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刘日先生建言,成立中医部
曹东义 发表于:2023-12-31 19:35:5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98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4-1-2 08:27 编辑
4 h! l0 a" d) P5 [( o, V
  {4 D: |& D7 X0 r- j. M  g9 J
建言
2023年第12 期,总第 241                2023年11月25日

7 O, j  x' N9 A. [" h1 N: ^
为振兴中医药事业,
建议成立国家中医药部

( G( `1 U# b% T; k( y
国务院参事室原特约研究员  

/ s& z3 A- t( d/ g6 u  O6 f, v! d" H" Z1 C
题记:中医药事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冉冉上升的一轮朝阳。近年来,国家领导和政府特别支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相关顶层配套政策在逐步推出;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中医诊疗、中药、养生保健等自然疗法方面的需求逐年上升,推动了中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也为中医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建议成立国家中医药部。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一封给杨尚昆的信中提到:“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开始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医药学汇通科学与人文,惠泽中华并贡献世界
中医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从远古的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岐黄论医道,到今天经历了数千年的艰难探索和发展,历代医家卓越智慧的奉献,逐渐创立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独特的医学知识体系和精湛的诊疗技术。
传统医学以《黄帝内经》为十大经典著作之首(其余还有《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脉经》《针灸甲乙经》等),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的成果,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还有论治以及“养生学说”“运气学说”等。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全民抗击新冠疫情期间,2000年前《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大放异彩,千年古方至今不变,有力地说明了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历经千年仍能够贡献于世界。中医将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统称为瘟疫,把瘟疫归为“疫病”“温病”范畴。千百年来,我们遭遇的所有传染病都是靠中医药治好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与瘟疫和各种疾病的角力中,中国的历代医家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辨症施治,造福了广大民众。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中国先后发生了300多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控制住了疫情蔓延,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实践证明,中医药学是传染病防治中的宝贵资源。比如我们对天花的防治。宋代起中医采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清代朝廷还设立了全球最早的官方免疫机构“种痘局”,启发了英国医生琴纳于1796年发明牛痘接种术。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指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可以说,推广中医药是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措施之一,是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的先导路径。
中医药学以研究生命为基础,其理论体系是从认识和实践中总结出的包括中药药性和方剂配伍等规律的结果。在病因、病理、诊断、防治、养生、康复等方面无不彰显出自然科学的特点,同时拥有大量原创的理论技术,包括藏象、经络、针灸、气功等。她惠泽中华并贡献于世界,是全人类共享的宝贵的文明成果。
中医药学具备深厚的哲学内涵和巨大的文化价值。
在观念上,中医药学秉持“天人合一”的整体生命观,既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同一性、相应性、互动性,更要求人对大自然必须要有敬畏之心。“天人合一”整体观、“治未病”等医学观念和医学思想,具有身心医学的初创精神,对人类在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历久弥新的指导性作用。
在理论上,中医药学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是一套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的、较为完整的系统理论。钱学森先生认为,中医通过诊脉和调整经络治病,恰恰与物理学的整体论、综合论一致。
在底层逻辑上,中医药学符合自然科学,同时深具鲜明的人文特征,强调医者对生命的全面认知,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融贯医理、哲理、易理、文理的中医药学,让科学与人文相得益彰。
二、中医药文化体现人类共通的健康理念
2010年,习近平主席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这是对中医药文化的高度概括。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逐渐为各国政府所接纳并广泛应用。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有113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29个成员国为中医药的规范使用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20个成员国将针灸等中医药诊疗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疗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家以药品形式注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上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比如,2018 年10月24日,针灸被特朗普签署的H.R.6法案列入待评估的由联邦保险支付的疼痛替代疗法之一,2020年太极拳被哈佛大学纳入帕金森氏病康复计划研究,2021年6月16日欧洲杯F组首轮比赛中,法国足球国脚本泽马坦承他通过拔罐来缓解肌肉伤痛、改善关节活力……
最典型的传承者是我们的东邻日本。中医药学传入日本后称为汉方医学,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主要经典。目前,日本已获 210个中国古方专利,日本汉方占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份额,其中包括真武汤、芍药甘草汤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伤寒经方。
当下,“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是建设一个全民健康、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健的中国。“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中国提出的“预防为主”“健康保障”和“健康生活”的“健康中国”战略,契合着中医药文化一脉相承的“以医化人”的思想;中国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契合着中医药文化“万物有灵”的自然与生态文明。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健康是全球人类命运的最大公约数,中医药文化在应对全球化、城市化、老龄化、疾病谱变迁以及环境生态危机所带来的种种健康挑战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药文化“道法自然”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顺应宇宙和自然规律的人类共同生活法则,具备达成“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中医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有着完备文化属性的知识体系,具备达成“文化认同”的坚实基础。中医药文化是“属于人民的文化”,与中华文化拥有共同的精神密码,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更体现着全人类共通的健康理念。
总之,中医要走向世界,世界需要中医,中医必将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重大贡献。如果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医,推广中西医并用并重、中西医两条腿走路,会大大提高人类的防病治病水平,从根本上保证人类健康。
三、中医药事业与中医药文化的危与机
百余年来,中医药被西方现代科技文明冲击得失去了最基本的文化自信。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危机,实际上是中医药文化的危机。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中医药发展渐趋衰落,中医人才凋零。1986年12月,在邓铁涛等一批现代中医名家“振兴中医”的呼吁和推动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可惜当时仍有大批人不重视中医,缺乏自信,重视进口药,中医药行业历尽挫折,举步维艰。
1990年,国家进行机构改革,中医药管理局面临被精简的危机。遂有中医药界“八老上书”(邓铁涛、方药中、何任、路志正、焦树德、张琪、步玉如、任继学)。他们提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能撤销,其职权范围和经费不能减少,另外还建议在各省都设立中医药管理局。
1998年,全国刮起“西医院校合并中医院校”的风潮。当年8月11日,邓铁涛、任继学、张琪、路志正、焦树德、巫君玉、颜德馨、裘沛然等中医老专家八人联名上书纠偏。此风被紧急叫停。史称第二次“八老上书”。2006年,“取消中医”闹剧蔓延之际,以邓老为首的名老中医们再次出面捍卫祖国医学,给全行业带来文化自信。
30多年过去了,由于中医药管理局长期被以西医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卫生部门代管,受制于按西医特点设置的管理体制,不能完全按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和中医医疗特色进行更加独立的管理和运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中医医疗,还间接影响了中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
2016年,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但中医药管理局仍然难以摆脱上级代管部门的桎梏,无法真正体现“中西医并重”。
“天佑中华有中医”。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中医药把重症变成轻症、轻症到可控制,提高了治愈率、加速了出院率、控制了发病率。三年抗疫,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重大积极的成果,中医药功不可没。从无数中医药人全力奋战在抗疫一线,到沉淀出“三药三方”等优秀抗疫成果,中医药治疗新冠的确切疗效成为不争的事实,也让公众重新认识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巨大价值。   
事实上,早在2002年非典型肺炎(SARS)爆发时,中医药专家的担当就已彰显。危难之际,邓铁涛老先生上书中央政府呼吁全国中医介入抗击“非典”。2002年5月8日,吴仪副总理在中医座谈会上强调了中医对非典有防治的办法,中医得以介入到全国防治非典中。邓老被任命为中医专家组组长,他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73例SARS病人,取得“零转院”“零死亡”“零感染”的“三个零”的重大成绩,让中医扬眉吐气,很多国人由此深信,中医原来可以如此了不起。
2020年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应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增加中医药内容,在其“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增加中医药专家。他感慨:希望疫情过了之后,大家不要忘了中医。三年抗疫展示了中医药不仅能治一般的常见病、疑难病,而且也能在解决严重危及民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疫情大流行中发挥独特的诊疗优势。这给了国家决策以极大的信心,但从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我们国家尚未系统地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也没有设立常态化的中医药抗疫专业机构。
四、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建议成立国家中医药部
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正式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众所周知,重大工程涉及系列具体措施,均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机构势能甚至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
为了确有成效地推进中医药行业的振兴,建议成立国家中医药部,全面负责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同时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增加中医药专业机构和配备中医药专业人员,通过制度保障形成强大的势能和稳定的功能,确保各项政策顺利落地。西医药方面的管理仍归国家卫健委负责,与国家中医药部并行不悖。
在政策法规方面,建议出台《中医医疗纠纷处理办法》和《中医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发挥中医药在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在中医药的发展迎来最好态势的今天,面对百年变局,建议国家高度重视中医、发展中医,拿出充分的行政资源,为凸显中医药护佑人类健康,构建世界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