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2-17 06: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6 w6 a3 q7 F+ hSPARC计划的提出,给国内外针灸从业者和研究者不小的触动。有专家说SPARC是受针灸疗法的启发而产生的一种类针灸的治疗,也有人担心SPARC会抢走针灸的市场而价格要高几倍或几十倍。
, u0 Z$ q3 J9 y3 b- o/ s" d/ e7 d2 o7 j. O; u& g3 o
针灸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率先走向世界,全球已有183个国家应用针灸。随着针灸国际化及其在海外的本土化,挑战和危机也逐步显现,呈现出传统和现代并存的两种针灸。而现代针灸的发展凸显出去“中国化”现象,出现了“日本针灸”“法国针灸”“英国针灸”“美国干针”等不同流派[9]。“西方针灸学”的提出是传统针灸与现代科学的碰撞,也是对“中国针灸”的挑战和冲击[10]。
/ D1 k1 L8 B1 x/ ~3 M+ o同时,在中国也有各种针灸流派的出现,从发源地来说有澄江针灸、齐鲁针灸、燕赵针灸、岭南针灸、海派针灸等。以创始人分,有上海陆氏、云南管氏针灸等,类似于古代的门派。以针具分,有浮针、针刀、皮内针、圆利针、银质针等,往往亦与某创始人有关。以机制分,有神经派、肌肉派、治神派等。以部位分,有耳针、腹针、眼针等,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9 O; }# f {2 M9 ?- y" K9 {5 m6 |) }但是无论是世界针灸流派还是国内各种流派的出现,都对针灸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挑战。国际针灸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报告,得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相互矛盾的结果,也一时掀起国际上质疑针灸临床疗效的风波。也有学者担心这样发展下去,针灸学科将被肢解,针灸理论将成碎片。如何保证针灸学科的发展,寻找各类针灸疗法背后合理的科学内涵,也是针灸工作者的使命。# S% [2 ^! x7 t# Y! ?2 i
传统针灸理论的科学内涵一直是国内针灸界关注的重点。无论是“针刺镇痛机制研究”还是“经穴脏腑相关研究”,以及近年来“穴位敏化的研究”,都是针灸理论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典范,都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针灸理论。
, q: s, H9 u, a# r5 M( E- A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自2005年提出的“穴位效应规律的研究”,寻找刺激不同穴位对内脏功能的调控规律,和SPARC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研究穴位对靶器官的特异性调节中的“一穴多脏”“多穴一脏”的调节规律,以及单元穴位和集元穴位的调节规律理论,均是希望找到穴位刺激靶器官的精准调控规律,而且提出的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11]、抑郁症等[12],和SPARC的神经科学基础同出一辙。. ?% T, Q! g7 K$ R6 b8 x( j
那么SPARC研究计划,到底是针灸研究的推手,还是挑战?结合近年来对穴位刺激调控内脏功能的研究,我们认为二者各有所长。& i0 a! {( l3 u+ ~
针灸通过刺激体表穴位治疗内脏疾病所依据的理论,从传统来说,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从现代神经科学理论来说,躯体交感反射、躯体内脏在不同神经水平的信息汇聚,都可以解释针刺调控内脏功能的机制。针刺研究者也希望找到针刺刺激的神经编码和对内脏调控过程的解码,从而调节刺激参数,达到对内脏的精准调节。这是一个理想的针刺作用机制的揭示。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这方面的工作还没有满意的结果。而SPARC的研究基础第一步也是绘制出支配内脏的神经图谱,并记录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编码。可以说在外周调控的机制上,二者的科学基础是一致的。8 ^# y+ m- f5 u0 s
然而,二者还有很多不同。针灸治疗寻找内脏病变的反应点,通过各种不同的刺激手段,刺激躯体体表,调节内脏的功能。其间要经过多重神经环路,有多个神经反馈参与,是一个基于体表刺激调动机体内稳态的调节,调节的效应有限却安全。而SPARC直接作用于外周神经,可以达到精准高效的调节,但是没有反馈的环路调控,难免会产生机体耐受或不良反应。因此,在触发刺激这一始动环节和靶器官效应的反馈抑制等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当然,针灸治疗是躯体体表刺激,操作简单,而SPARC是植入体内的治疗,手术和装备都非常依赖于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
) C/ N- ?( y5 T; R, |从以上可以看出,SPARC计划和针灸还有很多不同,但SPARC计划一定是揭示针灸作用机制的一个有力推手。
8 x% b. ~2 ^0 j" V/ X/ c2 Y5 展望, L+ f3 R9 q5 U; d& T6 p. c1 u
/ d5 `3 u8 m. e$ N$ q) Y' D0 h' {
1 @- m1 M/ A. c( a. F( o/ | v6 i6 i N
' i. N9 g9 H: s; @8 u外周神经系统是机体的信息高速公路,连接着大量的感觉和运动信号,监控着机体的状态,并影响着脑和内脏功能,从而保持机体健康。因此,SPARC和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的再次碰撞,一定可以更好地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系统,达到精准治疗。+ ^4 S; K/ D" [+ [' ~8 O
0 s0 W) d% v+ Q1 |" w8 ]/ o: {
在这个历史时刻,也需要中国乃至世界的多学科的科学家们加入到针灸研究的行列,共同克服研究过程中的技术瓶颈,为针灸穴位精准调控靶器官功能的研究助力。正如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我们可能在这个10年中看不到电子治疗的许多潜力,因为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但是随着电子治疗的广泛应用,新的技术更新,电源的改进,如改造成理想的无线可充电持久使用的电池等,当这些技术更新都可以实现的时候,标志着制药工业的完全转型”。同样,我们也期待,针灸穴位通过调控刺激达到精准治疗疾病的目的。那时候,无论“电子药”还是“针灸药”,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F" F6 p y, O' K
w2 i0 s0 d9 Y* \- B' J图片
4 Q' A/ G9 ?. }9 i$ v4 y6 B& D7 D0 I4 F( `2 O) M N6 a
5 }, t, T/ b1 G+ a w8 d8 x% t: p
参考文献" t8 ^6 j. Y2 k0 A
0 ^, v! I9 A& _8 _" W7 ~[1] FAMM K, LITT B, TRACEY K J, et al. Drug discovery: a jump-start for electroceuticals[J]. Nature, 2013, 496(7444):159-161.
) H( K9 Q- \( G: l[2] WALTZ E. A spark at the periphery[J]. Nat Biotechnol, 2016, 34(9):904-908.9 r' z% m( o) H
: ^; R8 B. z7 _[3]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imulating perpheral activity to relieve conditions[EB/OL]. http://commonfund.nih.gov/sparc.7 a$ u) v! _6 E
6 U) Z/ V9 P* a3 {8 r& J& B
[4] ELLIOTT R E,MORSI A,KALHORN S P,et al.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n 436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epilepsy:long-term outcomes and predictors of response[J].Epilepsy Behav,2011,20(1):57-63./ J, d$ c: r9 H. N/ K7 Z8 L9 b
( |5 f" i( e! P- B9 `, Q1 p
[5] SADLER R M,PURDY R A,RAHEY S.Vagal nerve stimulation aborts migraine in patient with intractable epilepsy[J].Cephalalgia,2002,22:482-484.
' g* f/ Z( D- _( L
/ w1 a& | k; U[6] BONAZ B,SINNIGER V,HOFFMANN D,et al.Chronic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n Crohn’s disease:a 6-month followup pilot study[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6,28(6):948-953.
: B5 E6 `" [0 D: a s j7 {# j' l1 n
[7] KOOPMAN F A,CHAVAN S S,MILJKO S,et al.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nhibits cytokine production and attenuates disease severit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6,11 (29):8284-8289.: F+ W4 P- Q9 b1 U
+ `1 h( F2 Y3 b/ B6 l[8] FOX D. The shock tactics set to shake up immunology[J]. Nature, 2017, 545(7652): 20-22.3 n5 {: j" u3 J4 s0 ~
( w8 D1 c% U( z0 w E7 ^1 b# ]# s[9] 吴章, 张树剑.海外古典针灸流派述略[J].中华医史杂志,2017,47(3):156-159.+ a, {0 j- {/ s
. Q: }. H( Z8 k2 p- k& ] S! \7 `
[10] 何伟,朱兵,喻晓春,等.西方针灸和中医针灸的比较与启示[J].中国针灸,2015,35(2):105-108.
+ _2 i# H) ^; D/ L8 G' ~8 u1 {2 ]5 p8 R% \5 d/ w! U
[11] HE W,JING X H,ZHU B,et al.The auriculo-vagal afferent pathway and its role in seizure suppression in rats[J]. BMC Neurosci,2013,14:85.
w: d+ n. l+ z' m
. T5 k& B. }) u" E+ `5 I0 _% X2 I[12] RONG P J,FANG J L,WANG L P,et al.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a study protocol for a double blind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2,12:255.. Y# M* Q5 l2 H8 N6 Z* [
* O3 [2 B" U# i( C: M3 v
; v( _9 M N K8 s/ e
" v3 U6 M3 H) N3 f+ ~针灸生:江青云, \5 o- Y) N6 V2 j
( P( o7 I* y/ @! d, N
针灸师:李宝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