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公众号宣传计划9 W$ A* [5 N5 L1 ]: v+ C- O7 Y( r
【原】河北出土一怪石,揭开战国第八雄的面纱,颠覆了我们传统认知!
# d0 [9 _. |6 x 百家杂评 2021-02-23 | 3127阅读 | 68转藏* p' C: \! @( c( }( h- w+ H& W
7 S) |- a7 P! _ Q8 p" E& L* _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s, K/ ?' {# B( L- p2 k1 L
上世纪70年代,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村,有农民锄地时挖出一块长90、宽50、厚40厘米的怪石,上面刻画着奇怪的文字,这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注意。0 w3 g- x" l* }+ u
6 i! S% X6 l* g0 V$ N7 f9 p考古专家研究之后发现,怪石上刻写的是小篆,“监罟有臣公乘得,守丘其臼旧将曼,敢谒后贤者”,是战国时期一个叫公乘得和一个叫旧将曼的人留给后人的一段自我介绍,告诉人们他们在这里为国君捕鱼,看守园囿和陵墓。但这段文字透露信息太少,“公乘得”和“曼”也史无记载,专家无法解读他们守护的王族陵墓主人是谁!8 `5 f/ g% y- V* `$ ]0 s
9 `2 C6 p( Q+ w) K$ O1 b1 F' l/ W1 ?1 A
1977年,在怪石发现地,考古专家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古中山国陵墓,人们才把这件石刻与墓葬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气势恢宏的中山国古墓,和众多震惊世界的稀世珍宝出土,揭开了2200年前中山国的面纱!2 e2 g; [& {& G. u) B
9 _) u) n1 E4 R; w: c$ Y4 h
7 A! }# P) M; N4 L6 Y$ Z* _" }
P" o0 I' n/ o$ z4 P9 m7 [中山国,首次出现在公元前506年,《左传》记载“中山,鲜虞”!所谓中山国,即为一个由鲜虞人建立的国家,因为城中有山,所以国名中山。' m. Z% i# q5 Q+ p
0 z6 S& }% J D+ z6 y6 @7 z所谓鲜虞,即为白狄的一支,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到了太行山区之后,鲜虞才因地得名,即鲜虞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就是今天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
6 p( U, O, K, c. H* x
; D$ y; [' ~, H. u7 c ?) I3 I: ? J% i0 U' \ \* v X k: J
历史上的中山国,虽然史册上关于它的记载很多,但又一直闪烁着神秘的光彩,因为所有中山国的记载都比较零乱,不但零零散散,加起来总共也就一万多字,且还缺乏准确的和正面的描述,以至中山国披上了一层神秘外衣。近代,郭沫若也一直苦苦寻觅中山国的踪迹,直到去世之前,还在深深惦念这个历史上的“艺术王国”。
! `& C3 e* a; t2 R( I
. U% Z. Q# y7 Y8 i, Z+ n根据史书零星记载,中山国的国土只有500里,而且《战国策》记载“中山专行仁义,贵儒学”。可见,这是一个小而尊崇儒学的国家。
- _# U& ?8 p. U. a& o7 O& E0 z. @0 ]8 [6 g8 U L
3 V* u! m1 B/ p# m/ |2 y3 }7 O
) W% M% p2 A; f8 s2 c+ R9 t
然而颠覆我们传统认知的是,这个我们眼里信儒的小国却极度好战,且还强大的一塌糊涂!. a8 v* [# Q7 `
( h' a0 X# Q5 Y% l4 e6 W根据史书记载,“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的中山国,曾打的很多强国怀疑人生,能与燕赵抗衡百余年了,更让赵国痛誓“报中山之怨”,成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直接原因。
* u# g" A9 |, A& ~! N' a7 i7 k$ p
在公元前320年前后,仅是“千乘之国”的中山国,与“万乘之国”的魏、韩、赵、燕平起平坐,甚至攻占过燕赵领土。纵横家苏秦称赞这个国家:“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
[' B* r9 T6 r& h3 W1 F# ?1 O- t: `! D% p& `! I, l
" a6 ]. l3 p1 P2 }4 F& p, m. V8 }
尤其是赵国,因为中山国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更是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但赵国多次前后多次攻打中山国却无疾而终,甚至反被中山国多次击败。不过,随着中山国衰落,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赵国最终公元前296年灭掉了中山国。9 K* S. N3 b3 H ]1 s
, o% c8 [) r0 ^4 x正因战绩辉煌,所以才被后人公认为战国第八雄,而不是我们熟知的宋、卫等国。西汉末年刘向的《战国策》,对中山国“待遇”最高,不但专门设有《中山策》,还把中山国和战国七雄同等对待。& r: ~$ M R( O% i- d
! K4 [3 f( O# }
. c/ C5 w1 g! v3 C/ S) o0 c
# Y( _& J1 {5 }- y4 P其实,中山国不仅是战国第八雄,而且在春秋时代也很强。0 ~+ y5 D/ m2 v% B
* n- H7 K* f. g/ q& f' [
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姓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 w' C" l% ]/ S
% J( y& f' K5 { Z
春秋初期,邢国衰弱,公元前652年春,鲜虞出击邢国,次年又征伐卫国,邢君出逃,卫君被杀。齐桓公联合宋、曹、邢、卫诸国的兵力挫败鲜虞,才将邢、卫两国从灭亡中挽救回来。可见,从春秋初期,中山国的前身鲜虞,就已经有了“辉煌战斗力”。4 D3 |2 C2 e6 @" t1 c/ _4 c
1 F* y G4 G8 o6 k( T1 a* d
' O y5 h! O! o, r J
公元前5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在此后近百年,鲜虞或中山国成了晋国死敌,甚至一度攻占晋国领土,直到三家分晋之后,魏国以强横的“魏武卒”灭掉了中山国。但20年之后的公元前380年左右,退到太行山中的中山国残余再度复国,在战国时代又掀起了一阵中山旋风,持续了近百年。
( v1 ~7 h9 ]* F/ o$ _# y p& G7 R) K9 C% f
6 m# L) e- d7 |7 k) Y/ D
1 L8 z4 t) @2 T中山国之强,在考古发现的中山王陵中也得到了体现。( L" s9 k/ u# q4 |0 C# R
3 o+ f% W1 r7 `6 F" R! I2 a
在六号墓的主墓室的两侧,发现两个用来放置陪葬物品的仓库,一次就出土了几百件文物,其中有大量的稀世珍品,比如6件“山”字形青铜器,每个都高143厘米,重50多公斤,这些青铜器是一种特制的青铜礼器,应该象征着中山国的王权。& A. ~9 S5 w+ v: f R
d5 u: ~, g+ r' r0 S4 e2 y: z, e6 b3 Q在中山王陵一号墓的东西二库中,共出土有19000多件铜器、玉器,包括象征王权与礼乐的钟鼎编磬和青铜礼器,这些历史遗留证明了鼎盛时期中山国的强大国力。: q- {' v- V: [4 |( @& V
* `: _" Q1 }6 h
: j" H* d9 Y& i/ b除此之外,一号墓中还挖出二件稀世珍宝:一,一对错银双翼神兽,是我国神话传说中风神“飞廉”的形象,它通长40厘米,高24厘米,重11.45公斤,表面的云纹采用粗细不同的银片、银丝镶出,样式丰富;二,一块扭曲的铜板,长96厘米、宽48厘米,是一幅由金银线镶成的图案,旁边还有文字注释,后被命名为“兆域图”,是目前唯一发现的中国古代王陵的设计图,也是迄今国内发现最早的建筑设计平面图实物,世界发现最早的铜质建筑设计图。
. v' b5 k" I3 K9 Y* B3 I, {" q3 ]! _/ P( v) E9 }0 n$ g$ ]+ _0 ?( G
总之,中山王陵的出土,不仅证实了中山国有着令人着迷的艺术底蕴,而且还填补了史册上的空白,让人看到了一个鲜活的中山王国!
( |* B+ i2 u, w: {& P
4 o3 X8 g$ k$ b6 _+ D. P9 \. C' Y+ v0 m @. v7 c" }
$ z0 [! e% ]7 C) N/ l#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历史上的战国第八雄,在我们印象中却只留下“东郭先生与中山狼”的寓言故事,至多,再就是曹雪芹对迎春的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总之,历史上的中山国,令郭沫若着迷的“艺术王国”,留下的形象却不太光彩. Y! b% T! d8 \; e$ k
3 {& u5 y# g7 x& k( t"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