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492|回复: 2

扁鹊庙旁“鹤度岭”,是山西与河北重要通道,唐宋史籍有记载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4

主题

69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38
发表于 2024-3-25 06: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鹤度岭明长城关隘。位于山西省昔阳县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交界的山梁上。因山峰险峻,惟鹤可度,故名。据《故关志》载:鹤度岭口,"有月牙城,长50丈,高2丈5尺",城有楼,城门有勒石曰:"鹤度仙踪"。鹤度岭石城基本完好,有少许圮残,城高4~5米,上宽2米,下宽约5米。 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因山高入云、陡峭险峻、惟鹤可度而得名,是真保镇龙泉关路长城扼守由山西昔阳县通往河北省邢台市的冀南平原的重要关隘。古称"仙人台"、"藁都岭"。, f( Z/ @, c) n0 E  V# b% }+ q
$ X7 X( R' ?' K$ R8 ~2 z
) Q5 d3 L& V9 M9 f+ G! z  R4 b

( G2 w* y6 V& j' Q' P: R7 `( C
4 M' ^6 u: E' Y0 i1 e8 E" P! C9 E- a; I$ i( c& T
据史料记载:"鹤度岭口,在内邱县西百七七里,山顶最高,唯鹤可度,故名。其北二十五里为锦绣堂口,又北十里云凹口,皆接山西乐平县(即今昔阳县)界"。鹤度岭口隘又名仙人台,在县西一百七十里。相传,一举子赴京赶考,到此峻岭无法翻越,正自无奈痛哭之时,飞来一仙鹤,驮举子飞越岭峰,后举子高榜得中,从此将该峰改称鹤度岭。《太平寰宇记》载:"鹊山西有龙腾溪、鹤度岭。"《方舆纪要》记:"岭最高,唯鹤可度,故名。"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曾为之赋诗喟叹:"仙人台高鹤飞渡,锦绣堂倾去我路。人言马岭差可行,此似黄榆犹坦步。石门木落风飓飓,仆夫衣单往南州。皋落东南三百里,鬓毛衷飒两年秋。"鹤度岭历代作为军事要塞,是通往山西的重要关口,古县志称:"山峰巉峻,唯鹤 可度。"《故关志》记:"月牙石城,长五十丈,厚二丈,高二丈五尺。城有楼,楼门勒文曰,鹤度仙迹,盖溪径崛崎,岩山巉耸,上千翠霞,下笼丹壑。" 鹤度岭设口隘由来已久,具体时间无考。每至兵乱,往往固口戎守。从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诗中"石门木落风飓飓"可以想见,鹤度岭口饱经沧桑的历史。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沿太行峻岭,依山造势,修筑长城,其北起怀来县,南至沙河县,内丘境内总长12.5千米,分设隘口两处,一鹤度岭(蒿都岭)口,二锦绣堂口(鹤度岭北)。这是一次大兴土木之举,尤其对鹤度岭口进行了大幅修整,并立《内丘县蒿都岭城记》碑,碑文中交代了修整的因由。"鹤度岭口"又称"蒿都岭城",可能是"鹤度"、"蒿都"音近而混用的结果,鹤度岭建城楼,实际还是个关口。只不过更加起到了堡垒的作用罢了。今存遗址即当时所建,北侧崖石上刻有"鹤度仙踪"和"万年天险"八个大字,实为表达坚固之意。明万历间内丘知县郝学诗为其赋诗:"宋庄两□梦崴巍,险绝接天无鸟飞,素羽乘风从此过,千年鹤鸟□□关。"虽为一首残诗,但却能清晰看出所表达出的险固境地。鹤度岭口充当防御山西之敌东出太行之险关,明崇祯间主修《内丘县志》的邑人乔中和对此亦有评论.:"一夫当关,万夫莫敌,……自古有治人无治法。"到了清代,鹤度岭口仍作为军事要塞设置,照样肩负着交通要充的重责,直至清末废弃。今存遗址,' n8 X: F/ E' K. q; N( Q5 H

& Z; x+ ~; ^% l  T& x/ r据《故关志》载,鹤度岭口,有月牙城,长50丈许,高2丈5尺,城有楼,城门有勒石曰:鹤度仙踪。在月牙城北墙内侧岩石上有两处摩崖题记,一处为"万年天险",左下方刻"周恪题",另一处在"万年天险"左下方2米处,中间大字为阴刻竖行楷书"鹤度仙踪",右刻寸楷"房山县知县陆宗龙书",左下方刻"管工典史杨廷珊立",后又刻五人姓名。陆宗龙,贵阳人,万历初年任唐山县知县,此题记为当时其在任时偕同僚到此所书。8 B; q: G& B  o0 P8 g
) R" `7 {) u$ X& Y) k- f
龟山
: Z% X9 g5 ~1 F0 n3 ~& P* i8 a. U1 ^' x
鹤度岭长城始建于北齐,重修于明中期。1 K/ o% e. d7 I' y

4 u" |7 C  n- I# w站在海拔1800米的鹤度岭上驻足观望,南边是挺拔突兀、独占一方鳌头的关鹤飞度,周围是晋冀交界处的群山起伏,丝丝白云轻绕山间,底部内(丘)昔(阳)公路蜿蜒如龙,天蓝蓝,光灿灿,草萋萋,山熠熠。此时此地,使人很会联想到毛主席的著名诗句:"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 i+ F/ Z0 R5 d  @8 H

- S8 G6 E: S1 L岭顶地势开阔,晋冀两地尽收眼底,使人视野大开。春天芳草吐翠、夏天绿枝倒挂、秋天红叶如染、冬天银装素裹。尤其是夏日阴雨天,更是云飞雾罩,扑朔迷离,宛如仙境
, i4 l8 U- L5 J# e! V2 A3 W1 \9 }. G* t! h2 V, w5 A  P6 p* Y- d1 i
明代吏部尚书乔宇写过《鹤度岭》
4 I: D; U. [) Q" U
( I- G' a# J  B0 D8 i丹梯平步立青霄,列席崔嵬洒易消., Y) b0 j# O! I* R$ i* W- X7 M

* y+ U# N- {( s( T3 l万象俯看堆众皱,九霄高拥散群嚣.
/ j" g6 B% s9 j0 A! a/ z: J6 q/ {
6 ]; m1 x1 P5 f云根状类浮屠回,石乳香随沆瀣遥.
4 g- R( j7 l  X& X) b# X) Z3 W1 |  J- g) B
更指西南佳胜处,太行空翠接中条.) r, ~# d. r, ^+ a7 k
* h6 G- u/ J8 y- n; p0 z2 T5 V4 ~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也写过:/ E% H! b3 M6 g3 h, k+ P% ]. c2 p
8 H) u7 A; o. t) {' L! {4 u* w
仙人台高鹤飞度,锦绣堂倾去无路.; s) {, W. v1 u0 c  X$ {# \
; b7 ]" e7 L- _, W8 m2 q
人言马岭差可行,此似黄榆犹坦步.( y, F" D, H0 u3 F4 z

/ t+ a, ~. h8 _  J石门木落风飕飕,仆夫衣单望南州.9 ?* K  I! J+ f+ \7 z2 N5 a

4 A. |* q* v$ V8 O$ s皋落东南三百里,鬓毛衰飒两年秋3 \( p; O: l# |- A" U% f1 J2 \3 v  O

# c4 s9 \- B& `: f清代举人 赵其堂也写过% M; _0 w9 u/ ^3 H. r0 q

6 T# f9 o+ s& r* u  a6 c2 r鹤度高撑飘渺中,峨嵯山势近苍穹.9 g* V4 C5 }/ C1 |2 F1 k
( B/ P) [4 S+ C; `; Y
悬垅有路羊肠绕,古戍夫人雉堞空.: n" F7 _+ o0 ^% m# }3 W

: Y5 B7 U, h: q8 p3 c出岫浮云随意白,经霜秋叶向人红.! G6 H; n% x2 ]5 v5 Z8 O/ k; j6 O
0 x( |* u( m8 g# S3 f4 o
前人莫道评题错,锦级天然夺画工.: h. O1 b4 \/ s% R6 u2 V" N
( g  u3 z! h5 P3 y8 |4 E, S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4

主题

69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38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07: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亿年前,太行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约在六千万年前中生代晚期的燕山运动中,太行山脉逐渐隆起,纵贯河北、河南和山西省之间,成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 在长达千余里的太行山脉之间,有8个自然形成的峡谷,史称“太行八陉”。“太行八陉”在古代主要作为军事要道而意义重大,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无论是进行商贸活动还是战争,都必须通过这八条交通要道。随着明清之后朝廷防御重点的转移,“太行八陉”的军事意义逐渐削弱。
4 D5 ~5 G& k& [% V" m8 J+ a' G
% f0 }6 q9 m( A) h* ^5 p/ n" ?中国古代穿越太行山的八条通道的合称是什么?
- y7 T5 ?+ g0 a* ^  M9 D  h* j0 P; d! G, F
军都陉的居庸关是"天下九塞"之一。# R0 c) |+ K% V& d' U) c/ @. a2 z
. @; Z: E, V2 q/ T
太行山自南而北有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沙河、唐河、桑干河等数条穿越太行山而出的河谷。但由于这些河谷不利于人马通行,因此古代穿越太行山而进出的交通道路多利用山脊的隘口,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史书中记载的“太行八陉”。
# d# c0 b: @9 q5 g# Y2 H
2 S" C" c2 u# e& ^第一陉为轵关陉。轵关二字的原意为“只能通过一辆车(轵)的道路”。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是连接临汾-运城盆地与“河内”平原乃至伊洛地区的重要通道,它的西段沿涑水上游以及毫清河横穿中条山形成的横谷而走,东段跨越王屋山南坡的台地与沟壑。2 P. A' y% B) [, c( g2 n

6 O: F2 I$ P+ ~4 G" C! f6 z第二陉为太行陉,位于今河南沁阳县与晋城之间。太行陉因为山道狭窄,崎岖蜿蜒,别称“羊肠阪”。天井关村正好位于太行陉古代、近代和现代三条道路的交汇点上。
8 t5 I' E+ I5 M+ a: g
- [3 ]2 s5 B, P7 Z  G3 U+ \第三陉为白陉又名“孟门”,是太行山南麓最深的一条峡谷,在河南省辉县西,是豫北与晋东南之间的孔道。/ {3 m# {% L" ?; q
) c; o3 V9 j, M! _' D& [
第四陉为滏口陉,在今河北省磁县西北石鼓山口,因是滏阳河上源而得名。其地理位置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04年,魏武帝曹操在这里击败袁尚;北魏末年(528年),北魏大将军尔朱荣在滏口击溃葛荣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还有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与沧州刺史窦宗的鼓山之战等。
7 w' W* y& }/ s) t2 V- u! J
: {( w& N9 U1 A3 B' C% Y第五陉为井陉,是“太行八陉”最重要的一个,是从山西东出太行山最近捷之路。从井陉关东进,到山西边境的井陉西口固关,长约百里,关隘重重,其间就有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
5 l- H: T6 b! J" L! Y; M  D4 F9 W$ g* N! w0 w% g
第六陉为飞狐陉一名“望都关”,在今河北涞源县北。飞狐陉与蒲阴陉相隔极近,彼此连通,是历代统治者重兵把守的咽喉要塞。
* A( t; I  }" |  [" Y/ r! }1 r' |, E$ Z* X' c; `; ^
第七陉为蒲阴陉,在今河北省易县西北,宋代称“金陂关”,金、元以后改称“紫金口、紫荆关”。平型关位于蒲阴陉南。
  w) m2 d: V  O0 G; g5 |# ?8 M7 o
* A  W5 G$ e, d第八陉为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之居庸山。军都陉的居庸关是"天下九塞"之一,是北京去内蒙古的天然通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