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丁甘仁(1866一1926)是"孟河医派"的杰出代表,他开创了伤寒温病统一的新学派,采用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结合、经方与时方并用的新方法治疗外感热病,在医疗实践中 颇有创新。他十分关注中医教育事业,1916年创办中国第1所正式中医教育机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亲任主任,主持校务。至新中国成立前,该校共培养了30届学生 869人,大多数毕业生成了新中国中医医疗和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引用本文: 丁一谔. 丁甘仁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J].中华医史杂志,2016,46( 6 ):369-372.DOI:10.3760/cma.j.issn.0255-7053.2016.06.010正文作者信息 基金0关键词5主题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17引用 0 相关资源 视频 0论文0大综述0以下内容和版式版权归属中华医学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今年是笔者的曾祖父、江南中医一代宗师丁甘仁(1866一1926,图1)逝世90周年,作为一个著名的中医学家、近代中医教育的先驱,他为近代中医学的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开创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至今年夏天正好100周年,这个学校是中国第1所正式中医学校,是中国近代中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被人们赞为"名医摇篮"。图1丁甘仁像丁甘仁是"孟河医派"的杰出代表。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形成于江苏武进孟河镇的一个地方性医学流派。至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孟河费氏、马氏、巢氏、丁氏等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逐渐形成特点。之后,孟河医家又陆续向外发展,以其深厚的医学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其学术相传,至今未衰。20世纪20年代,苏州医者、医学评论家陆锦燧在上海记述道:"江浙间医家多以治瘟病名,独武进孟河名医辈出,并不专治瘟病,由是医家有孟河派、叶派之分"[1]。陆锦燧通过与其他医派的比较,显示了当时孟河医派具备的影响力和声望。丁甘仁在为常熟名医余听鸿《诊余集》所作《序言》中写道:"吾吴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2]。可以说孟河医派是在全国影响颇大、弟子最多、享誉盛名、传承久远的中医流派。在孟河医家中,是费氏开创了"醇正医学"的思想,尤以费氏家族的7世医家费伯雄(1800-1879)最为著名。费伯雄以擅治虚劳著称,取各家之长而舍其偏,强调一个"醇"字,归醇纠偏,平淡中出神奇,享誉于晚清。在清代,马氏家族医生也来到了盂河,由于他们有外科的专长,很快获得了声誉。马培之,字文植,在马家医生中最为著名。他先从祖父马省三习医16年,后来又得到了费伯雄的亲身传授,把费伯雄的内科专长补充到马氏家族的外科知识中,而成为盂河最为博学的医者之一。光绪六年(1880),马培之应诏进京为慈禧太后治病获愈,太后称他"脉理精细""能述病源""外来医生以马文植为最著",封他为三品御医,从此马培之声名大振。出身于巢氏世医家庭的巢崇山,从小继承祖业,初在孟河行医,后去上海悬壶50余年。他继承巢氏医学渊源,擅长内、外、喉科,以外科最精,临证经验丰富,以刀圭之术尤为独到,能以刀针手法治疗肠痈。他为孟河医者踏 进大上海建立了桥头堡。孟河4家中以丁家最晚,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丁甘仁,名泽周, 6岁入私塾,读四书五经。4年后开笔斐然成章。15岁时从学于堂兄丁松溪(费伯雄的学生),学到了费氏的中医理论与脉法,后又受业于圩塘马仲清,曾师从马培之,并从巢氏习外科,故通晓内、外、喉等科,兼蓄费、马、巢三家之长,再加上自己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后来成为一位名医大家。丁甘仁学成后,先后在苏州、无锡等地行医,1890年定居上海,经同乡巢崇山介绍,先在仁济善堂设诊,后又在广益善堂设诊。丁甘仁到上海不久又学业于皖南名医、伤寒大家汪莲石,后来2人成为挚友。他还与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夏应堂、曹颖甫等名医交往,吸取各家之长。因治疗伤寒时疫及烂喉丹痧等得心应手,每起沉疴,而医名大振。丁甘仁在学术思想上突破了伤寒派与温病派分立的格局,开创了伤寒温病统一的新学派,即"寒温统一"。丁甘仁在治疗外感热病时,打破常规,采用伤寒辨六经与温病辨卫气营血相结合、经方与时方并用的新方法。丁甘仁在医疗实践中也颇有创新。光绪二十二年(1896)初冬,沪上流行"烂喉痧"(即类似现代医学的猩红热)。"烂喉痧"是一种多发于冬春季节的传染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不日毙命。此病以贫苦之众罹患居多,沪上有数万人得该病,因医不及时或误治而死者,难计其数,一时人心惶恐,谈之色变。当时,中医、西医诊所皆人满为患,因不得其法,患者无功而返。惟丁氏医寓,疗效甚佳。一传百传,医道大行。"烂喉痧"一疫后,丁甘仁潜心研究,在马氏喉科的基础上,对喉痧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1912年,上海再次痧疫流行,此时他已经积累了经验,且认识到喉痧与白喉症虽类同,但病机与治则不尽相同。他在继承马氏喉科学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诊实践,体会到该病"以畅汗为第一要义""重痧不重喉,痧透喉自愈"。他自拟一套治喉痧方,并结合外用吹喉药,治疗喉痧得心应手,活人无计。丁甘仁在经济实力比较殷实以后,则投以十分的热情来关注中医教育事业。19世纪中叶之后,西学东渐,中医危亡,当时沪上中医界都靠私人传授医术,大多医生思想保守,往往秘而不宣,使从师问业者得不到一技之长。以丁甘仁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早就清醒地认识到父传子、师带徒的传统教育方式是落后的,必须吸取西方教育模式来办中医教育。他的这种思想和理念多次在与同行交流时或一些机构董事会上提出,得到一定响应后,他邀请上海名流李平书、王一亭诸公发起筹备,联合沪上名医谢利恒、夏应堂、费访壶、金百川等集资办学。为了使当局重视中医,进而让中医教育有望得到实践,他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一次机会。北洋政府要臣、大总统袁世凯亲信、管家袁乃宽染疾,久治不愈,特由京来沪请丁甘仁诊治。丁甘仁在诊病之余,竭力向袁表示想开办一所中医学校,以振兴国术,改良医学。后又正式将筹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之文呈于袁世凯。1915年,丁甘仁一面等待呈文批复,另一方面加紧在为筹办医校奔忙,投入了许多精力,进行着周密细致的计划安排,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由于他的声誉和影响力,上海滩许多著名人物如夏应堂、费访壶、殷受田、钱庠元、金百川等,都跻身于他麾下,对创办中医学校的举措,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或在经济上提供帮助,或在道义上给予支持,有些人还直接参与了筹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工作,并在以后的学校里担任要职。当然出钱出力最多的还是丁甘仁,正如他自己所说:"惟此经济之筹备,校舍之经营,鄙人之责也"[3]154-157。学校的校址选在白克路人和里珊家园丁氏寓所,可见其为办学已倾其所有。到了1916年春,丁甘仁呈大总统的《呈文》已半年有余,却毫无动静。原来,此时的袁世凯正忙于复辟帝制,根本无暇顾及这等"小事"。就在丁甘仁等人对北洋政府不抱希望的情形下,竟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1916年上半年,终于等来了内务部准予办学的批文。于是,丁甘仁通过新闻界对外发表办学《宣言书》,抒发了学校创办者们面对欧风美雨、中医危亡而痛心疾首的情感,也表达了"昌明医学,保存国粹"的办学宗旨。作为招生条件,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要求"国文清通、书法端正、身家清白、身体健全"的有志青年。这样的招生条件,为后来培养出高质量中医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16年8月23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终于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她标志着上海乃至全国有了第1所正式的中医教育专门机构。丁甘仁亲自担任主任,主持校务。他在"昌明医学,保存国粹"的思想指导下,将西方的教育模式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相结合,开创了近代中医教育的先河,100年前成立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被认为是中医发展史上的杰出创举。丁甘仁还亲自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制定了校训,即:"精诚勤笃"4个字。"精"一一学贵于精;"诚"-一待人以诚;"勤"一一业在于勤;"笃"--笃志不渝。开学典礼那天,全体师生和教职员工以及10余位建校发起人都出席了典礼仪式,包括丁甘仁、夏应堂、费访壶、谢观、柯春乔、金百川、陆家轩、何懋甫、张禾芬、钱庠元以及黄体仁、邵骥、赵绍承、徐访儒等,还有其他中医界的来宾。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学校,最初定为预科2年,本科3年(共5年)。预科课程有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诊断学、国文、修身、体操等。其中生理学的讲授内容有器官骨骸(含西医解剖知识)、脏腑体用(含西医生理卫生知识)、经络气化。本科3年主要学习中医临床各科知识,包括内科(含伤寒、温病、杂病)、妇科、幼科、外科、眼科、喉科以及国文、修身、体操、临床实习等。每周的课时均为36学时,每学期总计为720学时。学程中还设定针灸、骨伤2科为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自行选学。预科阶段的教材大多是由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自行编写的,如丁甘仁亲自编写了《医经辑要》《脉学辑要》《药性辑要》等讲义(1917年以思补山房名义刊印)。本科3年的课本,则大多选用明清医家的著作,如《伤寒论》的教材有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伤寒方歌括》等;温病讲义包括吴又可的《温疫论》、叶天士的《外感温热论》、 王孟英的《温热经纬》;杂病课用陈修园的《金匮要略浅注》、吴谦等的《医宗金鉴》,以及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为配合临床,丁甘仁又筹备沪南、沪北广益中医院作为实习基地。此前在丁甘仁给北洋政府大总统和教育部、内务部的《呈文》中就已经提到:"于学校附近设 立医院,兼施诊治,俾学生实地观摩,发宏造就;兼聘华人之精于西医者一人,凡遇病之可用西医法者,发西医法治之,学生可发兼通解剖,而补中医之不足[3]151-154。1917年春,广益善堂董事会作出决议,由丁甘仁具体负责筹建医院的各项事宜。这样,广益善堂在上海市的南北两地各建了一所中医院,称之为广益中医院南院、北院。同时又在南市石皮弄处建设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舍,从而使学校有了固定的校址(图2)。早期在医院担任医生者,除了丁甘仁、丁仲英父子外,还有中医专门学校的其他教员,1927年之后,则由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教师和毕业同学担任主要的医疗工作。其中有程门雪、刘佐彤、章次公、王一仁、秦伯未、党波平、朱霖生、黄鸿舫、王松山等。图2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大门1丁甘仁为中医办医院创建了良好开端。其后,其长孙丁济万又创华隆中医医院,门人秦伯未创立中医疗养院,门人程国树创办上海中医院,为中医办医院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广益中医院成立后,坚持施诊给药,济贫扶难。劳苦民众来求诊者,常免收诊金,甚还赠药,解其燃眉之困,令人无不敬重而感激。先生一直在贫民百姓中享有盛誉。后来有人统计,他们的门诊每年送药约20余万帖,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1926年丁甘仁去世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由丁济万接办,1932年更名为上海中医学院,至新中国成立前共培养了30 届学生869人。该校毕业生大都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乃至全国中医界的骨干,也为新中国的中医教育事业提供了师资力量。如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的程门雪、黄文东,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章次公、张伯臾、曹仲衡、许半龙、王慎轩、严苍山、王一仁、刘佐彤、高凌云、陈耀堂、杨树千、盛梦仙、徐衡之、张赞臣、杨志一、陈存仁、宋大仁等;还有丁济万的弟子裘沛然、张耀卿、潘澄濂、沈仲理、何时希、童少伯、韩哲仙、俞慎初、黄羡明、顾伯华、钟一棠、沈鹤峰、席德治、胡彭寿、巢伯舫、胡建华等,都堪称一代名医。11932年,丁济万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更名为上海中医学院,故门牌所写为"上海中医学院"。
F! U* ]" c' G4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