪伤内、外病内传,酿成大病。
& b" _) `5 S5 d' {3.2内病外显,内病外诊
: }8 j( U5 [/ s+ R, p; m; [0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在“五脏相关”理论中说:“五脏相关就是指在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及其相应的六腑、四肢、皮毛、筋、脉、肉、五官七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五个脏腑系统,在生理上,相互配合、相互为用,病理情况下,相互制约、相互影响。[8]《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内臧,则知其所病矣”;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有很多发挥和论述, 《丹溪心法》中阐述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杨上善解释为“各视外侯,则知所生病矣”;张景岳说“外形即明,内藏可察 ”;张志聪说“六腑内合五脏,外应与于皮肉筋骨,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9]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外在的四肢、皮毛、筋脉的变化,就可探知人体内在脏腑病变。例如,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一个人面色反应其气血盛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肿瘤患者在后期出现“恶病质”体瘦如柴、面色痿黄、目光无神、呼吸微弱,一派脏腑精气衰败的表现。内病外显,内病外诊,正是中医诊断学中“司外踹内”、“见微知著”原理体现。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在外收集患者资料,就可以探知脏腑的病理变化,这正是与西医诊断思维不同体现了中医诊断思维特色,是中医整体观具体应用,同时体现了中医内外相关学术观点。) `0 O! s) U, K0 M1 }% B0 J$ _4 d# n
3.3内病外治,外治内效2 a  f2 @/ \1 H$ K$ H
中医外治法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发明了“砭石”、“石针”、“骨针”、“按跷”、“导引”之术。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提高,中医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问世与后世历代医家发展应用,中医外治法理论和技术逐步完善,现在针灸、按摩、刮痧、拔罐、膏药、贴敷、外洗、气功等外治疗法,虽然施治在外或针刺按摩四肢远端的穴位,却能调理脏腑,是中医临床治病的特色。[10]中医外治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如今中医外治疗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探讨内病外治,外治内效的机理,不能简单理解为透皮吸收、经络传导,还要回归到中医原创思维。内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是一个有表及里或本气自病、邪自内生的动态过程,因此,治疗应该因势利导、扶正驱邪、通瘀提毒、透邪外出。中医外治疗法在治疗疾病时,以皮肤为作用媒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中医通过皮毛治病是中医大智慧,皮毛即是疾病受邪有表及里的来路,也是疾病由里出表的去路,在临床中运用“玄府”理论,已广泛运用于五官、内科、外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治疗,体现了“善治者治皮毛”的学术思想。[11]皮肤通过经络沟通了内外、表里、气血,阴阳,是治疗疾病的重要通道、媒介、载体。肺合皮毛,肺与五脏相关,治疗作用于皮肤实际上就是治疗五脏,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恢复气机升降出入、气血通畅、达到治疗内在脏腑疾病的效果,这也称为施治于外,神应于中----界面治疗。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种外治的“中草药药物圈疗新法”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等疑难杂症,就是内病外治、外治内效,施治于外、神应于中的具体应用,现在该外治疗法已成为“国家中医传统知识保护项目”。[12]* y6 m1 ~$ L9 k+ V+ j5 ?1 h
3.4外病内治,内治外效2 R) O& v2 K5 e" n5 H' C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点,就决定了中医治病不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注重局部病变的狭隘思维,还要考虑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等人体的整体表现对疾病的影响。局部是整体的反应、内外是一体,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等表现在外的病变,应该在外治情况下,结合内治疗法治疗。外部疾病的症状,反应了人体脏腑功能状态改变,是整体失调表现,曹东义教授就是基于这样观点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患者,常表现有乏力、易感、呐呆、失眠等内伤的临床症状。例如,银屑病是一种难治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由外邪内侵,七情内伤,脾胃失和等因素所致,银屑病病因病机以血热论、血瘀论、血虚论最有代表性,该病发生主要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紊乱、营卫失和、寒热错杂、浊毒内蕴等因素有关。[13]皮肤病发病特点是病在皮肤、根在脏腑,不能见皮治皮,不求病根所在,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否则永无愈期,治疗应以调和脏腑、平衡阴阳、养血祛风、清热凉血、化瘀解毒、扶正透邪等内治之法治疗该病常取得满意效果。病在外、伤在内这一认识,是曹东义教授提出外病内治,内治外效的观点的基础。治病求本、本于阴阳、本立而道生,正是体现了中医五脏相关性、内外相关性的整体观。
' M- _  f6 N5 s/ r7 X4学说基本特点
$ |9 b% j! B. X- q) Y4 [中医“内外相关”学说,吸收了河图洛书整体生成的智慧,立足中医的阴阳五行基本理论内核,更加突出了人是一个内外相关、和谐统一的整体,与天地、四时阴阳,相互感应、相互影响。首先,反映了中医的整体观,《素问》:“根于内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故植物去皮则死。气在外也,动物伤内则死,神在中也。”,神机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是主宰调控生命活动的机制;而气立则是生命得以维持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着生命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内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是保障生命活动的基础,体现了生命的整体性。[14]其次,反应了中医的联系观,内外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言外必有内、言内必有外。《黄帝内经》说:“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内外之间存在着生理、病理,互根互用的联系。再次,体现了中医发展观,内外相关说明了疾病发病、发展、变化、痊愈的动态过程,有助于提高医生辩证论治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整体观、联系观、发展观,正是河图洛书思想的核心观念,内外相关学说吸收了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形成了中医“内外相关”学说,从理论到实践指导着中医临床。
  R9 J1 Z% u! h! P+ a: n结语4 m9 y1 {# G" w, v* v
曹东义教授一直提倡,中医药发展离不开“理论自信、传承自觉、疗效自强、体系自立”。[15]继承与创新对未来中医药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医“内外相关”学说,是在继承中医理论的源头河图洛书思想基础上,结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理论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第一,内外相关学说,总结概括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的机理,揭示了疾病从外感到内伤传变、相互转化的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伤寒论》、《温病学》六经、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基本思想。第二,内外相关学说,说明了任何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都有它的外部征象,医生可以透过患者的外部表现,可以探知疾病内部的本质和身体状态,给疾病诊断提供了思路。第三,内外相关学说,阐发了中医外治的机理,通过外治内效、内外相关,结合皮肤界面医学的认识,进一步解释了外治疗法的作用原理,为临床的外治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给内伤性杂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K8 }1 F' O1 `8 _$ a, u* h" S3 r5 D+ v3 \: d; o
参考文献2 ~- b3 `" g; ~& }  W
[1]罗安明,李忠. 以河图洛书为指导的中医治癌思路探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107,32(6):2578-2579.
2 b# ?8 o: m& l' _: |) ^[2] 清·江永.河洛精蕴.冯雷益,整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14-249.) f& D8 i1 v! ^% |1 N+ a( Z3 w
[3] 徐志伟,刘小斌,邱仕君等. 中医 “五脏相关 ” 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初步研究[J].广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 6):475.
  ]7 _% ?6 M! w* [4 `[4] 孙海娇,吴焕林. 吴焕林教授从五脏相关治疗冠心病临证经验[J].四川中医,2017,35 (2):18-19. ( ]0 w. c! c; ]/ ^
[5] 曹东义.“补虚益损”在风湿病诊治中的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J].2012,1 (4):38-41.
4 Q6 ]: \6 d2 C# q[6] 曹东义,郭双庚,王丽等.论张仲景对外感理论的继承与创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2):56.
+ V) ]: H+ a9 i7 `) ^0 a[7] 曹东义.中医群英战SARS[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25-27.
) s. N! b; v7 |2 R8 m5 K: K: W; V5 Y[8] 陈坚雄,邱仕君,肖莹. 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J].广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 (2):87., Y. n4 D/ z: y/ ?! O# Q
[9] 李海玉,刘理想,陆广莘. “视其外应,以知内藏”解读—国医大师陆广莘对辨证诊断的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2):1306.2 @. o' u9 y. n* d
[10] 朱庆文.论中医外治的发展道路[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2):34.1 G% {6 p3 T4 m' B
[11] 王振春,罗再琼,敬樱等. 玄府理论的临床应用进展与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90.
9 `, f# K$ @. |/ W2 j9 U[12] 曹东义,裴林.杏林寻宝保护中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81-82.
# ~/ i9 S  a- Q" R, s, m[13] 杨家福.中医对银屑病研究治疗的新进展[J].求医问药,2011,9(11):87.2 P4 D$ {; U; ]/ i
[14] 翟双庆. 内经谈神机与气立[N].中国中医药报,2012-2-24(5).
9 n1 y% p; i6 A/ s# M% B7 k% n[15] 曹东义. 中医只有“理论自信 ”方能促进“疗效自强 ” [J].中医药通报,2015,14(2):1-3.
& \9 Y" X0 V; J  O/ F' ?9 i" ?& U  b. S# i5 w. J6 x

1 h& Q% p, k' l  f/ w  L* \( }6 Y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2 20:00:18 | 阅读全部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0 W  f# u, _/ ~9 Y/ P好的,谢谢!2 Q6 U$ H7 s/ K% c7 G; \6 a% [
( G! f1 @6 n4 j3 d! r4 J6 u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t+ P4 \. N9 U+ j+ y7 N4 J[链接]我的研究生同学王友智先生体验“电灸疗法”及其思考[来自:燕赵中医]
1 M% l' Q+ s% [* z7 n
6 q# W+ H- e0 j' y; P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L1 i( c9 R; x, \+ z+ X这个话题,也有一千多人关注了,五行与五脏的话题,可能有更多人关注9 Q2 Y3 j0 z; s! x
0 ]% G; H8 h% G* s  w6 ]; u& x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p9 [2 J1 j) Z7 [* g' |: A( K
[链接]资深中医专家王友智先生,论五行与五脏的关系[来自:燕赵中医]
- v0 u5 H7 N; r5 w
1 X8 L; M/ M5 Q! C. D! g7 O' J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y! N5 U: p) o3 E
你看看,如有不妥,我可以修改
8 Q5 ^) J: |1 I6 w% I0 S8 T+ ?6 g/ \' [
王友智:
* n+ F- @6 N) I7 V; x5 e, m师兄好!& M- T% W" C7 z5 s* {
我看了,没什么问题。! E+ W* V  j+ l
谢谢您的大力推广。
+ ]3 Z8 X  d7 c7 L( `
+ L& i3 E* t! R要是您不嫌弃,我可以把这两年来写下的一些关于中医的感悟发给您,请您帮忙取舍是否有见地。可用的,您帮忙加以润色后推送出去,那怕对人起到一点点启迪也是好的。% E3 }! U& ]) {+ H0 L; W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