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图解 以汤液经法图解读方剂配伍之秘 金锐 汤液经法图的来源和价值基本原理方剂分类识方解方的思路等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63.00' V' \3 X" y" d! i1 f
运费: | ¥ 0.00-999.00 | [tr][/tr]
+ h, M9 c/ M( x库存: | 3 件 | [url=]立即购买[/url][url=]收藏 / 分享[/url]
: t! r `% L7 z; E支付:[url=]微信支付[/url][url=]银行卡[/url][url=]支付宝[/url]# W4 G: y) w% }( H6 `& ~( j
3 @$ F* m& f- F* {
/ \5 b3 M2 m; v! R# l
$ {5 T5 b! T8 K+ z/ Q* Y& ]) [6 ?( L. l, K
: x5 P* Z9 Q# _* W3 u5 W: i- W" u' J" [- Y
+ S( q. f1 w( x0 O- t1 h! o
$ t; V+ n7 M+ G4 _2 X- j
' t8 O* U( i+ E. ~. e3 W
4 K5 T% d' ?1 r3 ]$ h* j
+ \$ L# s* a# F1 N% [商品详情书名:医方图解:以“汤液经法图”解读方剂配伍之秘- g' O# K4 s w" e2 H7 [# M2 ?
定价:69.0
6 S g8 N& ^) t" S/ l* @ISBN:9787513279048
3 Q& k& N* b, @0 E, r K/ q9 d作者:金锐
3 ]7 S# ?! Y# [' R& t# w& h! f版次:1
# b/ x8 ?+ T" E0 Y0 m# h出版时间:2023-03
4 u4 r8 @% f- c. G1 {2 A
) P9 b3 P3 t+ `' p4 V. a7 Y8 _内容提要:8 _' E7 R8 r1 v: S$ f# N) n/ E/ w. ?
中医中药的生命在于临床疗效,而临床疗效的载体之一, 是一张张中药处方。为什么有的处方有效,有的处方无效,有的处方效果好,有的处方效果不好呢?答案 在于组方配伍。何为组方配伍?君臣佐使是也。何为君臣佐使?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是也。但是,君臣佐使只是一个配伍框架,真正的组方配伍还需要更为 的信息,例如全方共多少药、组方选哪个药、药性怎么分布、用量怎么协调等。所以,一个 的中药组方,一定要在整体顶层设计下,完成一个精准的用药配伍,而不应该是任意合方和随意加减。那么,怎样实现这种精准的组方配伍呢?答案很可能 藏在一张古图中,名为“汤液经法图”。/ Q5 a/ {- G9 u" j7 K
“汤液经法图”从散佚到再现,可谓惊心动魄,其间 少有三劫。 劫,“汤液经法图”相传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但《汤液经法》原书早已散佚,无法得见,这个图是通过梁·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的转引而保留下来。 劫,《辅行诀》本身也非传世医书,而是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数量众多的各种经卷、绢画、佛像等文化瑰宝中,未被国外强盗掠走的那一小部分。根据史料,此书曾为法国人伯希和所看中,但在装垛起运时被道士王圆箓暗中扣下,并于1918年卖于医家张偓南。第三劫,张偓南将《辅行诀》装裱后作为家学世袭传承,但于1966年被毁,其孙张大昌2次将手抄本寄赠 中国中医研究院,经过王雪苔、马继兴、钱超尘等医史文献学家的考证校注和不懈努力,此图才得以再现。
/ Y$ g* \ n8 e2 ^% X6 R! m! N; H) `“汤液经法图”的实质, 是一幅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中医诊病用药的原理图。但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的是,在疾病诊断方面,“汤液经法图”侧重于八纲辨证中的虚实,以五脏虚实确定病因病机。在组方用药方面,“汤液经法图”侧重于药性理论中的五味,以五味补泻确定治则治法。而 某一脏腑的病证来说,虚证当补之,实证当泻之,虚实夹杂则补泻兼施,辅以化味调之,以此来综合配伍组方。例如,肝应风应木,风邪外感引起的恶风、头痛、汗出属于肝虚为主的虚实夹杂病证,于是以辛味补肝(桂枝和生姜)为主,以酸味泻肝(芍药)和甘味调肝缓肝(甘草和大枣)为辅,即成桂枝汤,用以祛风解表,配伍结构为“二辛一酸二甘”。如遇到“项背强几几”的患者,则增加辛味药麻黄辛温疏风,增加甘味药葛根柔筋缓急,即成葛根汤,用以解表舒筋,配伍结构为“三辛一酸三甘”。由此可见,运用“汤液经法图”原理识方解方,精准有效,一目了然。
! M8 d9 C9 C. f, f( d中医训诂学家钱超尘教授认为,“汤液经法图”是解开中医经方配伍之谜的钥匙,张仲景是在《汤液经法》基础上博采众方而成《伤寒杂病论》。但由于目前国内研究热情不高,遂一直未能有效的诠释其中的配伍原理。6 V# M9 I% D6 y2 N6 U1 [1 B' e( k
本团队深耕“汤液经法图”研究数年,发表了学术文章10余篇,科普文章10余篇,基本理清了常见百余 方剂的五味配伍原理和脏腑补泻定位,为还原中医组方配伍之谜提供了学术支持,现将前期结果集结成册。
& \- f' L8 e/ O4 Y `$ v. Q+ g
! y% N$ F8 l& G) Y" [! J, v, J9 I h" n
# o9 b9 H! R, B6 @* j: @作者简介:) p' e7 `1 O" Q.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药师, 作者发表文章50余篇,主笔专家共识4个,主编学术专著2部,科普专著3部。发表科普文章70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中成药处方点评的理论与实践》,《中成药案例点评》主编科普图书《小金药师说药事》,《小病药治》,《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
; M- C& a+ Y( [6 H1 H% |- l' c7 A u! _5 {; ~
目录:0 Q4 d( B3 l% o! V* e" Z) R
! p3 b# m6 k& G
1 R) }6 \) S3 r$ {
" f+ G3 t1 F; ^2 i A
$ a4 j5 B; g u3 b3 x
7 |6 g; f3 w k& q" t4 h6 W&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