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496|回复: 1

老中医河间金栋先生讲述扁鹊学术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4

主题

69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41
发表于 2023-12-24 15: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4-1-2 08:29 编辑
) g# R# u( `+ p4 \
' H1 ?+ ?' w9 ?+ g/ v) _
岐黄医术与扁鹊医术

: K1 [: M# C; B+ u
岐黄医术与扁鹊医术
——扁鹊不是流派是宗师!
( v! u7 u. N; y$ j' c7 ~! {! x9 P
金栋按:河北著名学者、中医学教授、时贤曹东义先生《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说:“扁鹊不是流派,是宗师!黄帝时代无扁鹊,太古扁鹊是臆测;扁鹊讲理不讲‘道’,《黄帝内经》不离‘道’。”据考,扁鹊(敝昔、鷩鵲,秦越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医学学派、医学流派,是中国医学之宗师、之鼻祖!

8 D: l/ B  \0 Q. e, k
岐黄医术,指黄帝学派《黄帝内经》(托名黄帝与岐伯、鬼臾区等六臣子讨论医学之书籍)之医术。
扁鹊医术,指战国时期扁鹊学派《黄帝八十一难经》与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敝昔(鷩鵲)遗书》之医术。

2 E% Q7 s9 n, ~+ P
据考,《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与《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并非同一医学学派,一个是黄帝学派之《内经》,一个是扁鹊学派之《难经》,所以在名词概念、学术思想及具体医疗技术等诸方面,既有相同、更有不同。

& k7 ^" U3 k. Z6 i
据《汉志·方技略》“医经”记载,在西汉前有黄帝、扁鹊与白氏三个医学学派之分、七家医学学术之别,惜唯有黄帝学派之《内经》传承至今。然据考,今本《黄帝内经》十八卷,并非《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而是由《黄帝素问》《黄帝针经》(《九卷》《灵枢》)两部独立的医学巨典组成,约皆编纂成书于东汉或以后时期,而其名则皆首见于《隋书·经籍志》。故有考证认为,西汉前扁鹊与白氏学派之“医经”,可能散落于其后(东汉)之《素问》《灵枢》与《难经》书中。《难经》中“经言”“经云”等,盖指扁鹊学派之“医经”。

& f+ q  Z  ~& [' p7 F
据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考证,西汉前扁鹊学派之《内、外经》是扁鹊学派之“医经”;东汉及以后编纂成书之《难经》《中藏经》(托名华佗)是扁鹊学派之医学著作。而西汉名医仓公淳于意、汉末三国神医华佗,是扁鹊学派之传人弟子。
  E' N  q% p% x5 a  g. A
据相关史料,扁鹊学派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医学学派,神医扁鹊是中国医学之宗师、之鼻祖,故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循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史记·扁仓传》)。殊不知,确实如此,即以传统中医诊断——独取寸口诊脉法及四诊合参(并提)而言,并非岐黄医术,乃扁鹊医术之首创也!如
4 Z: U! h- E8 ^/ ^1 R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
“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9 c) |) I  W% ~. O2 Y
《难经·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 _* j  q% C3 D$ K" |, T
因《内经》《难经》不是同一医学学派,故无论是以《内》释《难》,还是以《难》释《内》,终有未通者,不得强行为之解。如《难经·七难》中“三阴三阳”(三阳三阴)之名词术语,与《内经》《伤寒论》之“三阴三阳”所指不同。不可不知矣!然历代注家,皆百方弥缝给予解释,终觉牵强而未得经旨。

: N3 @' N* A8 j8 \( _5 ~; s# F2 i$ s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4

主题

69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4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5: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经》乃扁鹊学派之医著,非为阐释《黄帝内经》微言奥旨而作!
; J* J: s1 o* a2023-12-23 14:26·河间金栋3 E% G) K  j  u4 X7 T
《难经》乃扁鹊学派之医著,非为阐释《黄帝内经》微言奥旨而作!
# B- E  S6 [6 W' v+ _2 i4 S1 O
' U1 B0 W4 C& N3 k# e& _: j% u# g) R$ O# G$ G

  J0 X4 Q, ?8 r. d! S金栋按:传统观点认为,《难经》一书本于《黄帝内经》,乃秦越人“采摘(《内经》)英华,抄撮精要”,为阐释《内经》微言奥旨及疑难问题而作。如
& s, u7 E! X/ v( d: ^4 u
0 Z$ x, o! C3 A# ]+ A9 i, ]$ D( P9 Z  S. O$ m: a

  n$ A9 S% P( y  r3 P(1)滑寿《难经本义·自序》说:“盖本黄帝《素问》《灵枢》之旨,设为问答,以释疑义。”
6 _& [( a1 f5 _7 C: D0 m7 X& u# L8 g) f# N1 N9 J; T
(2)王九思《难经集注·杨玄操序》说:“《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勃海秦越人之所作也……按:黄帝有《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究览。越人乃采摘英华,抄撮精要,二部经内凡八十一章,勒成卷轴,伸演其道,探微索隐,传示后昆,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猝易了故也,既弘畅圣言,故首称黄帝。斯乃医经之心髓,救疾之枢机。”
  Q) q0 V" W8 i4 i( I
( E8 j4 q, I$ w  @# Z0 l! H5 s2 D(3)徐灵胎《难经经释·叙》说:“《难经》,非经也。以《灵》《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古人书篇名义,非可苟称,‘难’者辩论之谓,天下岂有以‘难’名为‘经’者,故知《难经》非经也……惟《难经》则悉本《内经》之语,而敷畅其义,圣学之传,惟此为得其宗。然窃有疑焉,其说有即以经文为释者,有悖经文而为释者,有颠倒经文以为释者。”
+ Y! P" E  b% g7 o" l! G. n, W( t0 @3 J9 a0 M. \
(4)南京中医学院《难经校释·前言》说:“《难经》是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全书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用问答的体裁,辑为八十一难。”
  o# |. n7 M+ p; n" b; K. O  S6 L) f4 c2 l9 ]
(5)凌耀星《难经校注》说:“全书以阐明《内经》等古医经的要旨为主,用问答的体裁,设为八十一难。”( t6 x- A$ h" n( ?1 k, D
) O9 l- _! K" E$ {: g
5 W/ n' ~; o  {
( u, G8 K& Z) c: R* B
殊不知,实非如此!简述如下。6 A: i8 _. q5 W3 _+ r5 u" ^

% M8 W" C) N3 [" {; e) K4 W/ a& z& }% h5 j" o3 \

/ \( q# I; O! a《史记·太史公自序》赞曰:“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循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
! H8 C7 y" x1 h' {! G5 D% L9 U* W/ Z! K& j

7 J; E8 u  [  y5 y* S+ e
1 j, a: N$ X: O" @) J- D! B% |( C" ]在正史中给医家作传记者,始于司马迁《史记》,但其并未将传说中的医学创始者黄帝立为医学之祖,而是将扁鹊立“为方者宗”(方,方技、医方);将黄帝立为五帝之首,疑此时黄帝学派之医经《黄帝内经》等著作尚未问世。据《史记·扁仓传》记载,中医第一个医学学派乃扁鹊学派。# p/ u* }' C+ ?9 E, o: s
5 U! C: q/ x8 J2 Y
5 r$ a! o$ |) V

, X3 n$ Z: B# {据《汉志·方技略·医经》记载,《黄帝内、外经》是黄帝学派之医经(据考,今本《黄帝内经》不是《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于此不赘);《扁鹊内、外经》是扁鹊学派之医经(惜皆佚)。
# _# N7 Y2 B4 T5 F, g
! @1 O! J9 m( e- j4 v' ~0 @; D% p5 G* u( K5 H
2 n& f+ N3 a' O
据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考证,《难经》《中藏经》(托名华佗)乃扁鹊学派之医著,西汉名医仓公(淳于意)、汉末三国名医华佗等是扁鹊学派之弟子。而《难经》乃东汉时期扁鹊学派之医著,非为阐释《黄帝内经》微言奥旨、疑难问题而作。所以,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说“《难经》对于前期扁鹊学派的理论和观点,有继承、有选择,又有发挥”,是有道理的!亦即《难经》的学术思想与理论观点与《扁鹊内、外经》有渊源,乃师承授受。  s, [* A  L2 j) u

) e8 H& Q0 s9 S  O7 S# k
2 \2 |4 a. a* N$ W# K2 o. a
" F, c3 G  i, _河北曹东义教授,对扁鹊深有研究,曾撰写《神医扁鹊之谜》,最近又出版了《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曹先生说:“说到《难经》,很多先辈都说它是解释《内经》的研究性著作,以‘问难’为体裁,阐发己见。如果其著作真是这样,《难经》就不应该是一部经典,而是一部解释《内经》的传注。事实上,并非如此。”(《难经之研究·曹东义序——古树发新枝 不难学》)等于不认同传统之说法,即《难经》非为阐释《内经》微言奥旨、疑难问题而作。
4 m& m6 w2 u- c& x+ t" A, J# v8 Q! |- o" m- k3 l

* b1 a1 p  N5 d' r7 s* ]+ i3 x. N- @3 j: n0 r4 X7 L/ T" L
《难经》,即《八十一难》,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乃扁鹊学派之医著,托名战国名医扁鹊(秦越人)所撰写,可为什么又有《黄帝八十一难经》之称而托名“黄帝”呢?
: H8 |3 w6 t( o% ]. ^* w
* e& }4 w# m" A) J7 b; u
6 ~4 [0 {: S# }1 U0 j+ h9 s8 k+ G
5 h/ F0 H$ `1 i# d' `% j1 W《黄帝八十一难经》之名,首见于《隋书·经籍志》,但无作者姓名。托名秦越人撰写,见于《旧唐书·经籍志》称“秦越人撰”。而书名冠以“黄帝”者,注家以为《难经》乃为阐发《黄帝内经》微言奥旨之作。如王九思《难经集注·杨玄操序》等。实际上托名黄帝,乃因为黄帝是传说中的医学创始者,为了取重于当时而能使其学说、学术得以流传。诚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6 E' {; Y. d! @2 W# e) W
+ o) c6 z+ R' _9 q0 j5 a* s
3 a  o1 _$ o6 F. f& x" c" q% k' c7 n% B# x( J1 \
扁鹊虽是名医,甚至有“神医”之称,但其名字仍然无法与传说中的医学创始者黄帝并称、匹敌,故在《八十一难经》之前冠以“黄帝”,如《史记·仓公传》所载“《黄帝扁鹊之脉书》”,则为《扁鹊之脉书》(《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余嘉锡《四库全书辨证》认为“疑即指《难经》言之”。
: b9 q$ X" n3 K" T; w$ x$ w) J- I5 J' A- m
) `) A. A. o$ Y. |

( k1 C5 F: E& G7 _9 r+ |) {要之,《难经》既非为阐释《内经》微言奥旨而作,亦非为阐释《内经》中之疑难者而作,她是东汉时期扁鹊学派之医著,目前是中医四部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涉及脉学、经络、藏象、疾病、腧穴、针刺等多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细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在元气、命门、三焦、奇经、腧穴、针刺补泻等方面均有创造性发挥,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因而与《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被历代医家尊为‘医经’。”(孙理军、马铁明《难经理论与实践》)
& o6 c, l/ r# L0 \% B$ u$ W, u; p9 m/ q8 @. y) F5 I; s2 I
* K* A2 ?5 w# H  f" I8 o

8 b. U+ z3 c( Z0 ]& X0 T又,扁鹊,老官山汉墓医简谓之“敝昔”,乃省偏旁“鳥(鸟)”,即鷩鵲(扁鹊),正战国神医扁鹊秦越人!
( j0 z1 v! n' z5 ~3 o
* `6 P+ s0 @$ \+ X
" d. @! Z+ O' k" V- K( T  d9 w: g
. K( ^9 h8 I/ [# p2 Z3 u
2 Q( G' B5 @2 ?5 c
4 j* |; X/ e1 t9 y# G
4 s7 }' Q! {! ?举报
3 J$ w2 o: v( n& f* P评论 0
. X6 \0 D& H# g" D4 f;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